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消息在一傳一的過程中,會被人添油加醋或誇大失真,最終就成了流言,這反映了人們怎樣的心理?還是因為不同人對信息的解讀不同?


據說,美軍1910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

營長對值班軍官:

明晚大約8點鐘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的話,就

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

值班軍官對連長:

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

如果下雨的話,就讓士兵穿著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這一罕見的現象將在那裡出現。

連長對排長:

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身穿野戰服在禮堂中出現。如果操場上下雨,

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這種命令每隔76年才會出現一次。

排長對班長:

明晚8點,營長將帶著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話,

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

班長對市士兵:

在明晚8點下雨的時候,著名的76歲哈雷將軍將在營長的陪同下身著野戰服,開著他那彗

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

現在從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種事情產生的原因。

一、傳播學的角度

1、傳播模式

誰、說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對誰說 、效果及反饋。

上圖基本描繪的大眾傳播的模式,說明在傳播的過程中,存在「噪音」,干擾了原本信息的準確性。

噪音來源多種多樣,比如語義噪音、環境噪音、 機械噪音等等。

舉個例子,比如最近在網上流傳的,媒體記者採訪一位農民工「你幸福嗎?」,農民工的回答是「我姓曾」,然後就被媒體大肆報道,說成是一種反抗。其實,如果看過網路視頻的朋友自己就會判斷,當時是人家太緊張,可能是聽成了「你姓什麼」所以才有了此答案,並非媒體所報道的那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事情是媒體報道者在傳播過程中人為參雜了「噪音」,扭曲了事實,誤導了大眾;之後在一波又一波的傳播過程中,網民出於對政府的不滿而做出的「感性選擇」,對粉飾社會嗤之以鼻。

2、新聞價值

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人們需要一些「噱頭」來保證所傳遞的東西具有一定的可讀性,而不是句廢話。即使傳播的東西可能是捏造的,篡改的,只要有價值,能夠博得人們的眼球就被認為有「新聞價值」,也就是商業價值。

經常有明星或者學者批評媒體人,說他們「斷章取義」。你本來說了1、2、3句話,連起來是一個意思。媒體報道的時候呢,就單獨把第二句拿出來報道給不知情的受眾,可就是這第2句成了關鍵,被受眾揪著不放。詳見王石同志在四川大地震後的捐款言論。

3、大眾傳播中的「守門人」

在傳播媒介中,決定什麼性質的信息可以傳播,傳播多少以及怎樣傳播的人或者機構。

簡單的講他們的職責就是「編與導」。什麼黨的喉舌啊都是這種性質。在新聞聯播中前十分鐘講領導人多麼多麼忙,中間十分鐘講外國如何如何亂,後十分鐘講國內如何如何社會主義。

二、社會學的角度

1、受眾的差異

樓主所言,信息在一傳一過程中被傳成了流言,我們先不考慮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就我前面的哈雷彗星舉例來看,從操作層面來看顯然傳的有失基本的水準。這可能是多種的原因造成的,要考慮到受眾的特點、習慣、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正如樓主所言,不同的人對於信息的解讀(解碼)是不一樣的。說的文縐縐一點就是「一千個什麼什麼有一千個什麼什麼」。1910年的美軍,想必文化層次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幹部可能自幼有些家教,略懂點天文,知道什麼是哈雷彗星,下面的美國大兵可能識字不多。

2、滿足需要

在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中,被傳遞者並不總是被動的,人們會主動地選擇自己所喜好的內容,滿足自我製作,傳播的慾望。

3、社會環境及社會關係

在傳播者傳遞的過程中,受到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社會關係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在傳播時表現出來。比如,樓主和公司里員工甲有意見不和的地方,但是甲和乙關係很好,甲告訴乙樓主怎麼怎麼不好,如何如何無能,乙跟你又沒什麼不和,最後乙還是會留下對樓主不好的印象,繼而影響到以後別人對你的看法及說詞。人們容易為環境所左右,放棄自己的判斷。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4、社會資源的稀缺性

資源的稀缺,導致了人們之間的對立與鬥爭。人們自己的無限的慾望,加劇了這種對對立與爭鬥。假消息或者失實的消息可以將當下的形勢轉化對一方有利,對一方不利。在職場中或者團體中,為了個人的利慾,不惜會污衊、毀謗、中傷他人。樓主可參考一些國家的大選,各方陣營都會用些什麼手段。

