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X 用戶如何看待 Windows7/8/8.1?是否對 Windows 存在刻板印象?

看了很多 Mac 用戶對 Mac(OS X 系統)的讚美,但是很少有人說明用於對比的 Windows 版本,這是為什麼?

相關問題:

Windows用戶如何看待Mac OS 10.9?是否對Mac存在刻板印象(Stereotype)?


蘋果在一方面助長了某種對windows不利的刻板映像,比如用藍屏的形象來表示PC機,對此我感到很遺憾。由此感到蘋果至多只是一個小眾圈子的神器,因為它根本不屬「人」。

-


OSX最大的優勢是令人放心,它不會預載bloatware,安裝軟體也不用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是蘋果稅的最大意義。


-


除此之外,Windows已經證明了姜還是老的辣,它早已贏得了操作系統之爭,就像今日的Android。


利益相關: 本人和聯想,Synaptics,蘋果,微軟,羅技,三星曾經和現在與我均無任何利益關係。

=============================

原問題問Mac用戶是不是不太了解新特性,所以我選了一些和Mac長得比較像/常被拿來和Mac對比的新特性進行介紹。以說明確實有一些特性被忽略了,參見分割線之後。針對新問題,更新了一部分對windows印象的討論,放在最後。

=============================

2-19更新:

1 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為我覺得『我所用到的Windows』,和『你們口中的Windows』之間有很大區別。我覺得這種區別,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解,所以才寫這樣一篇回答。我刻意避免這篇文章成為『windows/Linux與mac體驗的比較』。所以我不會論證『全局菜單好不好』『Mac的應用/窗口模型比Windows是優還是劣』『Zoom好還是最大化好』『launchpad到底意義大還是小』這種常年打嘴仗的話題。因為我根本沒打算說服各位『Windows比Mac體驗好』,只想告訴各位『各位對不斷進步的Windows或許存在誤解』。各位在評論里也不用說服我『Mac比Windows/Linux體驗好』,我相信各位的選擇都很正確。

2 有評論質疑說『這些特性在Mac下都有』。原來的回答中舉出的例子意在說明在很多Mac被認為比Windows強的領域,現在的Windows其實並不弱。Again,這篇文章希望做的事是『消除誤解和偏見』

3 從個人信仰上來看,在『系統的簡易/一致性』和『系統的可配置性』之間,我是傾向後者的。但這並不一定是你的選擇信仰問題無從爭辯。

4 我使用Thinkpad當例子是因為我是Thinkpad的用戶,而我希望向你描述我在Windows下怎樣完成生活。這篇文章是關於在Windows下生活的。這篇文章和你喜歡/討厭Thinkpad並沒有關係。

5 關於觸摸板的那兩段,意在說明『Mac Trackpad是唯一可以讓我拋棄滑鼠的工具』這句話從兩個角度存在誤解:

A 可用的滑鼠替代方案不止『Clickpad』

這部分用戶大概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使用小紅點,一部分使用傳統的touchpad,一部分使用觸摸屏。

喜歡小紅點的大多是喜歡手指保持在原始行不動,或者喜歡小紅點的迅速和精確。更喜歡傳統的觸控板的比較多是因為用戶更喜歡實體的左右鍵,或者多指手勢不是ta的菜。觸摸屏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在執行輕度任務的時候其實很出色。

B 現在的Windows筆記本/台式機也有相當不錯的多指觸摸板/驅動。

台式機有羅技的Trackpad,筆記本的話三星的Trackpad口碑也很不錯。已經有好幾個人跟我說它"just works"了。現在的驅動已經學會了在你動鍵盤/滑鼠的時候暫時禁用觸摸板,像是三指前進/後退,四指切換任務之類的手勢,今天也很普遍。

當然,還有人覺得『Trackpad再好,也不過是能用而已,帶個滑鼠也重不了多少』。

Again,我沒打算說服各位這些選項哪個好,我希望告訴大家的是,選擇這些選項的人的確存在,我們做出這些選擇有種種不同的原因,並不是由於『做出這些選擇的人沒用過Macbook Trackpad所以不知道它有多好』。

以下是原回答

=============================

太多攻擊,是由於不了解所致的。

一 觸摸板

我長期使用Thinkpad,系統上基本是Windows + Linux雙系統在跑。偶爾在windows下面跑Linux虛擬機,為了利用Windows下更好的驅動。

長期以來一直用小紅點,如果不是外接顯示器的狀態,經常滑鼠在旁邊也忘了拿。小紅點在很多時候是不可替代的。我用過mac的觸摸板,在輕度操作的時候或許可以流暢使用,但執行生產力任務,比如說文字編輯和偶爾畫畫圖的時候,小紅點可以讓手不離開鍵盤,效率也勝過觸摸板。

輕度使用的狀況下,我其實非常喜歡新Thinkpad系列飽受批評的觸摸板——紅點其實不差多少,而且有的時候,比如說瀏覽網頁的時候,多指手勢真的很好用。如上圖所示。

二 穩定性和縮放

最廣泛的誤解,是Windows的穩定性。使用廠商穩定的驅動,不要裝稀奇古怪的軟體。很簡單的事情。我正常使用的Windows 7從不死機,開機時間以月為單位計算。Windows 8沒有這個必要——快速開機幾秒鐘,何必天天開著電腦耗電?

至於Mavericks,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報道:這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產品和產品不同,用戶和用戶不同。

歷史負擔重的系統,穩定性和功能受影響是難免的。我沒有使用過rMBP, 但有反映說,Mac OS X某些不支持Retina的軟體,效果也並不理想:

@tbruun Thomas Bruun

After recently receiving the new Macbook Pro with HiDPI resolution support at work, we noticed that the Twitter app is far from compatible with the new "Retina" resolution. The cell views, especially, are extremely blurry. Is this something being worked on? Is there some temporary workaround that can be used?

三 觸屏和種種功能

很多人陷入了一個怪圈:他們一方面意識到,Linux/Mac的優點, 是需要改變習慣的,卻不願意去改變習慣,適應Windows 8的優點。

File History:可以隨意無聲到家庭組任意一個電腦的任意一塊硬碟的Time Machine:只需要點擊Turn on就可以。

Ribbon式的文件管理界面,有向上按鈕:

Skydrive:Windows 8里作為遠程文件夾存在,不需要同步整個Skydrive到每個電腦上。

可以用快捷鍵『Win+S』喚出的全局搜索,當然Thinkpad上有專門的搜索鍵,我一般很少用到開始頁面。

Metro和Desktop之間的多任務

Mac和Linux的虛擬機

至於觸摸屏,我想說一句Apple用戶非常流行的台詞:『拋棄你用Macbook的思路,試一試』。去摸一摸Thinkpad Yoga,你就會感受到,鍵盤和滑鼠和觸摸屏,並不是不可共存的。作為一個輔助工具,它有的時候確實很方便。

四 哲學

正經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Windows的體驗之所以沒有那麼多的東西可以說,是因為Windows本身就不是一個強調『特有體驗』的平台。在意體驗的,你自然會選擇帶更好的指點桿/觸摸板的電腦,打開更多的索引功能,甚至是通過自定義的軟體來獲得更高的體驗。這意味著,你可以讓你的Windows像Mac,或者讓它像Linux。喜歡多指觸摸?羅技的觸摸板很多。喜歡分體式鍵盤?可以去買微軟的鍵盤。由你選擇。

