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樂隊商業化究竟是什麼意思?

數不勝數的大牌樂隊,他們早期作品十分受粉絲歡迎,可是一提到他們的後期作品(甚至中期),就會有一堆人皺起眉頭:「他們商業化了,不好聽了,不正宗了。」

不聽商業化的粉絲們覺得聽商業化的軟蛋粉絲是sb。

聽商業化的粉絲們覺得不聽商業化的固執粉絲是sb。

那麼,商業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音樂方面和市場方面究竟和非商業化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很多樂隊都是作為一個風格的代表,作為一個風格的開創者而出名的。

如果一個這樣的樂隊能夠保持他們對該風格的發展和深耕,便是有很深的藝術和歷史價值的。

可當這個樂隊開始跟別人的風,唱些沒有開創性也沒有延續自己特點的、單純容易賣錢的作品的時候,他們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就降低了。喜歡他們早期作品的人無疑是沖著藝術價值而喜歡的。因此為了商業化而拋棄藝術價值就是不被(死忠粉絲和樂評)認可的。

如果能在不降低藝術價值的情況下兼顧商業價值,那商業多少其實都沒什麼問題的。問題在於不能辦到:大眾的品位就是低下的,好的作品又是有欣賞門檻的,商業化和藝術價值之間的矛盾並不能夠輕易的調和……所以過分的商業化就一定會挨罵了。


簡單答一下,不限於金屬樂。

首先,商業化沒有明確的界限區分。 而且我覺得商業化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

其次,商業化有主動和被動之別。當然,主動不一定意味著故意,一個開宗立派的樂隊,如果它的風格迅速成為商業主流,而它繼續堅持做一樣的音樂,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商業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沒有創造性,又緊跟潮流的樂隊,都是商業化樂隊。君不見,新金屬雖然重新振興了被商業化毀掉的重金屬,但本身迅速被商業所招安。

再次,放眼到世界範圍,80年代以前,商業成功並不意味著背叛。這麼說除了是因為80年代前搖滾樂還處在新生階段外,主要是因為商業並不像現在這麼產業化。而商業系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進化,已經把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發揮到了極致,所以現在我們很少看到真正有趣、有創造性的音樂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換句話說,現在的大唱片公司,已經達到了離產品(意即音樂)最遠,而離資本運作、版權等法律爭奪最近的程度。君不見,早期的國內,像銀色灰塵這種樂隊(我不說垃圾,別想罵我)很快就被簽約,因為唱片公司知道不用宣傳也可以賣個十萬張。 也有像舌頭、痛苦的信仰這種潛在的搖滾明星,簽了好久,等到時機成熟再投入財力、人力發行專輯。而許多或許更有藝術價值、音樂價值的樂隊,因為沒有市場,出版等於積壓。那為什麼簽他們呢? A公司說,先簽下來,將來10個樂隊裡面有1個成為潮流就夠本了,B公司說,我們是賠錢做好事,其實是為了跟別的公司打群架,C公司說,這些樂隊的版權根本不值錢,沒人買的貨,先屯下來,等天氣好了再發掘。

所以,從理論上說,商業並不傷害音樂,而是商業化的原則傷害著音樂。搖滾樂的態度也不應該是簡單的反對或贊同商業,而是行動起來創造自己的商業,今天地球上能夠有一個還算髮達的獨立音樂網路,並不是靠懶惰的人高喊商業滾出搖滾樂或商業無罪建立起來的。

當然,對一些沒有獨立的音樂美學追求、做音樂只為出專輯賺錢、吃潮流利息、流行什麼音色我玩什麼的人來說,還不配談"商業化",因為商業化是個動詞。


若在扣「裝逼」帽子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對標的物不夠了解,則更好。但你所說的,一定程度上也對,因為題中所列舉的樂隊,即便「不那麼商業」時期的作品,藝術價值也很是有限,甚至很難稱為金屬。他們的受眾,審美本身尚待提高,靠貼標籤式的抨擊「商業」來「裝逼」也符合規律。

至於什麼是商業。

郭德綱雖嘴上常念叨雅俗共賞,但也深諳牙佳為雅,人谷是俗,真正好的東西肯定是缺乏受眾的,於是他在自己的王國里把那些「好東西」壓縮到占很小板塊;

