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是不是加劇了階層固化?

婚姻中門當戶對確實很重要,一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的三觀,那我們所有人都追求門當戶對的話,豈不是強強聯合、弱弱聯合,階層會進一步固化;還是說這就是無奈的現實,馬太效應?

發現不少回答者(包括張公子)都認為我是帶著主觀情緒在提問,認為我潛意識裡想通過跨級婚姻打破階層固化的歷史進程,其實我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尋求答案...


謝邀。

門當戶對的婚姻,會保證雙方家族的利益和資源,相對穩定。

但……婚姻制度,不就是為這個設定的嗎?

況且,階級固化與否,取決於社會是否給足了上升通道。婚姻只是家族間利益的結合方式,並不是唯一通道吧。階級固化也不能追著門當戶對問吧?——除非有人把結親家少奮鬥二十年當做上升通道?

上古最初的婚姻,本就是為了在紛擾亂世中,建立社會盟約,規範彼此的經濟與子女。男性多戶外漁獵,女性多戶內採集。又女性可以生孩子,生孩子=勞動力。所以要規範。

不然生的孩子找不著爹,女人拿了新裁的獸皮不管男人了,男人送給伴侶的獵叉被伴侶的前男友拿走了,找誰說理去?

至於風俗倫理之類,都是後續的了。婚姻最初,是為了保障彼此的資源與利益。

後來人類有了法律保護私有財產,有了思想解放追求個性自由,婚姻才越來越多精神屬性,愛情的比重才重了。

婚姻中追求門當戶對,只是回歸婚姻本質,追求經濟和資源的平等,保護各自家族的資源。這並沒什麼奇怪的。

至於提問這段的邏輯:

那我們所有人都追求門當戶對的話,豈不是強強聯合、弱弱聯合,階層會進一步固化;還是說這就是無奈的現實,馬太效應?

恕我直言,門當戶對、保護彼此家族資源,才是婚姻制度的本意。階層固化只是其後果。

我很支持產生跨階層的真愛,我和我那位也算是跨越各色障礙在一起的。但我覺得,沒必要「為了阻止階級固化和馬太效應,就敵視門當戶對」。

許多人談到階級固化時都很厭恨,覺得階級固化斷絕了向上的通道。就像每個人想穿越古代時,都覺得自己可以稱王稱霸。

很少意識到自己穿越到亂世,也可能是挨宰的底層。

大多數人的舉措,從支持階級固化到反對階級固化,都是下意識地保護自己的資源與利益,並試圖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所以這實在怪不到婚姻制度上——如開頭所述,婚姻制度從其存在之日起,就是為了在紛擾亂世中保證彼此的利益。

人有跨越階級、青雲直上的大志,是好事。但個人的奮鬥+考慮歷史的進程,才是正途。是真好漢就自光門楣,讓看得上的門戶配得上自己,才靠譜吧。

自己的利益是利益,要爭取;別人的利益也是利益,要允許別人保證啊。不能只圖自己青雲直上,不許別人家舉案齊眉吧?

大雄每次看見靜香和小衫一起走,就覺得沒天理沒活路了,回去找機器貓哭。其實從靜香和小衫的角度,他們也樂意找彼此意氣相投聊得來的吧?不能只圖大雄自己快活,可以沒事用各種機械偷看靜香洗澡,無視靜香們自己的心情吧?

如果真是弱肉強食沒規矩的社會,靜香不和小杉在一起了,真也未必輪得到大雄——論力氣,胖虎;論財富,小夫。固化當然不好,但從靜香和小杉自己的角度看,他們做的選擇也無可厚非,對吧?是否給普通老百姓以上升階級通道,是整個社會結構的事。

我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真愛並克服障礙在一起。但階級固化這種社會結構性問題,就別為難婚姻制度啦——畢竟婚姻與財產私有制一樣,本身就是個保護機制,追求的就是穩定和資源保護


門當戶對,是家庭作為個體的一種偏保守的理性選擇。而階級固化,是社會的整體性結構問題。強調個體選擇會帶來社會整體性問題,這屬於因果倒置。

沒有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家族出現階級滑坡,富貴人家如此、中產階級也是如此。越是在一個社會資源能決定人生、背景帶來的收益遠大於努力的社會,這種保守化的傾向就越明顯。

