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半的女兒昨晚被鋼琴老師發了巨彪,這樣的娃怎麼引導?

女兒學琴1年多。

開始的老師是琴行的一位小美女,120一節課,到家裡教,比較認真負責。雖然是家教不受琴行約束,我也沒有考級要求,但能感覺到老師受授課習慣影響,每節課都有固定的進度要求,比較快學完了兩三本小湯。

小老師個比較有親和力的小美女,女兒很喜歡她,雖然上課指型彈的不好什麼的會被鉛筆敲手指,有時也會被高聲說幾句。學習中途去參加過一次小型活動,因為剛學3個月加上準備不充分,中央C都找錯了,有點磕巴的彈完,女兒淡定下場什麼也沒說。我當時也什麼都沒說,事後鼓勵她要好好練習,爭取下次再參加活動。不說她是因為了解她,假裝淡定你到底是為啥?

然後因為一些原因,小美女不能教了,一咬牙給換了一位剛海歸的鋼琴教授。50歲左右,300一節課,去老師家學。老師是音樂世家,父母是著名音樂家,老師早年就出國了,剛回來,開了工作室教孩子。試課當場就定了,技術、樂感、指導很必然的比小美女造詣要高不少。

一周一次課,昨晚是第12次課。根據老師要求換了課本,上 巴斯蒂安 ,10次課完成了第一套的學習,加上節選《紅河谷》《喀秋莎》,以及《車爾尼》13節。授課方式上,美女老師是上節課的作業檢查和課後作業教授各6:4的時間安排,教授是9:1的安排,也就是說課後作業是新樂曲,教授大概的提點幾個重點或者作業中的新知識點然後讓孩子回去練,下節課再用90%時間檢查、糾錯,如此循環。

說說昨晚的情況。

節前上了第11次課,課後作業是不看譜彈《紅河谷》《喀秋莎》+第二套里的樂曲《新年快樂》,以及《車爾尼》13-14節。昨晚是春節後第一次課,也就是第12次課。上課後,老師照舊先讓孩子交作業,在彈《車爾尼》時候,老師一直搖頭,說談的不對,「左手的 mi sol fa sol,單個音是八分音符,彈的長度不一樣」,老師指導了,給唱了,也演示了怎麼彈,然後讓娃彈。娃一彈,還是老樣子。老師又糾正了兩次,還是老樣子,然後老師說「你彈的不好,彈的很差」!娃背對我站著,看著老師不說話。隨後老師就生氣的說她不肯吸收,給她演示也好、唱也好,她一彈還是老樣子,像拳頭打在棉花上。說她不專心,在糾錯時候思維只有30%在聽,自己彈的時候把老師的糾正不當回事。女兒繼續愣愣的看著老師,老師更生氣了,表示「你是我這麼多學生里唯一一個油里油氣的孩子,非常油」。

女兒一直不說話,也不做反應,看起來可以被理解為滿不在乎,但我知道她又開始裝了。過了會兒我和老師交流了下,她終於憋不住了,開始流眼淚,然後抽泣,然後痛哭起來,一直哭到回家。回家後一邊練琴一邊哭,一邊洗腳一邊哭,一直哭到睡覺。這個老師平時是非常溫和的,說評價不好的話也都說的非常委婉,很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平時也和老師嘻嘻哈哈有些貧嘴。所以忽然發火,話還說的那麼重,不說孩子,我心裡也其實挺難受的。

之後我和教授溝通了下,他也抱歉說這不是常態的,是反覆糾正教不進去,孩子不更正,錯的節奏聽著太難受了著急了。我也感謝了他能對孩子如此負責,這種家長聽不出來的節奏上的錯誤,能如此較真的老師說實話能遇到是幸運的。包括他說孩子不夠認真和珍惜學琴的機會,不夠努力,糾正後不往心裡去,我都覺得說的特別對。但我糾正了他對孩子「油里油氣,滿不在乎」的評價,我說孩子是比較敏感的,規則感也特彆強,她看你發火了不是不在乎,是不知道怎麼反應,加上自尊心強,就會強忍著,所以看起來滿不在乎,其實不是的。

說到這裡,今天最想請教的是,女兒這類孩子到底應該如何引導。根據我對她的觀察,她和我很多地方很像。或許是遺傳或許是耳濡目染的影響。但我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多遺憾,所以希望給與她一些幫助,讓她少走彎路。

(篇幅原因,後續問題我在回復中發表)


利益相關,本人是一位鋼琴教師,主要從事啟蒙領域的教學,目前運營一個音樂教室。

說實話,「發巨飆」這種事,偶爾會發生在我和我女兒之間。孩子七周歲多,在鋼琴課上我會因為某個反覆改不了的問題向她發火,無法控制情緒。事後我會就自己做錯而道歉。現在基本上不再犯。語言暴力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欺凌手段。一位教師最起碼的守則是不應傷害學生,年紀越小越應該有第三方防範手段。

感謝我的啟蒙老師和學院里的鋼琴主修課導師,他們倆恰好都極有耐心,不會因為任何學識問題為難過我,更別說施加心理壓力。畢業班那年,我的老師對我說過:彈琴有很多種方式,只要你解釋得通,用自己的有何不可。

他們倆在我眼裡即是優秀鋼琴教師的典範。

在我的教學經歷中,形成這樣一些想法:

首先,低幼兒童學習樂器應該以培養音樂素養為主,特別是在3到6周歲期間,最好納入幼兒教育的範疇,而不是鋼琴教育。

在啟蒙階段,這位領路者最好既懂幼兒心理又對鋼琴演奏有過硬的知識儲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善於發現與總結。

本樓有一個回答,大意是說學習藝術不怕走彎路,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在幼兒鋼琴教學這個領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場「聲音的探索之旅」,不以培訓技能為目的,尊重個體能力差異,引領兒童實現自我的音樂表達與創造。

目前在我的音樂教室,開設的所有樂器課程,實施低幼教學最重要的兩點:

1,多唱歌減少視譜難度、多表演減少訓練長度

2,同一難度的知識點多重複多原地踏步,用不著跑跳比

作為教師,我教自己的孩子常常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幼兒園中班到現在小學二年級,也僅僅前進到巴斯蒂安第三冊。她經常追著我讓我給她上課。而我一直有所保留,是因為:

假如教學或陪練會導致我去罵她讓她哭,寧可不教,寧可讓她做點別的。

我們倆之間,需要成長的是媽媽,是我花了這麼長時間,最終才能較為心平氣和地與她共同學習樂器。成為她合格的鋼琴教師。

目前的她小提琴與鋼琴學習同步,更主動彈鋼琴,她非常樂意把自己剛學會並且感到歡喜的樂曲表演給我們聽,她還會說出自己喜歡的段落以及為什麼喜歡。平時車載音樂愛聽流行與搖滾,前段時間大愛卡百利的一首歌,Animal Instinction,非常古老的歌了,i know!每年秋天我們去一次上海爵士音樂節。她深深為那些現場音樂著迷。

