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王健林對 1985 年海爾廠長張瑞敏砸冰箱事件的評論?
王健林講述太原街萬達廣場:海爾砸冰箱才幾個錢,我們賠10億多。
海爾回應:我還真沒有好好算過在車間工人三年工資還買不來一台冰箱的1985年,張瑞敏砸的76台冰箱對當初幾乎發不出工資的海爾意味著什麼。但我知道現在身為官博君的我為什麼買不起房了。
其實我很想知道,1985年的王健林有多少錢,能捨得砸幾台冰箱。
剛剛查了一下,王健林1970年入伍,1986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同年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進入房地產行業。
張瑞敏砸76台冰箱的一年後,王大富豪大學畢業,當上了辦公室主任(正科級),按當時的公務員待遇,月薪正常應該在100元以下。要是1985年王先生就能做到砸一台冰箱,不需要砸76台,更不用砸10億豆腐渣樓盤,只要一台,一台,我就權當他有資格裝這個逼。
王健林招黑體質,講話總是首富視角,」小目標」事件根本不是斷章取義那麼簡單,本身是他談話視角有問題,就是自帶首富王霸視角,其實容易遭反彈。。。
現在看看他說的關鍵字是什麼,「海爾砸冰箱才幾個錢?」 這還是財大氣粗人說話的視角啊,而且還拿沒多少黑點的海爾開練,自我感覺太良好了吧
海爾回應的好,大致意思是冰箱現在便宜了以前可是貴的,而且當時海爾業績並不景氣。其實這事損失多少不能只看絕對數值,也要看他擁有多少,要用佔比來算,那句話怎麼說來的,一個人對你付出得多不多還得看他擁有多少,按照損失佔比算到再看底海爾誠意大還是萬達?雖然沒計算,但從態度來看,王健林那話明擺著是按絕對數值的錢,他當小case理解的。從上面講的層面看,我個人認為可能海爾砸冰箱的付出更大(期待有較真的數據帝去計算一下)。
簡單的說,就是他把別人的挺大的付出描繪得近乎一文不值了,其實有點類似慷他人之慨,這個比較激起共鳴。( ̄▽ ̄)"本來就沒可比性。萬達不過只是指鹿為馬罷了。海爾當年76台冰箱 查的數據 電冰箱:1984年8月,國家規定的基準價格:100升冰箱每台中准零售價605元,110升為635元, 150升為765元。 生產成本在4萬上下 當年工資一月十幾塊。在一家生產紀律散漫,連工資都開不出來的企業,這把這麼大一筆錢的有瑕絲冰箱砸了。現在回頭看海爾,看著容易。當時有多少人真能頂著這壓力做這決定,敢做的少之又少吧。有興趣的自己搜索視頻看萬達說話的視頻我是沒看出來那有對比性~~~~~~~~~~~~~~~~~~~~~~~~~~~~~~~~~~~~~~~~~~~~~~~~
第一次有10個贊b( ̄▽ ̄)d蠻開心的
那我從頭一條條分析要不然感覺對不起表揚了O(∩_∩)O先列一張價格對比表數據源於北京志物價篇裡面 1984年8月,國家規定的基準價格:100升冰箱每台中准零售價605元,110升為635元, 150升為765元。 因此推斷生產成本在4萬上下。商品房價格:1988年11月12日,北京市物價局批准展覽路、光華路、芍藥居等五處商品住宅的銷售價格。安外小關區的商品住宅綜合售價為每平方米2161元。太平湖2號樓商品住宅綜合樓售價為每平方米2485.68元。芍藥居區商品住宅綜合售價為每平方米1629.02元,展覽路商品住宅綜合售價為每平方米1820.26元。1989年2月15日,北京市物價局批准方庄住宅區商品房售價。特級住宅,每平方米3104元;甲級,每平方米2140元;乙級,每平方米1914元;丙級,每平方米1740元。(查了下之前北京房價都在1500一下,房價被一波拉高的)數據源於書籍 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變遷大推演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是廣州東湖新村,1979年10月廣州秋交會閉幕後,穗港雙方簽訂合同引進香港寶江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600萬港元(當時折算1080萬元人民幣)興建60000平方米住宅樓。
