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在 CEO、COO、CFO、董事等高端職位中,比重比男性少很多?
女性在社會高層比例的缺失是一個我思考過很久的社會學問題,以下回答只能是針對當前中國社會的經驗體會,僅供參考。
1、「想」要成為CEO,COO的女性比例出奇的低。去任何一家公司,找背景優秀出色的女性問她:「你想不想做CEO?」 你會發現真正想要成為CEO的女性太少太少。奇怪的是,即使有能力做CEO,想到自己成為CEO也會讓許多優秀的女性感到「不舒適」。 這是第一個問題,也是最顯著的現象——女性職業野心的普遍缺失。2、那麼,為什麼在大學表現出色的女性職業野心會偏低呢?我試圖去分析這個問題:
(1)缺乏role model,缺乏有效的外部環境使女性堅信-自己可以做到。不說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商業領袖,即使身邊大小公司,高管也幾乎全是男性。職業初期人們都會喜歡為自己選擇榜樣,模仿對象,在缺失role model的情況下,女性同樣缺少職場上有效的指南針。也會缺少自信心。(2)社會文化對「女強人」的負反饋,偏見和強烈的dislike。如Sandberg在演講中提到,男性受歡迎程度於地位成正比,女性則成反比。想想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對「女強人」有多少刻薄尖酸的諷刺吧。她被認為是沒有女人味的,且一定婚姻家庭不幸福。(WTF!)
(3)權力中心的非正式交往小團體的男性情境主導。想爬得高,就要接近權力中心,八小時之外權力中心的私人生活圈,哥們兒幾個廝混。女性是很難進入這個場景的。即使進入這個場景,亦會充滿尷尬——喂,什麼時間洗腳城ktv能不只有小姐也有鴨子呀,喂。3、家庭,永遠的家庭責任。女性很早就準備好為了家庭犧牲事業,她被社會期望並漸漸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一個真實的案例時夫妻兩人一起跳槽到某公司,妻子拿到的offer職位薪水高於丈夫,丈夫不平衡兩人就放棄了offer。思考一下這個場景背後,仍然是「男人賺錢養家,女人貌美如花」的社會邏輯。
以上為經驗+社會學理論總結,每個小點都是一篇論文,感謝一下H校社會學PhD 某同學及劍橋生物學PhD某同學。
說了這麼些原因,解藥何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保證有效:
1、明心見性,敢於承擔更敢於放棄。女同學要常常思考,what is your true motivation? 為什麼要追求事業上的成就?為了成就是否能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一定的社會壓力?你內心本源的動力是什麼?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motivation,堅持自己的夢想,比攀登社會階梯更有力量。引用水果姐Roar的一句歌詞「I stand for nothing, so I fell for everything." 要擁有自己真正的立場。
2、成為專家,be really good at your trade or profession。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各行各業的大師幾乎都是男性。通過長期專註的磨練技藝而成為大師,這是很艱難的一條路。你的手中有劍,武藝高強,走到哪裡都不怕。
3、婚姻家庭:找true partner,能夠支持和欣賞你的才華,並真正有能力支持你的夢想的男人。對我知道很難,不容易遇到。人生中我們想要的並不是100%都會得到,有,就珍惜,沒有,就坦然並期待。
