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愛去看小眾的電影、書之類的?
看到很多人都去找小眾的電影看,可是一部電影好不好看不是看電影本身嗎,為什麼非要加個觀眾數的前提?小眾現在到底是一種什麼社會現象?體現了人們什麼心理?
不要什麼都單純扯到裝13上面,這個問題非要用社會哲學分析的話,其實很複雜。。
簡單來說,就是三類選擇模式:
1,自身的文化語境趨向於小眾,故而選擇小眾文化。這個語境包括教育,生活階層帶來的興趣範圍,也代表自身對於主流文化的態度。2,所在的群體的文化語境,對於的興趣培養產生了同化性,導致你選擇小眾文化。3,你為了趨同於某個群體的文化語境,而選擇了相關的小眾文化。
這三個很多時候是伴隨關係,均由於」結構「使然。(注意,布迪厄的理論中環境建構和自主建構是一個整體)
首先定義」小眾文化「,這裡的」文化「無論是否主流,我們都定義在」消費文化「這個場域(Field)裡面,否則沒有太多普遍意義,比如說,我是個搞材料的,我去看固體物理和材料工程之類的專業書,當然屬於小眾,但是專業性的閱讀需求並不具備廣泛性。所以我們針對的」文化「是指得」不存在太高的硬性門檻,但出現明顯的文化選擇分割「的消費文化和文化產品,這個」不太高「的硬性門檻,是針對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而言。
布迪厄的」場域-慣習「模型,在這個問題確實非常有解釋力,事實上其著作《distinction》,對於文化消費的研究就做了這麼幾個預設:
1,資本:包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三者構成廣義資本。2,習性:即個體在集體生活中的參照經驗,準確的說是第三方敘事對於你人格的構成影響。也是種深層的結構性的文化母體(deep-structuring cultural matrix),他根據群體的文化背景來影響你本人自我實現的預期。這個很好理解,你生活的階層不同,你的自我期許的前提就不同。3,階級:階級的區分離不開馬克思的經濟分層理論,但是階級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是韋伯所研究的地位群體中的文化分層現象。4,消費品味:階級習性的審美傾向。那麼,整個過程事實上就是:
1,文化資本在廣義資本中起主導作用,產生文化階級劃分,並生成階級習性。而這個階級習性是本階層的人的生活參照,通過家庭教育和觀念傳輸完成對於本階級後輩們人格的影響,而文化階層的習性同時影響著你的自我期許,包括高度,起始點,和方向,比如高階層出身的孩子,在自我期許的選擇上,一般而言是不會單純將」養一個家「作為自己的奮鬥方向。而以上一切,從你出生開始接受這個文化階級的觀念和平日的耳濡目染,都決定著你的興趣範圍和審美傾向,如果這個文化階層和你的自主意願交融後的文化觀,本身就與主流相悖,那麼你就是小眾的。這就是我開頭的第一條。2,同時和第一點同樣的起因,習性如同一個文化母體在你所在的階級產生產生結構性力量,這種結構性力量最重要的就是」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在現今社會由於中間階級的扁平化,故而趨向於通過價值判斷和文化觀的判斷啦形成身份。比如說,你的父母會將他所認為符合」他們家孩子「身份的行為和觀念從小就教給你。這就是階級本身對於階級成員在文化上的會強制把你扔進絞肉機裡面趨同成」符合階級符號的肉餡「,你需要扮演符合這個習性的一類角色,當然在現代這個」角色「淡化了,而更多是因為你的「角色」影響了你的興趣發展,比如」宅「。這就是我說的第二點。
