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引導一個拒絕改變的人向好的方向改變?
有一個笑話說,需要幾個心理學家去換一個燈泡?答案是:一個,如果這個燈泡願意被換的話。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被改變,你成功的可能性多數是很渺茫的。在臨床心理學裡,這種抵抗情緒我們叫它resistance。面對這種阻礙積極變化的情緒,最重要的態度就是不要去試圖說服別人。因為只有你不試圖去說服別人,別人才更有可能真正的改變。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你越是試圖說服別人,別人就越是能找出理由來反駁你,甚至是更加堅信他原來的觀點。強制改變他人很可能導致逆反甚至是敵對的情緒。(什麼,你不信?那你現在是不是在找各種理由來反駁我?)
比較好的做法是:傾聽別人的想法,不隨便發表自己的意見。傾聽是一個很強大的「武器」,它讓人感覺到你是真正的關心他,理解他,而不是試圖去控制他。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被傾聽的對象會覺得沒有辯論的對象,漸漸的抵觸情緒也就緩和了,自己就想明白了也說不定。有了這個基礎,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如果這樣還不夠,而且你有非要讓他改變的理由。也許你可以試試「動機談話」(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這種方法常用於有成癮性問題的人,比如說煙癮。但對於幫助別人下決心做改變也非常有效。這個方法中,比較容易操作的一個手段是,你幫助人家做一個列表,寫出改變的好處和壞處,不改變的好處和壞處。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提問題,給建議,但千萬不能試圖說服人家。比如,你可以讓別人自己說出戒煙的好處有哪些(有利於健康),壞處有哪些(壓力難以排解);不戒煙的好處有哪些(不會顯得不合群),壞處有哪些(牙齒難看)。你可以引導別人說出更多的想法,「戒煙還有哪些好處/壞處?」,「你有沒有想過二手煙對小孩的影響?」等等。如果別人不同意你的觀點,也不要強行推銷自己的意見。不然的話,我們就又陷入了上文中所說的「辯論→抵觸情緒」的怪圈。要想幫一個人做到真正的改變、持久的改變,而不是敷衍你一下,這個改變的動力必須來源於他自己。
如果你想改變的是個有正常認知、判斷能力的人,你嘗試了所有能嘗試的做法,但都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也許你可以考慮下,別人是不是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呢?不管你怎麼努力,選擇權仍然在他的手上,對不對?再退一步說,你已經種下了一顆改變的「種子」。以後,當這個人自己想改變的時候,他也知道該怎麼做,知道你還是會支持他的,這就夠了。
不批判別人(non-judgmental),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尊重他人的選擇,是我個人的態度,也是心理學家的倫理道德手冊(code of ethics)明確規定的。舉個例子,有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過,他曾經有一個吸毒成癮的30歲左右的來訪者,這個人自己並不怎麼想戒毒,但是他的女朋友威脅他說,不吸毒就跟他分手。他很在意他的女朋友,於是就參加了好幾次諮詢。那個心理學家用了我前文說過的方法以及一些其他的方法,這讓這個來訪者覺得很有所得,想清楚了一些以前沒想明白的事情,他也徹底理解了吸毒對他的人生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沒錯!吸毒也有積極影響,比如減輕壓力,feeling high,融入他的朋友圈子。沒有人是單純地為了那些害處去吸毒,或者做所謂的壞事的)。後來,那個心理學家問他,如果你繼續吸毒,就會失去你的女朋友,吸毒和你的女朋友哪個對你更重要。這個人仔細的想了想說,吸毒,然後就走了。當時我們心裡都在想,這個該怎麼補救呢?這個心理學家後來說道,他當時也是一愣,有些後悔這麼早問出這個問題,但是他並沒有追出去,試圖補救。他說,這是這個人思考後作出的選擇。我再追出去也不會有用的。我一直讓他明白,我不是他的敵人,不會試圖說服他戒毒。我的工作只是幫助他搞明白他想過怎樣的生活,幫助他達到他的目的。如果我追出去,試圖讓他回心轉意,他還會再信任我嗎?如果我在這個時候追出去,那我之前做的努力就白費了,他只會認為我心裡其實是想讓他戒毒,只是嘴上說尊重他的意願。