題主你不是女性吧?或者你是女性也不是在大學裡特別努力的女性?不好意思,沒有冒犯的意思,我現在還沒工作,只能說說大學裡面的自己的情況,這是我所感受到的一點點對於女性的歧視,我是個工科生,從上大學開始就不停有人問我女孩子為什麼要讀工科,讀文科不是更好嗎?好吧,或許你覺得這不能上升到歧視範圍,這卻可以體現出人們對男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見」。當然這句話只是我遇到的最多的,也最沒有冒犯性的了。剛上大學,老師選臨時負責人,我們的女輔導員很直接的說:我不要女生。就因為她的這句話,第一年最後選班委,裡面一個女生都沒有(當然,輔導員的話不是唯一原因,我們班五十個男生,六個女生。)(這裡稍微解釋一下,臨時負責人默認是會被選為班委的,因為臉熟,都投他票嘛)第二年換班委,因為某些原因,大多數人對新班長不滿,然後就找我商量,說要現在的男團支書當班長,我去填團支書的位置。我說:直接我當班長不就得了,搞那麼麻煩。於是被告知:班長還是男人好。不止班級里,大二學生會換部長,也是:部長是男的好。。大三換主席團,八個人競選,兩個男的,剩下都是女生,「投票制」,選五個人,我本來票數排第三,結果被「男生太少」以及其他考慮到什麼平衡的理由被換了票。沒選上。哦,對了,還有,大二下學期,社團聯換屆,他們想吸收外部血液,我是某協會會長,他們找我洽談,讓我去競選,原因是:主席團里需要一個女生,現在去競選的唯一一個女生不行。我去了,面試老師發現我想兼任會長和這裡的副主席,老師讓我下來考慮,再去找他,我想這裡意思很明顯老師想要留我了吧?下來去找他,我說我還是留兩個地方,不過那邊可以不做事。但是別人拒絕我了,說:女生做不到那麼累,女生忙不過來。帶我去找老師的那個當時的男主席說他剛當主席時兼任六七份工作。好的,這兩個主席團的例子剛好是相反的,學生會主席團兩男六女選五個人,最後留了兩男三女,(要是男的參與競選的多,會留更多男的。)社團聯主席團:兩女四男選五個,留了一女四男。總之是可以留男的就不會留女的了,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男性比女性能吃苦,更努力什麼的。或許有些人會說:只是因為你自己太水啦,也不夠優秀,也不啥啥啥。好吧,也許在很多人眼裡就是:「我不夠努力」。但換成一個男的呢?他在你心裡又是什麼形象?夠努力了嗎?
(哦,p.s.我學習成績也不差,班上前十,大二拿國家勵志獎學金,雖然我家庭條件不該拿,但是因為些別的原因我拿了,什麼計算機二級c語言,英語四六級都過了,自己考了教師資格證,劍橋商務英語中級,正在準備日語n2,商務英語高級和雅思)再總之,我覺得一個女生需要這樣進化:一個女生—一個優秀的女生——一個優秀的女性——————————————一個優秀的人。意思就是,一個女生或女性要讓人覺得她很優秀,需要的努力可能不是特別多,但要想讓人忘記她的性別,只把她當優秀的人卻需要很多很多努力,在別人眼裡我還只能是個優秀的女生。嗯?可能我還不夠努力吧。再努力下去就會被人說,要變剩女了!女強人!什麼的了。包括我自己的母親(當然她也很厲害)。好吧,我也不知道我胡言亂語了些什麼,這是我第一次回答問題,可能下次就會好些吧。(能堅持看到這裡的人根本就沒有吧!)———————————————————看到下面有人的回答,我自己默默補充好了。我不認為當不上什麼什麼完全是因為偏見,歧視。安排這些職位以及操作這些職位的老師肯定有自己的什麼想法,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我自己也去問過學生會票選時我為什麼沒上,那時候得知的我票數不低,最後那人安慰我說女生不能太多什麼的。可能他是顧及我是女生的面子?反正他沒說我能力差,我是希望他不考慮這些,如果我有能力不足就直接提出來就好了,這樣我還能自我提升 大學可能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縮影,所以我遇到的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況在我或者其他女生出身社會以後也可能會遇到,也可能是題主問題的原因的一小部分,所以我這麼回答了。(我一直很感謝我協會的指導老師以及我上屆會長,他們選擇我當會長只是考慮我有沒有時間以及這個能力,而沒有去考慮別的)———————————————————我不是那麼在意自己是不是那些什麼幹部,雖然可能寫出來就代表自己很在意,不過對我來說這些只是一小部分機會以及可能性而已,我還有那麼多的可能性以及機會,我不去做這些事,一樣有很多別的事等著我的。這裡寫出來只是因為題主問題而已。我也不可能把我全部大學生活寫出來是吧?