社會如果要解決固化,需要提供足夠的上升渠道,以及公平競爭的機會。否則為了自保,大門大戶對門當戶對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劇烈。反過來講,如果一個社會比較有活力,窮人只要有能力、有上進心就(相對)有機會出頭,那麼相對富裕的階級對子女婚姻的選擇也會(相對)多一份寬容。

評論區有回復認為,個體選擇如果具有「普遍性」,則會影響社會整體,這就又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在一個多元的社會,個體的選擇本應該是多元的,畢竟婚姻是愛情的延續,愛情本身是多元的,然而當愛情上升到婚姻就會受到社會性的制約。如果個體選擇趨向普遍和統一,那說明這個社會的某種結構性問題導致了這種趨向。因此,雖然階級流通性強的社會也會有不少「門當戶對」的說法,但比例肯定遠比固化嚴重的社會低得多。


謝邀 @國李

其實我一直很討厭討論【階級固化】這幾個字。

因為我只看明白了實然,

卻沒想通應然。

階級固化是一個穩定體系必然結果。

社會就好像一杯混合液,靜置久了就必然分層。

液體越穩定分層越清晰。

想要改變這種分層,就需讓這個體系活躍起來。

一種是施力做功的【振蕩】,一種是提升內能的【加溫】。

【振蕩】這件事,有個人做過。

他的強行振蕩造成了長達30年的社會混亂。

看起來階級發生了流動,

實際上是拉低了所有人的價值。

毀了整整一代人的時光。

【加溫】這件事,就是強大的經濟引擎。

90年代下海,

00年代上網,

10年代上移動互聯網。

都是通過對經濟加熱的方式,

讓階級有序的流動。

幾乎造就了建國以來所有的富豪。

而現在,

【加溫】的熱源已經很疲憊,

政府一直在想辦法找新的熱源,

大眾創業大眾創新就是其中之一,

但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那麼有效。

那麼如果想強行打破這種穩定狀態,

又找不到合適的【加溫】的方式,

就只能再次【振蕩】。

社會又會進入最開始的大無序的狀態。

知乎上討論的上升通道,

非常迎合「老百姓」的心愿,

描述出來非常的美。

然而其內核,還是通過【振蕩】的方式強行拉平。

舉個例子:

打通上升通道有一個核心議題「讓貧困孩子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

看起來很美對么,然而這就是個偽命題。

作為一個從底層爬上來的中產階級甚至大資產階級,

他們這麼拼,不是為了讓自己的後代去獲得與所有人同等起跑線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他們那麼拼,不是為了去山區實現自己偉大的精神使命的。

作為一個富二代家的孩子,

他沒有任何理由去放棄家庭財富和智慧的積累,去和草根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從0開始競爭。

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不僅是更高階層剛性需求,

也更是對他們曾經拚命往上爬的饋贈。

強行拉平教育品質的分級,

既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符合人性。

教育只是一個案例,

其他的案例更是如此。

資源向少數人彙集,

並不是階級固化的結果。

而是在階級尚未固化時,

人們奮鬥的原因。

種瓜得瓜而已。

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

門當戶對,確實加深了階級固化。

但,加深這種固化,可以說是選擇門當戶對婚姻的動因。

一場婚姻,

如果大幅度拉低了靠上的那個人的層級,

那這場婚姻對他來說就是失敗的合作。

再說一次,

我這裡討論的是實然。

應然的問題目前我沒想明白。


為什麼不能把婚姻還給愛情?

也許從客觀的理性的社會的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是知乎的現實傳統和政治政治正確的話,那我可能又要聒噪一下了。

是不是所有的知乎er都認為「門當戶對」就只和金錢與社會地位有關?難道見識、教育、風趣、性格都不是「門當戶對」要考察的對象嗎?

你是城市中產家庭的女孩子,但你的男朋友是拆二代,你父母會說你們不「門當戶對」;

你是本科畢業而且年輕漂亮,你的對象是博士而且是書香門第,你父母可能還是會說你們不「門當戶對」

你渴望相夫教子,但你的未婚夫是邊防軍人,享受高額津貼但是一年只能回家一周,還經常因為緊急任務而被取消,你的父母可能還是認為不「門當戶對」。

在這幾個例子中,你的優勢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對方的優勢沖抵,對方的缺點也能對應出你的一些缺點,請問你如何加權核算,才能把這些複雜的內容轉化成一個個精確的數字加起來,然後互相討價還價?當長輩們提出「門當戶對」的要求時,他們能如你所願的做到客觀和公正么?我從來不覺得婚姻和愛情能夠適用這些等價交換原則。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這些方法適用於說明文,但我想把生活過成詩怎麼辦?