1981年建成後,對香港售價為2500~2600港元/平方米,對內售價700元/平方米。(註:當時匯率人民幣約兌3港元) 1987年,當年的全國平均房價是多少?408元/平方米。
資料來源 三億文庫 商鋪投資失敗案例之瀋陽萬達廣場建成三年就拆遷
在2002年投巨資興建,總投資達到20億元人民幣,是當時萬達集團在全國興建的9大商業廣場之一。但在2003年底萬達商業廣場一期開業之前宣傳中的歐倍德等幾大主力店沒能按期進駐,導致萬達面臨集體訴訟。 2003年底,萬達廣場建設完成。由於宣傳攻勢凌厲,這個有著500間精品商鋪的廣場,竣工前就已被350多個業戶用6萬元/平方米的天價,瀋陽本地人買下。 2004年春節前,萬達廣場開門營業由於人流過少,兩個月後第一次停業。此後近3年的時間裡,廣場幾次更換職業經理人,更換經營模式,並同時更換經營方向,但都沒有引來人氣,經營遂陷入停頓至今。 從2004年開始,困頓中的萬達廣場就陷入糾紛的漩渦。商鋪購買者普遍認為,廣場的整個商業氛圍,與萬達銷售廣告中的宣傳內容不符,因此涉嫌合同欺詐,部分業主據此要求退鋪,但遭萬達拒絕。 2004年下半年,超過50名的萬達廣場業主以「銷售欺詐」為由起訴萬達,並進而向法院提出撤銷購房合同的要求。案件經兩次審理後,瀋陽市和遼寧省兩級法院均認為,萬達廣場的系列廣告「屬商業吹噓而不構成商業欺詐」,最終判業戶敗訴。此後雙方的爭執陷入僵局,而有11名業戶終審後選擇了申訴,至今依然沒有結論。 比拆遷現場由萬達方面出示的評估報告顯示的2萬/平米的均價,和當初購買這些商鋪時業主所付出的高達6萬/平米的成交均價,巨大的懸殊再加上這3年的慘淡經營讓業主們蒙受的利息損失。不難看出,「回購價格談不攏」肯定是最終被迫拆遷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對萬達的品牌及在全國的擴張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自此後王健林提出不再「散售」商鋪。 2006年3月20日,萬達就已將精品店鋪所佔的2.19萬平方米的土地,從瀋陽萬達商業廣場開發有限公司所有的大區塊土地(瀋陽國用{2002}第0139號)中分割出來,辦理了編號為「瀋陽國用[2006]第0077號」土地使用證。隨後萬達開始通過談判回購商鋪,並取得了近八成業戶的同意。2004年8月簽訂退鋪協議,12月返回全額購房款,個人負擔房屋交易等費用。對這些業主來說,大多數人三年時間,一分錢沒掙,還擔著銀行利息,但與堅持不簽退鋪協議的60戶業主,他們算幸運的。由於萬達申請強制拆遷,對於不同意簽訂退鋪協議的60戶業主,只能獲得每平米3.5萬的補償金比起當初每平方米6萬元的購買價,可謂損失慘重。 「不退鋪都不行了,還敢想賠償。」一位趙姓業戶說,「這3年,一分錢都沒掙,還擔著銀行利息。」 也許有些人的代價會更大。業主康建軍說,當初每平方米6萬元的鋪子,現在萬達申請拆遷後,只給不到3.5萬元每平方米的評估補償金,這讓他的損失慘重。而像康這樣的不願退鋪者,共有60人總計5330平方米。 回過來分析上面數據,這也就是說,買商鋪的人裡面一定有一部分人,在簽合同是時候把帶租約著條寫到購房合同上面去了。這也是照成王首富說總賠款數額和大部分人的賠款數額來預計的賠款數額相差過大的原因,這因該也是不得不回購的原因。所以親們以後簽合同一定要慎重,別太輕信所謂大公司。那篇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裡面內容很不錯。分析構成商鋪難出租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個目標人群處於空擋期,第二個商圈定位失准,第三同質競爭
