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 伊朗和土耳其 哪一個在中東地區優勢更大?

伊朗前和土耳其同為中東大國 隨地域不同但兩個在目前中東地區算是最有潛力的兩個國家,土耳其接歐洲發展方向也更偏西化 伊朗接海灣通過石油資源來發展經濟(有一些弊端),雖然政策不同但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 哪個未來在中東地區更有發展優勢?

最近政治剛好在研究這個課題 所以想和大家討論一下

北非地區埃及什麼的先不算就中東地區來講


伊朗北靠裏海,南臨波斯灣。國土面積1684000平方千米,跟新疆差不多大。人口約7900萬,相當於一個江蘇省。比起東西兩個鄰居——阿富汗與伊拉克之和,還要大68%,人口要多40%。

伊朗最重要的地理特徵是多山,這個國家主要領土都位於伊朗高原上,諸山守護著伊朗的邊界與城市,同時也界定了如今伊朗的地理位置。而後文所有的推論也都是從多山這個基本點所展開的。

伊朗境內最大的山脈是扎格羅斯山脈,西起庫爾德斯坦,東至霍爾木茲海峽,如上帝不經意之間的揮毫,在伊朗高原的西部與西南部綿延了1500公里。西部的起點位於土耳其與兩伊邊境,雖然在此處三個國家都是群山起伏,但土耳其的山脈卻漸漸消失,伊拉克更是一片平坦,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底格里斯-幼發拉底盆地。伊朗就可憐多了,山脈在伊朗境內反而陡然升高。歷史上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邊界就誕生於此。

伊朗的北部則是另一條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西起亞塞拜然,東至阿富汗。沿著裏海南岸綿延橫亘,將卡拉庫姆沙漠劃給了土庫曼。

扎格羅斯山脈就像一座橋樑橫架在裏海與波斯灣之間,而伊朗則是另一座橋,連接著印度次大陸與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關鍵。但由於它龐大的面積與多山的地緣,伊朗不易征服。

伊朗令人垂涎,並不僅僅在於此地理位置,更在於它的油田,石油的戰略意義不可小覷。君不見那些產油國富得都不需要流油,因為人家自己有油。伊朗的石油產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地方:西南部波斯灣沿岸;兩伊邊境北部;以及庫姆城附近。由此可見阿拉伯河東部地區至關重要。伊朗擁有世界上第三的石油儲量,也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是不是覺得哇塞好有錢!要是這麼想還是太拿衣服。

伊朗最大煉油廠——波斯之星

伊朗是世界第二十八大經濟體,似乎排名還不錯?但是人均GDP才第90名,我大天朝還排第69名。

有油咋還這麼窮?表面上的原因是石油產業的低效率以及無能的政府。但毛主席教導我們看問題要看本質,更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得回到多山這個特徵上——伊朗龐大的人口都堆積在山區。伊朗人傻?中部明明有塊海拔低的地方。但上帝對於伊朗的殘酷就是關了它的門(幾乎沒有平原地區),還不給它開扇窗。除了西南部,這裡聚集著阿拉伯人,以及東南部,這裡居住著俾路支人,伊朗的其他低地地區都是沙漠盆地。

首先是橫躺在北部的卡維爾鹽漠,總面積77600平方公里,跟重慶市差不多大。西起厄爾布爾士山脈,東至阿富汗境內。卡維爾鹽漠,顧名思義,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淤泥鹽層,像沼澤一樣,走著走著就會陷進去。而另一個是東南處的盧特沙漠,是伊朗最大的沙漠盆地。這些地方都不宜生存。

但是卡維爾沙漠的顏值讓人心醉

盧特荒漠

想像一下,一個國家的7000多萬的人基本都居住在山裡,山地的基建成本之高眾所周知。而要想發展石油工業,面臨的必然性的問題就是高昂的交通成本。人煙稀少的山區尚且難以發展,伊朗的山區如此特殊,經濟生活的改善更是難上加難。

