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而立,缺乏競爭力,必須轉行卻不知從何處切入,該怎麼辦?

從傳媒大學(北廣)畢業的我卻沒有進入傳媒圈子。

畢業時本著「先就業再擇業」的教誨,去了一家小小的外企諮詢公司。公司雖然在上海和廣州都有分公司,但全部人員加起來也不到100人,而且老外老闆的主要客戶都是他本國來華淘金的普通人。所以雖然是諮詢公司,但在諮詢行業既算不上專業,也沒有名氣。

初入公司,是作為(唯一的)網站開發人員進去的去製作公司網站和e-learning系統。雖然互聯網開發也不是大學所學的專業,但作為興趣愛好,我把它當做了第一份謀生工具。

但之後隨著公司其它員工的離職,在老闆的安排下,我做了各種各樣互不相關的工作,因為在老闆的理解中,IT應該是什麼都懂都做的。

比如,公司網管離職後,我就成了網管,需要負責維護電腦、印表機、伺服器,提供桌面軟體技術支持等等;

又如,公司業務上需要修改一些圖片或是做個畫冊之類的美工設計,但由於公司沒有專職設計人員,所以我又變身美工,學著去用Photoshop,CorelDRAW,Indesign去修圖,做畫冊,做宣傳資料(相當於還要干文案的活)。

所以幾年下來,雜七雜八的事幹了不少,但深入下去的沒幾個。

反思這幾年,憑藉著還算行的學習能力,從工作中得到的成長不少,但問題同樣也不少:

1.鍛煉了英語口語交流能力,跟老外也能自然地交談了,但畢竟不是精通英文;

2.自學了一些美工技能,但僅限於修改已有的圖片和設計簡單的東西,缺乏真正的設計創造力;

3.當初的興趣愛好得到進一步發展,互聯網前端和後端開發都自學了不少東西,但沒有哪項深入下去從而得到更多的提升;

4.在工作的空檔,自學了一些軟體開發,也給公司做了一些內部使用的小軟體,但依然是小打小鬧,遠沒有達到真正的正規軟體開發公司的水平;

5.學會了不少網管技能(所謂「要想好人當到老,會修電腦少不了」),但這個還是遠沒達到大拿的水平。

實際上在這之前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也嘗試過在公司內進行轉型,比如之前想抓住子公司開展一項進口貿易業務的機會,想要轉行做市場,跟公司重簽的合同也改成了市場部,但最終的結果是,我得一邊跟著做貿易的同事去打包、整理貨物、開發市場,還得再繼續干著「網管+美工+開發」的活,又忙又累又積攢不到經驗,最終隨著那項業務的結束,我的所有工作內容又回到了之前。

總結來就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好像能幹很多事,能去很多行業,但每個技能都是脫離了新手村卻還距離成為某行精英很遠的程度。

現在意識到必須轉行,去專心做一項能提升有成長的工作,但又不知道從哪開始,似乎又陷入迷茫區,不知道該怎麼辦


2014.9.3

沒想到快500贊了,謝謝大家!在評論里有些問題很好,把這些問題以及回答搬運上來放在文末,希望能給各位一些參考。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私信以及邀請回答中提問。

====================================================================

重新編輯了一下回答,把一些話寫在前面

其實我也想寫一些類似靈丹妙藥的東西,今天看了回答,明天就能改變工作,但是我知道這是不現實的。

所謂的改變從來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

先把結論寫在前面:

LZ這樣的情況很多,職業發展進入了平台期:當下的工作有點倦怠,自己想做的又能力不足,但是歲數上去了,又需要在職業發展方面有所進步。

對於這種狀況,更推薦一種「騎驢找馬」的改變模式。也就是現有的工作先做著,然後對自己的進行探索,了解什麼是自己想要工作。再看看這個想要的工作對應怎樣的能力要求,自己的能力滿足要求么?不滿足的話就用現有工作產生的收益對自己投資(學習、培訓),逐步提升能力,等能力足夠之後順勢轉換工作即可。

整個過程,只能依靠自己努力,其他所有人都只是輔助。

很多人提議創業,我不建議這麼玩。創業的風險比換新工作風險更大,不是一個30歲左右,需要養家養孩子的普通人能承受的。萬一玩脫了,你的家庭怎辦?

下面都是些技術性的可操作的內容,內容有點長,有興趣的繼續看。這些內容都需要自己花時間和精力去實踐的,因為解決問題的只能是你自己。你若不願付出,一切改變都只能是被動應變,很難與你的預期相符。

================我是分割線====================

剛才的回答只是一個籠統的框架,並沒有什麼具體能實操的內容。就像眾多雞湯或者雞血一樣,給了湯不給勺子,給了雞血不給注射器,基本等於抓瞎。

幫人幫到底,提供一點能住LZ澄清自己的內容。下面是正題了:

LZ這個問題,表面上看是不知道怎麼進行職業選擇問題,實質上是對自己不了解和對職業不了解。所以我打算從如何在職業方面進行自我認知,及如何對職業進行了解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1、自我認知

對於職業方面的自我認識,我之前說了主要要從興趣、能力、價值3個方面入手。這裡要借用一個模型,不是我原創的,這是國內的教育培訓機構新精英原創開發的一個模型,非常好用。

這個模型將個人職業影響因素,分為三大塊:興趣、能力、價值。良好的職業狀態是把興趣培養成職業興趣,慢慢把興趣發展為能力,然後用能力找平台來兌現價值,再用價值強化興趣。一旦其中一個出了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具體的模型應用和實例,可以去新精英的官網看,有很多相關的文章。我在這裡介紹的主要是這個模型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情緒定位法,可以快速判斷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最欣賞知乎的一點,就是這裡很多好問題。我認為一個好的問題,比千萬個答案更有意義。所以自我認知,最適合的方法就是自我提問。

  1. 你工作的中的是否存在厭倦的情緒?如果給這個情緒打分0~10,你給自己打幾分?
  2. 你工作的中的是否存在焦慮的情緒?如果給這個情緒打分0~10,你給自己打幾分?
  3. 你工作的中的是否存在失落的情緒?如果給這個情緒打分0~10,你給自己打幾分?

  • 其中厭倦對應的是興趣的缺失,沒有興趣自然會厭倦一個工作;

  • 焦慮對應的是能力,能力不足工作完成的不順,常常有壓力自然就焦慮了;

  • 失落對應的是價值,成績得不到肯定,貢獻大工資低,自然會很失落。

分數出來之後,看哪個分最高,最高的那個可能就是你現在的問題所在。

興趣有問題,可以嘗試換工作,或者轉崗(前提是你有興趣的工作和崗位,你有能力勝任)。能力不足,就鍛煉自己的能力。價值得不到回報,可以考慮跳槽,或者和老闆談談(前提是你得工作能力和成績真的很牛B)。

其實這麼分析下來,大多數問題都出在能力的匹配上。

想提升能力怎麼辦?