但不是所有的用戶都追求這樣的方面。比如很多Windows的用戶,就是想買個便宜的電腦玩遊戲上QQ。而Windows為了兼容也好,廠商合作也好,把很多控制體驗的權利,交給了廠商和用戶。而事實也證明,絕大多數的用戶,其實不太在意這些『細節』。只要電腦能用,對他們來說,就夠了。所以很多人會把他們見到的,那個Windows系統,當成他們對Windows體驗的『第一印象』。

另外,雖然Mac的用戶大多是從Windows遷移過去的,但遷移到Mac的用戶,很可能就是本來對Windows不太滿意,或者不喜歡Windows的設計的那部分人。所以,你所在意的那些『新特性』,很有可能他們並不了解,或者並不喜歡。

五 結語

前面寫這麼多,是因為我覺得,各位的回答里,有太多的誤解成分在,我希望我這樣一個實際的用例,能夠讓你們多了解一點Windows平台和Windows的機器,雙方少一點讓人冒火的碰撞。從我自己的感受來看,Windows的版本升級,還是挺有意義的,我沒有什麼想換回Windows 7的想法。這真的不在於『你用了多少時間的XP/7』我用XP的時候沒有升級到7的想法,用7的時候也沒有升級到8的想法,但是升級了之後就不想回去了。

我從來不覺得,『用什麼系統』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我選擇的平台,Thinkpad + Windows 8.1,是我現在感受最好的系統,所以我用它。macbook很誘人,但是系統自定空間太小,而且鍵盤觸摸板發熱都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不用它。Linux + Gnome 3也很好,但和新Thinkpad硬體配合的不太好,所以我更多時候在虛擬機里跑它。我尊重OS X的優點,但此時此刻,我選擇PC平台。

我一直覺得,知乎和Quora相比,是一個火氣特別大的社區——Quora上的人,比較多願意陳述事實,知乎上的人,似乎對攻擊對手/問題有更多的興趣。

為什麼,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呢?為什麼一定要帶上一句『自己去買一個試試看,反正我用了之後再也不想用XXX』的台詞呢?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願意簡單的承認,這種選擇帶有個人的色彩,可能是溝通不暢所導致的,但我們都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驗證每一個可行的選項。『你或許有你的理由,但這是我現在選擇它的理由』,不好嗎?

===============================================

新問題問Mac用戶有沒有『刻板印象』。我們不限於蘋果用戶,來追溯一下對微軟的攻擊好了。

在Windows 98的時代,對微軟的負面評價大概是『捆綁』和『不穩定』。到了XP之後,每一個新版本,都會被說是『不穩定』和『慢』。至於『不人性化』這個評價,我自己是在iPhone大獲成功之後,才逐漸開始聽到。

『不穩定』:98/Me就不用說了,XP還好,Vista就是個悲劇,本來就是一個太過前瞻的版本,正好開源社區,微軟陣營的懷舊派和Mac都拿他開刀,結果就是段子漫天飛,口碑慘不忍睹。在Windows社區內部,Win7/XP的粉絲還在為誰的系統更穩定進行的艱苦的辯論,目前評委還在緊張商議中。

至於Linux/BSD/Windows/OS X誰更穩定,這更是一個千古未知的謎題。只要有人膽敢說某家不穩定,一定馬上有系統無比乾淨開了幾個月機的人跳出來證明這是你的問題。

其實只要是乾淨的系統,都很穩定的。

『慢』:Windows每個新系統出來大家都口誅筆伐,說無用特性多拖慢系統速度,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XP剛出來的時候,只要裝機第一件事就是把XP的新主題去掉換成Windows 98風格,還要關掉系統還原,不管系統快沒快,反正心理是快了。內存佔用的話XP大概是200M,Vista/7差不多都是400M,但自從出現了Chrome,這些內存佔用都可以忽略不計了。從Win7開始微軟有著意在優化這一方面,基本上7/8是一個速度的吧。不算快速關機的話性能感受差不多。

至於系統間的差距,搜了幾個鏈接,跟我印象基本一致,在10.6的時候似乎Ubuntu和OS X都趕不上Windows。 [Phoronix] Mac OS X 10.6.3 vs. Windows 7 vs. Ubuntu 10.04 Benchmarks最新測試顯示10.8和win 8,ubuntu和win 8似乎都差不多。Speed Testing Windows 8 and OS X Mountain Lion[Phoronix] Intel Performance With Ubuntu Linux vs. Windows 8.1 Is A Mixed Bag 。當然這種測試也就看看算了。

『不人性』:這個主要是跟Mac對比了,當然也是常年累月的聖戰根源。如同我在原答案中所說,我覺得很多OS X/Linux用戶還是對Windows,特別是新版本Windows+合適的平台到底是什麼體驗有些誤解的。

其實我最在意的一個詞語,是

捆綁』:微軟靠捆綁打敗了網景,靠捆綁消滅了Google Desktop,當時我還小,各種報刊雜誌上一片口誅筆伐。現在的局面是,所有做OS的公司,做mod的公司,做任何可能成為入口的產品的公司,都在通過捆綁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現在看看,好像捆綁改叫『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和『構建生態系統』了。微軟倒成了『兼容並包』的代表。我覺得這件事,才是真正損害用戶利益的事情。

恩,所以我的答案是,我覺得『慢』『不穩定』是毫無疑問的偏見。『不人性化』有誤解的成分。

最重要的,現在的各家服務商都在拚命『捆綁』,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


2014.2.18

既然這個問題的描述已經被改掉了,那我這段回答毫無意義了。

我的回答是針對最初題主說的「Mac用戶說觸摸板好,而『忽視』win超極本的觸屏」,具體也可以看一下答案下面的評論,希望以後看到這個答案的人不要因為這個原因噴我。

既然被點亮了就多說幾句

新更改的描述里「用於對比的Windows版本」,我不清楚為什麼題主會改成這種描述。事實上Modern UI並沒有對Windows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非觸屏用戶估計也很少去用它,而觸屏的Win在國內都還沒有推廣開,就大學生這個階層,我真的沒有看到身邊有什麼人用,甚至Win8/8.1的普及率都不高。

關於Win和Mac誰好,這個爭論是無休止的,對於大多數人也是沒意義的。UNIX程序員會讚揚他們的藝術、模塊化和介面,當然Win用戶會說功能全面之類的。

但是基於國內這種環境,我特別看不慣的就是一些用戶用Windows的思維去用Mac然後天天抱怨Mac不好用。我應該是屬於適應性比較強的了,去年12月初國行新RMBP上市那天秒買的,幾天過後就基本沒問題,到現在差不多算是日常使用得心應手吧,跨平台的還比較少用,一些兼容性的問題暫時沒怎麼出現。

【至於我是不是Mac粉 or 果粉,我只想說我是屬於追求新鮮事物的Geek那種類型的,當年Win8在預覽版的時候我就裝過,還因為原來Win7是盜版的,不得不把Win7用Ghost復原了一遍。後來Win8發售之前我就在MSDN上下載來安裝了。8.1升級也是第一時間在商店裡更新的。買Mac的最初目的,為的是學OC和iOS開發。但是用了Mac之後,我覺得再回到Win反而有些奇怪,複製粘貼

