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濟群法師?

引用2段濟群法師的視頻,可能給大家的回答更有參考價值

濟群法師《生命的自覺與自由》01 標清

濟群法師《生命的自覺與自由》02 標清


曾經就讀西園寺弘法部和佛學院辦的居士佛學班的兩年兼讀課程。期間除了開學和結業有緣接觸過濟群法師外,在期間參加了求授五戒以及八關戒齋活動也接觸過法師幾次,非常讓人敬仰。

濟群法師著力將藏傳佛教的菩提道次第的次第修學系統融入漢傳佛教修行,對大乘佛教的推廣積極倡導菩提心修習,對皈依三寶最根本的認識等作為修學基礎。也極力推廣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和輔導。

幾個星期前有緣探訪在佛學院就讀和教學的一位優婆塞師兄,也是當年教我們唯識的老師,參觀了佛學院的圖書館,甚是歡喜,可以說是中國國內最完整的佛教圖書館。也得知西園寺接下來的發展宏圖,真的令人讚歎不已!相信西園寺將成為華東一帶弘法和學術上的焦點。

濟群法師在佛學院推動學術研究和佛法普及的活動,其兄普仁大和尚管理西園寺一切法務和發展,西園寺有如今的規模,濟群法師和普仁大和尚兩兄弟的努力真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此盡力和無私的弘揚佛法,無論是學術的探究還是正法的普及,照顧得面面俱到,實在難得!僧寶!僧寶!望諸位發心多加護持。


學問修行非長期接觸無從評價,只從一面之緣的印象來說,濟群法師是符合心目中出家人的樣子的,這就很難得。


看過的他的書不多,不過在《菩提道修學次第》中,法師還是明確提倡修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另外法師也提倡佛教徒不要太搞些世間的經營,久而久之,容易荒廢道心。

當然,跟一般大眾交流,尤其是跟知識分子和哲學家之間的交流,言語只能符合現代人的知見了。尤其是在和周國平的對話《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中,兩種世界觀的人想要認真討論哲學問題,都得尊重對方的觀點不是?何況都是各自領域的大咖誰也甭想說服誰,雖然看似周國平一直跟法師提問追問,但作為有點兒佛法知識的人看著法師的論述也很受憋啊,也太囫圇吞棗、委婉含蓄隱晦了,對於一些佛法觀點,表述的很慎重,能用世間法的語言解釋就盡量不直述佛法的觀念,所以就是成了一般人所以為的「雞湯」……

同理的還有龍泉寺的學誠法師,在微博跟大眾

交流也是非常接地氣,不搞高深莫測的佛法見解回復別人。

總之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雞湯」吧。

各取所需唄~

(真覺得現代社會佛法的弘揚很難啊,自然科學發達,人們知識水平越高,道理講深了,不合常識不信,覺得神棍;道理深入淺出了,又覺得是雞湯沒營養。自己也有這樣知見的毛病,哎……)


感覺濟群法師是位真正的大德,他講的《六祖壇經》前兩集就把整個佛法的次第和修行的步驟講的非常清楚,從道次第著手破除無名妄心,而後有能力領悟到南宗頓悟禪法的自性真心,講課中間有直指,方便上根人當下即悟。也有明心見性後,起修的側重點,絕對是過來人、大菩薩才有的手段,太有用了!


1、幸福是不是取決於心理素質?

根據因果定律,幸福的果實來自於幸福的種子,一個人要想獲得幸福,就是要播種幸福的因,也就是你說的善業。這點我們是達成共識的,但怎樣造善業呢,就是從心入手。這個是根本。只是你割裂了業和心的關係,因此也看不到心對幸福有著關鍵的作用。因為業由心造。你的身體和語言受心的驅使。有了善心,才會有善行,善語。所以想要幸福,一定要有一顆善心,有了善心,才會有做善事,說善語,才會有善語,最後才能有幸福果報。幸福離不開心,幸福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比如你說好話,做好事,造作善業的背後都是一顆心在主宰。

一個人修行的主要問題是,心力太弱,容易心隨境轉。當善心無法一直保持,甚至轉化 成噁心,根據因果定律,那麼自然不會有幸福的結果,因此我們需要一顆穩定的心,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住善心。當一個人定力很足,不受外境干擾,始終保持理智和慈悲,自然能獲得好的結果。這就是法師所說的良好心理素質,也解釋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怎樣讓人立於不敗之地。

法師說,幸福取決於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了穩定的心理素質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個觀點是符合真實因果律的,善業會有善果,只是它揭示了佛法的根本,一切唯心造,萬法唯心。業也是由心造的。善心是善業的前提。有了善心,才會有善果。修行就是在修心。


他們真正關心眾生的證悟,而不只是想號召大群弟子以便獲取供養。引自《正見-佛陀的證悟》


濟群法師是一個漢傳佛教中標準的盲師邪師!既然是佛教法師,就從他講經說法中衡量正邪,其他都是表面現象。

僅舉二例說明。

例一:濟群法師講:「未來能否獲得幸福,關鍵取決於心理素質。面對世間的風雲變化,始終保持寵辱不驚的心態。如果具備這一點,走到哪裡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筆者糾正曰:首先,「未來能否獲得幸福」關鍵在於是否廣集善業因,並非「關鍵取決於心理素質」!因為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論你如何「保持寵辱不驚」,惡報現前,你也不可能「獲得幸福」!況且,很多惡業之報在「地獄、惡鬼、畜生道」,你又如何「保持寵辱不驚」,如何「獲得幸福」!?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典型的佛教法師回答關於世間法問題的邪見。他沒有遵循佛說世間真實因果律,與「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法印教導眾生。他所講的,根本就不是佛法的真實因果律,而且連一點出世間法的影子都沒有!這就是典型的邪師邪見,佛教法師這樣講法遺禍無窮!即不符合自己佛教法師的身份,又貽誤信眾聽聞佛說正法機緣,又植邪見入眾生心中。

