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的建造有多難?

想問的是造核潛艇的技術難點在哪裡?


前言:

1:所有文中的圖片、數據和內容均可在互聯網路的公開渠道中獲取。

如侵刪!如果你找不到,請向百度相關部門投訴搜索體驗不良。

2:敬告各位網特(如果真的有的話),本人接受保密教育多年,理論紮實、經驗豐富、考核成績優良、沒魄力、膽子小、不抽煙、不喝酒、不缺錢、不愛惜名聲(也不介意名利雙收),如果真的想拉攏我或者套話的話,請不要走彎路,浪費你我的時間,直接安排波大條好、貌美氣佳、聲甜活好的女特工聯繫我即可,後果自負哦!

3:敬告各位躍躍欲試的女特工:哥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低於這個標準的就別浪費我的荷爾蒙了

……………………

……………………

===正文===

核潛艇的建造有多難?不用數據說話,真的很難描寫,但是數據又很枯燥,所以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我小時候,特別愛看書,沒事就在家裡裝書的幾個大箱子里翻書看。一次我翻出來一本內容是關於我國研發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建造和試航的紀實文學。內容寫的很詳實,很到位,看了以後我當時就下定決心,這輩子絕對不能子承父業,因為軍工人實在是太苦了……

當然按照墨菲定律,最壞的事總會發生的,所以後來我也成為了一個軍工行業的工程狗。

ps1:關於我爸爸和爺爺的描述,按老人家要求刪除了。總之這倆老爺子經歷都挺豐富的,而且在業務上互相不服氣,然後倆老爺子都對我的業務能力表示懷疑……真tm是親生的

ps2:這本書是我小時候讀的,好多內容都記不住了,憑著印象簡單說一下吧,如有疏漏,請指出。另外不用擔心泄密問題,其實我只是用情懷而不是用數據來說明這項事業的艱難而已。

===分割線===

核潛艇是一個國家核武庫的核心裝備之一,是一個國家能否成為舉足輕重的強國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關於核潛艇的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目前為止從來還沒有被任何國家以任何名義對無核國家交流、共享過(最多也就是幾個老流氓私下裡互相套套話、放個風)。

所以,在各自封閉圈子裡成長起來的核潛艇特別是戰略核潛艇也就繼承了各個國家的基因和特色,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核潛艇的技術封鎖有多嚴格。

那本描寫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書里,我記得有幾個在核潛艇的研發、製造和試航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困難和風險的事件,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所謂的難,究竟有多難……

關於「水滴形外形」

我們的潛艇師承前蘇聯,早期的潛艇都不是水滴形的。核潛艇長什麼樣,為什麼長這個樣子,科研人員手裡並沒有任何技術資料,後來是通過在美國買到的一艘核潛艇航模,讓一位技術精湛的木匠倒模後,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進行試驗,逐步積累數據,篩選出最優方案,最後才確定的外形比例。

關於「某關鍵系統」

我們的科研人員唯一的資料就是幾張模糊的雜誌圖片,裡邊唯一能看到的,也就是幾個控制櫃的外形而已,都過中國山寨能力強,當山寨都沒有參照物的時候,創新能力也就被逼出來了……

關於「潛射導彈」

限於經濟實力的不足,研發的硬體條件很艱苦,科研人員是在一個普通的汽油桶里注水,然後用讓木匠雕了一個縮小比例的木頭導彈模型進行水下發射試驗。(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師傅接的活)

關於「如何確定重心」

核潛艇在水下潛航時,如果重心過高,很容易傾覆,也就是肚皮朝上了。而當時我國的科研院所和造船廠根本沒有能力對重心進行準確的計算,所以最後沒辦法,才用了最笨的笨辦法:所有材料上船前過磅秤,安裝完畢後所有廢材下船後再過磅秤,根據安裝位置和重量一點點的計算出來對重心的影響。