3,在資本上升階段,經濟資本是最敏感的,而文化資本相對較緩慢。個人的資本積累很容易出現,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增長的脫節的狀態,這就是暴發戶與同經濟階層的老錢在文化人有矛盾的基本來源。而在資本上升階段,尤其是年輕人剛進入社會,開始基本的社會資源積累的階段,很多人會跨越文化階級,去學習更高的文化階級他們的習性。。比如說,你如果剛創業,你肯定會去看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你如果是剛出身社會的職業女性OR職業男性,也會願意去了解你認為成功的人士,他們看什麼書,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對愛情怎麼看,對自己的定位怎麼看,有著怎麼樣的生活經歷。然後,很多人會將他們的某些觀念,拼湊到自己的文化語境中,然後對於這些人的文化階級中的習性,進行某種程度的模仿,這會影響個體的消費品味和興趣範圍,趨向於小眾文化,但是由於文化資本的不足,誇文化階級的觀念模仿很多時候體現成了某種符號性的東西。
當然,這一點在網路時代可以擴展一下,網路時代我們整合信息的成本非常之低,我們不需要通過具體的人來,而是通過網路的話題生態便可以來進行第三點的模仿過程。。
這就是布迪厄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會去看小眾的電影和書的人,大多已經看了一定量的大眾的電影和書,我覺得沒有一定量大眾的電影和書的鋪墊,是堅持不下來小眾的片子的
因為主流大眾往往容易被吹捧過頭,看過後失望感太重。還不如去發現意外驚喜。
我比較熟悉並且覺得可靠的解釋就是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_百度百科做人跟做襪子一樣
有的人是普通的黑絲棉襪,不分左右,也不分例外,另外一隻丟了,就換一個,沒有什麼不開心,也沒有什麼煩惱。
有的人是一隻花襪子,找到另一隻和一樣但是對稱的花襪子,會格外的開心,丟了,會格外的失落,彷彿自己的存在也沒有了意義。
從陽台上找到一隻花襪子,從衣櫥最底層又找到另一隻花襪子,想想就覺得好爽,好開心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這些書算不算小眾,我覺得挺好看的
《未來的衝擊》
《四千年農夫》
《人生智慧錄》
《動機與人格》
《世界城市史》
其實,小眾的問題更值得關注
紐約有近6萬無家可歸者,原因有哪些,這些無家可歸者的境況是怎樣的? - 中國
在高速公路、鐵路、房地產開發建設上,中國平均速度是國外同行的多少倍? - 土木工程
在靜坐上網時,身體各部分能耗為多少? - 醫學
美國、日本、台灣、香港官員每人每月車補有多少? - 留學美國
美國鐵路電氣化對比中國、俄羅斯,有多落後? - 電氣工程師
現在中國前十大城市與民國時期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原因是什麼? - GIS(地理信息系統)
從地質學上說,為什麼日本煤炭資源比較豐富,日本煤炭構成與東三省有何不同? - 中國地質大學
可燃冰技術進展如何,哪些國家領先,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 電力
美國北達科他州、德克薩斯州頁岩油生產現狀怎樣,日均產量多少萬桶? - 能源
開鑿尼加拉瓜運河面臨哪些重大工程技術問題? - 土木工程
以上,5個能源問題,2個社會問題,2個工程問題,1個歷史問題。本身沒什麼個性,大眾又比較喜歡所謂個性,所以只能這麼進補啊。
長尾在延伸。
低等的才德能贏得他們的稱譽;中等的才德能在他們心裡引起驚訝或艷慕;但是對於上等的才德他們就沒有識別的能力了。只有表面上的表現和假冒的才德才是最受他們歡迎的。
社會像是一個金字塔,有這麼一個縱向的階級,區分了上層人、中層人、下層人,越「高貴」的人就越少。
靠什麼來區分不同階層的人呢?
