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些因素會阻止未來糧食產量的增加?


崔永元,,,


包錢崔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錢]農民收入低,錢少;

[崔]沒有基本科學素養但是影響力大的人;

[災]災荒年。


首先表示作為一直默默潛水還不太會玩知乎的豬對被邀表示受寵若驚,Anyway,謝邀~

哪些因素會阻止未來糧食產量的增加,包括但不限於:

【天時】全球氣候變化(溫度/降水等)、水資源危機(水量/水質/水利用率等)、環境污染

【地利】土壤質量、耕地面積等

【人和】農業政策(補貼/農民收入/進出口/轉基因/技術升級等等)、飲食需求(轉基因/進口/有機/葷素偏好等)、農業技術(生物技術/機械設備升級/規模化機械化等)、思想觀念(職業優越感/投入與獲得是否均衡)

最後,其實有人認為目前全球生產的糧食足以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問題更多地存在於分配和浪費上面。

以上。新年快樂!


我是一個地道的農村80末,糧食的重要性是不用說的,但是它的重要性卻是幾乎所有人都不能真正理解的,因為現在是太平盛世,起碼中國是。

中國現在每年都會報道糧食產量幾連增,這個是真的,只是稍微有點誇張。糧食的產量因為越來越科學的管理和種子的研發在逐漸的增加,但卻由於耕地的減少對全國總產量是有影響的,國內的糧食跟國外的糧食市場幾乎是沒有連接的,而且國內生產的糧食只夠咱們自己吃的,像大豆玉米等,每年還在大量的進口,並且逐年增加,所以為了糧食安全,國家已經非常嚴格的管控耕地紅線。

未來會影響產量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不可控的因素,當然就是天災類型的,如旱,澇,各種害蟲。然後是人禍類,這個就比較複雜了,如被火燒被破壞,假農藥假種子,沒有管理到位等。雖然很多因素會影響,但我相信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會越來越多的因素被克服。

說個題外的,糧食方面現在不可不提的就是轉基因,轉基因對人體的好壞不去爭論,它對糧食的改進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向,只是現在技術還沒到家。


農業部總經濟師:農業發展環境發生變化 不能再追求十二連增

2015-04-09 土壤觀察

導 讀

2014年我國進口1 億噸糧食,據專家估計,其中僅一半是國內供需缺口拉動的「必需進口」,另一半是內外價差驅動的「非必需進口」,從而造成「邊進口、邊積壓」、「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怪象,原有支持調控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3月9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作了題為《轉方式調結構加快「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的發言,文字如下:

由於「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我國糧食連續十一年增產,農民收入連續十一年快速增長,對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今後我們不能再追求「十二連增」,甚至「二十連增」了,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的轉型升級。

一是資源環境透支嚴重,發展方式須儘快轉變。

我國年化肥使用量佔世界的35%,相當於美國、印度的總和;農藥利用率僅35%,比發達國家低10—20個百分點;地下水嚴重超采,部分地區地表水和耕作層土壤污染嚴重。

總體上看,我國農業投入品邊際效益明顯下降,環境容量逼近極限,資源約束進一步趨緊,原有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二是消費結構變化,產業結構需作相應調整。

我國居民消費已由數量擴張轉入結構升級階段,在農業上主要表現為對動物性產品消費增加、對質量安全要求提高、對田園風光的嚮往及對農耕文明的懷念,這對農業結構提出了新要求。

三是受國際市場影響加深,支持調控政策要進一步完善。

2014年我國進口1 億噸糧食,據專家估計,其中僅一半是國內供需缺口拉動的「必需進口」,另一半是內外價差驅動的「非必需進口」,從而造成「邊進口、邊積壓」、「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怪象,原有支持調控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增長動因改變,轉型升級具備一定基礎。

2014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我國農業增長已由主要靠增加勞動力和物質投入等傳統要素驅動,轉向主要靠科技和資本等現代要素驅動。

此外,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不斷發展、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此可見,我國農業正在發生轉型,我們應順勢而為,主動調整發展目標、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升級換代。

為此建議:

一、科學制定「十三五」目標,確保糧食安全。

預測2020年我國糧食總需求約7.2億噸,最大產能約6.5億噸。但為了給調結構、轉方式、保生態留出空間,「十三五」可將糧食年產量保持在6.1億噸水平,不足部分通過進口補充,2020年糧食(含大豆)自給率可保持在85%左右。

同時,要做到「四保」:

一要保三大穀物。稻米和小麥自給率要保持在95%以上,玉米自給率要保持在90%左右,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

二要保生產能力。嚴格保護耕地,提升耕地質量,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提高科技創新水平。

三要保產業安全。在消化目前庫存壓力的基礎上,每年新增進口糧食要控制在1100萬噸以內,2020年進口糧食總量應控制在1.1億噸左右,防止進口衝擊。

四要保進口安全。適當分散進口,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增加「權益產能」。

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

一要優化種養結構,增加動物性產品供應,逐步實現糧草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

二要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產加銷銜接、一二三產融合。

三要調整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區域布局再平衡,減少原料和產品的往返運輸,降低成本,減少碳足跡。

三、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實現化肥、農藥使用數量零增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二是全面推進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是構建新型經營體系,提高競爭力。

四、調整政策目標,完善支持調控方式。

我國目前農業支持政策目標是增加產出,政策導向是鼓勵農民加大投入。今後政策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支持方向要實現「兩個轉變」:

即引導生產方式向更加節水、節肥、節葯、優質、安全、生態、高效的可持續方向轉變,引導經營方式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組織化、信息化的現代農業方向轉變,培養農民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營智慧型」生產經營方式。

同時,要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市場調控體系;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根據網路直播文字整理)

文章來源:中新網

近期文章推薦:

回復0403可讀:科學家評估氣候變化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

回復0401可讀:國土部副部長:土地「國情」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

回復0331可讀:國家「南方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行動在湘啟動

我們是「土壤觀察」(turangguancha),歡迎關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轉發給好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我覺得是兩個tou吧,一個是投資,土地,技術,科研,教育等各方面的投資,一個是頭腦,就是要拓展我們的思路,改變思維,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農業經營的模式,消除限制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各種錯誤思想,比如排名第一的答案等


作為一個農2代,我爸說種一年地(8畝)利潤不到2萬(誇張了,問了我爸大概是1萬或者1萬多。當然,也有可能賠本,比如去年),這還是年成好的情況。實在是沒有繼續種的動力!


最可怕的就是崔永元這類無知又有影響力的傻逼,相信我,如果全世界除了他都是高中時學理的,正統的學過生物這門課的,都會對他不屑一顧。

雖說我的情緒的確影響了我之前的這份答案,但我承認的確把對崔永元的不爽遷怒到了一個龐大的群體。我並不否認高中時文科科目的難度,也的確很佩服那些在理科學業有餘的情況下去學文的高手(沒錯,我認為能學理還學文的都是高手),在實在不想更詳細的解釋我的想法的情況下,我想說,高中不分文理全學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吧。畢竟現在能在社會上展開討論的科學問題說實話用高中知識幾乎都可以回答,關於轉基因的問題的回答我真的只見過兩種人:不屑一答的理科生,因為這的確很好解釋;不置可否的文科生,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分析這個問題。


1.需求的不斷增加,不僅僅是人口數目的增加還有對蛋白質的需求的增加。肉類的生產比素食要消耗更多的資源!所以西方國家素食越來越多,國人很不理解。2.資源緊缺,尤其水資源。國內西北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地下水位下降了幾百米,導致沙漠化等生態破壞的問題。3.全球變暖,對生產產生更多的不確定因素。4.不合理的土地管理導致土壤退化.5.沒人種地,尤其年輕人種地的越來越少!!!暫時先想到這些。說到轉基因,其實無非是一種技術,我覺得人們過多地討論了它。沒有一種技術是完全不存在風險的,所以它有風險並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據科學家官方說法基本都表示對人體無害,我個人的態度也是表示樂觀。關鍵是如何利用好這個轉基因技術更有效地生產糧食餵飽地球。未來的糧食生產面臨種種挑戰,資源是有限的,需要大家的重視和努力!


對於這個問題里小崔被黑,我很失望。關於知乎的貌似中立,我也是領教過的。所以,就不多加評論。只說說為什麼我支持轉基因標註(注意,不是反轉基因,但是可以看做反對的一種)。

1.轉基因的必要性。我們缺糧食嗎?不缺!從世界範圍內看,我們不缺糧食,缺少的是糧食向貧困地區流動,或者說政治問題。而這些地區,其饑荒的本身恰恰是本地其他因素決定的。所以轉基因本身並無實際需求。我很不理解,政府強力推行轉基因到底為什麼?