而麥托里卡演出的時候純正激流曲目佔比也不算多。

上述兩者,都是在所屬領域有著不「商業」的能力,卻主動與商業共舞的例子。

沒有真正的「共賞」這回事,「通俗」二字已經道明其中原理。

既然是金屬話題,就不應該怕遭噴而不說大實話:大眾的,永遠是惡俗的。如同分形無限展開,即便是相對小眾的領域中,仍然有著大眾與小眾。


如果只拿linkin park寫出口水歌旋律歌來說事兒真的太淺了,隨便看歐美日本大音樂節,hellfest,wacken這些重型音樂節主舞台的樂隊,沒有一個不是商業樂隊。

金屬樂是商業、工業化非常非常非常重的一類音樂(相比其他風格搖滾樂更尤為明顯),怎麼說起,從製作這步看就知道了。像曼森,korn等這些一張專輯極大製作成本的樂隊,編曲,製作人,後期這些步驟對音樂的影響程度大到遠超你想像。說白了,金屬樂的明星在歐美就是偶像,大同小異的事,去下下大牌樂隊的分軌,單軌聽聽就知道了。

別拿流行旋律說事了,在歐美這種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你真以為不寫就口水歌的都是真搖?你知道korn出國都開私家飛機嗎?你知道那些大牌金屬樂隊有多商業多有錢嗎?metallica ,大屠殺馬大衛的例子還用說?

另外:對於在歐美髮展的樂隊,在努力進入金屬主流公司,然後進行大製作之前是一道門檻,一旦踏過這個坎,音樂和現場都將是質變,具體參考pantera,limp bizkit,bring me the horizon這些樂隊,在努力簽約大公司後,頂級專業的重型音樂製作會把他們的東西加工的非常質變,煥然一些的感覺,這不是商業嗎?

說白了,商不商業在歐美國家現代音樂市場根本不重要,林肯公園傻逼不傻逼也不重要,每個樂隊都有自己的發展路線和定位,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就去聽重型音樂節的樂隊,其實也沒啥區別,換個讓你覺得「真搖」的招牌罷了。

最後。。在歐美流行一句話:「地下樂隊就是指不火的樂隊」。。聽起來不對。。其實完全對,再加一句解釋就是「做的不成熟的樂隊」。千萬別以重不重,流行不流行來判斷是不是商業,很多很重很重的樂隊也很商業。


知道的人多了自己沒有優越感罷了!


音樂更好的音樂創作和宣傳需要很大的資金 金屬樂隊大部分挺窮 而金錢往往能讓人自滿墮落


早期粉絲都是真粉絲,等有了更大公司和半di運作,樂隊商業化不可避免,獲得市場同時,失去部分個人風格,難免!


總不能讓樂手連避孕套都買不起吧。商業不商業 ,自己聽得舒服就好。


就是火了,爛大街,上節目,有錢了,曲風不憂鬱了,我媽都知道他們了。


考慮兩種情況:

A: Linkin Park想寫One Step Closer這樣的音樂,想再出一個Hybrid Theory,但是經紀公司考慮到市場傾向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找來幾個人給他們寫了個Castle of Glass或者What I"ve Done,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B: Linkin Park覺得Hybrid Theory這樣的音樂太幼稚太emo了,青少年的煩惱和憤世嫉俗已經不是他們想關注的主題了。他們想討論全球氣候,環境和反戰,於是寫了Castle of Glass和What I"ve Done,同時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作為聽眾我們是根本無法分辨A和B的,於是我們說LP商業化了。

我曾經唾棄一切風格巨變的樂隊,認為他們在向市場妥協。現在我只相信我的耳朵。


瀉藥。如果這就是題主邪惡計劃的一部分的話,我就來剎一腳好了【笑

初看大家口頭上的「商業化」這個詞,似乎是用來描述樂隊的某種客觀風格變化的概括,不過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樂隊都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商業化這頂帽子(當然我承認其中有些樂隊並不是無辜的),樂界的有些人士直言不諱地稱商業化這個詞兒早成樂迷批判樂隊「變糟」的萬能借口了,或者說,是種懶漢思維在作祟。

