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人這麼喜歡吃乳酪, 而中國人愛吃的人要少得多?

全球化這麼多年來,很多歐美食品已經在中國推廣得很開了,如披薩,漢堡,色拉,薯條等,但乳酪(cheese) 在中國 的接受面始終較窄。除了亞洲人乳糖不耐受比率更高的原因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


不是科學大牛,也不懂歷史,地理更是一塌糊塗,我並不是來砸場子的,但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注意:本文較長並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能挾帶私貨和春秋筆法,同時包含重口味內容,純粹是寫著玩的,如果您願意點進來花時間看我謝謝您,請勿謾罵,可以適當吐槽.

1.關於乳酪乳糖含量的問題,詳見這裡

結論:發酵乳的乳糖含量低於鮮乳.

實際上,一部分乳糖被氧化成乳酸,還有很大一部分乳糖在壓榨時隨著乳清流失.乳酪的乳糖含量不高.

像cheddar這樣硬又乾的乳酪,幾乎不含乳糖.

2.歷史原因

關於這個我想先扯點遠的,為什麼歐美人,以及東亞的通古斯民族不吃狗肉?但東亞同地區的漢族,朝鮮族有吃狗肉的習慣.

維基百科給了更多信息:狗肉

中韓(包括朝鮮)不提,有以下信息:

阿茲台克人飼養墨西哥無毛犬作食用

在印度,米佐拉姆邦東北部的某些社區和那加蘭邦仍廣泛食用狗肉

穆斯林是不進食狗肉的,正因為如此,狗肉不是由以穆斯林為主的印尼人主要食物。然而,印尼的幾個非穆斯林少數民族有進食狗肉。

狗肉在日本與牛,馬,猴,和雞肉一起作為食物直至公元675年,天武天皇在該年的四月至九月下令禁止進食狗肉

狗肉在東帝汶是流行的佳肴

越南的狗肉消耗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並有專門售賣狗肉的餐館。

在歐洲的歷史上,通常在一些危難時期,歐洲人曾食用狗肉。

至少從腓特烈大帝的時代開始,在德國的每一個重大危機中人們都會食用通常被視為羊肉替代品的狗肉。在20世紀初,其它肉類的價格高漲迫使德國人廣泛消費馬肉和狗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饑荒,薩克森州的貧困階層曾食用狗肉

在1940年德國入侵以及嚴重的肉類短缺下,荷蘭當局曾在香腸中發現狗肉成份而將之沒收

如小冰期(14世紀至19世紀)初期生活在格陵蘭的維京人發生嚴重饑荒的時候,這些歐洲人也吃狗肉

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如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有些人食用狗肉

可以看出來,這些有吃狗肉習俗的地區,食物中蛋白質攝取較低.而有食用乳製品習慣的地區,只有在考慮蛋白質攝入成本的時候才吃狗肉(包括最近掛牛頭賣馬肉的奸商也是考慮成本問題).

飼養狗作為蛋白質食物來源的民族,漢,朝鮮和阿茲台克,應是歷史上蛋白質攝入較低的民族.私貨,我不考證了,但這個不需要抬杠吧.

蛋白質攝入更低的地區,往往有食人習俗.你們自己想吧.

所以,中國人吃乳酪少的歷史因素就是,乳製品歷來未成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原因也很簡單,種地不放牧,牛是拉犁的,要養一群來喝奶偶爾宰了吃肉成本過高.吃狗,吃豆腐,也不喝奶不吃牛肉.

所以,在富裕起來後,開始吃肉(我國人均年食肉量都超過沙特了).

而且北京人當甜品吃的那個"乳酪",跟歐美這種乳酪實在是差得有點遠.指望這東西成為日常食物還不如指望燕麥片或者巧克力榛子醬.

3.我現在在撫順開百貨店.這邊的乳製品市場很有意思:

基本以UHT奶為主,巴氏奶幾乎沒有,除我這兒之外只有一個超市賣乳酪-------我這的也是這個月新上的.一共就五個sku還有倆是幼兒款,乳酪加上巴氏奶在冷鏈里的面積大概0.3平米,不能再多了.

為什麼?你猜啊.我在北京的時候巴氏奶能把冷櫃賣空.乳酪銷量也很可觀.撫順這兒自從進了乳酪一共賣了也就十來份.有四份是我買的.

