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理學是不是有利於自我心理建設?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整體來說有幫助,能不能做到內心強大要看造化。

從我自己4年科班感覺下來,心理學對自己內心的影響,大致是以下幾點:

1. 我不是上帝

心理學研究很多日常現象,因此4年下來,我學會了很多關於人性的「大自然的規律」,深刻地意識到,很多現象發生是有他們的原因的,而且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比如我每周都能在知乎上被邀請10次的問題:

  • 拖延症:我到考試了還不愛學習我是不是有拖延症?怎麼治啊?這樣下去我未來不能成功咋辦?
  • 抑鬱症:跟女朋友分手後感覺很傷心/很失落/很悶悶不樂/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感覺有點抑鬱了,求大神給看一看?
  • 易分心:我寫作業很容易被其他談話和音樂吸引怎麼辦怎麼辦,我這樣下去是不是就不能專心學習成為一個好學生了?
  • 外貌協會:男人為什麼都喜歡美女/大胸/大長腿/高圓圓/湯唯?男人除了外貌還在乎什麼?我不漂亮我怎麼吸引我的男神?
  • 自私、膽小、難以控制情緒、不擅長社交、對新鮮事物缺乏興趣、不夠寬宏大量……我該怎麼辦?

You guys worried too much! 你們真是想太多了

上面描述的很多現象,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都符合人類行為的一般規律。

舉幾個例子:

  • 生物為什麼會有恐懼這種反應啊?就是為了活命啊!你要是連害怕都不會,怎麼知道跑呢?
  • 人會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自然趨向於節約精力和體能,在過去資源匱乏的時候,需要好好休息才能有精力去戰鬥;
  • 人的情緒隨著周圍環境、事態變化會有波動,畢竟人是敏感的社交生物,需要感知外界信號來做出反應和判斷,並釋放自己的信號去影響他人;
  • 外貌協會就更平常了,人對美的欣賞有其生物根基,美女/帥哥無論在視覺和觸覺上都十分舒適,對吧…………

你會發現,你常常憂慮的所謂「缺點」,其實是人類作為生物(而不是上帝)所具有的一些正常反應,換一個方式來想,這些都可能是你生存下去所必須具有的自然反應或能力。

因此,不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首先應該先接受自己、悅納自我,承認自己有各種各樣的特點(優點也好,缺點也罷),並且自己不是上帝。在無可避免的時候,不要過分責怪自己,不要跟自己的缺點硬碰硬。世界那麼大,人應該學會挑選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適合自己能力的職業、跟自己合得來的朋友和伴侶,而不是去嘗試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去從事一個「完美的職業」、取悅所有人、令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這樣活著太累、太沒有樂趣、而且最終你一定會失敗——因為這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絕對完美。

雖然這樣看下來,自己很可能只是一個平常的人類,做不成超級英雄,但能逃脫大自然的規律的人畢竟是少數,還極有可能是心理變態(想想吧,沒有感情、執行力超高、極度理智,這是多麼完美的奴隸……)。比爾蓋茨、喬布斯、馬雲這些萬人膜拜的人,確實有才能,但深究到人性上,他們也只是平常的人類而已,只不過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和見識,做了不平凡的事。說到底,他們也是真正明白自己是誰、想要做什麼的人,而不是和自己硬碰硬去作死的人。這世界上又有幾個人,能有他們的才能和運氣,牛逼到這種程度呢?沒幾個。這世界上,除去幾個運氣好的天縱奇才(0.1%),再刨去2%左右的心理變態,你跟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一樣,都屬於平常的人類。如此而已。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真的,你們想過的各種關於「我是不是有毛病」的問題,很多很多其他人都想過,如果你們能在某一天開誠布公地聊起來,就會發現,啊,原來你也這麼想,我太他媽正常了。

所以,當你鍛鍊出來一種對自己安然自得的心態(自信、自尊、自愛)後,你會發現,你的大多數行為是有原因、有依據的,而那些不那麼有規律的行為,一部分叫個人愛好,另一部分叫隨機事件,隨他去好了。佛曰:一切隨緣,開心就好。

