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對古代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怎麼樣的作用,主要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之前看到有人評論說長城雖然擋住了來自西方的游牧民族侵略,但是也隔斷了中西方的文化科學交流。也把中國禁錮在這片土地上,其文化影響間接造成了中國人對海洋的輕視和近代的相對落後。是這樣嗎?
對游牧民族修建城牆這種做法不僅是古代中國,古羅馬也干過。一道城牆為什麼能隔斷文化交流?這從邏輯上解釋的通么?洛陽,長安,建業,襄陽,北平,哪個沒城牆,這些城牆也沒把國內的文化經濟交流隔斷不是?也沒把各個城市的人就圈在城裡出不去了不是?
長城在古代是造不成什麼文化影響的。修建長城在古代不是出於什麼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是實打實的不修好就會被艹的基礎訴求。哪來的什麼文化影響……長城對於古代中國的意義應該還是積極的。
在古代,中原是農耕文明,長城以北主要是游牧文明,中原文明的王朝政權哪怕在強盛的時候也大部分也不能與北方游牧民族說抗衡(也有少數,比如朱棣這個奇葩,超愛御駕親征,還總打勝仗)。在那個年代國家的繁榮程度,經濟文化水平是不與軍事實力所掛鉤的,這個世界範圍來說都是。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長城存在的意義。中原的軍隊大多隻適應城戰,而不善長野戰,城池作戰更多的依賴器械,野戰更加強調機動能力,軍隊的兇悍程度,以及士兵的強壯的能力。修建長城等於是在野外建立了一座城池,給防守的中原軍隊形成地理優勢,揚長避短。
中原的民眾在古時因為是農耕社會,食物大多以五穀為主,缺乏蛋白質攝入(所以為什麼中國人愛吃豆腐,豆腐是蛋白最高的植物食品),導致人種相比食物主要為蛋、奶、肉的游牧民族弱勢,不依靠器械輔助無法在近身肉搏中取得優勢,所以長城的存在保證了中原軍隊不必時常與游牧民族發生大的衝突作戰。
游牧民族都有一大特點,愛劫掠。就像強盜來你家搶東西,你家是不會經常搬家的,而強盜是四海為家亡命天涯的,以動打不動,中原劣勢可見之大,長城可以把敵人阻擋在長城以外,從而調兵參與作戰,使得內地城市免於受到騷擾。
長城的修建於後來中國的閉關自守沒有半毛錢關係,那是思想上的閉關自守,不是靠一堵磚牆所建立的,況且清朝的時候再也沒有重修過長城,長城以外是蒙古人,沒聽過滿蒙一家嗎?長城不是靜止的單一物體,它是人、牆、物的軍事結合體。長城沿線地段,在軍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緩衝地帶。長城,從它的雛形烽台出現之時,就具備瞭望、傳遞信息、召集部隊,反攻作戰的作用。以至於發展到後來成為攻防兼備的軍事實體。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就用點燃烽火的辦法來召集諸侯,只可惜,幽王把如此嚴肅的烽火制度當作兒戲,僅為了博得愛妃褒姒的一笑,各路諸侯率領兵將,連夜趕來,結果並無敵情,如此這般,導致西周很快滅亡。長城成功防範的一個例子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齊楚兩諸侯國都很強大,但齊國有號令諸侯,代天子討伐其他諸侯國的特權,當齊國率領其它幾個諸侯國來討伐楚國的時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國城防(長城)高大堅固,竟未敢作戰。這是有史記載的長城在歷史上第一次起作用的成功範例。從歷代長城的設置及布局看,長城是由溝壕、烽燧、城堡、關隘等組合而成。長城所經地段多崇山峻岭,依山築城,斷谷起嶂,擇險置戍,總是在雙方軍事力量的緩衝地帶而建造。修築長城,在軍事方面,可變被動為主動,亦可轉守為攻,攻守自如。譬如烽台,登之者可居高臨下,來攻者則望之莫及,守者則以逸待勞,不但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殺傷敵人。自古以來,戰爭之目的,旨在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長城也具備此種功能。就緩衝地帶而言,從攻者角度看,能攻則攻,不能攻則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則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戰。如若交戰,長城則成為勇士們廝殺的沙場。不論秦漢時的匈奴帝國,還是明時北方可汗俺答,面對長城,總是一籌莫展,長城在客觀上則迫使其不得不採取自我完善、學習耕作、和平共處、互開貿市等文明舉措,以促進民族和解及社會發展。
長城作為軍事設施的作用,是在戰爭中體現的。元狩年間,漢武帝出師西域,大獲全勝。長城的向西延伸,在軍事上保證了出師西域的勝利,亦說明長城是避免和減少戰亂最有效的工具。古人修長城,正是為了加強軍事防禦能力。由此不難得出結論:修築長城,就是加強軍事,加強軍事防禦力量,就得修築長城。古人正是想以長城之築解決軍事問題,以長城之築得到政治上的久安,也正是因為有了軍事的需要才有了長城之築。
長城的最大意義在於降低敵人獲勝信心,除非敵人空前絕後的自以為強大同時又有異常緊迫的越過長城的需求,否則內部決策是很難說服保守派的。
長城有效杜絕了絕大多數中小規模的戰役,而大戰一般是需要導火索的,所以也會有減少大戰役的效果。
中原文明是唯一一個延續下來的文明,最大原因就在於東有大海,南有森林,西有高原,北有沙漠和依附於山峰之間的高牆。這也算是很好的佐證吧?
