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中國攝影的風格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想很久了?本人是一名攝影專業學生,很迷茫。平時找我拍照很多人都會說我想要那種日系小清新或者韓系一點的風格。然後提到歐美的風格就覺得 哇 這就是大片。包括調色也會一般高調點的就會屬於日系小清新類,飽和度對比度、暗調一些說是歐美風。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前段時間看的一篇文章說到日系風小清新歐美風的是和他們的建築風格人文之間有聯繫。那我不明白我們中國沒有屬於中國的攝影風格嗎? 可以的話麻煩帶圖發一些吧
徐震老師說的好,好好感受一下
徐震說少談中國,多說個體。。。
徐冰說除了中國傳統我們無所依傍。。。
蔡國強說形式上使用傳統是為了精神上的遠離。。。
。。。 。。。
其實吧,如何說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要看看他們做了什麼,是如何做的。。。
中國藝術區別於西方的特質有不少,其中有幾個特質可以說一下,其一是「遺貌取神」,蘇軾所謂「繪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
貌與神,大多情況下是相悖的。亦如言菊朋之唱腔過於講究字正腔圓之「字正」,對不對?從道理來講當然對,但從藝術成就來說,他莫說老譚,就連余叔岩,大舌頭的馬連良也不及。藝術永遠不是追求所謂「正確」的,而是要在未知之海中沉浮之時,瞥見波濤深處劃破蒼穹的一瞬,並竭力使其永恆。
攝影傳入中國百年了,不少人一說起所謂中國化,卻還停留在一千多年前南齊謝赫的「轉移摹寫」的層面上,丟人不丟人?當然,這些人也是知乎主流群眾,已經超出絕大多數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了,大多數國人對藝術的理解是負的,國內一二三四線城市溜達一圈,從高樓大廈到廣告牌的字體設計,留心看一圈會把膽汁都吐出來,好歹我已經學會免疫了,就如剛結束的cun晚,已能對其中的花花綠綠的審美做到視而不見,阿彌,阿彌陀佛。。。。
郎靜山,在那個年代,能想出如此轉移摹寫的方式,不丟人,而且老郎對所謂「神」,不管現在我們看來幼稚與否,還是有些追求的。其實民國時候不少所謂「影會」(往往是醫生律師官員之類經濟條件好的人),雖都不以藝術為職業,但其中有些作品是比郎的高度要高的,有心者可以搜尋一觀。
現在一些拍廣告商業片兒的,cosplay轉移摹寫一些中國工筆畫,那也無可厚非,商業片兒么,自有其功用。有不少人愛看就多看看,別拔到什麼屬於中國的攝影什麼的之類就行,一個殼子再精美,也是死的,就跟別把知音讀者上的文章當作中國文學一樣,其實根兒上就不是同一個東西。
其實中國自古就蠻講所謂「知音」的,不是那本雜誌,是俞伯牙鍾子期那種知音。所謂知音,是人與人心靈感受的相通,如何做到?日本的所謂茶道花道香道之類的,就是假借於物,假借於禮,這些外在的東西,約束外在,釋放內在,而達到主客體之間心靈與感受的相通。
而中國古人講稍假於物,然不滯於物。最終想要達到的是「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之境。
同樣一千多年前的司空圖《詩品》中,不少論述都比現在的從業者想的明白,「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有時候只有超以象外了,方才能得其環中。
所謂「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藝術是有規律的,但能剝離皮相,看到實質的,有幾人呢?
《西廂記》所謂的「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流波一轉,傳達已然完成,雖是瞬間,然千古不朽。
陶潛所謂的「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見墳可也,何必見人。
王子猷所謂「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看似是獨自一人完成的行為,其實定義了人與人之間最為微妙的感受之傳達。
古人為什麼要如此糾結?因為可以傳達的最為微妙的信息與感受,是無法假於外物的,甚至連語言都不行,遑論繪畫音樂攝影了。。。
藝術發展到現在,特別是經歷了如此多的變革更新後,不管承認與否樂見與否,已經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了,藝術家或者攝影師,在其中不過是生態鏈中的一環而已,整個生態建立不起來,經濟與學術都攥在別人手裡,談什麼這個化那個化的,別人一攥拳頭,還是只有火化而已。。。在不少專業攝影人心中,唯一能談的上建立起本國審美的日本,也因為某些生態鏈條的薄弱,在攝影師並不缺乏的情況下,走的艱辛不易,當然,這也比雞國目前的一地雞毛好得多。
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做好該做的那點事,創作時興趣作為主導,別想著什麼中國的外國的,想想什麼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才是。兩千年前的祖宗們都明白」周雖大邦,其命維新。「現在人腦子比古人還守舊,分什麼中西,看什麼南北,凡是創作時,時不時想著東西南北的,一定是心理上的文化上的弱勢群體。真正的強者心態,是積健為雄,吞吐大荒,所有吸收的內力,管他正邪仙鬼,統統運我丹田之力化之可也!
