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電影起步更早,為什麼沒有先想到並實現把很多英雄放進一部電影里?
dc電影起步早,有成功案例也更早,為什麼沒想到要拍一部有很多英雄的電影,比如正義聯盟之類的。
謝邀,但其實WB/DC很早就有這麼個打算了,只是其中遇上的波折很多。十年的幕後過程很難簡短說明,但2007年的WB電影《我是傳奇》會放這樣的彩蛋,背後是有故事的。
DC好像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2005年的Batman begins(蝙蝠俠:俠影之謎)
2006年的Superman returns(超人:歸來)不僅名字對仗非常工整,而且超人歸來里也提到了蝙蝠俠所在的哥譚,估計也是為聯動埋下的伏筆。。。
但後來由於《超人:歸來》票房撲街,加上諾蘭本人對於聯動不是太感冒,DC暫緩了這個計劃,但也只是暫緩了,在華納之後的電影《我是傳奇》里依舊有超人蝙蝠俠的彩蛋。
10年的時候DC開拍《綠燈俠》,估計想通過綠燈重啟正義聯盟計劃,當時還有新聞報道,《綠燈俠》之後緊接著就拍《閃電俠》。。。
結果大家也知道,《綠燈俠》票房又撲街了,撲的還極其慘烈,導致華納直接叫停了這個計劃。。。蝙蝠俠與羅賓里有超人彩蛋。超人歸來里有蝙蝠俠的彩蛋
很簡單,因為這是一招險棋。要完成這個計劃,Wb要投拍5部以上的電影,個個都是大投資,大製作,如果票房撲街,計劃就得迫於壓力終止。
很多人只看到了漫威的成功,但是如果不是當年《鋼鐵俠》的巨大成功,以《無敵浩克》和《美國隊長1》的票房表現,漫威宇宙的大計劃早就叫停了,後來根本不會有《復仇者聯盟》,更別說什麼第二階段宇宙,第三階段宇宙的計划了。謝邀。可是,要說想到,DC想到的可早了……
2007年有過一個《正義聯盟》電影項目,完成了劇本、選角,幾乎就要開拍,由喬治·米勒執導,後來因為編劇罷工和澳大利亞的稅收政策變化,這個項目夭折了。
整個項目真是個特別傳奇的事兒,想想十分有趣,在網上甚至可以找到流出的劇本,兄弟眼和巴別塔的合體的感覺,非常宏大!
然後選角也很有趣,D.J. Cotrona演超人,(這人真不熟,不過看圖是個長得很正直的,超人標準臉的演員),Armie Hammer演蝙蝠俠(這個就真的非常逗了!且不說他是個呆萌臉,2007年的他才21歲,你要告訴我二十齣頭的蝙蝠俠就作出兄弟眼這麼大的死我是不能信的……更何況按照漫畫傳統,蝙蝠俠出道應該是25歲左右呀),Megan Gale演神奇女俠(這個應該還挺值得看好),rapper Common演綠燈俠John Stewart,Adam Brody演閃電俠Barry Allen,Santiago Cabrera演海王,Hugh Keays-Byrne演火星獵人……
因為風險很大呀,如果一次性投拍很多,收益又不好,砸了招牌,口碑,又影響賣小人多難過呀。之前蝙蝠俠系列很成功,超人系列掙錢,幹嘛要轉型。不過,有計劃為什麼沒執行就不知道了。
死在懸崖邊上的人少,死在十字路口的人多。要想玩抱團,得先拍好單體電影。
超人歸來和綠燈撲的厲害,導致超人現在去演原子俠,綠燈跑去演死侍了。。。。
漫威在婦聯一之前只有鐵人的獨立電影算是不錯,大鎚隊長浩克的都只能算是勉強及格。把電影拍成電視劇一樣,需要有幾十年的規劃,這需要有一個相當有遠見、財力的領導人和團隊才能實力,DC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
華納和DC並不是沒有大投入,相對漫威早期或現在的單部電影投入,你會發現,華納真心壕,單人電影都能投入2億的預算。但是很神奇的是,其實除了蝙蝠俠以外,沒有什麼英雄在電影中真正大熱過,包括超人也是。
我以之前的回復就說過,DC的英雄設定是一個大問題,只有蝙蝠俠的設定才是合適拍電影的,所以當然也是拍的最成功的。
你們會發現,漫威這邊最成功的正是鋼鐵俠,而鋼鐵俠基本上和蝙蝠俠是同一類英雄。
相對漫威這樣和超人及別的強力英雄拍出來的電影也一樣失敗。而且能力越大失敗越大。
原因就是觀眾口味問題。
為何近年來DC電影市場比不過漫威? - 知乎
MCU是漫威自己主導的,而DC全盤受制於華納。
漫威開始推進MCU的時候,華納正享受著「哈利`波特」系列與諾蘭版「蝙蝠俠」系列帶來的巨大成功。即便是《鋼鐵俠》在2008年暑期檔一炮而紅,成功揭開「超級英雄大串聯」的時代序幕,那時候也沒有人會預想到MCU日後會如此輝煌。
漫威一步步推進MCU的時候,華納其實也拍了《綠燈俠》打算開啟DC電影宇宙,但不幸地是《綠燈俠》驚天大爛,功未成,身先死,還順帶把小賤賤帶入事業低谷。
所以說這個還是執行力的問題,並不是誰先想到誰就能成功。華納前期動力不足,後期忙於追趕導致項目倉促上馬,一步不順,步步不順。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漫威宇宙可以說是1982年以後的私企,DC宇宙是體系僵化的國企(不是所有國企體制僵化哈,別誤解)
雖然我是DC的鐵粉,但是必須承認漫威的電影宇宙是非常偉大的。漫威宇宙的自主權相當一部分是在漫威自己手裡的。就好比迪士尼說,「錢我給你了,你自己去耍」DC就不一樣了,在這個問題上,華納高層被詬病了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把錢交出去以後就相當於說一句「錢我給你了,我讓你花你怎麼花。」可以說華納把DC管的太死了。
這就是大製片廠的模式固化問題。漫威絕對是好萊塢的一股清泉,相當於電視界的hbo。幾大老牌電影製片廠是不敢輕易去嘗試新的電影製作模式的。漫威的成功有其偶然性和特殊性,偶然性就是鋼鐵俠的巨大成功,特殊性就是漫威有大量自家的人物版權。dc過早的屈身於華納了,即使dc有這樣的打算,華納也決計不會同意。
華納早就想開啟dc聯盟時代了
不過是時運不濟,每一次準備開啟都因為票房撲街而選擇延後
並沒有像迪士尼一樣,鋼鐵俠和美國隊長大賣
從而開啟漫威電影宇宙
在漫威成功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把很多英雄放在一起是很蠢的
DC是有過多次這樣的計劃的,不過夭折了,前面答主提的差不多。
不過我想說,創意和想法這種東西,不是起步早就能一定有的,而且也不一定是有了就會去實施的。
不然後來者還有什麼機會打敗前輩。
可以去看看守望者。
暴走說過一個觀點,那個時候華納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上,自然沒什麼精力去弄DC宇宙的系列。
推薦閱讀:
※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的長相和氣質在整個美漫界里大概處於什麼水平?
※DC有哪些值得驕傲的點呢?
※蝙蝠俠家族都有哪些人物呢?
※哥譚市的經濟政治地位在漫畫中是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