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評論電影,那誰來評論影評人呢?
有時候一些並不算差的電影在一些影評人口中會變得特別差,進而誤導了不少觀眾,感覺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以下內容是old fasion廣播或者雜誌影評的標準寫法)
很久以前,影評人也並非不被評論,受制於渠道的狹窄,影評人發布影評的媒體往往會對齊評論,亦或要求編改,比方說編輯、製片人、編導、記者,評論的方式也如《編者案》,《小編說》,《賞析導讀》或者是《一剪梅》。自從豆瓣把影評人大眾化後,評論影評人的自然就是影評下面的評論。時代變了,觀眾變得憤怒而易於討好,不變的是評論本身具備的價值。影評人越嚴肅觀眾越反感,影評人越詼諧觀眾越高興。法國的影評媒體《電影手冊》一度引領了新浪潮學派,然而今天的《電影手冊》甚至連《內陸帝國》都看不懂,只會聊一些皮毛和演繹,相反,《第十放映室》等娛中有論之流的倒是越品越有味道,彷彿媒介在這一刻不再和製片方形成同盟,用腳投票的有效性便大大增加,社會觀點與審美情趣相映成趣。有此不難猜出,影評只是內化於網際,溶解於媒介而非消逝衰敗。
除此之外,值得我們記住的,還有彈幕。
在這個全民發聲的時代,所有人可以是媒體人、影評人,你認為還有人在意那些所謂的傳統影評人嗎?
前段時間有新聞說全國關閉了多少家報社,我實習期間認識的報社老師轉了這條新聞,說了一段話:
「好不容易適應了奴隸的地位,現在卻不讓我們做奴隸了『』
政府部門自辦的報社屬於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但創新少,待遇一般,晉陞空間不大,遂老師們自稱「奴隸」。
紛紛向互聯網倒戈的報社讓「奴隸們」的地位也坐不穩了。
「奴隸們」的一聲哀嚎,宣告了傳統的傳媒行業時代的終結、媒體和媒體人權威時代的終結,也宣告了互聯網時代的霸權主義,宣告了互聯網草根的話語權時代的到來!
我還沒畢業就去報社實習,當時我跟老師去採訪某些網遊粉,當時看到這群年輕人,我就知道——他們絕對不會看報紙,即使他們的採訪上了某個版面;他們絕對不會在意老傢伙們(評論家)說什麼,只在意自己玩遊戲的體驗。
於是,我知道了——
未來就是一個消滅權威、隨意跨界、體驗為王、個人價值最大化的世界。
你說的「影評人」無非是指權威,但很遺憾,他們左右不了票房,左右不了影迷。
人們看了《老炮兒》,於是在微博、朋友圈、空間、百度貼吧、知乎、豆瓣推薦,寫影評,普通人變成影評人。
大眾只要爽,誰管誰權威。Who will watch the watchmen?!
看影評的人啊。你喜歡就看他的影評,這就是正面評價;不喜歡就不看,這就是負面評價。
一個好的評論者從來不會成為別人評論的對象。
評論是商業時代的產物,大概貴國人至今不懂什麼叫評論,習慣了統治階級那種只要跟我不一樣,我就殺了你的思維方式對待評論。當評論者成為被評論的對象,要麼是他引起的爭議觸及到某些人利益,要麼是他不會評論。
好的評論會留下來,差的評論自己會爛掉。正常的評論都是對著自己良心說話,不正常的評論都是對著錢說話。你覺得被誤導了,我不覺得呀。
你覺得我說的不對,你聽別人怎麼說呀。你覺得你的能力凌駕於影評人之上,你也可以做影評人呀。能「誤導一大批觀眾」者,想必也是口碑不凡之人,既然口碑不凡何來誤導之說呢?成天誤導別人的人,怎麼會有一大批觀眾看他的影評呢?來回話說了好幾遍,應該能明白了吧。當然我所說的影評人,指的是真的影評人。看完電影的你自己
你完全可以用滑鼠投票,點贊於你欣賞的影評。差評於騙子影評人。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選擇總是和大家不一樣,嗯,去看看小眾的電影。找符合自己口味的藝術品,以及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影評人和豆瓣醬。說不定你們之間會有比電影更精彩的故事發生。相信我,志趣相投的人之間才會有幸福而精彩的故事。
這樣不挺好么?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影評人,以及你眼中的好和觀眾被誤導都到底是什麼?
