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琵琶怎麼挑選,相軫材質影響音色?


技術不夠,琴來湊。琵琶市場水很深,有專人帶領學挑琴也要至少兩三個月功夫,因為涉及到木材學和琵琶製作,所以光會彈琴是不夠的,我先寫個進階級的選琴教程,能夠公開的內容差不多也就這些,是至今為止你能找到最實用的指南:

一、貴的琴不一定好,但便宜的琴一定不好。選琴不要買千把塊的白木、紅花梨材質,這種琴往往批量生產,材質音色差勁,音準完全看運氣,若長期使用導致頑固性偏聽耳朵就悲劇了。學習琵琶一至兩年才勉強能聽,大頭是學費,三五千元學費可能也才學個陽春白雪最多到玫瑰花,所以買琴的錢完全沒必要省。器材黨或者追求性價比的琴友可選擇往下看,想省心的朋友可以請懂行的人或者負責任的專業老師代選(選琴很花時間和心思,至少要給出相應的感謝),不負責任的老師往往打個電話要琴,自己根本不試音甚至背板都不挑一下。琴商和制琴師絕大部分不會彈琴,制琴高手可以使作品保持一定風格和高標準音質,然而大部分師傅制琴品質不穩定會產生很多次品,同時他自己也不知道哪裡不好,因為不會彈嘛。琴商賣琴則會故意用俗稱混淆概念,不管什麼料都叫紅木,奧氏黃檀就敢叫老紅木、大紅酸枝,紅檀綠檀黑檀紫檀什麼顏色都敢往檀前面加。

二、如果是學生黨或者預算有限,可以選擇緬花梨(大果紫檀,紅木)、雞翅木(紅木)、紅檀(鐵線子或紅鐵木豆等,不是紅木)、非洲紅木(紅花梨之類,不是紅木),這些便宜的材料。在制琴高手手裡,即使是紅木的替代木料,仍然能做出有特點的好音色,但次檔木料優品率低,琴廠用的弦也差一些,需要花成倍精力去挑選。

三、買庸琴時挑背板,選好琴時挑音色。有超過一半的制琴師還停留在傢具、工藝品製作階段,對音梁音柱和面板的工藝還沒有搞清楚。同樣是白酸枝(奧氏黃檀)材質的琵琶,價格從兩千多到三萬多不等,這就是樂器藝術品和木質工藝品的區別(當然裡面有很多貓膩,後面會說)。所以有琴友自己找木料或低價購買高檔背板的次琴,然後拿到名家琴廠代工、換面板,出來的新琴和名家琴音色幾無差別,換面板費用往往一兩千至四五千,性價比很高,所以很多名家琴廠現在也漸漸的不接外琴了。

值得注意的是,琵琶製作具有一定的隨機性,每把都不一樣,好背板不一定有好發音,如果一塊紫檀背板經制琴高手反覆調試仍不能出現好發音,那麼這塊背板就不適合製作琵琶,這種情況是有的。也不能只認品牌盲目購買,品牌並不能保證每把琴的質量,選琴經常是十幾二十把里才能挑到滿意的琴,一定要上手試琴。

四、音色音準涉及到琵琶製作和樂理知識,需要長篇幅說明,理論部分我先挖個坑慢慢寫完補上。對於音色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理解,林老提出的「尖」、「堂」、「松」、「脆」、「爆」標準可以作為參考,我個人非常喜歡林老的浦東派風格,也喜歡他說的那種「水汪汪」的琴。你可以根據自己擅長的曲風來配琴,如果拿不準那就多聽名家錄音作為參考(這裡注意名家演奏用琴都是充分彈開了的,新琴聲音不會有那麼鬆弛通透,若新琴起手狀態就十分好,壽命會大打折扣)。琴的風格主要是由內膛、音梁、音柱、面板、復手、有效弦長等部件的工藝不同,尤其是面板的薄厚造成的。所以我們能看到許多人選琴時會用指節敲打面板來試薄厚,但這個方法是否有效仍存在爭議。

五、挑好琴時以音色為準,但琴廠的定價是按照背板檔次排定的。下面這三把琴如果在你手上,是不是有把握分辨出哪把是酸枝琴呢?

如果你追求高檔木料或者有收藏需求,就需要補一些紅木知識。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琴友,在買琴時一定要問清楚木料名稱並開收據註明,這樣事後如果查出不符可以去退掉。有商家推說不知道木料名稱或亂編一個俗名的時候,你就要警惕起來,琴廠進料多年不會不懂木料種類,亂講就是要詐你了。這裡我簡單將常見紅木琴料和入手注意事項按照價格由高到低介紹一下:

1、海南黃花梨(降香黃檀)、小葉紫檀(檀香紫檀),稀有,極品木料,非常昂貴。這兩種木料大料稀少,市場上難覓,品質參差不齊,不建議非專業人士購買。

其中降香黃檀紋理自然美觀,常常有鬼臉圖案,觀賞價值更大,做琴料則不如檀香紫檀,卻因為稀少價格更高。

2、大紅酸枝、老紅木(交趾黃檀),稀少,昂貴,屬紅酸枝木類,木材油性感和穩定性強,好琴料,一般認為寮國料最好,泰國料略差一些。

3、大葉紫檀(盧氏黑黃檀),少,較貴,雖然俗名加了個紫檀,但其實是黑酸枝木類,屬於酸枝的一種,真正的紫檀只有小葉紫檀(檀香紫檀)一種。這種木料與檀香紫檀氧化後顏色相似,常見美麗的紋路,但二者新料時顏色差異很大,一個橘紅一個紫紅。盧氏黑黃檀料往往發乾,選購時要注意挑油性好的背板。還有一種海岸黃檀,與盧氏黑黃檀類似,原產地同為馬達加斯加,但木性卻差了一點,有的琴商會拿海岸黃檀來冒充,注意別上當。