「門當戶對」是長輩基於對你的了解和生活的經驗,為你人生的幸福做出的一份穩妥的勸誡。

拜託,你的父母怎麼可能想到那些高大上的理論,還「階級固化」?還「中產的焦慮」?還「基因選擇」?拜託,長輩們只想讓你過得好一點而已。

請大家敬畏生活,請大家相信愛情。

生活包含著契合,理解,用眼神和背影傳遞信任;愛情是渴望是衝動,是欣賞她的嬌憨與婀娜,是原諒,是提到晚餐時的期待和對共同未來的嚮往……

只是你們以為,這些不是「門當戶對」嗎?

理想的「門當戶對」,就包含著以上所有的考慮:你喜歡驚喜,就應該找一個有點經濟基礎,又有點浪漫想法的ta;你喜歡安穩,就應該找一個工作穩定,事業心重,或者愛好居家,心思綿密的ta;你渴望理解,就應該找一個學歷高企,思維縝密的ta。

「門當戶對」是一個含蓄而優美的祝願,是一份婚姻能夠走向遠方的期待,也許完美的「門當戶對」永遠無法實現,但這也能更加體現出它的珍貴與難得。我們可以失誤,也可以不甘,但那恰恰是你沒有做到門當戶對的體現。

你相信嗎?這個詞中的「門戶」包含了你的所有,不僅僅是你的家庭和事業,還包括你的眼界與趣味,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看過的人。至於階級,就讓它固化去吧,凡人只需享受自己的幸福就行,如果你實在不想讓自己被固化,就找個道路好好努力去,別讓婚姻為你的蹉跎背鍋。


一個最殘忍的事實是,在和平年代,階級本來就有十分強烈的固化傾向。所以,就算門當戶對從定義來看會加劇階級固化,其效果微乎其微,因為在順流之勢中,這就好比是往海水裡加一勺鹽。

(當然,門當戶對的合理性和易發性,本身就是階級固化傾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雙向因果性。)

而從反面來說,不門當戶對的婚姻是否真的能逆轉歷史的潮流,打破階級固化,形成的階級的跨越和/或融合?

我認為是不能的。

灰姑娘也許當上了公主,但不管在現實中還是在童話里,她的家人依然是粗野草民,甚至會淪為民眾公然嘲笑的對象。

勢利、刻薄和吝嗇,這是後媽和姐姐獨有的惡嗎?其實這些只是與配得上王子的灰姑娘所不相配的一些最常見的人性陰暗面罷了;灰姑娘因為愛情實現了短期的階級跨越(happily ever after之後會怎樣還未可知),所以其家人這些常人都有的粗鄙之處就「應當「被世人唾棄、遺臭萬年。

現實中,聯想一下天涯上一眾被罵慘了的鳳凰男標配惡婆婆和鳳凰女標配廢柴小舅子,跨階級的婚姻不僅沒能改變他們的階級,反而讓他們生活習慣中一貫的行為在大眾眼裡彷彿十惡不赦。

門當戶對的婚姻叫「兩個家族的融合」,不門當戶對的幸福婚姻叫做「掙破階級枷鎖的愛情結晶」,不門當戶對的不幸婚姻叫「鳳凰男/拜金女的豪門夢碎」。

以上沒有一種情況能逆轉階級固化的傾向。

歷史上本就少有因愛情而打破階級固化傾向的事例。

(注意,愛情也許會實現短期階級跨越,但很難改變固化傾向。)

歷史上最常見的甚至是唯一的「打破階級固化」的途徑,除了革命和戰爭之外,是技術改革和新興行業的誕生。

扯了這麼一大堆,我突然發現:

所以,這句話真的不是雞湯誒!「與其夢想娶/嫁個富二代,不如自己做富一代「。

且不說成功概率的問題,前者也許可以改變當事人和其家人的生活水準,但99.9%的概率並不會改變他們的「階級「,更不會有任何題主所臆想的「為階級鬥爭作出貢獻「的歷史進程性意義。

(而後者的話,你先走上人生巔峰,再娶/嫁個Old Money,你就穩了……生活水準、階級和歷史意義,全都check )


想要超越階級的愛戀,很簡單,多看點肥皂劇咯。階級差距在物質方面差距的是金錢,在精神方面的差距是三觀。人家高階層的人,不需要你洗衣服、煮飯、洗菜、養家糊口、通馬桶、修水管,衣食住行方面都不一定需要你,也不缺你的溫存。等等等等,那麼,他(她)需要你什麼呢?


