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在近代西方侵略戰爭中未戰敗會如何?(參照衣索比亞第一次抗意戰爭)

假如清朝在鴉片戰爭及其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都拚死打贏戰爭(即皮洛士式的勝利,即便自損「一萬」,也要幹掉敵方「八百」),那中國是否就跟當時衣索比亞的情況一樣,即便打贏了侵略者,提高了國際聲譽和地位,卻照樣被歐美通過其他手段(側重於經濟手段)進行制裁和打壓,但卻又為將來的改革減少了許多阻礙,從而更快實現現代化呢?


謝邀。我理解的題主在這個問題里的邏輯演繹是:清朝在軍事上抵禦住了外國的侵略,只是單純受到外國在經濟上的制裁和打壓,那麼便會為改革減少很多阻礙從而更快實現現代化。

那麼這個演繹可以被進一步分解成兩個命題:

1.單純受到經濟上的制裁而沒有軍事的威脅則清政府仍然會進行改革;

2.清政府在軍事上的勝利會減少改革的阻礙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基本分析,也是下文所述的基石。如果在這方面我有理解錯誤請題主指出。

我們都知道中國範圍內公認的近代史的開端是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為了保護自由貿易?事實是不靠鴉片這種「特殊商品」,就算清政府不閉關鎖國,英國人也未必能在中國賺到錢。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中國古代一直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裡的自給自足完全是粉飾太平之詞,實際上古代中國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比如被很多人引以為豪的大漢王朝,在和平時期也有95%的人口「掙扎在生存的邊緣」(《統治史》卷一, 第六章:漢帝國)。而眾所周知工業革命之前的幾千年社會生產力幾乎是沒有什麼提升的,從漢朝到清朝,生產力水平沒有太大的進步(在生產關係上,有人認為宋代或明末清初出現僱傭勞動,從而有「資本主義萌芽」之說。此說在學界爭議較大,我在這裡不討論),人口上的增長單純是壓榨土地和引進單位熱值更高的作物的結果。清朝的人口,也是絕大部分都處於貧困狀態。

農業經濟為相互勾結的地主上層人物(在清代常為有功名的鄉紳)商人和高利貸者所把持......這一階層通過地租,利息和價格機制,吸取了農民的全部剩餘。(《劍橋中華民國史》)

佔總人口比例絕大部分的農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統治階級的剝削中被消耗殆盡而只能勉強果腹。清代中國看似是一個有龐大需求的巨大市場,實際上空有人口而無內需。

因此,英國才會遭受莫名其妙的貿易逆差:洋人對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趨之若鶩,而中國市場的主體——廣大人民群眾——則對洋貨根本沒有任何需求。

那麼可以得出結論:假若清朝打贏了鴉片戰爭,西方在經濟上的制裁和打壓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中國原本就不是世界市場的一份子,你對中國進行什麼貿易禁運有什麼用?

那麼我想下一個邏輯也說得通了:既然清政府平定了外患,外夷的什麼經濟制裁也無所吊謂,那麼它有什麼理由去改革去實現什麼現代化?

軍事上的勝利會減少改革的阻礙嗎?正好相反,軍事上的勝利是改革最大的阻礙。大清在軍事上每勝一次,統治階級改革的動力就少一分。洋鬼子都被我天朝上國打跑了,不恰恰證明老祖宗的制度好?

至於什麼皮洛士式的勝利,抱歉,我大清就是人多,我大清百姓的命就是賤。殺敵100自損1000對於我大清根本不叫事兒。

在滿族的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舊秩序結構極為牢固,自我維護極為巧妙,能夠經受住一個世紀的民眾叛亂和外國入侵。然而,正是它本身的力量否定了它。它對工業化和民族主義近代運動的適應,對科學和民主的適應是如此緩慢,以致最終必然讓位。(《劍橋中華民國史》)

結論:假如清朝打贏了外國人,那麼單單經濟上的國際制裁無法成為它改革的動力。那麼它自然會愈發趨向保守,連什麼糊弄人的預備立憲都不會去搞。既然題主的設定是外國打不贏大清,那最後大概還會是中國特色的王朝循環的結局。