至於進攻要麼繞過長城,比如海路和沙漠,要麼用計策。from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9465/answer/12274160
長城又不是沒有門...門前又不是沒有路,還是官道
再到城市的城牆,它阻隔了城鄉經濟發展和交流?社區有設施、文化、認同感、人口、地域五大構成要素,社區建設也是包括城市和農村建設。便是因為有了城門與城牆才讓兩種生態保持距離地協調發展,在交流中相互推進。長城也是靠幾個大關口完成了控制交流的任務。
另外,就跟依河成村一樣,城牆也對生活有所便利,不僅從民居建築便利的角度,東漢時洛陽城上西門與津城門外都有居民,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街區,唐朝中期的江南東道的睦州城瀕臨新安江,睦州城主要居住街區在城外沿江地帶,附郭的城下街區存在規模不等的商業活動。城門溝通城市與腹地扇形區域間交通,緊靠城門外的地區是為鄉村居民服務的集市和商業最有利的地方,客棧和迎合客商需要的其它服務設施設置在通遠距離商路的幾座特定的城門之外,於是城牆和城門終用於城內與城外街區的功能分野。對於中國由於修建長城所以造成了對海洋的輕視,請其他朋友回答,我確實想聽聽這種說法的道理。積極和消極的作用從宏觀上很難給出一個眾人都信服的結論吧,可以去分類討論。在軍事方面,個人覺得是積極作用,雖然當各朝代衰敗時,史書會提及棄關投敵的將領,但沒有這道長城,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步兵軍團是很難在華北平原等地與游牧民族的輕騎兵打游擊的。在文化方面,其實中西方的文化在陸地上的交流主要不是受長城阻隔,而是當時盤踞在歐亞之間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海洋上則是中國自主的閉關鎖國。經濟方面,游牧民族的入侵反而每次都帶來經濟損失吧。。
長城的好處是明確了農耕和游牧的界限,同時在這個界限上促進了雙方的貿易。
長城不僅僅只對農耕民族有好處。
長城對游牧民族也有它的好處,其實不打仗的時候游牧民族會和農耕民族大量的貿易,皮毛,馬匹,來交換糧食,茶葉。(茶很重要,吃奶和肉這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沒有茶的話消化很困難。你到藏區和蒙古地區喝奶茶酥油茶就有這個感覺,一開始吃了肉很膩喝點之後就很舒服。)
但是游牧民族經常是分成很多個小部落,在沒有統一的大國進行管理的時候這些部落,經常會跑來劫掠農耕民族的村子。對農耕民族來說被這麼搞一下,基本就是滅頂之災。折騰的多了,對游牧民族而言也是個問題——買不到東西了。而商隊要想進去的話,必須帶鏢局押車。 相關的書,可以看一下王明珂的《游牧民族的抉擇》長城跟海洋沒有關係。長城的修築是用於阻擋遊牧民族(一般文明發展程度較低)的滋擾。西面的阻隔也不是長城,而是喜馬拉雅山脈。
長城的作用當然是積極的。唯一的問題是修築成本過高投入太大,勞民傷財。既長城已然聳立,再討論積極消極實則多餘。上帝視角催生很多馬後炮。如果被滅族了,有再多的文化交流也終究會使得我們沒有了「先人」,至此,還有沒有現世的「我們」也絕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推薦閱讀:
※長城翻譯成 The Great Wall,最初源於哪裡?為什麼?
※中國有沒有城堡之類的建築?
※現在的軍銜用古代官職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