所以,我僅僅告訴他,如果他將來回心轉意就再來找我,然後就讓他離開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改變他人就像是傳教。有些教派覺得,他們宣揚教義就像在人們心裡播種,有些種子會成長,有些種子不會發芽。一般來說,他們不願過多的干涉別人的想法,更不會非要你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也有些教派會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價值觀強加於人,他們也有一系列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很多時候,人們稱他們為,「邪教」。
上述方法不僅僅適用於心理學家面對來訪者,也同樣適用於和家人(成人或者思想比較成熟的青少年)、朋友的相處。要想真正的幫助一個人改變,積極的態度是前提,傾聽和理解是基礎,開誠布公的交流是手段,耐心是必備的要素。
PS:如果你要改變的對象是個歲數較小的兒童,那麼情況就不同一些。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比較差,動力往往不能持久。所以外在動力,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額外1小時玩電腦的時間)配合著不批判的態度,傾聽的手法,效果會更好。學堂君猜測,一般來說,當一個人拒絕聽從你的好意時,尤其是父母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常用的「引導」方式就是懲罰……
懲罰是教育或行為改變過程中十分常用的手段。強化理論中,懲罰是指行為頻率降低的過程。比如,規定淘氣時面壁反思、亂花錢時扣除零花錢、不專心聽講時罰站。不僅在教養中,懲罰在行為改變的方方面面均有效果。比如,你不喜歡男朋友總送你聽診器,就可以在他再次送聽診器的時候表現態度冷淡、耍小脾氣(千萬別過火)等,這樣他下次很可能就會送你血壓計……
基本上,懲罰對於行為改變很有作用。但是,很多人也會在懲罰實施中遇到這樣一類問題:
為什麼懲罰力度這麼大,孩子還是喜歡上網,而且好像越來越喜歡?
為什麼越不讓他喝酒,他越上癮?
為什麼有時候懲罰越重反而越不管用?
改變行為?態度是關鍵
你以為強烈的懲罰暫時阻止了行為的發生,就能讓對方心服口服嗎?並不是的,懲罰往往專註於行為,但被忽略的態度,才是行為背後的重要原因,更應該被重視。
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傾向成分。認知成分是指人們對外界對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關的事實、知識和信念;情感成分指人們對態度對象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以及由此引發的情緒情感;行為傾向是指人們對態度對象所預備採取的反應。
讓我們舉個例子:
半夜兩點鐘,小明媽來到小明房門口……
小明正憑藉自己精湛的技術送出了第五個人頭,突然發現身上一涼,被子突然被掀開了。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小明家……
事情原來是這樣:成績不好的中學生小明沉迷打遊戲無法自拔,小明媽為了讓小明考上重點中學,不惜辭去管理層職位,假期全天在家陪小明學習,然而……小明太喜歡玩遊戲了!媽媽買菜玩,媽媽做飯玩,媽媽逛街玩,媽媽睡覺玩……終於有一天(半夜),所有的一切被拆穿……
後來,小明媽向學堂君傾(pao)訴(xiao)她心中的煩惱……
「為什麼如此限制、如此懲罰他還是要玩遊戲啊!」
為什麼媽媽已經懲罰了小明,可他卻還是打遊戲停不下來呢?這是因為打遊戲不單純是一種行為,還有長期的經驗所帶來的心理傾向,即前面所說的態度,包括「我認為打遊戲有……的好處」(認知成分)、「打遊戲使我情緒高漲心情愉悅」(情感成分)、「打遊戲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習慣」(行為傾向成分)。因為態度的存在,就算遊戲界面粗糙、體驗極差、再沒有升級和皮膚,還引發人際關係惡劣、傷害身體、影響成績等等,孩子對遊戲的態度也不會迅速改變,打遊戲的行為也因此會繼續維持,直到經驗積累直至態度改變。
如果想引導一個拒絕改變的人向好的方向改變(比如家長想讓孩子從心裡不再沉迷遊戲),不應只是用手段去限制,改變態度才是關鍵。
咦?我怎麼突然不喜歡xxx了……
認知失調:
太多太多情況下,我們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要每每勸自己「堅持一下就是勝利」,或者喜歡做的事情不能做,心中萬般不爽,卻只能欺騙自己「其實它沒有那麼有趣」。這就是認知失調,也就是做了一項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而引發了不舒服的感覺。
認知失調理論作為態度改變上廣泛接受的理論,也適用於小明打遊戲這件事情。
小明媽媽限制孩子打遊戲,雖然小明在行為上不能再打遊戲了,但他的態度依舊是「想打遊戲」,這時,孩子的行為與態度產生了矛盾,認知失調就產生了。要想克服這種矛盾的不適感,本質上就是要讓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一致起來,具體方法可以有以下幾種:
態度改變:即我做不了這件事,那我就認為「我並不喜歡這件事」;
增加認知:即認識到這件事情有很多實際的好處,所以我不喜歡這件事也仍會去做;
調整認知的重要性:即我不喜歡學習,但它對我前途的利處遠大於我不學習所獲得的快樂,所以我不喜歡學習但仍努力學習;
減少選擇感:即我喜歡他但他有女朋友,我沒有選擇,所以我喜歡他也不會有進一步的行為;
改變行為:大家都懂,就是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喜歡做就立即停下。
很多孩子在打遊戲、學習,甚至還有早戀這些事情上,存在著明顯的認知失調:想做的不能做,不想做的還要做。為了減少認知失調,他們就會使用上述各種方法,其中改變行為是家長最不希望看到的,而改變態度則是家長的願望,即從根本上解決這種衝突,讓他們打心眼裡就喜歡學習,不喜歡打遊戲和早戀……但是,這種態度改變往往是受到不平衡狀態的驅使,不知不覺中發生的。畢竟改變態度這種操作,很難通過跟自己講道理實現。
當外部理由非常充足時,人們可以把做了與自己態度不一致的行為這個鍋推給外部理由,不一致帶來的不適感就沒有那麼強烈。而當人們無法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外部的正當理由時,就會嘗試尋找內在的理由——通過改變態度來緩解認知失調。所以,不要把懲罰(尤其是過度懲罰)給孩子用來作為外部理由解釋自己與態度相悖的行為。不光打遊戲如此,很多事情都是同樣道理。那如果只是輕微懲罰呢?在外界壓力較小的情況下,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身行為是受到自由意志的驅動,因此會產生更多的認同,從而使正確的行為可以固定下來,且抵抗較輕,更容易持久。
操作指南
說了這麼多,具體如何操作才能改變態度呢?
誘發認知失調,讓對方想做的做不了,不想做的偏要做,然後阻斷所有上述可以減輕認知失調的途徑,使他改變態度;
態度源於經驗,合理操控經驗或體驗,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其態度,極端例子如,在孩子吃冰激凌之後給瀉藥,估計他就不會再嚷嚷著要吃了;
通過適當的方法增加認知失調,比如付出努力,讓喜歡吸煙的人去做一個呼籲戒煙的演講,他一定會感受到「我為戒煙宣傳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一定是我也想要戒煙了」;
增加選擇性,想合適的辦法讓吸煙者不知不覺中自己選擇戒煙,而不是感受到明顯的來自家庭的壓力,他會覺得「雖然我不想戒,但既然戒煙是我自己的選擇,估計我還是打心裡想要戒煙的吧。」
利用決策後失調,即人們傾向於增加對自己選擇的評估,降低未選擇的評估。例子,戒煙一段時間後,遞給他一支煙……內心os:「我不要吸煙,我這段時間都沒吸煙,不吸煙多好,吸煙多不好啊……」
除了玩遊戲本身之外,身邊的朋友也會影響孩子對遊戲的態度。假如孩子的小夥伴們都沉迷遊戲的話,那他對遊戲的態度很可能也會比較積極,他很大程度上會覺得玩遊戲並不會帶來什麼問題,因此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也要注意身邊人的影響~
文/學堂君
參考文獻:
[1]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disso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7(4), 2112–2114.
相關原文:為什麼你媽越不讓你玩遊戲你越想玩? | 改變態度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心理科普,讓這裡成為當代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歡迎參與機構號提問討論評論回答私信學堂君和TA的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bnupsychology」歡迎關注!