(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2. 別人也不是上帝

理解了大自然的規律後,一方面,理解了自己是怎樣一種生物,也理解了別人也同樣是這種生物。人類的基因差異不超過0.1%,雖然這只是基因層面,到了細胞、組織、系統和性格層面差異會逐步放大,但你要知道的是,你跟其他人類是有很多共性的。人和人之間會有些許不同,這是因為大自然的規律在不同條件下,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這也十分正常,對吧?因此,很多問題,推己及人,其實就能迎刃而解(前提是你知道自己不是上帝)。

比如:

  • 如何制止學生上課睡覺?(他困你就讓他睡唄,你覺得困的時候你也想睡覺吧……)
  • 為什麼他不喜歡我?(你為什麼不喜歡隔壁班的猥瑣男?)
  • 為什麼條件比我差的女生都有男朋友了?(我就問把她男朋友還給你你要麼?)
  • 為什麼會有人會抵制日貨?(為什麼有的人抵制香菜?)
  • 為什麼有人上廁所不洗手?(你真的每次都洗?)
  • 我這麼牛逼為什麼別人不尊重我?(你尊重金三胖嗎?)
  • 為什麼有些人情商這麼低,一點也不會哄人?(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情商跟哄人的技巧和意願有關係呢……)
  • 為什麼有些人這麼自私,欠他點錢總提醒我還錢?(不然呢?!?!)
  • 為什麼王力宏的女朋友還沒有我好看,王力宏是瞎了嗎?(首先,他需要認識你……)

你看,其實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當你把別人當成一個跟你差不多的正常人類時,很多事就非常好理解了。這世界不是由上帝和聖人構成的,其實都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

大自然的規律告訴我們,每個人有他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有原因的,一小部分是隨機的。所謂寬容的態度,並不是說完全認同他們。寬容的意義是,理解他人存在的方式,尊重他人自主選擇的權利,至於這個人你喜歡不喜歡,不強求。不開心的事就不要做,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理。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誰也不能逼著你喜歡誰,對吧?你又不是上帝,不需要愛世人,也不需要掌控世界、把世界調整為精確運行的完美架構、讓每個人成為精確的螺絲釘和齒輪;你寫出來的程序、你設計出來的系統、你創作的文學作品,沒有一樣能如此精確完美。誰也做不到,即使是上帝也做不到。

因此,別人不完美,不和你意,這太正常了,你又不是在和上帝交往!而且,就算是上帝,也還可能會被其他信仰的人所厭惡。所以何必那麼在意別人呢?對不合心意的事,淡然一點,就過去了。

最終,當你能坦然接受你自己,也能淡然對待這個社會,那麼你就擁有了一顆比較強大的心了,小打小鬧已經不能催動你了。而後,根據造化不同,你可以升級成「經天緯地」、「物我兩空」、「大慈大悲」、「沒皮沒臉」等究極形態,這就不是我能預測得了的了……


能,但是這屬於捨近求遠。

實際上,心理學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交給你一套豪華設備來探究,反饋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的內心豐富,那麼挖出來很多寶藏礦石是沒問題的。

但是你內心貧瘠呢?頂多多點石頭而已。

請以好好生活為優先目標。


答案是肯定的。

有利於。

但不是肯定的,這個問題類似於「學習武術是不是有利於強身健體啊」?回答:走火入魔的也不少。

哈哈~~~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啦~~~


私以為再怎麼學習心理學也很難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心理學一般研究的是別人的心理


改變自己的狀態靠的是閱歷,經歷乃至磨難


想自身心理強大不是隨便看幾本心理書就可以的


啊!我喜歡這個問題!

我的結論是:學習心理學可以幫助人認識自我、淺層地重塑自我,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內心強大與否」,後者由先天決定、閱歷決定。

舉個例子。我的。

有一年,我離婚了。

雙魚座在小宇宙爆發的時候,可以變成鯊魚座。那個時候,我的守護神應該就變成了一條大鯊魚——警醒、犀利、冷漠地審視著自己,想要找出來我從內到外,從靈魂到精神、人格、性格、行為、外表等等層面的問題。否則,怎麼會和又帥又帥又帥的EX分開了呢!