答案就是:貴.這不單單是歷史問題,這是經濟問題.我這UHT利樂枕一個月能賣十幾萬,巴氏奶只有幾千.乳酪估計一個月賣一千我就燒高香了.在難以承受巴氏奶作為飲用奶的時候,大多數消費者壓根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把乳酪作為日常食物組成的一部分.140克的乳酪接近20塊錢吶,在這都能買兩斤豬肉了.買芹菜或者大米能買十斤.

海外黨請來留言下對比當地乳酪和常用肉的價格,我相信不會誇張到這個程度.

至於酸奶,倒是個很有趣的問題.這幾年酸奶的出貨量漲得巨快.但酸奶一般不在餐桌上作為食物組成出現,更多的是視為休閑食品或者是飲料.而且酸奶便宜,話說指望1塊錢100g的杯裝酸奶帶動起我國人民轉吃乳酪的性格我覺得還是相當不靠譜的.

而且實際上,超市賣的便宜的乳酪(實際上也不便宜)都是再制乳酪,原生態發酵的簡直貴得要死.而且通常氣味鬼畜,我告訴你那是什麼樣一種感覺-------找個鬼佬,扒個皮蛋切碎再澆上腐乳放他面前,看看他的表情,我保證你第一次面對進口原生態乳酪的時候就是這個尿性.

4.部分乳酪實在是太鬼畜,擊碎了部分小清新的幻想.

比如著名的藍紋乳酪:

美吧.小清新吧.

先想想自然界你認識的正常向的食物有多少是藍的?!

我打賭一隻手就能數出來,而且肯定除了藍莓之外要撓破頭.

我來生動地告訴你這玩意什麼味-------想想一下自己打完青黴素之後上廁所時那泡尿的味道,就是那個味道.加上一點臭腳味和牛圈的味道.

如果是山羊奶的藍紋乳酪,請將這泡尿加上適量國足球員洗腳水和新鮮的羊睾丸在烈日下密封暴晒一周再開罐.差不多一個意思.

我向喜利媽媽保證所有葉公好龍的小清新面對藍紋乳酪的真身的時候都嚇尿而逃.

說到山羊乳酪,顧名思義是山羊奶做的.

如果你能把頭天晚上涮火鍋時湯上層的羊油在第二天早上板結後撈起來,加熱融化拌飯坐在羊圈裡一邊聞著旁邊的羊屁股一邊吃掉,我就相信你能愛吃山羊乳酪.

我覺得山羊乳酪加熱融化(當然要戴防毒面具做這件事!)後扔出窗戶的殺傷力介於扔屎和扔沙林毒氣彈之間.

更鬼畜的:

Casu Marzu

網上全是這張圖,都用濫了,我想找張別的都沒有-------算了,這東西太獵奇,我也沒見過真身.

詳見卡蘇馬蘇

卡蘇馬蘇乳酪(薩丁尼亞語:sasu marzu, casu modde, casu cundhídu,義大利語:formaggio marcio,意為「腐臭的乳酪」)又稱活蛆乳酪,是薩丁尼亞傳統羊奶乳酪,以內含活的蒼蠅幼蟲著稱。

它以佩克里諾乳酪為食源,但跳過典型的發酵程序,直接由酪蠅幼蟲的消化作用讓食材「腐爛」。幼蟲是刻意添加物,旨在推動一種特殊層次的發酵,並促進分解乳酪中的乳脂。乳酪的質地隨後變得十分柔軟,並滲出些許汁液(lagrima,意為「眼淚」)。幼蟲是乳白色、半透明的蠕蟲,長約8毫米。如果製作過程受到干擾,幼蟲由於生理機制因應,能夠生長至15厘米長[1]。食用乳酪前可將幼蟲去除,但有些饕客則選擇保留蟲體。

這個太誇張了,即使是鬼佬也沒什麼人敢吃的.常年嗜吃不法商販特製大糞泡出來的臭豆腐的人可以一試,反正我是不敢.

葉公好龍的就乖乖吃重製的cheddar和mozerella吧.

便宜貨都是凝乳酶做的,發酵過程很短.所以也沒什麼氣味.記得別買那種巨硬巨硬的cheddar,咸死你不說,吃起來非常像肥皂.

當然看起來和摸起來也很像肥皂.