關於「艦員體能的要求」

核潛艇的艦員體能要求很高的,一般人窩在潛艇里幾十天根本受不了。所以潛艇第一次長時間試航的時候,每一個參試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都要嚴格體檢,然後進行體能測試。我單位有幾個當時四十多歲的老前輩為了能夠跟船試航,都是玩了命練習,差點累吐血,才勉強達標通過的。

關於「世界第一的潛航時間」

中國人的設備可能不是最先進的,但中國的人是最具忍耐力和毅力的!所以我們在三流的潛艇里,硬生生的創造了其他國家至今無法超越的潛航時間,我沒記錯的話是潛航九十多天。潛艇靠港後,所有參試的人員都是坐擔架下來的,真的已經是已經到了人類體能的極限了。真的希望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戰士能夠享受到更好的裝備和條件。

關於「極限潛深試驗」

這可能是所有試驗科目里最危險的項目了。據當時的經歷者所說,潛艇出海時,真的是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潛艇在太平洋的某處進行秘密的極限深度潛航試驗,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群人在一個秘密的地點,只有自己一條艦,毫無退路的沉向無盡的海底,要麼成功要麼就永遠的留在海底,再也不會重見天日……

當潛艇接近極限潛深的時候,潛艇殼體傳來一陣陣的轟鳴聲,個別耐壓殼已經變形,潛艇小會議室的門都被擠死無法打開,好多管道的法蘭開始滲水……但英勇的參試人員們還是堅定的守在崗位前,讓潛艇在極限深度下停留了足夠的時間,確保試驗內容保質保量,試驗數據詳實可靠。

後來潛艇緩慢上浮,當回到50米左右的深度時,大家剛剛有點放鬆心情,突然,艦體傳來一聲巨響!!!

經全艦檢查,應是潛艇深潛時指揮塔外殼有一處擠壓變形,上浮後突然復原,虛驚一場……

關於「奇妙的液壓控制器」

這個不是書里寫的,而是我在入職培訓時,一位老前輩給我上課時講的。當時核潛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控制器,負責控制潛艇在潛射導彈時的姿態控制。由於導彈的連續發射對艦體影響巨大,手動操作根本無法控制的住,所以必須採用自動控制。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當時國家用了一切的手段都無法獲取這方面的信息,後來國內的相關科研單位聚在一起攻關了好久,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提出一個想法,採用液壓作為控制手段,複雜的液壓裝置通過引壓管道傳遞的信號,進行一系列的連鎖操作,最終實現了艦艇姿態的全自動控制,並且實現了保險功能,一旦出現意外,控制器能夠立刻鎖死發射程序,確保艦艇安全。

說了這麼多背景,可能有點跑題,但是也只是為了從側面說明一下只有一個擁有全面工業體系、研發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國家具備研發核潛艇的基本條件,通知只有具備鐵一樣的意志和魄力,才能頂的住種種壓力和困難。真的不是哪個國家都能夠擁有如此龐大而又全面的工業體系,不是哪個國家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科研能力和試驗能力,不是哪個國家都能夠擁有足夠的人口和經濟體量來滿足工業和科研體系的需求,不是哪個國家都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面對列強的逼迫選擇義無反顧的衝鋒!

建造核潛艇,很難,中國能走到今天,更難!

====我是耿直的分割線====

你好,我是尼摩船長,一個不求聞達,只說心裡話的直脾氣。如果您覺得我得回答或者評論合您口味,請點個贊、留個言,若是賞臉關注那更是三生有幸了!

更多真心真意的答案請關注我的知乎賬號後,查看我的其它回答,等著你哦!