2.因此,轉基因的實際意義在於經濟利益,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本身。儘管我本身對轉基因有一定了解,但是我認為討論轉基因從技術上是否正確毫無意義,因為如上所述,這就是由經濟利益推動的技術進步,其技術進步性不容置疑。就如同電話一定超越平信,手機取代bp機一樣。所以別跟我說什麼不懂轉基因。

3.讓崔永元和專家辯論毫無意義。轉基因涉及公共安全,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置疑。專家儘管可以做出保證,但是專家的保證也不是萬無一失,比如ddt的使用,反應停的上市。既然如此,就請專家保證轉基因一定不出問題。鑒於以上的黑歷史,專家做出此類保證是不靠譜的。

4.對於此類事件做出絕對保證的,一定不是合格的專家。科學家是拿數據說話,不是靠下結論。科學史本身是一部證偽史,大膽預測和小心求證才是科學家的本分。

5.轉基因無害的論證過程極其錯誤。當我們要證明轉基因無害是個絕對結論,那麼我們需要用隨機樣品來證明任何一個隨機轉基因設計都不會引發損害。但是我們的驗證結論方法是用一個反覆驗證過的特別轉基因來再次驗證其無害,說明其他轉基因也無害。這是科學上極不道德的偽造數據的做法。如果我遇到這種論證法,直接斃掉,根本不看其結論是否正確。

6. 轉基因的問題,一直在被蓄意誘導為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但真正的問題不在這裡,而是轉基因在何種條件下可能會產生錯誤,是否經歷充分驗證。顯然,從長期看,對人種,遺傳無害的轉基因產品應當支持。但新的轉基因產品並未進行過此類驗證。那麼人們應當對此表示密切的關注和足夠的謹慎。


國外的進口糧食。

****************************************************************

2005年的時候,中國糧食收購價和進口價差不多。現在中國糧食收購價已經顯著高於進口到岸價。

根據邊際效應原理,繼續增產,就需要繼續投入更大資源。

繼續增加投入提高產量,中國將會像日本那樣,吃顯著貴的高價糧,每年國家將要向糧食巨額補貼。

*************************************************************************

由於國內外的顯著差價,中國的大豆已經基本放棄不種了。中國「連續增長」的玉米稻米產量,是以大豆種植面積連續減少為代價的。也就是,原來種大豆的地方不種了,換成種玉米,於是「糧食」產量增長了。

如果把大宗農產品總量合計,中國的(大豆,油菜,棉花,小麥,稻米,玉米,飼料),是否增長了都不一定。有時候只是把大豆棉花換成了種「糧食」。


我在鶴崗北大荒呆過一陣,以前也種過……說一個可能不太受關注的問題,大包制和精耕細作。土地承包很瘋狂,但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背後,對土地的細緻操作被忽略了,(我看到的可能片面)土地貧瘠了,不上化肥就沒有產量,生產模式很粗曠,大部分的農業從業人員素質不是很高…比如科學耕種,而且有些提出來了也落不到一線人們的重視和較好的執行。做個比喻,悉心的畝產1300-1500,粗放的也許只有900-1200。但是包地的也說了,實在看不過來,細作的人工承擔不起。矛盾產生了……算影響因素不?

但是我在吉林也看到了較好的一面,雙隴實驗田什麼的,還有農業技術人員。挺高興,中國在改變,能看到。算正面因素。

題外話:我喜歡崔只是因為他自嘲的那句,這孫子誰啊~轉基因…我家自己種菜自己吃,老家給送糙米,對轉基因的有戒心,和平推廣我喜歡,但是你們給我的感覺,和醫托,安利,朋友圈的代購,淘寶刷單有什麼區別!

圖片上傳太慢…要是有人看的話,我就傳點200w像素的藍天,不p


我想可能是農民的孩子都不願意種田了吧!


第一是自然環境問題,現在污染嚴重,綠色安全食品是現在人們追求的目標,但是由於污染問題,生產出來的糧食也是會收到影響的,購買力就會下降,產量就會相應減少。

第二是勞動力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往城市裡走,寧願在城市裡打工也不願意在農田裡耕耘。


看了排名第一的答案,意識到了崔的陰謀


計劃生育才是阻止未來糧食增產的最大元兇

.