拔了拔房管所的材料發現周圍和平區太原街建設銷售與1998年到2005年間的小區有17個,佔總小區數一半了。親在一個目標客戶群體大密度都是新購房者的地方,蓋一個高大上的商業圈,誰有哪個經濟條件去消費。 又拔了拔全景衛星地圖,(吐槽一句現在百度地圖真心差,讀書時候谷歌地圖能放大到人,差距好大)。從瀋陽站出來,打算吃飯的一般都就近去了海底撈,要買日常零食生活品的去了沃爾瑪,買電器的去了國美,買高檔品的去了中興大夏,買中低檔的去了百盛廣場,買傢具的去了如家,也就一家新加坡廣場沒有品牌定位可惜了那個好位置。萬達是一個以請客吃飯娛樂消費為主的廣場。(如果新加坡廣場變成一個以嬰兒用品為主食物玩具為輔,一樓以奶粉為主衣服為輔,在加上靠近沃爾瑪主幹道一面開個茶餐廳吸引人流,給帶小孩來玩的家長提供一個落腳休息地方,二樓以遊樂設施為主玩具為輔,三樓以糕點兒童圖書混搭。真心不理解為啥一個廣場會做到沒有一點商業定位,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周圍的居住人口結構分布比例,不知道同行業分布密度競爭力情況,只能通過百度衛星地圖來做簡單判斷,離瀋陽一多千公里只是吐槽一下,浪費著么好的地段真可恥啊。如果有四層一層是國產奶粉一層是進口奶粉只要質量好沒賣假貨。足以分流萬達部分人流。萬達產品定位使得它沒辦法跟進,畢竟一個以高逼格的請客消費的地方,跟進賣嬰兒用品和圖書,無疑拉低逼格自己給自己添堵。唯一不知道沃爾瑪裡面同類產品質量種類價格如何有沒有的競爭。) 從上面資料真心很難看出商鋪能租出原來廣告里天價的理由~~廣告吹噓和企業欺詐在接著說萬達廣場,先會把萬達廣場拆分出萬達成為獨立機構,將會學美國沃爾瑪那樣變成一個線上線下互動模式。線上萬達網上商城,和線下萬達。知乎裡面有分析就不複製黏貼了。題目是 (萬達「穩賺1號」本質上是一個怎樣的金融產品?)自己搜,那裡面的答案分析很公正。如果看懂了就知道萬達廣場會咋做了。模式好像FRE和Fannie Mae結合分析萬達砸房子本質是做了虛假廣告,有少部分人簽合同時候把虛假廣告上承諾的也寫上去不得不回購,不同意回購的被強拆了。和海爾因為生產散漫照成質量問題怒砸冰箱是分馬牛不相集的事情。拉海爾不過指鹿為馬拉高自身企業道德水準。 任何一家工業製造企業自砸產品說明質量問題,在沒留出給消費者的情況下,都是對的起良心的。從營銷角度拿海爾做炮灰,不拿有質量問題而不召回產品的三星和日資車企,典型的欺軟怕硬。而且從找到的法律判決和資料上看,萬達贏了官司,可是知道的人大家都看不出萬達有一絲的誠信,看到的只是資本騰挪的手法。蠻無趣的,三天了輿論風頭過去了,看的人因該不多了。個人覺得王思聰比他爸厲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意義是啥不明白?這麼活有意思嘛?不理解~或許和社會脫鉤太久了真正的勇士,敢於把自己變成IP。
最近剛好看到這個熱點,正好想寫一篇關於王健林的文章,以下是對這次事件的一些看法,首發在大咖約(微信號:dakayue_dky),一個有深度和溫度的咖媒體。歡迎溝通交流。
-------大咖約·分割線-------
網紅分為兩種,一種紅是為了賺錢,一種紅是為了賺更多錢。
「天蒼蒼啊野茫茫,有個首富他姓王。」
萬達的企宣團隊最近應該挺苦惱的,自己天天拚命寫稿策劃打廣告,比不上董事長說句話。
「海爾砸冰箱值幾個錢?我們一拆那就是10個億。」前兩天,王健林隨口這麼一說,又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刷了一波廣告。(那誰,趕緊去把「依然買不起房」公司註冊了。)