也別跟個妄想症一樣,明明只是個愛好者,卻大言炎炎的說什麼某網站,某影堂搞的新銳攝影我都看不懂,所以都是騙子,糊弄人的。看看入圍者的背景與評委的資歷吧,整個世界的專業人士或者准專業人士就為了做個局蒙你這個外行?說難聽點,這就像一群物理學愛好者或者民科點評卡斯特勒獎一樣搞笑。。。七八十年代中科院天天收到兩麻袋信,都是號稱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中科院怎麼做的——看都不看,直接點爐子了。。。肯定沒有冤枉的。。。
屬於中國的攝影風格就是影樓攝影啊。從晚清民國到現在2017年,通過布景用攝影創造出虛構理想化生活場景一直沒有變過。這種現象還體現在20世紀初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比如非洲和印度,然而其中仍有區別,所以我認為說這種風格是中國獨有還是恰當的。
有空論證。
知乎放圖太麻煩了,戳這裡吧:晚清到民國,如此生動的女性日常 | 西施有恨
相關閱讀: 知乎專欄論證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肖像攝影的意義(對個人,社會,藝術作用),其中應該討論到「自我」這個概念2. 「現實」和攝影技術的意義3. 影樓攝影的起源,在非洲,印度和中國體現出的共同點4. 影樓攝影在中國的獨特性,為什麼說是獨屬於中國5. 改良持續性:婚紗攝影,情侶攝影,約拍,糖水片etc.
6. 自拍興起對影樓攝影的影響寫完了我可能就可以去申請PhD了。看著塔老師和金老師都回答了該問題,我就也來湊湊熱鬧。。
最關鍵的一點,風格從來不是藝術的目的,或者更準確的說,真正重要的藝術家,從來不以追求某種風格為最終目的。在他們那裡,風格只是次生物,是解決了某個重要問題而順帶形成的東西。
比如說音樂,我們都知道有個時期叫做古典主義時期,此時的典型風格叫做古典風格。但繼續追問下去,什麼叫古典風格,你會發現問題的答案是,古典風格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三個人音樂 的風格。那為什麼是這三個人而不是其他?因為主調音樂的基本問題是在這三個人手上得到完整解決的。此前三十年間的主調音樂作曲家,基本上無法在追求戲劇性的同時保持音樂的整體性,直到這三個人的出現。所以,他們解決了問題,由此被人記住,而人們在描述他們音樂的時候,總結出了某些形式上的共性,並將之命名為古典風格。(詳見查爾斯·羅森所著《古典風格: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一書)由此可見,風格這種東西,是描述性而非規範性的,它只是後人對藝術的總結,只是藝術家在解決問題中的次生物,而非目的。
所以,沖著某種風格而去的藝術行為大抵可以說都是庸俗的,即使這個藝術家再有名,都很夠嗆禁得住時間的檢驗。重要的藝術都是有問題意識的,都是在解決問題。當你回應的是重要的問題,並且真的用你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的時候,作品自然會立住,某種風格自然會形成。
追尋著問題的譜系,人們最終會指認出某種風格的譜系,並為之冠名和爭執。但這已經與藝術家無關了。
作為創作者,千萬不要認為把某種已經成型的風格抄過來就能使作品成立。這是買櫝還珠的事情:這僅僅是模仿了別人解決問題的手段,而把背後的問題丟掉了。而悲劇的是,此時你在面對的是另外的問題。洋大人來之前沒人問屬於中國的不屬於中國的是什麼,大家就是在各做各的。站在現在這個時代談地域文化和地緣特性等等的基本可以確定是源於乏味和空洞,沒什麼主題值得辦展了就搞個地緣文化出來當個事兒搞一搞。而對於西方的背反也好,拿著「是現代性!而不是西方性」來自我安慰的腦殘們也好,都是盯著地域符號徹底出不來了。在普通話普及以前沒人問「真正屬於河南的方言是啥?」大家就是在普通的說話。
