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哥本哈根協議>>未被通過的原因?


全球變暖來源是這個樣子的:部分業內科學家發現這麼個情況,然後媒體就開始炒作,政治家發現這個可以利用,那就是開始大肆宣傳,最後民眾接受,產生了未來集體性擔憂,這就掩蓋了不同的聲音,氣候變化歇斯底里症。

全球變暖,在國內就是統籌綠色發展,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在國際上,就是政治鬥爭。

全球變暖的邏輯如下:

起點: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溫升3攝氏度;

預測:災難性後果(末日性預測);

判斷:將溫增控制在兩攝氏度以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450ppm;

邏輯歸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拯救地球;

爭議核心:溫度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二氧化碳倍增,溫升是多少;

二氧化碳和全球變暖自打出來那天,關於其是陰謀論的說法就層出不窮,歸根結底就是上面的爭議核心以及背後的政治博弈。

目前,學術界對於未來二氧化碳對溫度影響的預測主要是兩種方法:數值模擬和記錄評估。

在數值模擬當中,大家雖然的邏輯是一樣的,但是做出來的結果大相徑庭。從最低的0.25度到最高的6攝氏度以上,差距有點略大。然後,在所有的模擬結果中取中間的最多的部分進行平均,即便是這中間部分的差距也可以在3度以上,最後得出溫增3度的結果。這3度當中,0.25度是直接溫增,反饋是2.5度,剩餘的是其他。在所有數值模擬結果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對於反饋溫增的結果不同,原因大概是一下幾點:溫度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不確定;數值模擬的可靠性低;氣候記錄短;氣候系統沒有系統的觀察資料;自然過程機制不明確。

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二氧化碳肯定能增溫,但是增量不明。

對於二氧化碳和全球變暖的質疑於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工業革命前的氣候變化;

2、既然你說變暖不好,變冷就好么?

3、現在的氣候條件是最好的么?

4、近百年來的增溫後果是什麼?

在有意義的歷史當中,地球絕大部分時間比現在要溫暖的很多。6500萬年前,是恐龍的時代,在加拿大我們發現了闊葉植物的化石,這意味著加拿大的溫度要比現在高太多;5500萬年前,可能是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的擠壓導致的青藏高原的抬升導致地球開始整體變冷;260萬年前,地球處於冰期——間冰期波動階段;2萬年前,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冰期,地球上有一個巨大的冰蓋,在北美冰蓋從阿拉斯加覆蓋到五大湖區,而在歐洲冰蓋從斯堪的維亞半島覆蓋到萊茵河,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120米,台灣海峽?和大陸是連上的,解放台灣,不要太容易啊,直接機械化裝甲開過去;1萬年前,是間冰期;6千年前,是離我們最近的溫度最高的時候,那個時候文明開始發源,仰韶文化、紅山文化;4千年前,漢唐的溫度也要比現在高,那個時候我們用的是竹簡,一個很簡單的原因——溫度高,雨水豐沛,有足夠的竹子;400年前,明末,女真、後金總是想要打進關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那是時候比現在冷,東北沒那麼多食物。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一個常識——暖和濕是相對的,冷和干是相對的。

過去百年,我們的增溫後果如何?

在東北,如果下霜比正常年份早一天,那麼東北將少產10億斤糧食。溫度變暖,廣袤的西伯利亞是不是會變成糧倉?

不管怎麼說,反正大家都認為我們應該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減排,實質上經濟問題,再深入的說是能源問題、發展問題。充足和相對廉價的能源的持續供應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現代經濟發展水平是歷史積累而成,說白了就是我們拿二氧化碳堆出來的。

縱觀工業革命以來的所有發達國家的歷史,包括中國的歷史,GDP的增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毫無例外的是一種正相關。所有的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一個長期增長的過程。

美國1900年(記的是,也可能記錯了)的人均排放量是中國05年的兩倍,現在是中國的20倍(好像是)。數據可能有出入,也可能很大。

排放量的制約因素有以下幾點:人口、人均能源消費量、能源結構。

我們現在面臨的困境是新能源不能零排放;新能源靠不住;低碳發展,過去沒有,未來幾十年也很難有;我們的技術水平沒有達到足夠先進。

新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能源;風能、太陽能;核能。

生物能源目前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從糧食中提取,我們的土地就那麼多,每年的降水也就那麼多,在轉基因足夠發展之前,我們每年產的糧食也就那麼多,顯然不可能用太多的糧食去用來搞什麼能源,生存永遠是發展的一個基礎啊。當然,如果我們能依靠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大規模生產酒精或者汽油,還是有前途的。但是生物能源還有個致命傷——你消耗的能源最終還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並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是固定然後再排放。