王健林最牛逼的地方在於,當他實話實說的時候,你始終覺得他在吹牛。比如他說「先定一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你覺得,不對!這小目標你得奮鬥幾輩子;再比如他說「要讓迪士尼中國20年不能盈利」,你覺得,不對!這一看就是在吹牛。
這回不光我們不信,連他自己都不信——前兩天他跑到上海迪士尼參觀學習去了。首富奔波在賺更多錢的路上,屁民們奔波在賺首付的路上。
1
估計是10W+稿子看多了,有一天王健林忽然覺得,新媒體才是萬達的救世主。便立即發文,要求萬達未來的廣告投放新媒體必須佔70%以上。
如此重視新媒體,是因為他已經嘗到了新媒體傳播帶來的甜頭。
2015年9月,萬達在西雙版納的國際度假區要開業了,王健林想了想,怎麼打開知名度,想起上海迪士尼也快竣工了,要不就沾沾迪士尼的光吧。於是,王健林開始公開叫板迪士尼,說的挺委婉,只表示萬達文化旅遊板塊要和迪士尼競爭。
這話說出去不溫不火,沒什麼效果。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出謀劃策,王健林畫風一轉,突然強硬起來。在央視的節目里喊,「要讓迪士尼中國在未來10-20年都無法盈利」。
這話一出口,聽到的人都被王健林的民族氣概感動了,一如董明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宣言,網民集體摁下了轉發鍵,人人都知道王健林要造萬達城了。
王健林恍然大悟,原本需要數億元廣告費才能解決的品牌傳播問題,動動嘴皮子就輕鬆解決了。這一點萬達最牛逼的品宣也比不了,即使想出了1000條牛逼的標語,能火遍全中國嗎?
後來王健林越玩越起勁,魯豫採訪他,他一邊嚼著韭菜盒子一邊重複講著這句話: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贏不了利。
即使真相是重金打造的海棠秀關門了,武漢電影樂園關門了,剩下的幾個在苟延殘喘。然而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後逛街遊樂買東西,去萬達城吧。一年前,你知道那是個什麼玩意兒嗎?
砸冰箱這個事也是幾個月前就有報道,但非到今天才紅透半邊天。這下王健林對怎麼當網紅,怎麼讓網民集體高潮,應該理解更透徹,經驗更豐富了。
能走紅的人,大抵都是有些性格的,而且一般都表現在出格的言論上。
比如王朔,談到女兒,咬牙切齒,「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比如董明珠挑釁股東,「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拿我怎麼辦?」
再比如王思聰,「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反正都沒我有錢。」
人生短短几個秋啊,語不驚人死不休。
2
從某種程度上講,王思聰比王健林更厲害。王健林不僅教不好王思聰,反而被他給「帶壞了」。
幾年前,大家都以為王健林最頭疼的就是王思聰, 「除了正經事,他什麼都干」。但這兩年,王健林越來越愛誇自己的兒子,彷彿他最驕傲的產品不是萬達,而是王思聰。
王思聰是個天然的營銷高手,該配合的表演,他一場不落:
王健林說:「未來3年我要投5個億給中國足球,衝擊世界盃。」
王思聰說:「現在搞足球的都是二逼,踢足球的都是傻逼!」王健林說:「一定要把中國的酒店品牌打到世界上去。」
王思聰生起氣來連自己都罵,「萬達酒店是我住過最SB的酒店。」王健林說:「我以後不會給王思聰留下一分錢。」
王思聰說:「我現在花的錢都是我自己掙的。」一來二去,王思聰成了「國民老公」不說,所有人都知道,萬達給了中國足球5個億,長沙有個萬達文華酒店,王思聰不是個敗家子兒。
禮尚往來,王健林也幫了王思聰一把,「思聰請我去做直播,我肯定會去,而且不收費。」
嗬!老頭子居然連直播都懂。