靠直接彰顯自己的財富也是一種方式,比如穿金戴銀。但這種方式並不足夠好,所以來自西歐的資本主義文化沒有僅僅選擇這種方式,而一些部落原住民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將財產帶在身上的兩個顯著缺點是:笨重和易於被掠奪。
所以,我們要靠一種更「優雅」地方式,來將自己和別人區隔開來。那就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只要能分辨不同的事情,就能分辨不同的人了。而這些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品味」,從而主動去做不同的事情。
上層人的「品味」是挑剔的,他們要做非常獨特的事情,使得自己獨特起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但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上層人,從而會去模仿上層人的「品味」,和上層人做同樣的事情,但這樣使得這個「品味」流俗了。一旦某個事情大家都在做,變得不獨特,無法起到「區隔」的作用時,上層人就要找別的事情來做,改換不同的「品味」來將自己和其他階層的人區隔開來。剛開始大家都用木頭餐具,那上層人就用石頭餐具。大家如果也都用石頭餐具,那上層人就用金屬餐具。大家也用金屬的,那上層人就用陶瓷的。大家也都用陶瓷的,那上層人就又都變回金屬的。不僅僅是餐具的材質,餐具的樣式也可以用來表現品味。實在不行,除了餐具之外的其他東西也都能表現品味。
不過,上層人也要注意一點,不能找太奇怪的事情。因為上層人雖然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流俗,卻又希望別人羨慕自己,嫉妒自己,來模仿自己。他們希望自己的「品味」是大家所追求但又追求不到的。上層人會去用獨特的餐具(貴金屬?瓷器?)、吃獨特的食物(難以獲得?昂貴?)、著獨特的裝束(華麗?材質昂貴?)、有著獨特的行為舉止(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練習?),但他們不會用「見面互相用力扇耳光」這種行為舉止來將自己和別人區隔開來,因為這種「品味」是大家不樂意追求的。
現在可以讓我們來看看電影、書。一群群人試著將自己和他人區隔開來,便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品味。而品味其實沒有高下之分,只有獨特(小眾)和平常(大眾)之分。任何被認為是高雅的品味必然是獨特(小眾)的品味,否則起不到區隔的作用。當人們去看電影、看書的時候,選擇小眾的書、電影。就是選擇了小眾的品味,選擇將自己和其他人區隔開來。
但結果卻不一定如這群人所願,雖然「高貴」必然小眾,但小眾可不必然「高貴」,但是人類不能分清楚「小眾」和「高貴」之間的關係,恰如很多時候人類分不清楚想像和現實、弄混了工具和目的。當「小眾的人」自以為自己是「高貴的人」時,當他們鄙視著其他大多數人時,追求著不同小眾事情,有著不同小眾品味的人也在鄙視他們。千萬富翁鄙視百萬富翁,美術家鄙視千萬富翁,慈善家鄙視美術家,IT精英鄙視慈善家,物理學家鄙視IT精英,物理學家的爸爸是釣魚能手,他鄙視物理學家。物理學家的爺爺是象棋能手,他鄙視作為釣魚能手的兒子……愚蠢的人類啊~
有人要問,追求小眾真的只是為了裝X(大霧)嗎?會不會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小眾的東西?
是的,是為了裝X,不管是有意識地裝X還是無意識地裝X。而且,不會有哪種人類天生就喜歡的小眾社會文化產物。人類的社會文化已經不再是一萬年前的社會文化,但人類的基因差不多還是一萬年前的基因。沒有人一出生就喜歡三階魔方、金屬原色水杯、Willard Van Orman Quine、心理學和分析哲學(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黑)……
每個人確實有自己獨特的生物學屬性,但這些不一樣的生物屬性只能使得一部分人選擇表達出A類社會學傾向,另一部分人選擇表達出B類社會學傾向。而這些人還是一樣會選擇在A類中尋找小眾的A24或A07,而選擇B類的人則會選擇B56或B99。沒有人是天生的「小眾」,天生只能決定人們選擇怎樣去「小眾」。