不知道將來音樂這條道路會如何,我最大的願望是她能給成為一名音樂愛好者。

所謂愛好,要有愛才能好

— — 引用來自@趙胤胤老師的知乎live

~~~~~~~~~~~~~~~~~~~~~

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把這份筆記貼在這裡。

前段時間,騰出時間整理了一下鋼琴家趙胤胤 live 的筆記,分享在這裡,可以進入他的 live 實際聆聽。孩子鋼琴啟蒙怎麼開始好?https://www.zhihu.com/lives/780400160470491136

筆記內容較長,拉到最後看學琴要點(;

【作為音樂素質的教育】

家長能做什麼?

1,五六歲的娃,首先需要一位對路子的老師

2,找什麼級別的教師不是最重要,而是家長自己,事先需要與教師進行充分的溝通

3,尊師是美德完全不過問就是放縱了

4,想要什麼樣的結果需要告訴教師,比方說要專業道路要考級還是要素質教育快樂為主

5,與教師進行溝通去弄明白要學習鋼琴的概念,無論是大教授還是小教師,一定要想明白說清楚

6,不要把主動權放棄了

7,帶領孩子前行的肯定是專業老師,但家長一定要做他堅強的後盾

好的老師什麼樣?

1,不應該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一次不要超過三個問題

2,識譜很重要,但不可過多。記譜方面應該反覆學習

3,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要有和家長溝通的能力

4,如果家長陪同上課,一定要抽出一點兒時間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

??什麼樣的孩子才具備學習鋼琴的潛質?

每一個孩子都具備學習鋼琴的潛質,特別是作為孩童時期音樂素質的培養

鋼琴家的主張:

1,孩子應該儘早接觸音樂,不單單鋼琴

不管多小的孩子,他天生就有音樂喜好

2,在鋼琴學習中特別需要一心多用,哪怕一首簡單的樂曲,需要照顧到樂譜、節奏、音色、左右手不同旋律進行等等,是一種學習方式的積累而不僅僅局限在會彈鋼琴本身,這是他以後哪怕不彈琴了,也是人生中很大的一筆收益

3,任何一個門類的學習,學習到這個門類的知識和技巧,只是它表面呈現出來的東西,其實真真正正我們想讓孩子學習的是學習的技巧,是學習新知識的技巧以及運用新知識的技巧,這一點是一通百通

4,當我看到一個小孩子在認真操作一個鋼琴的時候,當他那怕認真專註地操作十秒鐘,也是遠遠超出小孩子本身所該有的表現的

5,專註對於孩子本身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當他專註地去操作並且運用技巧知識來表現,這才是他孩童時期選擇做這件事本身最珍貴的價值

6,正規的鋼琴教學只能是一對一,或者以個別課為主要學習方式;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無法像生產線上的產品一樣製造

7,我們有時候太把學習鋼琴當成「學習」了,它是一種音樂素質的培養;既然是愛好,那麼他要「愛」才會「好」

如何啟蒙?

1,帶他去玩具店接觸鍵盤玩具,結合家裡的樂器,描述它,不要當成一個學習任務

2,多聽一些合適的音樂,那怕只是單旋律簡單的歌,那怕只是用一個手指在鍵盤上敲出生日快樂的旋律,他也會覺得很快樂

3,給他提供展示自己努力的平台

4,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都合適給孩童聽,可以找旋律比較優美,篇幅較小的古典音樂,不超過五分鐘

5,孩童對音樂有自己的喜好,幾首曲目放出來,他的聽覺體驗不會相同,多重複幾次,就會出現某一些他更加喜歡或不那麼喜歡的樂曲,你逐漸會發現在這個過程孩子也會有自己欣賞音樂的能力,那麼待他到五六歲,起碼也積累了幾十首非常喜愛的樂曲

6,有了這樣一個曲目庫,孩子已經可以跟家長交流了,比方說可以問問他:你為什麼會喜歡這首多一點呢?那麼在聊天這個過程中,其實不僅培養了他的欣賞能力,也讓他對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喜好做出了總結和解釋

7,只是播放音樂是肯定不行的,但是量和頻率需要因人而異

有時在我的上課過程中,有可能孩子不想彈琴,那我們會聽音樂,不過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你可能需要回答幾個問題

8,我們需要讓音樂與孩子本身的距離縮短,而不是說他一接觸到音樂,馬上把汗毛豎起來,下意識反應「我又要進入到音樂訓練裡面去」

教學的一些要點

1,五線譜在三歲半甚至是四歲半以前其實根本不需要學

2,小孩子學琴其實不是用手指在彈,而是整隻手,不需要特意強調手指的力度

3,很忌諱特意強調某一個動作的機械性訓練,會把手練壞

啟蒙教材

1,除湯普森之外,世界各地的考級機構會在全球網羅好的合適兒童的啟蒙樂曲,我認為也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選老師

1,孩子的第一個鋼琴老師是家長自己

2,找老師前想清楚這三個選擇:

純興趣、多少考個級、走專業

3,想清楚後去找幾位老師聊一聊,如何開始未來的路等等,將你的想法聊透,不要怕佔用上課的時間來和老師溝通,因為一切的教學和學習方法都會建立在這種有機的溝通之上

4,尊重孩子生長的個體差異,手指的靈活個獨立性是一個學習和練習提高到過程,但千萬不可過度練習

5,孩子的技術練習肯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什麼意思呢,音階琶音等練習曲連一段時間就應該休息,避免拙力使多了,也改不過來了

合適的幼童鋼琴教師缺乏

1,大部分教師是正規音樂院校畢業的,都是海軍陸戰隊的,那麼這些幼童又只是一幫想來體驗生活的童子軍,不要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方式去訓練這幫童子軍

2,大部分人的下意識動作都是,我怎麼學的我就怎麼教。假如你在音樂學院、附中、附小一路學過來,將這一套學習方式放在一名業餘小朋友只是想增加一下音樂素養的情況下,是非常不合適的

練習頻率

可頻繁一些,但是練習時間要短。也就是次數多,單元時間段。很多不願學鋼琴或學不下去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無法長時間高度集中精神,他們懼怕長時間的孤獨。練琴就是一個人面對大量困難問題的過程,而孩子,他們擅長做他們擅長的事情。

當然,所謂練習就是一個將不擅長的東西變得擅長,所以將練習頻率變多時間縮短,讓每次練習只解決一個或半個問題,點對點去提高效率

一定要制定練琴的計劃

為什麼有琴房高手這種現象?

心跳的速度是一個標杆,比心跳快我們會認為快速,比心跳慢的我們會認為慢速。當我們公開演奏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我們的標杆就失衡了。

解決的辦法是告訴孩子彈慢一點

要點:

1,家長與教師間保持良好溝通

2,每次解決的問題不要超過三個

3,簡單記下上課筆記

4,制定練習計劃,有側重點不要盲彈

5,注重練琴結果而不是量,跟著筆記來

6,每周練琴次序跟著問題走,沒完成第一個就別碰第二個,應該將有限的時間放在有效的練習上

7,如果有一個問題花了好幾天都解決不了,那麼回課時再次請教老師

以上。


謝邀,和小孩溝通,給小孩上課是一門學問,和一個人教鋼琴的水平無關,和演奏水平更無關。就好比讓清華的數學教授給一年級小孩解釋四則運算,不一定有大專水平的小學老師講的明白。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不教小孩的原因,因為小孩的思維方式和成年人完全不同,我們看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在小孩眼中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高音低音的問題,小孩一般只能理解垂直的高低,鍵盤左低右高,大提琴下高上低,對於很多學齡前兒童是無法理解的。如果說亮和暗的話,在很多小孩的體系里黑鍵是暗的,白鍵是亮的。在德國,又不提倡把一個新的東西直接灌給小孩,而是希望引導小孩自己去理解,培養邏輯性。

在這個問題里五花八門的答案也能看出來小孩的思維方式和成人有多大的差異,小時候有什麼神奇的誤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84952

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孩也是完全不同,同樣問題出在不同的小孩身上,解決方法也不同。同一個小孩多次出現同樣的問題,解決方法也要換著來,一味地鼓勵教育也是沒用的。

成年人初學者也一樣,思維方式和已經會彈鋼琴的人不一樣,有很多在我們已經會彈鋼琴的人的眼裡,有些東西做不到或者一直做不對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我們在用我們自己思考的體系來看待他們,而他們用的很多可能是另一套思考體系,就像駕校教練不理解學員為什麼起個步都手忙腳亂一樣。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彈得好的不一定教的好,教的好的教初學者不一定好,水平高的教小孩也不一定好,水平高的也不一定適合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同時又適合自己現階段的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我去年考碩士之前對十幾個教授做了研究,和六七個教授上了課,最終選的我現在的教授,她在這五六個人里不是最出名的,不是簡歷看著最好的,也不是彈的最好的,所在的學校也不是最好的,但是上了一節課就感受到,她是現階段最適合我的。

德國現在音樂的學制已經細分到:

音樂教育學,更偏教育理論。

早期音樂教育,更偏向學齡前或者一二三年級的小孩。

音樂教育,在中小學當音樂老師,並且面相小學,不同種類的中學,學制是完全不一樣的,從一開始申請就定下來了,上的課也不完全一樣。

器樂/聲樂教育,在表演系的基礎上添加教育課程,大量的額外學習怎樣教初學者,上課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學校需要修的早期音樂教育的課,有的不用。

器樂/聲樂表演,只學這個專業在德國是沒資格教學生的,找工作連投簡歷的資格都沒有,要麼成為萬人之上的職業演奏家,要麼再同時修一個教育專業(大多數德國人都是)。

還有些學校本科學制只有聲樂/器樂教育,到了碩士才分教育和表演。


看到這個問題真是感慨萬千,小的時候,我也一直在學鋼琴。一開始是一個溫柔的小姐姐在教我,雖然現在回想起來,小姐姐自己的技術可能也不咋地。每周去小姐姐家裡上課,有的時候趕上小姐姐家裡做好吃的了還會先吃點再上課,有一次小姐姐過生日,在上課之前吃了小姐姐好大一塊蛋糕,對於那時童年的我,家裡其實並不讓吃零食,那一大塊蛋糕真是讓我很驚喜。然後呢,吃完了就開始上課,小姐姐會讓我把曲子編上詞,一邊彈一邊唱,對於童年的我來講,本來學鋼琴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這樣一來似乎趣味性高了很多。

後來呢,大概過了一年吧,小姐姐有事情,不教了,父母就給我找了個名望很高的鋼琴教授,當然彈的確實也很好,40多歲的中年男子,據說從8歲開始便開始專職練鋼琴,有點現在運動員國家隊的那個意思。老師很嚴厲,上第一節課便糾正了我好多好多的指法問題,還有整個人彈鋼琴時的姿勢和感覺。每次上課,都把我批評的狗血淋頭,本來學鋼琴已經不是我所主動選擇的了,還遭受這樣的打擊。可以說當時幼年的我是崩潰的,一度拒絕練鋼琴。然後總之後來就跟著這個老師學了幾年鋼琴吧。

現在我已經25+了,因為走上了工作崗位,大約也有5,6年沒有怎麼碰過鋼琴了,然而每次回想起這些學琴經驗呢,還是要感謝後來的那位嚴格的老師,雖然他很兇,但是他讓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翻開譜子,稍加練習個一兩天也可以讓吃瓜群眾讚嘆不已。對於懂行的人來說,姿勢和動作以及對節拍的把握也無可挑剔。

所以呢,想想那時候如果一直跟著之前那個小姐姐學習呢,或許現在的收穫就只會剩下開心的學琴時光了吧。

以上,個人經歷,供你參考。


家有琴童,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每每孩子要放棄的時候,家長總是要用盡全身的解數去化解。

