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類常旅客計劃得到的回報,是用遠遠超過的貢獻換來的嗎?
感覺很多人沉迷在各大酒店和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計劃中,甚至自費去保級。最初加入常旅客的初心是省錢,但最後花的錢遠遠超過福利,這樣是不是捨本逐末了?
換言之,常旅客計劃是不是利用了人的消費心理呢?
是的,這類常旅客計劃存在的基礎就是:巨額成本由常旅客的單位承擔,一點蠅頭微利則由旅客享有。
例如那些從來都買全價經濟艙為了多攢里程的常旅客,美其名曰改簽退票比較方便,但實際公司為之付出的成本(經濟艙全價和折扣票價之間的差價)要遠遠大於潛在的改退票成本。
商務旅客買12張1000公里左右的經濟艙全價,單位付出5000元以上的額外成本,旅客換得12000公里里程,換一張價值幾百元的免費機票。
順便和大家分享兩個笑話:
1 本人也是國航金卡(俗稱千年經濟艙金卡),我平時都是踩著點走,從來不去國航休息室,有一回在蕭山機場,想進去拿瓶水,發現裡面跟菜市場一樣,門口正常的候機座位一個人都沒有……………
2 有一回從上海回北京,坐國航經濟艙,空姐拿了一大摞《環球時報》,在經濟艙幾乎從頭髮到尾………就中國來說
是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對里程的態度,還處於一種施捨的階段1 里程兌換機票,需要徵收高額的燃油附加稅
一張淡季直飛/轉機,往返歐美澳新的機票,兌換經濟艙機票需要的里程可能高達10萬公里。10萬公里是什麼概念?
飛一次北京-虹橋,這條中國商務客最密度的航線,就算你能買經濟艙全價,一個單程積累的里程也不過1088公里。就算你有白金卡加持,也不過1088+50%,10萬公里的概念就是往返66次才能實現用公司的羊毛兌換自己假期的機票。可你知道買這張機票多少錢嘛?淡季這些機票可能也就4,5千人民幣。含稅重點來了,中國的航空公司不僅要你10萬公里里程,還要收你至少1000多的燃油附加費,外加幾百塊的機場稅。
於是乎,你10萬公里的里程,加上1500的燃油附加費,兌換出來的機票可能只值5000塊。你說說是不是備受qiangjian的感覺
作為對比,里程運營好的業界楷模是北美那邊的航空公司,例如美聯航(UA),美航(AA),達美(DL),外加上加航(AC),他們兌換免費機票,幾乎都不再徵收燃油稅。他們認為里程兌換的時候,里程已經作價了算進機票錢了,為什麼還要收燃油附加費
作為補充,燃油附加費其實也是航空公司收到自己口袋裡面的。機場稅是航空公司代征,轉交給相應的機場的。答主受新浪財經邀請,曾經撰寫過一篇文章,測算過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費,在油價低迷的今天,基本上就是燃油成本了,有以附加費養成本的嫌疑國際機票燃油附加費是該降降了此外,國內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費還變態到,員工免票也要需要徵收燃油附加費。以某家我最熟悉的航空公司為例(你們應該能猜出來是哪家),員工一年可能有4張左右的免票,如果你換國際票,就算你換到了,也得交個2000左右的稅。2 航空公司的施捨心理
有人說,淡季的時候我乾脆買票,我旺季時兌換機票不就賺到了?
說是這麼說,但你不知道,國內的航空公司,在開放免費里程兌換機票時,格外摳門。
用里程兌換機票時,需要航空公司開放,允許使用里程兌換的艙位。以國航為例,國航允許里程兌換的艙位是,頭等O,公務I,經濟X。OIX的開放,是受capacity control影響的。不僅受capacity control影響,還受總比例影響。
什麼叫capacity control?
這是一個在談到積分時最常用的詞有經濟艙機票銷售,但你不一定100%能兌換到,這就叫 受capacity control只要有經濟艙銷售,你就一定100%能兌換到,這叫no capacity control3 淡旺季浮動
國內的航空公司還跟達美學來了新鮮玩意兒,那就是淡旺季
舉例,還是我最熟悉的那家航空公司,11月以後進入旺季的北京-三亞航線,兌換機票需要2倍里程2倍什麼概念,就是你兌換個北京-三亞的往返機票,跟上面說的去趟歐洲的里程差不多了一句話:航空公司就沒真心想讓你們兌換到機票相關閱讀
里程積分為啥難換回飛機票?