這麼說吧,全世界承認不承認的,有核武器或者有製造核武器可能性的國家:五常流氓加印巴,朝鮮,伊朗(質疑),日本(爭議),以色列(爭議)等還是挺多的。再來看看核潛艇:五常流氓加半個印度。嗯,就五個半。

難度可想而知了吧。

多說一句。題主問的是建造(工程技術)上的問題,這方面難度一方面在潛艇本身,一方面在核動力推進上。前者涉及材料,結構,設計等等太多方面,而後者不單單有反應堆小型化上艇的問題,還有政治的因素。大家現在談核色變,怎麼能眼睜睜看著你搞出核潛艇呢?

另外這東西是用來實戰的,實戰的可靠性(潛艇本身還有所搭載的武器,艇員的訓練,甚至於如何透過厚重的海水進行超遠程通信都是問題),配套因素是否健全(建造/維修/支持系統),你的國力軍力能否支撐這樣一個龐大的項目都是問題。

綜上所述,能否製造出核潛艇,看的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科學技術水平,國力財力,軍事需求。符合這幾點要求的國家屈指可數。不過能滿足以上條件的國家,想必也是夢想擁有一支藍水海軍的國家吧?

最後引用大家都熟知的,瓦良格的誕生地,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面對蘇聯解體後,當時的俄總理切爾諾梅爾,詢問能否把瓦良格號造好時的一段話做結束吧:

廠長:(沉默許久)『不可能。』

總統:『為啥,你缺什麼?錢還是工人?』

廠長:『缺什麼?我缺蘇聯部長會議、缺蘇聯黨中央、缺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缺國防工業委員會、缺9個國防工業相關的部委、缺700多個相關的工業8000多家相關的配套廠家。一句話,我需要我們偉大的蘇聯、強大的蘇聯還存在,你們誰拿得出來?』

向彭士祿和黃旭華等老一輩中國核潛艇人以及新一代的核潛艇設計者建造者們致敬!你們是真正的大國重器的鑄造者!!!

彭士祿

黃旭華


1.技術難點

1.1.大功率小體積高可靠的壓水堆,前面三個定語,缺一不可

1.2.超低頻通信,水對於高頻信號的衰減是致命的,但超低頻帶來的是傳輸速率低下和傳輸深度有限,由此帶來的雙工通信,通信加密等一系列問題

1.3.SSBN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t左右,而通常的SSA的排水量僅有2000~3000t,所需的功率,材料工藝,艦體等差異很大

1.4.防護措施

1.5.武器系統,潛射導彈的出水姿態校正,體積,可以參考《軍工記憶——巨浪1號潛地導彈》紀錄片

2.政治難點

2.1.軸心國不允許建造核潛艇

2.2.主要技術被五大流氓所壟斷,沒有可賣的成品,甚至核心技術的部件也不太出售(流氓間的貿易除外,如英美貿易,雙方都有SSBN)

3.軍事需求

3.1.沒有長距離巡航需求

3.2.沒有核反擊需求

3.3.沒有人打你

3.4.沒有彈

3.5.沒錢


說說核潛艇里最牛逼的戰略核潛艇(我真的想不通有人不懂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的區別…)吧。

戰略核潛艇這個東西,是世界上到現在為止唯一沒有過出租/出售/沉沒(K129是常規潛艇)記錄的軍事裝備。而且不像核彈什麼東西,構型都相似。

五大流氓的戰略核潛艇,從裡到外,幾乎沒有一個相似的地方……

光導彈發射方式就五花八門,就五個國家有戰略核潛艇硬是玩出了好幾種發射方式…

什麼多艇同號,隱蔽建造,幾大流氓把這些在這東西身上都玩出花來了,一艘戰略核潛艇基本上等於一艘常規重型航母的價錢(最新已經趕上核航母了,美國第一艘下一代的130億美元,英國花300億英鎊造四艘,俄羅斯都窮成狗了還要造北風之神,一艘價錢至少等於一艘庫子啊,嘖嘖)

一艘戰略核潛艇,你需要啥技術呢?