伊朗不可能靠高價石油抑或提高產出就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弱點。多山決定了基礎建設成本的高昂,進而直接侵蝕著石油生產的利潤。當然石油生產肯定有益於伊朗,但指望靠著它就能鹹魚翻身無異於痴人說夢。

伊朗主要城市分布

可愛滴伊朗兒童

無奈的伊朗只能尋找宜居平原。目光自然就瞄到了西部——歷史上的美索不達米亞與巴比倫,換種說法是如今的伊拉克。如果可以將這些平原佔為己有,並發揮龐大的人口力量,也就可以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根基。

伊朗人的住宅,屋頂用泥土,形成第二層地面。

伊朗及其周圍耕地分布

怎麼打?上上策便是從西南部的平原攻入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盆地,繼而向西直取地中海。當年的文明古國波斯就是這麼做的,並順便干倒了希臘和埃及。通過征服平原,波斯在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國。山區的戰略特點就在於,低地難以向上進攻,而山區則容易向下衝鋒。將山區的戰略優點與平原的生產優勢相結合,為波斯人以後的擴展鋪平了道路。

最早時候伊朗高原上並不止波斯,直到波斯王國逐步統一伊朗高原

我乃波斯之王、王中之王。眾王之王

盛極一時的古波斯帝國

但山區也並非完美,它是天然的防禦機制。但如果想擴張,想進攻,需要後勤補給、需要交通運輸,山區的短處就暴露無遺了——運輸是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對於物資供給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不搞定伊拉克,就不用談以後的星辰大海了。

伊朗邊境山區一個名為Palangan的村莊

但伊拉克也不是吃素的,搞得不好伊朗就會適得其反,被伊拉克反抗,重建關係極其艱難。

兩伊戰爭中的娃娃軍

姜還是老的辣,智慧的古波斯帝國採用了放養的策略——給予被統治國家高度的自治權,確保他們的文化、民族都能在波斯帝國體系中有所收益。多元文化政策的負面影響在於帝國內部的潛在紛爭難以平復。事實上,除了短暫的波斯帝國時期,伊朗並沒有能佔領西部的平原地區。而歷史上,其他帝國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卻通過這片平原地區來對付伊朗,要麼直接控制,要麼做為緩衝。

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

回到伊朗自身,也仍然是多山導致的問題。多山地區之間交流極為有限,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很多。宗教方面也分為89%的伊斯蘭什葉派與9%的遜尼派,還有2%信奉著其他奇奇怪怪的宗教。境外大國想要對伊朗干點什麼,使用離間計即可。利用少數民族與少數宗教勢力,與他們結為同盟,從內部動搖伊朗中央政府的統治。這種招數在國際鬥爭中屢試不爽,天朝的同學們應該也很熟悉啊。

伊朗的民族分布,其他顏色為其他民族

因而伊朗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確保內部統一,這就要求一個高度集權的政府以及一個極為強大的安全機構,民族團結問題已經關係到了伊朗的國家存亡問題。所以伊朗政府的威權與對軍事警衛力量的重視也就很容易理解。

目前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

拒絕信奉伊斯蘭教的一部分波斯人,仍然信奉著古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此教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

經過了以上的梳理,就可以分析出伊朗的地緣政治任務:

  1. 控制扎格羅斯山脈和厄爾布魯士山脈。這兩座山脈附近是人口聚集的核心區,也是抵擋攻擊的緩衝區。

  2. 控制卡維爾鹽漠和盧特沙漠以東的山區。此舉意圖保護臨近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東部邊境,也是伊朗的第二道防禦機制。

  3. 保護阿拉伯河防線,從而保住靠近波斯灣的伊朗西海岸平原。

  4. 控制少數民族與宗教團體。

  5. 提防境外大國的威脅與勢力滲透。

前四項已經大體完成,伊朗的邊境安全,內部少數民族問題也得以解決。但那些虎視眈眈的大國就不那麼好對付了,歷史上波斯帝國就曾面臨著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勢力。而如今,伊朗面臨著主要敵人就是那些盤踞在鄰居伊拉克的大國勢力。如果強攻,倒也還好,畢竟有山脈阻隔,可以從明面上有所抵抗。但這些國家卻使用政治計謀來影響伊朗。