可以嘗試問自己以下5個問題:

1、你想要什麼?

2、你怎樣才能得到?

3、你現在所做的是否有利於得到你想要的?

4、你願意為之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5、如何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這5個問題來源於教練技術,是逐層遞進的。首先確定的是你需求,在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之後,才能根據需求設定目標。有了目標,剩下的就是路徑問題:

  • 實現目標需要什麼能力和資源?

  • 你是否用與之匹配的資源和能力?

  • 如果沒有,要達到相應的標準,所需要的付出,你能承受么?

  • 如果不能承受,那麼降低目標,直到可以承受

  • 可以承受之後,如何培養能力?如何尋找or積累資源?

  • 培養需要的能力,現在(最近3個月)我可以做什麼?

  • 然後開始行動,堅持到自己的能力提升為止。

用LZ的故事做例子

想做市場和營銷,也獲得了轉崗的機會。

  • 那麼業餘時間是否看了市場和營銷的書籍?是否參加過相關的培訓和講座?

  • 沒有獲得實踐提升能力的機會,是否主動向領導申請承擔某項銷售或者市場工作?

  • 覺得自己缺乏核心競爭力,那麼想培養怎樣的核心競爭力?是否進行了相關的學習、培訓、鍛煉?

2.職業認知

自己有能力或者有興趣去,不知道市場上有哪些職業適合自己怎辦?

最簡單的方法,去看各大招聘網站上的招聘信息,每個崗位的JD裡面都包含了崗位職責,這就是這個職業對能力的要求。一條一條的匹配,看自己行不行。

有人說崗位職責不夠詳細,我想詳細的了解一個職業,怎麼辦?

也有簡單的方法:職業訪談。

去網上找,相關職業的人,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來意:我想做個職業訪談。對方同意舊約出來吃個飯。不同意,換人再約。我認識的大多是人都樂意幫這個忙的。具體的訪談內容,和怎麼訪談,可以去網上搜《職業訪談手冊》一類的。

這樣你就可以詳細的了解一個職業,需要什麼能力,有什麼的有點,有什麼缺點,未來發展如何。這些信息足夠你在未來一段時間來針對性的提升自己。

再用LZ的例子

現在意識到必須轉行,去專心做一項能提升有成長的工作。

  • 那麼是否去了解過哪些職業有很好的成長性?

  • 做過相關的職業訪談么?

  • 了解這些成長性職業入門需要哪些技能么?

  • 自己的能力能否滿足這些職業的要求呢?

要知道這年頭不是你挑職業,職業也在挑你

基本上也就這些內容了。

PS:我最想說的一點:「糾結是人生最大的成本,行動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成天窮想是沒用的,只有確定了問題點,針對性的提出方案,立馬行動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各位,早日走出職業發展的迷茫期。

=========================補充==================================

在評論里有些問題很好,很有代表性。把這些問題以及我的回答搬運上來,希望能給各位一些參考。

2014.8.27

Jennie

想請教下騎驢找馬是怎麼操作?是指兼職嘗試別的工作,或參加培訓,從而多方面了解尋找合適的方向嗎?現有的工作工資不低,可是這不是我未來想要有的狀態,理想的狀態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店或者培訓班或者相關的,雇幾個人,而不是朝九晚五收入固定時間限制,那要怎麼實現呢?怎麼個騎驢找馬呢?

Veeger Liu

看了你的問題,可以把」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店或者培訓班「作為你想要的」馬「么?

如果是的,那麼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能做什麼讓這個結果發生?(用紙和筆,一項項列出來)

2.現在做哪個最有效?(對上面列出的選項排序)

3.針對這個這個最有效的選項,你會如何開始第一步?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開始?

或者給自己定個時間,比如」半年內能做什麼,在哪個方面能有提升,並能帶動其他方面都有提升,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問完這幾個問題,基本清楚,要實現自己的願景需要在現在做什麼了。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必須轉行卻不知從何處切入」,這句話意味著你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

所以找到轉行解決辦法,你的問題有三:

1.應該選擇什麼行業

2.應該選擇什麼職位

3.轉行應該做哪些準備

分別來看

第一個問題:應該選擇什麼行業

先看圖

這一張是2016年春季求職期十大高薪行業

從左往右列出來的行業是這些:諮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中介服務/能源、礦產、冶煉/基金、證券、投資/網路遊戲/IT服務、互聯網/通信、電信/信託、擔保、拍賣、典當/房地產、建築、工程/通信、電信運營、增值服務。

我們需要把這些行業進行分類來做進一步分析,繼續看圖:

OK,可以看到,10大行業可以分成3類

第一類,能源、房地產、建築工程、通信這些職位,都屬於支柱行業,這些行業多數都是國有企業;第二類,信託、諮詢、法律、財會、證券這些職位,都屬於功能類行業

第三類,IT服務、互聯網、中介、網路遊戲這些職位,都屬於催生類行業

對這幾類行業進行分析:

支柱行業

工作相對穩定,是父母眼裡的鐵飯碗。支柱類行業多是國有企業,這也是國家體制決定的。惡習:1.憑關係晉陞。2.論資排輩。這樣的結果是你收入的上升空間有限,你餓不死也發不了財。如果你不幸趕上裁員什麼的,你說你幹了十幾年通信,你想換另一個國企,結果要不就是沒你這個蘿蔔坑,要不就是薪資砍一半,愛干不幹,你沒什麼話語權。關於支柱類行業,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沒有家庭背景,不要選。

功能類行業

屬於專業類行業,往技能專精這條路走。事實上專精的技能是乾的時間越長,積累的經驗越值錢。比如說醫生、老師、律師、財務都屬於這一種。問題是這些行業也在會受到互聯網行業的衝擊,所以大家的體感是,「現在沒以前好乾了」,事實上並不是生意變少了,而是聰明的競爭對手把客人提前搶走了。功能類行業,我的建議是,可以選,但是要同時學習互聯網知識,不然會掉隊。

催生行業

市場推動催生出來的行業是你應該選擇的行業。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國家也支持創業,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市值上億,上幾十億的公司越來越多,因為互聯網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這是由時代發展和人的習慣催生出來的。在互聯網行業,會有相對更加開放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公司是市場機制來作為晉陞機制,簡言之就是:能者多得。在互聯網行業,隨著知識的積累,薪資是沒有上限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掌握互聯網社會的思維方式和技能,意味著你可以做的領域更多。在今天你懂的如何去做用戶調查,如何去做數據分析,你就逆天了,你既可以做婚紗的互聯網行業,也能做教育,還能做酸奶,因為你懂得如何了解人群,你懂得如何通過數據調整自己的工作,因為你有工作方法。

選擇行業要選擇一個讓自己增值的行業,不要擔心自己而立之年年齡太大,因為還沒想清楚要及時轉行的人大有人在。你往前走一步,你就甩開競爭對手九條街了。也不要像小孩子一樣玩裸辭,成年人找方法而不是拼衝動,指導轉行需要的技能,擁有這些技能,順利轉行,這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回到第一個問題,應該選擇什麼行業:互聯網行業!