5.不正經了好久還是要做個總結:歷史上沒有以乳製品作為蛋白質來源的食物習慣,價格較為昂貴,氣味鬼畜,所以中國人不愛吃.


樓上(頭像是熊吉的那位仁兄)說的乳糖不耐症確實是導致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但是貌似乳糖在乳酪裡面的含量也不是很多(主要依發酵情況而定,給個蒙牛官網的鏈接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享用乳酪嗎?雖然可能有毒),因此我認為也不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反而,地理因素導致的飲食差異是一個重要問題。

乳酪一定產自奶製品在生活中佔據很大地位的地域。歐洲那些以喜歡乳酪聞名的國家,德國、荷蘭(柚子大的乾酪給我留下極大地印象)、法國、肉醬面國神馬的,大片大片的山地、牧場啊什麼的。而我國以米、麵食為主,其實我國也有所謂「乳酪」,本質也是經過發酵的牛奶製品:比如在高寒或者乾旱的少數民族地區,奶製品因為易保存、熱量高,我們能經常見到類似:(網上說哈薩克族的叫奶疙瘩,我記得在西藏司機師傅也吃類似的叫奶扎)

其實個人認為不太好吃,很乾,不過奶味很濃。

不過我覺得鮮酪的話,還是有很多人能夠接受的。我們也有號稱「老北京乳酪」的東西:

濃度跟歐洲乳酪相比,已經近乎酸奶級別了。不過說到酸奶,中國人基本上不抵觸了吧。

綜上,國人不愛吃是飲食習慣問題,而這個飲食習慣問題是由於高乳糖不耐症率和奶製品在食譜中不佔主流導致的。其實,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喝奶也不過幾十年或者十幾年吧,隨著這批開始喝奶長大的人進入主要消費市場,相信歐美乳酪也會逐漸被眾人接受的。

最後來張圖,你們吃不了乳酪的人永遠體會不到這種爽了~


歐美人的祖先古印歐人是游牧民族,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牛奶以及更易保存的乳酪是重要的食物來源,而中國人農耕化完成得更早這一習俗沒有保持下來;另外歐洲地勢相對平坦,西歐的一部分(法國)和東歐的大平原(主要是匈牙利,烏克蘭)非常適合畜牧業發展,所以歐洲牛數量很多,而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漢族十八省)比較缺少畜牧業的條件,馬,牛等大型家畜數量比較少,有限的牛也主要作為耕作使用。


爲什麼四川人喜歡吃花椒,而其他省份的愛吃的就少得多?

爲什麼貴州人喜歡吃魚腥草,而其他省份的愛吃的就少得多?

爲什麼東北人喜歡吃生大蔥,而其他省份的愛吃的就少得多?

爲什麼山東人人喜歡吃生蒜,而其他省份的愛吃的就少得多?

真的就是地區口味差異而已。


標題偽命題……身邊有法國朋友不喜歡的從來不吃乳酪的,而我很喜歡吃乳酪……經常逛超市的時候就順手買一坨回家嘗嘗……喜不喜歡只是比例問題吧~~也沒有說歐美人就多麼喜歡了……

另外,亞洲人乳糖不耐受怎麼就導致少吃乳酪了?請看:

乳酪生產中,大多數乳糖隨著乳清排出,餘下的也都通過發酵作用塵成了乳酸,因此乳酪是乳糖不耐症和糖尿病患者可選營養食品之一

再另外,羊奶有樓上們說的這麼恐怖嘛?!羊奶比牛奶更容易吸收,一些對牛奶吸收不好的嬰兒,對牛奶過敏的人群都專門喝羊奶。知道下述最後一句以後我都改買羊奶了哈哈~~就是每瓶比牛奶小貴了三分之一的價格~~感覺羊奶口感更輕薄,沒感覺有任何膻味啊~~羊奶乳酪我也覺得還好吧~~沒有很重口啊有的就根本很正常啊~!