總盯著那點兒地域性,性別問題,個人經驗這種符號性的玩意兒出不來是徹底的低級。源自於空虛和某種使命某種不安的失心瘋。
從傳統里,地緣里吸收養分和尋找友誼,能作為藝術創作的一種營養。而徹底的被「中國的!中國的!屬於我們的!」這種觀眾符號綁架的藝術家我除了說這種人是和賤民們一夥兒的我還能說點啥?好好做東西就行了,天天關注點啥呢這是這幫人就是嚴肅的為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倫理作戰,因為給他們自信的,給這群二逼貧瘠的生命注射最後一點幻象的正是這種霧霾一般的倫理學。打老婆的男的如果沒了男子沙文主義的那套儒教倫理他們還以什麼理由坐在沙發上摳腳?所以你看在家裡天天這是傳統這是風俗往家裡放中式傢具的那群人都是些這些人(放中式傢具的不全是這些人哈)。雖然齊澤克一身毛病,但是他那句話「真相就在那裡」說的好啊。不推崇地域文化,傳統符號那些東西,學院瘦猴和藝術生態毒瘤怎麼維護住自己三百字兒幾萬的收入啊!沒了符號,那些毫無才能和智慧的蠢驢再躲到哪裡呢?一切都暴露在陽光下了啊!二百五們把藝術捧得和神一樣高還抽象出了什麼狗屁藝術作品的本源,圍著藝術的火坑張牙舞爪的跳舞,這恰恰是阻礙新的歷史和人物誕生的最大原因。還是想引用這句
真正的藝術都是先鋒的挖掘,決定了從創作的開始是不具有普適性的。就像現在大多數人生活在諸如蒙德里安等藝術巨匠影響之下卻渾然不知一樣,決定了藝術無法以國冠名。沒有藝術以國榮耀,只有國以無數的探索者前仆後繼而名揚天下。而國,只需提供沃土,做身後之人。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風格,怎麼能說我們中國攝影沒風格呢!
我猜是這樣的,剛回用相機就敢自稱攝影師接活的,嫌修片累不學後期說自己是自然美的。覺得攝影比修圖更高尚的,扎堆拍美女的。以拍片名義約炮的,長的丑想泡妹子的。一大堆凍的跟傻逼一樣蹲在長城外等光線的,花了錢僱人撒魚網的。
就不講藝術哲學上的多少道理了,只說工作心得。
藝術是一個工作。它和別的工作並沒有不同。也就是說,無論嘴炮打多少,到最後是拿結果說話的。
風格僅僅是你在工作當中尋找到的方法,以及你的方法論在工作後得出的堆積如山的結果下所體現出的可以分辨出「你之所以為你」的東西。
換句話說,它是干出來、總結出來的。風格當然可以習得。但只要你幹得夠久,夠努力,夠真實,你就總會有自己的風格。
至於這個風格是不是有所謂的「中國性」,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問題,而且其實是經常被用來打擊異己的問題。
什麼是中國性?這個問題假設在藝術上存在著先驗的、正確的、可以區分出中國和外國不同的特點。
但是這些特點真的是先驗存在,而且是今天中國人能承擔的嗎?我不這麼認為。
首先,真正存在的主體經驗,只有五感的內在感受,只有語言的架構和組織表達特點:這兩個構成了所謂「中國人」的內在和輸出。
但是今天中國人都在吃麥當勞、穿HM,看的電視劇而不是戲曲。他的內在怎麼還可能跟歷史上所謂「正統中國人」相同?而在語言上,中文、中國音樂、中國繪畫,也都沒有再展現出統一的、具有所謂中國性的特點。
現代中文是經過過現代化改造的,是五四以來無數知識分子、政治家改造後的;中國繪畫史我不懂,但湖北美術館裡打著倫勃朗光電著蠟燭表現孩子給媽媽洗腳這樣的畫我不認為是美術意識現代化了;中國音樂就不說了,你總不能把所謂民樂交響當作什麼有意義的中西結晶吧?