之前在扇貝學習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這個推薦的視頻,應該能夠說明一些問題:蘇珊·科蘭圖諾:一個你可能從未聽過的職場建議蘇珊·科蘭圖諾:一個你可能從未聽過的職場建議視頻
錯的是這個世界其實這個問題和之前一個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
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大多是男性,可以說明男性比女性優秀嗎? - 女性主義給懶得翻鏈接的童鞋萌給個大概總結: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種現象背後是社會原因,屬於當前社會性別歧視的結果。下面是具體分析(實際上是總結上面引用的問題中諸位答主的回答):題主所說的現象,大概就是這一種吧?「2002年,在全世界所有的立法者中,女性只佔14%;在所有的首相和總統中,女性只佔5%(CIA,2002;IPC,2002)。而世界五百強企業中的首席執行官中,女性僅佔1%(Eagly,2003)。」
對於這個現象,有兩種可能原因(注意,這兩個原因並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時存在):
- 女性的性別特質,導致她們相比起男性而言,較為不適合擔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 社會原因,性別歧視、或者至少性別歧視的殘留影響;
我們想要知道的,就是這兩個原因是否各自都成立,如果都成立的話,哪一個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呢?
我們首先看第一個可能原因:
比較遺憾的是,這個觀點是否成立是很難、或者說基本不可能有什麼確切的答案的,首先我們不知道作為企業的高管需要何種才能,其次女性到底有什麼普遍的不同於男性的性別特質(除了生理方面)也無法確證。實際上,學界給出的什麼答案都有,eg:「實際上,我上面說的觀點就是@記載在這裡引述的Eagly 2003年論文里的觀點。摘要看這apa.org 的頁面Transformational, transactional, and laissez-faire leadership styles: a meta-analysis comparing...全文這裡sozialpsychologie.uni-frankfurt.de 的頁面結論是女性的管理風格能更好的適應變革,並且更具參與性,能更好的做出臨機權變性的激勵舉措。」
這個是 @Nemo船長 在自己的答案中給出的一個例子;
(本來想給大家看更多的例子,但實在是看的眼暈,想想反正能看的進去這些例子的人也不會在意去上面的鏈接看更詳細的答案,所以就不多引用了)當然,一個明顯的答案是,男女差異可能是存在的。
但是,即使存在,也不要把群體的統計性差異加到個人頭上。如果存在男女差異,即使這個差異在統計效果上看上去那麼明顯,也不要assume 認為某個女生就哪裡比你強,或者哪裡比你弱。因為差異是統計結果,很多女生的思維方式跟男生相似,也有很多男生的思維方式跟女生相似。如果你的標籤,你的assumption,會傷害到人的自信,自尊,請不要貼。更不要貼了還說人玻璃心。 @唐知Tata性別和性別之間有差異,同一個性別中的個體之間,有更大的差異。 @謝緯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可能原因:
性別歧視是肯定存在的,比如看看常越(知乎到底怎麼@人的...)的答案,或者看看前幾天比較火的那個問題中所說的現象在男性為主的職場中,女性如何做到既和男性友好相處又避免被調戲? - 程序員 (這個甚至不是升職不升職的問題,而是單純在職場正常工作都成問題了)。
不管是在職場之上、亦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僅僅在知乎的很多問題中,我們都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
而相比起這些實在的看得到的歧視,很多時候人們並不覺得這些是性別歧視甚至還給予贊同與認可這一點才是更加危險的(比如在上面引用的那個問題中廣受批駁的天天記載童鞋當初的答案可也是得到很多很多贊同的)。不管是出於漠視、亦或是玩笑還是潛意識裡也認同這樣的歧視,在這種行為與那些明顯的歧視互相搭所組成的社會環境之下,相比起男性,不要說出任高管,擁有出任高管的想法對於女性來說甚至也是種種機緣巧合下才有的願景。當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公司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這種歧視是否存在、到什麼程度、有多大影響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相比起還沒聽說過男性因為性別在成為高管上有了劣勢的情況,女性在這方面處境肯定是要更加艱難的。@Bin Fu 的回答讓很多人會心一笑,但現實卻恰巧相反,女性除了往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還要承擔男性並不會面對的種種社會、家人給予的壓力才可以到達差不多的高度,這種現實卻讓人笑不出來。
希望每一個覺得這種現實並不正常的人,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有意識的拒絕這種歧視,每多一個這樣做的人,現實便好上那麼一分,只是好上這麼一分,便也非常不錯了。也祝每一個有夢想的人,不論性別,都能至少衝破這種讓人心酸的歧視而有一個努力的機會吧。題主請寬心,在國外職場歧視雖然存在卻絕沒有25%那麼誇張。雖然初階職位數目相近,但是女性的未來是有兩個選項的:家庭和事業。但是大部分男人只有一個選項。這就是為什麼說女權主義也反對對男性的歧視。在女性職業生涯中,不免增加對家庭的側重,兼顧型女性在職場中必須更優秀,因為投入的時間精力都不同。總結來講就是由於樣本其中一方隨著時間是不斷流失的,25%並不是準確的職場歧視結果。如果補全樣本我覺得大概在高層中64開這樣。