羊奶在國際營養學界被稱為「奶中之王」,羊奶的脂肪顆粒體積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於人體吸收,並且長期飲用羊奶不會引起發胖

綜上,應該不是營養問題~~~就是口味和飲食習慣問題吧~~

口味這種東西真的因人而異,飲食習慣也是千差萬別(參見豆腐腦甜咸之爭)。舉幾個中外差異的栗子:

  1. 法國人覺得餐前吃甜的東西很噁心,餐前必須是鹹的,餐後是甜的,我就覺得無所謂啊……毛病哪來那麼多。。。

  2. 法國人早餐咖啡+羊角麵包就夠了,甚至,咖啡就夠了……「早飯吃什麼?」「咖啡……」他們覺得像德國人那樣早飯吃肉吃培根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中國人吃不慣外地的特產,很正常嘛╮(╯▽╰)╭ 話說哈薩克族的乾酪,小時候我去景區吃到的時候也覺得好酸啊……吃不慣~但是據說當地人就很愛吃~

吶,介紹幾個好吃常吃的乳酪吧~~╮( ̄▽ ̄)╭

法國乳酪有四五百種,我吃過的N種里,沒有一個鬼畜的……都還挺好吃的~尤其是babybel,蠟封的,有小包裝的可以當零食吃,奶香濃郁,帶點酸酸的……很好吃,很上癮……參見wiki: 芭比貝爾芝士 (原來中文名這麼可愛哈哈~)

打開紅色、黃色的封蠟以後,就看到滑滑嫩嫩的乳酪啦~~吃不完得注意緊貼密封保存,因為見了空氣很快就幹了變黃了,不白嫩了,口感不好了~~~

蠟封還可以這麼玩:(網圖)

下圖1,和圖2右上角的橙色乳酪,我搞不清名字,但是用來夾三明治超級好吃啊~~~而且讓營養更均衡了,本來只能夾蔬菜熏肉雞蛋片的三明治,加上乳酪片就成了肉蛋菜奶面齊全了~~

還有吃意麵的時候趁熱撒一些碎乳酪條啊乳酪粉啊上去,半融化在面里,那個香啊啊啊我好餓~( ̄﹏ ̄)

還有乳酪火鍋……熱量那個高啊……冬天去滑雪的時候累了一天晚上吃一頓超爽~~~

我更喜歡raclette,一種一群人圍著一個特製的雙層烤盤把乳酪融化了然後和各種東西一起吃的巨香的食物……矮馬半夜寫這些我可真是自虐啊…………

乳酪都還挺美味的,我吃的還不算多只是因為怕吃多了會胖……更多好吃的乳酪請看:芝士就是力量:乳酪的味覺魔法,我可搞不清記不住這麼多乳酪名字……(記住人名字都困難……(--〆) )

總之,乳酪很萌的樓上那些人你們不要黑她~! (ゝ。?)☆~

記得上過一門市場調查課,一個美女老師在結課考試那天給我們帶了法國不同地區的特產,紅酒氣泡酒乳酪臘腸零食之類,對著PPT上的省份地圖告訴我們哪裡盛產哪種乳酪,可惜我都記不住啊記不住……不過去各地旅遊的時候,嘗試當地各種特產乳酪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瑞士的各種青年旅館的自助早餐,巨慷慨,會給好幾種乳酪~~再比如美國的各種美味cheesecake…(也算乳酪製品吧)……再比如復活節去波爾多玩的時候,路過當地一家農貿市場,買到下圖這樣一個裹了一層葡萄乾的乳酪,誰說乳酪不能小清新了哈哈~~~

為什麼乳酪在國內不火呢?除了大家說的歷史啊口味啊神馬的,我覺得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賣的質量好的乳酪太少了(如果有的話)~~~乳酪的製作要求很高,每個環節的任何問題都可能導致製作失敗,所以製作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優質原料並且要嚴格消毒~並且是低溫殺菌,因為高溫殺菌的就不能作為原材料了~

國內三氯奶粉皮鞋酸奶啊之類的,各種奶製品的質量都如此呵呵,能有廠家製作出優質乳酪么……消費者對乳酪估計也會望而卻步的吧……

一個很生動的例子是,我有個教授,我們問他去北京呆了一個多月感覺怎麼樣,他說什麼都很好,就是找不到好的乳酪吃了特別想念~~在學校吃飯時他給我們講要去買哪家的現制乳酪,它們是「活」的…不能買超市現成的,那些乳酪都「死」了…也不能怎樣錯誤地保存,不然乳酪也「死」了…我聽得暈暈乎乎的,有這麼玄乎嘛(⊙_⊙)? 但由此可見講究的人對乳酪要求還是很高滴~


跑個題~ 乳酪(非再制)的小朋友盡量多吃,這個玩意兒補鈣又耐飢。我有個朋友香港人,八十年代全家移民到荷蘭,他的長輩,兄弟姐妹,包括他自己身高都沒過170的,兩個侄子在荷蘭出身長大的,乳酪從小吃到大,現在一個188,一個198,囧....