所謂中國性,在面對現代性的時候,幾乎是被全盤秒殺的。我們的內在狀態、外在的語言,包括我們的生活都沒有什麼「中國性」可言了,為什麼非得在攝影上要體現什麼中國風格呢?除非你認同春晚的紅配綠就是中國風格,而且這樣的攝影作品還真的出現了。結果只能說是慘不忍睹。
人是現代人,非要搞出一些所謂「中國意境」的東西,只不過是在cosplay古人罷了,還是很拙劣的那種。或者就只能走中西醫結合路線,結果也不用說了。
因為這個問題有個龐大的背景,即,在一個現代化後的中國的主體意識建立起來之前,談什麼中國性都是扯淡。
但是這個主體意識的建立談何容易。看看知乎上多少人還在滿足於「過年回家噴一噴親戚」就知道了。你們面臨的其實是個深刻問題啊,是社會變革的問題。停留在知乎上噴親戚的層面,沒有現代化社會對原有社會衝擊的具體的、深入的分析,沒有人對人的關懷,怎麼可能出現一個真實、workable的人的困境的解決途徑,又怎麼能形成這個現代化的中國人這樣一個主體?
這些東西的責任在每個人身上。不是我噴,而是所有人都沒有負起責任。作家在賺錢,電影導演在賺錢,商業社會裡只有最淺薄輕易的東西可被人接受。
日本的現代化過程中,日本身份和日本文化的主體性是經過很困難的探索的;德國人在砸碎了自己作為納粹的身份後,重建自己文化主體性經歷了幾十年,現在又要重建了。歐洲中心主義完蛋了,美國優先主義抬頭了,日本保守主義猖獗了…每個國家都得為自己是誰而思考、鬥爭。沒有思考和探索和鬥爭就沒有嚴肅藝術。前段時間大火的Anselm Kiefer,藝術的開端就是重新思考自己是德國人意味著什麼。
在整個國家的文化身份不明、國民不知來自何方,要往何處去的情況下,談什麼中國攝影的風格??真是何出此言啊。
每個民族、國家都得尋找到自己是誰,再來談自己的藝術是什麼,再來隨便聊聊風格。風格只是最簡單的那個部分。中國並不例外。
如果真要談這個問題,我只有一個回答:閉嘴幹活。風格是藝術家的方法論所形成的結果,它是靠無數的工作堆積出來的。至於它是否能承擔「中國的風格」這個重任,就需要看藝術家本人的能力、視野、工作結果和造化了。
謝謝。去年秋分前後的一組雨後游山散記。
分享一篇我們攝影之友· 微光計劃第三季的一篇稿件:《 中國攝影為什麼沒有自己的風格?》
我在老B公司上網看教程,老B湊過來問我:「在看啥呢?」「哦,在看怎麼調日系色調。」老B一幅日了狗的表情。「那學到了吧,來吧,幫我調一張,幫我調成日系小清新。」
「這個拍攝的內容都不日本也不小清新,我怎麼調啊……」
「說得對啊!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啊!並沒有什麼固有的調色方法可以調出所謂的日本味兒。
的確歐洲美國日本韓國這些常被攝影人掛在嘴裡的地區審美上會有不同,但色調什麼的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拍攝畫面中展現的細節才是重要的啊。」
老B喝了一口水,接著說。
「歐美風根本就是錯的,歐是歐美是美,日韓風也是錯的,日是日韓是韓, 準確來說,歐洲和日本的審美邏輯比較接近,美國和韓國的審美邏輯比較接近,一邊是老貴族,一邊是暴發戶。
要說好這個需要大量的文化知識,既然說到什麼「日式調色」,我也只能很膚淺從攝影畫面上簡要分析一下
——歐是哪個歐、美是什麼美、日是誰的日、韓是何時韓?至於畫面元素,那些真的要好好讀萬卷書走萬里路才會懂。
一、日是誰的日
首先,什麼什麼「風」只能代表這個地區一種大致的審美,舉個例子,森山大道,筱山紀信,荒木經惟,以及他們的後輩米原康正,誰代表了我們常見的「日式風格」攝影?