4、南美紅酸枝、老紅木(微凹黃檀),少,偏貴,琴商常常叫老紅木,屬於紅酸枝木類。木材油質感比交趾黃檀更好,常作為交趾黃檀的替代品,不同產地的料價格往往相差懸殊。這種木料兼具交趾黃檀的堅硬細膩和海南黃花梨的潤滑,花紋常見雲煙流水、彩風流丹、如清風幻霧,動人神魄,是我覺得最美的一種背板材料。

5、紫光黑檀(東非黑黃檀),少,偏貴,雖然俗名叫做黑檀,但其實屬於黑酸枝木類。這種木料其實價格不貴,但原木往往中空,並且加工難度大,出材率低下,制琴的成本也自然增加。這種木料不用上漆便自帶一種幽暗光澤,深沉靜穆,適合制琴,並且密度極大,像石頭一樣,非壯士不能駕馭。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常見的黑檀,售價較紫光黑檀便宜數倍,俗稱皮灰,其實是莫三比克進口的風車木,要與東非黑黃檀區別開來。

6、白酸枝(奧氏黃檀),常見,價格適中,屬於紅酸枝木類。市場上的酸枝琴,大部分都是奧氏黃檀材質,適宜制琴。

7、緬花梨(大果紫檀),常見,價格低於酸枝,屬於紫檀屬花梨木類,散發濃郁香氣,有的料紋理類似奧氏黃檀,所以商家會用來冒充酸枝。

8、雞翅木(崖豆木和鐵刀木),常見,價格偏低,屬於性價比高的紅木,有獨特紋理。這裡說的雞翅木是常見的非洲雞翅木,如果是緬甸雞翅木,價格就要貴一些。

以上琴料均按照相同品質排列,實際上好料和瑕疵料以及次品往往有極大差價,參考價格時也只能在同一琴廠縱向比較,不同琴廠的琴價不具有可比性。

現在市面上還有常見的

9、綠檀(愈創木、維臘木),以喬木維臘木居多,木材硬重有油性,不是紅木。

10、紅檀(邁氏鐵線子、蔥葉狀鐵木豆、馬達加斯加鐵木豆等),紅檀是俗稱,摻雜了多種木料,價格近似雞翅木,不是紅木。

11、非洲紅木(非洲紫檀),也叫紅花梨,是紅木的替代品,價格較低,不是紅木。

木料識別需要長期學習和實踐經驗,以上配圖僅供參考,即使是同種木料根據開料方式、產地、生長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往往體現出數十種紋理組合,萬萬不可以只根據圖片的花紋去挑木料,而且有些木材紋理極為相近,只靠一張圖片不能夠下定論。

六、完美的背板很少,市面上往往多見白皮、漆背、裂紋、油眼、水線、暗傷琴,都會降低琴的品相:

1、白皮

紅木的邊材和心材經常有明顯差別,邊材密度低,俗稱白皮,邊材部分不算紅木,制琴取料要取木料心材除髓心的部分,即二膘料為佳。背板沾上一點點白皮不會妨礙琴質,但要是大面積採用白皮製琴,這把琴就要不得。

2、漆背

完美的背板一般不會上有色漆而只做燙蠟處理,使得花紋充分顯露出來增加觀賞價值,漆背琴往往是為了遮蓋樹節、腐朽、蛀孔、裂紋、白皮等缺陷。

這裡要說一下敦煌是例外,敦煌琴為了方便銷售大部分做渾水漆。

對這種琴我們需要關上燈用強光打他。

3、裂紋

紅木開裂是普遍現象,沒有處理充分的木料即使在南方也是要裂的。一般的裂紋出廠前都會做填縫處理,不影響音質,但我們選琴時還是要挑選品相好的背板,畢竟好琴有一半是藝術品屬性。

4、配重

因為消費者欠缺紅木知識,總認為木料越重越好,就有廠家在琴裡面放鉛增加重量,配重現象並不少見,甚至有名家大廠也出配重琴。如果信不過自己的手感,這種琴可以通過安檢顯示器看出來,有條件的照個X光片一目了然。

此圖已得到琴主授權

此圖已得到琴主授權

5、莫名其妙的螺鈿

正常螺鈿起到裝飾作用,但有很多做出了奇怪的圖案,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這叫補丁而不是裝飾,目的是為了掩蓋缺陷。

七、相軫

先回答問題後半部分,相軫材質對音色影響不大。琵琶相軫材質有木質、白牛角、黑牛角、駱駝骨、象牙等材質,其中以紅木嵌骨條相配紅木六角軫最實用,骨質相軫優點是美觀,但是隨著使用時間增長發生干縮濕脹,容易出現裂紋、變色、音不準和跑軸等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骨質相軫大部分是樹脂材質或骨粉壓制而成,不算真正的骨,不耐磨。建議不要買象牙,可以用猛獁代替。

