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庄級別和葡萄酒級別是什麼關係?

葡萄酒級別是說在這個酒莊裡的級別水平,還是說和酒庄級別一樣,比如不同酒庄aoc的酒就是一樣的品質


一.對葡萄酒的分級評級制度

我們經常見到的首推法國的制度,它是和法國葡萄酒的原產地名稱(AOC)制度結合在一起來執行的,其他還有德國Qmp、Qbp、VdP分級標準,奧地利用KMW法表示的分級標準,義大利的保證法定地區O.O.C.G法定地區D.O.C兩個品質法定分級標準。西班牙的VCPRD和Vdm分級標準,澳大利亞的分級制度,美國葡萄酒的分級制度(AVA)等等。就法國 葡萄酒而言,各產酒地區提出分級制度的時間不同,分法也不同,而且至今還有一些歷史悠久,品質上乘,名庄林立的地區不搞評級制分級,可見法國酒農酒商自己也對這套AOC分級制度態度不一致。

作為葡萄酒市場而言,總是要分成三股利益的,作為生產者的供方,作為消費者的需方,作為干預者的政府。制度絕大多數是政府制定的,從哪一方的利益出發總是有傾向性的。不偏不依,絕對公平公正的制度是少有的,甚至是沒有的。分級評級制度同樣是這個理兒。

留意法國原產地名稱命名制度的歷史軌跡,可以看出這是一套保護生產者商業利益的制度。法國有這方面的傳統。1899年2月1日,法國為保護本國葡萄酒生產者的利益,頒發了要求所有進口到法國的外國葡萄酒必須在容器上標註原產國,這是一項國際貿易保護政策。1908年8月5日頒發了第一個關於產地限制的行政法規,包括波爾多(Bordeaux)香檳(Champagne)干邑白蘭地等。1919年5月6日又頒布相關法令,規定對於任何直接或間接違反原產地或違反原產地名稱使用的地方性、合法性和穩定性的人,將給予法律制裁。由此開闢了產地司法限制的時代。1925年3月17日和1925年6月23日又分別頒布對此法令的修改令。1935年7月30日法農業部有關對葡萄酒和白蘭地的保護法令,《原產地名稱保護法》出台。該法對原產地名稱的性質及授予原則,農產業和食品原產地名稱的認定和管理都做出了法律界定,其對認定程序認定機構,葡萄酒的特殊分級管理制度(AOC)等做出規範。1966年7月8日的法令,1990年7月2日的法令對此法令做了完善。法國的這套法律制度提高了法國酒的世界影響。極大地保護和促進了法國葡萄界業的發展。

法國是個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法國人口6000萬中與葡萄酒業相關的產業人口佔1/10。葡萄酒業是關係法國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之一。一百年來逐步形成的葡萄酒AOC分級和原產地保護制度為法國葡萄酒業稱霸世界贏得現實利益。歐洲其他產酒國紛紛學習仿效。義大利是世界上葡萄酒最大的產區,但義大利人天生大大咧咧,大意失荊州,在法國人面前放不下當過師傅的架子,明明法國人都在疏枝、限產、產量下來了可價錢上去了,義大利還有人在葡萄藤的空隙間插種土豆,這種態度釀造出酒能賣好價錢?政府中的有識之士終於看出法國兄弟的竅門,要立法來約束自己的同胞,才能挽回幾個世紀停滯不前的頹勢,於是1963年頒布了他們的DOC法。其他歐洲兄弟們也在這幾年學習法國好榜樣,奧地利1961年立法,德國1971年正式立法,西班牙1972年立法,新世界產酒國也追上來,美國1978年制定1983年實行美國葡萄酒產地制度(AVA),澳大利亞於90年代由拍賣行業弄出一個比較好的品牌酒分級制度,智利也搞了一個分級制度。各國的分級制度紛紛出台,葡萄酒世界好像終於有了評價酒品好環的標準了,消費者按分級標準,看酒標上的標籤就放心消費了。