的快捷鍵老按到win鍵,滑鼠滾輪老弄反。。。】

無論如何,只要你花了對的錢享受了對的體驗獲得了對的功能,那就足夠了。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貓。

————————————————————————————————————————-

你說的觸屏,主要還是在Modern UI界面集中使用,而生產力軟體呢?Office倒是有可能增加便利性,那Visual Studio呢?Eclipse呢?NetBeans呢?Photoshop呢?Lightroom呢?它們都是基於傳統的Windows界面的。你要說有用途那可以,但它們的界面並不是為觸屏設計的,觸屏使用起來甚至還不如你用滑鼠和觸控板來得方便。在Win平台下,觸屏的交互在生產力軟體上還沒達到可用的程度。


相比之下,Mac應該不用多說了,觸控板確實好用,真正的便利之處在於三指和四指的手勢,另外平滑滾動對體驗的提升也有很大功勞。


總的來說,Win的觸屏適應面沒有Mac的觸控板來得廣泛,這兩個根本沒有拿來比較的意義。如果說Mac是台比較純粹的電腦,那帶觸屏的Win筆記本可以是平板(Tablet)、畫板、白板等等。


不過也不排除5年之後再看Win平台,那些生產力軟體在觸控的交互上變得能用了。

另外題主想說輕薄?去比那些什麼紀錄有意義么?過分的輕薄是無意義的,輕薄+可用才是關鍵的。你以為Macbook的「輕薄」就是好?你沒看網上多少人在抱怨散熱問題?

我覺得題主應該好好地體驗一下Mac,而不是在知乎提這種讓人覺得你是Win腦殘粉的問題。


稍稍修改了一下問題敘述,以便討論更加理性,有乾貨的問題和回答才有供大家參考的價值。

首先把結論放出來:

Windows 和 Mac OS 其實各有擅長,但是在高端硬體上Mac的默認設置用起來會更爽。

確實存在刻板印象,這是營銷和歷史共同造成的。

首先介紹一下我接觸 Microsoft 產品的歷史:

Windows 3.1:

小學機房有 486,安裝有 MS-DOS 和 Windows 3.1。計算機競賽的時候比的是QBASIC,不過我是找了本中華學習機(山寨Apple II)的手冊入的門,說起來感覺很微妙。印象最深刻的是Windows 3.1裡面單擊打開菜單項,雙擊運行菜單項。

Windows 95

首創開始菜單,當時很有興趣的挨個點開快捷方式認真研究過,裡面那個華麗的歡迎使用視窗95嚮導非常不錯,教程裡面有滑鼠的使用,教你怎麼單擊和雙擊,人性化程度堪比OS X的觸摸板視頻解說。

當時印象最深刻只要換個桌面主題就會藍屏,估計是內存泄漏,必須要重裝。

Windows 95 OSR2(俗稱 Win 97)

這個版本穩定性明顯改善,不過藍屏還是會有。

Windows 98 SE

集成IE的第一個Windows,不過當時機器能上網的太少了。記得主題裡面有一套黃金時代,非常漂亮。現在我還有客戶在產線上使用98系統,因為I2C板子只有DOS環境驅動,而DOS穩定性其實已經相當不錯,基本上性能也可以認為接近實時操作系統。

Windows ME

集成USB簡直是作死,本來98下沒有驅動的USB外設因為不識別好好的,隨便在ME下面拔插一下USB就會藍屏,所以印象很差勁。

Windows 2000

大學機房一開始用的這個,感覺啟動太慢(也有可能是還原卡的問題)對遊戲的支持也不好。

Windows XP

自己的機器開始裝的98/XP雙系統,中病毒重裝過幾次以後就只裝XP了,微軟出過一套黑色的Zune皮膚,還是挺好看的。

也用過64bit,藍屏機率之高令人汗顏,不過應該是驅動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測試版的。

Windows 2003

為了不打遊戲,用過一段這個系統。缺點是關機要填日誌。

Windows 2003 R2

客戶有使用過這個系統,32bit支持大內存,但是偶爾會有兼容性問題。

Windows Vista

顯卡殺手,Intel給微軟施壓,945也能裝,結果就是基本不能用。

Windows 2008

對顯卡沒什麼要求系統比較流暢,穩定性也不錯。

Windows 7

一代神OS!系統要求遠遠低於Vista,Thin PC版甚至接近XP的系統要求。64bit版真正成熟的一代,工作的主力系統,已經完成了不下十個64bit程序的項目。

Windows 2008 R2

挺適合部署的系統,組件少,穩定。

Windows 8

滑鼠和開始菜單一起變成三等公民,快速啟動導致的兼容性問題層也出不窮。對大屏幕支持不好。資源瀏覽器Ribbon化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默認打勾選擇有點麻煩。文件複製算個eyecandy。

Windows 8.1

稍微正常了一點,不過回到桌面的心理成本還是太高。

Window Server 2012 R2

伺服器系統默認狀態其實都差不多。

Apple系就比較簡單了

iPhone 4

從iOS 4.1一路升級到iOS7,經歷過iOS5如雨Bug洗禮,對iOS7的Bug已經見怪不怪了,5.0 的bug基本上到 5.1 才修完。Apple的軟體工程其實很一般,經常會 bug 回滾。Apple最厲害地方在於敢於砍特性來保障軟體進度。

Macbook Air 2011 mid

出場自帶10.7,一路升級到10.7.5,嘗鮮過10.8,又降回10.7.5,10.9從DP1開始使用一路到GM2 BUG其實也不少,有很多問題最後還是靠全新安裝解決的。

iPad 4

iOS 6.0升級到6.1,因為是給老媽用,所以一直保持6.1。

iPad mini 2

自帶iOS 7.0.4,送給老爸的,免得二老互相搶。

iPhone 5s

App 閃退其實很少,無故重啟遇見過好幾次,後台音樂播放音量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的減小這個很annoy。

對於這兩個系統其實新特性基本上都是互有先後,OS X 的優勢其實在於系統表層變化不大,哪怕硬體從 PowerPC 變到Intel,32 bit 變到 64 bit,體驗基本上差不了太多,總的趨勢是向好的方向發展。Windows 矛盾的是既要保持變態級的向下兼容性基礎上希望能大刀闊斧的改進,所以妥協也更多。(Windows 3.1 的應用程序 Window XP 仍可正常運行,甚至雙擊打開菜單的特性仍然保留)。在軟體質量上來說BUG都不少,但是微軟的修復速度明顯更快一些。

如果直接對比 OS X 10.9和 Windows 8.1,Mac具有優勢的有:

Time Machine VS Backup and Restore

性能上和界面上明顯勝出, Windows 備份速度太慢。

Dock VS Taskbar

在28寸屏幕上超長的任務欄中間反而會空出來一大片地方,可伸縮的Dock在美觀上勝出。不過定位上兩種方式互有優劣。

LaunchPad VS Start Screen

傳統應用安裝的那堆密集小方塊令人崩潰那怕是自家的Office也是一個德行,LaunchPad 明顯更美觀。兩種方式突然切換全屏都會遮擋工作區域,容易打斷思路。備選方案的 Windows +R 運行上下文提示沒有 Mac 的 Spotlight 方便。

Expose VS Aero Peek

Expose 的多任務切換保留了桌面相對位置,AeroPeek還有砍掉的Win+Tab切換沒有窗口的實際位置容易造成誤解,尤其是縮略窗口左右邊和實際在桌面相反的時候很容易讓人抓狂。