我家小朋友換過三次鋼琴老師,中間有不少心得體會,願意同題主一起分享。

在探討方法前,先分享小朋友的學習經歷吧。

毛毛蟲三歲開始學琴,家裡沒有任何音樂背景,只有一個特別羨慕在火車站休憩的時候能自彈一曲娛樂自己的媽。

從三歲開始不是因為想培養什麼鋼琴大師,而是幼兒園的「必修課」。一天一對一半個小時,爹媽不用操心,回家練不練琴無所謂。而對於這個鋼琴老師,家長除了能從每周帶回來的琴本上看到進度以及一個學期一次15分鐘的公開課,知之甚少。

慢慢的,老師希望回家也能練習一下。但讓小朋友上琴凳真不容易。

為了讓彈琴成為一種習慣,媽媽煞費苦心。

好在小湯的曲子多是兒童歌曲,把經常彈的曲子找出來,讓小朋友學著唱,慢慢的算是有一點興趣了。每天不強調時間,只要她能上琴凳彈就可以。

而學習都有記憶曲線,所以每次都要複習以前學的。而小朋友因為以前學過的比較熟悉,也願意從頭開始彈起。

真正考驗媽媽的在後面。

來美之後,必須自己找老師。通過社交網站找了一個住的很近的老師。每周來家裡。一次60分鐘,60刀。60分鐘對四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很痛苦的。但是由於老師上門,老師更希望時間長一些,人生地不熟的就忍了。

第一節課說好是免費試課的,老師來了,她說她是Stanford畢業的,從小彈斯坦威鋼琴,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兒子在學校里是小提琴首席。我注意到她做了非常漂亮的美甲。

小朋友看到有老師來了很開心,把之前學的曲子一個一個彈了40分鐘,後面20分鐘這個老師隨性讓談了scale(音階),很快60分鐘過去了。老師也改變了主意,收走了60元錢。

因為孩子不碰琴有一陣子了,我希望她能找回之前的狀態,因此沒有太多介意老師的變化,後來想想,太錯了。

因為學琴,不僅僅是學琴,更是學做人。

學琴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加的專註,能學會欣賞音樂,能感受到音樂的美,而老師,言傳身教下,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指尖的技巧。

她經常遲到,到時間了卻希望早走,因為要接孩子,費用一分不能少。如果孩子堅持不到60分鐘,她就希望能早點兒走,但是必須給足60元刀。如果商量縮短課時,就要求30分鐘45刀。

中間有一次沒來,沒有電話,沒有簡訊,後來說是生病了。

這一系列其實都不是最大的問題,而是這一切映射到了她的教學。因為她教琴,僅僅是為了生計。只要你能保證她一次60元錢,其他的都不重要。

她的教學沒有體系,想起來什麼就是什麼,一會畫一會兒唱,孩子節奏掌握不好,她說因為小朋友語言不好,她沒法教。又說等長大了自然就好了。一節課60分鐘多是孩子在表演自己以前練過的曲子,或者老師在各種手舞足蹈讓孩子還能坐的住。

每一次上課都是在走之前布置練新的曲子,課上讓孩子彈新的曲子,而學習新的曲子的任務自然落到了家長身上,為了讓孩子不至於浪費時間,我會非常辛苦幫她認譜子揪錯。

可是為什麼我用了半年才換?

因為這個老師很「藝術」。她一上來會讓孩子自己嘗試寫曲子,她說這就是她教琴的方式,天馬行空的方式讓孩子沒有壓力,非常喜歡彈琴。她鼓勵孩子自己寫曲子,她鼓勵孩子熱愛音樂,她教小朋友的那段時間,孩子經常會自己爬上鋼琴瞎彈。這一點當時讓非常反對流著眼淚學琴的媽媽我非常讚賞。也因此忍下了很多帶著「藝術」帽子的不拘小節。

然而,結果是,慢慢的半年後,孩子除了多彈了幾首曲子之外,新鮮感淡了,節奏該錯還是錯。難的地方一跳而過,老師遇難而退,媽媽揪著練,孩子彈琴的水平止步不前。

這個時候我開始思考,究竟「藝術」該怎麼學

有幸的是,朋友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推薦了一個鋼琴老師,叫Jessica,試課之後發現原來鋼琴可以是這麼教的。Jessica是一家音樂studio的老師,因此不存在遲到早退的問題。

每節課30分鐘,35刀。

30分鐘內10分鐘用來練習指法(scale, chords),10分鐘彈學過的曲子。糾錯,如果曲子里該練習的點都完成,最後10分鐘教新的曲子。

頭10分鐘彈的時候會一遍一遍強調各個調子分別有幾個升幾個降,錯的時候要求放慢速度,分開手練習。跨度大,小手完不成的就用小彩虹跳躍完成,速度起來的時候如何轉換力量,該如何去體會手指間的力量轉換等。

學過的曲子則對通過的要求非常嚴格,跳音要表現出來,強弱要表現出來,前後銜接不能斷,該抬手的時候不能不抬。腳踏踩抬的點不能錯。該連的音不能斷。樂譜上每一個符號都會進行描述,並讓小朋友跟著說。

而新的曲子教是需要花最大力氣的,她一般會把譜子里難點,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手挪動位置,或者需要伸展(extend)的地方標出來,然後帶著小朋友彈一遍。

剩下最花時間的練習留成作業,而難點標明之後練習就容易不少。練習的重點也很明確。

後期還加上了理論書,選的曲子同理論書里的點配合起來一起學。

由此,這三十分鐘非常的緊張,老師爭分奪秒。

孩子手型不好,容易塌,老師會一次一次糾正。告訴她手塌的就會影響手的移動。

孩子節奏不好,其中一個曲子,節奏彈多少遍都不會,用節拍器基本等於沒用。她會帶著孩子打拍子,跺腳,唱拍子,一遍一遍糾正。

孩子詛喪的時候,她甚至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曾經的她有過什麼樣的坎,如何的跨不過去,如何的讓她的老師很失望。用此來鼓勵孩子,其實你不差,你看看我當年。

琴房提供的腳踏延伸板不太好用,她窩在鋼琴底下用手扶著孩子的腳,讓孩子感覺節奏和腳踏的力量。有一個孩子因為個人原因來晚了(studio要求24小時通知,如果不通知,不進行補課),家長問起補課的事情的時候,她願意安排時間給孩子補課。她自己在另一處朋友開的studio中教學,一年給孩子安排兩次recital(表演),場地費用都她自己出。

之所以會注意這些細節,是因為這些細節中能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而老師的用心最為受益的就是孩子。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才能讓孩子願意去面對困難,去挑戰自我。

而一情一結,家長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她的一言一行讓孩子達到的學琴境界是,天天盼著上課,即使不願意練琴。因為休假錯過一次鋼琴課會哭。

學琴,一遍一遍的重複練習,對於五六歲的小朋友來說真的不容易。尤其是碰到總彈總錯的時候更是會讓孩子非常的沮喪。在孩子沮喪的時候如果老師再批評的很嚴厲,基本上就是扼殺孩子所有彈琴的興趣。除了一遍一遍演示以及練習之外,找原因也非常重要。而找原因不僅僅靠老師也靠家長。毛毛蟲手經常是趴著的,尤其是彈黑鍵的時候,有一次我發現她只有兩節手指以上碰到黑鍵她才放心去彈,感覺她是沒有安全感,怕用指尖控制不好。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跟她演示用指尖戳她痛,還是用手指平面壓她痛,讓她感覺指尖的力量跟手指平面的力量之間的差距,她才慢慢明白為什麼手型那麼重要。找到這個原因,她之前談pp,弱音總是輕到聽不見,以及mf強音都得狠狠敲才行的毛病也就迎刃而解。

好的老師總是可遇而不可求。換老師也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我能想到的辦法是

1.針對錯誤在家先進行糾正。

題主的情況下,或者先在家看看孩子的問題。節奏問題本就是孩子非常難跨越的坎。以喀秋莎為例,不妨試試讓孩子學唱這個歌,她會感覺到不同音的快慢,還可以不彈琴邊唱邊打拍子,看孩子喜歡哪種方式,只要她能把這個拍子糾正過來就可以。

另,學鋼琴一開始特別重要,如果一開始錯了,手指形成記憶之後,再去糾正就會比之前花更多的精力更長的時間。發現孩子不斷的錯,就應該打斷這個節奏,深呼吸,think, touch, play.先思考,想一想問題是什麼,該注意什麼。有必要的話可以在譜上畫嘆號之類的提醒注意。然後把手放到正確的位置上,然後再彈。題主孩子犯錯的情況非常常見,而這個老師的處理方式的確很不對。

2.跟老師交流下改進教學方式

正如題主所說,頭一節課花點時間把注意點說一下,容易錯的地方點到了,這樣後面練習也能有重點。

3.跟孩子溝通,看孩子到底是因為鋼琴害怕老師還是因為老師害怕鋼琴。

如果還是是因為老師害怕鋼琴,可能真的要考慮換老師了。

4.關於recital(表演)

差點落下很重要的一點:recital(表演)。同考級類似,又沒有考級那麼功利,毛毛蟲一年有兩次表演的機會,每次表演之前的練習,之後的總結,對她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明顯在表演之後都會有顯著進步。有些老師自己會組織自己的學生集體表演,而音樂工作室都有自己的表演,非常推薦這種熏陶孩子的方式。毛毛蟲所在的studio還有聲樂,吉他,小提琴,鼓等各種樂器表演,對她感受音樂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希望能有些許啟發。


看到你的問題眼角都有點濕潤。願意反思的媽媽和勇於承認錯誤的教授,在成人的世界裡實屬難得,你們真的很棒。

作為灣區為數不多的公立華人老師,我現在的微信群最活躍的有「灣區小學教育群」,「灣區閱讀寫作群」,「灣區小學數學群」,「灣區詩詞朗誦群」,「灣區學區房群」,「灣區夏令營群」

……

每天都是幾千條的消息,再加上我公眾號的後台,知乎的家長私信。這裡面的重災區,就是課後興趣班。

你能感受到在這些群里的焦慮嗎?每個都是500人的大群,大部分家長都是重複加群的,因為現在每個孩子,一個奧數班+一個樂器班+一個體能班幾乎是最低的標配了,頂配還要學習多種語言、棋類,輔導班+家教雙管齊下。你的女兒現在才六歲半,可能只學了鋼琴,等她上了小學,壓力會更大,你對她的期望也會更高。

我從三歲學電子琴,五歲學鋼琴。二十年前的中國,40分鐘一節鋼琴課收費400人民幣。老師名氣很大,和我媽一樣信奉棍棒教育+懲戒教育,老師扇一耳光,我媽再補一耳光。學了快十年,表揚不到十句。我除了考級加分,一無所獲。 相反,我的自信心遭到毀滅性的的打擊,現在還在災後重建。

我五歲的時候也強烈表達的對鋼琴的興趣,我媽開始也表示培養個愛好就行,但是即使成人興趣也會變的啊。你上了軌道程序化了就更不行了,周圍的人都在考級+比賽,肯定有對比。學習才藝本來就很苦,很多家長情願花500元上一門鋼琴課,也不願意花500元去聽一場音樂會。讓學藝之路越來越苦。

總結幾點吧。

1. 鋼琴教育不是鋼琴技巧教育

培養對一門藝術的熱愛吧。如果沒有熱情,縱使你琴藝高超,也只是一個技師,一名工匠。

2. 鋼琴課不是鋼琴考級課

琴棋書畫本來是是很詩情畫意的事情,是人類陶冶情操,休閑娛樂的方式。但是變成「興趣班」,全是童年陰影。這裡面還是太功利了。如果不是為了升學優勢,競賽加分,特長保送,我想興趣班也沒那麼火熱。

3. 朗朗只有一個

我小時候就有很多家長砸鍋賣鐵陪著孩子去音樂附中念書,然後上音樂學院。但是這一行實在太難了,很大程度要靠老天賞飯吃,已經不是二八法則了。除了音樂家以外,最好的職業就是大學教授了。可以說90%的小孩,最後都不會靠鋼琴吃飯。想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釋懷一些?

4. 戒掉家長的功利心和虛榮心

不要把考級和比賽結果當成學習的最終目的。每年暑假,學琴的孩子都會收到各種才藝比賽的邀請,鋼琴老師也需要教學成果啊。很多比賽,評委水平都參差不齊,很多獲獎的也都是評委自己的學生,讓孩子被一群專家評頭論足,即使能拿獎,又有什麼意義?

在學琴的路上,如何能夠既保護孩子的興趣,讓他領略到藝術的美,又能保持精進有所提高,這是家長和老師們最大的難題。

所以選擇一個和你一樣價值觀的老師,是最重要的事。

小美女的態度很好,原因你也知道,因為她資歷尚欠,火候未到。我是做老師的,我很清楚老師的心態,如何委婉又直接的和家長溝通也是門藝術。用季羨林的話說:

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讓六歲的小孩子喜歡一個老師太容易了,如果你打算長期學琴,不要經常換老師,直接找一個最合

適的。一個好的鋼琴老師,既要有專業的自身造詣,又要懂兒童心理,可遇不可求。建議你再給

現在的教授一些時間觀摩再說。最重要的是不要給孩子挫敗感。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信是一輩子的事,和學藝比,孰重孰輕呢?