導彈點火技術

導彈小型化技術

核反應堆技術

潛艇消聲技術(戰略核潛艇靜默性要求更高)

固體火箭技術(這個世界上擁有的都沒幾個)

大直徑耐壓殼製造技術(美國都沒有超大的,所以現在都是龜背,世界上唯一一款沒龜背的核潛艇應該是颱風,不過這玩意也算是獨一無二,不好說)

(俄亥俄是有龜背的,就是小一點的龜背)

穩定技術(戰略核潛艇發射對於水中穩定性要求非常高)

洲際導彈技術

最後,你還得有能擋住幾大流氓的制裁,還得有錢去造(一艘=一艘重型航母,二流國家因為技術多方面缺失,可能等於好幾艘,看看印度就知道)

相對而言,核攻擊潛艇就簡單多了,091核攻74年就服役了,092到80年代末了……但是這世界上能造核攻的就5個……


我說說潛射導彈

五大流氓潛射彈道導彈全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干發射,濕發射,水下點火,水上點火,尖頭,圓頭

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啊,英國用的是美國的彈,不過人家可不是伸手黨,很多英國人參與了美國的研究


這是東風41:

這是秦山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

一艘戰略核潛艇相當於把一個反應堆和12枚洲際彈道導彈小型化,塞進一條一百多米長的潛艇裡面;這艘潛艇得能下潛到三四百米的水下,還得能潛伏好幾個月,還得達到22節的航速。

想想有多難吧。

說句題外話,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之中,戰略核潛艇還算是門檻最低的一個,五常都有;路基洲際彈道導彈英法就沒有了,主要是國土面積小,很難掩護;戰略轟炸機就只有熊和同溫層堡壘了,轟6K加長劍10的組合只能算準戰略轟炸機,圖16再怎麼改也是殘廢。國家的檔次就這麼分出來了。日本再有錢也只是肥羊,美國爸爸說整你就整你;俄羅斯再窮也敢叫板,窮橫窮橫的,靠的還是腰裡的傢伙。


某軍工院校,原核潛艇專業。本科學制5年,隔年招生。5年制是因為學的內容太多,所以需要更多時間。隔年招生,是因為工程項目急著用人,學生要去廠子上實習,老師都經常要去項目組出差,人數招多了,師資力量不夠。


把一塊高強度板材,還是比較厚的,上彎板機去彎曲成直徑十幾米,然後還要焊接起來,焊縫質量要求還很高,能做到這幾點的國家都沒幾個。

先把殼造出來,在說後面的問題吧


難度很大,大到如果擁有這個技術,這個國家足以位列大國,同時也是「入常」的基本條件。在遊戲《地球爭霸》里,屬於SSS級戰略技術,並且是一個超級任務的開啟條件。

☆*☆*☆*☆*☆*☆*☆*☆*☆

SSS級主線任務「血腥圓桌」:

經過多年的蟄伏,你國的強大已超乎世人想像,你國不再滿足於只做一個看客,於是你國的目光望向了聯合國的中心,把持無上權柄的巨大身影……

*任務開啟條件(進度0/6)

工業體系完善度達到70%,軍工體系完善度達到80%

軍隊軍種完善,規模充足,完成軍隊機械化、信息化改造;

自主研製三代機為現役戰機主力,四代機開始量產服役;

全球核打擊能力;

成建制航母戰鬥群,自產艦載機;

自主研製戰略核潛艇。

*任務內容(進度0/100)

只有充滿了鮮血和硝煙的勝利,才能證明你的實力。

發動或參與一場戰爭:

1,開戰對象的綜合實力不低於世界前30,有基本健全的國防體系。

2,開戰對象「健康」,戰爭體系的運作正常有效,戰鬥士氣處在合理狀態,沒有明顯影響戰鬥力的不良因素。

對戰爭的要求:

1,戰爭方式現代化

2,戰爭層次多維度

3,戰爭手段多樣化

……

對戰爭結果的要求

1,時間要求:不超過三個月

2,效果要求:摧毀或者控制敵方95%以上武裝力量,控制80%以上地區。

3,損失要求:人員傷亡低於3000

4,後續要求:承受開戰後國際社會可能會產生的一切後果。(難倒沒有人發現這個才是最難的嗎?)