腦洞還需腦洞填,老佛爺既然不用跑路,還可以在圓明園辦大壽,就不會有改變國家現狀的想法。是西方人追在老佛爺屁股後面想要傾銷自己的產品,而當時的農耕社會並沒有對這些西方產品的依賴,經濟制裁沒有戰爭有效。是當時國家的多方面的積弊導致了戰爭的失敗,而不是戰爭的失敗影響了國家現代化進程。一個羸弱又有自大妄想的人,只有在挨拳倒地,滿臉灰塵認清自己的時候,才是他最有希望的時候。相反,如果清憑藉王八拳贏了堅船利炮,整個國家才真正的開始暗無天日,那時一場京畿的饑荒,或是老佛爺餐桌上多出來的一個饅頭,都可能成為國家分崩離析的起因。


半西化的土雞波斯旁遮普輸得,大清輸不得


謝邀,近代中國戰敗於西方,可謂有多重原因。自嘉慶赴關外祭祖,就表明尊奉乾隆遺訓,因此對於祖宗成法,一概遵從。而《清朝續文獻通考》記載,乾隆末年,清廷明發上諭,稱不準地方百姓私自開墾河流衝擊平原。這樣的上諭說明幾個問題,就是當時清朝地方百姓無法靠單純的農耕養活自己,因此才會有私自開墾河流衝擊平原,也即是耕地嚴重不足。而清廷封鎖關外耕地,更是加劇了這一危機。《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一卷)講到清中後期,農民當中有一種思想,就是越是精作細耕,越是貧窮。這是因為農具不改善,土地地力有限,細作精耕會加大成本,但是收益不會提高很多,因此整個農業產量處於近乎飽和的地步。但是隨著人頭稅的取消,「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人口急劇膨脹,因此糧食不夠吃。這在《英使謁見乾隆記》中有過側面描述。所以清朝的農業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前面說過,嘉慶一體遵循乾隆遺策,據說嘉慶每日必讀乾隆御批綱鑒,這就是一種明證。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暮氣嚴重。在道光二十年,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武器和力量不可能勝過西方,而且如題主所問,如果清朝打贏了戰爭,那麼中國市場不會開放,那麼清朝還是會遵循祖宗遺策,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洋務運動和引進西方的生產方式。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西方的資本關係必然要求一種外放的經濟模式,所以殖民地是資本關係的必然選擇。即使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戰敗,西方也會繼續發動戰爭或用其他手段,打開中國大門,並且將自己的商品傾銷中國。中國在與西方的戰爭中,接觸到西方的器物文明,在戰敗後必然引進,那麼,就必須引進西方的製造技藝。但是請注意,西方的工廠制度要求兩個方面,一是大量作為資本的貨幣,一是自由的個體勞動者,也就是資本關係的兩個方面,只有如此,才會製造剩餘價值。而中國引進之後,會如何呢?首先會採取官辦的企業製造西方的器物。但是這樣是不能夠持久,也不能夠大規模製造的,因此無法與西方對抗。從而洋務運動失敗。而且中國農民受縛於土地,不能形成大量的自由個體勞動者,因此接下來就會是迫使農民離開土地,這個過程在西方是圈地運動,在東方,由於中國的商人沒有足夠的貨幣形成資本,因此很難達到。所以中國的特殊情況,導致中國必然是被強行拉進資本世界歷史的。所以中國無論戰勝戰敗,終究會戰敗。而被迫開放自己的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資本關係進入,中國的第一批自有個體勞動者就必然出現在外資企業中,從而西方工廠制度引進,那麼就會發生一種政治上承認財產權利的政治效應,這就是代議制,從而還是會變法、革命。因此,中國近代歷史的根基走向不會變。總而言之,中國的近代史,由於沒有自主權,而是被動進入世界歷史,從而在中國這一塊,不會有什麼變化原因。


還是看這個圖吧


當然是增加聲望,然後直接開化。


如果統治者是漢人的話,或許能好。若是少數民族,還是得暴力革命


少數民族管理強勢主體民族在以前可以依靠暴力鎮壓維持統治,但現在沒這種可能了,一個能多次崛起的主體民族必然有其強大之處,從300年前到現在工業對於國家政權的影響不斷變強,主體民族一旦擁有了可觀的工業力量就必然尋求有利於主體民族財富長久穩定傳承的制度,從原來的掌控天下所有人財富退化到吉祥物這根本不是長久掌控天下這幫人能接受的,擁有工業力量的群體必然會推翻這種讓自己財富沒法最大可能保值的政權,一個國家最穩定的制度就是主體民族掌握國家政權,這樣主體民族產生的領袖不用為爭取長期掌權搞出迫害少數民族來換取主體民族支持的事,一個國家只要主體民族比例不高就麻煩,所有沒有強勢主體民族的國家都必然會動亂的,除非這國家一直貧困落後只能做為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傾銷地,