你後面補充的幾點,孩子自尊心強,早熟,回答問題太認真等等細節。你也承認你敏感多思了。看到你對這個問題如此細緻和大篇幅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你對孩子的干涉可能無孔不入。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是沒心沒肺童言無忌的時候。太計較得失,恐怕還是因為父母太在意結果了。「Less is More」。其實家長和老師在教育上,並非做得越多就越好。能盡量少干涉孩子的成長就盡量少干涉。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監督和管理,適當的「放縱」也是一種教育。

只有解放天性,你才能真正發現孩子的潛能啊。你說你對自己人生有很多遺憾,希望能告訴她讓她少走彎路。這是不是你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呢?

人生,哪有所謂的彎路呢?


呀,不瞞你說,我現在正在師從一位海歸回來的教授。

幾個月前,我才剛剛開始學鋼琴,那會琴行分給我的是一位96年的孩子。跟這位老師學習的時候,算是比較輕鬆的。後來,年輕老師出國進修了,琴行給我換了老師,就碰到現在這位了。這位老師,學術味濃多了,整節課都是檢查作業!沒有時間指導新曲,新曲全部自己課後琢磨去!一言不合就說別人節奏不對,給我數一節課的節奏,簡直和題主女兒的情況一摸一樣,我剛看題目都懷疑是不是同一位老師。

可是我是成人吶,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拖我的課時。

然而幾節課下來,我的節奏穩如狗,那位老師就不找這個茬了,開始說我沒有音樂感了。我相信題主你女兒節奏好了之後,估計也會跟我一樣,被說彈得死板,只顧節奏,沒有音樂的感覺。接著便關注踏板啊、彈琴鍵力度輕重等方面去加強音樂性。整個過程要不斷地和老師磨合。我想和你說,這是套路,無論小孩或者成人學鋼琴,這都是一定要走的套路。

你不用發脾氣,這種套路,走幾節課就好了,如果幾節課下來壞毛病改不了,孩子又很排斥,你就應該考慮孩子是否適合彈鋼琴了。我不去評價你孩子日常別的方面如何如何,但是像音樂啊美術啊這一類專業,的確是必須有天賦的,遺傳和家庭氛圍都很重要。而且,這些技能,會也不錯,不會也行,並不是必須的。你要真的想在學鋼琴這事上開導她,我建議題主你先學會,再由你來教她。雖然手指靈活度你不如她,但是樂理知識成人吸收得很快的,你陪她練一段時間,事半功倍。


首先想說放輕鬆一點,琴童的家長都不容易,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要學會快速調整自己。

也許有著相似的經歷,從一名琴童家長的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一、先說家長吧:

首先從您的言語中看出來您是一位負責的家長,能夠在早期啟蒙階段找一個嚴格而有經驗的老師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同時很注重孩子的心理及想法。在學琴的道路上,孩子的天賦和努力很重要,名師很重要,家長同樣很重要;孩子去學琴,你要接送陪課陪練;越來越貴的學費,要你承擔;孩子不開心了,你要哄著;教學上有矛盾,你要和老師耐心溝通;學琴、學習的大方向,你要把握著;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家長自身的層次也就決定了您孩子將來能走得多遠。

1. 作為家長,需要對彈琴這件事情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是想學一門樂器,陶冶情操也行;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將來要走專業的(不一定是鋼琴演奏,作曲、指揮或者將來轉第二樂器)也是一條路。在成長的道路上,這個定位也是可以不斷修正的,不同的定位也就決定了投入的時間、經歷、金錢。

2. 對待孩子,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平權化的,不要因為性別和年齡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比如,這次老師發火的事情,可以過段時間在孩子平靜的狀態下,跟孩子溝通一下,當時孩子為什麼不肯聽老師的話好好改正,當時她怎麼想的。把孩子平等地當成家庭的一份子,尤其是學習藝術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更需要經常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3.坦然面對孩子的優缺點和狀態。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孩子,有的時候孩子的缺點也是她可愛的地方;等孩子上了小學,在學業和彈琴兩方面平衡會更難,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回家做完作業還要練琴,這個時候可能別的孩子在玩耍或者已經休息了,你的孩子還在奮鬥,經常孩子因為已經很疲憊了,練琴出錯而導致家長很惱火;學琴的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瓶頸,面對這些,作為家長更多地需要坦然去面對。火氣上來的時候,經常需要對自己說:她是我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4. 文中您提到了您孩子小聰明和不自信的兩點,我有一個建議是您最好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或者當著孩子的面在親朋好友面前這麼去說孩子的缺點,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您經常提及,在孩子心中會固化這個的觀念:我就是不仔細就是不自信,會適得其反。

5. 大棒也要有,棒棒糖也要有。既然開始學琴了,就要好好學,不要認為孩子小就放鬆要求,老師指出的問題回家認真改;平時在家練習出錯,就要慢練直到改正;每天都要按時練琴,不要缺課。這裡有一個小方法分享一下,我們家一直執行的是積分計劃,孩子她媽和孩子制定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得分標準,例如每天在家練琴完成預定目標得五分,上課回課老師對每一首回課質量打分,得到優秀五分等等;每次要交下一期學費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就坐下來結算一下這段時間的表現,一分可以折算三十元;理論上只要平時表現良好,就夠交學費了;如果表現優秀,多餘的積分就是一筆不菲的零花錢;如果表現差,不好意思,學費不夠的部分請自己想辦法解決,例如拿自己的壓歲錢補足。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珍惜自己學習的機會,珍惜家長的付出。彈琴也是一件枯燥而辛苦的事情,該哄哄孩子的時候就要哄哄,偶爾買一件她心愛的小禮物,策劃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是對孩子的激勵。

二、再說說孩子吧:

肯學琴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拿我家的姑娘說吧,五年的彈琴學習經歷對她也是一種歷練,她比同齡的孩子更吃得了苦,心智方面更加有韌性,內心更加單純而平靜。等孩子大一點去學個舞蹈,女孩子的氣質就出來了,哈哈,太自誇了。

1.文中您提到了您孩子小聰明和不自信的兩點,我覺得都不是問題。事情分兩方面看,聰明也是件好事,不管學習或者彈琴都比別人掌握得快,輕鬆許多。你還說小孩太聽話了,那不是很好嗎,聽話的孩子多省心啊。

2.目前這麼大的孩子,目前正如其他答主所說,多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多聽聽CD,有機會去看看現場音樂會;學琴這條路很長,堅持也是最大的條件之一。

3.看淡考級和商業味很濃的比賽,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經常去和其他孩子比較進度。說實話,考級機構越來越多,拿著八級、十級證書的孩子滿大街都是,十級證書能證明啥,啥都不是,考級可以去考,但是不要為了拔高把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考級上了。同時,現在很多老師玩出了新花樣,鼓勵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有的是琴行自己辦的,有樓盤辦的,有比賽和旅遊相結合的,哈哈,冠名是一個比一個牛),孩子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準備比賽的曲子上了,表面上看孩子獲了

獎,老師獲得了名利,大豐收啊,其實參加次數多了,就會發現也就是這幾張老面孔,別一直混跡在這樣的圈子裡面。最後想說,別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彈琴的進度快就不淡定了。

鋼琴是一個很簡單也是很複雜的樂器,人人都能彈出音來,能彈出音和能彈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現在社會上有一股不好的風氣就是高難度、低規格,動不動就是八歲的娃來秀一把野蜂飛舞,張口閉口就是肖練、李斯特炫技、貝多芬大型奏鳴曲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部分的孩子基本譜面上的東西都沒有彈清楚,也是就彈出音來了,更不要說速度、風格、斷句、換氣、踏板、技巧的處理等。對於初學的孩子來說彈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彈對了沒有。

三、最後說一下老師吧

老師是孩子攀上高峰摘下明珠的領路人,最後能達到怎麼樣的高度,老師也是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跟上好的老師,就要好好珍惜。

從您的描述中,我覺得孩子的老師是一位有專業素養、教學盡職、平時對待孩子還是不錯的老師,不要因為老師的一次發火就否定老師。

1.先說說我家姑娘目前的老師和學習狀態。老師也是海歸,畢業於US NEWS排名也算是全美TOP5的音樂學院,跟這個老師上了半年。目前上課的狀態是每次上課結束布置下一次的新課要求,對新課的要求是整個譜面彈下來基本上不能有彈錯音、漏音、指法錯,連貫,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理解和彈出曲子的風格;新課基本不會做講解和示範,回家自己琢磨。上課就是對上一周已經指導過的曲子進行復回,然後對準備的新課試彈,如果試彈磕磕巴巴,直接就是合上書,不教了,自己回去再練一個星期吧。每次上課壓力超大,說實話,從跟上這個老師到得到老師第一次表揚,整整四個月,聽到老師表揚的那刻,我覺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但是孩子和我們都非常感謝老師,老師是一個超有耐心的人,對於每個錯誤和難點都講解得很透徹,指導孩子練習到完全正確為止,對於孩子一時無法理解的東西,課後都會發相關的視頻或者CD給孩子,啟發孩子去理解。雖然孩子跟這個老師時間短,但是從她內心來說明白老師為什麼這麼嚴格要求她,很崇拜老師。所以別對自己的老師有看法,對你嚴格是對你有希望。

2.我建議每個學期結束,您約老師好好溝通一下。孩子平時對待彈琴回課上課的態度,家長配合的態度也決定了您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您自己抓得緊、孩子努力刻苦回去練習了,老師都會看在眼裡的,自然會多教一些給孩子。如果平時回課不好,上課家長拿個手機坐在後面或者是把老師當成託管所,送完孩子就走了,那老師自然也就是賺你的課時費了。

3.基層的啟蒙老師也看多了,現在是誰都能出來教鋼琴,可以說越底層,老師的素質普遍不高,能跟上一位不錯的老師,就跟著老師好好學習,老師和家長會越來越磨合好的。

說得有點多了,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