*任務獎勵(0/1)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一個


跑個題,向我們偉大科研工作者致敬!

自己做的圖,大家隨便用。

出處《軍工記憶》


難到連毛主席也說,核潛艇 一萬年也要造出來。


不難,一點都不難,比造死星,高達,殲星艦簡單多了。

難點?

1.核反應堆小型化

這玩意需要你先掌握核反應堆製造技術,然後再逐步實現反應堆的小型化,但是小型化的技術壁壘沒那麼好突破的,不然擁核武器國家那麼多,但是有核潛艇的怎麼只有五常呢?人家不是不想只是沒辦法做。

2.特種材料的加工與製造

由於核潛艇的潛航深度可比普通潛艇深多了,其潛艇外殼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也大大增加。包括關於核反應堆小型化後關於輻射的屏蔽問題等。這需要在核能方面至少有著數十年的浸淫才行。

3.核潛艇的外形設計

核潛艇的外形設計關乎核潛艇的航速,潛深,使用壽命等問題。他的技術難度之大,我就舉例美國說明好了:美國在核反應堆的基礎上造核潛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經歷了「常規動力水滴型——核動力常規型——核動力水滴型」三部曲。而蘇聯更為坎坷,經歷了迂迴曲折的六部曲。當然中國除外,中國是一步到位(畢竟,如果奇蹟有顏色,那麼他就一定是紅色的)。

以美帝蘇修,他們當時領先世界50年以上的科技實力都需要如此,你覺得在《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水下進行核武器實驗》生效、核武器研製路途被五常聯手封鎖的今天,還有誰能在10-20年內真正研製出核潛艇來?。

4.洲際潛射彈道導彈的設計(作為核打擊與核反擊三位一體中最重要的一環。)、核武器與核彈頭小型化的設計生產等。

洲際潛射彈道導彈的設計有多難我就不必多說了,畢竟一個連洲際彈道導彈都沒有的國家,你想直接爆種出洲際潛射彈道導彈,哈哈哈哈,除非你是「歌者」文明的親兒子,或者是「李白」文明他弟【1】。

嗯,假如你真造出來了洲際潛射彈道導彈,那麼你肯定要給他配備上核彈頭,但是核武器與核彈頭小型化的設計生產的難度嘛,呵呵呵。我只說一首詩句你們就能明白其中的難度了:「和平就是民兵站在白楊下仰望太陽時那吹過來的東風。」【2】這地球上,真正完美的將核彈頭小型化,然後搭載在洲際導彈上的國家只有美中俄。所以這也就導致這三個國家所擁有的洲際導彈是地球唯三的最強。

中國現役的巨浪Ⅲ型洲際潛射彈道導彈是基於中國東風41改進研製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3萬公里,其戰鬥部可以裝載一枚1200千克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6枚200千克3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10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這相當於,老子這一炮下去等於你230個廣島,或6*23.07個廣島,或10*15.38個廣島【3】。

其中中國是唯一還保留有氫彈的國家,搭載在東風5B上,一炮下去,至少是384.61個廣島起步。

5.當然還有很多技術難點要突破,比如說水下低頻通訊,反偵察等。中國為了解決水下通訊和防止通訊暴露的問題可是特意專研了量子通訊技術,此技術全地球獨一無二。由此可知核潛艇的配套科技技術難度有多大了。

要知道這年頭真正擁有核潛艇的只有:中美俄英法。而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還在建造中呢。 (會不會水下起火我就不知道了。 (*′罒`*)【4】)。所以啦,核潛艇的製造難度還是很大的,不是核武強國還是算了吧。

ps:【1】 「歌者」文明「李白」文明出處為《三體》

【2】地球最強的洲際彈道導彈系列:美國的民兵,俄羅斯的白楊,中國的東風

【3】人們常用同等爆炸威力的TNT(三硝基甲苯)的質量來衡量核武器的威力,偶爾也用廣島來衡量核彈爆炸威力即相當於幾個廣島。而廣島核爆炸當量相當於1.3萬噸TNT。