早前王健林不是這樣,他跟很多中國企業家一樣,努力打造踏實、穩重、苦幹的軍人企業家形象。對外界講出來的故事,要麼是在走廊上等銀行行長借錢,要麼是宣告萬達是做文化的,不是做地產的。
直到後來有一回王健林訪問格力公司,董明珠告訴他,「辦公室里的年輕女孩都不關心你啦,她們只關心王思聰來不來。」董明珠還不忘提醒他,不要生氣。這讓王健林始料未及,「兒子那麼火?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王健林到底悟性高,沒過多久,他也開始了自己的網紅之路。
2015年萬達年會上,王健林穿著西裝革履,一邊踏著拍子,一邊唱著「我要從南走到北,我要從白走到黑」,搖滾跟西裝加在一起,能產生披薩的味道。這首《假行僧》的視頻,全球點擊量25億次,比鳥叔的《江南style》還高。
於是很多人強烈推薦王健林上春晚,他倒一點也沒謙虛,「我都那麼有錢了,就不去搶別人飯碗了。」這個逼裝的不動聲色。
王健林現在應該可以出一本書了,名字就叫《說話的藝術》。自從變成網紅後,他講的話,句句都是標題黨,都是奔著頭條去的。
3
如果一個低調了幾十年的企業家突然變高調了,請注意,他八成是要準備當網紅了。
時代變化了,這兩年,中國的企業家們似乎都在努力變成網紅。
比如馬雲,「出道」已經20多年了,最近也越來越紅了。很多人認為那是因為他有錢,錯,因為他有個性。如果你看過他穿朋克、唱搖滾、男扮女裝,你就能理解,馬雲有一顆網紅心。
一向低調的任正非,如今也不低調了,在機場等個計程車,在鄉下戴個草帽,在自家食堂打個飯都能變成熱門新聞,娛樂圈大腕也沒這待遇。
相比之下,董小姐就屬於自戀型了,從2014年開始親自當起了格力代言人,央視廣告得她上,手機開機畫面得是她,效果不賴,估計已經給格力省下了一大筆廣告費。
當然,紅的最透的還是王健林,而且人家雙保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門雙網紅,個個都是壕。」
傳統的中國企業家大多崇尚悶聲發大財,不願顯山露水,語言表達能力退化,磨盤都壓不出個屁來。很多人雖然喊著「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走出這條巷子。
所以最好學習雷軍,架起了攝像頭準備直播,當他隔著屏幕找你要玫瑰,連攝像頭都感到尷尬時,嗯,你要是覺得不正常,那就對了。
和現在相比,幾年前的網紅界,是沒有老男人市場的。
那時候是陳年、陳歐、韓寒的天下,想紅你首先得會寫打動人的句子,會說撩人的話。「我質量一般,價格一般,品牌一般,但我廣告語不錯,我是凡客」;「我們不生產化妝品,我們只是化妝品的搬運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但如今,即便是口才不算好的人,只要你努努力、豁出去,也能佔據網紅界一席之地。恭喜你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也許企業家們,真的該借這個機會,給自己省點廣告費了。
2天前,好萊塢雜誌《好萊塢報道》推出了一版「中國娛樂大亨」專刊,把王健林排在了第一位,馬雲、馬化騰位列其後,王健林由此還登上了該期雜誌的封面,網紅的影響力已經出國了。
真正的勇士,敢於把自己變成IP。哈哈哈 評論笑死了
80萬藍V總教頭 海爾君
偷偷說一句:王思聰果然是親生的,基因遺傳的真到位。這條微博特別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因為房價實在太高了,你一大房地產商還這麼高調,實屬作死。海爾一句話,把廣大人民群眾拉到了自己的陣線,從群眾當中來到群眾當中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海爾不愧是又紅又專
王健林大爺在萬達商學院上課時講誠信,舉例時說到:當年我們賠了十個億,比海爾砸幾十台冰箱偉大多了!
