為什麼明朝沒有太后干政的事情?
母壯子幼的時候很多啊
比如李太后,讓高拱滾蛋高拱就得滾蛋,讓張居正主政張居正就得主政,結果張居正成了一代權臣,李太后的知名度卻很低而且後期張居正的權力保障基本上在李太后的高度支持下得以持續的(相當於皇權支持)但是就這樣,李太后都沒想過要垂簾聽政什麼的,相比清朝的男尊女卑程度應該高於明朝,后妃不能干政的規矩也大於明朝,慈禧都能跳上前台為什麼明朝那麼多女主,守著年幼的皇帝,大臣們又很敬重她們,卻從沒有干政的念頭,倒是宦官干政的很多而且,那些權勢滔天的宦官啊,還有佞臣啊,比如劉瑾,比如錢寧什麼的,都是有太后在的時候太后為什麼不管呢?
為啥清朝就更男尊女卑?聽過旗人家裡的「姑奶奶」么?就算能證明「男尊女卑」的程度哪個時代更高,這種大而化之的說法在宮廷政治的具體案例里也沒什麼意義。
另外,明朝是有太后參政的,就是仁宗的皇后張氏,在正統初年為太皇太后,雖不臨朝,但聽取政事。這是宣宗在遺命里明確規定的。
嗣君年幼,惟望聖母皇太后朝夕教訓。爾文武大臣盡心輔導。家國重務,必須上稟皇太后、皇后,然後行。
至於不臨朝,大概是因為《皇明祖訓》有規定,「后妃不許群臣謁見」。雖然成祖一系也沒少違反《祖訓》,但是有些形式化的東西偏要繼承下來,以示得了太祖的「傳統」。
明朝的政治傳統,是嚴防后妃、外戚干政的。
首先,明朝的后妃多來自於平民家族,其家族勢力很弱,缺乏威望、人脈。其次,皇后父兄等外戚僅僅授予芝麻綠豆的小官,沒有任何實權。像漢代外戚,往往擔任丞相、大將軍等高官,又常常掌兵權,太后聽政、外戚專權的情況經常出現。
所以,明朝后妃想干政的話,既缺乏法統、輿論的支持,在朝中、宮中也缺乏家族的援助。
不過明朝太后也不是沒有垂簾聽政的機會。明英宗繼位時年僅7歲,大臣請求張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張氏說:「不要破壞祖宗之法。只須將一切不急的事務全部廢止,時時勉勵皇帝向前人學習,並委任得力的輔佐大臣就可以了。」張後堅守了祖宗之法,讓這個政治傳統更多穩固,後世太后想垂簾聽政就更難了。如果她開了這個頭,後世太后聽政就會容易的多。
至於宦官,他們跟皇帝、太后其實是一體的。他們往往幼時就呆在皇宮,與皇帝、太后朝昔相處,感情很不一般。很多宦官甚至是和皇帝一塊長大的發小。宦官可以說是皇帝、太后最信任的人群。對於宦官來說,皇宮就是他們家,離了皇帝、太后,他們什麼都不是。所以他們非常忠心。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什麼人都有,可從來沒有宦官呀。所以,對皇帝、太后來說,「宦官專權」完全不是個問題。皇帝都沒興趣干政,何況太后呢。。。
就以明朝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為例,其出身貧賤,父親是瓦工,後被追封為武清伯。幼年時被送入裕王府為婢女,被當時的裕王看中,於嘉靖四十二年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萬曆皇帝。明朝歷代皇帝生母大都是出生於貧寒之家,難以成外戚勢力。而明朝文官系統相當穩定,參考武宗朱厚照去世四十多天才迎來朱厚熜即位,這四十多天里,楊廷和為首輔的內閣可以支撐朝局運轉。而慈禧在咸豐去世後,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之變,將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悉數逮捕,這樣慈禧慈安兩位太后就走到了前台,將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不言而喻。原有的執政系統被破壞慈禧才能走上前台,而明朝的文官系統很穩定,即使後來的李選侍僅僅是與朱由校同住乾清宮,一幫大臣硬是逼著李搬出去,可見明朝後宮在朝局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張太后開的好頭,終其一生都保持著關注但不過分干涉的傳統語境下的賢后作風:
(皇后)及立為後,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太后)宣德初,軍國大議多稟聽裁決。(太皇太后)大臣請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
(馬皇后、徐皇后雖然也關注朝政,但是張氏是明朝第一個太后,意義自然更為重大)
其後的宣德後孫氏、弘治後張氏,都只能作為皇權過度時期的一個產物而已,孫氏想保住成化的太子之位卻無能為力,張氏想要提高自己的權威被楊廷和頂了回去,明代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母后臨朝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即使如萬曆生母李氏者,對於萬曆驅逐馮保、懲戒憨山等事也無能為力
題主問為啥清朝男尊女卑比明朝還嚴重卻出現了女主,首先,清朝是重女輕婦,八旗的額娘阿瑪就跟老鴇龜公養雛雞一樣養閨女,不能算重男輕女第二,雖然清朝皇后地位卑微,被吐槽只是個妾,雖然清朝皇后的主營業務是給皇帝拉皮條+調教小妾,雖然清朝皇后的政治權力基本為零,但是人家是滿洲姑奶奶,人家是滿洲姑奶奶,人家是滿洲姑奶奶,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人家是豪邁大氣的滿洲姑奶奶,別說干政,就是當眾拉稀都幹得出來,所以請不要拿狹隘的漢族史觀看待滿洲歷史,請不要拿狹隘的漢族史觀看待滿洲歷史,請不要拿狹隘的漢族史觀看待滿洲歷史,重要的事情請讓我再重複三遍會被言官罵死。
因為明朝的太后大多出身普通,缺乏強大的外戚勢力作為後盾
其實清朝也就一個慈禧,孝庄不也沒幹政嗎,感覺應該是慈禧在當貴妃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朝政,不僅對國家已經比較熟悉,而且也培植或結盟了一定的勢力可以抗衡八大臣,明清時的其他太后多數在兒子登基前都沒機會幹政,加上老皇帝臨終時一般都會指定顧命大臣,所以也就難以出現太后干政的情況。
這個我也不清楚.
因為明代后妃像東漢那樣出身豪門大族的很少,大部分出身小家,門第不高,這導致太后們很少能左右前朝政治。其次是明代的皇帝基本沒有幼年即位的,唯二兩個沖齡踐祚的英宗和神宗,生母出身都不高,英宗母只是主簿女,神宗母更只是個宮女。屬於母以子貴的。其三顧命大臣比較給力。英宗朝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一代名臣。神宗朝更有鐵腕治國、一手遮天的張居正。三個因素一擠壓,基本上沒有太后們擅權的土壤了。只剩下在後宮頤養天年一條路了。不過熹宗朝倒出過個翻雲覆雨的准太后客氏(就是跟魏忠賢對食的那個乳母),不過熹宗朝太短,只有幾年,加上客氏到底算不上名正言順的太后,所以也沒鬧成更大的風浪。
從宣宗開始,皇后(及王子的妃嬪)基本上從民間選出,你怎麼有這種魄力專政?
明朝都有好幾個皇帝都不太過問政事了。。。。。。
明朝的皇后宮妃都是小戶人家選出來的,本人說不定都不認識字,父兄也只是普通平民,先天不具備干政的能力……
因為明朝皇后都是平常人家的女兒
只有我一個人把題目讀成:為什麼明朝沒有干太后的事情嗎?
明朝後期,皇帝也不怎麼干政。有的躲在宮裡修道,有的躲在宮裡采蜜,有的躲在宮裡裝病,有的躲在宮裡群P,有的躲在宮裡當木匠。皇帝勤政要被罵,皇帝不上朝也要被罵,皇帝去後宮去多了要被罵,皇帝不去後宮也要被罵。穆宗(采蜜的那個)後來受不了了,對內閣首輔說:「有人欺負我!」連皇帝都被限制成這樣,太后又能怎麼樣呢
明朝的太后普遍智商不高
推薦閱讀:
※明朝秉筆太監的出現和宦官不得干政是否矛盾?
※明憲宗第一次見到明孝宗時,為什麼說「我子也,類我。」用的是「我」而非「朕」?
※如何評價浪潮工作室專欄文章《很遺憾,貴校的百年校史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