相殺不相愛的兩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是英國在操縱伊拉克想對付伊朗,然而再日不落還是要落,伊朗以為可以喘口氣,結果山姆大叔來了。

美國在伊朗東部的阿富汗與西部的伊拉克部署了大量軍事力量。伊朗仗著群山庇佑,倒也不擔心山姆大叔強攻。但問題是,美國也不蠢,通過鼓動伊朗境內的民族衝突,就足夠達到目的了。正如同1980年薩達姆所言,直接進攻扎格羅斯山脈只有傻子才會幹,真正的捷徑在於操縱傀儡——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勢力。

美國已經開始實施計劃。在東南地區,俾路支省,美國就支持當地的分裂行動。波斯灣西北岸的胡奇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西北部的庫爾德人,都受到了美國的影響。還有一些證據,美國正暗戳戳地想借亞塞拜然來煽動伊朗西北部地亞塞拜然人,滋長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

根據1979年的伊朗挾持美國人質危機事件改編的電影《逃離德黑蘭》

伊朗也在反擊:

  1. 維持強大的安全力量。尤其防止美國對胡奇斯坦地區的入侵,畢竟該地易攻,且石油儲備豐富。

  2.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操控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少數民族與宗教勢力。

  3. 維持山地的軍事力量,與美國對抗。

  4. 打造且炒作核力量,嚇唬美國。

    「Death to America (美國去死, )」是伊朗經常引用的伊朗國內政治標語

伊朗的多山也決定了伊朗的戰略核心是以山地為防禦。只要縮在山裡面,就不容易被打。伊朗也在通過強大的安全系統努力控制內部衝突問題。古波斯帝國對於其他族群一向擅長鬍蘿蔔加大棒的方法,如此策略遺傳到伊朗身上,就產生了強大的情報與安全部與精銳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

非常帥氣的伊朗革命衛隊

IRGC標誌,跟鬼畫符似的。

伊朗是個自我封閉且滿足的實體。拋卻貧窮不談,伊朗還是有許多優點:邊界易於防守,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不可少的情報與國家安全機構。這些優勢足夠伊朗對付境外大國在它周圍撒下的網。

可見伊朗是支潛力股,它比周圍國家都要安全。而且伊朗也很低調,很擅長使用隱蔽的能力來達到低成本低風險的力量投射,並阻止別人也這樣。所以其實上帝還是給了伊朗一扇窗——抓住大山這個關鍵點,同時控制好內部,伊朗就能打好自己的牌。

至於核項目是個很有意思的一招。如果真的踩狗屎運搞成了,那就極大地提高了國防軍事力量,進而抵禦外界。就算沒搞成,通過炒作這個項目,也能嚇唬嚇唬別人。別人無法確定伊朗到底是否具有攻擊性核能力,且伊朗如此炒作自會樹立一種極端意識形態的形象,使得自己的行為更具不可預測性。伊朗真擅長保持神秘感。

1968年伊朗報紙:伊朗核能科學家四分之一是女性

歷史上的波斯人就一直面臨著那些不懷好意的大國騷擾,以及內部勢力的分裂動蕩。大山從外部保護伊朗,卻也帶來了內部的問題。無論域外大國力量是否會離開,只要群山還在,伊朗就有籌碼繼續存在下去。

與老仇人俄羅斯毛子一樣,土耳其也是個橫跨亞歐兩洲的國家。它的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

除此之外,土耳其還擁有著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小個子有大能量,不要小瞧了這個老幺,馬爾馬拉海可是亞洲小亞細亞半島同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的內海,也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具有重要的政治及軍事戰略地位。

馬爾馬拉海的絕大部分都被土耳其的領土溫柔地環抱著,只在東北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通黑海連接,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通愛琴海,地形之特殊,讓土耳其在海洋強國面前多了份硬著腰板說話的底氣——它可以通過馬爾馬拉海掌控黑海-地中海的跨海貿易,同時吃著碗里的不忘鍋里的,不放過亞歐路上貿易的機會。

日落時分的馬爾馬拉海

當然,福兮,禍之所倚。如果土耳其人只是滿足於馬爾馬拉海這點小甜頭,必然會在全球海洋貿易這塊大蛋糕上連喝湯的資格都撈不著,歷史上有太多固步自封繼而一敗塗地的例子。同時,也會極大損害亞歐貿易,被某些國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擺脫這種困局,土耳其不得不擴張。

請叫我蘇丹大人!

