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有哪些暢銷書,讓你讀過以後感到「名不符實」?

本問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2017 年度盤點」,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顯然是《巨嬰國》。

高中的時候看完了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系列,覺得看到了新視角。大學的時候陰差陽錯被調劑到心理系,發現一些事情並不如他說的那麼絕對,但回想時也覺得他的觀點讓人很有啟發,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老一套,不免讓人失望。

今年也是「巨嬰」辭彙非常流行的一年:立個「巨嬰」的筐,然後把所有問題都往裡裝,讓很多原本就懶於面對家庭問題的人更加疏於去發現和探索日常問題背後的複雜原因。看起來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只是給出了問題的標籤,讓人誤以為,貼上了標籤,就有了解決辦法。

不過後來這本書被下架也是讓人唏噓。大概也給所有不鼓掌的人立了一個警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看完之後,被這本書嚇到了,彷彿進入了一個未知的領域,見到了很多腦洞大的東西。

可是仔細想一想。

書中作者的朋友,一位『物理學家』,經常跑精神病院找病人聊天 。

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的時候會思考多維宇宙。

一位正常人想做個顱骨穿孔減輕顱壓。

對不起,我見過的精神病人只會在路邊的垃圾堆里流口水。

作者極度神化了精神病人,讓本就沒見過精神病人的普通人認為精神病人好像有超自然力量。

當小說來看還是寫得很好,但是真要把它跟心理學扯上關係,

不存在的。


大冰的《阿彌陀佛么么噠》

矯揉造作 無病呻吟

這本書就是來撈錢的;)


一些當紅明星的自傳吧


書腰越玄乎的,這書的質量就越懸乎。


《島上書店》,《無聲告白》

這兩本書的封面都說感動上千人人、治癒多少人、震撼人心等等。

然而我,為啥我讀完後,沒有任何感覺嘞


2017年被貴圈大佬 @華·伊文斯 安利了《三體》。

是很好的作品,科幻作品寫到這個地步非常不容易。我讀科幻作品不多,但是我所知道的當代科幻作品中達到或接近這一水準的不多。我也完全理解它的暢銷:這確實是一套看起來相當爽、相當過癮的作品。

然而本書明顯被過譽了。以前聽到過很多對這套書的批評,當時不知道是黑還是真的,現在看來多數是有道理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缺乏文學性,和浪漫主義時期以來的文學名著比,還是更接近通俗網路小說的風格。這是也是作者人文積澱不足、寫作功力不濟導致的。但是換個思路來說,如果作者專註於文字的錘鍊,恐怕就難以有精妙的科學想像了。

本書還有一個爛尾問題。《三體》第三卷的結尾簡直不忍直視,這是這套書最大的敗筆。這比網路小說寫不下去就讓隕石把所有角色砸死又有多大進步。據說作者也對此很不滿意,並歸咎於出版的節奏問題。這段也是全書裡面最不「硬」的一段。

這本書還有一個小的風格問題,那就是不夠「硬」。可以說這個硬度已經介於金剛石和剛玉之間了,而就差那麼一點點。全書很多情節都或多或少留下點兒科學性問題,讓人看著有點奇怪——它要是特別不科學,完全架空,倒是也還可以,就是這樣基本硬的科幻,有點不太對的、沒解釋清楚的地方就顯得很突兀。飛絲的化學實質是什麼,太陽放大器的物理實質是什麼,人列計算機的錯誤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是讀者非常焦慮想知道而作者沒有說服讀者的——我不是說要把公式一條條列出來,再數值計算一番,但至少你得把讀者忽悠到願意相信你。

最後一個問題是,作者對於學者和學術界的想像是刻板的、誇張的、失實的。我和學術界初級、中級和高級的人都有接觸,他們大多都是普通人。有的人也奇怪,但是不是那樣的奇怪模式。在這樣一個現實化的敘事風格中,加入一些臉譜式的學者人物感覺是對作品人物塑造水平的損害。

《三體》是非常好的作品,可能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但這樣的作品畢竟還是快消類商品,是獵奇文學,還不能進入不朽作品的序列,更不是不可被超越的作品。作者本人也不能因為這一套作品直接被奉為大師,他下面必須寫出水平更高的作品才可以。水平更高的作品,我們的作者裡面絕對是有人能寫出來的,頂部還有很大空間!


所有的雞湯水文啊!!!大冰的作品,盧思浩的作品,我看的時候反正只有一個感受:這什麼玩意兒!