乳糖不耐症

華人的乳糖不耐症的比率是93%,美國白人才12%。

那麼高的比率我覺得已經可以影響文化了,所以我覺得說到底還是你說的乳糖不耐。

雖然你說「除了乳糖不耐受比率更高」。。。但是我覺得還是這個理由,剩下的理由事實上都是由這個原因產生的。。。

評論裡面的好意見:

在近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導致了乳糖消化基因的正向選擇,到了現代全球化後,食品開始無視產地的全球普及,然而亞洲人的不耐受基因使乳酪的接受程度大打折扣。這樣解釋就比較完整了。


第一,太貴吃不起。第二,國內連牛奶都造不好吃毛乳酪啊。


我覺得中國人不吃某樣東西,只可能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比如乳酪比較貴。

否則中國人沒什麼不吃的。

即使是藍紋乳酪,如果便宜,幾年下來,中國也會開發出好多吃法的。


作者:朱可可

鏈接:你們吃過醍醐灌頂的醍醐嗎?我有!!! - 朱可可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一直認為酸奶是從西方傳到中國的。所以,在藏區見家家喝酸奶,就問藏戲專家劉志群,酸奶是不是從尼泊爾傳來的。劉志群老師是80年代西藏恢復雪頓節的倡議人。雪頓節也叫酸奶節,是西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

他說不是,雪頓節來自於藏傳佛教後弘期有一位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老百姓很崇拜他,某年夏天就把做好的酸奶送給他。阿底峽覺得特別好吃,做了七道加持,祝福送酸奶的家庭風調雨順。這件事傳開後,發展成僧人在4月到6月的閉關修行後,到林卡里去休息時,信眾都會送酸奶來,到了五世達賴時期又增加了藏戲演出,就是雪頓節。

--這是成就肆的第【004】篇文章---

作者 | 朱可可

沒想到酸奶與佛教有淵源吧。我從酸奶說起,你應該猜到醍醐灌頂的醍醐,是某種奶製品。《涅槃經》當中寫,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是五味之中最上乘的美味。

這句當然是從梵文翻譯出來的。東漢末年,華北就出現了佛教,到了南北朝時期,因為社會、政治混亂,儒家的尊崇地位喪志,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被佛教佔據。因為佛教具有安撫人心的作用,也被當時的統治者利用。大興土木,不但有大量的佛寺建築,還有你們愛去遊覽的石窟。

被游牧民族血統的統治者和游僧跟著佛教一起推廣的,還有奶製品。我們歷史課背過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就寫了製作酸奶、乾酪和黃油的方法。家有酸奶機的同學一定知道,做酸奶得先買益生菌。微生物發酵是1866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想明白的。但其實,我們提前1400多年就知道做酸奶得用發酵劑了。

酸奶和乾酪是北方人的飲食,南方人不吃,他們嘲笑這些都是變質的奶,因為南方物產豐富,有更多的水果、蔬菜供選擇。奶製品在唐朝才風靡全國,又流傳到海外。海外指的是往東傳,傳到了日本。

佛教在日本紮根之後,日本全國就不吃動物的肉了。公元675年,朝廷下了殺生禁令,說不許吃牛、馬、豬、狗、猴、雞,並且以後的歷代天皇都持續頒布禁殺令和禁吃肉的命令。

日本貴族蛋白質的來源,就主要依靠遣唐使帶回國的乳製品,而且相傳乳製品有壯陽的效果,所以貴族之間很流行。日本八世紀初編撰的《大寶令》記載,宮中設有乳牛院。乳牛院製造出被稱為「酥」的食品,而貴族把「酥」當作葯服用。朝廷還讓諸侯國設乳戶,把擠出來的牛奶做成「酥」,在11月前進貢給朝廷。

所以,「醍醐」到底是什麼鬼?