~~~~~~~~分隔線~~~~~~~~~

看到這麼多答主說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去更換鋼琴老師。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想請教:

鋼琴老師換容易啊,再找一個也不難。換個說法,如果發飆的是班主任,數學老師,語文老師,英語老師,是不是就應該去炒了任課老師還是炒了學校?炒完了,下次就會碰到完美無缺的了?


作為音樂學院教授的研究生,幫老師陪練他的年齡小的學生。

我老師一直就是秉著給學生糾正百分之百為基準的,不論年齡,所有的錯誤都是當場要做到他要求的,基本要求就是當場做好,做不好就會開始急。他曾經給我說,他對學生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每次自己發火之類的自己也心煩,但是他從來不會說把要求降低,至於學生能接受多少按學生的能力層次所達到的也就不同,他心裡也都有數。

他給我上專業課,要求也是一絲不苟,給年齡小的學生同樣的要求,這是對專業的認真態度。

經驗豐富的教授一般是通過正確並且嚴格的訓練,讓學生懂得練習方法,慢慢養成分析樂譜去思考去聆聽,提高學生的能力。我覺得如果感覺老師要求太高,說話比較重,可以和教授商量溝通方式,(但其實換位思考,教授看著學生這樣也急的不行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家長的位置很重要,需要給孩子溝通,要樹立信心,家長要隨時按照正確的思路去引導。比如得弄清楚老師上課怎麼急了?

就像你說的,孩子改不過來,老師就發飆了。這確實是因為沒有注意力集中去更正而導致的,對於小孩子來說,完全集中注意力去改正樂曲中的錯誤是很難的,因為小孩子剛學,對聲音效果已經樂句等都沒有一個概念,老師一說當然懵逼了,這需要家長一步步地在課後給孩子引導,改變孩子練琴的方式,一定要聆聽和思考,這點很重要。

學琴是一件很苦的事,作為一個過來人只能說慢慢來,但必須按照正確的路去走,會苦盡甘來。


換個角度,教授小時候也是天才(一定是的),他是理解不了凡人的…如果你覺得你家娃要走專業,或者敲打敲打也能激發天賦出來,那就跟著這個教授,讓她看看什麼叫做天才+努力;如果就是修身養性,建議換個溫柔美麗的大姐姐

以及借地吐個槽,不是說你:現在小孩子就算是走修身養性路線的,也不打算天天摸琴嗎?我同事小孩三歲半,想學鋼琴,我說買個琴吧,反正天天要練,她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我,說我超pushy,又不打算學專業,為什麼天天要練…


首先對媽媽不強制孩子考級並僅以考級作為目的點贊,但是不以考級為目的不代表學琴時對孩子完全沒有要求,如果家長對孩子完全沒有要求,孩子自然也不會認真對待,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懂得自,她的所作所為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的態度。所以我覺得您對孩子要求不夠,所以導致孩子自己對學琴也不是太認真,包括不珍惜學習機會等等這些。

還有學習了好幾個月上台卻連中央C都找錯了這個是太不應該了,不排除啟蒙老師基礎打得不好這種可能。老師適當嚴厲不是壞事,一味划水取悅家長和孩子會使學琴質量大打折扣。

遇到老師的批評呵斥,媽媽其實不該將自己的感受代入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的心理是和成人完全不同的,也許您覺得孩子受到了傷害,但也許孩子只是覺得「我做的不好讓老師發火了」,這個年齡的孩子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取悅大人,他還不具備判斷是非和自知得能力。所以這時候您更該鼓勵孩子好好練琴,下次不要再讓老師批評自己,以此作為動力,如果您表現出很受傷害,孩子也會這會這樣認為,甚至自己讓您也收到了上害,因此記恨老師,對學琴產生抵觸,這都是非常不好的。她課堂表現不好是事實,性格上差異並不代表她做的對,您對老師的糾正會使孩子認為她沒有錯,錯的是老師不理解自己,生出逆反心理,這對以後的學習和溝通都不利,希望您和老師的對話並沒有讓孩子聽到。

最後您提出如何引導孩子的這類問題。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天生的,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鑒於您孩子的年齡,她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家庭教育,而孩子的性格受母親的影響又更大,從您的表述來看,孩子受了批評您要去與老師做一番解釋,說明您也是極為要強敏感的,也許日常生活中您對孩子流露出的種種情緒,讓孩子覺得犯錯是可恥的,不可以犯錯,不可以接受批評。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類似事件,引導孩子知錯認錯,並明白犯錯不可恥,人人都會犯錯,知錯就改還算好孩子,而且必須以身作則。所以要引導孩子,還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畢竟您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


換老師,看著我就心生煩悶……

名頭多不一定彈得好,彈得好也不一定教的好,教的好大師也不一定教的好票友。

感覺你和你女兒制定的規劃,和老師制定的計劃和目的完全不一樣。你應該和老師溝通清楚,明白的說我家孩子學這個就是為了陶冶情操,不是為了建功立業。讓他把課前課後比例調整一下,6比4舒服就調到6比4,9比1是指著你家孩子是肖邦再世嗎?