《烏合之眾》

和《巨嬰國》令人不喜歡的原因一樣:

作者背著心理學者的名頭,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用心理學的技巧。

但講的不是道理,普及的不是知識。

為了觀點犀利,不惜以偏概全。

這就是典型的噱頭著作:看了好像恍然大悟,實則對一切於事無補。既不能修繕形而上的「道理」,也解決不了現實生活中的任何困境。

和孩子摔了跤,爹媽玩命打水泥地一個路子。


以劉同 盧思浩 為代表的這一類青春勵志文學的暢銷書……講真看完感覺就像是喝了一杯白開水一樣


2017年:11月,我打開了知乎的大門,裡邊有很多嶄新的視角,給了我新的啟發,讓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但是我不得不說,你們關於很多書的評論實際斷章取義,請先確定自己立足的觀點,再審視自己的水平,從實際出發,捨棄自己都不太懂的學問。事實上再過幾年,這裡還不如貼吧。水軍誕生了,真理就只剩下冰山一角,甚至還有人打廣告。不得不說,知乎是我2017看過的讓我失望的作品。算了,也是我個人期望太高。沒幾個老外再這種媒體上學習的,公開課,TED,也不過精神鴉片青年文摘。遠水減不了近渴,實踐出真知,我開始信奉馬克思主義哲學了。萬惡的資本主義。


《孩子們的詩》刷遍了朋友圈和空間。。好些個報刊也介紹過。買了以後發現出彩的也就只有朋友圈裡介紹的那幾首


《一個人的朝聖》

如果這部小說是短篇的話我會覺得極有意思

談信仰談生活

可這是一個長篇…

我合上書的一霎那,內心是:

老子終於讀完了啊!!終於見到奎妮了啊!!

無聊拖沓

這是我的感受…可能是我經歷太少,很難產生共鳴?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反正我不喜歡

忽然想到

這本書和《阿甘正傳》中珍妮離開阿甘後,阿甘開始不斷奔跑的情節很像。他們都是失去了生活前進的方向,進而把生活的信念寄托在跑(走)這個行為上。兩者甚至在跑(走)的過程都有些相似…

幾分鐘的電影片段,活生生被作者脹成了一部小說(?_?)


感謝邀請。

不過我從來沒有看過暢銷書。

我覺得與其在知乎上問這種問題,不如放棄探索暢銷書的好壞,只看「長銷書」。

什麼是「長銷書」呢。我看到有一個答案是《巨嬰國》。我個人覺得武志紅既不學術,也不文學。與其想了解心理學,不如看克萊因,維尼科特吧。我覺得《嫉羨與感恩》,《寫給媽媽的心靈課》就是長銷書。嚴謹,而經過時間的歷練。

再比如,有一次,有個題主邀請,想追一個自稱是「包法利主義」的女孩,問什麼是「包法利主義」。其實可以去看看福樓拜的小說的。真的。

再比如,納博科夫,馬爾克斯,魯迅,錢鍾書……在我心中都是長銷書。說句有點極端的話,現存的作家中,除了余華,村上春樹,北島(當然都是個人有娛樂性的口味)…其他我讀的極少。

因為如果擔心讀到不好的書浪費時間,就遠離暢銷書吧。但是僅僅為了閱讀快感,那也很好啊,但也就不用問這個問題了。


大冰的《好嗎好的》

文字差,太矯情。能對在校大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吧。還搞了啥五百所高校演出還是啥的。也來我們學校了,但大冰本人並沒有來。學校里的大學生都瘋了一樣。聽聽歌還行。回來借了本 好嗎好的 看了兩頁就還回去了


《三體》三部曲

哪裡是科幻嘛,簡直就是現實

欽佩大劉

/滑稽


島上書店,還買一本送朋友,後來自己買了一本看。。。。看不懂感動的點在哪。

以後送人之前還是要自己看過啊,不能信宣傳誒!


張皓宸《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

我看它的封面很好看就暫時忘了之前《我與世界之差一個你》的智障,在網易蝸牛讀了幾頁就放棄了,還好沒買回家。


三體

書還行

就是感覺這本書黑跟粉都挺睿智的

黑子笨的黑都黑不到點上,腦殘粉漫天刷屏拉仇恨


凱文凱利的《失控》

太話癆了


推薦閱讀:

人類是否真的會因為遭受巨大打擊而變壞?
男朋友特別突然說要分手,還不願意當面說 ,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男朋友說我「喜怒無常」,我控制不了有時在氣頭時的「冷漠」,應該怎麼做?

TAG:閱讀 | 心理 | 2017年度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