我去讀了心理諮詢師的培訓,前前後後讀了一年多,也看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後來也終於有了心理諮詢師的「上崗證」。那段時間,心理學給了我一些工具和概念讓我更容易地去認識自我,比如薩提亞的模式,我在意念中重組過我的原生家庭以及祖父系家庭的結構,釋懷了一些執念;比如佛洛依德力比多和追溯童年期的概念,榮格和阿德勒對於自卑的看法,比如我對ABC理論的大愛和經常使用等等。在我一生中最為黑暗、無奈的日子,心理學就是那個指引我的燈塔。

以前,當有人問:「你老公是做什麼的?」我會很心虛地回答EX的職業。

後來,我會很沒有節操地回答:我沒有老公啊!你要介紹男朋友給我么!?

認識你自己、接納自我——這是每個人一生的修鍊。心理學確實可以系統而理性地幫你認識自己。

但是!認識自我,不等於接納自我。而是不是接納自我,是內心是否強大的核心。這一點,心理學無法從根本上起到幫助。

之前我回答過一個問題,你認為怎樣的生活狀態是最理想的?

我有個朋友,她是單身媽媽。

20年前,她的薪水是5K。現在,她的薪水不到5K。

她做過很多年的全職太太,離婚的時候,除了一部12年前買的車和一個2歲的孩子,幾乎一無所有。沒有人可以幫她帶孩子。她只能離家很近的、類似文員的工作,方便去幼兒園接送孩子。她脾氣急躁,但真正的煩惱並不多——租房子住在又小又擠、沒有廚衛、只能上公廁的大雜院,她樂呵呵的。工資少,她也並不困擾,她說,就是少買幾件衣服的事兒唄,有啥大不了的?

就是這樣的狀態下,這幾年她帶著孩子,去了西藏、浙江、四川、安徽、江西等地旅行,出行一次,是她至少2個月的全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是她在教養孩子方面的指導思想,她也是如此行動的。她的孩子,以前比較內向,現在越來越活潑、自信了。

向善、勇敢、樂觀,心懷感恩,無所畏懼。有這樣的心態,在我看來,就是理想的生活狀態了。人生無常,理想的生活狀態無法永葆,但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是可以常有的。

「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即是內心強大。

時代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在沖著錢去工作、生活。沒有賺很多錢的人,會自卑,會覺得自己不成功。很多人因此迷失了自我。但接納自我、內心力量強大的那些人,他們要的是自己內心的成功感,而不是社會上約定俗成的成功。

王石很喜歡巴頓將軍的一句話:「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是人性最閃光的地方,也是檢驗內心強大程度的試紙。心理學無法教會這些,基因可以、家庭可以、生活可以。


有幫助,但不是絕對的,要分人,看每個人的悟性吧。這個很關鍵,一個敏感的,具有很強洞察力的人,即便不學習心理學也可以做到逐漸認識自己,修鍊自己(注意逐漸這個詞,因為對於每個人即便是學習心理學的,這都是一個過程)。而同理,學習心理學也有玻璃心的

那麼這樣講難道心理學沒有用了么?不是的,在我感覺,心理學是條近路,幫助你更快領悟到。但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抵達的地方是相同的,就是對自身的認識與和解。只是有的人到的早,有的人到的晚的區別。(但私認為也會有人一輩子都到不了,這個還需等待驗證。)

不過,近路也有它的弊端,先入為主的理論總是需要自身通過實踐去檢驗去證實的,就是,你知道的並不是你能做到的,甚至有時候,理論還會成為你行為上的絆腳石。

不管怎樣,心理學真的對我幫助很大。它對我好重要,是我一輩子都不忍心丟下的東西…(我的表白好直接,把自己都感動到了哎→_→)


做為一個目前國家心理諮詢師三級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讓人過的更好,活的更開心。如果認真學了並用正確的方式應用在實際上,對自己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但是,不同的人效果是不一樣的,舉個栗子,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對於提高人的思維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獨特的作用。那麼對於同樣學了數學十二年的的高三班級,每個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心理學對每個人的幫助是取決於你自己的。

其次,心理學其實是一個抽象的理論,對於塑造自己的作用,取決於有沒有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有沒有應用在生活里,否則讀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