課堂最後跟我說有幾個新曲子要我練

我費盡千心萬般苦好不容易攥出來了,然後下次用90%的課時找罵?能開心的了嗎?不開心,就更容易出錯,出錯就更不開心,久而久之必將導致痛恨鋼琴。

音樂何來對錯?

「跟譜子上不一樣」不叫錯,音不達意才叫錯,難聽才叫錯,我不喜歡才叫錯!

更何況這種連「家長都聽不出來」的節奏錯誤,只要你不考級,不走專業演奏,這根本就不能叫錯。

孩子既然是這麼理解的,喜歡這麼彈,老師糾正無效後就應該放任她這麼彈下去,等她彈熟了彈6了彈出感覺了,這時可以問問她:「你覺得,這裡,這樣彈,會不會更好?來,你試一下~」

如果孩子說:「哦果然這樣彈更加好聽誒!」

那不就改過來了么?之前瞎較什麼勁呢?

如果孩子說:「不,我覺得還是我那樣彈更好。」

那還bb個毛?孩子沒錯!

(就算你老師可以說「孩子閱歷尚淺體會不到這種美」,那又何必在她「境界未到」的時候強行拔苗助長呢?等她境界到了水到渠成再改多好~)

彈琴也不存在什麼「一旦養成習慣以後就改不過來了」這種鬼故事,尤其是旋律和節奏(姿勢和發力習慣倒是相對難改一些),要知道高手們油起來一首國歌都能信手拈來給你彈出800個樣兒,各種不同風味的國歌~~~

而且要知道,一首曲子的譜子也是千奇百怪各式各樣都有,為什麼?都是這個高手拿過來,嗯,覺得這裡不太好,改改!那個大師拿過來,覺得那裡還可以加花,改!又一個大師看了看,這都什麼破玩意扯了我重新寫一版算了…………就這樣一個曲子有了N多版本…………

所以啊

跟老師溝通好,快樂教育別較真,一不走專業二不趕進度,何必呢?最好的老師,是能引導孩子熱愛鋼琴的老師,順便教孩子一些方法和技巧,如果能在未來精進上幫孩子突破就更好了~~~

(ps:這仨是有優先順序的。顯然小美女能做到1和2,而老教授則更擅長3,可以說作為老師,小美女是強於大教授的)

死摳譜子教孩子彈幾首曲子算什麼能耐?

這種活捧本書你都能幹!

哦,為什麼開頭讓換老師呢?

因為我總覺得以上內容和老古董是講不清楚的,他們大概會講自己叫「嚴師出高徒」「我這是對孩子負責」「為了讓你家孩子少走彎路(而是走一條筆直的死路……此處小吐槽怡情)」……有良心的直接不教了,沒良心的開始上課拖沓背地慫奸壞黑你課時費了…………

還不如

直接換人

找一個能用鋼琴感動你和你家孩子的人來教吧

還是這句老話

千萬不要讓孩子

「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

這是中國琴童最廣泛最沉痛的悲劇!!!


這個問題一直出現在時間線上,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從兩周前就想回答了,一直沒時間坐下來寫,所以都是些零散的想法,想到就打出來一些拼出來的。

80後之前的幾代中國家長不重視孩子心理一味求成績真地造成很多問題,這位年輕家長明顯很重視孩子感受,這值得讚揚,但是但是但是。。。這位家長是否也有可能反應過度了還沒思考在點兒上呢?看了問題描述和評論中的補充描述之後我滿腦袋懵圈!為什麼事件帶來的思考是「孩子性格跟我一樣,倔強、過度保護自己不願表達受傷的感情、我怎麼開導,怎麼讓孩子不走彎路」而不是試圖解決實際問題:為什麼孩子改不了老師讓改的東西?若真要追究心理原因,恐怕是很怕犯錯的孩子才會這樣。那為什麼怕犯錯?其中一個可能性難道不是家庭氛圍小題大做、大驚小怪嗎?題主打了那麼多後續,某條里還自責起自己不淡定,看得我膽戰心驚的!說句冒犯的話,我若是孩子也怕不知做錯什麼會讓您又開始長篇大論、心理剖析一番啊。對心理問題的重視是要有度的,少了、過了都是不健康的。其實我更想討論的是整件事關注點的偏差。

問題很簡單,孩子換老師,資深老師要求改正的東西孩子當場改不了引發了老師發飆事件。這很簡單的事,題主寫了那麼多卻沒問道關鍵性問題:孩子為什麼做不到。我相信她不是能做到卻故意不做,她裝鎮定也是為自己做不到而挽尊。心理方面這完全沒什麼不妥,家長此時過度強調心理問題是沒必要的,甚至會讓敏感的孩子更加不敢表達真實想法。不如就問問為什麼做不到,解決實際問題。

題主說到過孩子曾學琴一段時間後上台找不到中央C。這件事是 匪 夷 所 思 的!就跟上台讓摸鼻子孩子找不到一樣不可思議。題主口吻中還是很喜歡年輕可愛小老師的。然而跟著她彈完幾冊小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質量!學這些小曲子目的不是認對音就完事大吉了,連線、跳音等等音樂符號的觸鍵習慣等基礎才是對長遠來講更重要的。如果學幾個月還找不到中央C那十有八九是小老師給打的基礎 太 差 了!我大概6歲時還曾用一個小時教會過我堂姐雙手彈一首雪絨花呢,零基礎。但是那不是真正的鋼琴教育!好的教育提供的是工具,可以在今後的日子裡舉一反三、高效練琴。

很多人提到多聽音樂培養音樂修養的重要性而不非得苦練技術。多聽很重要沒錯,但短期內不會展現出影響,與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八杆子打不著的。換言之,你知道世界知名雕塑長什麼樣卻不知道怎麼用刀那是連正方體都刻不出來的。

有人提到不需要資深老師教小孩,就像小孩學數學不需要請博士。這根本就是不成立的類比!音樂演奏不是模式化的、基於定理的學科,它是綜合學科,是需要腦、身、心達成和諧的一門藝術和學問。從小開始識譜時要識到多少細節、怎麼觸鍵、怎麼練琴就是至關重要的。教過很多學生並有合理教育理念的資深老師才更有可能教出好學生這點毋庸置疑。條件允許,能找好老師就找好老師(這裡指的是會教的而不一定是自身演奏經歷閃亮的)。

有人說學音樂不怕走彎路,然而對這種模糊的表述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對於彈琴的人來說打基礎就是很怕走彎路的!!!兒時基礎訓練很有可能就決定了孩子一生的琴路。是的,你可以說學鋼琴可能只是培養個藝術情操,不非要走專業道路。然而,孩子練琴付出了時間和心力,身為家長又怎麼能以「反正不一定走專業」為理由而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童年呢?

當然這也不是在肯定題目中的資深老師就一定好。畢竟題主說老師是剛回國的,恐怕也無法通過其他學生的水平來判斷了。畢竟在國外讀音樂的人魚龍混雜,音樂文憑也有幾分混亂,回國招搖撞騙的也不少。

無論如何,老師要求改數遍改不過來的地方其實需要老師來找到問題根源,家長要私下和新老師溝通,表明孩子基礎打得不好(是的,請不要再幻想小老師其實更好了。事實已經證明了她根本沒有把最基礎的東西教明白。有時候小孩喜歡與否並不證明什麼。)跟新老師說需要像白紙一樣教,可以不必在乎教材程度,基礎有問題該改的要從頭改。白紙已經有畫錯的東西就要擦掉重寫,趁著年齡小,趕快改還是來得及的。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否執著於教材進階的速度。其實彈琴程度與教材彈到哪本不一定有任何關係。而且我這麼說都不是基於孩子要走專業道路的假設,而是對任何學琴的人來說,養成好的彈琴習慣都是至關重要的。我所謂的習慣指的就是如何彈兩個音的連線、三個音的連線、一個樂句框架下的連線、跳音、重音、和弦著重哪個聲部等等。這些都可以從最初級的教材中開始學。如果新老師覺得有必要,就可以從舊曲子重新學起。而且,基於孩子小的事實,家長旁聽,要聽懂,回家監督練琴很重要。不是說不許看電視不許站起來溜達那種監督,而是要確認老師讓練的重點孩子有耐心練到,不是說坐在琴邊不停出動靜就是真地練琴了。

還有,題主好像質疑過老師留新曲子都是先講大概,讓孩子自己練,回課時再細講。這沒什麼問題,都是這樣的,只要有什麼練習難點和重點會提前點撥一下就好。下課前要確認的確聽懂了老師說的這些點。

總之,正視並解決實際問題是正道,扯多了無用。


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不管是學校的老師也好,鋼琴老師也好舞蹈老師也好,只是從學習中的表現就隨意批判一個孩子人品,處事或者個性方面的問題,是非常不負責任。

什麼叫「油里油氣」?社會上不學無術的混混才叫油里油氣。這是該對一個孩子說的批評嗎?

彈得不好就說彈得不好,練習少了,沒用功,沒用心,不認真,都可以說,但憑什麼說孩子油里油氣?

這種話非常傷自尊心,並且對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太大幫助,孩子會很容易對這個老師有個人情緒,進而對學鋼琴產生抵觸心理。

不要覺得就這麼一句話的事,這句話完全代表了那位老師的標準,為達到嚴格要求而不惜傷害孩子心理健康而不自知,這種標準雖然在國內似乎很普遍,但這是對孩子不公平的。嚴格要求是好的,可不是能夠出口傷人的理由,孩子雖然小,可也是完整的人,試想要是哪個人因為你某件事沒做好,卻不單只說那件事,還針對你個人對你說你油里油氣你心裡什麼感覺?