多屏幕支持

Mac 現在兩個屏幕都能呼出各自的菜單和Dock,Windows 8.1下似乎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預算充裕的話, Mac 用著會比 Windows 愜意,大屏幕優化更好,觸摸板更靈敏。

討論了那麼多,最後談談刻板印象的問題,這個現象確實有,並不只是 Mac 用戶對 Windows 有刻板印象,Windows 用戶對 Windows 的刻板印象更嚴重。微軟一直引以為豪的向下兼容一直在縱容損害體驗的舊軟體生存,但是如果不這麽做必然會影響新版操作系統的銷量,這就導致不斷地妥協。盲目創新導致在 Windows 用戶群中 Window 8/8.1的認知和口碑也很糟糕。

此外Windows 8的界面大改有沒有給客戶足夠的提示和教育(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歡迎使用視窗95嚮導》么?),點了一杯咖啡上來的卻是酸菜魚必然讓人認知失調。 Apple 和教主從始至終都在宣傳改變和創新,可微軟的宣傳就是Office和生產力軟體,給人造成萬年不變的沉悶印象,或者一堆人跳舞,好像在看寶萊塢歌舞片(看來換個印度CEO也是早有預兆了)。而經典的PC VS MAC 系列廣告更是加劇了這些刻板印象。

==========================================================

《我的程序出問題,怎麼想都是升級Windows的錯》


看到題主 @張宇 的充滿戾氣的言論,我再次將他提出的所有觀點進行回應,希望能夠解開他心中的困惑。同時,我希望他能夠不要再不斷的提出新的論點,能夠正面回答其它知友對他論點的反駁。

先說下我使用PC的經歷:

1996~1998:Windows 95

1998~2001:Windows 98

2001~2006:Windows XP

2006~2008:Windows Vista

2008~2012:Windows 7

2012~2013:Windows 8

2014至今:Windows8.1

2010~2011:OSX 10.6

2011~2012:OSX 10.7

2012~2013:OSX 10.8

2013至今:OSX 10.9

我雖然不是一個IT從業者,但我認為我使用PC的經歷應該足夠證明我對兩個系統都能夠做到題主所說的「重度使用」。同時,需要說明下,我現在使用的是OSX作為自己的主力系統,Windows只有在和朋友玩遊戲的時候才會開。

下面開始正題:

張宇 回復 Judy Zhu

那是好幾年前,你要是說十幾年前的Tablet PC更讓人抓狂,但是微軟一直在探索,這期間Mac又進化了什麼呢?

Mac的進化可以參考Macintosh 這個維基頁面。可以說Mac的進化主要集中在系統架構(2006),以及隔幾年的外形設計上的進化。其中有幾款機型在發布時均引起了業界的討論(可能不全):

iMac G3,iMac G4,Macbook Pro(2012,Retina),Mac Pro(2013),iMac(2012)。

這幾款機型都是當時工業設計的極致。如果將iOS認為是簡化版的OSX的話(喬布斯語),那麼可以加入這個列表的還有iPhone以及iPad。

張宇 回復 arju

買Mac也沒幾個是為了觸摸板的吧。

張宇 回復 趙盛迪

這個錯了,新款超級本主推就是觸摸屏,而我給父母買的DELL一體機八千多就是因為有觸摸屏。主要在超級本和一體機這兩個種類新款幾乎標配觸摸屏,廠商不會傻到免費贈送你不需要的東西吧。

這兩段的邏輯自相矛盾。觸摸板從來也不是Mac的賣點,但卻是決定我一直會使用這個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普通用戶而言,Windows的觸摸板確實是十分的難用。

張宇 回復 張浩

更高解析度沒用過,我家裡三台Windows8.1的PC都是1920X1080解析度,沒發現任何對此解析度支持不良的問題。

1080P確實不能算作是」高分屏「,我相信題主並沒有在Retina Macbook Pro上使用過Windows,那確實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體驗。在不開啟UI縮放的情況下,小到看不清的文字會令眼睛感到十分難受。而在開啟UI縮放的時候,有許多程序會出現錯位。這是Windows本身的問題。在Windows8.1之後,對於這種情況的解決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有一些程序會出現問題。如最常用的搜狗輸入法。

張宇 回復 尤盛堯

Mac終於支持多屏幕了嗎?

張宇 回復 尤盛堯

你是第一個這樣說的,是順口胡說的嗎?直到最新的OS X Mavericks才開始支持像Windows一樣的多屏使用,而且還作為一大革新來宣傳。Apple - OS X Mavericks

張宇 回復 DavidloveMilan

原來是什麼級別的多屏,屏幕複製?笑話。

引用 @楊晶的資料:

Multi-monitor在歷史一欄有如下文字:

Multi-monitor has been a standard feature of Apple"s Mac O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color Macintosh II in 1987,Windows 98 (introduced in 1998) was the first version of Microsoft Windows that supported multiple monitor configurations.

多屏自從1987年第一台彩色MAC電腦開始就一直是蘋果MAC OS的標配功能,win98是第一個支持多屏的微軟win系統。

張宇 回復 凋零

評價飯餿還要吃過2000頓之後再說?一堆沒用過win8的不也在談論windows?

與其提問邏輯自相矛盾:

看了很多Mac用戶對Mac(OS系統)的讚美,但是很少有人說明用於對比的Windows版本,這是他們不知道Windows的版本眾多還是有意用老舊版本的缺點來證明OSX的優秀?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某人說Mac觸摸板好用,但Win8超級本不光普遍帶大型觸摸板還帶觸摸屏。所以重點是他們真的不了解Windows的發展還是有意選擇性忽視為什麼?

題主在不了解OSX的情況下對於Mac 以及 OSX肆意攻擊。實際上可以替換下其中的一些文字變成如下內容:

看了很多PC 用戶對PC(OS系統)的讚美,但是很少有人說明用於對比的OSX版本,這是他們不知道OSX的版本眾多還是有意用老舊版本的缺點來證明Windows的優秀?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某人說PC觸摸屏好用,但Mac不光普遍帶大型觸摸板而且還很好用。所以重點是他們真的不了解Mac的發展還是有意選擇性忽視為什麼?

題主,能否回答上面的這個問題?

張宇 回復 楊晶

原來改進才不過如此,可以想像沒改進時什麼樣,不會只是個屏幕複製吧。XP時代的多屏幕支持已經相當完善,當然主要是顯卡驅動程序的功勞,你能想到的工業或商業的分屏應用,例如廣告屏或控制台等據我所見用mac的一個也沒有。

張宇 回復 楊晶

我就在電視台,不知你去過電視台沒有,一台Mac也沒有,電視台所有的非編系統都是基於Win的。反倒是小型視頻工作室用Mac多一些,必要嗎?也許面子更重要。

張宇 回復 楊晶

我只知道XX市(省會下面的市)電視台和中油下屬XX企業電視台,全部是Windows系統編輯機。我還知道中油所有的工控系統和辦公系統全部是Windows的,工控系統包括大量的分屏應用。我是說觸摸屏強大,你覺得我再跟你比滑鼠嗎?Mac有實力出來比滑鼠嗎?