不過也要注意不要落入極端女權主義上,不論是選擇家庭還是事業,都是一樣的榮耀,我們需要的是選項,以及選擇之後不受歧視的權利。下文只是個人淺見,回答問題之前不妨將題主的問題拓展一下,並不僅限於職場:《為什麼身居高位的女性很少?》
此問題將從 歷史、社會、生理和女性自身定位4個角度來回答。1)歷史
大的歷史趨勢在中小學教材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人類早起是母系氏族社會,在男性生產勞動佔優勢的情況下逐漸過渡到男權社會。翻看卷帙浩繁的史書,對文明進程有重要的影響的人物幾乎都是男性,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女性僅有伊麗莎白一世一位,排名第95,如果這個排行榜更重視科學一些,那這份榜單很可能就沒有女性了。維基百科上列出的女科學家數量一共只有500+(List of female scientists before the 21st century),女數學家則更少。
為什麼如此?為什麼我們幾乎找不到女性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大數學家和大藝術家?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女性在人類文明史中長期缺乏受教育的機會。作為世界高等教育的典範國度,美國直至19世紀30年代才出現第一所真正意義上屬於高等教育範疇的女子學院(http://202.112.170.135:5050/cohdncfzyjw/upload/806.pdf),「作為一種專門提供給婦女的男女分校式的高等 教育 , 西方早期女子學院為不能進入傳統大學學習的女性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今天在各所大學就讀的女生可能不會想到,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允許女性進入高校學習,已經是進入20世紀之後才發生的事情。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女性接受正統的教育才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與人類從茹毛飲血到文明開化的歷史相比是十分短暫的。(剛寫到這兒的時候,考研的學姐就發來一條消息……本來計算機專業的女生就非常稀少,能從一所普通大學考進國內頂尖高校的就太罕見了)
實際上,在大學還未出現之前,先進的知識主要是以學派的形式傳承。對西方文明甚至整個人類都有重大影響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本身並不歧視女性,將女人也帶入了哲學化的宗教中,使之可以接觸到文明、博雅的生活,在男人當道的古希臘時期是個異類。一些女權主義者在批判女性公民身份缺失的歷史回顧就是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古希臘將公共、政治、養家糊口與男性對應,而將私人、非政治、生育將女性對應,這種分割在今天,在獨立於古希臘文明之外的其他文明,如中華文明中也是十分常見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哲學、科學、美學和音樂等領域都極有建樹,代表人物有畢達哥拉斯本人、蘇格拉底、柏拉圖,而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雖然批判其老師柏拉圖的理念,但仍然一脈相承。由於這些男性人物過於璀璨,在今天我們只知道畢達哥拉斯學派女性也能加入,但其中女學員的成就,卻找不到記載,而這種平等的教育理念,也伴隨著古希臘文明的滅亡而消失。
這裡說多一點,在古代,中國有個與亞里士多德對應,大致同個時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對,就是孔子,他們都輕視女性,並貶斥得非常厲害。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只是在《理想國》中說「女人劣於男人」,但仍堅持著淺薄的男女平等觀念,肯定女子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重要性,而亞里士多德就直言不諱地表達鄙視,稱「女人是殘缺不全的男人」。至於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到今天也會時不時被男同胞拿來調侃一下。即便是具有極高社會地位和學識的人都如此認為,那可想而知,在古代讓女性接受教育,進入社會權勢階層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當然,到了現代社會,雖然這段歷史已經成了歷史,各種女xx家都成倍出現,甚至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在2014年都迎來了第一位女性,可由於基數太小,相對於全人類來說,身居高位的女性仍然是少數。並且,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久歷程中,女性不適合在高端領域發展,不適合當領導等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即便是女性自身也這麼認為。
