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多是一些出身、選擇決定命運的感慨,在Quora上看到的多是3、40歲都在奮鬥的勵志故事?

1、題主表達不好,意思就是這樣。

2、可能和我的關注有關,在Quora上看到很多大牛3、40歲還在創辦公司,還有年輕時本身很成功,稍老點仍然在奮鬥的例子。

3、來知乎時間不長,我也不知道邀請誰來回答 。


我感覺知乎氛圍越來越不「干」凈了,我不否認裝逼是每個人的天性,但是知乎絕不是這樣一個平台,還有答主一般都是長篇大論,謝邀就用了一大段,然後介紹背景又是一大篇,經常還答非所問,我還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後來答題者很容易受到前面答題者的思想所影響。這些是我目前的感慨。


知乎上說的很多只是出身、選擇之後,得到一份較好工作,以學生時代的努力,爭取初入社會時的有利條件。大多達不到創業這個層級,無論是資本還是野心。

是現實的「成功」創業者,30~40這段應該是最多的。

這個階段中,要面臨父母的退休養老,子女的成長學習等各種經濟問題,而自己此時也擁有了完全不同初出茅廬時的經驗、人脈、資金、韌性,並且此時還年輕,體力精力還沒下降,有動力有資本,這時候的創業才叫創業,畢業大學生那叫玩票。


你看,對於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觀點很正常吧。

「3、40歲都在奮鬥的勵志故事」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其真實性,成功的人,有,而且似乎不少,但是不成功的人更多。

在一部分人無視了「努力不一定會獲得成功」的現實後,總會有另一部分人再提出來。

另外,我認為還有一個氛圍問題,如果在一個社區整體偏向於勵志的時候,跳出來唱反調不符合國情啊。

換句話說,其實很多人在知乎答題真的自由嗎?不見得。有很多觀點說出來會被批判,被說三觀不正。然後就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順著一種思潮走,接著你的價值觀發生改變,但是真的正確嗎?也不見得。一個個體的思維我覺得是自由的,但是當他進入一個群體,一個社區,他的思維就被限制在這個社區里,甚至三觀都隨之改變,改變之後,你覺得你成長了。

《罪與罰》展示了一個本性善良,但是沒有穩定三觀的人的經歷。


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看就行了,知乎的「主流」真的有很多惡趣味....

(有很多偏激回答被頂到很高)

我就不舉例了,蛤蛤


這個世界,關於成功沒有標準的答案。區別只是你手裡有什麼樣的牌罷了,有好牌就有好牌的打法,有差牌就有差牌的打法。但是有一樣是沒有差別的,那就是,首先你得先打,很多人一輩子只是看,從來都不打,然僅僅是看人家打,然後匆匆一生。。。。


你活在這樣一個環境,從小接受的黨愛人民,人民愛黨,新聞聯播里的生活,有的人這輩子都難以理解官樣文章背後的真實意思。

你工作之後,天天聽到喬布斯,情懷,成功努力加油……有錢更有錢……成功更成功。

到處都是彎彎繞繞,或者謊言。

然後,我們磕磕絆絆開始了解努力不一定成功,出身挺重要,然後你們就衝上來說「你這人不努力,還給自己找借口,就是個失敗者」。呵呵,真累,我們的意圖不過是「人生原來是這樣,跟你們一直掛嘴邊的不一樣哦,然後該幹嘛幹嘛去」,可是你們不服了說我們就是要頹廢要放棄自己要給自己失敗找借口……我見到了這些醜惡不公,承認並接受這一切,然後該幹嘛幹嘛去……而你們卻始終不承認這赤裸裸的事實,這樣騙自己有意思么?每天給自己打這樣的雞血很有感覺么?

我不贊同努力肯定成功這句話,就意味著我要開始墮落逃避成為一個loser?

國人傳統一直喜歡這樣的雞血和謊言,外國教育生活不同,把丑的好的直接放你面前讓你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像國內一樣永遠只給你看一面……

我想更多的是,那些國外的人,也贊同這些話也承認這些事實,只是他們不需要雞湯雞血來激勵來騙自己罷了


國內還真是這樣?

你沒好出生 就等於沒好教育條件 沒有"貴族"們的好視野 沒有好的」關係」 反正就是很多他們有的你沒有 各種社會不公

國外不同,又不要關係 又有各種福利制度,公平競爭(相對國內來說公平太多了)

對比你覺得呢?

對於選擇 我覺得國內外都差不多了,主要是國人心態不好 40歲以後基本就想著過安逸生活了~

這點應該都差不多吧 只是你看到的少數代替了事實上的多數而已~


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都沒有界定清楚問題就開始作答了。

一、界定問題

首先,題主提到知乎上看到的感慨和Quora上看到的故事很多,「多」指的具體數量是多少?