畢竟再牛的飯桶,食量總是有限的。

抖個機靈玩玩!~居然沒有個贊的!難道贊同老崔真的就不待見?

~~~~~~~~~~~~~~~~~~~

小知識,

短期上的增產是必定。

狹義上的增產,我記得有報道稱 袁隆平的新一代超級雜交水稻的覆蓋率尚不足30%。覆蓋率提高的話糧食增產不是問題。

廣義上的增產,土豆也將納入糧食範疇之類,在糧食這個範疇又多了一個家族。廣義上的糧食還是增產了!

長期的減產是必然的。

人口紅利的消失,作為商科生可以指出供求關係必定影響糧食增產。

~~~~~~~~~~~~~~~~~~~

再說說科學~

第一,糧食工業化~據說大有可為,鄙人沒有詳細數據,只是看一些美國鄉村劇覺得工業化確實有發展。我們家族搞的育苗基地,倒是實實在在的失敗了,唉~

其二,糧食多樣化~增加糧食的多樣化,確實也是解決糧食增產問題,比如古時候的五穀雜糧,後來的玉米,現在的土豆……

其三,黑科技(轉基因大米),首先我也不提孟山都資助某肘子和松鼠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我只提「能量」守恆定律!轉基因無非就是兩項,增產和抗蟲。

首先說抗蟲,你抗了這個蟲,抗不了那個蟲,即使你抗得了所有的蟲,鳥兒沒蟲吃,根據守恆定律,照樣吃穀子!不然當年為啥麻雀是四害之一?恩是不是還要裝個驅鳥設備,或者增加個抗鳥基因?連鳥都不敢吃的植物,你敢吃一輩子么?

增產,漲多少穀子就要多少化肥~君不見 種植雙季稻的田,在使用化肥的情況下田地每年薄三分 種個幾年就要讓田休息一年。根據能量守恆定律 轉基因有多大產量按比例就必須少種多少時間,別認為這是金坷拉!

有人提到能量守恆定律 我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僅僅只是吐槽啊~ 說的好像轉基因可以拯救世界一樣!~ 我確實不了解 轉基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但我知道我能用除草劑除草,我知道除草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毒,能不能直接吃。作為學理科的差學生,我無法記得轉基因是否有害,但是人不是上帝,無法全知全能。以下 為百度百科

用轉基因生物製造的產品也存在危險。

基因修飾過的牛生長激素,被注射到奶牛體內以提高牛奶產量,造成了奶牛不必要的疾病,提高了牛奶中IGF-1(促生長因子-1)的濃度,IGF-1已知與人類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關。

硬幣是有兩面的,有益的一面必然有有害的一面

事實上最早商業化種植的幾大類轉基因作物已經威脅到生物多樣性,這是越來越無法迴避的事實。當然如果你覺得只要你過得好其他才懶得管的話我也無話可說。

當然轉基因事實上已經不單純是科學問題了。。。。

那些黑崔永元也是夠了~好像沒有轉基因中國人就活不下去了。別忘了~隆平爺爺正在待命~

~~~~~~~~~~~~~~~~~~~

大年夜的~寫知乎我真的是醉了~有空我還想寫寫 ~畢竟大多數人都喜歡拿轉基因的安全說事~我倒喜歡用經濟的角度來看~

實用科技在人有大量需求的時候發展很快,但中國現有人口紅利消失,大米並沒有大範圍短缺的今天,轉基因大米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並且每年從新育種不符合中國國情,中國的農民有自己留種的習慣,但孟山都公司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商人的本性如此,為了利潤啥都肯干,我就不信僅僅只是添加了幾條基因鏈,連大米的子孫後代都無法自我生長~這真不如袁隆平!

其實我有時候真覺得轉基因沒啥好處,除了上面的問題還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是不是科技走歪了路子,還有別拿專利說事~特斯拉都開放了專利……


其實制約因素有很多的,包括自然條件環境條件(光溫水氣土壤等等),看評論說農民的兒子不想種田我好傷心,有人黑崔我也很痛心,科技是用來促進進步的而不是被用來討論人品的,種不種地跟是不是農民的兒子沒有關係,人要吃飯就肯定要有人去種


如果沒有它,怎麼種莊稼!

只要有了它,畝產一萬八!


我一名學英語的但沒實際接觸過進出口,現想從事糧食進出口方面的工作,請給些建議和指導


謝邀!排名第一的高票答案已經說明了一切!

剛好這兩天看了一期《羅輯思維》裡面順帶提到過這個事情,關於轉基因,我選擇相信科學家!


推薦閱讀:

歐美的畜牧廠房設計、建造是怎樣一個流程?
如何在美國從事農業?買下一個農場可行嗎?

TAG: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