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繫。
——學堂君,to love and to work.
那個重點是,為啥要改變別人呢?想想自己願意被別人改變嗎?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尊重是不是會更好一點,求同存異嘛。我一向是鼓勵人做自己的,不要輕易的改變自己,否則將來會後悔的。人最大的快樂應該是可以真實的做自己吧?
接受他,關心他,鼓勵他,忘掉要改變他的想法。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他已經改變了。
你永遠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
如果他和環境溶合很好,何必改呢。
只視乎誰去引導而已。有是同一番話出自不同的人,意義和結果都不一樣。什麼叫好方向?偽命題。有人以有吃有喝就算好,有人以能多活幾年就算好,有人以名成利就才算好,有人以兒孫滿堂就是好,有人以放下包袱就算好。你確定你口中的好真的好?
在大學被傳教成為基督徒並熱心傳教卻無一結果的經驗告訴我,沒指望的。
不信,你信耶穌看看?改變自己從改變每一個不好的習慣開始,那我就說說怎麼樣改變壞習慣。
第一步:找出慣常行為。
習慣運作的迴路是:暗示→慣常行為→獎賞。比如我們吸煙的人,煙癮爆發就是一個暗示,吸煙過程是慣常行為,吸煙後得到尼古丁的刺激就是獎賞。那麼我拿現在我們年輕人中最常見的一種壞習慣來進行四個步驟的陳述,這個習慣就是睡前卧床玩手機,我就有這屁好,第二天早上起來頭巨暈,據說還有把視網膜玩飛的。接下來我們依照習慣迴路對比這個壞習慣,很容易就找到「睡覺前躺下玩手機」這個行為就是一個慣常行為。完成最簡單的一步,接下來就是找出暗示和獎賞分別是什麼,這兩個問題既隱蔽又關鍵。
第二步:用獎賞做實驗。
獎賞的影響力巨大,它可以滿足人的渴求感。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是哪些渴求在驅動習慣,所以你就要把自己想像成科學家,用不同的獎賞做實驗。如第一天,你不玩手機,調整下你的慣常行為,這樣你會得到不同的獎賞,比如你睡前看了一張報紙。第二天,你睡前上了會網。第三天,你睡前和家人進行了半小時聊天。所以你用什麼行為取代玩手機不重要,重要的是測試各種假設,確定哪種渴望驅動你的慣常行為。你是想得到資訊,上互聯網看會視頻,還是排解睡前的孤獨感?等等很多種渴求。等你試了4-5個獎賞之後,記下來你睡覺之前頭三樣想到的東西,可以是你的情緒或思維,也可以是對感覺的看法(如放鬆,充實,愉快)。然後計時10-15分鐘,隨後問問自己是否還有想玩手機的衝動。記錄頭三樣東西是為了迫使你此刻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或感覺如何,並且實驗結束後可以喚起你當時記憶。記錄15分鐘是幫助你找到渴求的獎賞是什麼。如果你和家人聊天半小時後還想玩手機,那驅動你習慣的不是對排解孤獨的渴求。如果你睡前看一張報紙,然後就不那麼想去玩手機了,那麼你就找到了驅動你習慣的是對獲取資訊的渴求。一旦你找出慣常行為和獎賞,剩下就是找到暗示了。
第三步,分割出暗示。
科學家這次真給力,經實驗發現,幾乎所有的習慣性暗示都可以歸為以下五大類中的一類:地點,時間,情緒狀態,其他人,之前緊挨著的動作。所以你想找到玩手機的暗示,那請在你卧床玩手機時,把這五項列個表,依次填寫。基本列三天的就可以找到暗示了,比如你連續三天都是在晚上10點到11點(時間項)的時候卧床玩手機,這就是此習慣的暗示。之所以很難發現誘發習慣的暗示,是因為我們行為包含了太多信息量,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處理能力,這五類使它變得很清晰。
第四步,制定計劃。
找到了習慣迴路,下面就是行動。為了調整舊的習慣,我們需要對習慣迴路三個步驟重新選擇,研究表明,最容易的方式是制定計劃。比如我以前的舊習慣:晚上10點卧床玩手機直到睡著。現在新定製的計劃:晚上10點鐘看一張或兩張報紙直到睡著。這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這樣你就要在每天你完成計劃的時候給自己點鼓勵和獎勵,也可以和愛人朋友互相監督。這樣,每當你成功一天,內心都有一種細微但是真實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四個步驟,萬事知易行難,以後我也會不斷總結改變習慣迴路的輔助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就擁有了超越習慣的力量。翻滾吧,少年。
------------------------------------------------
如果你想和我聊聊個人管理,時間管理等話題都歡迎大家的加入。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新浪博客,微信公眾號、易信公眾號,豆瓣,知乎請搜索:雅痞書語。
不妨反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要執著於去改變他?而不是傾聽、了解和引導?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對不起。。。我堅持永遠不做別人的人生導師。。
了解一個人才能去改變他。
了解是一切行事的基礎,你如果希望他改變什麼,就一定要去理解他那樣行為的真正邏輯,從他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行為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得到什麼?他為什麼會選擇那樣的行為方式?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刺激他想到了什麼?