天下不會那麼太平。法國70年的分級制度已使酒農與酒商更聰明了,努力擠進AOC,拚命晉陞級別,(否則「不差錢」的羅斯柴爾德伯爵幹嗎非晉級不可),到現在法國酒可以標AOC的已佔總酒庄的40%以上。法國有多少家酒庄?沒見准數,大致算一算主要產區:波爾多9000多家,勃艮地4600多家,其他八大產區各有成百上千家。共有2萬家酒庄應該是保守的數目,AOC佔40%就7、8千家。法國酒農的尊重傳統和執著性格並不得證明他的酒品性價比合理,特別是對中國買家。我們經營進口酒的朋友都有同感,甚至一不留神就叫人家捉了冤大頭。這位深圳LC進口公司老闆就深有感觸,表示有些AOC的品質並不比「VDP」級的酒強。現在義大利、西班牙等產酒國,達到相當於法國「AOC」級的酒庄(廠)比例。即是可以貼上這檔標籤的酒庄已佔全國總數40-50%,甚至高達64%,酒庄們把「AOC」類分級愈來愈玩得出色,消費者原本想圖省事的識別法倒頭來搞得更是麻煩了。還是要親口嘗一嘗,再橫向比一比,才知道這家酒庄的這款酒好與壞,優與劣,適合不適合你。這要感謝毛澤東那句話,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還要自己親口嘗一嘗呀!全指望「AOC」們是靠不住的了。

法國人開頭的AOC制度的理念是約束生產者而達到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個村子就幾十上百家酒庄,同是一個級別但品質絕不會同樣。但價錢可以同一檔次,就看買方的眼光和運氣了。消費者又不到產地去,憑經銷者引導「勸說」,先信了「AOC」又聽了賣酒的「好言相勸」,吃虧上當,買得不值都是常有的事。最好是抱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態度。多看多嘗才少上當。除非你是送禮。你是手裡錢發熱燙手,還是不必全信AOC,不必非奔名牌下手。相信自己的舌頭吧!

我認為以法國為代表的幾個產酒國的AOC制評級還是工業化時代前期的思維模式,是賣方市場的產物,因為消費者看不懂,成為市場價格的被動一方。而德國有關的葡萄酒的分級制度(Q.m.p、QbP)則是工業化成熟時期的思維模式,是買方市場階段的產物,消費者一目了然。德國1971年開始執行的「著名產地優質高級葡萄酒」(QMP)制,是高級葡萄酒的標準,明令禁止在葡萄酒釀造中加糖,而「優質葡萄酒(Qbp)可以加糖,對其含糖標準給予明確。「Qmp」依照葡萄成熟度糖度劃分。LC的老闆說一到收穫時光,德國酒庄的老闆就忙著拿著測糖份的「槍」對著葡萄串逐一「照」,半點都不敢怠慢。釀造全過程還要接受政府專業部門的檢測檢查,否則你貼不上「APN「簽。沒有這套號碼你上不了市。消費者無需學習那麼多AOC知識、栽培知識,至於性價比,那是市場的事。