八、南北琴

有一種說法是南北琴風格不同,北方琴鏗鏘有力發出金石之聲,南方琴則溫軟動聽脈脈含情。這完全是刻板印象亂貼標籤的結論,琵琶製作行業的流動性比較強,南方有北方師傅在做琴,北方也早就有許多南方師傅紮根,音色風格不能簡單按南北劃分。

南方琴料製成的琴要想在北方使用,一定要進烘乾窯做上漆處理,氣乾材即使放置多年也達不到北方使用標準,我以前是不信這個邪的T_T。

九、「開音」、保值

「琴會越彈越好聽,隨時間升值」。這個說法也不全面,在二手市場上看一圈就知道,大家都在折價處理琴,琴經過長期彈奏確實能使音色變美,但一把庸琴再怎麼彈也不會突然變得好聽,新手亂彈也不會有「開音」效果,更何況琵琶是有使用壽命的,老舊的琴聲音差需要換面板續命,這時不但不升值反而會貶值。

紅木價格不斷走高也支撐了保值的說法,但要注意購買一把好琴板材成本只佔到一小部分比重。升值與否要結合多種因素,如果不是限量版、高品質背板和大師作品,考慮升值真的是想多了。

十、

這樣回答問題肯定會招來許多利益相關噴子,可是看到琵琶市場混亂,許多琴友往往因為一把爛琴毀掉自己的音樂之旅。消費者不理性,一味追求質次價低的琴,逼得廠家不得不造假摻次品,更有甚者用次琴冒充名家大廠,劣幣驅逐良幣,浪費大量木材不說,也耽誤了樂手彈琴的熱情,這樣下去琵琶只會越來越小眾,而一件沒有受眾的樂器,更遑論發展了。

選琴學琴一定要多與專業琴手、高手琴友溝通,往往一個問題早有定論自己還在瞎鑽研浪費時間,有購琴選琴的問題歡迎大家留言私信溝通,希望認識所有彈琴的人,也非常感謝南京琴友貓、蘇州明鏡老師、北京王總的用心指導。點贊後按照以上思路多多與人交流,我保證不用多久你也能挑到物有所值的琴中精品。

一把好琴就像是你的新器官,了解她,擁抱她,然後享受她帶給你無窮無盡的快樂,當琴弦與靈魂同時震動起來的那個瞬間,你會發現無論經過了多麼辛苦地尋琴、練琴,都只恨自己為什麼不早一點這樣做。


2017.9.10今天休息,更新一下。

除去音色這種見仁見智的事,以及製作缺陷問題,聊聊買琴的通用準則:

1、音準。我為什麼不推薦廉價琵琶呢,就是音不準的概率實在是太大。幾百元琴包括了經銷商和琴廠利潤、物流成本、琴料琴弦費用、工人工資、包裝琴盒、有的還送指甲膠布調音器。思考一下,工人一天需要做多少把琴才能保證盈利,在流水線計件工資情況下是否能保障音準?這也是個人作坊琴貴的原因之一,產能與流水線製作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2、均勻。第二個硬指標是四根弦聲音均勻,大部分琴做不到均勻發音,幾根弦發出的聲音不協調,常見某一兩根弦聲音過得去甚至極好,但其餘的弦差很多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制琴師傅在找音找調門的時候沒有顧慮全面,這樣做出好琴概率低,均勻完全看運氣。

3、「噪音」。第三個硬指標是看有沒有噪音,這裡指的不是打品噪音,而是很明顯的金屬聲音,通常出現在一弦。這種琴彈起來很煩躁,來一下秦俑還行,彈對聲音純凈度有要求的曲子比如春雨,就會完全沒有美感。這個問題完全看制琴師技術,而且沒有隨機性,一個師傅音正那就總是正,噪就全噪。

還有一些指標是對振動的要求以及死音問題,不能算硬指標這裡就不展開講。最好的高手作品十把裡面能有六把過得去已經相當不錯,大家如果完全按照我的要求來選琴,對琴廠也不公平,只要把握好前三點硬指標已經足夠。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買精品中的精品,表面上看是同樣價格買到好琴。但會付出幾倍的時間精力和路費,在沒彈個幾百把琵琶,經驗不多情況下,許多人選擇大師作品其實是明智的。儘管價格高,同時合格率也高,去一兩次總能選到琴,綜合下來還是划算。今天先說一點點,想到什麼再更新。。。


2017.12.20更新

最近和幾個朋友交流,說到價格問題,觀點就是沒必要追求名家作品,溢價過高,認為紅花梨不能過1500,酸枝不能超過6000。我的觀點是,按零售價格來說,紅花梨琴在1900開始出現好琴,料子沒有大瑕疵的酸枝好琴至少要6000以上。其實買琵琶這種事兒就跟我們去飯店吃飯一樣,同樣的一條魚,我做的賣50可能您還不愛吃,到了米其林3星就賣一千多。樂器的發音每提高一點,價格就大漲甚至翻倍,好琴賣的不是料子而是手藝,所以專業院校用琴往往選擇手工琴而不是廠琴。當然現在市場上各種大師橫行,徒有虛名的多,一些有真本事的師傅因為產量低偶爾也會賣貼牌琴、串貨琴,我們也要擦亮眼睛。

在圈外人看來琵琶的樣子其實都差不多,但好琴與差琴工藝成本完全沒有可比性,舉幾個栗子給大家說明下:

這把琴可以做到1100包郵,看看這覆手快趕上月餅厚了吧,弦槽雖然開了,但是和沒開一樣。

再看這種覆手,二者發音能一樣嗎?