2)社會
之前簡單說了說歷史原因,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現代社會的每一種現象往前追溯都有很長的歷史淵源。如《世界婦女史》所說,「針對女性的諸多歧視是歷史、社會的產物」。在不同歷史時期和地域,女性的地位差別迥異。 即便只比較當代的中美兩國(http://www.newsweek.com/chinese-women-are-more-ambitious-americans-71375):
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中,中國有2/3描述自己野心勃勃,美國為1/3;超過75%的中國女性渴望獲得企業高管的職位,美國為50%左右;77%的中國女性參加工作,而美國工作的女性只有69%。在中國,31%的企業高管是女性,在美國,這一數字是20%。不難發現,即便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已經不成問題,社會認可度也對女性工不工作、工種及職位有重大影響。女性就業狀況是所處社會主流思想的直觀反映。
在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農耕社會以後,出於對穩定繁衍生息的追求,女性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下降,社會要求女性要將更多時間花在生育和培養後代上。與之同時出現的還有對女性性行為的約束,由於需要維護家庭血統及聲譽,性道德觀念形成,原始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普遍現象終結。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伴隨著宋代理學興起,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下降,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另外,一些社會運動,如女權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號召,也會直接作用於社會。
婦女解放運動發展到今天,訴求主張從最早的改變婦女在兩性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中主要承擔生殖功能的從屬者角色,到爭取女性獨立自主的婚姻、生育權利,再到爭取就業、參政、社會福利等平等權益和扭轉社會文化價值觀中的女性屈從地位,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題主問的《為什麼女性在 CEO、COO、CFO、董事等高端職位中,比重比男性少很多》,在將來回過頭看,不過是這段時間社會主流思想的表現罷了,如果一個國家發生戰爭,或者勞動力嚴重不足的情況,那這種現象將瞬間改觀。
3)生理
生理原因是所有影響因素中最好理解(但同時也最難闡述)的一點,無論是從科學的、不科學的研究中,都能發現女性在體格和心智上與男性存在差異。第一個差異反映在壽命上,女性平均壽命之所以長於男性,是因為男性新陳代謝更快,單位時間內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這點已經直接反映在食量上,但換來的是更強的體格。那些總是感覺自己比男生怕冷、減肥效果更慢的女生看到這裡可能會恍然大悟。嗯,要是女性有更強的體魄,那被壁咚、推倒的情景就要倒過來了,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第二個,心智上的差異略有爭議。著名學者在比較男女認知能力的差異的問題上言辭極為微妙和謹慎,比如只是說『the lower numbers of women in high-level science positions may in part be due to innate differences in abilities or pre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He(Lawrence Summers) noted the generally greater variability among men (compared to women) on tests of cognitive abilities』,即便他真的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弱,也不敢直接說出口,不然就是對幾十億人開地圖炮了。
最後, @Bin Fu 的答案也是個從生物學角度回答的有趣答案,說的是事實。自然界中,只有出類拔萃的雄性才能獲得異性的青睞,然後才會交配。
子宮沒有長在男人身上,那麼天然地女性就被賦予了生育後代的責任。不幸的是子宮的壽命遠短於女性的壽命,35歲以後卵子數目和質量迅速下降,子宮內膜變薄。因而在醫學上,35歲以上初次妊娠的女性就可稱之為」高齡產婦「,換句話說,留給女性在發展事業上的時間非常有限,算上戀愛、結婚、懷孕,那麼她在30歲以前就要有所作為,因而才會有個新辭彙叫」剩女「。為什麼剩女是新辭彙?因為直至17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還不到30歲。那時女性的繁衍任務就更為緊迫了,從而可以反正為何古代的少有傑出的女性,除非她早早完成生育或者乾脆不結婚。
補充一點,專門針對題主所問的職場。不管是國內的企業還是國外的企業,在招聘女員工時都會過問對方是否單身,這是在間接過問對方請婚假、產假,還有帶孩子的問題。企業是個逐利群體,雖然婚假、產假、帶孩子請假都符合國家及公司規定,但顯然企業不太情願。如果題主是公司Boss,花同樣的錢,更傾向於僱傭男性還是女性呢?