在電視台,時效性是其最重要的需求,同時也需要在對視頻的細節以及質量要求不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基礎特效的製作。由於Mac的價格過高,以及國內的環境所限,故大多數電視台使用的是國產編輯系統以及編輯機。國產編輯系統包括索貝、大洋等,這些軟體一般是隨著編輯機一起販售的。整體而言這兩個軟體都比較傻瓜,上手難度也低,有幾個很明顯的特點:

1、索貝過於封閉,對其它非編軟體的兼容性不高(甚至僅兼容Avi等極其有限的格式)。同時,它所採集的視頻也無法用於其它的非編軟體。

2、國產軟體很多時候都是由國外軟體改裝回來的,在許多方面都沒有優勢,甚至比起國外軟體還要更加落後。但是它們的共有優勢就是:快。不需要對視頻精雕細琢,不需要精細的剪輯,直接就可以生成成品。

如果電視台使用Avid或者Nuke這樣的專業軟體,是無法保證其時效性的。故電視台製作新聞節目使用這樣的編輯系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其現狀。這並不能說明Avid或者Nuke這兩個軟體是「沒人使用的」

因此,題主提出的論據並不能說明Mac在非編是處於弱勢的。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電影市場,Final Cut Studio的佔有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如果題主一定要糾結在電視台不使用Mac這點上,那麼我可以告訴題主,東方衛視以及廣東衛視就有使用Final Cut Studio作為其編輯系統。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

張宇 回復 莫亞文

看看哪個玩遊戲的用蘋果滑鼠,滑鼠優劣檢驗的唯一標準就是FPS遊戲。除了那些電競品牌之外,玩FPS的用微軟和羅技的有的是,我雖然不怎麼玩遊戲,但我用微軟紅光鯊。

檢驗滑鼠優劣的標準是FPS這點是你提出來的,並不是廣泛認可的。請找出你的論據來源。蘋果滑鼠的確不適合用來玩遊戲,但是我也可以告訴題主,我用Magic Mouse玩魔獸世界是有拿到過不錯的成績的。

張宇 回復 Ballance Hu

但是人家有選擇,你可以選擇適合遊戲的外設。Mac有的選擇嗎?

遊戲玩家福音!羅技宣布G系列遊戲外設將支持Mac OS-新聞,討論,活動

話不要說得太死,你說」Mac的選擇會少很多「或許就沒有人會反駁你。

另外我很好奇題主是不是和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有什麼滑鼠是Windows可以用而Mac用不了的。滑鼠這方面Windows根本沒有任何優勢而言,只能算是打平。

凡事google一下生活更美好。什麼滑鼠只支持Windows

不知道這些回應能否解除題主的疑惑?

不管OSX還是Windows,只要符合自己需求的就行。沒必要為了一個而攻擊另外一個,這是不成熟的表現。

PS.我真的不相信題主用過XP的多屏設置。


才知道題主就只是在店裡摸過兩下,那還有什麼必要回答這個問題?買一台就沒這些問題了。


用用mac的觸摸板,和windows的觸摸板以及win8的觸摸屏是兩個概念的東西。

另外,用戶體驗是一種極其私人的,難以說服和統計的奇妙感受,請不要把它參數化和量化。

比較一下,用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割,和不割,沒什麼區別——————————————

題主問題更新了……

但是答案……懶得改(喂有你這麼懶得么……)

前面幾個後來蹦出來的大神擺事實擺的很全面嘛……

好長啊好長(今日腸道小恙寫不了那麼長就要去廁所,所以肯定沒幾句)

我既不是牛逼哄哄的碼挊程序猿,也不會喀喀喀的裝好幾個系統橫向比對。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而已。我就是看看網頁擼個片的用電腦,不會用各種高能程序——戀物癖全憑感覺。

壯哉我的【用戶體驗】

你們這群參數黨,不許,不可以黑掉——這個詞

就這個詞……

我就用這個詞……

其他的你們隨便黑……

矮油,有點長了……

短答案有個好處在於沒人贊也無所謂,有人贊嘛,最多也就是被人看作抖機靈的膚淺~

要是寫長了巴拉巴拉的沒人贊……呵呵

那個,我不是來拉仇恨的

我要去廁所完成減肥大業了~


作為兩個系統都有五年以上使用經驗的用戶,我想談談我在轉向Mac過程中的感受。

題外話,在開始之前我希望補充一些前提:

1. 倘若有評論,希望不要出現功能列表式的對比。把功能點列出來根本看不出優劣。與其討論有什麼功能不如討論這個功能用起來感覺怎麼樣。

2. 我在兩種操作系統方面都有5年以上的使用經驗,使用Windows的經驗甚至超過10年。Windows用過3.1、95、98、me、2k、xp、vista、7、8。OS X用過Leopard、SnowLeopard、Lion、MountainLion、Mavericks。

下面是我經過實際使用比較,總結出的OS X的一些亮點:

1、Linux與Windows的平衡點

我接觸OS X是從大學開始,一開始僅僅是被UI吸引在關注到這個系統上來。因為大學期間課程主要與C、Java以及Web開發有關,所以比較關注的興趣點在Linux Server和Photoshop上。所以觸動我轉入Mac陣營的第一點就是:既能獲得豐富Linux軟體、Shell環境的支持又要能像Windows一樣運行優秀的商業軟體。OS X剛好滿足了這一點。

2、優秀的工具軟體

後來由於工作原因一直保持了Windows和OS X同時使用。用的越久越發現從功能的角度上說二者很難拉開差距。Windows有很優秀的VisualStudio開發工具,但是主要針對.net。OS X下面的Coda對於Web開發又有很多優勢。像這樣各有利弊的比較點很多。但是總的來說Windows下面除了少數如MS、Adobe這樣實力雄厚企業的產品,大多數中小型的工具軟體素質比不上OS X的生態圈。舉例說來:OS X上的Transmit、Cornerstone、Alfred、OmniGraffle等產品都比Windows上同類產品優秀不少。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是OS X用戶群付費習慣相較Windows用戶要好一些。(這不是歧視,很多OS X的精品小工具都是小作坊起家,多年經營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能長時間負擔的起高品質軟體開發成本沒有足夠利潤驅動是做不到的。)

3、用戶體驗

舉個具體的例子:OS X的TimeMachine和Windows的系統還原比較。TM基本上跟系統還原是同時代的產物。我在Windows XP的時候關注過系統還原,一度給予厚望,但是很不幸的是不但沒有享受到便利,還給我惹了不少麻煩:首先,系統還原必須是時間點整個系統還原,不能進行單個文稿的還原。如果你有兩個文稿期望還原的時間節點不在一起,這就很尷尬。其次,早期的系統還原不能指定備份保存的位置,大量佔用單個磁碟分卷的空間。最後,設置複雜。Windows 7的備份恢復在控制面板內佔了一個專欄。而且在控制面板首頁還找不見。打開這個功能還需要各種使用嚮導分多個步驟才能操作完。TM則一直擺在OS X系統偏好設置的先要位置,只有開關、選擇備份盤和設置排除路徑幾項簡單設置。簡潔而有效。

補充關於文件歷史版本:這個功能顯著有別於TM或系統還原。在Windows中這一功能被設置為系統級支持所有文件。藉助文件備份來完成。本質上這其實相當於TM的一部分功能。問題在於對於局部文件還原,時間有時候並不是最佳的索引。對一般用戶來說,像文稿這類文件的版本控制,內容往往比時間更重要。所以我們看到在OS X Lion中新增的自動保存與版本即時對這類需求的最佳支持。你能夠在OmniGraffle或者Page等支持這一特性的軟體內部,「回顧」文稿的整個編輯歷史,找回特定的版本,甚至是獲取一個片段。這一點Windows文件歷史版本就難以勝任。所以我在前文才強調,單說功能有沒有根本什麼都看不出來,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功能用起來到底感覺如何。


作為mac os非技術控正常向用戶,基本不會去關心我不用的東西。看到別人用pc或不得不用pc時基本面對的都是xp…你說我能對win7win8有啥迴避?win是死在自家用戶不升級而不是mac用戶不待見上的。

我覺著對操作系統來說,成功攻佔市場抓住用戶的一大關鍵是用戶黏性,已經習慣的東西就是最好用的,除了在xp時代老喬拿出驚艷的mac能夠成功吸引大批pc用戶叛逃。問題是現在的微軟沒有喬幫主那樣的號召力呀,win8最多只能說是和mac一樣優秀的產品?