樞紐伊斯坦布爾以及周圍列強

土耳其地緣任務

一、在安納托利亞建立起防禦陣地

要想擴張,就要穩住後宮,也就是安納托利亞高原。這是片半乾旱的高原,山丘連綿,地形崎嶇。山多就意味著基建與農業成本的高昂,意味著資源的相對缺乏。相較於一片平坦的馬爾馬拉地區,毫無吸引力。

但多山也意味著得天獨厚的防禦,不是亞洲強國想打就能打。因此,安納托利亞被打入冷宮之後又重新獲寵,土耳其人在這裡構建了防禦陣地,但人生真相永遠如此殘酷,如此策略其實是以安納托利亞為緩衝,從而一心一意地建設平原地區沃土。

這是關於一個有剩餘利用價值的備胎的凄慘故事。

頗為乾旱、環境不佳的安納托利亞高原

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民族分布

二、向多瑙河擴展直達維也納

土耳其愛的是多瑙河河谷!

是的,我愛你,所以,你是我的!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是歐洲重要的國際航道,也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畢竟歐洲一個國家就跟我們一個省差不多大。土耳其這個亞洲小弟為啥想分一杯羹?首先多瑙河離土耳其很近——距離馬爾馬拉350千米,就比石家莊去帝都多50千米。其次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可提供大量耕地。最重要的是,黑海周圍並沒有海軍強國,土耳其可以在巴爾幹半島的東部維持自己的利益。

除了安納托利亞,還有其他四處天然防禦。第一個是在中部橫穿保加利亞的巴爾幹山脈,以及在西南部屹立的里拉和洛多皮山脈。顯而易見,它們攔截了歐洲南部與東部的豺狼虎豹。是馬爾馬拉沿岸地區的西面屏障。

馬爾馬拉地區西側防線

第二個是摩爾多瓦,這個國家曾經是前蘇聯的一部分。它所處的地區史上稱為比薩拉比亞,此處多瑙河三角洲與科爾巴阡山相遇,依託著三角洲天然的地勢,土耳其可以在此屯兵抵禦從歐亞草原侵入的力量。

比薩拉比亞

第三個是多瑙河下游,即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交界,此處多瑙河即將入海。上文提到的喀爾巴阡山與巴爾幹山兩大巨頭在此狹路相逢,真真有一種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的詩意。但對應到現實,就是懸崖峭壁與惡水橫欄的地理障礙,掌握此處,就能抵禦來自巴爾幹地區的攻擊。

第四個是維也納。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能攻佔此處,聯合薩拉比亞,抵禦北方不成問題。

然而土耳其的祖宗奧斯曼帝國功虧一簣,未能抱得維也納歸,在潘諾尼亞平原受挫於歐洲人,昭示著帝國的終將覆亡。

奧斯曼帝國的維也納之戰

有我在,你們這些異教徒休想拿下維也納!

幸虧有波蘭幫忙!維也納差點兒就丟了

三、奪取並守衛克里米亞

迎娶多瑙河之後,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如何保住馬爾馬拉與巴爾幹地區兩個寶貝兒子?就不得不面對歐亞草原與地中海的威脅。

黑海北岸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克里米亞。這塊半島通過僅6.3KM寬的皮里柯普地峽與大陸相連,此處地勢稱之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毫不為過。克里米亞還將黑海一分為二,同時又影響著頓河流域,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也就意味著控制了黑海北海岸,通往黑海的貿易是誰說了算顯而易見。軍事上,以克里米亞為跳板向北發起進攻也相當有利。