應該是筱山紀信,其他的都不是。森山的大反差其實偏向美式,
森山大道 《北海道》
米原機頂拍的是直打,即使拍的是美女,卻是接近一些現代新聞攝影、紀實和觀念的拍法,
米原康正
荒木是很優雅地注重暗部影調,是純正的日式美學,但卻並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日式風格」(想理解,不要老看他拍的人啊,看看他拍的花啊),只有筱山紀信,那種柔和的過渡,明亮的色調,淡彩,才是我們說的今天的「日式風格「」。
不瞞你說,荒木才真正代表日本這個民族的審美——「最美不過生命凋零前的綻放」,花火、切腹,這個美學邏輯深深滲入日本文化每一個細節里。不理解這個,怎麼能理解真正的日本攝影?
《花曲Flowers》——荒木經惟
當然我們今天看到的日式風格是這樣的 :
[新垣結衣(19歲)] – 熊谷貫
看得出日式攝影強調這種柔和的過渡,較低的反差,這種經過改造的日式雖然不是日本民族本來的美學,但比較符合東方美學中「內斂」,不是很刺激的大反差,所以我們也比較容易接受它就是日式攝影的形象。
而絕不是米原康正。
而絕不是米原康正。
而絕不是米原康正。
說到這,大概也已經知道,明亮,過渡柔和,稍低的飽和,陽光,溫暖,其實符合這些條件,然後畫面里少出現一點不太日本的元素,就已經很日式了。降飽和,減反差,稍提高光等都是達到這種效果的好辦法。
二、歐是哪個歐
歐式風格這個最好理解,眾所周知的「古典歐」和「簡歐」。從古希臘、羅馬就傳承下來的繁複的花紋、美麗的雕花、偉大的巴洛克、偉大的維多利亞時代,和今天真正流行於世界的丹麥挪威瑞典極簡的北歐風、性冷淡、宜家、北歐家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歐式風格」。
Saint John』s Co-Cathedral
宜家家居
無論是哪一種,其實歐洲人還是很看重立體感的,畫面上還是喜歡多一點暗調,也不難看出,北歐風格和現在的日式非常接近,只是日系的喜好比北歐更明亮一點。
我們今天說的攝影里的「歐美風」,很多人其實就是特指北歐風,這個風格和日系很像,至於不同的地方,我們拋開顏色和其他的因素,就用一個色階粗略說明一下。
日式和歐式,都要將灰塊向左拉一點,然後歐式是將黑塊向右一點提升影部,日式是將白塊向左移動一點提升亮部。
另外北歐比日式更偏冷,色調上稍冷。
三、美是什麼美
老美就是個暴發戶。
美式審美就是刺激——巨大的衝突、大開大合、巨大的顏色或亮度反差、敢黑敢曝,現代廣告攝影中受美式風格影響最嚴重
老美是高光和輪廓光的愛好者,強調質感和結構,很硬朗的風格,在攝影中,就是輪廓光先行的大法,將輪廓打出來後用窄光照亮局部是常用的方法,不愧是一個橫刀躍馬的民族。
所以美式風格也不難想像,色塊的衝突,中灰部分加暗,高亮部暖,暗調冷(常見的紫到黃漸變映射疊加就是個例子)
剛才的色階圖來理解,黑白都向中間靠攏一點,灰塊向右稍過去。疊加高光黃暗部稍藍的的漸變映射。加大衝突,更戲劇化,刺激。
可以,這很美國。
四、韓是何時韓
宇宙都是大韓民國思密達的,韓風是最極端的形式,論文化歷史,一個20世紀初婦女上身還不穿衣服的民族實在不好說,即使扯上新羅和高句麗這些出來說事,特么歷史課本沒法看還是沒法看啊……
這個民族的民族性就是自卑,事實無法辯駁,不然著領先全球的整容技術是怎麼回事?
當然19世紀之後中國也好不了哪去,五十步笑百步吧。
但是講道理,韓國這十幾年進步得太快了,他們骨子裡是美式審美,但又喜歡日本的底蘊。
這聽起來挺像貶義的,怎麼和「相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一樣??