如果要從根上看「商業化」這個詞兒,它其實是中性化的——它原本的意思就是樂隊為了獲得更好的市場和利潤回報而做的一些流派/風格/樂隊結構上的變動。逐利是如今市場的使然,樂隊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未來,或者是樂隊成員為了自己能養家糊口而主動或者被動地去選擇商業化,都無可厚非。至於商業化結果的好壞,還是要從樂隊轉型之後的表現上來看。我覺得如果樂迷以「樂隊是不是鑽錢眼子里了」這個標準來批判樂隊的話,確實是批錯了方向——憑啥不讓那個吉他手吃飯?就算是無品貝斯手也變不出錢來啊。況且樂隊作風格變動也不一定是出於商業目的,但因為商業化太具代表性了,以至於現在哪個樂隊改了風格就有人叫喚是不是變成市場的奴隸了,對此我只能呵呵。

對於題主後面提到的「互稱sb」那個情況,其實根本就不是商業化的問題,那只是撕逼時一頂用來背鍋的帽子罷了。樂隊的編排技術是否變得糟糕與面向大眾還是面向小眾毫無關係,難道樂隊更重視旋律了原來的技術就忘本了?這明顯是一個偽命題。而至於「不好聽了、不正宗了」這樣的說法毫無疑問是基於個人的主觀立場判斷,是不是「好聽」是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正宗與否是否由商業化說了算?Metallica商業上的成功就代表他不是鞭笞金屬了?簡單說來,這還是一個因為樂隊轉向而使老樂迷失望、與新樂迷受眾撕逼而找的一個借口。

前面的一些答主提到了商業化的弊端,更多的時候其實應該是大家都共有的擔憂——大家都在恐懼樂隊「為市場服務」所帶來的藝術價值貶值。今天的樂界創作者一直都在思考商業化和藝術創作之間應該達成什麼樣的一種默契平衡——按唯物主義來講,商業需求作為一種必要的物質基礎,必然要作為構築「藝術性」這個上層建築的墊腳石,一切拋開錢為前提的藝術創作最後都會成為扯淡,但只有基礎不談建築那就沒有藝術只見PY交易了,就這麼簡單。所以我還是支持前面答主的那個客觀論點:

商業化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

至於樂隊因商業化轉型而導致的失敗,我更傾向於覺得這是樂隊本身的原因——很多時候樂隊拋棄了自己獨立的音樂追求就會導致這個結果。反過來講,一個堅守自己音樂立場的樂隊,也不會因為一次轉型就把自己的創作給弄砸了。

嗯……暫且答這麼多吧。如果贊數比較多再說補充的事情【感覺回答這個問題還要擔心引發撕逼,不管怎樣,還請各位前輩大神多多指教了Orz

最後再次謝邀,以上


別的不說,就這個lp,我不知道你是如何聽出他們後期編曲成熟了?

另外,聽旋死的比聽殘死的多的多,足以證明編曲清新更能夠吸引樂迷,音色和嗓音永遠都只是外在,編曲,旋律才是核心

另外,就你問題中的感受,你認為這些樂隊所謂的編曲更成熟了,不更是證明了這樣的音樂更能吸引人?


題主真的不是再黑inflames?


大多有名的樂隊都商業化了,其實商業化不商業化不是最重要的影響金屬黨的原因,比如slayer比如exodus還有諸如black sabbath還有judas priest iron maiden,這些樂隊都十分商業化現在,關鍵在於商業化之後是否還在做和地下時期類似的音樂,這個十分關鍵。樂手也都要賺錢這都可以理解,metallica當初被罵是因為轉型後做的東西完全和激流無關,但我之前的說的這些樂隊作品保持的還是曾經的質量唯一讓金屬黨可以吐槽的我想就是唱著反叛精神的東西賺著錢,其他我覺得也沒啥不好,雖然我自己基本都聽地下樂隊,但對商業化也不排斥,很多地下樂隊都想商業化只是沒有這樣的機遇。商業化只是指唱片賣的好不好樂隊是不是有知名度是不是有大唱片公司包裝,它只是可能改變音樂風格的一個因素,但最重要的一切還是都取決於樂手自己的決定。


推薦閱讀:

到底貝斯和電吉他有什麼區別?
你心中的「2013年度最佳英文專輯」是哪一張?
還有沒有像bohemian rhapsody和jesus of suburbia這樣分開章節的搖滾樂?
歐美搖滾樂中帶有強烈的東方色彩的曲目有哪些?

TAG:搖滾樂 | 金屬樂 | 商業化 | 重型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