5個,10個,100個?根據之前的經驗,有朋友說問了很多人,結果只問了2個人。

即使真的很多,達到上百上千個,知乎上的感慨和Quora上的故事,兩者也沒有衝突。

感慨出生、選擇決定命運和不斷奮鬥,頂多是一個感慨多,一個故事多。

我們姑且不論知乎說了什麼,Quora又說了什麼,我們探討一下其中的幾個觀點

  1. 出生決定命運嗎? 我的觀點:決定
  2. 選擇決定命運嗎? 我的觀點:決定
  3. 啥都決定了,還要奮鬥嗎? 我的觀點:要奮鬥

二、分析原因

1、為什麼出生決定命運?

出生包含兩個層面

  • 宏觀方面(時代和國家)

出生在古代和出生在現在能一樣嗎?同理出生在朝鮮和出生在中國能一樣嗎?

  • 微觀方面(家庭)

家庭會從3個方面給你帶來影響:物質資源(擁有什麼)、社會資源(認識誰)、文化資源(知道什麼)。

出生的時代和國家不一樣,資源不一樣,決定了你的命運可能性會不一樣,這種決定是一個範圍的概念。

2、為什麼說選擇決定命運?

選擇就是你的目標方向,方向都不對,緣木求魚,你再努力奮鬥又有什麼用?

3.、為什麼啥都決定了,還要奮鬥?

出生決定了命運,這種決定是一種可能性的範圍,但你還可以選擇其中比較好的可能性。

你的奮鬥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增加自己的選擇和增加選擇的正確性。

三、怎麼做

好好奮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能抓住,即使機會沒有來臨,也可以活出最好的可能。


you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大部分美國奮鬥者留不下任何財產,死時還欠國稅局幾萬美元。而國人能留下兒子房子自行車。蠻族奮鬥到死是一種精神,論實惠遠不如天朝農民。


我這幾天看到了很多知乎上動不動就是top2,或者國外常青藤在讀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處境真是羞愧的無以言表。要達到他們的高度當然還是要幾代人的積累,這個還是不可否認的。但看看也能讓自己始終保持謙卑,省的在家裡呆久了還以為世界就那麼大了。


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啊,這麼簡單的答案。


在水深火熱的米國,奮鬥是必要的,也是有意義的,文化氛圍也支持和鼓勵,竊以為看看米國的發展,就是一部奮鬥史,創新,進取的人,一代代傳承的是精神,而非財富,繼承這一說,在水深火熱的米國,是不太受待見的。我大天朝子民,上一代奮鬥好了,你就享受,還可以出去說俺爹是╳╳!你還不開心么?你到底要怎樣?!不知足!!!哼…………


不嘩眾怎麼取寵?


知乎怎麼不像百度一樣由提問者選擇一個正確答案

因為尤其是對於價值觀這種東西,經驗這種東西,一定是多樣化的,沒有一定答案的。

知乎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一個題目下,可以出現頭兩個答案意見完全相反。

看完第一個答案正在點頭同意,接著看第二個,馬上就把自己批駁得一腦袋白毛汗。

我不知道你們什麼感覺,我自己的感覺就是,我怎麼沒想到?!


知乎由小眾逐漸走向大眾,日趨步入經驗分享的俱樂部形態,諸如「百萬年薪的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如何恰當地回答『女友的三個經典問題』」等問答內容充分享受喜聞樂見的圍觀,用戶似乎更願意流連忘返於一個又一個段子手式的神回復。 而在Quora,頻繁邂逅誰誰誰創業,哪位大牛又做了啥,並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我們將有價值的信息漸進的分為「經驗」、「觀點」和「知識」——「經驗」是個人歷史的歸納,強於閱讀觀賞性,弱於可複製性,「觀點」是「經驗」的升級,儘管仍然不失主觀,但已具有初步的指導意義,「知識」則是經過多種模型檢驗之後仍然正確的「觀點」,普世性最強——堅持高端人群的Quora在平衡上把握得更為穩重,比較精巧的規避了因用戶數量膨脹而帶來的「社區水化」效應,但是知乎則在羽翼漸豐的過程中多少有些失焦,難免受到喧賓奪主的干擾。


從個體的角度來看

一種關注的是開始和過去,一種關注的是當下和過程。

【點】型和【線】型

看從前和看以後。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標準,不好說。


你覺得選擇決定不了命運嗎?我倒是很喜歡看別人選擇的故事,很大的借鑒呢,儘管很多人不會把所有的內幕和盤托出,但還是比沒有內容好。


因為有些回答是為了表明另一種態度和觀點,讓你感受到不同。但,覺得哪些有道理,還是怎麼做的,都看你自己。


自己成功不了,也不想別人成功

於是就扯出一堆諸如家境,智商等等

放你娘的屁


推薦閱讀:

知乎和 Quora 的差距在哪?
Quora 這個名字有什麼含義?或者說來源是什麼?
在Quora上可以用什麽單詞表達題主、答主?
閱讀 Quora 時,有什麼好的查單詞手機軟體?

TAG:Quora | 知乎社區 | 生活經歷 | 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