其實不是,韓國人民的確是有點聰明才智的,旁邊日式風格已經將忽然將東方面孔定型了一個很好的樣板,韓國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攝影風格也是很像日本,但他們居然硬生生邊緣創新做出一個標識性很高的效果。
日式的高明度,美式的強烈色彩對比,居然就結合起來了,大寫的服好么思密達。
這個真的沒法調,亮度上比日式還要亮,基本靠搭配出來的顏色向美式靠攏,和美式的大紅大紫又不同,韓式就是一片粉紅粉紫少女心,好吧,你們贏了。
說完歐美日韓最後,再說個沉重的題外話
五、中又是什麼中?
很遺憾,暫時沒有流行起來。
現狀就是,國內的攝影圈,除了被抨擊最多的「老法師色調」——千篇一律的濃郁色彩、不懂拿捏尺度的HDR外,彷彿大家都在各種求「歐美色調」、「日系色調」。又怎麼能有受大家歡迎的中式風格呢?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曾經,我們也有郎靜山這樣的大師,為攝影注入中國元素的內核,不但是從內容上,也在技法上將中式美學融入攝影。
郎靜山的集錦
攝影,仿國畫、重意境、師古法,在形式上模仿傳統國畫,題材和主題意趣,多取自古畫、古詩詞,是中國繪畫風格和攝影技法的統一。
今天,我們也有孫郡這樣的探路者,但要形成一個地域性的審美風格,我們的路還很長。
孫郡,中國攝影藝術家,其作品融入了繪畫的表現手法,注重畫面和故事的結合,意境深遠,被媒體譽為「攝影詩人」。
希望每一個攝影人,也能像他們那樣獨立思考,而不是盲從。
作者:驚奇影像
朗靜山還是我們浙江人呢|?ω?`)
我在500px上建過一個集子,叫《國風 China style landscape》,專門搜集中國風格的風光照,我以我自己的圖為例,說下我認為的中國風是怎麼樣的:
《天山仙境》
《對話屈原》
《煙浪亭》
《寒江雪》
《落花流水》
《山城夜泊》
《地宮》
《竹林訪友》
《訪道青城》
中國古詩詞講究意象和意境,我認為的中國風攝影也應該講究這些東西,而不是具體的調色和質感度,那些都是型,是外在的,比如我上面拍的這些,顏色上差異非常大,但一個在中國長大,接觸過一些傳統文學的中國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很中國。這樣定義的話,傳統的元素好表現一點,現代的中國,全球化城市化,其實很多東西趨同了,很難在找到當代新生而被普遍接受的意象與意境。
17.3.28更添
最近看《歌手》有點新感悟,在音樂里認為周杰倫的很多歌是中國風,認為霍尊的《卷珠簾》是中國風,也認為李健在《歌手》第十期的《紅豆曲一生所愛May it be》是中國風,這些作品其實風格差異很大。同樣,放在攝影里,認為擬工筆畫攝影作品中國風,擬水墨畫攝影作品中國風,我自己這種注意古詩詞意境實現的彩色攝影也很中國風。如此看來,中國風不是特定的一種風格,是一類,是有獨特點卻又都能展現出中國元素的風格的合集。ps:我是答中國風攝影,不是答提主的中國攝影的風格。
山寨風
我特別喜歡 布法羅的樹孫郡 這位攝影師的作品,他的作品應該算是中國風吧,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和人物相結合。
(圖我不貼了,我沒有版權啊)我覺得啊,風格是個人的,說一個國家的,其實多有不妥。古時,中西隔離,水墨油畫的形式差異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的攝影啊,大家都用幾個公司生產的設備,外國的風格中國有,中國的風格外國也有。說一些個人的風格或許更好?(存疑)中國有傳統畫意派的郎靜山先生,風光片如水墨畫,這就和繪畫流派結合了,特徵是明顯的。
紀實類的,拍的都是中國人。呃?然後呢?
你先讓我想一下,有空再答,一時回答不出。據我所知,郎靜山先生的攝影很有中國味道,你可以參考一下。唯一感到遺憾的是,他拍的照片風景居多,人像較少~
屬於中國的攝影風格是,快手 。雙擊666
看到很多人把山水墨畫,朦朧美作為中國風的標誌。
所以,是不是好的中國風攝影都應該有點霾。日本有幾位大師拍的很中國如杉本博司
推薦閱讀:
※現在攝影為什麼都要後期?
※怎麼盡量避免後期痕迹而讓後期之後的照片顯得自然一些?
※後期小白請教這組照片後期風格?如何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