4)女性自身的定位
在歷史淵源、社會評價、生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在一生下來就有她的潛在身份,在她家人、朋友、愛人眼裡,都會不自覺地約束她,讓她從事一些與女性身份更為符合的工作,如會計、醫生、翻譯、秘書、設計師等。如果社會上大多數女性都從事某一類職業,都與苦、累、臟、無趣的工作離得遠遠的,那即便周圍人一句話都不說,女性自身都會潛移默化向前輩靠攏。標新立異是件高風險的事情,當以為女生不愛乾淨、語言科目學得不好、過於活潑,總之表現出一切與男性相近的特質,就會遭致非議。這裡放一則去年廣受好評的公益廣告:Verizon Commercial 2014 _ Inspire Her Mind - Extended視頻長久下來,女性自身就不會具有很強的好勝心,自覺地划出哪些是女生該做的,哪些是與性別不符的應該保持距離。在女孩進入青春期以後,這些就尤為明顯,教育者會對女生強調她們身體上與男生的差異,此後男女性格上的分化就極其明顯。
題主所說的高端職位都需要經過嚴酷的競爭才能當選,在被賦予了」安靜、優雅、賢惠、淑女「等讚譽的女性,在男性把持重要部門的情況下,在不擅長拉幫結派、沒有利益共同體的嚴峻形勢下,還有當領袖的想法嗎?
有多少女性意識到」女士優先「也是嚴重的性別歧視?如果說還未進入現代社會,那女士優先無可厚非,但現在有多少職業還比拼的體力呢?女性對自身的定位也是身居高位者近乎都是男性的原因之一,如果女性不把自己的性別當作退縮、逃避的理由和借口,不因為別人的眼光就放棄所想的事情,直接把無可質疑的能力和成果直接擺在眾人面前,沒有機會就去爭取機會,沒有認可就去掙得認可。
謝毅、Zanny Minton Beddoes、Maryam Mirzakhani等等,已經證明了外部因素都不是決定因素。事實上,正是因為身居高位的女性很少,男人爬上去會面臨更殘酷的競爭,位高者缺乏女性,對女性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機遇呢?
完全不是因為女性不努力,而是因為男性必須比女性更努力才能繁衍後代,君不見朋友圈裡整體分享的男性的收入最好是女性的1.5倍以上,那些不夠努力的男性都逐漸喪失了繁衍後代的機會,日積月累的結果就是只有那些比女性更努力的男人存活了下來,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啊!
因為你現在還在問這個問題。
造成女性受歧視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女性自身的問題女性天生的貪嗔心比較重, 不是社會歧視女性, 而是女性容易情緒化, 很多事情女性確實做不好。相信不少女性都會覺得男上司比女上司更好,是因為男人天生比女人更理智,這是天生的, 沒辦法改變 。只有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男人做的工作女人一樣可以做的好, 那時才不會歧視女性。所以妹子們啊, 你們還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別想太多了我現在在我的領域裡和男性平起平坐。但這都是多虧了我爸的開明與支持。總的來說我的機會是我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我爸支持的結果(精神上以及金錢上的支持)。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is world.這就是我正在做的,我希望我的行動可以contribute to男女平等。我希望我這個generation之後女孩子們不會再來知乎上問這個問題。她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女性領袖、社會核心、自由自在的女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同時我們也可以是好妻子好母親。我們和丈夫平分權利和義務,以及對孩子的撫養與教育。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與其在網上與人爭論,不如做好自己,給那些覺得女性懶惰或者笨的人看,我們才不是那樣的。我們也同樣聰明、能幹。------------------------------------------
我來抒發一下我的簡介吧,關於你提的問題:為什麼在各個領域總感覺女性大神少?因為在各個國家,女性這個群體都更晚開始受教育。就連民主自由的西方,女性權益也是她們最近爭取到的。最開始的時候,女性是沒有資格上大學接收教育的。所以人們會覺得女性無法成就任何事。但是現在世界已經不一樣了,我們要拋棄這種陳舊的觀念。我相信再過幾個generations,女性領袖會和男性領袖一樣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生育壓力,但歸根結底也就只是個人選擇而已。