註:我說「裝X」只是一個戲謔的說法,嚴肅地說,人們追求小眾文化是希望獲得文化收益,這是聲望系統下的收益。關於「聲望系統」,見利他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 Andy Lee 的回答因為感覺現在大眾的東西很多都是靠廣告公司包裝出來的 相反很多小眾的電影是真的拍得很出色 有很多很好的idea(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太喜歡看電影了!!上映的根本不夠自己看!!只好大眾小眾全殺)
一直喜歡看小眾的電影 就跟看知乎的答案一樣~~從底下的開始看起~時不時有同學朋友在耳邊抱怨「中國片大都是爛片」、「外國片好看好多呀」這樣的,我一般都會輕輕的說一句,「你覺得國產電影爛,是因為你看國產電影看得少。你覺得外國片好片率很高,也是因為你看外國片看得少。」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去找小眾的電影和書籍看的,因為我總能在小眾里發現一些閃光點,讓我覺得很值,同時有人問起我來,我也願意與其分享,說不定它哪天就大眾了,這樣廣大群眾不就又能多看到一個用心或者有乾貨的作品了嗎。
當然,大眾的我也有在看,也有喜歡的也有感到厭煩的,我喜歡尋找不一樣的新奇感覺,喜歡去品嘗新的東西,所以就會自發的去找小眾的看。進一步說,大眾與小眾,我個人認為是觀眾群體的關注度和關注量大小的影響,並不是說這東西生產出來就是小眾的,是因為關注量少與關注度低而讓起變得小眾了。高中老師在進行作文指導的時候說:「都這麼大人了,寫作文還整天舉愛因斯坦、陶淵明、貝多芬的事例,這樣怎麼得高分?我都替你們丟人!」
同理,大眾找話題,小眾顯逼格。
———分割線———
這個問題的關注度突然就上升了呢,初次在知乎上答題,為了不辜負大家的贊,決定再補充些內容~
註:在我的觀點中,「逼格」這個詞是中性的,沒有負面意味。
我認為人類這個物種的本質是「趨利避害」。在大部分的時候大部分的人總是順大勢而行,即所謂的「隨大流」和「從眾心理」,因為人內心往往認為,大部分人所走的道路應該是安全的且獲益最大的。
持此觀點回到「小眾」這個話題。「小眾的事」,就是目前來說只被少數人接受的事情和愛好。以這個定義來說,關鍵詞「少數人」決定了這件事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歡迎和支持的。但是我們得知道所謂的「少數人」是個什麼樣的範圍:古時候的士大夫又被稱為「有閑階級」,他們喜愛「調素琴,閱金經」,並且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為榮,這是那個時代的少數人;而推之當世,知乎上的用戶,或者說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其實也算是少數人的,我們的見識和思想常常是自成一派的,而在我們這個群體中,「小眾」卻是為大部分人所推崇了。
比如在某次聚會中,某個平時並不出彩的同學或同事竟能彈上一段鋼琴曲,又或者在談話中時不時地飲用一些極其優美而應景卻不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詩詞,你總是會感到佩服,並暗暗地想「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的,也就是說,你也想要掌握某一項「小眾」的技能,並且在某個場合大放異彩。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趨於小眾的意識是正面的,是有茲於自身的品德和技能的發展的,並且在一些場合顯示出自己的卓爾不群,又或者說顯示出了自己的「逼格」,讓自己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以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兩句話作結:「特立獨行是因為你不在乎別人的想法,標新立異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我們奔向小眾這一群體的心態,或許就在兩者之間。因為好奇,大眾化的圖書或者電影看多了,發現滿足不了好奇心,就會想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一下,然後會發現世界上好玩的東西好多啊!《瘋狂的科學史》、《廚房裡的哲學家》、《怪誕的心理學》、《自殺完全手冊》這之類的比笑話集有趣、又補腦,於是開開心心掉坑裡了,不想出來。
我想說!大部分人都沒有仔細看題!!!
