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表經濟學頂級期刊(top 5,field top)是什麼體驗?

或者能否再談談學習經歷感想和覺得發表這樣一篇文章的艱辛(與否)?

題主的補充:

很多答案在說玩知乎上幾乎沒有這種人,所以我希望表述一下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問題有意義:

1. 看前人走過的路,尤其是「同一代」中有類似教育背景的人如何發表一篇頂級期刊,甚至比直接去問大牛「你怎麼發出20篇top 5"的更有借鑒意義。

2.知乎上我不確定有沒有發top5的,但tier1(參照上財最新的期刊目錄)的還是不少的。此一時彼一時,中國的經濟學正在慢慢走向正軌,我的感覺是國內教授發的top5每年在以1-2篇左右增加,tier1更是越來越多(每期JET都能看到好多中國人名字)。

對題主的回應:

這是一個好問題。知乎上有沒有這種人呢?當然有, 嘲諷你的應該不是圈內人,題主不必太過在意哈。


個別答主嘲諷知乎上根本不會有發過頂級期刊的人,我想他們既沒有做過調查,自己本身也不是圈內人。圈外人對圈內的事,敢如此輕率地斷言,我不曉得他們何以來的自信?

為正視聽,我就以身邊人為例,來聊一聊知乎上到底有沒有人發過 top 5 和 field top 吧。

我所就讀的學校 NUS 是一所中國留學生規模龐大的亞洲名校。因為中國人多,在 NUS,知乎用戶的數量也很可觀。我 「長年」 致力於向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安利知乎,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相當多的中國學生都聽說過知乎(我的社交面比較廣,所以有一定樣本量),其中,有不少人已經擁有知乎賬號(他們經常在朋友圈轉發知乎上的熱門回答),甚至活躍用戶我也知道好幾個。

其次,NUS 經濟系的實力不俗,這裡每年發表文章的數量,在國內據說只有上財能夠一比。因此,在我了解的知乎用戶中,有發過 top 5 或 field top 的人不足為奇。

下面就來列舉幾位。

1,在我的 thesis committee 里,就有一位老師是知乎用戶。他發過 AER (top 5),GEB (field top)和 JPE (field top)。

2,我的宏觀老師,現被國內某高校挖走了,發過 Econometrica (top 5)。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知乎賬號(他自己說沒有),但是他絕對是一個知乎粉。他在朋友圈經常轉發知乎經濟圈的各種回答,他曾讓我整理一些精彩的答案發給他看。對了,他對經濟學大V 陳茁極為欣賞。

3,我的一位師姐,今年剛上 job market,拿過 JPE (field top)的 RR,在我的安利下,成為知乎用戶。

4, @Xiang Sun 師兄,發過 JET (top field)和 TE(top field)。

5, 我導師也知道知乎,知道我在知乎上很活躍(big brother is watching me 的感覺),我們還聊過知乎的 business model。但不知道他有沒有賬號。

還有好多師兄師姐有很好的 publication,但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有知乎賬號。

比如,新加坡博士圈的傳奇人物,李師兄,學生時代便已拿過 Econometrica(top 5)和 JET(filed top) 的 RR,發過 GEB(field top)。另一位苗師兄,已經畢業了好多年了,AER 和 Econometrica 都發過。劉師兄:RAND(field top) RR,JET(field top) RR。蔡師兄:JDE(field top)和 Management Science(field top)。(劉和蔡,我都向他們安利過知乎。)

此外,發過 Economics Letter (C 類)的知乎用戶,我知道的也有好幾個。

提這些人,只是想告訴你,發過頂級期刊的人,並不是什麼頭上有犄角的怪物。他們喜歡學術,也需要娛樂,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分別。他們會玩知乎這樣一個分享知識的平台,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啦。

補充:據 @Xiang Sun 師兄說,往上數第三段的列舉有遺漏,他的 coauthor 何師兄發過 TE (field top), JET (field top),GEB(field top) 和 Econometrica RR (top 5),特此補充。

最後,咱們甚至不必這麼苦苦搜尋,今年知乎鹽 club 經濟學領域獲獎者 @司馬懿 老師不就是發過 JET(field top)和 JIE(field top)的大神嗎?


