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曆三大征之朝鮮之役,如果明朝只派努爾哈赤去跟日本人拼,戰果會如何?


謝邀。

結果自然是不會如何了。

朝鮮之役分兩次。下文將分別討論之。

第一次是萬曆二十年(1592)到二十一年(1593)也就是日本文祿元年到文祿二年的第一次援朝戰役,而日本稱為文祿之役。

當時努爾哈赤方面情形如何呢?可以參考萬曆二十一年(1593)九月的古勒山之戰,當時葉赫等集九部三萬人來伐建州,建州方以一萬人抵擋。三萬人或有虛數,一萬人應該是努爾哈赤(五年前統一建州諸部)當時能動員的全部兵力了。

那麼先不說這一萬人能否打敗侵入朝鮮的十幾萬日軍(萬曆二十年秋明廷曾派祖承訓帶兩千騎明軍與若干朝鮮軍一起反攻平壤,結果被小西行長所大敗),首先努爾哈赤還將面臨後方失火的問題。

從歷史上來看,萬曆十九年(1591)努爾哈赤就與葉赫產生矛盾(「辛卯……葉赫求地,弗與。葉赫以兵劫我東界洞寨」 ),到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夏已經演變為小規模的邊境衝突(「癸巳夏六月,葉赫、哈達、輝發、烏拉四部合兵侵戶布察」)。如果努爾哈赤南下經略朝鮮,葉赫人不與日軍結盟圖謀建州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是不可能毫無後顧之憂地經營朝鮮的。即便明廷應允其請戰,他最多也不過是派偏師牽制加藤清正的第二軍而已。假使明廷真的腦洞大開讓他經略全鮮,恐怕他只能尋詞推脫,或者乾脆加盟豐臣秀吉了。

第二次是萬曆二十五年(1597)到二十六年(1598)也就是日本慶長二年到三年的第二次援朝,而日本稱為慶長之役。

此時明朝聯軍已將日軍驅趕到了朝鮮半島南部沿海的若干倭城之中。朝鮮政權已經返回漢城,對半島大部分地區恢復了統治,還重建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明軍也有若干部隊依舊駐防在朝鮮,沒有全部回國。而日本則是與明、朝談判不成的情況下,再度發兵朝鮮的。

在這種情況下,明廷還把朝鮮全權託付給努爾哈赤簡直是政治自殺……完全找不出任何理由。

就算顯皇帝如此腦洞大開,努爾哈赤的表現會比較好嗎?

值得懷疑啊。

努爾哈赤此時已經挫敗了葉赫的挑戰,正在登上女真乃至東部蒙古霸主的寶座,但他尚未把敵人徹底收拾掉(統一女真還要等到二十二年後的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1619年)。因此,其兵力和實力仍然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努爾哈赤現在面對的不是野戰中的幾萬日本足輕,而是堅固的倭城。從日後的女真統一戰和遼東征伐來看,努爾哈赤對於堅城辦法不多。輝發山城就打了好幾次,後來攻撫順克遼瀋則全是在野戰殲敵之餘靠內奸開城門,打寧遠面對龜縮城中依託火器的守軍就一籌莫展最後只能撤退;唯一力攻得手的只有清河堡,但他在這座方圓五百米的孤立城堡下也是傷亡慘重。日軍的倭城,比明軍在遼東的堡壘只有更加堅固,且又形成體系;日軍諸將,對於守城比明將更有準備和心得;此外,日軍內部既沒有努爾哈赤的關係戶,又可以海路互相應援。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基本上還是只能坐等豐臣秀吉掛掉,日軍自己退去。

綜上所述,明廷不太可能派努爾哈赤去經營朝鮮,而努爾哈赤去那裡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結果。不過因為努爾哈赤本人也很容易得到上述兩個結論,所以他根本不會去朝鮮。


只從軍事上推導下!

首先努爾哈赤的野戰能力極強!

經歷過壬辰倭亂與後金攻明的李如梅曾評價後金兵:此賊七千,足當倭奴十萬!

據努爾哈赤攻明的歷史來看,努爾哈赤也有針對火槍兵的戰術方略,效果還不錯,因而野戰中日軍的鐵炮部隊也不會有絕對優勢!

雖說努爾哈赤攻城較弱,但日軍也不會永遠守在城裡,總要往城裡運送物資和護送物資、人員出去,這就可以發揮野戰優勢切斷補給,而城中一旦糧盡,自然出城決戰突圍,此時決戰勝率很高!

而且努爾哈赤這時候還是明朝下屬建州衛的龍虎將軍,完全可以向朝廷請求炮兵援助,攻城更加事半功倍!不要說倭城棱堡多厲害,有記錄表明明軍的火炮是有過打破泗州倭城棱堡大門的記錄的!

歷史上的努爾哈赤戰術運用也十分靈活,完全可以攻其必救的大名所在城池,圍城打援、聲東擊西等方式調動敵軍,通過野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最後孤城必破!這些也是後來對明朝常用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努爾哈赤正處於上升期,內部團結、士氣高昂、領導層足智多謀、善於學習,相信與日軍交戰不久,努爾哈赤就會建立起自己的火槍隊、火炮隊,甚至學會日軍的戰術而靈活運用!


我覺得朝鮮人就只能等暹羅國的軍隊


你覺得他會去嗎?他又不傻

表表忠心罷了,不要當真


窮韃子,富倭子。倭寇雖然是富的。但是「女真8000可抵倭寇十萬」。女真人是倭寇的剋星之一,古代日本沿海經常被女真海盜騷擾。


推薦閱讀:

都說易經是從河圖洛書中演化來的,查了下,河圖洛書甚至易經都有可能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有,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看待東南衛視思享2018關於中國與世界未來的觀點?
有哪些關於歷史上普通人生活的文獻記錄?
怎麼評價明朝這個最後的漢人大帝國?
根據《明朝那些事兒》的說法,唐寅當年為寧王做師爺後來卻跑了,如果他留下是否能打贏王守仁?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