理由總結一下:

1.互聯網公司晉陞靠市場機制,能者為之機會多

2.互聯網公司目前的薪資高,1w+在北上廣深是一個正常的薪資

3.互聯網公司未來薪資預期高,你做高管或者創業這些都是你的可能性

4.互聯網行業忙,真心沒時間跟你整辦公室政治,所以你的時間都會花在正事兒上

5.互聯網公司忙,能學的知識多,知識讓自己未來更值錢

第二個問題:應該選擇什麼職位

一個業務就像一條蛇。

蛇頭負責獲取流量、負責業務、負責產品,沖在與用戶接觸的第一線,「吃東西」用的;市場、銷售、產品都是蛇頭的職位。

蛇身子負責消化流量,運營、客服都是蛇身子的職位。

蛇尾巴負責支持,負責業務的保駕護航,HR、法務、技術支持,行政、財務都是蛇尾巴的職位。

(PS:如果你的公司是技術驅動的公司,如果是,那技術可能會變成蛇頭,要辯證的看問題)

ok,不贅述。所以人才分成3類:

1.蛇頭的是業務型人才

2.蛇身子是服務型人才

3.蛇尾市時支持型人才

業務型人才

負責開拓市場,這部分人工資相對高,學習的範圍也大,是業務發展的引擎和核心。職位要求這些人必須善於思考,喜歡嘗試創新。顯然他們是公司里的核心部門。市場、運營、產品都是核心部門的職業。(PS:這撥人最容易創業)我的建議是,對於想謀求更大發展的人來說,優先選擇這類職位。

服務型人才

他們是業務發展的重要保障。服務型人才需要非常了解人性,做事情要細緻,需要和用戶建立粘性、建立社群也是服務型人才的工作範疇。建立社群,做好服務是形成口碑和企業品牌的重要保障,這是軟實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服務型人才在消化流量。運營、客服都屬於服務型人才。這些人對用戶使用產品的反饋最有發言權。我的建議是,善於和用戶溝通的人,可以選擇這類職位。

支持型人才

支持型人才就是我們行業裡面提到過的,往專精靈語發展的人才。由於業務領域專精,所以學習路徑清晰,工作相對模塊化,專業性強。崗位要求的素質是細緻、穩定、專業,這是公司的支持部門。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想橫向發展,那麼縱向發展做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對你來說是好的選擇。

回到第二個問題,應該選擇什麼職位:我的建議是選擇營銷運營職位。

理由總結一下:

1.入職門檻相對低

2.是一個面對人的職位,人的工作未來很難被淘汰

3.是公司的核心部門,是公司的驅動力

4.是一個橫向技能要求高的職位,能學到的知識多

第三個問題:為了轉行應該做哪些準備

不要想太多,第一步的目標是轉行,跳出現在的行業。轉行做到兩點即可:

1.具備新行業、新工作所需要的正確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

2.你必須需要有一個面試作品,因為所有公司都會用:你現在能做的事情,來判斷你將來能做什麼

關於新行業、新工作所需要的正確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

不管你面試的是市場職位,還是運營職位。真正能漲薪升職的人,一定做的是有效的工作。所以正確的做事思維,就是要幫助工作做有效的事情。具備「有效」的思維和能力。有效包含3個要素:

*你在運營能促進業務發展的目標用戶

*效果可以被評估

*你知道如何優化自己的工作

首先,做推廣也好,做運營也好,首先要明確產品的目標用戶是誰,才可能做有針對性的營銷內容和運營辦法。所以針對具體的業務,首先做的事情是做用戶調查,包括用戶的畫像,用戶的需求,用戶的反饋。

其次,你做的營銷內容或者運營辦法,需要可以被評估效果。到底你的一篇文章,幫你的網站帶來多少實際的訪問,到底這些訪問裡面有多少人註冊了你產品,又有多少人購買了你的產品,這些通通都需要被監測到。如果你沒有數據回收,你就不知道真實的工作效果,沒有反饋就沒有下一步調整的依據,只所以很多人工作數年沒有長進,根本原因就是做的工作沒有反饋,所以也就沒有了進步的依據,渾渾噩噩日復一日的日子時間過的超快你懂的。

最後,有了反饋就要有優化。你發布了2篇文章分別是A和B,A文章幫助網站帶來500次訪問,B文章帶來100次訪問,所以你要研究,到底A文章是什麼角度去寫的,所以你再去寫同類型的文章,看看效果是不是依舊很好,你懂得如何通過反饋來調整自己的工作,你就進入了持續進步的循環。

以上提到的,是具備新行業、新工作所需要的正確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雖然講的略顯簡練,但做事方法是說清楚了的。

關於面試作品

所有HR都在遵循一個法則,即:STAR法則,這是4個英文單詞的簡稱,分別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的縮寫。

簡單說,所有面試官都會用你曾經做過的事情,來考察你未來能做什麼。

你不能跟面試官說,你正在學習,雖然你是轉行人員,但是你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對於面試官來說,如果你做不好,這樣公司的損失會很大,不僅僅是一點點工資的問題,還有培訓你的時間、精力。這些都是公司更大的成本。

一個面試作品,雖然不能預判未來你能做多好,但是可以告訴面試官,他最差能做到什麼地步。舉例你面試的職位是互聯網營銷。這個職位要求你做公眾號,要求你寫文章。那你最好把你已經做好的個人公眾號,你寫的文章直接拿給面試官看。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做個人作品的同時,你既不需要辭職,也能通過實際動手,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歡做這些事情,有沒有能做做這些事情。

ok,用了大概3000字,答完了這個問題《年近而立,缺乏競爭力,必須轉行卻不知從何處切入,該怎麼辦?》希望這個文章,不僅僅在思路上,給你一些啟發,也在執行動手上,給你一些啟發。

——————————————

關於作者

張君,創業,在線教育,公眾號搜索[張君學習筆記]