而且你孩子才6歲半,你的要求或者是老師的要求我覺得太高了一點,你也說了沒有考級要求,也就是說並沒有把孩子培訓成專業鋼琴家的要求了,那麼就以開開心心的學,陶冶陶冶情操,增加音樂素養為主就夠了。以這個為前提的話,我覺得這個老師可能並不適合你孩子的情況。


謝邀,正好有這方面的經驗,給題主分享一下。

  1. 你女兒並不笨(現在小孩普遍很聰明),但與同齡學生相比天賦並不是很高;
  2. 你應當重視師生關係、親子關係的培養,避免因過於親密而讓孩子誤以為師生關係是可以被打破的,原有的學習規則是可以被破壞的,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這會無形中破壞老師的授課流程與授課思路,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反正老師可以包容我,我就任性咋滴);
  3. 引導孩子的前提,是要讓孩子學會適應不同的場景,認識到自己的身份角色,辨認自己當下的目標與任務,這個引導方式的沒有捷徑,老師不在的時候需要家長教育,老師在的時候需要家長的思維跟上課程的節奏,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不可能永無止境地透支彼此的耐心;
  4. 選老師很重要,寧可稍微學晚一些,也不能選一個不穩定的老師,學東西最忌諱的就是頻換老師,要知道每個老師的語境和思考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年輕的未必就比50歲的海歸差,這完全取決於老師的經驗與方式,您覺得教個小學數學需要花重金請個博士嗎?請個博士就真的教得好嗎?真的未必,我還見過一位錢沒少拿的教授上1對1直接發火摔門走人的呢。
  5. 注重學齡前教育的同理共性合理的懲罰是十分必要的懲罰可以讓孩子牢記教訓,比如某小節孩子總是彈錯,那麼咱們就反覆彈,直到你彈會再去看動畫片,彈不好家長也別走。聖母拯救不了世界,只會帶來泛濫與災難。但仍建議家長和老師要時刻換位思考,避免交流時有意無意傷害到孩子,而且不推薦盲從平權降低身份,設定好契約規則,彼此遵守即可。

雖然這位老師發了「巨彪」,但在我看來是件好事,因為它反映了這個所謂的「大齡海歸老師」其實在教授學齡兒童是嚴重缺乏經驗的,通常在這個年齡段授課中出現的問題,正確的方法也是由老師與家長溝通,然後在多方溝通,而不是粗暴地把氣撒給孩子。有時找一個既懂音樂、又懂教育、還懂孩子的老師去教課,比你花五百上千找院校教授或水土不服的博士更靠譜。

好的老師,不僅把琴教了,還無形中幫你把孩子的性格缺點修正了,最終既教琴又教做人,雙受益的結局。只是這樣的例子並不多,尤其是在中國功利化學琴的糟糕環境下幾乎少得可憐,部分老師注重賺快錢而不負責,部分家長圖虛榮卻忽視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而孩子又懵懵懂懂不知道學這玩意兒的意義何在。

當然啦,在我看來如果你並沒有打算讓孩子考級或往郎朗的方向發展,那我認為在學齡階段重點培養孩子的音樂聽辨能力(音色辨認/音高辨認/節奏辨認)、音樂審美能力、音樂作品的聽量,可能比你認個中央C彈個小星星要有意義一些。誰讓咱們國家的審美與人均音樂素養如此堪憂呢,好的審美素養層次可以拔高孩子的眼界與認知,糟糕的就...算了我還是不得罪人了。

最後請題主家長要明白一件事,有些從小學鋼琴的人,他們學了十多年,可能最終效果還不如別人學三年。藝術很講究「天賦和悟性」,當音樂成為你孩子學習的驅動力,可能孩子會反過來逼著父母買很多書,逼著父母請老師教琴,甚至你無須催促就自己練琴去了。棍棒教育是可以培養出音樂大師,但是大師有幾個?憑什麼你就是大師?何況大師也是看天資的,天資你有多少?

一點個人經驗和建議,祝題主家長和這個小女孩能學有所獲。


興趣培養,是為了什麼?

主要是為了發掘天分。

次要是為了培養興趣。

任何參加興趣培養的人,應該首先觀察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孩子到底有沒有天分。別信什麼努力。牛逼的沒有不努力的,然而努力的絕對不都牛逼。

如果孩子可以輕易跟上課程,不需要很努力就可以達到別人的水平,甚至很有優勢,那麼他努力起來就能成功。跳舞的能成為舞蹈家,彈琴的能成為鋼琴家。反之,一切努力到最後不過就是個不上不下。而這些「興趣」 ,不做到頂級是沒有飯吃的。

如果沒有天分,有興趣也行。不定目標,就是當玩。這是很多家長嘴裡說的,其實根本沒這麼做。

興趣是什麼?我的興趣是打遊戲和看動漫。任何時候,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心情好的時候,我煩的時候,我累的時候,只要有時間,我就打遊戲,看動漫。這叫興趣。我煩了我就彈鋼琴,這就是對鋼琴的興趣。有興趣的事情,你根本不覺得累,也不怕苦,因為你發自內心的喜歡。

有幾個上興趣班的孩子是這個樣子的?

堅持,堅持,堅持不是產生興趣的原因。有趣,減壓,喜歡,成就感。這些才是產生興趣的原因。而興趣本身帶來堅持。別把因果關係搞反了。

如果孩子不能成功。沒有成就感。也不覺得有趣。學興趣幹嘛?她/他沒有成就感是因為缺乏天分。而不覺得有趣,甚至厭煩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的教學目標與方法。

課上成這樣,不如不學。

而家長要求孩子堅持的目的,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孩子養成不放棄的好習慣,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沉沒成本。

已經買了鋼琴了,已經投入和很多錢了。學跳舞學了兩年,只會個基礎。放棄了中途而廢了,就白費了。真的白費了嗎?我的一個同事曾經跟我抱怨說孩子不願意繼續學拉丁舞。說孩子沒學會什麼。我說:形體和站姿這些,不是已經有了很大改觀了嗎?怎麼叫沒學會什麼。

我小時候,三年級放棄了學了四五年的小提琴。之後學習成績從中下變成十名以內。小提琴雖然現在不會了,但是樂感和音準還是很好。這也是收穫啊?

捨得捨得,有舍有得。沒有天分的事情,放棄才是更好的一條路。


這個問題是幾天前看到的,想了幾天,希望能給出有意義的回答。

我和我家孩子都沒有專門學過音樂,主要是怕累。我中學時有個同桌,因為練琴,練得指甲都不長,手指肚的肉翻過去包著指甲。那些從小練琴的孩子,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和心性的堅韌,是我一直都非常佩服的。

從題主為孩子學琴的投入來看,題主應該是希望孩子將來走音樂道路的,那麼首先要面對的,是孩子學業與音樂之間的平衡與取捨。在學琴的功課逐漸變難,學校的功課也逐漸變難的過程中,題主需要做出選擇。在保證孩子身體健康、休息充足的前提下,有時兩樣不能同時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始終如一的原則:是優先完成練琴的功課,學校作業差不多就行;還是優先完成學校功課,練琴差不多就行。一旦做出決定,就要堅持下去,也就是接受選擇帶來的後果,接受因選擇而造成的學業或琴藝的不如意,以及來自老師的不滿意。

對老師發脾氣這件事,我認為問題不大。在老師這個年紀,因為孩子不夠努力而發火,說明了老師對孩子期待很高,這也說明了他對孩子的認可和重視。當然了,發脾氣還是有可能嚇到孩子的,因此老師很應該向孩子道歉,並且給出一個孩子能聽懂的解釋,我看題主說老師向題主道歉,不知道有沒有直接跟孩子溝通呢?如果沒有,希望題主能主動要求老師跟孩子溝通。這並不是不依不饒,而是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是爸爸媽媽的附屬品。

藉此機會,讓老師和孩子開始真正的獨立溝通也是可以的。不論授課和留作業,都由老師直接和孩子溝通,不再通過家長從中轉手,這也是孩子獨立學習的必經過程。我見過完全不懂音樂的家長培養出鋼琴十級或古箏十級的孩子,雖然進度算不上快,也會走一些彎路,可我覺得,這樣的彎路,對孩子也是有意義的成長體驗。

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不需要是情緒完美無瑕的人,不要內心怒火澎湃,卻假裝平靜無事,結果忍不住了就火山爆發。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按自己的脾氣教學,遵循本性,不必刻意假裝溫柔,這會讓老師心情更輕鬆,也能幫孩子學習如何做一個真實的人。對於家長,也是一樣的,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學會示人以弱,向生活妥協,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正如題主所說的,擔心自己聽不出孩子彈琴的瑕疵等等,這樣的顧慮是可以直接跟孩子說的,同時鼓勵她為自己的琴藝負責。家長不需要在孩子面前作出高大全的假象,承認自己在專業上不如孩子,是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最大的認同。