這種燙的軸孔與鉸刀快速開孔費的工時能一樣嗎?

還有一些圖片不便公開,比如手工嚴面板與電刨子嚴面板等等工藝從工時上講差得就很多,一些琴因為料子沒放干,買時候看不出來,拿回去兩個月就開裂甚至是皮開肉綻,拿濕料做琴成本自然就低得多。

倒不是讓大家都去追求名家幾萬一把的琴,正如我開頭所寫「貴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一定差」,買東西根據自己預算來,但不要一味追求低價格。便宜琴自然有便宜的道理,做個琵琶模型和樂器畢竟還是有區別的。


古往今來的牛人,都有一件趁手的兵器讓他如魚得水。孫悟空有金箍棒,他可以大鬧天宮;呂布有方天畫戟,成為三國第一猛將。對於學藝之人,一把好的樂器可以讓你如虎添翼。

如果題主是初學者:建議兩千塊左右的琴。這種琴的質量不是他太差,音色會比幾百塊的好很多。當然土豪請忽略這句話。對於初學者,聽力很重要。那種一彈就如破鑼的琴會讓你發狂的。所以我不太贊同amber說初學者去買幾百塊的琴。如果題主想在某寶上買,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那麼如果你想買更好的琴,可以從如下方面判斷一把琴的好壞。下面只講琴的因素,拋開演奏者的技巧,琴弦與指甲等因素。

第一,背板

這個是最重要的,因為面板是一把琴的主體。面板木材對音質起決定性作用。能作為面板的一般是那種堅硬而且密度大的木頭。我以前買過幾百塊的。媽蛋放在水裡還能漂浮起來。如果是好的面板,放在水裡會沉下去。所以按照材料分,一般分為高中低次四個檔次。最高檔的要屬紫檀木;中檔是以紅木未背板。你看到某寶上的幾百塊寫得紅木的,那就是忽悠啊。一般老紅木背板的價格不會低於6000以上。低檔的就是花梨木,香紅木的背板。最差檔的就是白木,某寶幾百塊的都是這個,不要在淘寶上買啊。

不要在淘寶上買啊。

不要在淘寶上買啊。

重要的說三遍。還有,水分也起很大的作用,自然風乾的做成琵琶做穩定。如果裡面還有水,你談半年後音色就變了。

有一個經驗是越好的琴越重,but奸商也會在裡面填充鉛。

第二,面板

背板與面板組成琵琶的共鳴箱。產生的聲音就是面板的震動與反射形成的。

一般用蘭考的梧桐板,他的優點:木質疏鬆,傳音迅速。林石城說:琵琶的面板最好取材於較大較粗的原木近根部與中部,年輪的寬度控制在1.5公分左右。買的時候看面板要看木頭紋理是不是直的,膠水粘貼處是不是有縫隙,有裂痕,蟲咬,疤節的都不是好面板。拼裝面板的膠水最好用黃魚膠,其次可以用河豚魚皮膠代替。

第三,品

品的高度對品影響很大。如果品和琴弦的距離過高,會粗線沙音,過低張力太大會出現雜音。一般來說,品與弦的高度為1mm左右,誤差接受範圍為0.1-0.2mm;品不能過長或者過厚,否者會影響弦與品的共振;在看品是不是與面板垂直;最後看品的邊緣是不式光滑。我曾經買幾百塊的,品的邊緣太生硬,彈奏下來手廢了一天。

第四,相

看相把位的好壞,一般看每個相的高度。下一相做太高時, 按在上一相上彈弦就會產生「 煞弦」 現

象。這是由於琴弦與下一相的頂端碰觸發出了「 切切」 的噪音。如果下一相做得太低時, 按

在上一相上彈弦就會產生「 浪弦」 現象(相頂端與琴弦之間的距離太大所致) 。如果買到這種琴,這時如在下一相上按弦, 不但會感到費力一些, 而比發出的弦音也會稍稍偏高。

第五,琴頭

以老紅木為主,也有用紫檀牛角的。次一點的用花梨木,紅香木,紅豆木,楠木等。樣式有龍頭、鳳頭、鳳尾失、云云、蝙蝠頭、壽字頭、樂字頭、正如意頭(頭部頂端向前)反如意頭(頭部頂端向後) 等等

其他音響音色的小部件就不用介紹了。

如果有什麼錯誤,歡迎拍磚撕逼

參考文獻:

[1]孟福強,姜愛華:「音響琵琶基本音色的因素」 《樂器研究》2009,07.

[2]王潔:「影響琵琶音色的因素探究」《戲劇之家》2015,12.

[3]劉曙光:「劉曙光琵琶工藝流程」《制琴作坊》

[4]林石城:「琵琶製作」《樂器》1982, 02.