暖石網,幫助轉行者、高校畢業生,順利進入互聯網市場、運營崗位

http://nuanshi100.com


先別說你以前浪費了的時間和努力,那些都已經是『沉沒的資本』了,說了沒用。

如今你只能想想有哪些是從中賺到的,學習到的經驗或能力。

既然樣樣都能做,但也沒有偏愛,那就選一樣你認為最有前途,最有信心的來干吧,我知道知易行難,那是因為理智和情緒打架,理智告訴你這一行業好啊!情緒告訴你「我怕」。

所以請你在考慮這問題的時候,別把『我怕以後會後悔』這一心態加入進去。

那就像小孩子因為怕被父母罵而被逼放棄去做某些值得的事情一樣,會影響你的客觀思考。

沒有人了解你的情況多於你,況且你已經是有經驗的社會人士了,你從你自己的情況里選擇行業最佳,別人的建議就只是參考行情就好。

既然轉行,那自然是由零開始,但要記住,你不完全是『零』,因此在你讀我一下這段話時,會更容易明白。

心態之類的我就不說了,『努力用功付出』這些都是必要,我只說主要——如何培養核心競爭力

培養核心競爭,你需要一個點,叫做奇點。

每一個大師級的人物都擁有這一個奇點,我們先從第一步開始。

進入正題。

=============================================================================

從一個領域展開新的開始,到成為大師級別,無非三個層次。

1.學習

學習從來就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學得精。

在市面上任何領域的書和課程,95%的知識都是在說著「術」的東西,亦即方法,方法,和方法。

必須了解的一點是,方法只是果實,但這果實只適合用於某些特定情況,要是遇到另一個問題時,前一個方法就不一定適用。

於是你需要從這些方法果實中,上推到「種子」。

種子,才是你學習的主要目標,用以生產各種不同的方法果實,來對應不同的情況。

累積少量的種子,比你累積大量的果實來得好的多。

但是這個階段里,知識還不屬於你。

2.運用

知識還沒被運用之前,並不屬於你,運用了過後,也不一定屬於你。

如果你去學做菜,師傅教了你步驟,但你從來不親自下手去煮,那自然你是還沒學到,這是廢話。

我是說就算你親自運用了,練習得十分熟了,知識依然不屬於你。

大家都知道運用一個知識多了,會成為習慣成自然,比如:你駕車熟練了過後,一上車不用多想就可以開車,但如果這時坐在你身邊的人,忽然讓你教他駕車時,你反倒變得好像不會駕了,不知從何說起了。

換言之,你無法教導。無法教導的主管幫不到公司,無法教導的老闆什麼東西都得自己扛來做。

那是因為你少了一個過程,叫做整合,這時你會運用到先前所收集的種子。

在熟練的運用過後,請你把自己運用知識的心得,寫下來,多多嘗試向別人解釋你是怎麼做到的,並整合成一套系統,這一套系統,就是屬於你自己的知識了。

來到這階段時,基本上你已經是專家/行家,但你還不是大師,因為你沒有獨特的賣點,也就是說,你和其他同行競爭時,客戶/面試官會問你,「為什麼我要選擇你,而不是選擇他?」

3.創造

帶著你對你本身知識的了解,來到這裡不為了什麼,就為了創造出——新的知識。

學問的來源來自於生活,而當一門學問遇到一個外力時,第二門學問就誕生。

例子:李小龍學了詠春,也學了各種其他武術,最後創造出截拳道。

咖啡遇上了藝術,咖啡拉花因運而生。

西洋風遇上了中國風,周杰倫從中殺出一條生路。

從你領域裡整合出的『自己的系統』後,去尋找外力吧,把不同的元素放在裡面,進行融合,瞧瞧會有什麼樣的變異,可能變異出來的,正正是你獨有的創新,你獨有的最大賣點呢。

對題主的補充:由於你之前接觸過不少其他五花八門的知識,因此產生外力融合對你來說,會比其他人來得更容易。

嗯,就這樣。


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提:你的社交圈是哪一行業哪一塊的?!你的人脈你的家庭背景你的同學他們做什麼的?

並不是說一定要官二代富二代才能抱大腿。你為什麼不從跟你背景能力年齡且有基本聯繫的人那裡尋找答案。什麼提升技能培養興趣那都是大學生的事兒。你都而立之年了自己什麼人不清楚?

然而現在社會賺錢工作的根本問題在於依靠信息不對稱!

你知道哪個行業的信息越多,越適合你去發展,尋求機遇。

隔行如隔山,既是挑戰和麻煩,也是機遇和優勢。

你認識哪個圈子的人最多,你能得到有效信息的機會就越大。哪怕招聘貼在朋友圈轉發的也更多。內推的渠道也更多。入行之後能給予你幫助和意見的人也更靠譜。

如果我生活在農村,我就去養豬。如果我生活在城市,我就去當白領。

再細化一點,如果我是工科院校,哪怕我學的是中文,我也去找工科的校友想辦法去做行政或者文案(額工業需要文案嗎?我不清楚我就比方一下)如果我是藝術院校,哪怕我學的是英語我也往娛樂行業或者藝術行業摸索,先劃定大方向,再去找准自己的點,再談核心競爭力的事情。

比如你是理工科院校英語專業的,你在一堆翻譯公司打雜毫無競爭力,那麼你去工業行業裡面做翻譯,師範類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望塵莫及了,因為他們大部分沒有相關圈子的信息。

所謂的人脈,不一定非要是具體的忙。而信息,就足夠讓你不再迷茫。

新書《全棧市場人》已上市,

京東購買地址:全棧市場人 互聯網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

噹噹購買地址:全棧市場人 互聯網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

歡迎購買,反饋意見,感恩(づ ̄ 3 ̄)づ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不滿足於現狀,想轉行,但是不知道從何切入,該怎麼辦?

我覺得很多事情是相通的,面對一個不了解的新事物,在做之前首先要去了解它,然後再考慮要不要做這件事,做好決定之後,就是找到辦法,積累技能,從而實現最終的目標。

我認為,關於改變現狀轉行,可以從以下幾點切入。

1、首先,需要分析轉行會涉及到的幾個問題:(1)轉到什麼行業;(2)轉行的目標職位是什麼;(3)轉行後未來的發展如何?

此第一步的關鍵在於了解這個新事物。

至於了解的途徑,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看書和交流。

現實有不少朋友想轉互聯網,但是對於互聯網行業並不了解,只是在各處被灌了很多雞湯,感覺互聯網行業很好,然後就在網上匆匆忙忙報了一個培訓班,以進入互聯網為目標,學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並不是自己喜歡和想要的,最後不僅白白浪費了報名費,還浪費了大好的時間。

所以我建議,不知道如何切入的朋友,在剛開始,先多了解了解,多和行業內的人交流。

對於互聯網行業不了解的朋友,建議可以先看一些互聯網相關的書籍:

比如互聯網整個大行業相關書籍:《浪潮之巔+矽谷之光》、《周鴻偉自述》、《參與感》等

產品經理相關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結網》等

運營相關書籍:《運營之光》、《從0開始做運營》等

通過看書了解新行業和職業的狀態,同時可以通過脈脈(脈脈在職場上是個很好的人脈工具)、知乎,和一些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聊天,深入了解互聯網行業。

2、下決定:在了解了這個行業之後,建議結合自身的情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喜歡,同時願意做這個新工作。

如何弄清楚,可以參考,之前的回答:怎麼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3、做準備:在做好決定之後,就要開始為轉行做準備了。

我覺得此步最快速的方法是:找到目標職位的招聘職位描述,拆分其中的技能點,根據這些技能點,找網上的教程、配合實操去強化這些技能點,從而完善自己的面試簡歷,實現轉行。