克里米亞的位置決定了每個大佬都想成為她唯一的男人

四、沿整個地中海東部構建海軍設施

至於最後的地中海,複製粘貼克里米亞策略就行。在愛琴海沿岸部署海軍部隊保護馬爾馬拉,加上塞普勒斯,從而獲得地中海東部,進而全面封鎖住通往東地中海的路徑。

奧斯曼的東地中海堡壘。愛琴海大概有2500個島嶼,估計上帝造這片的時候手抖了。

當然,紙上談兵永遠容易。愛琴海島嶼眾多,資源稀缺,所以很難迅速佔領,敵對勢力可以越島攻擊土耳其。塞普勒斯也沒好到哪裡去。

所以在地中海東部試圖建立起一個帝國需要的人力、財力遠非一般。在這一點上,多瑙河地區的肥沃耕地與充足資源實在令人側目。

美麗滴愛琴海星軌

五、發展政治經濟體系以融合被征服的民族

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太過神槍手的速度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what?人不夠了?我私心覺得多爽啊,房價一定很便宜。解決方法也不難,用被征服的人口來繼續經營就行了。與蒙古帝國很相像的是,奧斯曼也動用了很多俘虜加入軍隊,果然帝國們都是一個套路。

威震二百餘年的奧斯曼帝國禁軍

這種融合而非剝奪的統治方式,帶來了一個真正的多民族管理體制——米利特製度,它正是帝國長治久安的關鍵。政治上,地方政府可獨立運作,甚至可以反抗統治者。法律上,帝國合共有三個法院系統,穆斯林及非穆斯林各佔一個,非穆斯林包括猶太人及基督徒管轄的宗教社區,另一個是貿易法庭。經濟上,鼓勵受迫害的猶太人來君士坦丁堡等地居住經商。國家採取多元文化與宗教政策,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被視為帝國臣民。在軍事上,連最引以為傲的禁衛軍幾乎都由非土耳其裔的人組成。

如此龐大的奧斯曼帝國,融合了太多種民族

奧斯曼帝國19世紀初趨於沒落,龐然大物走向解體。1853年至1856年,奧斯曼聯合英國法國等國對抗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擁有著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土耳其人損失慘重,類似於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帝國搖搖欲墜。

任何人也無法阻擋我!

俄國在東歐方向的大擴張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路線中,盲目地吞併了太多並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比如波斯尼亞,抑或高加索以及美索不達米亞。

只有通過海軍控制東地中海才能真正取得戰略優勢。甚至還可以以此為基地,控制北非。

讓我們走出歷史的迷霧,重新看看如今的土耳其,它難現奧斯曼的輝煌,一來難以擴張,二來如今的土耳其人已經不是當年的土耳其人。

夾帶私貨: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

首先是區位問題。海洋運輸業的發展影響了整個地中海,歐洲可以繞道非洲直達遠東,經過地中海,地中海從此孤立,不復繁華往昔。蘇伊士運河開鑿後,地中海航線事實上已經在英法列強的掌控下,奧斯曼能維持表面上的統治就不錯了,更無力壟斷貿易路線。

奧斯曼的新航線

冷戰時期以及結束後,每個大國都在尋找並劃分勢力範圍。土耳其面臨著輕易便可壓制它的鄰居。他們別無選擇,要麼擴張要麼滅亡。但擴張不容易,充滿了危險與挑戰。

土耳其周邊的強國與麻煩。。

普京與土總統埃爾多安(我真的不是在罵他土)

首先,巴爾幹半島是出了名的火藥桶。這裡地緣政治、歷史、民族、宗教的混亂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而且很多都是歐盟與北約的成員或者受保護員,但這已經是最優選了。

巴爾幹的民族多到數不過來。。

其次,山多的地方各種少數民族多。有超過50個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傳說中的車臣人。高加索也是窮山惡水之地,但離歐亞草原又近,容易受到攻擊,當然不適合擴張。

