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秉筆太監的出現和宦官不得干政是否矛盾?
01-12
初看萬曆十五年的有感
當皇帝若凡事親力親為也是好大一個體力活,找人分擔工作是必要的。司禮監並沒有自己的獨立意志、獨立思想,他們只是皇帝的眼、嘴、手、腿等器官的延伸(秉筆太監就相當於皇帝用來寫字的手,只能寫皇帝要他寫的,這與有一定獨立意志的大臣是不同的),僅需要對皇帝一個人負責。從這個意義上說,司禮監(包括題主提到的秉筆太監)的出現和宦官不得干政的洪武遺訓並不矛盾,因為他們沒有獨立的權力,只是皇帝的代理人,也自然就根本沒法「干政」。 但這只是從制度設計上來說的,可惜人並不是機器,權力的誘惑力太大了,司禮監實際工作中出現犯規、越權也是免不了的。倘若皇帝再不稱職一點、貪玩一點,代理人擅自做主的情況就很容易發生,如此一來,便出現了干政。例如有名的掌印太監劉瑾,大權獨攬。
歸根結蒂,制度設計構思時總是看似無懈可擊,實踐起來總會發現現實複雜殘酷。
朱元璋的制度設計是以自己為藍本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像朱元璋。還需要人來幫皇帝幹活。另外,明朝的文官體系太強大,皇帝也得找人來制衡他們。於是明朝的太監變得越來越牛逼。
當然是矛盾而且極端諷刺的。不論是現在的政治家還是古代的帝皇,單靠自己一人的精力是無法治理一個國家的。因此他們都得選擇政治夥伴。縱觀歷史,皇帝可有的選擇,無外乎三類:外戚、權臣和太監。從能力上來說,權臣大於外戚大於太監。從威脅皇位的危險程度看,外戚顯然大於權臣大於太監。從服從奴性來排序,自然是太監權臣外戚。
朱元璋這種精力旺盛、手段高超的皇帝,可以輕鬆駕馭上述三者。這時,能力的考量就佔了上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把宗室圈禁起來,以內閣文官治國,同時利用太監監督。朱元璋認為這種體制最為完美,值得子孫萬世效法,於是把這種朱元璋模式寫進大誥里。
而萬曆皇帝幼年受到張居正的鉗制,深感太阿倒持,因此對聽話的考量就佔了上風。這時,他依靠但不重用文官集團,而開始重用太監。到了木匠皇帝,根本不以國事為念,整天琢磨怎麼打個柜子造個活景,因此乾脆拋棄了整個文官集團,權柄落入陽奉陰違的太監手裡,也就不足為奇了。我記得宦官干政是從朱祁鎮那時候開始的吧?也就是女醫明妃傳裡面的汪直,他從小陪皇帝長大,後來就權傾朝野了,然後把朱元璋立在皇宮裡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砸了,從此明朝太監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其實在明宣宗朱瞻基時,這些就埋下伏筆了,那時候朱瞻基就開始沒事就教教太監寫字認字了,也就在這埋下伏筆了。
話說回來,朱元璋時候畢竟兇悍力壓全朝文武百官,朱棣也不錯,但是後面不是每個皇帝都那麼鐵手腕的,朱元璋廢了宰相後設了六部,看似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但是後面出現的內閣,權力很大,威脅皇權(最吊的是封駁權,就是皇帝下的聖旨不批,駁回。)。而且明朝是個言官盛行的朝代,也就是御史,這幫人不幹正事,每天就是上奏書罵人,有時候看你新皇帝比較嫩,指桑罵槐的罵罵皇帝。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一個人對付文武百官未免勢單力薄,於是,宦官就出現了,宦官能極大的削弱朝中其他人的權力,而且太監怎麼說也是從小陪皇帝長大的,都是有點感情的。矛盾。
在明代太監是不能干政。且都不能識字。能寫幾個字的也都得小心翼翼的了。皇上身邊的掌印太監什麼的相當於皇上的助理了。工作內容也就只限於端茶倒水、磨個墨、整理整理書桌啥的了。確實沒機會參政議政。
明朝總掌握在宦官手中是因為他們的主都不是勤快人。皇上要是能批閱十幾本奏摺就很不容易了。得。宦官機會來了。某大臣給點兒銀子啥的我就把他的摺子放第一本。皇上不批也得批。再後來更能猖狂到太監直接批閱。結黨營私啥的玩兒的就是這個。太監確實不識字也不看奏摺,人家就只是蓋個章。但人家也確實參政了。前朝寫字的白領還得給後宮蓋章的苦力彎腰哈背的。可謂得太監者得天下。
推薦閱讀:
※明憲宗第一次見到明孝宗時,為什麼說「我子也,類我。」用的是「我」而非「朕」?
※如何評價浪潮工作室專欄文章《很遺憾,貴校的百年校史是假的》?
※居庸關等長城段的防禦面為什麼會朝向南方?
※長城對古代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怎麼樣的作用,主要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