舉個例子,比如有朋友想轉行做新媒體運營:

(1)找到網上目標職位的招聘職位描述:

互聯網找工作的主要平台:Boss直聘(首推、成功率高)、拉勾網、獵聘網。

以下是BOSS直聘網上的兩則互聯網新媒體運營職位描述:

可以看到,其中的共同要求的技能點是:

(1)要求會運營管理新媒體平台: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

(2)要求具有運營內容和活動策劃的能力,目的是增加粉絲粘性和漲粉;

(3)要求新媒體平台後台數據分析的能力。

那麼如果想轉行,針對以上三個技能點各個突破,找一些教程先了解、再配合實操去強化這些技能點即可(現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在招募轉行互聯網實操群的成員,目前屬於公益群)。就可以將這些操練變成簡歷上的經歷,實現轉行了。

對於自己沒有太大信心的朋友,建議在面試前可以多做一些準備工作,讓公司看到你的誠意,這樣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比如,我轉行面試時就對目標公司做了行業分析和用戶調查,具體可以參考:沒有互聯網運營經驗,轉行求職運營工作,怎麼才能面試成功?

希望能和大家共同進步,對我的轉行經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你是如何轉行的?轉行容易嗎?

微信公眾號原創:謝小小分享社


題主要轉行,以題主的描述來看,現在的狀態跟一個普通大學生沒多少區別。題主過去的工作經驗,太雜了,做的事情多泛,而且完全沒有方向,工作內容都是老闆安排的,老闆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過於被動,職業上沒有太多積累,也不具有連貫性。真心建議題主補充下職業規劃方面的知識。

以下正式作答,並假設題主是真的準備轉行,從0開始。

第一,找好的行業。什麼算好的行業,這裡主要指具有高成長性,高爆發性的行業。因為一個已經步入成熟期的行業或者是夕陽行業,完全沒有進入的必要,你在裡面任何一個公司很難獲得較多的成長機會。比如,石油行業,全世界的石油也就用個30年左右了,且現在石油行業已經高度成熟了,不具有爆發性。還有一些諸如光伏等等產能過剩的行業,完全沒有必要進入。

那麼什麼行業具有高成長性呢?題主有看新聞么?知道whatsapp以190億刀賣給了facebook,91無線19億刀被百度收下么?還有阿里的瘋狂併購,這都是最近不算太久的事情。這是什麼行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僅舉這個例子,其他諸如旅遊健康醫療等略過)。

第二,找好的公司。高發展性的行業,現在大多處於起步階段,機會很多,競爭也多,而市場規則決定了最後勝出的只有那麼幾家公司(比如去年這個時候打車軟體有好幾十個,現在只剩下兩家)。這個時候眼光很重要,看準了,成為公司的早期員工,拿到股票期權神馬,然後去納斯達克敲個鐘還是爽歪歪的,但是大多數 時候很難看準,因為類似的企業真的太多了。

以上簡要介紹理論,下面開始實踐。

如何找高發展性行業?,尤其是具有爆發性增長的行業?

1、看政策,凡是政府說要大力支持的行業肯定要火,比如習大大說的國產大飛機要搞上去,政策的支持意味著來自政府的資金會投入到這個行業里,支持企業的發展,企業拿了錢會幹什麼?當然是招人擴大規模啊。具體請關注各路新聞里的國家政策。

2、借力風險投資,比如知乎前不久拿到的2200萬刀,說明投資機構看好 知乎的前景錢景(少年趕緊給知乎投簡歷去O(∩_∩)O哈哈~)。投資機構是一群專業人士在做專業的事,不會亂投,相信他們的眼光。具體請參考風險投資的統計,這裡可以去36kr,IT桔子,投資界等網站,上面有投融資的統計數據,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未來的好行業。

解決了行業的問題,接下來解決企業的問題。

怎麼找高發展性行業里的高成長性企業呢?直接甩答案,還是找風投參考,風投的判斷值得信賴。你看什麼企業拿到了投資,什麼輪次的投資,估值多少,這些都能說明這個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的大小(可以考慮投靠知乎,真的O(∩_∩)O~)。

然後是選擇崗位的問題。

其實目前我本人的看法是,只要不是技術崗位,其他比如產品,運營,營銷啥的,對於一個創業期的企業來說,差別不會太大,中間的分別也不會太明顯,而且在創業型企業里轉換崗位比較容易(這一點本人沒經歷過,純屬YY)。重要的是要能進入這家企業,之後跟公司一起成長,公司有可能會改變產品方向,個人也可能轉換崗位,這些都很正常。但是技術崗例外,因為技術崗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才具備一定的能力,同時跟其他崗位關係不是很大,轉崗難度會比較大,題主可自行斟酌。

再次是進入企業的問題。找好了行業,企業,怎麼切入呢?

我的建議是,針對你要想去企業,寫一份行業分析報告,裡面重點描述跟你的崗位相關的東西。

比如,假設題主準備來知乎做非技術崗位,那麼可以從知乎的產品設計的缺陷,運營上的不足展開,並做競品分析(如果有競爭對手的話),最後給出自己的能夠幫助知乎提升的方案,不管是產品體驗提升上的方案還是營銷擴大用戶數量的方案,又或者盈利的方案等等(ps:你要是能幫助知乎盈利,人家肯定收你)都可以。 寫好後給知乎創始人發過去,恩,不要給知乎的人力發,直接發給boss。然後等著人家打你電話找你面談,如果沒有電話,說明你的分析報告做的不夠,需要繼續改進o(╯□╰)o。(ps:技術崗位略過,本人略菜,不大懂,不過題主如果走技術路線,那麼移動互聯網的開發工作顯然比PC端更具備發展潛力)

最後,題主如果真的要改行,在你問了問題後,認真整理回答,然後找出你認為可行的方案去做,一定要去做,空想是白搭。而且在以後的職業路徑上,一定要學會主動。祝題主好運。

插一句,移動互聯網行業是個好行業,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移動電商,O2O,手游,在線旅遊等等一大堆都不錯呢。今天剛出來個新聞,支付寶可以替代公交卡坐地鐵乘公交了呢,多好的app啊,又給我省了20塊錢工本費。

利益相關:本人跟知乎企業沒關係哈,以上只是舉例而已,另我試過行業分析報告的方法,對於非技術崗位比較有用,對我一個技術開發者來說,暫時用不上。

個人觀點,歡迎拍磚,輕點就好,我怕疼。


建議樓主反思自己什麼性質(而不是行業)的工作是自己最擅長而又相對最喜歡的。例如。是管理,行政,文書,銷售,研究,技術還是自己做生意。一步步找到自己最喜歡做的事。這個尋找的過程是不能省略的。

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畢業典禮上說過的一段話,和樓主共勉。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先講3點。