------------------------------------------------------說完反面典型,我們來中肯地評價一下常旅客的榜樣常旅客積分計劃(Frequent Flyer Program, 一般縮寫是FFP)是北美那邊航空公司發明的,本來是給經常,偶爾坐飛機的人設計的一種激勵(Incentive)計劃,但後來發展壯大以後,成為許多人可以觸及的部分例如,在北美,三家主流航空公司的里程計劃都運行得不錯,許多人通過刷信用卡積累,購物積累等方法,完全不坐飛機,也有可能換到一張機票舉例,你去辦一張信用卡開卡可能獎勵3,5萬英里的里程,在促銷時,你再去隨便買那麼1,2萬英里的里程,你就能換一張中美單程的公務艙機票了。只要額外交幾十美金機場稅,就夠了這在中國,你是絕對不可能見到的!
------------------------------------------------------
從商業角度來說,里程本身是一門買賣
還以那家我最熟悉的某家中國航空公司為例,他的里程銷售給信用卡的成本是6分一公里什麼概念?
比如你的信用卡是消費12元積累一公里里程,在銀行給你的賬戶充里程時,是銀行花了0.06元購買的這1個裡程。但是航空公司在兌換里程的時候,可不是按1公里6分結算的
網上有一張圖,不太好找,也許我能找到的話可以放上來。里程兌換的機票,出表價格極低。大概是曼谷-巴黎的公務艙,里程兌換出票後,結算價只有300美金不到
這就意味著
兌換一張中美公務艙的公務艙單程機票,需要10萬公里里程+1000多燃油稅
這10萬公里,收入是10萬×0.06元=6000元+1000多燃油稅但是兌換成機票後,應付賬款科目減記了6000,實際付款出去可能只付了2000多出去里外里又掙了3000多有木有!所以在北美那邊,里程是一件十分掙錢的生意。掙錢到什麼地步?加航甚至把里程部門獨立打包上市,TSX: AIM。據說漢莎也有打算將里程部門獨立分拆出去上市的計劃------------------------------------------------------
最後來說點真正的福利所謂福利,是真有的比如,上面我們提到,里程兌換機票既受capacity control,也受總比例控制但是中國的航空公司,有個特殊的機制,那就是貴賓會員申請
上面提到北美的里程計劃很好,也沒有這個功能里程想換機票,不開放兌換怎麼辦?沒問題,你如果是金卡白金卡,可以給航空公司打電話申請。
某航空公司是這麼說的,白金卡金卡自己的機票,基本保證用里程隨時可以換到
終身白金卡保證,只要有票出售,就一定能用里程兌換到,這在談到里程這件事情上,有個詞,叫LRA/LSA, Last Room/Seat Availability.
此外,高級別會員卡能提供的東西遠不如此
以我最熟悉的某航空公司為例該航空公司的服務標準是,白金卡設置單獨的服務機制到什麼地步?北京這邊的標準服務流程是
在航班起飛前一天,需要外呼白金卡,確認你要不提前辦理登機牌。並問你的座位偏好。你甚至還能要求,提前辦理登機牌列印出來,順便讓地勤跑個腿,把行程單列印出來和登機牌訂在一起
這麼做之後,第二天你到機場以後,只需要到一個單獨的區域,直接拿已經列印出來好的登機牌,不需要等待,直接過快速安檢。不吹牛,北京這邊,如果不是早上高峰,從你下計程車,到過完安檢,正常只要10分鐘
北京的地勤,是有白金卡服務團隊的。他們還設立一個單獨的服務手機,甚至還會存我的手機號。如果我快趕不上飛機了,我只要用我固定的手機給他們打個電話,他們還沒接我的電話就知道是我打過來的,甚至還存有我的證件號。掛了電話,就能迅速響應。曾經有一次,我的機票有一些問題,地勤主管直接拍板,您先進隔離區,再買機票
這種對白金,終身白金的服務,甚至變態到了一定程度該航空公司的國際頭等艙,公務艙提供預訂餐食服務,你的票只要是付費購買的,可以提前到官網上選擇你要的餐食
我有個朋友也是終身白金,那天他趕上極端天氣,航班大面積取消,導致他錯過了轉機航班,需要改簽,預訂的「烤鴨餐」因此作廢
你知道地勤怕白金到了什麼地步?白金卡地勤自掏腰包,買了份那種「土特產烤鴨」,機場銷售的那種,你懂的,親自送到登機口,鞠躬道歉。我朋友說,烤鴨難吃,心意領了。國外的航空公司,對這種頂級會員的關懷,關照,諂媚也好,很多都是不明說的。例如,漢莎有個所謂的SEN會員級別,漢莎喜歡給SEN會員弄個免費緊急出口之類的。至於更高級的HON Circle會員,偶爾免費升個公務也很正常。(其實HON Circle會員應該不會定經濟艙的)