相對來說,美國人的AVA制又簡單一些了。它的AVA制執行機構有意思,是「美國酒類、煙草和武器管理局」,一看就明白管的全是與人體安全有關的東西。它主要對被命名地域的地理位置和範圍進行定義,AVA制度對葡萄品種、種植、產量和釀造方式沒有限制,但都起到了保護產地葡萄酒銷售的作用。至於消費的利益還是消費者自己保護的!AVA制比AOC制簡單,倒有利於消費者,因為它不代表葡萄酒分級的級別,也就不會忽悠消費者了。在美國,葡萄酒的等級劃分工作通常由權威的評酒師或評酒雜誌等來完成。這就是傳統的國家干預思想與市場化成熟的市場干預思想的區別了。美國是完全交給市場了。許多葡萄酒的標籤上會附上酒評師給這種酒評定的等級或打出的分數,供消費者選擇時參考。美國於是產生很多有國際聲譽的專業評酒師,他們對美國葡萄業的發展貢獻不菲。像羅伯特?帕克就是影響世界,包括法國酒界的大師。大師們全是」實名制「評酒,都能講個職場道德,不像中國大陸的一些股評家,玩貓膩太多,兩頭全吃,吃掉了自己的良心,失去了市場對他們的信心。從各產酒國分級制度的大致梳理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① 原產地命名制與葡萄酒分級確實促進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嚴格執行這套制度即保護了葡萄酒生產者的市場有序發展,也促進了葡萄酒業的進步。同時它也給了消費者一個選酒的指引。② 我們在尊重這套制度的同時也認清它的局限性。消費者對葡萄酒選擇全憑個人的情況而定,每個人的感官評價是相當個性化的,幾乎沒有哪兩個人的感官評價和體驗是絕對相同的。AOC制度不是好酒與壞酒,優酒與劣酒的絕對標準,任何機械化的固定標準全不適合葡萄酒,否則就不叫葡萄酒了。③ AOC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入新理念新內容,否則過不了多少年,AOC酒會多過非AOC酒,它原本的先進性標籤意義就不存在了。

對於消費者而言,評酒的標準還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全在於你的感官功能提高。你的文化素養積累,你的心理素質提升。你永遠快樂了,你就永遠享用好的葡萄酒了。我認為品酒一定要有好心情,想像不出一位正在破產的富豪會品出羅曼尼?康帝酒的美好。

二.關於酒庄等級的區分:

以法國為例子來說,波爾多的精品葡萄酒分級主要有四種體系:第一種是梅多克分級,於1855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Paris Universal Exhibition)上被擬定,將61家左岸酒庄分為五個等級;第二種是巴薩克和蘇岱分級(Barsac and Sauternes),同樣是在1855擬定,包括三個等級;第三種是格雷夫分級(Graves),只有一種單一等級;最後是1955年制定的聖愛美隆分級。

1. 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這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庄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勝出者只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推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兩周後,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們的分級,包括58個酒庄,1個超一級,4個一級,12個二級,14個三級,11個四級和17個五級。超一級酒庄為:呂薩呂斯酒堡(d"Yquem),一級酒庄為:拉菲(Lafite-Rothschild)、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紅顏容(Haut-Brion)。

1973年,對等級酒庄進行了修訂,無論酒庄是否更名易主,分割或合併,均保持最初評定的等級,唯一的例外是木桐Chateau Mouton-Rothschild從原來的2級酒庄晉陞為1級酒庄。此時的等級酒庄已經增加到61個,其中超一級列級酒庄1個,一級列級酒庄5個,二級列級酒庄14個,三級列級酒庄14個,四級列級酒庄10個,五等列級酒庄18個。

酒莊主人都以入圍列級酒庄為榮,分級表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2. 蘇玳地區過往甜白的風味和出產的年代已陷入時代的漩渦,但可以確定的是,十九世紀中葉以來,蘇玳的貴腐甜白已馳名海內外,當時的詩人就是最好的見證人。隨著1855年巴黎世博會(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Paris)的舉辦,滴金酒庄也隨之揚名世界。它位於蘇玳產區中心地帶,是蘇玳,Bommes和Fragues之間的一塊高地。

以下就是1855年蘇玳巴薩克產區各酒庄的分級

特一級(Prem. Cru Supérieur, 1855)

滴金酒庄(Ch. d"Yquem)

一級庄(Premiers Crus, 1855)

克里蒙酒庄(Chateau Climens)

古岱酒庄(Chateau Coutet)

海內威農酒庄(Chateau de Rayne-Vigneau)

芝路酒庄(Chateau Guiraud)

白塔酒庄(Chateau La Tour Blanche)

拉佛瑞佩拉酒庄(Chateau Lafaurie-Peyraguey)

哈寶普諾酒庄(Chateau Rabaud-Promis)

萊斯古堡(Chateau Rieussec)

斯格拉哈寶酒庄(Chateau Sigalas-Rabaud)

緒帝羅酒庄(Chateau Suduiraut)

奧派瑞酒庄(Clos Haut-Peyraguey)

