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蘋果公司針對「為保護電池而降頻」事件發佈道歉信?

最近各大新聞都在曝蘋果的「為保護電池而降頻「事件,更有新聞曝出消費者投訴蘋果的這一做法可能會引起蘋果公司破產。如何評價蘋果公司針對「為保護電池而降頻」事件發佈道歉信?


1、蘋果一直都很高傲,這次及時道歉,態度較之前有較大轉變。放在幾年前恐怕會打死也不說什麼,反正要買iPhoneX的還是要排隊買。

2、不過,道歉了不能說明蘋果不是為了強迫大家換新機,而降頻。因為如果真的是電池問題的話,這個降頻動作應該在多年前發布新iPhone後就一直有,而不是近年才有。同時,看友商,大家的電池都是一樣的原理,為什麼就蘋果需要這麼干?目前摩托羅拉、HTC已經明確回應不會這麼干,期待更多安卓廠商回應,從技術上回應,降頻不是必要的。

3、換電池降價,不過是一個看上去與此次事件有關的福利而已,蘋果沒有虧,只是賺得更少了。iPhone不會因為用久了而隨機關機,只會因為用久了續航能力大幅下滑(一個合理的質疑是, 蘋果是否有動手腳?)人們換電池是因為續航不行了,與這次事件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好伐。蘋果這次順便降價,主要是體現出要給大家降頻,是因為電池問題,而不是逼迫大家換新機吧,動機是啥誰知道呢?當然,218的價格確實很便宜,此前第三方如e修大師換電池比這個貴。這意味著第三方維修未來主要賺換屏幕的錢了,蘋果換屏目前價格依然畸高無比,應該也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4、對於手機行業的借鑒:以後不論動什麼手腳,都讓用戶知道!用戶的知情權至關重要,否則就算你的動機是好的,行為是好的,用戶也不會吃你這一套。


希望華為可以學習下如何發表聲明


契機:蘋果的道歉信

iPhone的道歉信發出後,Apple股價應聲而跌。

有趣的是Apple watch 的卡片式錶盤很忠實地把蘋果股價的急劇下跌推到了首屏。

背景:「折磨式促銷」,行業的潛規則

讓用戶的舊設備變慢來間接促使用戶進行硬體的更新換代這事情,當年做的最過分的其實是win-intel的聯盟,手段也遠不止是變慢這麼簡單。

而這也不是win-intel的專長,在網路遊戲里,這種先讓用戶「爽」再讓用戶難受,從而誘導用戶消費的手段更是標配套路,而且因為大多數遊戲的研發和運營成本極高的原因,對國內的大多數遊戲公司而言,不具備這個套路的遊戲,可以說是無法生存。

這個套路,我稱之為「折磨式促銷」。

信條:對用戶體驗的堅持

而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之所以切換到蘋果陣營使用mac+iPhone+iPad+watch,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蘋果更安全、更可靠、更耐用,並且也因為他們一直保持著高利潤率和高增長,他們是因為重視用戶體驗所以得到了用戶對品牌的價值認同,也得以保持了高利潤率和高增長,所以我也相信他們可以不依靠那樣的手段去折騰用戶。

從2007年開始用iPhone一代到喬布斯離世前,我自己的使用體驗是,蘋果並沒有在使用此類伎倆,更多是靠新的,激動人心的產品特性以及品牌的價值認同讓人們自發地去更新換代。

iPhone一代我用了將近4年,直接跳到iPhone 4,期間我個人認為沒有刻意的變慢。

之後我用了4S、5、6、7。

在喬布斯離開前的iPhone一代、4、4S我都沒有感覺有所謂的刻意變慢。

動搖:最有權威的偏執狂離世後,還有其他偏執狂能在堅持住嗎

喬布斯離世的那年,我有幸參加了福建電視台一檔,當時主持人問我: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會沒落嗎? 我的觀點大致是:我相信喬布斯的信條在團隊里是能夠傳承的,即使長遠來說可能會逐漸沒落,但也不致於那麼快。

然而不久後,這個判斷就開始動搖了。

這一切是從iPhone 5開始的。

首先是,iPhone5低質的選材。

然後是iPhone 6S推出後iPhone 5顯著的變慢,尤其是女性用戶的iPhone 5 極其明顯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之後的iPhone 6雖然在工業設計上又扳回一局,但6S、7、7red、8疲軟地靠顏色來消耗以往的品牌積累,已經讓我感到這中間醞釀著的衰敗氣息。

而昨天,這些發酵了很久的問題中的其中一個開始以較嚴重的形式浮出水面,讓我不禁對這個我無比熱愛的品牌產生了深深的擔心。

我認為這意味著蘋果的下坡路開始的比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預期的都要快的多。


29美元的電池能賺到瘋,這是營銷不是道歉吧。


推薦閱讀:

蘋果6丟失了,別人撿到能刷機之後繼續用嗎?
蘋果有權力驗證 iPhone 內存是否經過用戶自行替換么?
淘汰掉的iPhone可以有哪些妙用?
同樣是應用分發,Mac App Store 的生態環境不如 iOS 嗎?為什麼?

TAG:蘋果產品 | 蘋果公司AppleInc | 蘋果售後服務 | 蘋果產品設計 | 蘋果產品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