也是在唐朝,「醍醐」這個詞因為大唐三藏法師翻譯的經文而在漢語里廣為流傳,佛教里引申為「本質」、「精髓」的意思。可吃貨更關心,醍醐到底怎麼做。

元人忽思慧所作《飲膳正要》寫的是,牛乳中取浮凝,熬而為酥,取上等酥油,約重千斤之上者,煎熬,過濾凈,用大磁瓮貯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凍者,謂之醍醐。我查遍了現代東西方奶製品,都沒有類似的做法。唯一原理有點像的是。。。山西老陳醋。山西老陳醋講究的是「夏伏曬、冬撈冰」,「撈冰」其實就是用自然方法提純。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寫,醍醐出酥中,乃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他還引用了別人的說法,「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者,是也。」、「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酪面,酪面上,其色如油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用處亦少。 曰︰醍醐乃酪之漿。」

從元朝和明朝的文獻來看,醍醐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產量非常低的,像油一樣的東西。如果從提煉的角度考慮,也有人說醍醐是酥油,只不過酥油在低溫時是凝固的。打酥油是個力氣活兒,要把新鮮牛奶倒進齊胸高的酥油桶里,微微發酵一下,然後用一個下端做成方形板的木棍上下運動,幾乎要打上幾千次,酥油才能從奶中分離出來。

在藏區的時候,牧民教我分辨酥油的質量,好的酥油吃起來綿綿的,不好的酥油就稍微帶一點苦和麻。我們常見的酥油是黃色的,其實藏區還有一種稀少而昂貴的白酥油,奶味比黃酥油濃郁,舔一下下就沖鼻子。這是我想像中的,牛奶的精華的精華,大概就是醍醐味吧。

蒙古族的方法類似藏族,不同的是牛奶要發酵成酸奶再打酥油,第一道出來的是糊糊狀的白酥油,白酥油再熬去水分得到的是黃酥油。這個順序最為接近《涅槃經》的描述。

如果從牛奶提純的角度說,我還吃過另外一種更為少見的東西。那是在玉樹的稱多縣,一家當地很出名的酸奶廠生產的酸奶。打開酸奶蓋,上面有一層厚厚的黃色蜂窩狀奶皮,下面才是凝固的酸奶,像布丁一樣。

那層厚奶皮揭下來單吃,嘴裡略有一點扎口,沒有酸味,不油不膩,越嚼越香,如果你是愛吃奶製品的人,你就能明白,這是種頂級的愉悅。醍醐灌頂。但是,一桶酸奶中只有一層厚奶皮,為了節省,我後來就從頂部挖下去,酸奶把奶皮包裹了起來,口腔里的奶香就有了層次,吃酸奶的樂趣也婉轉拉長了。

你們能懂我的饞嗎?因為大部分漢族人是從骨子裡不愛奶製品的。《漢書》里有金句「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乳臭是奶腥味,乳汁是嬰兒專用的,成年人根本不屑。到了宋朝末年,漢族人對奶製品冷淡起來。

宋代的中心在東南部,游牧文化的影響最弱,阿爾泰人的王朝又是漢族的仇家,奶製品是蠻夷和敵人的標記。到元朝時,奶製品才復興,酸奶傳到了雲南漢族和其他民族。到了明朝,奶製品又被排斥起來。日本人吃奶製品是哈唐興起的,當對唐朝的嚮往減弱之後,他們也放棄了這種食物。

中國90年代一度造謠說,日本人通過全民喝牛奶,個子已經比中國人高了。其實,日本人跟中國人一樣也是很多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的。。。那麼,為什麼東亞人迷之不能喝牛奶呢?肯定有人解釋稱,東亞人缺乳糖酶,但其實世界上大部分都是6歲就停止產生乳糖酶了,喝大量鮮奶會消化不良。中國傳統的解釋是,對總打我們的游牧民族的偏見。

其實更實際的解釋是,漢族生活區域的自然環境沒有好牧場養牛,在古代也不適宜牛奶的保存。數量不多的牛是作為生產工具的,牛奶只夠餵養牛崽的,喝牛奶和吃乳製品太昂貴了。所以,可以看到張岱寫《乳酪》、金瓶梅里有「酥油泡螺」。

東亞人的蛋白獲取,更明智的投資在豆子和魚上。這些歷史問題到現在依舊存在。我們的自然環境好了?沒有。我們卻還要求牛奶高產。所以,國產牛奶怎麼可能會普遍好喝呢?不會的。以及,商場里青海酸奶連鎖店賣的幾十塊一盒的青海酸奶,跟青海隨便一家牧民的酸奶比,都差好遠。


因為能吃到的機會也不多吧,小一點的城市都沒賣的或者有賣的買的人很少,像我二十幾歲之前都沒吃過乳酪,還一直以為乳酪是甜的軟的像蛋糕一樣的東西呢…哈哈哈哈


我收入低,吃不起,也很喜歡吃啊。我覺得收入低是個重要原因


中國人喜歡吃豆腐乳!