而且再舉個栗子,其實很多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從知道到做到卻是太難太難了。

最後,很多人說學多了心理學容易變態,覺得每個人都是有病的,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肯定在心理上有點損傷是正常的,因為,每天會有新的問題與挑戰,但這些是正常的,就像一個人感冒一樣,心靈也會感冒,這是正常的,不用覺得世界都塌了,顧影自憐。而且做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培養自己的受挫能力。

說一個關於自己的小故事,我在考完心理諮詢師三級談了戀愛,並不順利,。我知道維持愛情的三要素是親密,激情,承諾,可是這三要素讓我的戀愛三個月就game over了,不是心理學沒用,當時的我像趙括一樣,空有理論知識,卻談了一場紙上談兵的戀愛。我相信每個戀愛達人,現在的情感專家,肯定也有不為人知的痛苦的戀愛經歷,只不過是經歷多了,或是從別人的經歷里,總結出自己該怎麼做。

最後祝你擁有一顆強大的心,以及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未知的挑戰。


絕對不一定

有個詞叫 理智化防禦。。。 佛家叫 知見障。
。。

而學了不切身實踐在我的經驗里基本屬於 白搭 而不是 百搭


學了四年心理學,感覺我愈發喪心病狂。因為永遠能跟自己說,哦,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有心理疾病哦~


我只是覺得更能理解別人和自己的行為。

內心強大不至於,起碼情緒可能會平淡一點。

做內心強大的人 不太靠譜 這個更多取決於環境因素吧。

學習和實踐 是兩碼事 。


推薦你看看劉青雲、黃曉明主演的《暴瘋語》和徐錚、莫文蔚主演的《催眠大師》的這兩部影片,也許你會找到自己領悟出的答案。


我們老師在北大讀心理學的時候,每次在火車上和別人聊天,別人問他:你學什麼專業的?老師回答:心理學。登時那人往後坐了好遠,倒抽一口氣說:那你豈不是能看穿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

我家人經常會跟我說: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嗎?那你自己就該心理更健康才對啊。(潛台詞是,你不準抱怨,你不能發脾氣,你不能有負面情緒,你必須隨時都狀態好,心情陽光。。。)

這兩個例子都告訴我們,其實社會上很多人都是不了解作為專業來學的心理學到底是什麼。而是根據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在平時道聽途說的心理學——那就是如何心態健康啊,如何積極向上的俗世所認同的成功學。

當我看到樓主問這個問題時,我只想說,你並不知道你所說的心理學其實不是作為專業來學的心理學,你所指的應該是國內專家們所謂的「積極心理學」以及「成功學」那套東西。

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會察言觀色揣測別人心裡在想什麼,做心理諮詢的醫生們也會有負面情緒。所以,學心理學和自我心理建設做個內心強大的人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一、其實吧西方心理學什麼的,它的淵源,及它的目標整個思維許多都和我們中國人的思考不樣。

二、所以西方心理學本身想要帶給人們的,並不一定使我們想要的。

三、而我們從心裡學書中讀到的,只是讀到了我們世界觀里所願意去接受的。這樣其實從任何一本好書裡面都能得到我們想要的。

四、當然,心理學可能更明確的對某種現象給予了明確的界定,比如登門檻效應、焦點效應、光環效應、從眾等等。這個也是就知識層面而論,也就是對我們學術的交流,及生活中與部分人的溝通過程中起到作用,當然也促使我們對某些現象看的更清楚,適當知道自己。

五、當我們用心理學的詞語界定自己或他人某種心理行為時,我們會覺得,哦,原來我這是焦點效應造成的心理,接下來我們會產生兩種反映,一時適當去改正;二是也是對我們已有行為尋求的理論支撐,覺得,哦原來我的這種行為很正常。

六、西方的心理學屬陽性,更程序化,可視化的讓我們看到許多東西,更讓我我們知道「是什麼」,「為什麼」。而中國的權謀其實同樣是一種「心理學」,只是多「密謀」,人心惟危呀。

