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罐茶?
最近在9套看到了小罐茶的廣告,廣告很大氣,但是好像之前沒聽說過,感覺也是個野心不小的品牌。
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小罐茶。
一直都是一個人杜國楹。跑得快不一定能贏,不跌跟頭才是好茶
感覺被罵的太慘了哈哈哈哈 但從茶學專業生的角度來說,任何努力吸引大家來關注茶行業的公司,我都想真誠的說上一聲:
來看看這個表格
在這些企業裡邊有多少是我們聽過名字的?
就算是在香港上市的天福,也只是在超市門口,用著萬年不變的招牌,真是連我個學茶的都懶得多看兩眼,更不要說去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了。
所以,不管怎麼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感謝小罐茶。
個人感覺是茶葉里的8848……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香飄飄裡面放椰肉的小塑料罐!
作為一名愛喝茶但是喝不起小罐茶的人來說,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小罐茶的做法,拋開價格和茶葉品質,近些年各大茶廠也都推出過小包裝,什麼鐵盒裝什麼小餅裝各種口味各種全家桶。。。但都局限於自家品牌及地域,真正跨地域跨品牌捨得下本推廣的也就小罐茶了吧,這給一些愛喝茶又不願大費周折去買茶葉的人提供了一個好選擇,有多少愛喝茶的人身邊各種瓶瓶罐罐、各種分裝工具不是么。再說價格和品質,好茶好價這個不假,但是真正花好價買到好茶的人不是內行人就是行內人,小罐茶廣告中也看到了,真正好茶一年也產不了多少,那好,你小罐茶賣好了一年你要賣多少茶,品質怎麼保證,8位大師面對全國的土豪、總裁和領導,呵呵呵。所以,這東西只是為了送禮用為了面子買,感謝小罐茶給了送禮的人們制定了價格標準,讓領導心裡有了一桿秤!
謝邀。
什麼首席撕膜官之類的,那些是和茶沒有任何關係的產品經理的活計,當然,用這種所謂「匠人」的形式吸引提升整體產品的精緻度,我並不反感,只是小罐僅僅是茶的載體,它並不是核心,當然,小罐茶整體的茶質,有兩點基本可以保證:1 不是假茶,基本可以追溯原產地。2 質量中等偏上一些,但是質量會隨著產量的上升不斷下降,到一個銷售穩量的時候才會有所穩定。原因?好茶的產量就那麼一點點,如果市場上突然有人告訴你,他有2噸一代嫁接的大紅袍,你可以告訴他你們家有5000噸金磚,恩。
我比較欣喜的是它的廣告模式,說實話,這種中國多類特色茶區的制茶人同時一起站台做宣傳的方式,對中國茶葉整體的宣傳,絕對是有好處的。有可能很多人在小罐茶出現前,都不認識鄒炳良老先生,但是,你認識大益普洱么?很多喝茶的朋友,都認識老同志普洱茶吧?鄒老都是兩個品牌的領頭人和中流砥柱,其實對整個普洱茶行業的發展做出的貢獻,遠遠比手上這個小罐子深厚的多。
我一直覺得,小罐茶的營銷模式,倒真是非常適合做一期如同「舌尖上的中國」一樣的紀錄片(雖然CCTV-9貌似已經有一期專門講茶的紀錄片),這八款茶的情懷,內容,製作工藝,以及代表的不同組群和不同文化,其深度,文化情懷度,都不會比美食差,甚至從某些層面上,應該比美食更能詮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以我倒覺得,小罐茶最終是否能夠打動消費者,並不是我關心的事情,我關心的是茶本身,是茶文化給人帶來的文化趨同感,至於好喝與否,蘿蔔白菜的事情,借著這個機會喝幾口真茶,我倒覺得不失為一種美事,茶,真的是說不清,道不明,一輩子都喜歡不幹凈的好東西,越陳越香。
以上謝邀。沒喝過,但是廣告里有很多邏輯硬傷。除非他們可以在所有茶產地都建立封裝產、品控,否則廣告里吹的那些都是空話!
好久沒聽說小罐茶了,還以為趴下了。還很火?
三四年設計一個小罐子?唔,可能是我看不出它的高科技吧。讓喝茶變得簡單?唔,可能從茶葉盒子里取茶比一個小罐子要麻煩好多吧,可能這個不用沖泡清洗茶具吧,可能和我喝的不是一種茶吧?
廣告狗怒答一記。
小罐茶的廣告片在我們業內還是有一些反響的,至少我跟我周圍的朋友都注意到了。這主要是因為,拍攝團隊跟農夫山泉廣告片是同一支,大家仔細看就能看得出來,兩個廣告片的調性和意境都很像。
至於野心,這個不得不多說兩句。這個品牌的確是很有野心,他們的野心在於:
要做茶行業的品牌。
大家都知道中國茶,只有品類沒有品牌。一般你喝茶,都會跟人說你在喝鐵觀音,而不是某某品牌的鐵觀音,頂天說一句安溪的鐵觀音。
既然要做品牌,那必定意味著顛覆。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中國茶,中國茶之所以一直沒有品牌興起,是因為受到產地的限制。比如龍井,那就只有西湖,出了西湖你就不是龍井,就算是龍井,別人也不認。受到地域的限制,所以當我們在說中國茶時,說的都是品類,而不是品牌。
小罐茶的野心在於:它要集合最好的中國茶,形成品牌化售賣。這時候就會發現中國茶的第二個問題:品質良莠不齊。小罐茶的聰明之處在於找每個品類的大佬合作,從而形成它們「小罐茶,大師作」的一個slogan。
小罐茶讓我覺得最有野心的,就是它們的包裝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查,砸巨資請神原秀夫先生花了三年的時間設計的,那個小罐子我見過實物,的確精美。當一個品牌花這麼大心思去做產品的時候,那麼它確實是個有野心的品牌。
我不懂茶,單從廣告上來說,小罐茶是個有野心更不缺品位的品牌,以上。
感覺模仿了很多膠囊咖啡的廣告喝畫風
說創意吧也說不上創意,就是把膠囊咖啡換成了茶??好不好喝不知道,但是看著有點??啊,過於營銷了太極水腦白金8848加上剛剛的小罐茶,都是一股巨人集團史玉柱的臭味,上了年紀的宣傳套路臭味。
龍井!越看越像烏牛早!!!