筆者答說:不論現在與未來,獲得幸福,還是獲得苦難,皆是無常,皆是迷幻,都不應該執著。即使是世間幸福,也只是相對於苦難而講,實際都是苦中取樂,短暫即逝。佛說正法,就是為了度脫眾生出離生死輪迴苦海,所以,眾生應當隨緣度日,精進學修佛說出世間法,真實解脫生死輪迴,才能永遠脫離苦難,真實獲得永恆的幸福!真正的佛教法師就應當如是講。

無論眾生信不信佛,佛教法師回答問題時,都應當含有佛說真實因果律,三法印,以及實相印的內容,隨緣給眾生種下解脫生死輪迴的種子。這是佛教法師的本分事,更是責任。

例二:濟群法師答:怎樣理解「煩惱即菩提」?

濟群曰: 所謂「煩惱即是菩提」,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並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是什麼?從本質上說,它只是一個念頭、一個妄想,其產生離不開眾多因緣的和合。當我們看不清這些因緣時,煩惱就產生了。若能在眾多因緣中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所以,煩惱到底會不會成為菩提,關鍵在於覺或不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下便是菩提。煩惱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菩提同樣也是如此。只是煩惱生起時,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顯現時,煩惱則煙消雲散。

筆者辨析曰:他的回答,實為答非所問,胡說八道!「煩惱即菩提」之「即」,字義為「就是」。換言曰「煩惱就是菩提」。回答此問題,就應當說清楚「煩惱」與「菩提」相同在什麼地方!並不是覺與迷的問題。再者,佛說知覺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種煩惱,可以總括為「見」。將「見」說成了「看」就是一個錯誤。即使用「看」來說明問題,眾生有「看」本身就是煩惱,並不是「看不清這些因緣時」才是煩惱,看清看不清都是煩惱。三者,「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這種狀態,地前菩薩及信眾根本就做不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才是這種狀態!四者,不論「覺或不覺」,煩惱與菩提本具之體和用都是相同的。

由此可知他沒有資格講「煩惱即菩提」的真實義。這就是沒有經過大善知識印證的「法師」,在胡亂說法。

他根本就不懂這個次第的佛法。他講的「煩惱即菩提」是邪見,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不懂的人,以為很高深。豈不知,若信以為真,邪見就入心了,就會障道,遺禍無窮。

筆者答曰:「煩惱即菩提」從體上講,煩惱與菩提同是一個體,即真如法身。從用上講,迷與覺都是本具之妙用。從相上說,菩提是清凈光明相。煩惱是迷幻相亦當體清凈。寂滅迷幻相,即現本具的菩提清凈光明相。體相用一體三說,圓融不可分割。

三乘佛法次第有,斷煩惱成菩提;轉煩惱成菩提;煩惱即菩提;當下即是,或當下即是大圓滿。次第不同,境界不同,不能混淆!

例一是告訴佛教信眾,作為一個佛教法師,應當如何講佛說的世間法。佛說的世間法與非佛說的世間法是有區別的!見筆者《佛學問題答疑(3)》。

例二是告訴佛教信眾,作為一個佛教法師應當如何講佛說出世間法。法師被大善知識印證了什麼次第,就講什麼次第以下的佛法,不能超越印證次第講法。否則,不懂瞎講,不是邪見是什麼?

作為一個現比丘相的佛教法師,講經說法不符合三法印與實相印,其佛教法師的功能就沒有了。那你是什麼?以比丘相法師身份做其他的事情再廣大再宏偉,信眾再多,即使信眾得到了某種利益,也是世間善業利益,如果是邪見,就更增惡業因,都更增六道生死輪迴因,都非佛說正法!不是「獅子身中蟲」是什麼!

真實的講,沒有被大善知識印證的人,是沒有資格講經說法的。即使被大善知識印證了講法次第,未成佛前,講法不可能完全當機,不可能既究竟又圓滿!

上述兩例,就是現在漢傳佛教講經說法的普遍狀態。邪見講法者,戒定慧無清凈證量,經典真偽不辨,般若智慧不開,是造成漢傳佛教亂象的主因!

不依止真善知識或大善知識學修佛說正法,講經說法無有是處!

上述僅舉兩例,他還有太多太多的錯謬,筆者時間有限暫不一一例舉。


看了大師的辯中邊論講義。非常不錯。解多年心頭疑惑。頂禮讚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喜歡看綠箭俠和閃電俠,但還是感覺融不進DC系列呢?
快要訂婚了,才知道對象有一個談了七年的前任,我該怎麼辦?
為什麼有的人被欺負,寧可報復社會(例如公共場合自焚)卻沒有同欺負他的人同歸於盡的勇氣?
為啥小時候我們知道的少卻對世界充滿好奇,可是成年了知道的相比以前多了卻反而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好奇心呢?
為什麼人們一邊害怕鬼故事,一邊還期待聽鬼故事、看恐怖片、懸疑片呢?

TAG:心理學 | 哲學 | 佛教 | 濟群法師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