我曾經和一個家裡搞房地產的富二代戀愛,聊到將來,他希望將來做自己設計的小區、公寓、度假村,不管賺不賺錢。我對將來的計劃卻是,抓住學習這根稻草,找個好工作,努力掙錢留在我們的城市。他的未來都是夢想,而我想的只是生存。他曾說過將來如果嫁給他,想做什麼隨意。但是像我這種窮過的人,怎麼敢把自己的未來放在不是自己的人身上呢。門不當戶不對就是這樣,經常有那麼一個時刻,你們會覺得對方是外星人。

我也見過那種多子女家庭的男孩子,我理解全家人窮盡所有資源用來培養他成才,而他渴望改善家族命運的心情。可是如果站在他妻子的角度,又覺得誰也不想做被犧牲的那個。

我和我老公家庭情況類似,父母經歷過最窮的時候,又通過自己的勤勞努力讓生活走上穩定。我們兩個都被父母疼愛長大,沒被灌輸「為家庭犧牲」的觀念。兩家人都是本分人,我們又走了學習這條路,找到了社會視角不錯的工作,在城市站穩了。我們兩個都懂得心疼父母,雙方父母也習慣在能力範圍內給我們各種幫助。這種生活就是我能過的最幸福的生活了。我絲毫不覺得如果我嫁了官二代富二代,會有這樣和諧的家庭氛圍。

所以我支持門當戶對,我將來會跟我的孩子聊天,希望她能找一個和我家差不多的家庭,不要好一個階層以上,也別差一個階層以上。不過這只是我的希望,選擇權在她手裡。

我知道我答非所問,我是看到了今日熱門裡的一個觀念,認為說「門當戶對」只是人們在不拖累自己的前提下,高攀更高階層的借口,所以出來反對。我人微言輕,反對也不一定有人看見。

但是真的想說,那只是答主你,和一些人內心的算盤。別用你的心思來揣測別人。相當多的人,只是像我一樣,既不想高攀又不想低就,階級固化也罷,傳統迂腐也罷,只想找個和自己差不多環境,更好相處的人罷了。

附上我反對的那個答案截圖。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30多歲了還窮困潦倒基本上會同時具備:家世不好,自己不努力學習(造成學歷低),不勤奮,一堆壞毛病,觀念落後,三觀不正。

題主你願意和這樣的人結婚嗎?

不門當戶對的婚姻中的兩個人往往觀念不合,生活習慣不合。如果為了打破某種所謂的階層固化所以要強行蒂結這樣的婚姻難道就好嗎?

正如樓上所說,婚姻不是用來做這個的。

理想狀態下:情投意合,結為夫婦。

常見狀態:互相看著順眼,結為夫婦。

不如不結婚的情況:互相看不順眼沒有共同語言卻不得不結婚。

題主的主張只會讓第三種情況下的婚姻越來越多。

人生嘛,開心就好(不包括做損人利己的事)。

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也交往過門不當戶不對的。

我這裡說的門不當戶不對並不僅僅是指物質上,還有家庭消費觀。

遇到過物質條件懸殊的,真是老吵架。

還有物質不懸殊但是消費觀懸殊的:一年換一個iphone卻總是諷刺我買教材燒錢。(美國教材比較貴,那個人只在圖書館借或者網上找免費電子書,我從來是買硬皮紙質書因為覺得做標註方便)。可是我三年才換一個iphone啊。而且我家裡一直以來的觀念就是什麼都可以省但是學習相關的東西不能省。

富人只會和富人在一起。

重視知識的人只會和重視知識的人在一起。

記得以前知乎上看到一個文章。答主的父親有很多藏書,答主的母親沒什麼文化總想把書處理掉。終於有一次搬家的時候答主父親在出差,母親把所有書賣給了收廢品的,賺了60元沾沾自喜。