影評人,它以前是指在報刊或者專業刊物對影視作品作出批判性點評的影視業附屬從業人員,類似於鬣狗禿鷲或者山鴉吼猴。現在,影評人的戰線主要轉移到自媒體和網路社區。
影評人的主要的問題在於……你基本記不得一百多年來靠影評出名的人是誰。就算記得,你基本不會有興趣去看。就算看了,基本也就是看完就忘。二次文本、轉寫的尷尬就在這裡。
影評人這個頭銜多是自封的,大多評論水平屬於網易雲音樂熱評榜的級別,如果按錢來算,有些能混個20塊的電影票,粉絲多的能賺點軟文錢,是可以自理的;有的甚至是可以讓長江黃河水倒流一般的祥瑞,但這樣的有名(就是有錢)的影評大佬數量寥寥。拉康福柯齊澤克也寫過影評,但我看他們沒準備給自己安個影評人頭銜。
這就是影評人的尷尬之處,之二,因為影視作品的推廣,是一種范而的撒網,而影評人或是專業或是犀利的觀點,只會影響觀影體驗。舉例來說,最近看過的一篇不是軟文還是黑文還是反串黑還是傻粉寫的文章,《xxxx電影中的女權是一種進步》。這就得罪了一大票男權人士,刺破了影片可帶來的性幻想,提高他們觀影時的對立感。如果廠家找影評人發太蠢的軟文,更是搬石砸腳。為何不像個正常廠商一樣找個去韓國進修過的加拿大籍自稱宅男的娘炮做做推廣,這樣又能拍宅男馬屁又能勾女棒粉呢?
說完了現今互聯網+影評的尷尬現狀,再說說你眼中的好。結合上下文我覺得應該是指那些票房表現不佳的院線電影。我覺得我們能看到的院線電影,也都是些不痛不癢,愛,奮鬥,親情,自我實現,笑聲,離別,最多也就是殺殺人,多殺點人,坑個爹,出個軌,得個罕見病之類。哦對了還有國內特色的村斗和挖墳題材。說句實在話……這樣的片子很少有觀眾被影評人牽著鼻子走的情況,因為它本身就是安打題材。決勝的多在排片量,卡司之類的硬指標上。如果能被安上直男癌、恐同、地域、歧視之類可以被斬首的草標,那可以這麼說,反倒有助於業界多想想,提高劇本創作水平。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被誤導。觀眾,我們說完了影評人再說說觀眾。本身就是持有不同的觀影目的……甚至目的不明確而進入電影院的。影評人能影響觀眾的主要是消費引導和消費後確認兩方面。觀眾比起影評人,在影視知識方面是處於劣勢的,但在戰鬥精神上是相近的,這就造成了觀眾會有一種被忽悠的可能,因為你無法將自己的戰鬥精神轉化為戰鬥力,淪為影鬧一樣的可憐形象。他們中的一部分被誤導沒,一部分被分化,一部分被打壓,一部分一如既往。在他們背後體現的是社會思想的複雜性。而這已經遠遠超齣電影和誤導的範疇了。你說的「影評人」無非是指權威,但很遺憾,他們左右不了票房,左右不了影迷。
請養成看片之前不看評論的好習慣
那誰又來評論評論影評人的人呢?那誰又來……我覺得影評人只是說說個人見解,對電影的評價最終還是根據自己觀影的感想。如果是想獲得觀影指南的話,那麼一般是根據意見提供人以及電影演員、導演的可信度期望和方差等參數再加上自己的選擇演算法來進行選擇
其實這完全取決於自己,一部電影的好壞不是它在豆瓣上的評分,而是我看完電影的感覺,這樣似乎太極端了,誠然會有很多好電影是大家公認的好,但是我也會有幾部個人特別喜歡奉為至寶的電影,紅豬獨自等待國產零零漆,這就是個人喜好,影評人也是一個人,他也會有個人喜好, 一部特別公證客觀分析到位的影評並不會讓我對一部不喜歡看的電影提起興趣,但一個具有個人色彩或者有趣故事的影評反而會讓我對電影感興趣,在不是專業的前提下,我覺得電影的好壞就是看自己咯,所謂你開心就好,何必在乎影評人說了什麼?
用以自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評論家的工作是簡單的。我們冒的風險小卻位高權重,人們必須奉上自己和作品供我們評論。我們以負面評論見稱,因為讀寫皆饒富趣味。可是,我們評論家們必須面對一個難堪是事實,即使是一道最普通的菜肴或許都比我們那一紙空談要有意義得多。
而一個評論家真正冒險的時刻是他發現並決定保護一個新秀的時候。因為這個世界總是對於一個年輕的天才,一項新穎的創造或者一個需要被鼓勵的新需求充滿著敵意。
昨天晚上,我從一個出乎我意料的廚師那裡嘗到了一道新的超乎尋常的美味。這道美味和製作它的廚師都戰勝了在這之前我對美食那極端膚淺的看法。他們顛覆了我對美食的認知。 過去,我曾對食神的名句「任何人都能烹飪」毫不加掩飾的施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直到如今,我才真正明白他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並非任何人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是偉大的藝術家可能來自任何地方。很難想像現在在食神餐廳里的掌勺大廚竟然有著那麼卑微的身世,依在下的看法,他實在是法國最優秀的廚師。 我將很快重返食神餐廳,帶著更多的期待和一副飢腸。In a way the workof a critic is easy.We risk us little and we have pleasure evaluating with superiority the ones that submit us your work and reputation we win fame with negative criticisms which are fun of write and to read.But the hard reality that we critical should face it is just that in the picture general in excess simple filth perhaps be more significant than our criticism. But times a critic it risks in fact something as when it defends and it discovers a novelty.The world is used to be hostileto the new talents,the new creations,the new needs to be encouraged Yesterday by night I tried something newan extraordinary dish of an unexpectedly singular source.Tell that both the dish and who did itthey defy my perception about gastronomy is extremely superficial.They managed to shake my structure. In the past I did not do secrethow much my disdain by the famous slogan of the boss Gusteau Anyone it can cook.But I realize that only now I comprehend really what he meant: Neither all of them they can become great artists,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of anywhere!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the humblest origin of this genius that now cooks in the Gusteau"s Which is in the opinion of this critic nothing less than the best boss of France.I will come back to Gusteau"s,soon with much hunger.