我覺得其實這個問題還不錯,只是問法不對。因為乳酪在中國並不屬於傳統食物,所以還不能斷定國人是不是「愛吃」。

如果這個問題提成「為什麼乳酪不是傳統中國食物」就比較好了,

附加描述可以寫:奶製品在中國並不少見,乳酪的製作工藝也和豆腐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乳酪並不是像豆腐那樣的傳統食品呢?是因為豆腐提供了大家所需的蛋白質需要?還是因為東亞人比歐美人更容易乳糖不耐(話說這點我真不相信,誰能找篇論文來證明一下嗎……)?還是因為地理因素(如前面答案提到的畜牧業因素)?還是因為其它什麼原因……

ps:我本來是想來提問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後覺得其實答案會差不多,於是就在這個下面留言了。希望有更多人用更令人信服的論據來回答。


來加拿大的第一餐就是cheese,之後再也不吃,那酸爽。。永遠難忘


其實我也喜歡吃,就是賣的太少了啊


說句大實話,咱們這裡乳酪賊貴啊==、

兩歐的和三十塊的,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說吃起來是不一樣的感覺...

就好像在國內十二塊一包的螺螄粉,在國外要五歐,吃起來也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 ??  ̄??)


大部分國人其實是會喜歡牛奶味濃郁的芝士的,只不過太貴了吃不起,看看現在年輕人對流行的芝士比薩,芝士奶茶的評價就懂了。


是只不喜歡吃乳酪么?

由於農耕經濟,中國自古連飲用牛奶的習慣也沒有的呀。

林語堂早就在《吾國與吾民》里調侃,蒙古人都沒有教會敝國人民吃乳酪,更別提令位了……


中國人這個詞本身就有歧義,而且帶有偏見。北方少民也是人,而且也是中國人,漢人在傳統上不吃乳酪,但是少民吃,不但吃,而且還會做,還會變著方的做乳酪來吃。漢人有乳糖不耐,少民不見得有。漢人不吃的東西,不代表少民不吃。在沿海開放地區的發達城市裡,可能漢人里10個人里有5個喜歡吃乳酪的,在內蒙,新疆,可能比例更高。所以「中國人吃乳酪的人少得多」這句話顯然來說,至少是不嚴謹的。話再說回來,漢人不吃的東西不代表中國人不吃,漢人不等於中國。所以說話前請思考基本人類的基本理性和邏輯。無視基本邏輯的請忽視本段看下一段。

而且「歐美人這麼喜歡吃乳酪」這個說法也很可疑。 很多亞洲國家,民族都吃乳酪,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中亞各國,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地。這些地方是歐嗎?是美嗎?

至於非洲,非洲吃乳酪嗎?沒去過非洲,不敢說。但是至少人家也是存在的吧。

這個世界很大,五個大洲。在某些人眼裡,似乎整個世界就等於中國+歐美,中國=漢族,歐美=西歐+美國。甚至有些人的世界觀更窄,中國=北上廣等大城市+自己老家,歐美=美國,英國,法,德等。而且除了英語國家,其他國家還美其名曰「小語種國家」。不知道全世界說法語的就有40多個國家。

所以又糾正一個基本常識問題。當然,裝睡的人是永遠也無法叫醒的。如以上文字令您感到厭煩,請直接跳過,看下一段文字。

所以提問的蒙族,哈族等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之一就是乳酪。吃了幾千年了沒啥吃不慣。而且乳酪構成了蒙餐兩大傳統元素中的一個,cagaan idee白食,就是「白色的食物」,不是吃白食的白食。另外一個元素還是紅食,ulaan idee。主要是牛羊肉類。雞鴨不是傳統蒙餐的成分。蒙族,哈族的傳統食品中,乳食分為液態乳,如奶茶等,半固態乳,如酸奶,固態乳,如各種乳酪。還有功能性乳,比如策格,奶酒等各種。各種蒙古乳食的種類多達200多種。而且大部分沒有漢語對應名稱。乳酪類,乾酪類的做法很多,有發酵的,有不發酵的,有甜的,有沒有什麼添加味道的。奧魯姆,胡日達,阿如樂各種不一而足。不少乳食跟歐洲乳酪具有對應關係。

