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電梯要設計成懸吊的而不是從下面支撐升降的?

不過是把電梯設計成類似剪刀叉升降結構或者類似叉車的托底升降結構?


液壓的就是從下往上頂的。跟曳引式相比被淘汰可能是能耗太高,也有可能是那種八九十米的井道太難頂了。


液壓電梯就是從下往上頂。

本來想再來一句「具體自己百度液壓電梯」的,不過我自己百度了一下,刷新了我的三觀:

????摘自百度百科????

因液壓電梯運行平穩、舒適、低噪音、井道利用率高等優點,近幾年在商場、辦公樓、停車場、車站與機場等公共場合廣泛使用,與其它驅動形式(如曳引電梯)垂直運輸工具相比較,具有以下功能特點:

機房設置靈活:不需要頂層機房。

載重量大。液壓系統的功率重量比大,因此同樣的規格電梯,載重量相對較大。

雜訊低。液壓系統可採用低雜訊螺桿泵,同時油泵、電機可設計成潛油式工作,構成一個泵站整體,大大降低了雜訊。

防爆性能好。液壓電梯採用低凝阻燃液壓油,油箱又為整體密封,電機、油泵浸沒在液壓油中,能有效防止可燃氣、液體的燃燒。

故障率低。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液壓系統,且有良好的電液控制方式,電梯運行故障可降至最低。

節能性好。液壓電梯下行時,靠自重產生的壓力驅動,能節省能源。

建築強度要求低:建築物不受垂直力。

運行乘坐舒適:比例閥可以實現無級調速。

安全可靠:由主機輸送工作油舉升柱推動轎廂上升,靠轎廂自重配合閥門開啟,轎廂自然下降,能源節省且無5.鋼絲繩耗損之顧慮,由機坑底部承受重量,對地震承受力高,且運行安全可靠。

載重容易:結構簡單,藉由調整柱塞直徑與數量即可安全且輕易舉升50T載重量。

設置方便:液壓電梯機房可設於電梯井道周圍10米以內機房使用面積約2mx2m左右,足夠容納設備及安裝、保養空間,可充分配合建築設計來合理布局。

可降低投資成本:頂部距離(OH)為3.6m以上即可,且機房可配合建築單位設置,使之建築布局更加合理、美觀,更加體現總體價值觀念。

故障排除簡單安心:液壓式電梯於停電或故障關人時可由管理人員簡易操作步驟,即可救出人員。

機房設置靈活。液壓電梯靠油管傳遞動力,因此機房位置在離井道周圍20M的範圍內,再也不需要用傳統方式將機房設在井道上部。

井道利用率高。一般液壓電梯不設置對重裝置,故可提高井道面積利用率。

井道結構強度低。因液壓電梯轎廂自重及載重等負荷,均通過液壓缸全部作用於井道底坑地基上,對井道地牆及頂部的建築性能要求低。

運行平穩、乘坐舒適。液壓系統傳遞動力均勻平穩,且比例閥能實現無級調速,電梯運行速度曲線變化平緩,因此舒適感優於曳引調速梯。

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易於維修。

????摘自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這玩意還真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改,是台現代電梯都有的基本功能可以吹成優點,缺點能寫成優點和「特色」,某甘拜下風 ♂?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知乎慣例,首先下部支撐的電梯是有的,就是上面有人提到過的液壓電梯,但是國內並不常見,國內一些停車場可能是,只維修過一台,是工廠的貨梯(當然對液壓不是太懂,只是給同事打個下手)。據說歐美用的不少,具體不是很清楚…


謝。。。邀。。。也有升降的啊,還有液壓升降+懸吊的:

交叉升降結構也有,更多的用在工廠:

但液壓的只適合比較矮的樓。


那些動輒幾十層的酒店寫字樓,得用多長多粗的支承件把轎廂撐上去?電梯降到1層的時候,電梯井如何放下那些支撐臂?