在職場上,25-35歲是一個人很重要的時間段,但是在這一時間段里也是女性要去生育離開工作崗位的一段時間。我見過在孩子出生前三四天還堅持每天工作孩子出生後一周不到就又回來工作的人,但我相信這不是一個普遍情況。
個人的例子來說,母親大人現在是某央企高管,前兩天在新聞里看到他們開會的報道,發現整個前五排,她是唯一的女性。但是我想這不是每一個女性都能做到的,我出生的時候我爸爸在香港都不在家,我媽媽生完我都沒坐月子就繼續工作,我從小基本是爺爺姥姥帶大的。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個家庭在下一代和職業發展時候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這在學術圈很明顯的體現了出來,每年北美畢業的PhD中,女性人數是大於男性人數的。相信在北美名校讀書的人都明白讀下一個PhD絕對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你能力的證明。但是在學術發展道路上,最終逐漸男性超過了女性。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取決於個人選擇。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Babies matter
Female academics pay a heavy baby penalty.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覺得在事業上的成就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什麼優劣。為什麼這個問題不變成為什麼男性不顧家?為什麼男性不需要懷胎十月?
我覺得這都是個人選擇的自由,都只是一份職業,安穩的掙錢是大部分女性的選擇,挺好的。
卧槽寫成這樣還是匿名吧。。。。
是因為還有那麼多女的幻想自己躺著就得到一張長期飯票吧……
覺得bin fu回答的跑題了。她講了自己在男生佔大多數的理工學校的感受,然後認為是因為歧視和偏見導致她無法當選社團及班委職位。但是bin fu同學沒說出這偏見從何而來,很有可能是她自己也不清楚這偏見從何而來,總覺得是傳統觀念在作怪。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要一點一點的認識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見識到男人是什麼樣的,女人是什麼樣的。當我們潛意識中覺得自己見過的樣本足夠多了之後就會給他們/她們,下一個基本判斷,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有傳統觀念的影響,但是主要還是靠我們親眼所見的。
應邀!點贊的都同意。另外要考慮歷史角度的發展,女性至今嚴格說還是沒有平等的受教育和發展機會的。如果男女真的同工同籌且有相同晉陞機會且女性不會因為生育影響職業生涯的連貫性且整個社會沒有想當然的認為「女人應該干穩定工作以家庭為重」,我覺得不會有圖中所說的「普遍認為男性收入應該是女方的1.5倍」這種現象。
沒有回答問題,抱歉。因為女孩先天不足,比男孩生理上弱勢。
女孩從小到大又被精神閹割。
女孩子大學一畢業,會去找什麼工作?
相較於男孩子,更多是事少錢多離家近
這種情況下,怎麼當CEO?
Glass ceiling
社會分工不同。原始社會,男的打獵,女的在家。最初因為女的相對有時間思考,所以能力較突出;而男的整天跑出去,經常把腦袋別在木棒上,神經繃緊,能力都在怎麼活著打回獵物,所以那時是母氏部落。後來,生產力提高了,女性由於生理問題,或者說基因問題,不太喜歡爭鬥,每月都有幾天心情不好;而男性都是爭鬥的高手啊,低手打獵都不回來了,而打獵次數少了,會種東西和養東西了,所以這爭鬥的基因就閑得鬧騰,所以社會變成父氏的了。時至今日,基因稀釋得比較均衡了,有偽娘也有女漢了,每月心情不好的幾天里,不好的程度也減輕了,所以女性的c就慢慢多了。至於現在還是女性很少則是社會心理定位的影響,另外加上生肓的話會對職業有一定拖累。所以,不是能力原因,是生理原因和自我社會定位。
題主提到的Sheryl寫的書Lean In裡面有答案。
推薦閱讀:
※什麼是好用的孕婦內衣?
※最喜歡女生哪個坐姿,做討厭哪個坐姿?
※自認為無法接受整容的人是怎麼想這些問題的?
※假設你是被容貌影響到生活的女性,沒錢做整容,整容機構要求做代言人為補償,你會如何選擇?
※為什麼女生那麼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