【4】印度的潛艇是真的起過火,不是我烏鴉嘴。

關於評論中的一個問題的回答:阿西吧,你們真以為核潛艇這麼好造呀,德國還暗中發展核潛艇。首先,我們要明白。核潛艇使用的核反應堆小型化這是一個極大的技術難點,德國想要攻破它,還是再等許多年吧。其次我們說到的核潛艇一般指的是戰略核潛艇,因為起到真正威懾作用的便是是戰略核潛艇,即能發射洲際潛射彈道導彈(帶核彈頭)的核潛艇,你造個攻擊核潛艇起的作用也許還沒有人家AIP潛艇大呢,畢竟攻擊核潛艇最主要的任務是做航母艦隊和戰略核潛艇的「保鏢」的。恩,當然你的續航和潛航能力要強於人家的,但是你也只能發射魚雷打打艦船呀。而你想要秘密研製戰略核潛艇能繞的開洲際潛射彈道導彈(這玩意,你首先要解決陸地上洲際導彈的有無問題,其次,你要解決他的水下發射問題,最後你要解決核彈頭的問題。)嗎?不能吧。然後,像洲際導彈這種國之大器研製出來,你能不試射一下檢驗成果嗎?而像洲際導彈試射這玩意你覺得你能瞞的過美帝的衛星和中國閑的蛋疼的「吉林一號」嗎?恩,這明顯是不能的。最後核彈頭的問題。。。我就不說大家也知道了。別和我說可以通過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核爆直接製造核彈的。核彈製造最重要的是對數據的採集。你必須實力爆炸過許多次,掌握了完整的數據後才能說你真正掌握了核武器。不然你們以為冷戰期間,美國蘇聯那麼閑的蛋疼在自家國土上各自炸了1000次的核彈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採集數據。中國的核試驗次數都是200+的,90年代的時候中國還依舊在進行這中子彈的核爆炸實驗採集數據呢。當然作為五大流氓,在採集完數據後,勤快的,為了世界和平而推動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水下進行核武器實驗》(沒錯,我們就是打著愛與和平的口號,不允許你們掌握核武器技術。)。

所以啦,不要想著用超級計算機造核彈,沒有真正的進行核爆採集數據後,你造出臟彈的可能性比核彈大多了。


說潛艇可能大部分人感覺比較遙遠,你想製造一個手機,目前你就知道手機長iPhone那樣有打電話、發簡訊、拍照上網等功能,好了我們開始造。打電話功能比較好實現,以前你生產過大哥大,改吧改吧能打電話了。咋拍照哇,不知道,把相機往上懟吧,太大整不了,二狗子有實現了攝像頭微小技術,對不起不賣你,自己慢慢研究吧。繼續攻關上網吧,我擦上網是什麼功能,你獲取信息的方式還靠炕頭座談會呢。這些是你所能知道的手機功能,裡面的GPS、水平儀爛七八糟的壓根就不知道。折騰折騰造出你的第一代手機,充電倆小時通話五分鐘,拍照自帶馬賽克。一點點更新優化吧,沒事電池再炸倆回。炸的你缺胳膊少腿的,還誤傷了你那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你說你還能繼續再作下去么。

現在個別國家造潛艇就跟你造手機一樣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弄個潛艇逆向研發,可誰丫的給你啊!