這裡也是民族多到數不過來。。。

目光轉向黎凡特,也就是東地中海地區,一道以山脈為依託的海岸帶。與高加索相同的是,種族結構複雜,黎巴嫩這片彈丸之地上擁有至少十八個宗教派別,這還不是全部,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都擠在這裡,隨便揪一個出來都是一堆問題。這也許是個突破口,但絕對不是片輕易耕種的良土。

黎巴嫩內戰期間的貝魯特大屠殺

其次便是土耳其人的性質已然改變,現代的土耳其只是奧斯曼帝國之中很小一部分。18世紀那場戰役導致丟了克里米亞這塊戰略之地,跟著便是巴爾幹地區、阿拉伯領土。沒人要的安納托利亞留給了土耳其。

奧斯曼崩潰後,昔日土地上的國家大繁殖!

當然自己的兒子再丑也得要。奧斯曼覆亡後的土耳其對安納托利亞進行著基礎投資建設,雖然緩慢,但勝在穩定。基建搞好了,人就願意來,商人、官僚、警察軍隊都慢慢形成。21世紀的安納托利亞已經可以在各方面努力向馬爾馬拉地區看齊。

如果不是我,恐怕連安納托利亞都守不住!

上海博物館「安納托利亞文明」大展上有一面「嵌寶石鏡子」

但再怎麼掰也無法為安納托利亞洗白,這是片乾燥崎嶇的山地,可用土地很少,也就不需要人來耕種,土耳其人也就不願意為這片土地作出太多讓步,權力的不平衡與政治融合的缺乏,種種問題就會顯現。

從帝國到共和制的轉變,使得土耳其不再可能是一個多民族的政治體系,它早已摒棄當年海納百川的姿態,從多元的統治轉向土耳其人多數制,種族之間的摩擦與隔離不可避免。

比如棘手的庫爾德問題

今年7月15日的土耳其軍事政變

於是土耳其出現了分化。他們不再歡迎異族,也不再包容異教。除此之外,土耳其人自己的社會中,都存在著世俗的「馬爾馬拉海派」與宗教的「安納托利亞派「的分裂。前者寄希望於土耳其與歐中的交接,後者則期待著伊斯蘭世界的拯救。

土耳其國內就如同一鍋沸粥,翻騰著不同派別的權利、宗教鬥爭,前路何方,無人能知。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http://weixin.qq.com/r/BTr95TzEhmH5rXiG928X (二維碼自動識別)


伊朗更具有潛力。從地緣政治來講,兩個國家都是中東的戰略要地,伊朗有能力控制波斯灣(大國角逐)。同時,土耳其扼制土耳其海峽。借鑒樓上提到的,中國的一代一路必然和這些地區建立更多的聯繫。從軍事角度看,伊朗的現有軍事力量是強於土耳其的

。況且土耳其現在對待isis的態度是處於一種遊離狀態也就是很曖昧。加上目前的形勢來看,土耳其是處於劣勢的。

下面說最重要的一點,現有的政權形式(包括宗教)。土耳其從凱末爾改革開始,學習西方,將權利世俗化,也就是將權利從神權中放下來。的確,穆斯林世界遜尼派佔據大多數,而什葉的範圍有限。但是他們畢竟從一個整體的穆斯林世界撕出了一個新月,且這個新月形的什葉派實力不容小覷。伊朗是政教合一,精神領袖高於一切。在伊朗這邊呆了兩個多月來看,弊端很明顯。人民很壓抑,渴望更加開放的生活。但是,人民群眾很團結,很服從宗教領袖的講話。將政權軍權神權集結,保證權利的穩定性。

現有經濟,伊朗國內資源豐富,重工業相比土耳其較好,但土耳其則差別較大,輕工業較好,資源較匱乏。

總體來講,伊朗勢力大於土耳其!


