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怎樣進行野外工作?

好奇。謝謝解答。


地質工作包括研究生階段有15年了,跟研究不同時代、不同門類的多個國內外古生物學家一起出過野外。

古生物野外工作主要就是三個事兒。

1、找化石。

收集文獻或找有過本地區工作經驗的人帶著一起去跑野外(有工作經驗的包括在本地區工作過的古生物學者,也可以是在本地區做過區調工作的基礎地質工作者)。有資料沒人帶的情況下,如果資料充足,就會很快找到化石點;如果資料不足,可能也會多費點時間才能找到原來的化石點。如果有人帶著去原來的化石點就很容易了。

如果想發現新的化石點就會更難些,有的時候幾個組一起跑,一走一天,連續一周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現。

要采化石得先找到化石,可是找化石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新化石點,更容易出現的情況是,本來打算去打昆蟲化石,可是發現的卻全是植物和雙殼。本來打算找魚化石,找到的卻全是植物和昆蟲;本來是想找恐龍化石,看到卻是沒什麼用的恐龍化石碎片……

2、採集化石、挖化石。

找到化石點,就開始采化石。

植物、昆蟲、三葉蟲、魚等等這些小東西,就是直接把石頭敲開,看看裡面有沒有化石,有好的就留下,不好的或沒有就扔掉。在煤礦這種地方采植物化石很快,一上午就能采一紙箱。但是,如果去正常沉積的地層採集化石,採到化石的機率會小很多。數量會可能不會太大。這個要看運氣了。

牙形石、孢粉等微體化石是直接把石頭拿回實驗室進行處理,比如把樣品粉碎,再放化石試劑中震蕩、分離,在裡面找出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小化石。這個不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很多時候採回來的樣品里沒有化石,或只有幾個樣品中含有化石。

中生代小型哺乳牙齒化石、小蜥蜴、蛙類椎體、小恐龍牙齒等幾毫米大的化石,要把石頭從山上運下來,用水和篩子把岩石中的大部分的岩石和砂礫頭過濾出去,留下細小的砂粒和化石的混合物(這個過程和在河裡採金子的過程有點相似)。最後再把這些混合物拿回實驗室在顯微鏡下慢慢挑出化石。

恐龍、恐龍蛋、第四紀哺乳等大個化石,一是可以在野外直接把大骨頭挖出來,如果遇到複雜的保存情況,則要動用石膏加固,把化石和圍岩一起裝在木箱子里,很大塊的運回實驗室,慢慢修理,去除圍岩。

3、測剖面。目的為了詳細記錄化石層位置。基礎地質工作,不用多說。

有時會採集孢粉樣品,幫助了解地質年代。

偶爾採集火山岩岩石樣品,測定地質年齡。

如果工作地點很偏僻,也會在野外住帳篷。一般這種情況都會事先打算好,配有專門的後勤車,拉帳篷、食物和水等。但這種情況很罕見。15年里我只住過一天,就被領導禁止了,說是為了安全。我有幾個同事,在內蒙、西藏住過一個多月的,區調項目。住帳篷,很不舒服,沒電,沒網,不能洗澡,有風,有蚊子,一定不要覺得住帳篷好玩,一點都不。

放圖:

1、德國messel。新生代。採集化石。先把岩石切成大塊搬到棚子下,防晒。再用刀把石頭劈開,可能就會發現化石了。

這哥們當年是個本科生,來實習。一天給20歐元補助。我當時也算實習。

他幸運的發現了半個鳥化石。

2、雲南祿豐山上,恐龍化石很多。

一整條恐龍。

3、新疆戈壁找化石。不好找啊。。

1個人或2個人一條路線,拿兩瓶水、GPS,四個小時再回來集合。

好不容易有點小發現。

居然只是幾塊破碎的龜板。

4、法國南部海相岩層

超大個的菊石。

其實,法國和國內都一樣,有些時候,古生物學家自己不會去親自挖化石,自然有人會挖好了,並且修理的乾乾淨淨,再賣給你。國內法律是肯定不允許私自採集國家重點保護化石的。挖點一般保護化石沒什麼事兒。國外一般也是有化石保護區的。下面這塊也許是從保護區外圍挖的,或者是他在保護區偷挖的。我當時也沒想問這種可能會有點尷尬的問題啊。