不贊同最高票回答。雖然說新手入門一般買稍微便宜一點的琴,但是個人認為幾百塊的琴根本沒法聽好嗎?!如果在剛學琴的時候就聽不到準確的聲音,會影響到以後的學習的,嚴重的話會牢牢記住那些錯誤的聲音,以至於在將來的學習當中無法判斷音準。

我從小學琵琶,在彈空弦的時候都是確保每一根弦的音準以後才開始彈琴的。所以,琴的音質其實還是很重要的!(阿咧,前後兩句好像沒什麼關聯ˊ_&>ˋ)

好吧。。。我重新說一下。。。

琵琶的價錢和使用的木頭,以及排品都是有關係的。

通常製作琵琶的材料有白木、香紅木、花梨木、紅木、老紅木、黑檀木、紫檀木等。在選購琵琶時首先要把琵琶的背部木質材料挑選好,低檔、中檔的有白木、香紅木、花梨木等木質材料的琵琶,高檔的有紅木、老紅木、紫檀木等。我自己起步的時候用的是普通紅木的琴,聲音還算可以。我覺得白木啦,花梨木啦,之類的材料真心差了好多,而且琴行賣的都是廠琴,流水線做出來的根本不在意細節。我的意見是寧可花2-3千買一個普通紅木的都不要湊合著買一個便宜的廠琴。等練久了可以入一個紫檀木的,雖然紫檀木彈起來很累,但是真心好聽到哭啊!【新手千萬不要用紫檀!會累到媽媽都不認識的(>人<;)】

除了材料,琵琶的外形要注意琵琶各部位尺寸須要符合部頒規格。頭部的造型要典雅,通常是雕花或者龍,廠琴可能會是樂字。相位、背部的厚度闊度都要合適,在相位按奏時手感會比較好;品位第一把位背部的厚度、圓弧度宜使左手按音時有舒適感而不感覺累,如果厚度太厚、按音會很累,不利於快速按放,特別是不利於手指尖按弦;太薄也會使按音不方便,都是不合適的。

琵琶的背部也要檢查是否有變形與有否裂縫,尤其是隱性裂縫與通頭的裂縫。有的木材在氣候較為乾燥時就會出現裂縫。尤其在北方地區易於出現這一現象。而在潮濕的地方則容易發毛。另外還要看油漆,有油漆的會比較有光澤,當然也有不上油漆的琵琶,答主還是鍾愛不上油漆的琴噠,感覺手感更舒服;有的琵琶背部用雕刻和各種畫來美觀的,就要看購買者的喜好了。另外還須看琵琶面板是否平整,面板的直紋是否均勻,有否細小的橫紋以及有沒有「拱」的現象。稍微差一點聲音就會差很多,尤其是對那些對聲音敏感的人來說。

琵琶的山口和第一個相的高度距離不宜太大和太小,高度距離太小會煞弦,發出了噪音。太大會浪弦,左手按弦會很費力,同時下面品的高度也會較低。 相要注意相的音準以及相和相之間高度距離使既不煞弦,也不浪弦。相的材料一般有白牛角、黑牛角、紅木、白木、象牙、牛骨頭、玉、瑪瑙、翡翠、有機玻璃等。相的尖端不宜又尖又狹,既易在作吟弦時發出噪音,也易磨損而呈凹陷。 品要看品的材料、高度、寬度等。品的材料一般用竹質材料、也有用紅木、黑檀木、紫檀木、象牙等的。 品位第一把位的第一品的長度要長一些,高度要和最後一個相的高度差距合適,高音把位的品不要太低,如果做的太低,品的上端與弦身間有較大距離的話,在高音把位按弦時會很累。每個品之間的高度要做的合適,如上一品與下一品之間的高度相差太多,就會「浪弦」,如上一品與下一品之間的高度相差太小,彈弦後在弦的震動中碰到了下一品,會發出噪音。還要注意品的粘合劑是否粘結實。第一品大多都做得較短,在第一品子上「吟」、「挽」時,弦身易於滑出左側品端,為此,第一品的左側宜做得稍長一些。 第七至第十三品,子弦側的品端宜長一些,一般把子弦側與纏弦側品端的長度做得相仿,子弦上作拉挽至純四度時,弦身易於滑出品端,無法演奏。而纏弦上一般不用「推弦」,纏弦側的品不必做的太長。 還有,挑選時,看品是不是太粗太厚,因為又厚又粗的二十幾個品粘在面板上,會影響面板的震動,不利於發音。

覆手的材料現在都用竹質的,過去也有用象牙牛角、紅木、紫檀木等材料的。挑選時可看覆手的尺寸及粘附面板面積是否合適。覆手的位置越偏上,琵琶的音量會越大,但音色易發空,弦的有效弦長會縮短,弦的張力不夠。覆手位置偏下,則反之。所以,一定要粘在最佳位置上。 覆手的上口的厚度要稍薄一些,纏弦側可稍厚些,子弦側宜稍薄些。覆手的子弦左側開的槽不要太窄,太窄會在換裝弦線時讓子弦過不去,也就失去開槽的目的了。同時子弦左側開的槽線的底部還須用刀做倒角,如沒倒角和做的光滑換弦仍會不方便。

挑選琵琶時,看琵琶面板的材料和質地非常重要。面板材料要泡桐材料的。泡桐的質地要選松、直紋距離合適又平均、且有細小的橫紋的。

挑選琵琶時,注意琵琶的珍子,也就是弦軸做得是否密縫、不搖動這一點非常重要。珍子的材料有白牛角、黑牛角、象牙、紅木、紫檀等。不過現在應該買不到象牙的了。 琵琶珍子一般會出現珍子和琵琶弦槽的大小兩個圓孔的接觸不密縫現象。弦槽上插珍子的大小兩個圓孔和珍子接觸都要非常密切,如有一頭不密切,就會出現「炸軸」和「跑音」現象。挑選時可用手輕輕搖動珍子,看看是否有搖晃等現象。琵琶珍子的造型有很多種,這就要看各自的喜好了。