富人娶窮人,知識分子娶沒文化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快樂的。

「我鼓起勇氣衝破階層與周圍人的指指點點,我努力奮鬥想要給你帶來和你不匹配的優越生活。可是你卻連讓我開心一下的能力都沒有。」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拯救。有的人不配讓我拯救,我也不配讓更高位的人來拯救。這就是現實。


加劇是肯定加劇的啊ヽ(ー_ー )ノ,我周圍同學結婚,差不多都是家境學歷雙重合。

拋開家境這個因素不說,單看跟個人努力掛鉤的學歷方面。

學歷重合到什麼程度呢?

夫妻不是同一個高中就是同一個本科,最遠最遠就是同級別理工配師範。

哦,如果你有幸接觸到已婚女博士群體的話,

你看一下她們的婚姻,老公基本是穩穩的社會上層,打底就是男博士。

以後孩子軌道想想就可怕,兩個北大畢業生的小屁孩和某些考的不盡如人意的大學畢業生的孩子,在國內高考這條路上就是不平等競爭了。

更別說父母二十年得物質和人脈差距了ヽ(ー_ー )ノ。

可是自古就是這樣的啊,你自己去看一下曾剃頭的後代婚配,民國幾個大軍閥,大學閥的婚配ヽ(ー_ー )ノ,之前不還有金庸老黑表哥的出處么?

然後再說點升斗小民津津樂道的家境。

身邊很多人,觀察一下體制內的人子女,有多少是跟體制外通婚的?即使跟體制外通婚,有多少是跟當地富商?

即使低層一點,大家看一下教師子女,就是我們身邊很接地氣的小學初中老師子女結婚對象是什麼家庭背景。

體制內人員至少學歷背景,退休金水平虐爆社會平均了。

再接地氣一點,動遷戶嫁女兒,會說我家三套房,你家不能比我家少。

不然就安心當個上門女婿來入贅吧。

舉個身邊的例子,一個雙教師獨生女兒,父母上海有兩套拆遷房,和一套用畢生公積金買的商品房。

父母退休金加起來一個月一萬五,女兒讀書一般去了一個上海理工,托托關係現在月收入七八千吧。

然後找了一個差不多條件的老公。

就問問去上海奮鬥的人怕不怕???

雙獨生土著,六套房子。


現實中門當戶對的情況沒多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利用婚姻改變階層那叫「裙帶關係」。你真打算推崇這個?


現在大家動輒就談「階層固化」,聽都聽煩了,事實上,所謂階層固化,討論的本質是人類是否有繼承的自由,自由度有多大。

世界的政治方向,大家都知道,是分為左右兩派的。左派偏向平等,右派偏向自由。世界上很多的政治之爭都是自由與平等之爭

所謂自由說的就是多勞多得,努力多的人應當得到的更多。

所謂平等說的就是人性平等,雖然人類能力不同,努力不同,甚至身體不同,不應該互相壓迫,要給窮苦人爭取更好的幸福生活。

過去二百年的歷史我就不說了,先是右派橫行到極致,導致大革命,然後左派橫行到極致,然後你都知道了。

現在世界上的主流國家都是相對中性的,既支持自由經濟又考慮底層人民的生計。通過過去的歷史,大家也都更相信,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

我相信看文章的知友沒人認為我國已經被教科書否定的大鍋飯歷史是正確的吧?有認為正確的請舉手。沒有認為正確的我就放心了,有認為正確的建議還是多看看當時的歷史。高曉松還在《曉松奇談》里講過現在加拿大的一個社會主義社區,大家可以翻翻看,事實上是做不到的。

回到問題,我們談的「階層固化」,就是在反對過度自由。可能大家聽了這個感覺很誇張,我哪有反對自由?但事實上,大家想想,尤其有孩子的父母都應該能理解,繼承是人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謂多勞多得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就是給孩子多爭取利益嗎?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要不高興了,事實上我並沒有表明自己立場,只是在描述一個事實。下面我們繼續:

為了孩子幸福而努力 -&> 努力 -&> 富有/學識 -&> 分給孩子 -&> 階層固化

看到沒有,好,現在我們說完全禁止階層固化了,怎麼辦呢?只能禁止把利益分給孩子,錢不能給,教育不能給。那我們倒推回去:

富有/學識不能分給孩子 -&> 為啥要努力那麼多?