題主探討的是「有意識以人數為標準篩選電影或書籍」的行為的原因和根據。回答「我不知道小不小眾,反正我看過xxx挺好的」 「只是正好喜歡小眾沒辦法我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來砸場子的都是沒審對題,0分拿好明年再來。
題主問題可以分兩部分,我來理解一下
1.為啥大家都在選擇電影時以人數為篩選前提2. 這行為有啥科學解釋第一部分大致就三種情況:
1. 資深愛好者閱片無數,不加人數限定會有大量重複
2. 尋找個性的歸屬感。篩選人數的過程本身也是篩選人群興趣的過程。 大眾電影至少可以肯定是各方面較考慮較比迎合普遍口味,而小眾電影則因為種種原因(審美,主題,某些和諧因素如人山人海 天浴等)被排擠在主流之外。
就像一冰激凌店裡種類繁多,大家都傾向選巧克力味(打個比方)比較保險,雖然巧克力味也可以奇葩。
有人就覺得,巧克力味我接受,草莓也還可以,但是我喜歡更刺激的口味。於是上知乎問:大家推薦一下小眾的冰激凌口味。正好有個人推薦了一款芥末味的,一試,卧槽這就是我要的感覺!那個人吃了很多年芥末味冰激凌有一天他發現另一個人說「我喜歡芥末味的冰激凌,難道我是一個人?」 他鄉遇故知有沒有!找到了小夥伴有木有!「誒你也喜歡芥末冰激凌啊」「對啊!本身就喜歡刺激的口味啊」「正好我也是啊!那你喜不喜歡咖喱啊」「超喜歡啊!」……以上例子瞎舉的,感受下就好,切勿較真。縮小人數範圍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個性品味的歸屬圈。遍大街都是看熱映電影的,你也看了熱映電影,但隨便拉一個人你們不一定能聊到一起。反而從小眾電影里選擇,可能正好就有某點很打動你,可以產生共鳴。而另一個被打動的人,有更大概率和你某些個性相同。3. 裝13。 不多說了,都懂。
題主第二部分參見第一名 @Andy Lee
=================================================================正好在看見題主的問題之前,我也在想,為什麼知乎問題這麼喜歡「小眾」:請大家推薦些小眾的XXX說實話,知乎是個腦洞無限大的地方。在知乎之前我泡百度知道和soso問問,並沒有意識到什麼「大眾」和「小眾」的問題。比如香水推薦,在別的地方一般是「大家能推薦些適合年輕女性的香水嗎」 頂多加一個「不要撞香」而在知乎就是「能推薦些適合年輕女性的小眾香水品牌嗎」 我想,此時的小眾,就不僅僅關乎一個人數問題了。「我為什麼要和你們一樣?」
因為大眾又對口味的看完了或者假裝把大眾又對口味的看完了
因為與眾不同是根植於人內心深處的需求。
當我誇你,你真是太特別了,與庸庸碌碌的其他人相比,你就像是閃著光。
你是不是很爽?與某些答案有重合之處。從文化與社會的角度來看,小眾文化是相對於大眾所擁有的消費文化而談的。消費文化是一種工業型的,以大規模的組織生產和批量的消費為主要特徵。因為是大規模的組織生產,他不會真切的關注個體的真正的需要,只是能夠滿足一般大眾的平均需要就行,所以這樣製造出來的產品只能滿足一般大眾的基本使用,而無法真正達到使用者的完滿要求。這樣就需要針對性的小眾文化去填補。而且因為需要批量的進行消費,為了促進自己的利潤,它會努力的去引導大眾消費,引導大眾的文化品位與審美。使之成為他們所需要的「無腦人」。從過程上看,很多所謂的小眾文化伴隨著消費引導和大量生產,也逐漸變為大眾文化。從思想上看,小眾文化更加的關注個人的存在與個人的實現,他不怎麼會關注他人與社會。它更像是後現代思想在文化生活中的體現。通過「我」對世界,社會,產品,功能附加以意義與價值,從而個體的精神與生活獲得滿足。與一般性的庸俗而不自覺的生活而區分,所以稱之為小眾文化。
當我看的東西別人也看 我玩的東西別人也玩 我聽的東西別人也聽的時候 我感覺我女朋友被人上了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不在乎別人的評價?
※公共廁所的沖水按鈕到底是用腳踩還是用手按?
※為何我國人大代表不可直接被警方逮捕;而美國國會議員可直接被警方逮捕,從法理上講兩者有何區別?
※身邊整容的女生越來越多而且都整成功了,她們都比我美心理不平衡怎麼辦?現在大家都不在乎你整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