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既然鑄直百五銖等大幣,為什麼又另鑄蜀五銖?

蜀五銖的鑄造量是否很少,只是想突顯自己復漢室的政治立場?


「蜀五銖」錢面有內外廓,體形較小,字的筆劃較肥,錢徑一般21mm左右,重約2.5g。有「五銖」二字左讀的,蜀錢的「金」字有特殊的寫法,這種寫法是其它朝代所沒有的,是蜀錢中的一大特點;兩漢五銖則無內廓。

陶元珍在《三國食貨志》中這樣評論「蜀五銖」:「傳形五銖不必為劉備所鑄,當系直百錢行久多弊,故蜀鑄此以救民困耳。五銖二字所以傳形者,蓋自值百錢行,五銖之觀念不清,放變更五銖二字之位置,明五字在左銖字在右之錢,非僅直直百錢之百分之一也。《古泉匯利集》卷五有蜀傳形五銖圖,茲摹於次以供參考。」

劉禹錫在蜀先主廟裡面提了一句「業復五銖錢」,《錢錄》卷五:「顧烜譜謂昭烈鑄傳形五銖,蓋五字居左,銖字居右,仿傳形半兩為之。」這是古人認為劉備曾銖「蜀五銖」的看法,但今天已有所動搖, 徐承泰先生在《「蜀五銖」非蜀漢所鑄考》(發表於《中國錢幣》1995年第二期)通過統計數十個蜀漢、吳、兩晉和南北朝的墓,發現蜀漢和同期的吳墓是沒有「蜀五銖」的出土。相反,最早的墓葬錢也要是西晉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在江蘇句容墓出土,這說明「蜀五銖」不是蜀漢所鑄。

徐先生根據「蜀五銖」的文字氣息極類直百五銖,背亦多有各種陰、陽文符號,與直百、太平百錢等蜀漢幣一致,鑄地無疑是在蜀,因此是西晉某刺史在當地所鑄,懷疑是王浚在準備滅吳時所鑄。《中國錢幣大辭典》魏晉南北朝隋編也把「蜀五銖」放在西晉篇。東漢既有地方鑄幣,那麼,西晉地方鑄幣也不是不可能,若推測屬實,這說明西晉也曾鑄幣。


典型的出土實物與歷史記載信息不對稱。

一般來說都是有記載無實物,蜀錢這個話題正好反著,各種出土實物,就是沒有確切的記載。

三國志里唯一一段就是劉巴建議鑄直百。然而後世出土的各種XX百錢、XX一百等等,再加上各種五銖,種類差不多兩位數了。

種類不少,但真能確定是蜀漢所鑄造的也就三分之一,其餘的全是猜測。都是掛著「感覺」「應該」「可能」字樣。

所以,到了題主問題里的「蜀五銖」,以我的觀點,不是一種錢的稱呼,是一類錢的總稱,即:蜀地的五銖錢,非直百類。

所以題主的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基本確定不了什麼。有些蜀錢連出現的年代都不敢確定,就更不可能分析誰為什麼所鑄。

下面是昔年在貼吧的一個帖子,希望題主看了能有所收穫。

關於直百五銖與直百的問題【三國吧】_百度貼吧

跟主題想問的問題關係不算大,觸類旁通,如果題主想了解蜀錢,還是有點用的。


一到這種稍微專業點的問題,大神們就都不見了。


直百五銖和王莽的契刀是一種東西,是針對中上階層量身定做的搜刮工具。蜀五銖是正常流通的貨幣,通過降低銅含量來搜刮底層。兩種貨幣作用不同,當然都要鑄。


推薦閱讀:

你覺的火鳳燎原里有哪些經典的或者你很喜歡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台詞?
曹操所倡「選賢惟才不惟德」在如今和平年代是否可行?
為何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失守後,直接撤退,而不是再打一波?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做大佔據北方天下,他有沒有類似「隆中對」的大戰略?
周不疑何許人也?因何曹操說曹丕不能駕御?

TAG:三國 | 錢幣收藏 | 季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