謝謝邀請,題主設想的前提是清國或者中國拚死抵抗,但由誰拚死抵抗呢?八旗綠營或者湘軍淮軍這些早已腐朽不堪或者依舊是封建軍隊思想建立起來的武裝力量自然不可能,北洋和新軍當時還羽翼未豐,所以抵抗到底的保證來自於中國的國民即民族國家的形成。

但可惜的是當時清國(中國)遠未達到民族國家的水平,經曆元明清三朝高壓洗腦剝削統治的廣大老百姓對於國家啊民族啊根本沒有概念,在他們眼裡就算清朝被推翻也不過是換個朝廷自己繼續被統治,說不定新的統治者還能仁慈一點,而清廷以及之前的元明兩朝不過是將其當做自己的奴才看待,處處設限處處打壓,國是趙家的,可不是那些供養自己的屁民的。換句話說就是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自清英戰爭打開清國國門後老百姓對於外國人都是一種合作態度的,賣給洋人吃的啥的就不用說了,英法聯軍打入北京的勝利也是廣大人民用小推車拖出來的,日軍打到滿洲後取消了清國的嚴苛雜稅老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八國聯軍能基本上一槍未放就打進北京城也是靠著廣大帶路黨的功勞,就這種朝廷防百姓有如防賊,百姓對國家民族一無所知的情況怎麼可能抵抗到底?

所以本人認為晚清民初是一個民族意思的慢慢積累期,題主想讓當時的中國人達到中日戰爭時期那種同仇敵愾共御外辱的狀況是不太可能的。


從事後來看,還是敗了好,不涉及民族因素。


我覺得題主提問的假設有一些問題,首先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西方的目的在於鴉片貿易合法化和結束廣州有限的進口額度,擴大貿易口岸,因此即便大清打贏了,那麼還是會恢復原裝繼續廣州十三行進行有限外貿,畢竟外國人也不願意放棄廣州的利益。

其次我有點不明白所謂的經濟制裁指的是什麼?清代雖然人人口中都是「閉關鎖國」,但是本身是限制外國人出口國內商品,而不限制國內商人出海貿易,記得糧食緊缺時還把官位作為獎賞估計商人去暹羅買米。對外貿易對於中國最重要的影響就是白銀的流入,如果是外國主動斷絕對華貿易的話,中國作為白銀本土生產白銀微乎其微的國家,白銀供應由於本土重鑄的火耗等原因逐步衰退,而同時銀價上升,使得一般用銅錢作為平時貨幣的農戶繳稅額上升,而課稅變重,長此以往會影響以白銀作為財政單位的清政府,政府的財政收入會逐步下滑。同時對於非常以來白銀的國內貿易來說,白銀供給不足直接會導致,商業衰退,康熙前期海禁時就常有人發現不論豐收歉收,城鎮糧價依然低迷,蓋當時鄭氏壟斷海外貿易,康熙禁海所致,一旦開口,國內貿易立刻非常繁榮,可見白銀的重要性。

但是除了白銀這一點以外,中國國內的大宗商品市場,比如糧食,棉織品,絲織品,茶葉等等,基本是向國內供給遠大於向外,中國內地有完整的貿易流和一定生產分工比較典型的就是宋代的全國糧倉江南,在清代是棉絲紡織中心,蘇南也是盛行棉花種植,同時新的糧倉轉移到了兩湖,來供給江南地區大量城市人口。因此作為最有可能收到經濟手段打擊影響的商業,其實並不容易被干預,而清代在五口通商前,關稅在政府財政比重中,佔據相當小的份額,斷絕外貿對於清政府的財政也沒什麼影響


中華文明得到保留


推薦閱讀:

賈斯汀汀布萊克的舞蹈類型是什麼?
既然大多數歐美人不能亞洲蹲,那麼在發明馬桶之前他們是怎麼大便的呢?
為什麼有些人面相會有滿滿的少女感?例如imogen morris? 要想有這種感覺最重要的是什麼?

TAG:戰爭 | 歐美 | 清朝歷史 | 現代化 | 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