難不難,看段史料。

195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決定海軍核潛艇研製項目上馬,工程取代號為「07」,後因泄密而改為「09」。文哥期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海軍第一政委李作鵬擔任了核潛艇研製領導小組組長。當時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錢學森向海軍建議,他從國外資料上看到,核潛艇的速度可達到70節(每小時129.6公里)。李作鵬知道後就決心搞個大動作,要「09」工程也向這一技術指標看齊。在6、70年代,外軍核潛艇的水下航行速度一般在30節(每小時55.6公里)左右。1970年1月,蘇聯一艘核潛艇創造了水下航行時速44.7節(每小時80.4公里)的世界紀錄,以後再無打破。不過這艘潛艇還是試驗產品,技術並不成熟。面對李作鵬的異想天開,「09」工程辦公室主任陳右銘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做不到,錢學森是空氣動力學專家,並不了解艦艇設計。李作鵬很生氣,在會議上責問:「為什麼做不到?那錢學森為什麼說能達到?他不懂,你懂?他是專家!」陳右銘膽子也夠大,公開頂撞當時在海軍權勢熏天的李作鵬:「我能當艇長,能操縱艦艇,錢學森能操縱艦艇嗎?」一時現場氣氛極度尷尬,幸好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出來打圓場,這才緩頰。由於技術能力確實達不到,後來李作鵬也只好收回了主意。文哥結束後,李先念與陳右銘見面時開玩笑,還提到了此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這就好像將一個有毒的火球裝到一個小玻璃罐頭瓶裡頭。還得幹活,還不能把罐子裡面的人悶死,還得注意別在水裡頭打了,葯死一坑的魚。


換個角度看問題,知乎上討論航發難度有多高,現在好了,可以加上一條:連核潛艇都能造的國家,卻造不出航發~(手動滑稽)


我是學機械的,就說個最基本的——潛艇殼體材料

(如有不對,歡迎指出)

核潛艇的殼體材料使用的是高強度合金鋼,和航母的甲板的鋼材一樣,是非常難冶煉的,可以說一個國家鋼材的好壞也是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鋼材密度非常高,通俗來說就是非常重,但是鋼材的性能穩定,強度高,比如知乎裡面經常能看到的的蘇聯「米格-25」,為了高音速巡航保持機身強度,使用的就是不鏽鋼。

潛艇的鋼材為什麼難加工,主要出於兩個原因:

(1)高強度鋼意味著複雜的合金,這些金屬元素的熔點各不相同,有些在高溫下還會與空氣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所以對工藝流程的要求特別複雜,有的甚至必須在真空或者特種氣體的保護下才能焊接。美國在海狼製造的時候就吃足了苦頭,由於HY100難以加工,最終合格率只有50%左右,被迫大量返工,正是因為HY系列難以加工的特點,所以美國同時開發了HSLA系列艦用鋼,特點是大大的降低了合金含量,屈服強度夠用,但焊接難度降低了幾個等級。同時,從05年開始的NSRP重新把HY100系列的加工技術列入了計劃,說明即便到了今天為止,HY100系列的加工依然是個大問題。 (2)潛艇的耐壓殼往往有數公分乃至十幾公分厚,所以焊接的難度很大,如果處理不好,往往造成虛焊,典型的就是日本自己的蒼龍,其實蒼龍的耐壓殼和之前的日本潛艇一樣,也是用的NS80鋼,但是厚度被大大的增加,從原先的60mm增加到100mm,導致焊接難度增加了一個台階,所以三菱才覺得棘手,要重新培訓焊接工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軍事強國為了滿足艦船裝備的發展需求,研製開發了系列高強度艦船用鋼。如美國,戰後發展了355MPa(36kgf/mm2)級 HTS鋼、550MPa(56kgf/mm2)級HY80鋼、690MPa(70kgf/mm2)級HY100鋼、890MPa(91kgf/mm2)級 HY130鋼,並用於實船建造;俄羅斯開發了屈服強度從390-1175MPa(40-120kgf/mm2)級的АБ系列艦船鋼;法國最新建造的「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鋼屈服強度已達到980MPa(100kgf/mm2)級的HLES100鋼;日本90年代開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 1000MPa(110kgf/mm2)級。建國以來,我國也研製成功了390、440、590、785MPa(40-80kgf/mm2)級的高強度艦船用鋼系列。