假設,mac和win同樣都是90分的產品,對mac用戶來說,前者我已經熟練應用幹活的時候可以立即上手,而用後者意味著我很可能要花好幾天學習適應,付出了一定成本後我得到的仍然是90分的產品,並沒有帶來效率的提升,那麼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更何況,你以為老闆會給你幾天的假期讓你不做事而去體驗win優秀的設計理念嗎?...

話說我只用過一次win 8,是我乾兒子親媽的機器,由於找不到好多功能被我乾兒子的親媽教學了十分鐘,對一個前xp和win7使用者來說,我當時的心理活動過程如下:草草草,這個像手機界面一樣的神奇東西是神馬?哦,原來xx被藏在這了…呃,那個xx在哪裡,又忘了…咦,為什麼我點了這個它就變成這樣了回不去了?你這機子裝xp了嗎?媽蛋,還是把文件考過來,我還是用自己的mac吧…


2014年2月19日更新:

從張宇提出攻擊性頗強的問題開始已經過去三天了,問題經過數次修改,目前早已偏離題主的原意,我的原回答顯得不合時宜,因而有必要針對目前的新問題展開討論。審讀完所有熱心答友的回復和評論,發覺很多人依舊抓著細微的差別不放,唯心地揣度評價對方,明顯存在無知者無畏的表現,從而導致很多觀點啼笑皆非,帶有濃濃的硝煙味。很少有人能結合個人實際使用經驗,求同存異,客觀地兼顧雙平台特點作出分析。我認為問題的核心是對兩種操作系統的討論,或者說是對 「如何利用兩種工具,更好地為大家的工作、生活服務 ? 」 這一問題的思考,而不是比拼具體的硬體和軟體體驗。所以為指針導向產品 (指點桿、滑鼠、觸控板、觸控屏)、屏幕解析度、鍵盤、辦公軟體、開發環境等具象作出的討論都會招致偏離本意、無休止的口水戰。我對新問題的觀點是:

  • Mac 用戶如何看待 Windows ?

Windows 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絕大多數 Mac 用戶在電腦中必定存在 Windows 系統,無論是以虛擬機形式還是以 Boot Camp 形式存在;或者生活環境中有裝有 Windows 系統的備機以供使用。畢竟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 PC 遠高於 Mac ,應用總數 Windows 稍高於 Mac OS/OS X,部分行業也被 Windows 壟斷。國內的使用環境決定了絕大多數人離不開和 Windows 打交道,同時現實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得到第二個選擇。而無論是第一選擇還是第二選擇,任何一種都不能完全取代對方,何不採取優勢互補的策略,各取所需,找到一個使用最佳平衡點?

  • Mac 用戶是否對 Windows 存在刻板印象 (Stereotype) ?

Mac 用戶確實在看待 Windows 上存在固有思維。多數人都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從需求的角度出發,他們看待原有的 Windows 功能、界面、使用習慣有審美疲勞,直到對陌生的 Mac OS/OS X 一見傾心,短暫拋棄原配 Windows 後開始重度迷戀新歡 Mac OS/OS X。處於熱戀期的他們情人眼裡出西施,形成了 「原配是人老珠黃」 的固有思維。小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在沉醉於 「新歡是青春靚麗」 之餘開始留戀和原配相濡以沫度過的難忘時光。從此陷入了矛盾的泥潭久久不能自拔。最終他們會想明白,到底自己適合跟誰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其它的思維偏見都是次要的。

針對兩種平台的比較,我自認為能力不足,在有限的篇幅內無法做出完整的圖文並茂的介紹,親見諒! 為了方便知友在移動端查看編輯歷史,我貼出原問題和針對性的解答如下:

---------------------------------------------------------------------------------------------------------------------------------

原問題:

張宇 編輯了補充說明

看了很多Mac用戶對Mac(OS系統)的讚美,但是很少有人說明用於對比的Windows版本,是他們不知道Windows的版本眾多還是有意用老舊版本的缺點來證明OSX的優秀?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某人說Mac觸摸板超級好用,我都不好意思說我的Win8超級本帶觸摸屏。所以重點是他們真的不了解Windows的發展還是有意渾水摸魚?

——————————————————————————————————

補充一下,一些人說Mac的鍵盤快捷鍵好用,而Windows的滑鼠全能到幾乎讓人忘了同樣極為豐富的鍵盤快捷鍵,另一些人說Mac的觸摸板好用,而Windows很早不僅用觸摸板、指點桿甚至十幾年前就在用觸摸屏+電磁筆,Windows8更為了觸摸開發了全新界面。還有一些人說Mac輕薄漂亮有品位,但我記得這些紀錄在十年前就是SONY的。所以我不清楚這是Mac用戶真不知道還是有意忽視?

修改理由:補充必要的信息

#28919742 ?撤銷 ?2014-02-16 22:59:17

原回答:

回答題主的問題前冒昧地問一句:您通過各種渠道看到很多Mac用戶對Mac的讚美,尤其是對操作系統的讚不絕口,是否親自認真體驗和操作過呢?針對您的疑問,我根據自己的多平台使用經歷為您一一解答。

  • 很少有人說明用於對比的Windows版本。

Macintosh(以下均簡稱Mac)從1984年1月發布開始預裝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同年5月更新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 0.1,截止2014年個人用戶版操作系統陸陸續續經歷了30個大版本的更迭,平均每年更新一次大版本;Windows 1.0於1985年11月發布,截止2014年個人用戶版操作系統一共度過了17次大版本的變革,平均每1.7年更新一次大版本。您覺得很少有人將Mac OS/OS X和Windows拿來對比,拋開用戶體驗不談,單從更新速度上來看,很多人不屑於用日新月異的系統與老態龍鐘的系統對比,就好比四五歲的幼童和一兩歲的嬰兒賽跑。如果考慮用戶體驗,絕大多數80後及後繼者第一次接觸的電腦操作系統是Windows,2007年以前很少有人能在國內使用到Mac OS/OS X,雖然兩者用戶體驗差異明顯,但核心的人機交互邏輯區別不大。我是90後,從1999年開始接觸Windows 95,至今使用過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而從2011年開始接觸OS X 10.7 Lion,至今使用過OS X 10.8 Mountain Lion、OS X 10.9 Mavericks。所以我從使用了12年的Windows轉移到OS X並沒有投入很多學習成本,原來在Windows平台上的用戶需求在OS X平台上都能得到相同程度甚至更好水平的滿足。從用戶需求角度來看,很少有人覺得兩者有根本性區別,因而關注焦點停留在了功能性的細枝末節處,而不是宏觀的大版本號。

  • 是他們不知道Windows的版本眾多還是有意用老舊版本的缺點來證明OS X的優秀?