風能和太陽能,雖然現在全球都在大力發展,國家也不斷的告訴民眾這些能源有多麼美好,多麼環保,但是不容置疑的是這兩個都是垃圾能源。發電不穩定、併網對電網衝擊較大、佔地、能量密度低下。而且,現在這兩家都是吃國家補貼的,用什麼補貼?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怎麼來?稅收。那麼好,什麼人用電多?富人。這就變成了我們用窮人的錢去補貼富人。

核能,裂變的話,鈾就那麼多,而且處理那麼困難,同時核電由於安全特性,還會經常招致反對。在我們完成可控核聚變之前,只能說前景美好。

所謂低碳經濟,忽悠忽悠可以,現實做不到。

至於地球工程,更是扯淡。我們在溫度預測上的出入都很大,你怎麼預計你在平流層打入大量的氣體氣溶膠會產生什麼後果,而且這個你不能拿來實驗吧?我們可沒有第二個地球用來住。

全球變暖、控制排放哪鬧的最熱鬧?不是美國(當年奧巴馬興沖沖的去了,在空軍一號上就收到了國會的消息——不能在哥本哈根簽署任何協議,你簽署的任何協議我們都會否決),是歐盟。減排是歐盟搞出來的,美國是被逼的。歐盟以減排為平台,打算重構國際政治、經濟新次序,固化全球貧富差異。

歐盟控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邏輯:

1、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是不安全的;

2、中國作為一個有著龐大人口很巨大經濟潛力的正在崛起的大國,勢必會在未來挑戰現有國際格局,導致權力中心重新回到東方;

3、歐盟需要彰顯世界領導能力;

4、歐盟需要一個歐洲價值的認同;

5、收穫技術優勢;

6、消解別國的經濟優勢;

根據歐盟的議案,最後可以算出這樣的結果——發達國家15%的人口將佔有44%的碳排放權,而中國只有10年的排放空間。

10年之後,中國將被迫向發達國家購買排放權。

我們真正應該減排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那些有毒污染物。

歷史已經證明,我們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們只能減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增長。我們沒有發達國家的歷史積累,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技術、經濟實力,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接受按照發達國家的排放標準來要求中國的協議。我們05年,人均排放量才一噸多一點,而發達國家人均交通碳排放一年就一噸多。

如果當時那個條約簽了,那將是史上最大的不平等條約,歐盟的提議在政治、道德上都是邪惡的——通過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來保證自己的利益,這比赤裸裸的侵略更為可恥。

於是,分成了如下陣營:

激進派,歐盟;

反對派,如美國;

發展中國家,金磚四國為首;

受害者,那些可能被淹沒的小島國;

事不關己國,極度落後國家或不依靠工業的國家。

其中,美國壓力最大,美國人均交通排放就已經超過了全球人均碳排放。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就是高能源消耗,我們都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還有能源結構的調整就意味美國利益集團的重新利益分配。美國過去的碳排放太厲害了,這就導致現在算來歷史欠賬太多。

雖然,我們不接受減排,但是我們還是有優勢的——歷史排放量低,我們的水平是美國的四分之一,歐洲、日本的一半,我們的生物圈有巨大的固碳潛力,出口排放高。

濤哥當年的講話很好的說明了一些問題:

堅持共同但是有區別責任原則(我們還是很支持保護環境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你們造成的,我們在90年之前都沒什們碳排放,所以你們是主要責任,別拿我來說事);

堅持「巴里路線圖」雙軌談判機制和授權(想讓我減排,想都不要想,我只能減緩);

堅持減緩、適應、資金、技術並重(我減排,你得給我錢、給我技術,要不我自己減不了啊,減排是你們提出來的,你們幫我吧);

堅持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協商一致的談判方式(雖然我們都知道小國說話不佔分量,但是要是幾個大國坐下來談,我就是被你們綁架啊,必須所有人一起談);

注意傾聽廣大發展國家的呼聲(你們減少排放,我們最多減緩排放)

所以,美帝不同意,中國帶著一票發展中國家不同意~~


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凱恩斯


題主有空時可以看看2009年新華社寫的《溫家寶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紀實: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這篇文章,估計會對哥本哈根協議的來龍去脈有更清楚的認識。

但願幫到了題主。


做到一題政治題,答案解析說,人類不會有共同的理想。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馬克龍關於氣候變化的英文演講?
《末日危途》是一部看不到終點的公路電影,文明被核戰或者火山爆發摧毀。是否可以種植蘑菇木耳等提供食物?
請問海口與三亞買房利弊?優缺點。

TAG:氣候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