滿語稱呼非牛羊豬鹿等的肉的其他食物為untuhun buda,意思「空飯」。意思就是吃了等於沒吃啥(好)東西的飯。漢語估計沒有這種表達。唯一查到一條「空飯」是白飯;無菜肴佐食的飯。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十一:「嘗遇 玄朗上人 者……家有 梵志 詩:『空飯手拈鹽,亦勝設酒肉。不是上面的意思。

再回答正題,首先,產乳酪先得有乳。豬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一般來說,產奶的主要是牛羊,在古代中國的農業為主的地區,主要是漢區(這一點就相對比較準確了),耕牛是極其寶貴的資源,累了一天耕地,再讓他/她產奶,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是羊可以產奶,不過羊的數量也比較少。在某些有羊的漢區,的確當地人是喝一些羊奶的,比如陝西。另外,養羊少,這倒不是因為漢區沒有草場,而是人口眾多,養羊,養牛留著吃肉不如種地來的實惠。跟很多人的思維相反的是,湖北也有草原,在三峽。江蘇也有地方以羊肉出名,比如藏書羊肉。而且還特別地「有名」。不知道湖北有草原,江蘇有羊肉的請自行百度,不送。

所以一方面是來自牛羊數量不夠。當然什麼乳糖不耐之類的都是選擇性的。時間久了,如果都吃乳食,自然選擇也就耐了乳糖了。

最後一條,中國古代真的就不吃乳酪嗎?非也,不僅吃,而且還不是一般人能隨便吃的。乳酪在古代中國的農耕地區是當做高級滋補品或者補藥或者輔助中藥吸收的助劑來使用的。在唐代就有,杜牧《和裴傑秀才新櫻桃》:「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到了宋代,《宋史,職官志四》:「乳酪院掌供造酥酪」。明代《本草綱目》:「水牛,馬,駝之酪冷;羊乳酪溫。食之潤燥利腸,摩腫,生精血,補虛損。」

到了今天,大型超市裡的各種乳酪種類不在少數,去西餐廳,肯德基麥當勞排隊的更不在少數。那裡吃的漢堡等各類都含有乳酪。隨著國家對外交往的逐漸加深,估計再過1,2代人,像這位題主所提出的這種問題「為什麼歐美人這麼喜歡吃乳酪,而中國人愛吃的人要少得多?」,應該會被當成中午剛吃完什麼乳酪蛋糕,乳酪焗意麵下午歷史博物館裡閑逛的我們的子孫後輩們當成文物供瞻仰了吧。

所以總之一句,中國人不吃不吃乳酪,也不是歷史上中國(的漢人)不吃,不愛吃,以為吃乳酪的人(不好,或者非我同類等),而就是兩個原因——原料少,價格貴,吃不起。僅此而已。當然,聰明智慧的古人發明了豆腐這種神奇的東西。足以號稱東方的乳酪。現在更有餐廳推出所謂的,將乳酪焗意麵中的乳酪換為豆腐,美其名曰,創意菜。至於味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謹以此為送給那些在國外整天嚷嚷烤肉,沙拉,乳酪等物難吃死了,中國人不吃那個,中國人就要吃中餐的玻璃心們,以及還有諷刺什麼祖國的北方兄弟民族「沖酪氈裘,割腥啖膻」等等諸如此類的諸公們。你們代表不了中國,你們的言行只能代表你們。


推薦閱讀:

外國人是不是真的不喝白開水?
為什麼阿拉伯文明邦國多而範圍大,而中華文明範圍固定切基本只有一國?
中國圍棋和日韓相比如何?
其他語言中,在分別時候的禮貌用語(byebye、さようなら等)也有再次相見的意思嗎?
值不值得做計劃、管理時間、設定目標?

TAG:文化差異 | 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