心得:買東西先上知乎。有次在央視看到廣告,覺得顧客定位還是很明確的:通過自己打拚正在走向/感覺自己正在走向人生巔峰的,本身品位一般的,想要提升品位的,想要「好不做作和外面那群妖艷賤貨都不一樣」人群~
三年做一個茶葉罐罐,這是在考驗cctv9觀眾的智商吧?
很好與優秀之間只差一點距離,這點距離叫一茶一炮!
這個答案其實是剛剛回答另一個問題的。我覺得放在那裡不是很合適。放在這裡才算是答在所問了。【另外,由於評論區語文水平問題,我還是加以黑體字說明吧。心累】
其實,小罐茶也不是全無好處。
比如:
1,它讓很多人【沒說你,說的是很多人,我們做了無數的各類型茶文化講座之類的活動,這種講座的大部分受眾都是普通人,他們給我們的反饋是,天哪還有這麼貴的茶?!於是才有了這裡的很多人的說法。】明白了,茶也是一種奢侈品。
其實,比小罐茶所選茶種質量高價格高的多了去了,頂多也就是這個層次的入門茶品而已。
它放在這樣一個宣傳維度上,也改變了很多人對茶的固有印象:中國茶很廉價。只有英國紅茶和日本茶道才高大上。
2,它也讓很多人嘗到了高價【高價,注意,這裡我只說了價,並沒有談質。質量和價格並沒有100%的相關度。】普洱茶。
以前的普洱餅和磚多一些。很多人懶得搞就放棄了。
但是這一次,他給你弄成一泡,一水一衝,總算喝到了嘴裡。
別笑,很多人從來沒自己泡過普洱,比如我那個已經算是社會精英的岳父,他說他懶得搞。
3,讓茶行業陷入了先是鄙視,再是罵,最終思考的一個過程。
其實在我入行之初,很多人考慮過中國茶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幾千種的茶葉,怎麼獲得大家的認可,這是個極大的問題。
未來的茶應該是什麼形態?
自從白茶嘗試了白茶餅之後,七子餅這個形制就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餅都有了。
散茶、餅、磚、沱、不規則結塊、單泡包裝、真空,不真空,各種各樣的包裝,大家已經幾乎玩了一圈了。
但是,小罐茶,以及之前出現的各種自動泡茶機,將這個看起來像咖啡店裝奶的小罐子給了我們。
你說可愛不?
反正我是覺得這個包裝很可愛。而且,從設計角度來看,他的外包裝、盒子,甚至是VI,宣傳,都無懈可擊。
於是,我們先是鄙視。
因為我們自知自己的資金不夠他大,宣傳不夠他做得好,甚至是渠道,都不如人家做的出色。
但是我們茶比他的好,比他賣的便宜。
偶謝特。便宜。
性價比。
有時候性價比是一種好東西。那是把對比的對象的各種屬性排除掉,再來看誰的性價比高。
但是,當有部分對比對象,在別的方面贏了,那性價比就不值一提了。
賣高價的不一定是奸商或者忽悠,還有很大的運營和品牌成本消費者需要買單。
這就是意義。
於是我們開始罵。
說鄒炳良如何如何,說這幾位傳承人根本沒參與制茶標準,如何如何。
但是,有意義么?
後來,有些人開始思考。
對於小罐茶,我已經參加了幾次的討論會,有正式的,有非正式的。
然而,任何一個打開了胸懷,站在了更高維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茶商,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設計、品牌,這兩個武器,很有意義。
時代總要進步,茶行業也是一樣。
傳統的茶館茶葉店,必然會度過一個極寒的寒冬。
但是,經營者如果在面對小罐茶的時候,還在前兩個階段,無法上升到更高的階段。那餓死的只會是自己。
畢竟,還有很多人,比我還要透徹,比我還要有經驗,比我還要有資本。
正如這次的小罐茶。
茶行業,是時候換換玩法了。老人家,也該挪挪位置了。
8848也是神原秀夫設計的,他到底是何方神聖?(笑
廣告里大部分都在說包裝如何好,什麼三年時間日本設計師設計的小罐,什麼測試上千遍的鋁箔紙,順帶還批評了一下傳統包裝。看完之後我首先就覺得有買櫝還珠的即視感,然後想了想,不同的茶葉風格不同,對包裝的要求也不同,對茶具的要求也不同,有些甚至對水質水溫的要求也不一樣。當然茶葉的品質是最重要的,但是也不是這一個設計了三年的小罐子可以決定的。前面也有人評價小罐茶茶葉的品質還不錯,但價格明顯是高於正常的市場價格是很多的。我倒不覺得真正愛喝茶,懂茶的人會為了這小罐子而接受那高昂的價格。
推薦閱讀: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