我記得那個大直徑耐壓殼體應該是需要整塊鋼板彎成一圈吧

然後這個扳彎機好像只有北歐某個小國有

美國可以直接借

蘇聯、中國就只好把直徑縮小,產生了「龜背」(此處更正,應該是較明顯的巨大的龜背結構)

這只是一個殼子的事都能卡脖子

更何況整個系統工程


這東西讓別人相信你有就行了,真實水平說實話誰也不知道


提起潛艇,扯點題外話。不喜歡看閑扯,請勿點擊。

核潛艇現在中等強國和小國都沒有,技術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AIP潛艇技術的成熟,他們不需要了。

二戰時期的潛艇,(我個人認為甚至蒼龍級那樣的AIP也是,但是我認識的日吹都不同意)只能被認為是「可以進行水下潛航和作戰的水面艦隻」。

核潛艇,無論攻擊型(常規作戰)還是戰略導彈型(二次核打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下作戰艦艇」。

這個區別就在於,蒼龍級如果要協同搭載F35的出雲號作戰,是必須在水面趕路,進入作戰水域後再下潛展開的。AIP潛艇只能保持20節以下的潛航航速,或者用電池以10節以下的龜速前進。這樣的航速是追不上作戰編隊的。

但是,進入目標水域之後,AIP一旦進入靜默,可以保持「完全靜默」狀態。而核潛艇因為反應堆無法完全關閉,噪音永遠比用電池的AIP大。因此在潛航作戰中,AIP是有先發優勢的。

當然,在一對一的前提下,一旦AIP先發優勢被化解,比如未能命中敵方核潛艇,那麼核潛艇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高航速優勢,繞著圈兒的調戲AIP。

那麼說到這裡,我想說的重點就出來了。

現代戰爭中,沒有航母的國家,本質上,是不需要核潛艇的,更不要說戰略核潛艇了。

攻擊型核潛艇最重要的作用,其實是給航母艦隊護航,進行水線以下的護衛。這一點AIP潛艇是做不到的。因為它追不上母艦編隊。單純說水下單挑能力,大陸架內,AIP並不輸給攻擊性核潛艇很多。四六開總是要有的。AIP四。AIP切換電池之後的完全潛航靜默,還是挺恐怖的。說核潛艇一對一一定吊打AIP這是沒有根據的。AIP真正弱的是編隊作戰。

戰略核潛艇的唯一價值就是戰略核威懾。除了五大流氓,這個世界上還不存在需要戰略核威懾別國的國家。包括朝鮮(笑)。

AIP和普通柴電能夠在大陸架內充分展開,抓攻擊位。本國又沒有艦隊需要追著去遠洋奔襲作戰。

說實話,對他們來說,AIP就夠了。核潛艇對這些國家來說,毫無意義。連投入一分錢的價值都沒有。

換個角度來看,阿三為什麼拚死了也要弄殲敵者,各位應該懂了吧?沒有殲敵者,阿三的航母等於在印度洋裸奔。

不是我看不起阿三。沒有核潛艇的航母編隊,基本等於海底殘骸。

所以說呢,印度海軍的軍官還是有戰略發展眼光的。無奈,開船的和造船的,差太多了。


推薦閱讀:

通用電氣公司的LM6000燃氣輪機是LM2500的升級改進型還是與LM2500沒有什麼關係的新機型?
讀 UBC 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碩士需要什麼條件?
中國船級社如何進入還有待遇以及前途如何?
我們除了大連和上海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造航空母艦呢?
在中國大型郵輪的製造還遇到哪些瓶頸,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能克服它,真正實現中國製造?

TAG:軍事 | 科技 | 船舶製造 | 核潛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