如果你能夠比他還要理解他現在行為背後牢不可破的邏輯,你就能真正接受他為什麼會這麼說、這麼想、這麼做,你就能明白他此刻在渴望什麼,你就能告訴他你眼中的世界和他的有所不同,你所見所識或許可以補充他邏輯上所缺失的部分,你願意去幫助他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外力是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內在的。想要改變別人,要讓外力喚起對方的內力,然後藉助對方自己的內力改變他自己。所以改變別人是非常困難的。對於一個拒絕的人,關閉了自己的心門,無論你如何用力,只能白費力氣。詳細說來,改變是一個「先摧毀,再重建」的過程。所以想要改變別人,首先要摧毀舊的他,再重建一個新的他。先說摧毀,這個過程會伴隨著巨大的痛苦,被摧毀的人痛苦,摧毀他的劊子手一樣會感同身受,不忍下手。摧毀一個人,先要讓他「看清自己」,然後用「現實與期望的反差」引發他的「自我懷疑」,最後讓他「自我否定」。這個過程就像你拿著一把手術刀,活生生的把一個人解剖開,讓他清醒的看看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副皮囊,讓他厭惡自己。讓他接過手術刀自己殺死自己。普通人沒有膽量做這個劊子手,也沒有勇氣讓自己接受劊子手的屠刀。而且就算你完成了這一切,殺死他之後如何重建又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比摧毀更加艱難。因此,對於想改變別人的人,我的第一建議是勸你放棄。
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打開的改變之門,個人比較贊同。好象是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看的。自己經歷:上學期的時候我和寢室的同學有過類似不愉快的事情。因為我比較討厭他們在寢室裡面抽煙,除了睡覺就是玩電腦,半夜打電話,不講衛生,我希望能夠改變,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隨之。在人人寫了個有些刺耳的吐槽文,結果被導員叫去談話。悟出一道理。自己伸出認為是善意的「援手」,卻恰恰侵害了那人的自由。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改變,那就證明他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當他認識到錯誤的時候,他自然會改變。
現實是,你無法幫助任何人,真正能幫助他們的只有他們自己。
問題來了你以為你以為的真的就是對的嗎?會不會別人以為你以為的是錯的?別人以為你以為你以為的是對的其實是錯的?你以為別人以為你以為你以為的是對的其實是錯的真的是對的?那你怎麼知道別人以為你以為別人以為你以為你以為的是對的其實是錯的是對的是錯的就不是對的?
這個社會聰明人太多了,感覺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在一個叢林社會裡面。試圖去改變那些蠢人。(其實他們表面看起來很機靈,但多半是自作聰明)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沒有這些自作聰明的蠢人。聰明人去哪裡賺錢?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挖坑。然後一邊幫你數錢,一邊自己掉下去!
推薦閱讀:
※互聯網領域的「用戶研究」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為什麼看巨幅人像畫時會有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畫中人的眼睛都在盯著你的感覺?
※人們做慈善的動力是什麼?
※如何看待女朋友瘋狂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