人類努力只能給自己用幾十年,會大大地減少人類的努力,不止減少努力,也是封殺了愛孩子的天性。好,大家看是不是走向了大鍋飯/無家庭的節奏?事實上,過於在意所謂「階層固化」,本質上就是極左的思想。

所以我理解,「階層的固化」(相當於把利益傳給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大家覺得不正常,因為我們現在在網上說話的這幫人(15~40歲),只不過是第一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知二代、工二代、商二代、農二代)。我們從wg結束到改革開放現在才不過短短38年。我國相當於從頭開始個家族積累的歷史進程不過數十年,我們是第一次見到家族積累啊!只要不搞共產,家族積累就會一直存在。

有人說,階層固化不就封死了上升通道了嗎?錯啦!正是因為階層能繼承,所以才有上升的動力,如果你的階層100%不能繼承,你還努力個屁,你還攢什麼錢?賺多少花多少,全用來玩,留給孩子幹嘛。你老了孩子也不會給你養老(你不能給他愛啊),你養他幹嘛?

上升通道即平等,階層固化即自由。兩者是缺一不可,我們思維方式不能啥問題都要用是非觀去思考,應當量化去思考。比如上升比例(有上升就有跌落,正所謂富不過三代,再正常不過)佔多少,階層繼承佔多少?三七開還是二八開?太偏向哪個方向都不是什麼好事。

而且事實上,階層繼承的比例需要比上升的大,你才願意去努力為自己的孩子奮鬥。因為如果階層升降太隨機,就會導致整個社會變成賭博,一部分人會變得瘋狂,一部分人會完全放棄。結局是不是感覺跟原來想的不一樣?但這樣的規則卻是墜吼的,也是最自然的。


沒錯,but so what?照你這麼說人人都想考第一,那考不到第一的怎麼辦?是不是為了不剝奪別人考第一的機會你就主動放棄考第一了?我想到知乎之前有人提問買東西挑生產日期晚的買是不是不道德?

然後我還真不覺得階層固化是個事兒。我很清楚搞科研搞的再好也永遠不可能混到上流,但我從來沒有羨慕/嫉妒過那些上流社會的人,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過著用價值幾十萬的手機,戴幾十萬的手錶,養幾十萬的狗狗那樣的生活,我沒興趣過那樣的生活。我只會羨慕/嫉妒科研做的比我好的人。


優秀的基因,永遠是根據自然選擇來進行篩選的,在遠古的時候,速度和力量就是優質基因的代表,而到了現在,頭腦和智慧則成為了優質基因的關鍵,而未來人類會面對什麼樣的狀態,優質基因會如何演變,總是會根據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自然法則就是只留下適應自然的少部分基因,其他的被消滅。當這少部分的基因充分傳承以至於達到了一個生態的飽和的時候,又會在這其中選取少部分最適應自然的基因,傳承下去,而其他的被消滅,於是人類才會一代一代進步。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基因不代表一切。人後天的努力和個人的奮鬥同樣重要。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又不是在遠古的時候拼體力拚速度這種先天條件。現在的社會不是給了很多人上升的渠道嗎?劣質男也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變成優質男。當然!這是可以的!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所謂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就是如此。很多的女人選擇「潛力股」的依據也是這個。但是不要忘記了,且想想劣質男成為優質男的幾率有多高——不是向大家潑冷水,具調查表明,在個人的成功中,後天的奮鬥固然有作用,但是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這個人的基因和出身。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結論,是很多人根本不願意接受的結論,也是現在主流勵志書中堅決排斥的結論。但是這是一個真實的結論。不要小看基因的作用,更不要小看出身的作用。「寒門出貴子,富貴多紈絝」這句話只是用來安撫社會的。富貴家庭出身的孩子成功的幾率要比貧寒家的孩子不知道高多少,在一個社會,能成為富貴階層說明他們就是比一般人要強一些,而他們的後代天生就攜帶這種優良的基因,這是刻在骨子和血液中的。也是在歐美被證實過的——出身富貴家庭孩子的智商普遍高於出身普通家庭孩子的智商。這就是贏在了基因上。再加上富貴家的孩子更有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普通的孩子怎麼比?就像股神巴菲特,他從小展示出了對於投資的天賦,但是大家知道嗎?他的父母都是大銀行家,人家在娘胎里就開始學習投資了。而很多普通人估計到了三四十歲都沒有弄清楚什麼是股票。怎麼比?