二級庄(Deuxièmes Crus, 1855)

蘇奧酒庄(Chateau Suau)

羅曼酒庄(Chateau Romer)

飛躍酒庄(Chateau Filhot)

博思岱酒庄(Chateau Broustet)

寶石酒庄(Chateau Caillou)

方舟酒庄(Chateau d』Arche)

奈哈克酒庄(Chateau Nairac)

馬樂酒庄(Chateau de Malle)

米拉特酒庄(Chateau de Myrat)

羅曼萊酒庄(Chateau Romer-Du-Hayot)

多西戴恩酒庄(Chateau Doisy-Daene)

多西韋德喜酒庄(Chateau Doisy-Vedrines)

拉莫特齊格諾酒庄(Chateau Lamothe Guignard)

拉莫特皮約爾酒庄(Chateau Lamothe-Despujols)

未分級(Unclassified)

Ch. Bastor-Lamontagne

Ch. Cantegril

Ch. de Fargues

Ch. Gilette

Ch. Haut-Bergeron

Ch. Liot

Ch. Raymond-Lafon

3. 格拉夫——1953年和1959年的等級劃分

  與波爾多地區一樣,格拉夫也有自己的等級劃分。儘管普遍認為,首次劃分是在1953年,但直至1959年才作為官方文本正式發布,但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格拉夫的等級劃分在1953年就正式實施了,1959年的版本只是在這一基礎上的補充修訂而已,而這也是今日格拉夫等級劃分的雛形。

以下就是1959年的格拉夫地區的列級酒庄:

寶斯高酒庄(Ch. Bouscaut)

卡爾邦女酒庄(Ch. Carbonnieux)

騎士酒庄(Dom. de Chevalier)

佛澤爾酒庄(Ch. de Fieuzal)

高柏麗酒庄(Ch. Haut-Bailly)

候伯王酒庄(Ch. Haut-Brion)

拉圖爾-侯伯王酒庄(Ch. La Tour-Haut-Brion)

拉圖瑪蒂雅克酒庄(Ch. Latour-Martillac)

拉維爾-侯伯王酒庄(Ch. Laville-Haut-Brion)

馬拉帝歌唯酒庄(Ch. Malartic-Lagravière)

美訊酒庄(Ch. La Mission Haut-Brion))

奧利弗酒庄(Ch. Olivier)

克萊蒙教皇堡(Ch. Pape-Clément)

史密斯拉菲特酒庄(Ch. Smith-Haut-Lafitte)

歌欣酒庄(Ch. Couhins)

金露桐酒庄(Ch. Couhins-Lurton)

未分級酒庄

布朗酒庄(Ch. Brown)

麗嘉酒庄(Ch. Les Carmes Haut-Brion)

拉希梵酒庄(Ch. Larrivet-Haut-Brion)

4. 1855年梅多克列級庄分級制度並沒有將任何右岸地區的酒庄編製入內,這個分級制度只局限于波爾多左岸的酒庄,這種情況下,聖埃美隆的葡萄酒商會(Syndicat Viticole)在上世紀50年代決定起草一份列級酒庄分級制度,這份列表最終於1954年完成,分為兩大等級,一個是頂級酒庄(Premier Grand Cru),另一個是列級酒庄(Grand Cru),當時其中有12個頂級酒庄和63個列級酒庄。此外允許聖埃美隆商會每十年修改一次排名,以保證酒庄之間的競爭力,所以在隨後的1969年、1986、1996年和2006年這份列表均修改了幾次,以下這份列表包含了目前整個聖埃美隆地區的列級酒庄,有13個頂級酒庄和55個列級酒庄,其中13個頂級酒莊裡面分為A組和B組,A組只有白馬和奧松兩個莊園,其餘11個列入B組。