琵琶的聲音有「尖」、「堂」、「松」、「脆」、「爆」的術語。尖是指在高音區的發音非常明亮;堂是指在低音區的發音特別洪亮;松是指在彈弦發音時反應很靈敏,彈弦後的餘音強而較長;脆是指在發音很清脆;爆是指發音堅實而有份量,富有鏗鏘的金石之聲。 「爆」的音色的琵琶缺點是:餘音較短。優點是:富有金石之聲,噪音較小,樂音送得遠,在合奏中不易被其他樂器吃掉; 「松」、「堂」音色的缺點是:在合奏中易於被其它樂器吃掉,樂音傳送得不遠,易聽到噪音。優點是:餘音較長,上把區域,特別是低音區的發音洪大,近聽時,音量洪亮; 「脆」、「尖」音色的缺點是;低音上把音區的發音厚度與濃度不夠。優點是:中、高音區,中把、下把位的發音較好。 那麼,有人會問,有沒有集「松」、「堂」、「尖」、「脆」、「爆」於一身的琵琶呢?我說這是我們在挑選時的目標。但是同時具備五種音色的琵琶確實比較少。因為如音量較大的琵琶一般音色就相對差一些,音色好一點的琵琶,音量大都就會小一些。這好象是互相矛盾的。同時,也是在製作上應於解決的課題。 以上是我從數十年彈奏琵琶的實踐中總結出來幾點挑選琵琶的注意項目,供購買琵琶時的參考。希望琵琶彈奏者們都擁有外觀既典雅,音響又較好的琵琶。

其實如果有條件能找到做琴的師傅定做是最好的,不過這年頭做的好的師傅都不怎麼做了,基本都是讓徒弟做,所以現在也很難看到真正的好琴了。

嘛!其實選琴最重要的除了聲音還是要題主喜歡。作為將要陪伴你很長一段時間的好夥伴,一定要像挑伴侶一樣去挑選,選中了就要呵護她,愛護她,不要拋棄她!只有這樣才能彈出好聽的聲音,優美的曲子。人琴合一才可以奏出音樂,而不只是彈出聲音。

附一張我家寶貝和室友君二胡的美照,寶貝2萬rmb,目測現已升值

部分借鑒:http://info.guqu.net/pipabuy/20080603123611_22956.html


看看前面覺得大家都答得很好啊。。。

不過還是想說一下自己的意見...

首先是關於初學練習琴,@有節操的萌妹子 認為不要去買便宜的琴,直接入手貴一些的,我認為這個要看自己的經濟實力和興趣。若並不是打算長期學琵琶,或者只是玩玩而已,廉價的琴可以滿足需求。如果有意向發展專業的話一定要買好的琴。不過像這種學來陶冶情操的,看自己喜好吧。畢竟一把好琴幾萬元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其實廉價琴有一些好處,在初學的時候難免會因為指法生疏等問題刮傷面板或者磕磕碰碰什麼的,一把好琴是經不起這般折騰的。雖然廉價琴的確實會像有節操的萌妹子所說那樣音不準,那是因為品位貼得不標準導致的。音準的問題可以根據自身水平定奪。其次是因為面板使用的木料較差,聲音聽上去不實,影響效果。

大概價位在千元以內的都可以算作廉價琴。本人初學之時買的是一把八百元的廉價琴,也不是什麼敦煌牌的【雖然一直覺得敦煌牌任何檔次的琵琶都很一般】。廉價練習琴也是跟了我有三年之後我才換了一把兩萬元的紅木琴。

我贊成 @Tien 的意見,確實買琴不要去琴行買,原因很簡單,琴行的琵琶好不到哪裡去【並非所有】。真的要買一把好的琵琶建議要去廠商買...當然這要砸大錢,也要別人肯賣你才行。

前面大神們都科普了材質的知識,我就不再細講。其實挑琴還有一些很重要的點,像音色,etc。有節操的萌妹子也說了音色的一些點。我認為其實並不互相矛盾,因為琵琶琴的音色表現力分兩種主要的:高音尖脆的和低音渾沉的。沒有琴能夠做到五點皆具。有的話也是平均用力,那麼這把琴也就沒有自身的特點了。只能分擅長高音或者低音。例如我的紅木琴在高音區非常明亮,我師妹的琴是在低音區爆破力強。這是根據我們的各自特點所做的選擇。

恩,緣分也是很重要的。好琴可遇不可求。能夠合眼緣,抱在懷裡覺得舒服就買下吧。新琴來的時候帶著木香,彈久了身上也會有那樣的氣質。彈奏的時候能夠平心靜氣,修養身心。彈琵琶的真諦或許就在此吧。

一把琵琶說盡人間悲歡,看盡人情百態。配上一把好琴真心去彈奏,想必是極好的。

時間不早,有缺漏再補充。


如果剛剛入門,那麼去琴行挑一把幾百元左右的練習琴就可以了。

如果有一點的功底,打算長時間學習,那麼選琴技巧中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去琴行!

重要的要說三遍~

買好琴不要去琴行!

買好琴不要去琴行!

買好琴不要去琴行!