無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在中國上層貴族,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偏向於「內婚制」,即門當戶對的婚姻制度,這種制度事實上也是在保證基因的質量,一定程度上甚至發展成「血統論」。為了保持貴族的血統,貴族們則堅持只和貴族結婚,因此才叫做一個「族」嘛。他們為什麼這樣呢?難道他們不怕近親結婚會有問題嗎?難道他們不知道「遠緣雜交,生下小孩聰明」嗎?

我們高中生物書上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攜帶有5~6個不同的隱性致病基因。在隨機結婚的情況下,夫婦雙方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機會很少。但是,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雙方從共同祖先那裡繼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雙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種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這樣,他們所生子女擁有遺傳病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往往要比非近親結婚者高几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大部分人認為的「近親結婚,生下的後代是白痴」,基本上是從這裡來的。

有沒有什麼問題嗎?

有的!

教科書沒有撒謊,但它只提供了一半真相。

「每個人都攜帶有5~6個不同的隱性優秀基因。在隨機結婚的情況下,夫婦雙方攜帶相同優秀基因的機會很少。但是,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雙方從共同祖先那裡繼承同一優秀基因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雙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種優秀基因的攜帶者,這樣,他們所生子女擁有優秀天賦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往往要比非近親結婚者高几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就是貴族們堅持只和貴族結婚的原因,他們怕流失自己的優秀基因。

不要以為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了,事實上這種觀點深入人心,連兒童作品《哈利波特》也在很多細節上展現出了西方人對於血統的態度。在哈利波特第一次上飛行課前,他對於自己的能力心存懷疑,這時赫敏帶著他來到了獎品陳列室,指著哈利波特爸爸的飛行獎盃告訴哈利波特,他完全不用擔心他的飛行能力,因為「It in your blood.」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飛行的能力就在你哈利波特的血統里!

本文節選自:一夫一妻制意味著什麼


文不對題,那些一心嫁入豪門夢的姑娘還是洗洗睡吧,大清國沒亡國之前嫁給非貴族還是有點希望,現在幾乎不可能了。富豪娶貧窮姑娘的故事只有電視劇才有。能嫁入豪門的只有公眾人物和富豪家的女兒。普通人能遇到三觀互補,接近,能和諧相處的能嫁趕緊嫁了吧。有可能你這輩子就只有這麼一次機會。


捐精就是為了後代彎道超車。


門當戶對是理性下的必然選擇,本質則是「婚姻雙方沒有超越家族的能力」,你老爸是某局局長,她老爸是某公司老總,於是強強聯手門當戶對——這也是我國現在縣城普遍存在的所謂「政治家族」。

但如果考了個好大學在北上廣扎了根,你的主要身份不止是「x局的公子」,也包括名校高材生、大公司職員,那即使要門當戶對,對象也不會是老家土豪的傻閨女。

在擁有完善上升通道的社會,門當戶對不完全是階層固化的幫手,宋朝有「榜下捉婿」,寒門士子登科後馬上會被虎視眈眈的世家豪族爭搶,因為通過科舉,士子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有能力為豪門(包括當朝宰相)創造足夠的收益。

這背後是嚴格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蔭蔽子弟永遠比科舉達人天子門生矮一頭,那如果某些人可以強行塞進頂級學府,學不會功課就直接取消,怕是不太妙啊~


心術里,老大跟霍思邈說過

人,只有和自己相同階級的人在一起才不會有壓迫。

深以為然。


越階層,攀高枝,哪有那麼容易?還是找個三觀相符的就好!

再說,誰說跨階層就一定是成功?!


哪裡有什麼階層固化,有的不過是思想固化思維固化,

一點淺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以王寶強舉例,證明「階級固化」的論斷不成立?
B站現在是不是已經階級固化了?
智商題:如果你是個只會做肉夾饃的人,如何改善生活?
讓中國社會更加公平一些,我們程序員可以做些什麼?

TAG:社會 | 階層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