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回答下設置關閉評論、僅限關注的人評論、開放評論的人分別都是怎樣的心態?

注意:是指直接設置評論狀態,而非間接或重新修改設置。


牆裂建議評論區增加「反對」按鍵!

評論精選:


評論中的負面言論不光對作者,對整個社區都會產生傷害。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在3月份發布了一份關於新聞留言的研究,結論是大約三分之一的留言者、四成的留言閱讀者,會因為留言內容攻擊太凶而不願留言或不看留言。只有當仇恨言論、人身攻擊消失,更多元的聲音才會出現。

國外已經有些新聞機構關閉自家網站留言區,寧願讀者去Facebook討論,例如路透;紐約時報的做法則和網易一樣,由專人管理讀者留言,並利用這些留言當作吸引用戶的利器。

知乎的舉報模式比較接近於Facebook,內容被大量舉報會被刪除,但Facebook的舉報者數量權重很高,被某些組織盯上,基本秒刪,相比起來知乎更多是關鍵詞和人工的配合。

將心比心,我覺得開放評論是更為正確的選擇,如果文章有錯,被人打臉也是應該的,一言堂也是一種損失。不過純粹感性的評論也確實傷腦筋,臉被打了卻不說錯在哪裡,感覺上好像因為作者長得丑所以文章難看,丑還出來見人?

這裡要提到美國波特蘭的一家新公司Civil Comments,他們開發了一個叫做Civil的留言版,利用眾包機製作為解決方案。Civil的留言過濾機制,是由留言的用戶來決定留言品質,並判斷是否屬於騷擾、辱罵、人身攻擊。網站會隨機向留言用戶顯示兩則他人的留言,問用戶留言內容是否文明;在用戶的留言張貼出去前,也會問用戶覺得自己的留言是不是夠文明。重複被評為不文明的留言,網站工作人員會收到系統警告。Civil還利用已取得專利的演算法協助留言用戶判斷。

Civil的CEO Aja Bogdanoff 估計只有2%的留言被Civil的眾包機制過濾掉,不會太侵犯到用戶的隱私。那麼Civil這種機制會不會造成用戶流失呢?目前採用Civil的波特蘭地方媒體Willamette Week、The Register-Guard,在第一周留言則數少了25%,而且留言下降與流量沒有直接關係。而很快The Register-Guard的留言數就已經回升,周平均數超過原先。

無論Civil的眾包機制是否存在缺陷,它想達到的目標仍然值得所有社區參考。


有相當多的人不具備討論問題的能力,還有相當多的人不具備討論問題的態度,也有相當多的人兩者都不具備。

但這其實不是關閉評論的原因。

關閉評論的原因不是為了限制別人發表意見,而是限制自己發表意見以及接受信息。

我們在網上是管不了別人的,管好自己最重要。


瀉藥……

在我正式回答問題之前我首先要說明一下我個人對於評論區的看法……

評論區究竟是拿來幹嘛的?

評論這個問題的好壞?

還是……進一步討論這個回答的細節?

以及,做一些反饋,以求獲得更多的信息?

又或者,評論區就是一個,曬粉,站隊,發泄情緒的地方?

正式回答:

我知道李嫑嫑同學之所以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正是因為我就是那種回答下設置關閉評論、僅限關注的人評論、開放評論3種狀態都有的人。

我沒法說我是什麼心態,但是我能解釋我是怎麼做這個選擇的。

  1. 非政治正確的回答,我知道肯定要被噴,當然直接關評。(有些問題本身就是已經預設了立場是來求站隊支持的)
  2. 爭議性比較強的問題,回答了,覺得可以與能保持一定理性並真正能探討一下的人討論一番,所以只開放給自己關注的人。(有些本身就是問個人看法的,我是這樣看,你不同意完全可以自己開樓回答么,非要在人家的答案下BBB……BBB……這跟女兒看上A,丈母娘看上B,非要女兒選B有什麼不同?整個神經病……)
  3. 純粹湊熱鬧的回答,我就不關評了,因為我把私信都鎖定了,偶爾也有朋友需要在評論區@我一下……專業類的回答,我也不會關評,因為本身就是給有需要的朋友的。