王大爺的這一豪情萬丈,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截給了海爾官微,一向以賣萌搞基著稱的海爾菌機智巧妙地回應了當年張瑞敏砸76台冰箱對海爾乃至製造業的影響,更是拋出了「買不起房」這個梗,以此為共同情緒訴求點,把藍V們再次炸了出來。
海爾菌回應微博
藍V集體賣萌
各個品牌不但宣傳了自己的業務,還幽默風趣的跟了「潮流」。
如此接地氣的轉變,一方面給吃瓜群眾帶來別樣的新鮮感,使得粉絲黏性更高,互動性更強;另一方面,也真切印證了「團結力量大,不如一起搞事情」這一真理的可行性。
我想說的是,我們亞軟動力做移動互聯網營銷,服務了石家莊這麼多商家,我們也買不起房!
如何看待?充分說明花別人的錢不心疼。海爾砸的是自己的錢,萬達砸的是銀行的。
王總輸了。
1986年,海爾砸了100冰箱,震撼世人。這其中就有當時身為辦公室主任的王主任。某一刻,王主任一定暗暗想,張總何等氣魄,英雄也!自己何時能到這個高度?
30年過去了,財力上,王總確實做到甚至超過了張總。終於可以實現當年的願望了。可惜,所謂砸"10億"樓盤的行為,在當今社會上可掀不起太大波瀾。王總的心裡沒得到期望的滿足。
30年前的王健林,想和張瑞敏論英雄。30年後的王總,卻終歸還是輸了。去看了一下那個視頻。我就想問問。03年的房子賣了6個億,招不到商,業主鬧事,中院高院二十幾起官司,萬達贏了。然後!08年萬達花了16個億,回購和重建。萬達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08年的四萬億沒讓房價漲過每年15%么?
海爾之後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冰箱,接下來看王健林的了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把北京城給他砸了
1985 年,工人三年才能買個電冰箱,如今工人一個月能買三個電冰箱。1985 年,工人能有個當時啥水準的房子,如今工人配去想房子么?1985 年,那正好是我父母那代人年輕的時候,那時候兄弟姐妹多,房子只能靠自己靠不了家長。如今,最敗家行為之一就是,我們靠自己努力掙錢買房(因為絕大多數人的掙錢速度比不上房價速度,靠自己,只會越來越買不起),而不是靠父母。
工人三年工資買不起冰箱VS三百年不吃不喝買不起房。誰更狠一目了然。
砸冰箱是整個冰箱,「砸房」只砸屋不砸地吧?這賬不好算。
本質上就是王大爺想省廣告費,用首富名頭進行溢價宣傳。上次的小目標其實很成功,熱度推廣不比涼茶品牌花二十億冠名某聲音差。王大爺蹭完知名度,這次又攻擊性類比國貨第一品牌來蹭美譽度。殊不知忽略了兩點:1,公關是門技能,花點錢請個公關團隊做做形象規劃不好(非要跟他兒子學野路子,這次海爾公關能力領先王大爺一個馬雲);2,盯著別人鍋里肉之前先把自己的碗捂好。海爾官博輕鬆發動了一場消費品展銷會,熱度溢價全靠蹭首富。接下來王大爺得先把碗捂好了。做快銷和代工的都知道:批量生產、成本可控、可複製,傳統工業主的最愛。有機會還要不要再蹭一把王大爺,真是艱難的抉擇啊
八十萬官微怒懟總教頭
海爾砸完冰箱的第二年,捧回來一張全國質量獎的獎狀。之後的海爾又成為了第一批走出去的企業,成為了中國民營企業的驕傲,是一個踏踏實實做實業的企業。 與之相比,王建林的砸樓盤,更像是一場做秀。
這些話以前沒說過嗎?為啥最近頻率這麼高?腦子突然不好使了?讓群眾不喜歡他,讓群眾唾棄他。嘿嘿嘿
馬上快畢業了,做深圳找好了工作,但是不知道能在那裡撐多久。。。。。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微博上轉發中獎問題,大部分都有兌現嗎——看王思聰有感?
※由萬達百貨的閉店潮,百貨的虧盈主要從哪些方面看出來的?
※萬達為什麼要做互聯網金融產品?
※萬達廣場為何要在銀川開設?選址銀川的優劣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