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筆記是否會考慮增加筆記本層級(目前為兩級)?

對於需要分類的筆記來說,2級分類深度滿足不了需求,不能全部依靠tag來彌補呀?技術上很難實現么?


謝邀。


官方怎麼考慮不知道,但就我個人使用而言,二級結構加標籤已經足夠好了


我覺得是一大缺陷

導致evernote一直被我用作archive

在devonthink裡面做project 然後保存在evernote里

很多複雜一點的project 需要多層清晰的邏輯結構 是顯而易見的 類似大腦的思考 就是忽悠


隨想:以我律師為例

很多律師已經有了工具化思維,認為應當藉助工具提高自己的工具效率或進行團建、案件管理。但我們看到的現狀往往時,用了一段時間就不用了,因為感覺很麻煩,工具選擇症也犯了,甚至也希望自己開發一套OA系統對律師進行管理。工具始終成不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存在,或者說是因為律師事務所強制要求你收結案和利益衝突必須通過OA,律師才不得不低頭。

這簡單的只是工具的問題嗎?我想肯定不盡然,例如使用印象筆記這款軟體,我以前一直很不喜歡的原因我現在也才總算是明白了,因為我使用的是WIN操作系統的思維來使用架構於MAC思維的印象筆記,我討厭印象筆記中只有「筆記本組-筆記本-筆記」三個目錄層級,因為我在WIN系統下能無限發展目錄下限,我討厭印象筆記中總是找不到我保存的資料,因為我根本就不懂MAC系統已經為你提供近乎完美的標籤檢索思維而你只是不會用。在這種激勵的思維衝突下,你說我怎麼可能會認為印象筆記是一個好工具呢,當然是用之則棄,別人一說又再跟風用了。這也是一種思維的固守,用WIN系統思維在MAC系統上工作。


早期版本,evernote是多層級的,後來改成目前的。其中道理我也解釋不了。當你筆記數上去了,比如3000+多層級筆記本,肯定不利於檢索。沒搜索和標籤來的快。不要把筆記只在乎裝進去,多考慮怎麼取出來的便捷。


我也是從不習慣到現在基本忽視了筆記本的多層級。類似大腦思考,標籤的點去記憶和回憶方便多了。而不是一層層的去思考。


個人覺得不需要。

原因是產品定位問題。

筆記類app定位應該是用戶本身腦中擁有自己的邏輯體系,需要根據邏輯標籤快速提取文件。

這類用戶關注重點在檢索的效率。

印象筆記的層級是少,可是其搜索可是可以根據標籤,地點,日期等進行檢索的,而不是一個一個層級的打開文件夾找文件,在擁有大量文件的用戶看來,肯定是檢索的方法更有效率。

如果說,對於那些沒有在腦中有邏輯體系,或者在印象筆記文件不多的人怎麼辦,我想這些人也不是升級印象筆記高級用戶的潛在人群吧。靠賣高級版賺錢的印象筆記也就無所謂這些非核心用戶的需求了。

符合定位,很好的app。


如果筆記也和標籤一樣,那麼這兩個功能就重複了。印象筆記的思路跟明確:一個記錄只能存在於一個筆記中,筆記作為一個比較傳統的一對一的分類方式,就像我們生活中的筆記本那樣;標籤作為一種更加精細的一對多的分類方式,正是傳統的筆記功能的補充,一種網狀的,現代化的分類方式。


印象筆記更像是在模擬現實中的筆記本,我們現實中的筆記本就是一個封面,加上一頁頁白紙,然後再用那種彩色貼紙對筆記進行歸類,在印象筆記中同樣也可以用標籤進行歸類,筆記記錄完成後再創建一個目錄,以後再查閱就一目了然。所以不必要多層。


就跟文件夾一樣,我已經習慣文件夾的多層建立歸類查找,也就習慣性的在evernote筆記本里如此歸類了


買了一年的高級印象筆記,總覺得印象筆記達成不了自己想要的知識網路,

最後折騰了幾次,現在我用這個wikimedia來記錄自己的知識體系

可以裝在伺服器上,也可以裝在U盤裡做本地

思路比以前清晰多了,給自己列了一個10個月的wiki補全計劃。

大概成本是 騰訊雲伺服器 一個月 79左右 用的是最低配

如果你直接插U盤這個錢可以省下來。

我在自己家和公司機器,筆記本都可以編輯這個wiki,感覺比印象筆記好用了,


推薦閱讀:

Moxtra 與 Evernote 有什麼區別?怎麼能方便的使用 Moxtra ?
留學生 關於構建筆記系統?
印象筆記中不用的筆記平常在幹什麼?他們不寂寞嗎?
手機上如何保存網頁到印象筆記 Evernote?

TAG:Evernote | 印象筆記 | Evernote使用技巧 | 印象筆記A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