儘管沒有足夠實力從事學術工作,還是許個願勉勵一下:

希望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知乎還在。

-------


@JosephE.Stiglitz 只能幫這個答案到這兒了


知乎上有發過Econometrica 的


本人國內土鱉,學藝不精,但是抱大腿發過一次AER,做了點微小的貢獻混了個三作;

目前還沒畢業,但周圍的同學已經見我都恭維我不跟我聊學術了,請了同學吃了十來頓飯了;

經常有老師來找我合作,院里領導來找我談話,希望用感情讓我留校工作;

目前我簡歷也不打算投了,就等offer來找我;

好了,以上是我在夢裡發AER後的體驗


@rui zhang 一起來占坑


年輕的時候以為發AER和Econometrica是想當然的事情,因為系裡很多老師都在上面灌水。覺得再不濟四五年至少也能出一篇吧。等到自己開始獨立做研究才被現實打臉啊。投稿T5三次,能不被desk rejection進入review就算勝利了。因為經濟學不是雙盲,不排除很多時候reviewer看到中國的論文直接就拒了的情況 (我有時評審也喜歡看作者出身......),即使T5的意見有時候很中肯,有時候也很操蛋。所以能發T5除了要足夠聰明,足夠毅力,足夠人脈,還要足夠運氣。


我院一個副院長曾經開玩笑,誰要能幫他發一篇AER,他就給誰250萬。


top5 發過的中國人也就那麼幾個,那個學校的一查就查到了,直接去找完事了。。。何必在這裡大海撈針

聽說stigliz來了,看來終結此帖了@ JosephE.Stiglitz


魏權齡老師,幾十年前就發過Econometrica(有誤,是journal of econometrics);土博馬光榮,17年也發了AER。
國外回來的就多了,北大光華、北大國發院、清華經管、五道口、上財經院、廈大wise等,都有。只不過,他們不水知乎罷了。

算同齡的有:

Hayek, Local Information, and Commanding Heights: Decentral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的四位作者中的三位(黃張凱、李力行和馬光榮),分別位於清華經管、北大國發院和人大財金院。

New york city cab drivers#x27; labor supply revisited: Reference-dependent preferences with rationalexpectations targets for hours and income的 蒙涓涓,北大光華。

Financial Entanglement: A Theory of Incomplete Integration, Leverage, Crashes, and Contagion的大牛余劍鋒,16年被挖到五道口。

其他的就不大清楚了。


鑒於我已經叛逃到金融了。等我發了JF,JFE再過來吼一下。占坑。


廈大wise的王璐航的論文被AER錄用


一篇帶來的收益折現1000萬


什麼時候經濟學頂級期刊有像BMJ一樣的聖誕專刊了,我可能就有0.01%的機會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這問題和我沒神馬關係,但我很喜歡,哈哈哈


40年後回來答題


講一句公道話,top field真的還好,每年應該大陸加起來能有幾十上百篇,稍微靠譜點的學校tenure的標準也至少是一篇top field。但top5真的很難,是真的難,尤其是不靠關係(數據)完全在大陸憑實力發的,可以說鳳毛麟角都不為過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來答......


廈大wise王璐航五月份有一篇AER,和外國人合作的。中國學者獨立發top5很難,土博獨立發更難。

發頂級期刊需要人脈。


占坑 看占坑的人一年後的回答 機智如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襲外文期刊並發表出到經濟學(季刊)?
耶倫的經濟主張如何?出任美聯儲主席將如何影響政策走向?
作為銀行員工怎樣構建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
一個城市如果無法為他的中產階級提供住房,那麼這個城市存在的意義何在?

TAG: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