美聯航還有一種所謂Global Service的會員級別,可能官網上都查不到。我在機場遇到過這種會員,外站(黑話,就是不是本地機場,例如國外的國航地勤就是國航的外站,中國的地勤就是美聯航的外站)經理必定出來感謝GS會員,扒拉扒拉說半天感謝的話答主有個朋友,是UA 這種頂級會員,有一次天氣原因,備降到紐約另外一個機場,影響了後續轉機航班,地勤直接派了一輛車,內場把旅客節奏直接送到本來的機場。這種服務,你根本想像不到的------------------------------------------------------
結論如果你純粹為了兌換機票,在中國不必刻意追求常旅客計劃如果你飛行本身就很多,一定要積累里程,會員級別帶給你的福利,遠超過你的想像利益相關:國航終身白金酒店角度來看,自費保級的朋友們鉚足勁也做不了多少貢獻,何況還多是所謂羊毛黨 - 就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啦。
真正在為酒店做貢獻的,反而多是沒空燒積分甚至沒空吃早飯的長期出差黨,以及住店必開行政套房的 真 金主;常旅客計劃那點回報,基本是拴不住這些人的一般是出差出得多了,就會去選擇幾個跟自己行程相適的常旅客計劃,並非是為了省錢。偶爾差一點的話可以自費去保保級,差太多的話就算了,強擼常旅客太傷身。
作為一個只坐過一次飛機的人,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只好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了…我有一個夢,就是擁有一張國航終身白金卡文章來源: 牛摩網原創 作者:銳圓 原文鏈接:我有一個夢,就是擁有一張國航終身白金卡_牛摩網
我有一個夢,就是擁有一張國航終身白金卡。有了這個卡,一切都會發生變化,以前是我等飛機,現在可以讓飛機等我,即使是機艙艙門都關上了,我踱著方步慢悠悠地來了,他們(也搞不清楚是地面還是飛機上的工作人員)馬上就會知道了,於是就會馬上開艙,說老實話,這個感覺還是滿爽的。
依我的臭脾氣,以後什麼「提前多少分鐘辦理登機手續」的規定在我這兒就算作廢了,我有白金卡啊,那我一定是日理萬機的忙人吶,我準時到了還得等他們,這玩藝多耽誤大事啊,每次坐飛機我得提醒自己悠著點兒,晚一點兒,準時對別人來說是好習慣,對我這樣持有終身白金卡的人來說,晚一點才透著那麼一種尊貴氣兒,反正現在的航班是經常性的延誤,乘務長的解釋詞有好幾套,張嘴就能來,而其他旅客都早就打好要延遲到達的譜了。
怎麼能弄到這麼一張卡實現我的夢想呢?我百度了一下(就這一下就露怯了),度娘說國航終身白金卡得飛100萬公里。也就是說1000公里的航程我得飛1000次,10000公里的航程也要飛100次,我突然發現中國國際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女士持有的白金卡有合情合理的來處了,人家要經常進行國際交流,人家肯定又愛國每次都是非國航的航班不坐,這麼飛呀飛呀,累積個一兩百萬公里也不是難事。就算她上任不久,一下子飛不了這麼多,那國航也不是傻瓜啊,他們不會像銀行一樣對有信用的人士給予透支的權力?國航有一定級別的客服一定是這麼勸的:「卡您先拿著,100萬公里您慢慢飛著,您要為中國慈善事業到處奔波,這點裡程沒幾天就超了。」
對於我這樣的屌絲來說,在淘寶買一雙拖鞋,回頭在電腦凡是遇到淘寶的聯盟廣告,都會給我推送拖鞋的信息,這叫大數據。對於國航來說,凡是有可能飛行超過100萬公里的客人,他們也一定有自己的「大數據」,有數據就要分析篩選,要篩選就要有一定的標準,從上往下捋,有私人飛機的和出行就乘專機的,卡什麼的就都免了,再往下就是特有錢的和有一定級別的。拿白金卡自然是坐頭等艙,100萬公里機票錢那得多少?我剛才光算了要搭多少功夫,沒算要花多少錢。一提錢,我心態馬上平和了許多許多,白飛100萬公里的那是空姐空少,有飛100萬公里的機票錢,想擺譜那方式太多了,把關上的機艙門再打開雖然夠爽,但遇上好事者發個微博什麼的挺討厭的。
自己終身賺不到那麼多錢,國航也不看好我終身在仕途上有光明的前景,終身白金卡終究只能是夢想啦,咱能在淘寶上混個鑽石皇冠買家就很幸福了。我最瞧不上那些自己沒有夢想卻把持有白金卡斥之為「特權」的人,你們也太不開眼了,太沒見過世面了,這算什麼特權?