1.公司讓一個職場新人在工作中博而雜,卻不能專而精,就是對一個人職業生涯最大的傷害。最忌博而雜,卻不能專而精。

2.從職場路線來講的話,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應該想好或設計好以後的職業上升路徑,基層-主管-總監-副總等等。如果沒有清晰的成長路線,難免就會隨波逐流,無法掌握主動。如何完成這樣的成長路線,首先要從立足某一項專業技能入手,然後再不斷擴充和完善自己要上升所要具備的額外能力,比如管理,比如對平行職位所做工作的一些了解。

3.給人打工本身也是對自己的一項投資,而如何讓自身的個人價值成長,需要注意三項積累:1)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經驗積累;2)人脈或圈子積累;3)資源積累

轉去一個行業,意味著要從一個較低的職位做起,不到30歲,其實還有機會,但是上面講的三點自己還是不注意的話,難免重蹈以前的職業生涯的覆轍。另外個人發展中,我傾向於主動爭取和掌握機會,而不是被人或公司擺布,因為我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爭取得來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大多數人沒那麼好的運氣。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嘗試著與其他答案不同的方式去評價。

題主太太(hao)善(qi)良(fu)了

實際上在這之前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也嘗試過在公司內進行轉型,比如之前想抓住子公司開展一項進口貿易業務的機會,想要轉行做市場,跟公司重簽的合同也改成了市場部,但最終的結果是,我得一邊跟著做貿易的同事去打包、整理貨物、開發市場,還得再繼續干著「網管+美工+開發」的活,又忙又累又積攢不到經驗,最終隨著那項業務的結束,我的所有工作內容又回到了之前。

原話如此。

面對增加的工作,不謀求分權,(可能)不謀求加薪,(可能)不謀求升職,不謀求加人,換崗還得把原來的工作得接著。

這樣的老好人,誰不欺負呢?簡直業(chun)界(dao)良(ku)心(le)

走一條新路,其實方式方法能夠有,只是,你更加需要有的是,你的氣魄,決意,剛毅

不然,你走不出這個死胡同。

===============================

實,這句話,也算是給自己說的吧。共勉之


1、去學SAP,然後在簡歷裡面稍微美化一下,爭取能進入一個大型的項目組做ERP實施,只要做過一個項目你就盤活了。

2、去學PMP,向PM或產品經理方向發展,因為你什麼都會一點;但是你太好欺負了,所以未必能當好管理者。

3、去裝成高端的諮詢顧問,因為你的PPT功底想必不錯,講PPT也可以,也有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

4、裝得NB哄哄的去應聘一些大型企業,只要你進去,給你一個正式項目,你就盤活自己了。

加油吧


建議你去看看孟非的《隨遇而安》,他摸爬滾打,干過很多工作,電視領域的東西他幾乎都幹了一遍。所以,我覺得你學的廣是很好,但是要是選一個方面,然後在這個方面中多多學習,多多嘗試,深入,才會有大的成功。目標真的很重要的,人生短暫,精力有限,取捨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的,但取捨之後一切都變得簡潔而舒適了,你需要這份勇氣。


我來貢獻來知乎的第一個回答。85女,本科二本師範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夠扯吧,真的什麼都沒學到,促銷倒是做了不少。但是憑著莫名其妙的自信覺得自己必將大有作為開始走南闖北,第一份工作在廣東東莞一家人才市場做銷售,呆了一年,後來實在受不了東莞那連拿個塑料袋都要搶的治安,憤然北上杭州做外貿,又呆了一年,因為工作沒有起色嚴重打擊了我那莫名其妙的自信,然後當逃兵回成都了,嗯,我四川的哈,我們經理的臨別贈言現在都還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心裡,我的夢裡。。。「xxx,你要是現在放棄了,你一輩子都是個loser」
回成都後在一家國企改制單位當翻譯,這一干就是三年,知道我27歲時幡然醒悟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自己也說不出個123,可是我清楚的知道那時的生活狀態持續下去我會瘋。然後我開始考研,考上了某大學的翻譯碩士,計劃的是畢業後當老師,我太愛校園生活了。現在馬上要去實習了。我也不知道我會不會在老師的崗位上生根發芽開花,似乎我一直都奮鬥在把自己弄清楚的路上。你看,我就靠著那股莫名其妙的自信活了這麼多年 ,也挺好。堅持與改變之間的距離真的就是那麼一點點,有時候你挺過去就看見了彩虹,有時候你挺著挺著就掉崖下面去了。


其實很多長篇大論的分析在我看來還真的是沒啥幫助的(如果看完這句就不爽了就請摺疊我吧)

題主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你要賺多少錢每個月才能保證正常的生活(包括你個人或者家庭負擔)。因為,任何影響家庭生活水平的跳槽或者轉行都是耍流氓啊。

在我看來,除非是搞科研的,否則,現時社會絕大部分工作的要求都是奔著綜合素質去,什麼都要懂一點,在很多行業里都適用,既然你是讀傳媒的,那正好,從傳媒里說說自己的經歷或者能給你幫助。

我也是讀傳媒,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網編,網路媒體發展得多快,連身處在圈裡的人都會覺得害怕,打從哪兒開始,我的崗位要求會寫,會采,會編,會修圖,會寫代碼做專題,因為我一直是做房地產行業類的內容,還要求你懂市場,懂房地產,總之,就沒停過下來學新東西。終於兩年後,由於所在的網站發展比較窄,我就先後跳去房地產公司以及房地產廣告公司(廣告公司去的是風火,業內都應該知道這個名號)工作過了一年多年非人的生活,諸如每天晚上10點才是正常下班時間,要寫案子必通頂之類。但是在這兩個平台,我的工資翻了一翻,然後著實積累了很多行業知識。好了,隨後,我又賤兮兮地回到了媒體。

不過,那可已經不一樣,因為你有著比一般編輯紮實的行業知識,甚至懂行業的營銷,另外,以前的媒體經驗積累結合在一起,我那時已經可以擔任上市級別網媒的策劃主管了。

以上吹水,是為了說明,所有有自我意識的積累都是有意義的,而實現意義的一刻就要看機遇了。譬如平時多讀點書,沒事學學攝影,玩玩微博。誰知道一兩年光景,以前所謂的只是採訪回來歇歇稿件的記者,現在要求你出門搶新聞要會拍照片拍視頻立馬發個微博再說,回來才寫個大稿呢。

所以,我很贊同一樓說的,積累是一個過程,而你所有的積累終有量變到達質變得一刻。而選擇是否轉行或者跳槽,衡量的標準其實也很簡單,工資提升或者是職位的提升,最佳當然是兩者兼得,如不行,最少得有其中一樣的比現在有所提升的,不然其實這個轉行或者跳槽意義不大。

對於轉行,最好是保持和現有積累有所相關,都30歲了,如果現在才來去一個和之前10年的工作完全無關的行業翻盤再來,除非那是有著明確目標和絕對理想的事兒,否則,從頭再來其實可不是那麼帥氣的決定。