觀眾
你只需看他邏輯是否清晰,評價是否公正,與他是什麼人又有何干
給影評人發錢的人讀影評人文章的人電影製作者
國土第六季就這麼波瀾不驚地開播了,
這部劇一直標榜的現實主義在開局的女候任總統出現時被打破,的確,2016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
有很多人都在問到底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問這個世界,也問自己,但在國土裡,最讓我想問這個問題的是Peter Quinn。Carrie一直是一個ticking bomb,
她狀態時好時壞,但目標明確,從不允許自己被困在原地太久;Brody一直遊離在矛盾邊緣,是非曲直,起碼在最終歸宿之時,他已經找到平靜。?可是Peter Quinn不同,
第二季被以空降兵介紹給Carrie時,何等的意氣風發,背景神秘,身手不凡,始終有種一切盡在掌握的篤定氣質;之後他不由自主地在Carrie和Brody的感情里當起了背景或者旁白,在第二季里,不惜威脅高層不要動Brody,因為Carrie是自己見過的最強的情報人員,毀了Brody就毀了Carrie;第三季里,因為在任務中誤殺一個孩子,屢屢萌生退意,自暴自棄;第四季里,Quinn接受CIA的問詢,可是詢問的焦點都集中在他對Carrie的感情身上,也在這一季里,他和Carrie的關係有了發展的可能,好景不長,Quinn最終因失望接受了九死一生的任務;?第五季,Quinn沒有因第四季的任務而死,可回來時飽經風霜,他明白了美帝現時的反恐行動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生死一線之時還期望自己就這麼死去不要連累Carrie;
印象深刻的是,Quinn當時已經半殘,Saul和Carrie還是執意為了情報讓Quinn再經受折磨,無法指責Saul,因為一條生命與柏林千百條生命相比,太輕了。第六季,第六季的Quinn讓人太唏噓,我試圖理解Quinn那種完全放棄抵抗的心理,我相信任何一個常人在他那種處境,都不會比他做得更好,可是這麼一個一瘸一拐,恍恍惚惚,間歇性失語,只能在妓院和毒品中找安慰的形象還是讓人感覺WTF,主創實在夠狠;Quinn在E02結尾引爆了Carrie的淚點, 他向Carrie了解自己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他對Carrie說, You saved me. 停頓幾秒鐘後,吐出一個詞「Why?」Carrie聽到這個詞失控了,她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低估了自己對Quinn的感情,她以為自己可以面對Quinn——一個毫無指望地愛過自己,又多少因為自己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的,傷痕纍纍的男人;這些年Carrie做過那麼多的艱難決定,這一次她終於需要每一天正視並且活在這些決定的後果中。看全季加微信公眾號kuaiya521,輸入電影名拿資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評論家的工作是簡單的。我們冒的風險小卻位高權重,人們必須奉上自己和作品供我們評論。我們以負面評論見稱,因為讀寫皆饒富趣味。可是,我們評論家們必須面對一個難堪是事實,即使是一道最普通的菜肴或許都比我們那一紙空談要有意義得多。
而一個評論家真正冒險的時刻是他發現並決定保護一個新秀的時候。因為這個世界總是對於一個年輕的天才,一項新穎的創造或者一個需要被鼓勵的新需求充滿著敵意。 昨天晚上,我從一個出乎我意料的廚師那裡嘗到了一道新的超乎尋常的美味。這道美味和製作它的廚師都戰勝了在這之前我對美食那極端膚淺的看法。他們顛覆了我對美食的認知。 過去,我曾對食神的名句「任何人都能烹飪」毫不加掩飾的施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直到如今,我才真正明白他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並非任何人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是偉大的藝術家可能來自任何地方。很難想像現在在食神餐廳里的掌勺大廚竟然有著那麼卑微的身世,依在下的看法,他實在是法國最優秀的廚師。 我將很快重返食神餐廳,帶著更多的期待和一副飢腸。
取眾家之長,得一家之言
你認真的去看一部電影,你就有資格站在你的角度去評價對這部電影做出評論的影評人。
推薦閱讀:
※寫作的愉悅究竟來自於哪裡?
※哪個瞬間你深切感受到父母的不完美?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修真大師,道德經大師對"西方文明和金色頭髮的人類是畜生"的評價?
※如何評價陳秋實的演講大國風範?
※如何評價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