七、問這個問題就是一種緣分,無論抱著什麼心態。愛上什麼是一種興趣,我自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文化較多,可能覺得儒釋道三家在教人「怎樣做」時會更清楚。


看你選擇什麼樣子的書了,如果是專業書教材的話 主要作用是增加你的關於心裡機制及運行規律的認識,若想健全人格,心理強大,建議看課外書,推薦幾本


走向成熟《少有人走的路》


走出創傷《生命的重建》


認識自我《遇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系列)


《承認不完美,心靈才自由》


改變思維《拆掉思維的牆》(古典)


畢淑敏的書也不錯《拯救乳房》《紅處方》《女心理師》


想了解心裡諮詢《登天的感覺_我在哈佛做心理諮詢》(岳曉東)畢淑敏的諮詢手記


記得社會認知課的教授引用過一句話,讓我記的很清楚:心理學不能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是能讓你更了解自己。起初學習心理也是以為這可以讓我「洞察人心」,但是實際上心理學只是告訴你人心理,行為的規律。它不能改變你的性格,只能讓你更了解自己,更理解他人的特定行為和想法。能夠為這些行為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讓你覺得「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然而,心理學的確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你有一個更強大的內心,這是建立在不斷積累,增加的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都不一樣,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準確,那麼總的來說你將過的更快樂。尤其是在青年時期,是自我們在探尋自我認知,實現自我價值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對今後的生活可以說也是大有幫助的。


去年大一讀了十幾本和心理學有關的書籍,情緒的解析,慾望之源,烏合之眾,設計心理學,自我與神秘主義,打破思維的牆,鬼谷子一本,厚黑1,2,專註力,少有人走的路……大部分是國外書籍,一時想不起來全部,個人主要收穫是能比較客觀地分析並且處理自己的情感,了解心理的運作規律,並且對周圍人心理狀態的感知有所提升……最大的影響是可以更果斷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了,消除一些想法就跟砍掉多餘的贅肉一樣利索。小弟見識短淺求輕噴……


初中的時候得抑鬱症,那段時間不知道自己得病了,想看書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看了不少心理學的知識,後來證明那些書沒那麼神,不是說懂心理學就能天下無敵之類,生病了還是要去看病吃藥,看書沒用的。


學了四年,雖然是小學渣,但是心理學真的對我有很多影響。最大的改變就是包容性和同理心的增加。

先說包容性,不僅僅是包容別人,更是包容自己,接受自己。心理諮詢師總把悅納自我掛在嘴邊確實是有道理的,這有助於自我心理建設。

再者同理心,我更願意分析別人行為的動機,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有時候對方做事好像很不講道理,只是他們沒講你的道理。

除此之外,還有情緒調節上也有幫助,以前只想著快點走出消極情緒,現在能夠接受自己有負性情緒的狀態,然後再去擺脫。

再說說內心強大。我覺得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要有充足的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話,很難真正內心強大。這也是我努力方向,加強安全感,讓自己不怕失去,不懼未知。

總之感謝自己的選擇,學了心理學。

以上。

p.s.個人看法:是不是每個學心理的人都比非心理專業的人強大,這個不能肯定,但是多多少少比沒學之前相比是有影響的。


個人認為學習心理學首先是讓自己能夠認識自己和周邊的人的心理情緒,然後才是找到合適自己的解決不好的情緒或心理狀態的方法,能否有利於自我心理建設是需要長期的積澱的。如果你沒有很好的認識到自身的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那麼只可能適得其反。。。


不能。。。。

心裡學的意義就是給你對一些人的問題做出合理科學的解釋,幫助你了解世界和他人。。就跟數學,計算機,物理天文差不多的意義,你看樓上甚至第一的回答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這他媽是科學 不是玄學好嘛!!!!都是內些二逼民科偽科學牛鬼蛇神份子整天用心理學招搖撞騙!搞的現在是個人就以為心理學就跟女巫一樣

想做內心強大的人先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起!!!謝謝


推薦閱讀:

方臉是一種什麼體驗?
為什麼說從太空中能看到中國長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2017 年,有哪些暢銷書,讓你讀過以後感到「名不符實」?
人類是否真的會因為遭受巨大打擊而變壞?

TAG:心理學 | 心理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