怎麼說呢,常旅客回報這件事情是需要計算一下的。
以國內為例,目前常旅客回報的價值的確是非常之少,我的測算應該在不超過3%的水平上。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
這篇文章我覺得可以算是航空常旅客計劃一個入門級的指引吧。
首先的,你需要判斷是:你是否值得去關注航空公司的場旅客計劃。一般來說,如果每年坐飛機超過10次左右,才值得花點時間去關注這些問題。
這是有一個基本計算的。一般來說,在不選擇航空公司的情況下,只有一多半飛機出行會選擇同一個聯盟的航空公司。這樣在兩年里程累積的時間內,才會能夠有一張機票的回報。如果少於此線的話,那麼我個人認為基本上可以不用考慮航空的常旅客體化了。
如果你的飛機出行的頻率要高於這個限度,那麼每次出行前花上5分鐘到10分鐘左右的時間,考慮一下相關的里程累積、額外積分、以及訂票方式的問題還是值得的。在某些條件下就可以獲得一張航空公司的銀卡。這樣的價值就會大大增加。
tbc積分是出差報銷攢的,福利是自己用的,你說核算不核算?
集齊各大酒店的常旅客路過。
出差的話,反正錢都要花,順便弄個常旅客,何樂不為…也無所謂栓不栓住,假如沒有常旅客,也會去住那個地方的,什麼樣的差旅費住什麼樣的酒店。接下來就是看那家住的舒服點。在酒店上不存在為了常旅客多花錢。自費保級從來不做。出差已經夠了,不夠的話也沒時間專門去保級,隨緣吧。航空是隨緣的,沒做過為了金卡什麼的特地選貴的,公司的錢也是錢,儘管跟我沒關係。反而個人喜歡高鐵,上車還能休息,航空每次都要折騰好幾個小時,一千公里以內其實沒有多大優勢。從酒店或者航空獲利的同事或者其他公司朋友都有,基本也是跟我一個態度,大家差旅費都是交通自己選擇,酒店住得起國際五星,除了麗思卡爾 安曼之類的有時錢不夠。有時會爭取讓酒店便宜點。在我看來,常旅客的意義還是在於一個「常」字,主要的服務對象還是在自家集團有高頻率剛需消費的消費者,旨在位這類消費者提供一些福利,從而更好的穩定和發展客群。對於每次出行都能自費兩艙+連鎖五星酒店套房的人而言,常客計劃基本沒什麼意義,因為只要錢到位了,一般所謂的待遇都會有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會比常客待遇要更好一些:譬如航司會分兩艙休息室會比金銀卡休息室要好一些,有些酒店只給常客酒廊早而非餐廳早等等。而對於每年只飛寥寥幾次,很少住連鎖五星的人而言,常客的意義也基本是零,只是看能不能用偶爾積累的積分換一兩次免費機票/房晚罷了。
老實說,如果單純是為了省錢去加入常旅客計劃,甚至去刷航段和房晚,是有些捨本逐末的。不過如果玩得好的話,也的確是能以相對低的成本,享受到一些相對非常客而言所沒有的便利和福利。夫妻均為國航金卡。最大的好處是在網站無法積分兌換機票沒有席位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申請,十有九都可以申請到。我們換過春節期間五口人的北京至廣州,四口人的北京至深圳,以及非旺季三口人的三亞和兩次雙人的東京往返,全是電話申請。另外就是使用休息室,在延誤的時候比較管用,一家老小出行也方便很多,雖然北京的休息室已經快找不到地方坐了,但是浦東這種大的誇張的,免費擺渡車還是有用的。飛國際休息室會更重要一些。此外還有一些優先登機優先安檢優先行李之類的小便利。
不知道別人的情況,現在我飛十一次左右能換一張回家的機票,再加上聯名信用卡,我覺得還蠻划算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