我覺得是【沙特】

●一有錢【6個海灣石油富國是一體的】

●二有意識形態【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就是從這裡起源,全球穆斯林都朝向麥加】

●三「輸出革命」【說是希拉里的金主也好(給希拉里那麼多錢幹什麼?),ISIS的金主也好,打葉門也好,資助埃及也好,出錢在英國/美國/德國修清真寺也好……】

處於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功經濟體【沙特】才是那個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哥?才是扛起伊斯蘭大旗的人,才是復興伊斯蘭的人(迪拜塔),才是伊斯蘭的正統

沙特雖然自身才3000萬人(原來才2500萬,人口暴漲啊),但是加上海灣其他五國也有四五千萬,GDP二、三萬億美元呢,比土耳其、伊朗、埃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另外土耳其在主張自己的「突厥」,

伊朗在主張自己的「波斯」,

只有沙特在認真主張自己的「伊斯蘭」

(阿拉伯是伊斯蘭的主體,而沙特又是阿拉伯絕對的領頭羊,但是沒有什麼人在主張阿拉伯,阿拉伯其實就等於伊斯蘭)

土耳其幾百年前還是基督教的領土,伊朗歷史,一直是跟西面的歐亞非伊斯蘭政權「分庭抗禮」,

所以理論上這兩個地方本質上都不具有對西亞和北非大部的號召力

伊拉克又太小,並且自己還有兩河流域的文明這段歷史。埃及也有古埃及,旅遊能賺錢,古埃及偉大,埃及人也會更多拾起一些古埃及的東西,並且目前這兩個地方發展成都還太低,處於【自顧不暇】的狀態,土耳其伊朗因為外部封鎖或其他原因也是【自顧不暇】的

只有沙特,活的滋潤,也沒有被封鎖,跟世界強權都不錯,拿錢砸死你,軍費也超過俄羅斯,還能輸出革命,輸出意識形態……

理論上,中東就是伊斯蘭世界,

沙特有統一中東的成功經驗,並且還是伊斯蘭正統。

不是沙特,還有誰?


土耳其的優勢大。

從宗教上講,土耳其是穆斯林世界的多數派,即遜尼派。伊朗的什葉派則是少數。

從大國政治上講,土耳其,或者是奧斯曼土耳其,不是沒有能力統一穆斯林世界,而是奧斯曼土耳其明白,大國不容許他統一穆斯林世界。而伊朗從一戰到二戰分量則要輕得多。而伊朗則要被動的多,俄羅斯、英國、美國都覬覦他的利益。

從軍事上講,奧斯曼土耳其取得的軍事成就是波斯不可企及的。

從民族獨立開始說:伊朗是一個精神化的社會,至今都是一種半自己的狀態,假如不是依靠中國、英國、俄羅斯,不知道伊朗還能不能堅持到今天。而土耳其的國父凱末爾則要聰明的多,早早的就開始排斥精神社會,並著力構建世俗社會。他明白土耳其打不過英國,以及英國的繼任者,所以土耳其放棄並非、中東、巴爾幹的大部分領土,安安心心的韜晦待時。而英法德美俄為了爭奪這些地區,紛爭不斷,也很長時間的卻保了土耳其的國家和地緣政治安全。

如何看待當今中東亂局、該如何解決? - 中東歷史

中東不是沙特、土耳其、伊朗、庫爾德、以色列、埃及間的戰爭。而是中國一路一帶與美國重返亞太之間的戰略角力。


土耳其和伊朗是兩個同級別的地緣力量,在歷史上都出現過十分強大的大帝國。但是在特定時期,還是可以在它們之間看出孰優孰劣。就當前而言,土耳其的地緣優勢更為明顯。

第一,先看氣候稟賦。對於一個地區的地緣實力,最具有決定性的是氣候稟賦。位於溫帶,擁有大片適宜人類居住土地的地方,容易誕生出強大的地緣力量。中美兩國在此方面得天獨厚。而具體到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國緯度相近,都是亞熱帶國家。影響這兩國的水汽,都是來自於地中海和大西洋。由於土耳其更加靠近地中海,因此土耳其得到的水汽更多,更加濕潤。土耳其的沿海地帶,是地中海式的氣候,內陸地區是大陸性氣候。而伊朗則全國都基本是大陸性氣候,伊朗高原的中心地帶,甚至是沙漠覆蓋。從這個角度上看,土耳其更加適合人類居住,也就是更加具有地緣潛力。