您對他們(Mac用戶)的認知推測不準確,正如我上文中提到的,絕大多數用戶首先接觸的是Windows平台,並大多有多年的使用經驗。國內很多人確實沒有接觸過Windows XP前若干代的微軟操作系統,最新發布的Windows 8平台使用者也為數不多,而Windows XP/7用戶是市場主力軍。先入為主的思想牢牢控制住了大多數人,遷移成本過高,新系統沒有革命性變化等諸多缺點導致他們不願意、捨不得、懶得換新微軟平台,況且從2001年8月Windows XP發布到2012年8月Windows 8發布,總共只有4代產品問世,許多人使用的是其中的兩代主力產品。感覺或知道Windows的版本眾多的說法不具有說服力,也沒有意義。反而久歷乾旱未遇甘霖的前Windows用戶接觸了OS X後,柳暗花明又一村,頓時會有相見恨晚之感。他們以前的Windows體驗遺憾在OS X上得到彌補,也偶爾會為部分體驗差異超過預期懊惱不已。兩個平台都有各自獨特的魅力和不足,用一方的缺點來證明另一方的優秀本來就是以矛攻盾的博弈。

  • 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某人說Mac觸摸板超級好用,我都不好意思說我的Win8超級本帶觸摸屏。

蘋果官方在Apple - Mac 30 年上對推出於1994年5月16日的觸控板文案說明是:

儘管 Macintosh 問世已有 10 年之久,但卻絲毫沒有減緩前進的腳步。PowerBook 540c 不僅是首部搭載 LCD 顯示屏和乙太網的 PowerBook,它所推出的革命性觸控板,至今仍被筆記本電腦所沿用。

您道聽途說了解到Mac多點觸控板體驗很棒,感覺會比Win8 超極本的觸摸屏操作遜色,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事實上,蘋果在2007年1月發布帶多點電容式觸控屏的第一代iPhone,徹底淘汰了以往的電阻式觸控屏,為未來大尺寸觸控設備開闢了技術革新的康庄大道。而iPhone自帶的多點電容式觸控屏技術支持源自2006年5月發布的MacBook,所以您在體驗超極本行雲流水的觸控快感時還得感謝Mac觸控板提供了強勁的技術保障。

  • 他們真的不了解Windows的發展還是有意渾水摸魚?

上文已做解釋,大多數人是Mac用戶以前是資深Windows用戶,不了解Windows的歷史發展的可能性極低。您對渾水摸魚這個成語的使用不恰當,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

渾水摸魚:比喻趁混亂的機會撈取好處。

Mac和Windows向來是各自為營,還沒打鬥到混亂的地步,Mac用戶也不完全會徹底拋棄Windows平台。反而Mac平台有更多元化的選擇,Mac用戶可以安裝虛擬機或Boot Camp流暢運行Windows,同時享用多平台的強大功能。

  • 一些人說Mac的鍵盤快捷鍵好用,而Windows的滑鼠全能到幾乎讓人忘了同樣極為豐富的鍵盤快捷鍵。

您用鍵盤PK滑鼠即得罪了Mac用戶也不討好Windows用戶,更不待見Linux用戶。鍵盤和滑鼠功能不存在致命的功能性差異,用戶在意的是使用習慣、環境、舒適度、便捷度。

  • 另一些人說Mac的觸摸板好用,而Windows很早不僅用觸摸板、指點桿甚至十幾年前就在用觸摸屏+電磁筆。

上文蘋果官方文案已經解釋過,觸控板技術於1994年5月16日首先在Mac上實現和推廣,ThinkPad的指點桿和Mac的觸控板相比指針導向功能各有千秋,因人而異;而IBM於1996年獲得指點桿的專利並投產。蘋果於1993年8月發布帶電阻式觸控屏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stant,掌上電腦)——Newton MessagePad,而微軟於2002年11月才發布支持帶電阻式觸控屏設備操作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操作系統。無論如何,Mac的指針導向產品均早於Windows產品,使用體驗更優於後者是不爭的事實。

  • 還有一些人說Mac輕薄漂亮有品位,但我記得這些紀錄在十年前就是SONY的。所以我不清楚這是Mac用戶真不知道還是有意忽視?

十年前(2004年),SONY發布輕薄的VAIO 505系列,10.4吋版本重3.1磅(1.4千克),12.1吋版本重3.75磅(1.7千克),同年,蘋果發布iBook G4,12.1吋版本重4.9磅(2.2千克),同時發布的PowerBook G4 12.1吋版本重4.6磅(2.1千克)。當年Mac在輕薄便攜性上確實稍遜色工業設計出色的索尼,但2014年1月索尼宣布出售VAIO業務,而Mac在持續萎靡的PC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市場份額節節攀升,輕薄便攜性已無人能出其右。好漢不提當年勇,Mac用戶不一定知道也沒必要知道曾經PC短暫的輝煌,他們在意的是迷人的外觀、優越的性能和光明的發展前景。

這是我在知乎潛水數月回答的第二個問題,在寢室熄燈後熬到凌晨3點,花了3個多小時認真搜集資料組織答案幫題主解答。為何有如此熱情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不想看到Mac用戶和Windows用戶無止境的秀優越展自卑,更不願意陷入任何一方的爭吵。我只想從一個普通的用戶角度解讀這兩個平台的真實的特點和歷史。任何人的觀點要做到絕對公正客觀十分困難,如有回答不當之處還請海涵。我給題主和有類似疑惑的朋友們的建議是:擺正心態去接納新事物,不跟隨,不盲從,葡萄酸不酸要自己先嘗,蘋果甜不甜要自己先吃。


有點火。

要麼買個Mac,和Windows一起用,看看自己喜歡哪一個。

要麼別老來知乎上面問這種問題。

在知乎上推薦好的東西總會被誤解。

我就是Mac和Windows8.1混著用的。

如果不是重新買個iMac還要花1000多美元,如果不是某些軟體在Windows上是exclusive,我是不太想用Windows的。


Ferrari用戶如何看待Lamborghini Aventador/Reventon/Elemento? 會有刻板印象么?