謝邀,簡答就是提升式省材料便宜。


如果採用題主說的 托底升降結構 。軌道需要能完全承受電梯重量。


軌道和轎廂的滑動連接處也需要能承受這個重量。


如果採用 剪刀叉升降結構 會需要很多交叉活動連接點。任何一個斷了,都會造成事故。

連桿需要承受拉力剪切力壓力等多種力。


而用鋼索從上邊拉就只需要承受拉力
,鋼索還能盤成一拖


那是因為啊~如果設計成從下面支撐,你一定會問,為什麼不從上面拉呢(&>_&<)}}


液壓式成本高,比如建築成本,包括地下檢修空間預留,運輸通道都得有;支撐結構複雜,維護成本高,液壓油使用壽命較短,且價格高昂,不是特殊要求的,吊箱式足夠滿足需求了,成本低得多。

鉸鏈式叉車托底和吊箱式牽引原理其實是一樣的,也是托底式的成本高些。

強答的,歡迎指錯。


首先你這問題是個假命題。因為不是所有電梯都是你所說的懸吊的。我接觸過的,現代電梯的升降模式主流是曳引式,一小部分是液壓,更小一部分是針對別墅梯的螺桿傳動或真空氣動。曳引提升是相對來說最安全、環保、低成本,維修容易一些。適用於低、中、高層。其他的升降方式都是相對生產成本高、維修成本更高,一台2層的真空氣動梭六七十萬。最主要的是有層高限制,都僅適用於低層建築。


謝邀。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材料力學。物體受壓失效的可能性遠大於受拉,因為受壓可能失穩。假設傳動的材料受壓和受拉的有效強度相同,那麼受壓通常更容易失效,除非你根據歐拉臨界公式設計成薄壁筒狀。

機構設計。可以無限延伸的直線進給機構題主可以嘗試設計。國外有實現理論上可實現無限延伸的機構,且剛度很高,用在升降舞台上,代替液壓升降的舞台。但是這只是理論上,需要很大的空間容納機構的元件。如果你要上個幾十樓,很難。而如果換成拉,直接就換向把向上的運動轉為向下的運動,easy。

效率。用拉的方式比較容易配重。難道題主真以為完全靠電機把車廂拉上去????

以上。


有液壓梯啊,通過液壓動力源,把油壓入油缸使柱塞作直線運動,直接或通過鋼絲繩間接地使轎廂運動,簡單點兒,就是用油泵把電梯提上去。

液壓梯適用於載重高的貨梯,像宜家就有。只不過,相對來說可提升高度不會太高,實用性不強,後期維護的成本也相對較高,所以逐漸被淘汰了。


呃謝邀。可能是比較難頂那麼好,而且太慢了吧。


歡迎來瀋陽中街興隆大家庭,裡面中間大廳的觀光電梯就是液壓上頂的


液壓電梯是從下邊頂的。一般的直梯都是曳引式的。


能讓電梯轎廂上下傳輸的物理方式有許多

問題在於材料與井道空間的成本高低與維修方便考慮


原因很簡單:大多數應用場景不划算。

算一下100米垂直高度,液壓缸的承受壓強。


一種牽引式,要在房頂做機房,也叫有機房電梯,從上往下,這個用在建築比較高,而且房頂可以做機房,另一種叫無機房電梯,也是從下往上液壓頂的,使用於建築較低,而且房頂無法做機房。高層建築都是有機房電梯


~

電梯不太了解,不過原理上來說應該都差不多。

吊拉的通過滑輪省力,頂推的通過液壓省力,這裡都差不多。

但吊拉的荷載會作用在建築頂部,再通過建築傳到基礎上,這裡建築的結構受力就會更大,樑柱尺寸配筋會更大,而頂推的荷載力就直接傳到基礎了,不會通過建築。

再個雖然鋼材的抗拉和抗壓強度差不多,但是你可以想想一根鋼絲可以吊起一個重物,但顯然不可能再用這個鋼絲去頂起這個重物,因為拉只需考慮抗拉強度,但壓卻還需要考慮長細比抗壓失穩的問題,所以對於幾百米高的建築頂推幾乎是不可能的。

總結一下,低高度小荷載,像你舉的那些例子,兩者區別不大,甚至頂推更穩,但對於大荷載高高度,就只有吊拉了。


推薦閱讀:

這個電梯上的盲文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電梯里的數字鍵沒有配備相應的盲文?
一部電梯(已知所有命令)的調度演算法?
國內電梯維保行業真的很不盡人意嗎?
修理電梯有前途嗎?
武漢寫字樓電梯從40層狂跌至2層,為什麼一定要提升到46層才救人?

TAG:電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