大約也就這樣……

對於我這類現實里生活非常繁忙的人來說,知乎回答問題,並不是吃飽了閑的來消費時間的。也並不是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遣……所以肯定不會參與什麼毫無意義的爭辯和爭吵。

真實情況是,我曾經在知乎獲得過幫助,認識了一些朋友,因此對知乎有了一些感情,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做一些回報……如此而已。

更新20160523

去年一年我都是限定開放評論。

以後差不多也就這樣了。主要回答的問題大多沒有什麼可深度討論的。也不是學識交流。另外作為專業人員其實是很忙的,不是靠在知乎寫軟文吃飯,哪有那麼多時間做互動。跟談得來的人聊聊就足夠了。


反正沒我粉多的不掐,一直沒等來比我粉多的掐我……


能智能設置禁止腦殘評論就好了。

譬如:

我說:前面有堵牆,繞道走好一點。

正常人A:有道理,君子不立危牆。

正常人B:你說的不對,我現在手上有工具,我要去吧牆推了。

正常人C:我不是君子,我偏要去。

非正常人類A:呵呵。(哈哈)

非正常人類B:你這種美分,就會說社會主義的牆不好。(我說的事兒關社會主義什麼事?)

非正常人類C:中國的牆就是有問題,美國的牆不會塌。(我說的事關哪裡的牆質量好不好什麼事?)

非正常人類D:牆有可能會塌你就不走了,米飯還有可能有毒呢!(米飯有毒你不吃會死的,牆會塌繞開也就多走幾步路,拿出來類比不是傻就是壞)

非正常人類E:你錯了。(到底哪裡錯了,你倒是說啊……)

非正常人類F:ABCDEFG...省略1000字,懶得理你這種人。(懶得理你還說那麼多?)

你說我後面那些看多了,心裡是什麼感覺?

知乎也不能禁止智商水平有問題的人上,也不能禁止她們評論……

那麼只好自己禁止了吧……

看到評論當中一個id,開了個腦洞,大概是:

有一個集會所有很多蟲子,一部分是夏天的,一部分是冬天的,蟲子們互相交流只能在一個大的黑板上貼紙條。然後有一天啊,一條冬天的蟲子貼了一張紙條:我們老家好冷啊。

然後很多夏天的蟲子不服:冷你媽逼啊,熱死老子了……

還有 很多夏天的蟲子喜歡在這些紙條上面貼:老子不服,有種你來打我呀……


我是開放所有評論的。心態么,就是我對評論區的看法比較中立。

我認為評論區是一個回答的讀者之間的討論交流的場所。這種場所的中立性需要得到保證。

這涉及到對知乎的理解。我認為知乎的問題一旦問出來,就不屬於提問者了。答案與答案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而超越提問者的問題本身。之所以這個體系存在,就是因為,答案是寫給全體讀者的,而並非僅僅寫給提問者看的。所以對更多讀者有價值的答案也可能是好答案,即便它可能沒有解決提問者的問題。

評論區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認為評論區是寫給全體讀者的,而並非僅僅寫給回答者的。這是讀者的交流平台。所以對讀者有意義的評論可能有存在的價值,即便這個評論對答主或許沒有任何意義。

關閉評論的人可能認為評論僅僅針對答主。因此關閉評論可能僅僅是自己根本不想看見評論,雖然這附帶的導致了讀者無法評論。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完全矛盾。知乎完全沒有必要以這種形式提供關閉評論功能,更優的選擇或許應該是應該提供「屏蔽評論」功能。當答主選擇屏蔽評論功能後,該答案下的評論對答主不可見,也不以任何形式通知答主,也不能@答主。對答主來說評論區不存在,這樣,讀者之間仍然可以通過評論區交流對這個答案的看法,而不影響那些不想看評論的答主。

竊以為這個機制可能能適合更多人的需求。


單機、LAN、WAN。


我就說一句:有空去評論區長篇大論的為啥不自己去寫個答案?