一把好琴可以跟你一輩子,所以,如果不是一時腦熱想學琴玩的學生黨,盡量砸錢買把好琴,就算學個十來年後就不碰琴了,一把好琴放著也有收藏價值。

那麼何為好琴?

一看材質,好的有老紅木、紫檀。如果對紫檀的木紋顏色看不懂也不會測

檢的話,還是請會看的人一同挑選,因為目前紫檀料太少了,不免有以次充好的。軸相還有以牛角、牛骨、象牙等製作。頭花分有象牙、玉石、骨料等

種。珍子分有象牙、紫檀、黃楊、紅木等幾種。。

第二看音色,滿足尖、堂、松、脆、爆五種音色,音量不是最大,但反應靈敏,音色厚實。

三看廠家,幾個名廠出的琴比較靠譜

四看緣分。挑一把上手的,適合自己的好琴很重要,就像比武時候挑一件趁手的武器,最好在一批備選的琴中一把一把試過去,用自己最喜歡的曲子來試。

先答這裡,有空繼續補充。


挑材質和音色。首先看材質,如果不是紫檀或者上好的紅木,基本不可能是好琴。接下來再聽音色,一弦是否清亮,每根弦的共鳴音怎樣,泛音音色如何,等等。最後注意一下琴的構造,比如弦與象、品間的距離是否合適等。一般來說一批琴幾十把里才能出一兩把真正的「好琴」,遇上了就是天意啊。 ps. 建議不要在琴行買琴,基本都是挑剩下的。好琴早在老師傅家裡被挑走啦~


夢斷碧紗櫥,窗外聞鵜鴃。

清怨托琵琶,怨極終難說。

——琵琶美人圖 唐寅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胡人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後改名「琵琶」。

琵琶最早由西域傳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昭君出塞,遠嫁西域之時,帶有琵琶,有詩云:「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琵琶背板用紫檀、紅木、花梨木製作,腹內置兩條橫音梁和三個音柱,與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紅木、牛角、象牙或老竹製,內側開出音孔,又稱「納音」。琴頭雕有壽字、樂字、蝙蝠、如意,鳳尾等樣式,有的嵌翡翠寶石。琴頸稱鳳頸,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屬,背面有鳳枕附屬。相用牛角、紅木或象牙制,品竹製,是音位的標誌。全長約96厘米。

五弦琵琶

漢魏之交之時,五弦琵琶由西域樂人經「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隋書·音樂志》。公元五六世紀時盛行於中原,後流傳到我國的南方。

在唐代,我國有多種樂器傳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傳入日本的螺鈿紫檀琵琶,藏於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這張用紫檀木製成的五弦琵琶,工藝精細,通體施有螺鈿裝飾,腹面上還嵌有一騎駝人撫琵琶的畫面,它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雕花局部圖:

20世紀3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曾製成一張五弦琵琶,3個琴軫在琴頭右側,兩個在左側,改子弦同音為加添一條低音弦。由於戰亂及其他原因,這張五弦琵琶已失散無存。

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是因演奏民間音樂「福建南音」而得名。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橫抱姿勢,因而又有「橫抱琵琶」之稱。

南琶琴身長93~104厘米,琵琶頭為鳳尾形,曲頸,共鳴箱呈梨狀,但腹部較寬闊。背板以前採用松木挖空製成,現已多用較硬木材製作。面板使用桐木,當地稱為「簧板」。琴須頸正面有4個相附屬,面板上、中部,橫膠著10個音品,多用象牙、玳瑁或竹材製作,稱為「音子」。在品的兩旁各開有一個月眉形的出音孔,稱為「簧孔」。

南琶的演奏風格古樸、獨特,音韻有敲擊鐘磬之風味。彈奏技巧主要有彈、挑、摙指(快速彈挑)、點指、撻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相當於豎抱琵琶的「扣」)、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響琶 月琶 高音琵琶

響琶:在琵琶的基礎上,將原來僅起音響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夠振動,縛弦也改為能上下移動,以增大琴的音量,並能採用大提琴的定弦法。

月琶:具備月琴和琵琶兩種樂器的優點,可以按琵琶的傳統方法來定弦和彈奏,也可採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發音比月琴鏗鏘有力,音量宏大,音質純凈,音色清脆、飽滿而透亮、最適合與京胡合作為京劇伴奏。

高音琵琶:琴身右上部為新月形,腹面上開有音孔和音窗,琴內音柱可調,發音比一般琵琶高一個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動聽。

電琵琶: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風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裝了一些電器元件,拾音器置於靠近縛弦的琴弦下面,通過電磁感應把琴弦的振動轉變成電訊號,然後經擴大器和揚聲器發出聲音來。為避免由於共振而造成的混響,電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減小了共鳴箱的容積,使音質更為純凈。電琵琶的音色柔潤優美、晶瑩剔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琵琶藝術

琵琶藝術產生於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但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一門藝術,而是與傳統文化在諸多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琵琶-書畫

拿浦東派琵琶藝術來說,其對琵琶的指法要求及其嚴格規範,右手完全靠指尖快速有力地過弦,左右手的一切變化都只以指尖運動為基礎。在書畫家的作畫時,執筆的要領,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中指勾住筆桿,無名指頂住筆桿,小指抵住無名指。五指要有力,手掌空虛,要求「指實掌虛」,書畫用筆的一切變化都是建立在正確的執筆方法和用筆的基本功上。書畫的指法與琵琶的指法有著神奇的一致和相通之處。