在題主對孩子性格的種種擔憂之中,我想最先說說敏感這件事。我認為敏感是與生俱來的。敏感的人多思,這是很難改變的性格取向,因此需要家長更刻意的引導孩子。敏感的孩子容易受他人影響,很多敏感的孩子在幼年時非常的聰慧可人、聽話乖巧,然而到了成年之後成就卻很低,就是因為太過專註於取悅和討好他人,而干擾了自己的個人成長。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盡量讓孩子學會自我中心一些,少受他人干擾,多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把孩子容易多思考的性格,更多的用於學業和技藝的提升上。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求知慾望是產生於尊重的需求被滿足之後,換句話說,自尊是孩子產生求知慾望的首要前提。因此家長把孩子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尊重,對孩子的人格成長和學業精進是非常有益的。

說到自尊,就又要提到與之相對的自卑。自卑之心人人都有,越是敏感多思的人,就越嚴重。於是很多人用不同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自卑之心,比如說時時處處都要比他人更努力,追求完美;又比如說假裝自己事事無所謂,其實內心在乎得不得了。這些都是不能「悅納自己」的表現。克服自卑心理的主要辦法就是,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勇敢的承認自己力所不能及,並大膽的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舉個栗子,我家大女兒小時候很自卑害羞(但她並不敏感),因為很喜歡紅色,就為她準備了許多紅色衣服,不要求穿校服的日子,都是穿紅衣服上學,以致於學校里的學生都知道她是「五年一班總穿紅裙子的大個子」,不過,她那個自信張揚的狀態,和自以為很美的女漢子范,還是能吸引幾個知心好友的。

題主既然擔心孩子如自己一樣走彎路,就很有必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做一個自尊自我、悅納自己的人,和孩子共同成長。


以教業餘學生為主的老師,注重學生心裡狀況,樂於引導學生情緒,是常態。

以教專業學生為主的老師,不注重學生心理狀況,不樂於引導學生心理情緒,也是常態。

工作內容的側重點不同,業餘學生被送到專業老師那裡,被罵很正常。

題主提到的這位專業老師,是很好的,多溝通,沒問題的。


題主您好

描述中比較清晰地表達了孩子的狀態以及家長的應對措施

首先家長這種「不做評價」的態度和小幅度的鼓勵是十分可取的做法

其次我小時候學琴和您女兒的心態和表現一模一樣 所以我基本上可以認定題主女兒和我小時候是同一種性格的小孩

在此基礎上也許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我小時候學琴有一種特別奇怪的心態

導致我在一幫學琴的同齡孩子中顯得特別弔兒郎當不用心 用題主的話說就是很油

如果課上被老師說了 第一反應就是先注意自己這樣被罵想不想哭

如果情節不嚴重就直接聽著老師罵

如果被罵得厲害 會使勁忍著哭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憋哭有一套獨特的方法

感覺忍住了 再面無表情地挨罵

我也不頂嘴也不故意氣老師

但是就是沒有辦法

像別的孩子那樣被老師一說就立刻痛心疾首地哭著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練琴

一般孩子一哭 老師都心軟 加上都保證好好練琴了 說兩句也就算了

但是碰上像我這樣的 老師都越說越生氣 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罵都沒反應木頭腦子油鹽不進

但是我回家之後是真的會好好練課上被罵的地方

甚至比較小的時候會自己跟自己賭氣 我爸說這兩個小節你彈不好你彈二十遍 我就一遍一遍彈五六十遍直到他過來拉我叫我不用練了已經練好了

其實自己也知道已經練好了而且手很累 可是就是不停下來偏要一直彈

這種「裝」的態度一直持續了挺長時間的

之所以說題主對姑娘的反應十分可取 是因為姑娘「裝」 恰好證明姑娘非常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

這種情況下題主懂孩子 沒有當孩子不懂事而簡單粗暴地直接教育 而是也「裝」成不太在乎的樣子

這樣其實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而且最好的一點是 孩子長大以後想起題主在那些時候做出的反應 會打心底感激題主沒有戳穿那一點點「裝」出來的不在乎而是選擇了包容與鼓勵

另外我還有一個挺明顯的特徵一直延續到現在 題主可以注意一下姑娘有沒有

就是每次老師留了新曲子 明明自己在家已經練得很熟 也聽過錄音覺得回課沒什麼問題了

但是回課的時候偏偏會自己坑自己 假裝有一些地方沒練好 故意在有難點的地方磕磕巴巴

這種情況只發生在回新曲子的第一節課 第一次完整演奏上

如果老師說 你剛才這段彈得不好你再彈一遍

我立刻就能像在家練琴一樣彈出本來應該回課的狀態

題主注意一下姑娘存不存在這種現象 如果有可能要重點關注一下孩子的自信問題

因為裝也跟自信以及自尊心有關

問題不嚴重 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改善 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 反而會督促孩子更加用功練琴

可能是托這些毛病的福 現在我手上功夫還算過得去

所以希望題主放寬心 多注意姑娘的心態 如果確實有好好練琴 挨罵的次數一定會越來越少的

另外老師是好老師 跟著好好學不要想太多 老師的教育方法其實隱隱約約也是在幫家長引導孩子的一些心態

祝好


首先你要確定你娃的目標是啥,天賦在哪,然後再選擇到底是興趣快樂教學還是嚴厲教學。

我以前教舞蹈,對普通班的孩子是興趣為主,鼓勵為主。他們只要開心就行了,繼續來我這交錢學就行了。

但是,如果是一對一小課,有考級需要和比賽需要的孩子,那必須要嚴。哪兒不對就是要反覆練。

有的時候不是孩子學不會,她只是被過去的肌肉記憶給耽誤了。一個熟練的動作突然要改是很痛苦的。

我自認為在教學上耐心已經比大部分同行都好了,但是如果屢次都教不會,其實心裡是會著急的。尤其是這孩子考級沒幾天了,這個失分點改不掉會耽誤事的時候。

如果是準備【做得非常好,在平均水準以上】,那麼入門就不能選錯老師,要正。

入門歪了要花同樣多的時間糾正,還不如一張白紙好帶呢。

我小時候是個少年宮油子,基本所有的科目都報名了,幼兒園都沒怎麼上,一直耗在少年宮,從四歲起就是個藝體狗。

有很溫柔的老師,也有很嚴厲的老師。

目前溫柔的老師教的科目,我還都在堅持,比如畫畫,唱歌,主持什麼的。

但是如你所見,我水平也就這樣了,頭像是自己畫的,跟屎一樣,幼兒園水平。

而嚴厲的老師教的科目,比如舞蹈、跆拳道之類的,當時剛剛開胯什麼的痛得要死,動作不對節奏不對就加練到不許回家吃飯。這些恨老師恨得要命的科目,後來撿起來繼續學,會成為我謀生的東西。

柔韌性小時候基礎打得好,長大再撿回來都沒受什麼大罪。

只要走舞蹈這條路的,這一波疼都是必須要承受的,早晚的事而已。

如果我小時候不是因為留戀那個溫柔、要求低的美術老師繼續畫簡單的簡筆畫,而去選擇升班到嚴肅的大叔那裡學素描速寫油畫,底子肯定好很多。

那個大叔的課才是真的超值,他是我媽同事,美術系裡最牛B的老師。就帶了兩年的少年宮,之後都是超級貴的小課了。

我小時候畫畫是拿過全國獎的,大叔說過我想像力很好,透視學好往深了學會更好。

可惜我沒聽,所以一輩子也就是幼兒畫畫全國獎的水平了。

只是現在後悔也晚了。有限的童年,在美術上,被我浪費在舒適區,開開心心玩掉了。

人想在一個科目做到優秀,除了天賦,嚴格的要求和反覆的訓練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天才的話,沒有什麼【馬馬虎虎對待】【輕輕鬆鬆練習】就能搞定的科目。

我老公彈琴這一塊天賦不錯,被他媽盯著逼著揍著找名師學的。

現在撿起來是隨時的事。不撿起來,用小時候練出來的手速打遊戲都是職業級別的手速。

他媽表示他再恨我也沒關係,以後就知道我是為他好了。

只是學著玩玩,入個門,會欣賞,能取悅自己,連升學加分都不打算的話,那麼開開心心學學隨便學學就好了。

確定以後不後悔就好。


太常見了這種情況,我自己的學生有很多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怎麼教也教不會,但是老師的口吻也有點太過了。

遇到這種情況,我覺得應該從根本考慮下這個問題。

如果學琴是孩子自己要求的,那麼說明孩子對鋼琴感興趣,感興趣的東西不管家長怎麼做老師怎麼說孩子都是有興趣的,這一點不用擔心,練琴當中肯定會出現瓶頸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家長應該保持一個態度就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路遇到困難也不能退縮,怕了,哭了,懶了,懈怠,這都屬於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成年人們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所以,既然孩子想學,也請了教授級別的老師,高標準嚴要求是肯定的,嚴師出高徒,只需要跟孩子說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遇到困難我們必須克服,這樣之後,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之後會更加感謝老師的指導。

第二種情況就是,家長逼著孩子去學琴,題主提到孩子出現的這個情況,說白了就是孩子不愛學琴所作出的表現,建議也別學了,強扭的瓜不甜,還不如讓孩子多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這樣更容易做出成績,家長也少費些心。其實說白了,與其費盡心力讓孩子學習家長想讓他學的東西,還不如家長你自己去學。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言傳身教,其實耳濡目染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潛移默化的就能學會家長的處世方法以及學習態度,面對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家長不喜歡,孩子肯定也不喜歡,家長也不要指望他能做出什麼成績。


推薦閱讀:

如何為孩子選購足球鞋?
如何看待幼童持鐵棍與執法人員對峙事件?
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為幼兒教育保駕護航?

TAG:兒童 | 鋼琴 | 心理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