累,懶得在評論區打嘴架。。

關注的人都是經過自我篩選的,就算評論有異議,起碼講道理。。

那樣都被噴,只能怪自己,要麼答案太爛,要麼眼光太差。。


有一些是不想撕B的。

有一些是裝B的。

還有一些是裝了B就跑的。

不過這些都是他們的自由。總好過裝了B或者裝B不成就投訴到管理員那裡去的Low貨。


關評論是因為:我怕了!

有一些題我回答之後預感要被黑被噴,就預防性關閉評論。

例如女權和平權。

以前我對女權和平權都還比較接受,到知乎來了之後接觸這類問題,回答過一些。

我回答中國女性地位為什麼比日韓女性高,我說這是中國女性自己掙來的,但目前中國女性地位與付出不成正比。然後有一個以德意志、美利堅為精神故鄉的人評論:你怎麼不移民?

我評論一些女權類題目,轉述別人的話,被人揪住噴:你怎麼能這麼說?!

……

類似的事有過幾次,噴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女權、平權、男權、出國黨、道德楷模。從中我看不到交流,只有撲面而來的惡意,還影響了我和其他人的正常交流。

我來知乎是來玩的,不想心情因為虛擬世界的惡意變壞。

我怕了,我掛出免戰牌:謝絕撕拒絕噴,請勿KY。

還是有人找我噴。

我怕了,我關閉評論。

我怕了,我乾脆不回答。

不為別的,就因為——

我怕了。


有些回復過於無腦,有些過於主觀,我覺得沒有必要看下去,就關閉評論。否則就是浪費時間,當然,問題還是在我,我還是無法平靜地看待這些回復,修行不夠啊


1.完全關閉評論,是做生意的心態。

「我不是來交流心得、討論問題的,我是來單方面輸出的。你拜讀就好,喜歡就粉我、關注我公眾號or網站,不喜歡就離開,反正你不是我的受眾,而且你也沒法噴我。」

知乎上幾個以關閉評論出名的答主,不都是早期意見領袖但近來越發極端、漸漸失掉人心的嗎?有幾個不是開公眾號、做媒體、搞運營的?

2.僅限關注的人評論,大致知道自己寫得文章情緒強烈、容易引戰,於是主動防守。

3.開放評論是大多數人的做法,心態就不多說了。


其實這個事情很簡單,就是我不想和所有人交流,我只想和合得來的交流,我想和所有人交流。

我經常就干這樣的事情,因為看到無用的腦殘的評論,如果出現不少,覺得去反駁簡直浪費人生,一遍遍提醒又影響本人心情。

就關咯,咬我呀你。


不關評論,但幾乎不看。

我有時候回想起來,從2003年左右開始玩BBS,那種老舊的term黑色界面。熟悉一個社區中可能會有的熱點、評論、爭吵,但沒什麼太多信息,這些在文章(帖子)的評論中體現得更加明顯。

這麼多年過去了,氛圍依舊如此,只是我學會節約自己的時間了。


從不關評。

1. 對於只表示贊同的評論竊喜一下然後無視掉;

2. 對於能夠開展討論的評論(不管基調是贊同還是反對)就積極討論;

3. 對於毫無價值的罵街的評論一概無視。

就這樣。


關閉評論:就不讓你們評論,氣死你氣死你。(高貴冷艷范)

僅限關注的人評論:我就在我的小圈子玩,不帶你就是不帶你。(傲嬌范)

開放評論:反正我寫了答案也沒人評論,管他幹嘛。(我是這類的一員)


知乎近期戾氣相當重。

「我不能控制你說什麼 但我可以選擇我要不要聽」


有一種心態叫「關你們屁事」


推薦閱讀:

什麼是數字化營銷?誰能告訴我?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木森的言論?
如何運營好一個公司/品牌的官方 Twitter?
DELL 在 Twitter 上的營銷模式是什麼?

TAG:心理學 | 社會化營銷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