還有一個是用墨技巧,用墨最基本點是濃淡相兼,濃淡自然。濃墨雄強勁健,力透紙背;淡墨虛靜高遠,飄然欲仙。力圓則潤,勢疾則澀。書貴在意,書以韻勝。浦東派以指法豐富而細膩著稱於世,僅左手「捺」就有「打」、「捺」、「印」三個層次,「吟」有大而快、小而快、大而慢、小而慢等等。不同的組合,不同的變化使曲目層次分明,婉轉動人,高潮迭起,有空間立體感。講求反差對比,又注意過渡平滑。發音響亮而不燥,聲音細微而不濁。快而清晰,慢不間斷。武曲中有文彈,文曲中有武彈。剛中帶有圓潤,柔里飽含骨氣。琵琶藝術,雖無色卻有繪畫一般的絢麗;雖無形但有書法一樣的恢宏。

琵琶-弓箭

弓箭是幾萬年前的狩獵工具,後又以射程長、射速快、精準好而成為重要的古代戰爭兵器。在古代箭術中,完全用手指拉弓並捏箭定位,限制手腕運動,指頭的力量和細微調節能力決定箭術的水平高低。浦東派琵琶對指頭的力度和速度要求也反映出功夫,彈挑掃拂同樣限制手腕擺動。

箭術中的身體端正,穩固從容,動作舒展,用力講究在琵琶中也一樣,演奏時不容搖頭晃腦,眉飛色舞,目的是不干擾聽眾的聽覺感受,以優美的琴聲來打動人。琵琶藝術體現了弓箭文化「陽剛之美」,瞄準「音響」這個唯一目標,注重「傳神」這一根本要義。所以,在傳承中堅持穩重如山,從不矯揉造作。

如果說古箏是古典樂器中的淑女,那麼琵琶則是古典樂器中的巾幗英雄。琵琶精緻的外表似女兒家般婉約秀美,骨子裡卻蘊藏著男兒般的雄渾剛強。

琵琶演奏出來的曲調時而清脆婉轉, 優美動人,正是女子安靜柔美的一面;時而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正如男子般高昂雄渾,果敢利落。琵琶正是樂器中文武雙全,獨一無二的巾幗英雄。

唐代琵琶演奏技藝超群,高手如林,盛極一時。古詩中寫道: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銜花金鳳當承撥,轉腕攏弦促揮抹。

——李紳《悲善才》

五條弦上萬端情,捻抹間關漫態生。

—— 張祜《王家五弦》

徵調侵弦乙,商聲過指攏。

——張祜《五弦》

落盤珠歷歷,搖佩玉錚錚。

——白居易《和令狐僕射小飲聽阮咸》  

四弦不似琵琶聲,亂寫真珠細撼鈴。

——白居易《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戶》 

鐵擊珊瑚一兩曲,水寫玉盤千萬聲。

殺聲入耳膚血寒,慘氣中人肌骨酸。

——白居易《五弦彈》

大聲粗若散,颯颯風和雨。

小聲細欲絕,切切鬼神語。

——白居易《五弦》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絛。

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書琵琶背 李煜

音樂乃藝術之靈魂,琵琶藝術蘊含古典音樂之靈魂與精華。從琵琶與書畫,與弓箭的融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古典藝術讓我們領略到先賢們的智慧。琵琶藝術,不斷傳承,琵琶之美之於古箏之美,是愈加多變的古典音樂風格,古代女子豐富的藝術追求,美學追求也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不斷進步的古典藝術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傳承也會更加豐富完善,琵琶藝術也將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古典藝術下的一枚瑰寶。

更多古典文化 樂器交流可以加 古典美人館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MHXWzkzE-BGDrQit9yAi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MHXWzkzE-BGDrQit9yAi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造價越高、木材越昂貴肯定有貴的道理,如果我自己挑琴就選聲音喜歡手感好的琴 額還要好看~然後價錢不要太貴,可以接受就行。每個人喜歡的聲音和手感都不一樣,挑琴還是因人而異,或者照我來話就是看緣分 嘿嘿…


合眼緣最好,越名貴的木頭一般音色越好,其它基本對音色影響不大


琴的音色跟木頭還有面板的共振效果都有關係 我的琴是整塊紫檀的 面板不薄不厚 彈起來聲音大音色又好 另外如果你喜歡比較清脆的可以換鋼絲弦 我鋼絲鋼繩都用過 現在除了一弦是鋼絲二三四弦都是鋼繩

不過不要一味相信木頭好琴就好…還是要去試一試彈一彈才知道的…

另外琴出廠以後很有可能品味有點不準 可以自己敲下來再用502粘上去(我老師一直都是這麼做的~)不過音色好的琴很難得 我這把當時是我老師去挑的 他換了好幾把琴了 說一直沒找到和我的琴音色差不多的 所以買琴也要看緣分的~


顏值最重要,你看著覺得質感好的絕對是把好琴


推薦閱讀:

很喜歡琵琶 但是選擇了古箏 ,一年左右學到了五級,開始能上台表演,不知道能不能同時學下琵琶?
吉他,琵琶和古箏哪個難,哪個簡單?
怎樣評價劉德海?
琵琶的二三弦能彈輪指嗎?
25歲了我想學琵琶,算是異想天開嗎?

TAG:琵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