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做前端開發,現在很多公司對前端的要求就是「廣而不精」,你連網管和開發都做過,對伺服器端應該有一些認識,前端的html,css,切圖甚至設計你也都有經驗,就你的描述來看你現在鑽一下js然後應該就能找到一個不錯的前端工程師工作。而且你有開發的背景的話,鑽研js應該也不成問題。

如果時間充裕,你還可以自己做一些小項目,小app,都是你求職的資本


授之以漁,題主這種情況不新鮮,叫做中年危機,平台期,高原期,樓主用這些關鍵詞去搜索,會找到很多這方面的文章。當然用處都不大就是了。


我和題主經歷還是有點相似,題主可以看看。本人10年化工類畢業生,卻因為讀書不好被延畢了,餓就是大四最後一門一年一開的課被關了,只能來年重修。於是我傻逼的丟了國企的讓三方協議,然後由於10年下半年到11年上半年處於沒課又畢不了業的狀態,相好的女友也跟人跑了,自己鬱悶之餘找了家小公司做實習生,一個月1000塊。

公司是個對日軟體外包的小公司,我沒學過軟體,所以先從打雜開始,後來就成了題主所說的那種網管,修電腦修網路甚至修印表機。額不知道題主是啥樣的,反正我自己的感覺就是無聊到爆炸阿。天天要麼小事要麼就沒事,感覺隨時可以被代替,而且我自己從沒學過計算機,很多時候我也就是重啟一下,換個網線啥的。

既然被感謝了我就繼續好好寫一下這段經歷吧。。。

我今年27,其實比題主小應該,同樣目前收入在上海也就是個渣,所以也不談不上什麼說教。只是和題主交流一下吧。

繼續從換網線開始吧。。。。因為公司是對日的,所以各類文檔報告特別多。所以對網路這塊也要沒件事情都要記錄。。然後過了一個月,我把報告送了上去,老大看到的都是什麼網線鬆了,IP衝突,添加印表機等等一系列瑣事,然後他就問我你覺得網路這塊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當時我腦子裡也是一片空白,說讓我想想吧,一時我也說不出來。他也沒說什麼就讓我回去了。

也許那個時候我繼續這麼干著也就沒有後來很多事了。但是,那個時候我把他這個問題當真了。。。而且好好的考慮了。。

首先是這麼管理起所有用戶,讓大家不再會IP衝突,忘記密碼什麼的也能快速改過來而不是每次都很傻比的動用admin許可權。

然後是怎麼保障文件伺服器的安全

怎麼讓FTP服務可以隔離出來

怎麼做到可以我在修一個東西的時候大家都不會不能工作等等。。。

具體我忘了,反正我查了好多好多資料,包括軟體硬體的。現在想來就是提煉需求和提解決方案,這個其實挺重要的。大概用了幾天吧,我整理出了大概有20頁的報告,來講我們的網路還有那些不好的地方,怎麼去改進,具體改進的方案是什麼(硬體軟體方案)每個論題我都有2到3個解決方案讓老大選。老大看了以後,我個人感覺他應該是挺震驚的吧。然後,通過幾次會議,就按照我的方案去具體弄了。再然後,我就慢慢的滲透到業務組,反正不管是去哪裡,我都會牢牢抓住兩點,要做什麼,怎麼做。有些可能是需要很多經驗和技術的。但是好在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可以調查的東西太多太多。只要過過腦子,可以說工作上大部分問題都是可以有個解決的方向的。

哪怕是真解決不了,也是有個解決不了的原因的(往往不可行的報告會長過可行的)。

然後我就慢慢總結了幾條做技術的必須要恪守的原則:

1.任何問題下來,必須先要有個調查的過程而不能想當然的回答(所以現在基本老大問我什麼,我都會說句讓我先想想)

2.每一次實踐都要總結並做成knowhow和所有人一起交流(做技術的交流能力強實在優勢太大,而且技術積累主要就是看你會不會總結)

3.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我很懶,我相信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賺錢養家,誰特么愛學習啊)

然後慢慢的我自己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了。想問題的方式方法,與人交流的方式方法,包括學習的方式方法。

我自己覺得這樣很好。雖然馬上也要30了。但是總的來說,我現在已經很少焦慮,雖然現在工資不高,但是對未來也是真的挺有信心的。而這自信不是源於技術的掌握,而是方法的掌握。


不建議著急轉型和創業。

尤其是到了30左右時候,倉促轉型到一個全新行業或崗位,由於沒有核心的能力作為支撐,足以說服別人給你一個不錯的平台去嘗試、去失敗,付出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相對較高。

而直接創業,像你目前處於迷茫階段,對自己做什麼尚不清楚,沒有對事業足夠信念、內心尚未修鍊到足夠強大的階段,貿然去創業,可能很長在痛並快樂且煎熬的創業過程中堅持下去。

個人更傾向於:從已有的資源和項目中尋找機會,邊做邊轉型。

可以建議先分析一下公司做過的諮詢項目中,有哪些項目可以進一步挖掘的(例如客戶資源、項目需求),從這些著手。例如已經做過的項目,能否進一步標準化,相對產品化,這樣可以面向更多行業客戶去推廣;已經做過的項目,能否換一種模式來做,例如原來是項目型的開發,能否做成互聯網型的服務;原來做過的客戶能否進一步繼續深入合作等等;由此可以展開很多;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幫助你深入某個行業;從商業角度、從業務模式角度來整合自己已有經驗; 在此過程中,其實可以發現諸多的機會,也逐步通過一兩個產品,深入到行業中。越來越覺得:只要有客戶真正有需求,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價值,再小的產品、再小的市場,都可以作為創業很好的起步。

關於轉型,個人覺得不用一定要成為行業精英,既然你算是「樣樣通,樣樣不精通」,那找准自己的定位,成為所謂的「複合型人才」:與銷售、市場之類的比,你精通技術;與技術、產品等偏後端的,你擅長商務。任何大公司,其實能夠銜接前端市場和後端研發的人才都挺稀缺的。當然關鍵還是要看你自身的能力。但個人認為:行業業務能力+技術實現能力 對所有行業都需要。

轉型的話題太大,需要根據行業情況、個人情況等具體分析,以上只是泛泛而談,僅供參考。但有一點強烈建議:先從鍛煉身體、調節心態做起,轉型過程中大部分迷茫,光靠理性思維是無法解決的,著急也沒用,強大的內心、健康的身體是任何時候都是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對處於迷茫中的你。