三、心理學角度

此部分只討論樓主所說的添油加醋、誇大失真。

從個人心理的角度,就是個人情緒以及預期安排想要達到的效果。

1、宣洩

宣洩也是一種人的需求,是為了得到某些滿足感。別人傳著傳著就變味了,可能傳的人最近心情不好,諸事不順,各方壓力。所以說話的時候不自然的就把事情給「升華」了。

2、焦慮

在傳播的過程中,人體本身對某一事件的判斷導致預期的困難和不安,進而產生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不但會對個體的行為產生影響,而且一旦傳播開來,對社會群體都有一定的影響。

比如,日本核事故後中國部分地區鬧鹽荒。具體到樓主身上,可能是樓主工作太認真了,太漂亮了,沒有合適的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係,引起了部分人內心的焦慮、嫉妒和擔憂,他們所以開始排斥你。

3、仇恨

比如,本次釣魚島事件,在國內引起了多個地區的示威遊行,抵制日貨,打砸搶燒的局面。

其實,本不至於。但一些輿論導向帶有民族主義色彩,把新仇舊恨一起道出。無論是事前的鋪墊,事後的持續跟蹤報道、對日本經濟的報道、對中日貿易的報道總體來看都很「激烈」,有不同程度的誇大失實。

以上,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有錯別字請忽略。


語言是思維的編碼。——李大釗

自然語言不具備編程語言的嚴謹性,具有二義性/多義性。

所以一條消息不停地encrypt再decrypt,重複多次就會失真。


謝邀。

除去客觀上的記憶失真之外,主觀上的因素——即一般所說的「添油加醋」行為,也是影響很大的。

什麼能讓說故事的人最興奮?聽者的讚歎或是其他的積極反饋。所以在講故事的時候,人們總會誇大情節,以示故事之值得一聽。掌握獨家信息時,大家也喜歡把那信息的重要性往高了去說。

這種通過抬高自己掌握的信息的價值來換取關注與尊敬的行為,用理論來解釋的話,可以被視為一種力圖在信息交換中獲取更多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嘗試。簡單來講,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受關注和重視。這是作為社會動物的人類的天性之一。


A:是這樣滴,我確信聽到的這個傳聞裡面有相當多的誤傳和細節丟失,我出於責任心做了一些糾正以及合理的還原,就是這樣……

B:是C說的

D:是B說的

C:不,我沒這麼說,你們理解錯了。

E:我覺得有可能是這樣,當然不排除xx的可能性

F:E都說了是那樣

G:當事人E都承認了,肯定是那樣,F是我最好的同學,我以我人格擔保,事情的真相是xxxx


People only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 hear what they want to hear.


首先說下流言流通量=問題的重要性
×證據的曖昧性

所以一般情況下越是人們關心的,切乎自身利益的問題,在權威部門沒有發布有力證據的時候會推動人們通過流言去尋求信息。

另外,心理學中的不安感也促進了流言的產生。

總之流言是群體傳播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傳播類型= =


這種心理很正常啊,也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都喜歡看別人的悲劇或者很誇張的喜劇,有一定的添油加醋的愛好的嫌疑。


蝴蝶效應,非線性在迭代過程中出現混沌


你加點鹽他加點油我在加點醋 周而復始 就吃不到原汁原味了。


1、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傳輸出去,比如面子問題。

2、帶有目的性地製造某種輿論,有的說有的不說,有的還要加些胡說。

3、說的不一樣,接受信息的一方也可能是有選擇性的接收。

4、語言本身如此豐富,不是白紙黑字的,就像那個遊戲一樣,動作傳真,被說得面目全非的,也正常。


我建議你看看《烏合之眾》吧,那本書就能對你這個問題做專業解答。

其實要我覺得,歸根結底就是人的劣根性。

不過這種行為能通過心性和教養的提高來自我抑制。


要求不夠嚴格 ,不夠用心, 沒有合適的標準參考,考試時你絕對不會將老師教的東西誇張化!


熵增的過程


我覺得是自己的主觀情感在作怪,傳播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越不靠譜的人越需要談資


推薦閱讀:

「熔斷機制」有著怎樣的心理學基礎?
為什麼現在網上流行的一些「負能量段子」能受到眾多人的強烈追捧?
為什麼當人們有機會接觸到事實真相時,很多人卻仍舊選擇相信既已接受的「事實」?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嫌貧愛富?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傳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