第二,再看地理位置。土耳其三面環海,在海洋經濟時代特別適合開展大規模貿易活動。而且土耳其沿海地帶,歷史上就一直是地中海區域海洋經濟的活躍地帶,希臘人曾長期在此進行貿易活動。更為有利的是,土耳其的沿海地帶,也是土耳其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帶。反過來看伊朗,只有南部一面靠海,北部的裏海是內陸湖,不能真正通往大洋。此外,伊朗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原山區,沿海地帶並非伊朗人口的中心。因此,伊朗除了在波斯灣沿海發展石油工業外,並不能在沿海開展大規模的貿易活動。

第三,離現代文明中心的遠近。現代的文明中心,主要存在與歐洲、北美和東亞三個地帶。這三個地帶是全球主要的資本來源、技術來源和人才來源。距離三大文明地帶近的地方,容易就近獲得資本、技術和人才,從而推動發展。土耳其緊鄰經濟發達的歐洲,可以十分方便地與歐洲開展經濟聯繫。土耳其試圖加入歐盟,就說明土耳其和歐盟有著十分緊密的經濟聯繫。而伊朗周邊,則大多數都是落後的國家,除了資源豐富,資本、技術和人纔則都匱乏。伊朗要與歐洲、北美或者東亞開展經濟交往,都要經過遙遠的路程。

第四,經濟的開放程度。土耳其經過凱末爾革命之後,一直堅持世俗化,在伊斯蘭國家中開放度最高。伊朗則在霍梅尼革命後,由世俗轉為了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體制,具有天然的排外傳統,對於本國公民的各種宗教限制也遠比世俗國家多。不管是排外的傳統,還是各種宗教限制,都是經濟發展的大敵。排外則外來投資少,宗教限制多則束縛住了人民發展經濟的活力。如今的伊朗,處於一種類似於閉關鎖國的狀態,這樣很不利於它的地緣潛力的發揮。

從以上幾個因素,我們可以推斷,目前伊朗的地緣實力不如土耳其。兩國人口雖然差不多,但是衡量地緣實力的另一項指標GDP,則是伊朗大幅度落後於土耳其。伊朗的GDP大約只有土耳其的一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伊朗目前的實力不如土耳其。而且伊朗的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結構單一。土耳其不是石油國家,製造業發展得不錯,產業更加均衡,經濟結構比伊朗好。


從地緣來看確實是土耳其更有優勢。加入歐盟,背靠北約,面對中東,隨時可以介入新月地帶。但是其內部問題一直很大。相比伊朗內部要強多了,但是地緣上也就是能控制霍爾木茲海峽,其他還真不知道。


就現在的局勢來看應該是伊朗。伊朗是目前中東民主化最成功的國家,伊朗在國際上除了西方對他的制裁(近年來有所緩和)並沒有多大問題。而土耳其除了國內庫爾德人,在外部還有與俄羅斯在黑海的矛盾,所以應該是伊朗。


這兩個地方可以說半斤八兩,哪一個較為強大應該是取決於當時整個世界的形式。比如說在地中海文明領先世界的時候,土耳其吊打伊朗沒壓力。但現在全球多極化時代,應該是伊朗更有優勢。我個人認為,隨著世界力量分布越來越均衡,伊朗高原將會處於世界中心位置。如果伊朗能保持穩定的話,這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將會大大提高。


伊朗。黑海已無價值,伊斯坦布爾早已大不如前。


等等你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

按照知乎的風格來說就是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分割分割

尼瑪土耳其是近東啊!土耳其都是中東你跟我說近東在哪兒?


推薦閱讀:

南蘇丹的近況(2015年10月)如何?與2011年剛獨立時有何改觀?
伊核問題是否真的取得突破性進展?若是,會有什麼影響?
台灣人口構成中日本血統後裔佔比多大,是否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
如何認識當下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走向?

TAG:土耳其 | 國際政治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 地緣政治 | 中東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