這種職業迷茫期也許很多人都有過。和題主相似的是,我也是傳媒專業,畢業首要任務是養活自己,並沒有進行一個詳細的職業規劃,加上找工作處處碰壁,當時幾乎是有人願意給工資就幹了。第一份工作表面上與專業相關,其實也是雜七雜八什麼都干,不但要寫東西編報紙做方案想點子,還要做一些行政人事方面的工作,關鍵是連一個帶你的人都沒有,每天埋沒在瑣事中,什麼都沒學到。後來無意中換了另一個行業,卻由於公司內部改革薪水不升反降,再跳槽時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碰到願意給高一點工資的老闆就跟著走了(其實也沒有高多少)。然後是更加雜的活兒等著我,由於我懂媒體,會做圖,做過策劃,又有市場銷售經驗,也剛好在教育行業做過(從中小學教育跳到了成人教育),所以什麼都做,活動策劃、網站管理、市場推廣、教學服務、偶爾人手不夠還要做諮詢銷售,辛苦就不說什麼了,但又回到第一份工作的境況,直接領導就是老闆,老闆也很忙,沒有人帶沒有人教,老闆思維也是中小企業慣有的只求低成本高利潤,稍有一點風險的探索也基本不會去嘗試,所以做事也有點束手束腳。現在快一年了,感覺自己不能再這樣雜而不精的下去,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大環境去磨練自己,能夠變的職業、專業。

我自己也思考過很長時間,希望能和題主共同探討。

我在做教學服務的時候,有機會可以聽課,還可以交到很多學員朋友,這是我最珍惜的資源,也是目前這個工作的優勢,但相應的也有劣勢:課程內容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但大部分不是自己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或行業,如果想要轉行,可以學習,但也只是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歷,仍需從頭做起;學員關係大部分可以歸為客戶關係,少部分會聯繫多些,可以發展為人脈,但這個人脈除了可以幫自己推薦工作(其實大部分學員所在的也是中小企業,大企業真的不多,這與我所在的城市發展有關,畢竟不是北上廣),也有可能將來會有某些合作,這個就有點玄乎,成不成不說,有沒有還是未知。

這是自己學到的SWOT分析法,不是很專業,勉強一用。圖片半天傳不上來,可以百度學習真正的SWOT分析法。

其次,在招聘網站上搜尋合適的工作機會,與目標企業的崗位職責描述進行對比,自己有哪些缺失,需要如何改進;同時可以發現哪些行業或企業在大量招人,並且有好的發展空間及福利待遇,能力是否與之匹配,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例如,我覺得外企福利待遇相比民營企業不錯,那麼英語這塊就需要我下功夫去學習改進;題主既然已經在外企有多年工作經驗,口語也得到提升,不妨考慮500強中的外企,可能會更容易些。其他還有一些專業技能,就需要自己提高了。當然在這期間,也可以結合上一步,分析轉行或跳槽的優劣勢,然後再做決定。

另外,在工作和處事當中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提高對自己的認知、找准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這一點自從我上大學後就迷失了(中間經歷了一段感情挫折徹底將我打擊暈了),這能夠幫助自己接受現實,以最大的努力去贏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前面有位童鞋的回答里說題主太好欺負,性格因素使然不太適合做管理層,印象很深刻。雖然有時不能由於別人的話就否定自己,但從中可以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人。記得以前在哪裡看過, 職業發展無外乎兩條路:要麼做技術,要麼做管理。我曾以為自己比較適合做技術,但工作了好幾年才發現雜七雜八的活兒幹了不少,技術上卻一點都不專業,於是又以為可以做管理,在這方面學了一些東西,又發現自己和題主性格差不多,為什麼這麼多年當雜工從來沒被重視過,因為不會為自己爭取,沒有底線,溝通技巧有問題,做事可以做人可能差些,說的再直白些就是那位童鞋的原話「好欺負」。以為勤勤懇懇幹活兒誰都能看到,殊不知企業又不是慈善機構,誰不希望能有一個能幹活兒又聽話拿錢又少又沒怨言的主兒呢,讀《杜拉拉升職記》就知道,若杜拉拉不為自己爭取,她永遠沒有機會升職,而且還會被看做是一個「只會幹活兒的老好人」。沒有點凌厲手腕,還真的是做不了管理層的。所以在這兩方面,如果決定走技術路線,就找准方向,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如果決定走管理路線,就要改善自己的性格。相對來說,前者或許更容易些。當然兩者也可以一起提高,困難就相對大些。

工作就和愛情一樣,在最美好的時候遇見最適合的他(她),只要自己從不放棄,一直進步,你也會遇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有過一段時間的迷惑,但是真正的問題並不在這裡,關鍵在於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直白一點就是是否有工作或者人生目標。

王陽明先生有句話【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你找到了你本心想要的東西,才能拋開困難、弱點這些,不然,你只會糾結於好壞,至於會不會去改變,我們說的再多也沒用。

而題主所說的:

現在意識到必須轉行,去專心做一項能提升有成長的工作,但又不知道從哪開始,似乎又陷入迷茫區,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覺得可能是受技術方面的人影響太多,其實,你長期做1件事情,再怎麼你也比別人有核心競爭力,但是你和其他都做這塊事情的人相比,你的核心競爭力又在哪裡呢?你能確定你就是行業第一(優秀)麽?

所以,核心競爭力都是相對的,你得自己主動去發現(和周圍人對比),比如你長得不那麼嚇人和嚴肅,也可以是比較有親和力。


剛好今年29歲,真的是年近而立啊!先感慨一下……——————————————————————————————————

先問題主三個問題:1,你想做一份什麼樣的工作?2,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3,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好了繼續看下面的部分。

現在正經開始答題。我的個人背景介紹:北京聯大畢業,市場營銷專業,物流導向。英語勉強4級。助理物流師證書,其他基本為0。畢業時做了很多工作,先是民營物流國內前十的公司,然後是部級國家機關,再然後是物流國企。以上的工作都是跟專業有關,也大多是實習性質。

就在我整天把紅酒當成水喝,成天看著工人裝貨,基本啥都不幹,上班聽了好幾部長篇評書還有所有單口相聲還有一堆有聲小說以後。有一天我就開始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整整想了一個月。最後終於想明白了。然後辭職。家裡反對,跟家裡冷戰了一個多月。這個時候我23歲。工作經驗1年。

然後我在家窩了倆月找工作,去了我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企業,一個外資連鎖餐飲(雖然眾所周知,但我還是不說名稱了吧)隨後在這家企業裡面服務了6年多。對我來說,給我帶來的,最重要的是:1,管理能力(這個一句兩句講不清,以後有機會細說)2,職位上升(從見習生到店長)3,行業系統標準流程和培訓體系(這個是這家企業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在我做了幾年店長之後,又重新開始思考最開始我提的那三個問題。想好了,然後再次辭職,到了現在這個企業。雖然壓力重重,但是樂此不疲。

其實不管做什麼都好,想好了自己想要什麼才是最關鍵的,找到了目標,就不斷的向著目標而努力!


推薦閱讀:

你上學時期的「孩子王」「年級大哥大」現在都怎麼樣了?
我現在該怎麼做?
基礎科學應該縮小招生規模嗎?
是否應該放棄民航飛行員這份工作?
從銀行辭職你還能幹什麼?

TAG:人生 | 職場 | 職業規劃 | 轉行 | 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