頂級酒庄 A

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

Chateau Ausone 奧松莊園 Chateau Cheval-Blanc 白馬莊園

頂級酒庄 B

Premier Grands Cru Classe -B

Chateau Angélus 金鐘莊園

Chateau Beau-Séjour Bécot 博塞留貝戈莊園

Chateau Beauséjour

Chateau Bélair-Monange

Chateau Canon

Chateau Figeac

Clos Fourtet

Chateau La Gaffelière

Chateau Magdelaine

Chateau Pavie

Chateau Pavie-Macquin

Chateau Troplong-Mondot*

Chateau Trottevieille

列級酒庄

Grand Cru Classe

Chateau L"Arrosée

Chateau Balestard-La-Tonnelle

Chateau Bellefont-Belcier*

Chateau Bellevue

Chateau Bergat

Chateau Berliquet

Chateau Cadet-Bon?

Chateau Cadet-Piola

Chateau Canon-la-Gaffelière

Chateau Cap-de-Mourlin

Chateau Chauvin

Chateau La Clotte

Chateau Corbin

Chateau Corbin-Michotte

Chateau La Couspaude

Couvent des Jacobins

Chateau Dassault

Chateau Destieux

Chateau La Dominique

Chateau Faurie-de-Souchard

Chateau Fleur-Cardinale

Chateau Fonplégade

Chateau Fonroque

Chateau Franc-Mayne

Chateau Grand-Corbin

Chateau Grand-Corbin-Despagne

Chateau Grand-Mayne

Chateau Grand-Pontet

Chateau Les Grandes-Murailles

Chateau Guadet St-Julien

Chateau Haut-Corbin

Chateau Haut Sarpe

Clos des Jacobins

Chateau Laniote

Chateau Larcis-Ducasse

Chateau Larmande

Chateau Laroque

Chateau Laroze

Chateau La Marzelle

Chateau Matras

Chateau Monbousquet

Chateau Moulin-du-Cadet

Clos de l"Oratoire

Chateau Pavie-Decesse

Chateau Petit-Faurie-de-Soutard?

Chateau Le Prieuré

Chateau Ripeau

Chateau St-Georges-Cote-Pavie

Chateau Clos St-Martin

Chateau La Serre

Chateau Soutard

Chateau Tertre-Daugay

Chateau La Tour-du-Pin

Chateau La Tour-du-Pin-Figeac

Chateau La Tour Figeac

Chateau Villemaurine

Chateau Yon-Figeac

此外,舊世界的葡萄酒國家不僅僅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家都有自己的優秀酒庄的等級分布和評判,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互相分享。


其實國外的葡萄酒的等級制度雖然大體相似,但是細分到每一點都是有很多不同細節的。 如果從你說的酒庄級別這一點來說,可以分成酒庄酒和酒商酒,酒庄酒就是酒庄自己種葡萄,採摘,釀酒,到裝瓶都是在酒庄內完成,這樣最能保證酒的特色。另一類是酒商酒,就是酒商把酒庄散釀的葡萄酒收回來統一罐裝,或者是把種植戶的葡萄收回來統一釀造,這類酒一般可以大量生產,均質有保證。以法國波爾多為例,酒庄酒一般名字以chateau開頭,這個單詞可以翻譯成城堡,古堡,其實就是酒庄的意思。而很多國人會混淆概念,把其翻譯成城堡級,當葡萄酒的最高等級,這是一個誤區。這個酒庄,酒商嚴格來說不能算葡萄酒的分級。 另一類分發是原產地保護分法,各國,主要是舊世界葡萄酒生產國,會把葡萄莊園根據原產地保護的不同嚴格程

如果想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識,可關注微信公眾號:KPwine


我在智利,品質還是看口碑。智利一般不入流得酒庄都喜歡去中國鍍金,高品質反而顯得樸素。但是有口皆碑啊,不象國內水深,畢竟有部分中國人喝紅酒都是牛飲。


佔個坑 明天碼字


推薦閱讀:

只有高腳杯才能用作紅酒杯嗎?
在國外酒庄工作或實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哪些較專業的葡萄酒相關書籍和網站?

TAG:葡萄酒 | 紅葡萄酒 | 葡萄酒酒庄 | 葡萄酒品鑒 | 酒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