醒來更新:

1、Ferrari說,老子造跑車的時候,你丫還在造拖拉機呢。Lamborghini說,看老子極具未來感的工業設計甩你丫好幾條街。抓著自己的優點說,爭執大抵都因此而起。

2、題主的問題不在Mac和Win到底哪個好上,而在與題主自身,這涉及到了B格。因為Mac和Win是電腦操作系統,而電腦的B格並沒有很高。倘若問題換成Ferrari和Lamborghini,誰更好的討論劇沒有很大必要,因為兩件產品本身B格就很高。把這種心態帶到Mac和Win的使用中就能解決題主的問題。

3、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真。土豪一般會順手買幾輛Ferrari和Lamborghini的不同車型來開,然後把不同車型的優缺點細細道來,此時B格目測有十層樓那麼高。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小賣部在賣一種內嵌了LED燈泡的棒棒糖,但是售價很高,要好幾塊,同學大都買不起。

我存了一個星期的錢買了一支,高高興興的一邊舔著一邊上學去,走到樓梯時,看見我的某好友在前面,我高興的點亮燈泡朝他揮手:「你看多漂亮呀!」

結果還沒等到好友回頭,一股猛烈的水流打在我的臉上,原來是一個不認識的小孩拿著一支普通棒棒糖對我噴水槍,他還念念有詞:「你以為你好厲害,你那糖又沒有我的甜也沒我的吃得久……」

如果有機會穿越回那個時候,我一定要幫那時哇哇大哭的我擦乾淚水,教他一字一句地對那小孩說:

關,你,什,么,事。

————————————

故事講完了。題主問「Mac用戶是否對Windows存在刻板映像」,作為一個非典型的Mac用戶,我僅代表我自己以及願意被我代表的一小撮Mac用戶(如果存在的話)表示:根本沒有!

最新的Windows相對最新的OS X有哪些優勢?很多很多,比如直觀清晰的複製文件進度條;比如更便於恢復的系統快照;比如強得多得多得多的外設兼容性;比如無需SSD也飛快的開機速度……無論我再怎麼喜歡OS X也不會更不想去迴避這些——轉念一想除了蘋果的公關人員我找不出任何人有迴避之的動機。

那麼為什麼我(們?)更加偏愛OS X?我認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生態圈。有個著名的段子說:如果Windows的特點是ABCDE,Linux是FGHI,那麼OS X就是DEFGJ。Mac既有我所需要的不少商業軟體的支持(如QQ、AE),也有Unix的shell環境。而如果在Windows上跑Cygwin或是Linux上走Wine,雖無不妥,但總不方便。

那麼對於用戶來說,Windows最讓人詬病的諸點之一,便是Windows對其生態系統缺乏約束力,正如 @趙冬毓 的答案所指出,為什麼Windows下「提供了高DPI支持的應用程序全是微軟自家的」?為什麼Chrome在Mac下對HDPI有著良好的支持而在Windows下——我知道可以在chrome://flags里開啟,但那既不是默認也常出現元素錯位——卻不行?為什麼這麼多Windows下的軟體會亂改驅動放鉤子?以上種種,是Windows的倚重產業鏈合作的商業模式所註定的,對生態圈缺乏約束力,是微軟作為一個商業公司,為了90%+的市佔率,為了商業上的成功所付出的一個必然而且正常的取捨。在這裡,既然某些方面用戶體驗被捨棄了,那麼相對更加看重這些方面的用戶不選擇Windows,也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

最後,對於故意挑起聖戰的題主表示深深的鄙視。


你每次去工行辦事都要和銀行的妹子聊聊農行的新業務嗎?


沒有刻意迴避,現在的Mac用戶基本是從Win XP時代轉過來的,為什麼不提Window 7/8/8.1,因為他們根本沒用過啊。

如果

1 Win 7,8的使用率夠高了(都這年頭了,停止個XP服務都有人哭天喊地的)

2 之後還有人轉Mac

那麼他們裝逼的時候就會提Win 7,8了吧

現在在Windows上用chrome,firefox瀏覽器的人,比較起來不也一直說IE6是SB么,也不見有多少人比較chrome和IE9+吧

我覺得就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都沒有利益關係,誰沒事迴避這些


在題主的問題中,大部分對於Mac的認知是「一些人說」「一些人說」。可見題主大多是道聽途說,並沒有真正有機會了解和使用過mac,就好像一個沒有出過國的人認為國外沒啥好的,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說讀書沒啥用。

從學術角度說,聽別人的也好,淺嘗輒止也好,都不能輕易下一個結論並且到知乎上來貽笑大方。正確的做法是:

絕知此事要躬行。


用mac的人乾的事情只是用windows乾的事情的很小的一個子集,他們是不會理解的,這跟他們知不知道windows有多好用也是沒關係的。


對我來說 Windows 有優秀的 GUI,Linux 有優秀的 CLI,而 OS X 兩者都有。


你們啊,都不懂題主的心。

windows就是好,Mac就是垃圾,你們解釋的那些功能都是啥,我根本沒聽過沒見過沒用過,反正肯定都沒有windows好用。我就只用我家帶觸摸屏的windows8.1呢!因為它就是好,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原因,因為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這才是題主這類人喜歡的答案。你們吶,too young too simple.

再正式回答一下題主問題,

你以為今天的Mac用戶還會拿os x去和N年前的XP對比嗎?

你開13年的Ferrari贏了03年的Lamborghini,你會去大肆炫耀ferrari比lamborghini好嗎?

跟別人炫耀mac比win好用的大多都是剛從win轉到mac的人,新鮮感興奮勁都還沒下去。真正用mac來工作或者學習的人,都是自己用著舒服愉悅就好了,誰沒事老去和windows比較秀優越。

PS. 看了好多回答和評論,一個額外的收穫就是讓我見識到了windows用戶和mac用戶在眼光,對新事物的態度,以及看問題對待問題時思維的不同。當然,我知道這個樣本totally unreliable。


提供一個角度: 真正了解一個系統,我會從這個系統的腳本+shell開始。

並不是只適用於程序員,我認為對於任何一個優秀的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年裡要使用一個系統從事大量生產工作的人來說,快速入門這個系統的腳本以及shell是他必然應該做的事,這是在磨自己的劍。

如果不做這件事,那麼你永遠徘徊在外圍的細節,觸控板,搜索這些都是,一個第三方軟體就能解決的事,甚至我建議你使用第三方,我想如果一個系統上的默認軟體和功能沒有更好的第三方實現,那它才是一個爛系統,因為沒有程序員喜歡它,顯然,win和類unix的大多數系統都不是這樣的爛系統。

拿這些功能細節來斷定兩個系統好壞毫無意義,因為無休止。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都應該明白你總能找到win比mac強或者是mac比win強的地方。而不幸的是這兩個系統的細節是如此豐富,你無法在可接受的文本長度內描述完任何一方,再加上人的個性化,你一定能找到一個系統比另一個強的"充分"理由。

所以爭論誰比誰好沒有意義,但細節的比較本身並非無意義:


就像這個問題,我從樓上各位回答里學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windows小技巧,發現了很多我也慣性思維地認為win做得不好但其實已經改進得很好的地方;


還有比如我在接觸mac系統之後,發現有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dash,我以前從來都沒想到應該用一個工具把文檔統一起來,這比win下的chm要好,所以我找到了他在win下的實現zeal。


這就是這類問題應該具有的形式,比較而非攻擊。

永遠討論哪個系統好,就像糾結什麼是最好語言一樣,一定會陷入我就是比你好,你的優點我一定要想辦法否定的怪圈裡非常浪費彼此時間。

借地問一下怎麼屏蔽一個問題,幾位高票答案很精彩,但我也很煩它今天不停出現在我時間線里。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普遍認為「心理學」不算科學,這個刻板印象是怎樣形成的?
中國最普遍的刻板印象有哪些?
東北人好鬥,川渝人懼內,廣東人好吃,上海人排外,這些算是歧視的話嗎?
國外關於華人的陳詞濫調有哪些?
國人關於西方白人的陳詞濫調有哪些?

TAG:Mac | macOS | MicrosoftWindows | 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