一塊修理的很不錯的魚龍骨骼、魚龍牙、腹足類的化石大板子。

5、煤礦里找化石,植物化石就不看了,最沒意思了,野外見的最多的就是植物化石。

化石主要都在沉積岩中,岩石分層,所以也比較容易沿層位劈開,劈開後就能發現化石。

一個魚鰓蓋。

螺。


(長文多圖)謝邀。考古工作者如何進行野外工作,首先劃重點!考古發掘和盜墓賊的盜墓完全不同,幾乎毫無可比性(可能前期翻閱文獻和徒步踏查尋找遺迹會有一點點相似,但過程和目的完全不同),所以請不要拿《盜墓筆記》這種「盜墓題材的小說」來類比和猜想考古發掘,想要真實了解田野發掘還是看相關紀錄片和聽取相關講座更靠譜,下文我能涉及的田野考古僅僅是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內容的十之一二。

考古發掘首先是要對擬發掘地區進行普查,包括文獻(歷史時期用的比較多)、物理勘探、化學勘探等手段進行遺迹的尋找,考古發掘不是尋寶盜墓,其最終目的是對人類歷史的長程認識與對社會演變的思考,一個簡單的石器,一處不起眼的房址,都可能是改變人類對自身社會演變認識的重要證據,都值得考古學家重視。

但是很可惜,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又趕上了改革開放的高峰發展期,所以大部分的考古工作其實都是對基建開發和被盜遺迹的搶救性發掘,都是被動跟著建築隊走,人家悄沒把墓葬給你鏟了你連知道都不知道,也算不得什麼「田野發掘」,這裡暫且不提。

勘探中尋找到遺址的大致方位後,還需要經過踏查、探鏟勘探判斷地層、向國家文物局申請發掘面積和資質(申請單位自身也需要有領隊資格,很多縣市級別的考古所都沒有這個資質,所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考古報告都是省考古所、高校和國家級單位完成的),在等待報批時也不能閑著,查閱相關文獻(包括典籍、縣誌、論文等)、準備發掘工具,在審批完成後還要和當地行政部門協調,征地補貼(大部分考古工地都是發掘完一段時間就回填的,繼續讓農民伯伯來種地,畢竟古人也不能總和現代人搶地盤不是)、安排考古隊的住宿、劃定發掘範圍並加強工地的保護(每年的發掘範圍都有限制,不能想挖多少就挖多少)、RTK或者全站儀測定基點、布方,這一系列全部完成才僅僅是發掘前的準備工作,接下來才是發掘的過程。

在新疆第一次實習時布的探方,並且周圍設有界限,發掘時一般禁止閑人靠近,以免發生意外或影響發掘進度。

接下來才是進行田野發掘的過程,田野考古以考古地層學為基本方法,遵循「自上而下,從早到晚」的發掘規則,在布好探方後(一般是5×5或者10×10的正方形探方,也有用探溝發掘的,我還沒有碰到過)每個考古工作者都會被分配到探方內進行作業,首先要清除①層的耕土層(就是一般農民伯伯種地的這一層,由於年代較晚,且耕地時被翻的亂七八糟,所以這一層一般直接揭掉,不會過多停留)和②層的擾土層(這一層靠近耕土層,很容易收到晚期人類活動的擾亂,但是一般②層下就進入到遺迹階段,所以這一層雖然也是直接挖掉,但進度會稍微慢一些,出土的器物全部登記收集),一般②層揭完遺迹表面就已經露出來了,這時候就需要用手鏟把探方表面刮乾淨,將遺迹的打破關係(就是晚的遺迹有的時候會把早起的挖掉一部分,所以一般發掘先挖晚的再挖早的,除了年代要求外,打破方一般都比被打破方完整)用手鏟畫出來再分別下挖,下挖時手鏟和鐵杴交叉使用,逐層下挖,如果遇到完整的器物要測量坐標、拍照記錄並收集上交,有的時候發現成片的人類活動痕迹(如火燒後留下的紅燒土、保留有植物根莖種子的土壤等)都要採集,等到回去後進行浮選或研究,遇到難以清理的遺迹現象則需要刷子和手術刀(一般沒有手術刀我們都是把筷子一頭剔尖作為小刀使用)來清理,比如下面的馬骨就是我們正在清理的遺迹現象,由於經歷了數千年,很容易就變成酥粉,所以連用刷子和筷子都要一再小心。

等到一個遺迹發掘完成(可能是一個灰坑——就是古代的垃圾坑,可能是房屋,可能是井窖等等),就需要專人(實在沒條件自食其力)進行繪圖和拍照,並用塑料布小心遮好以防風吹雨打,如此反覆,直到一個探方發掘完成,還要填寫相關的表格和文檔,作為一手資料存檔。除了領隊每日要寫整個工地的記錄外,每個考古工作站也要填寫自己的探方日記,詳細記錄每天的發掘情況,方便日後記錄不清時查閱使用。

(隨便拍一張我們工地的探方日記格式,各地大致相同)

(幾乎人手一本的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為考古工作者描述記錄提供了基本要求和模板)

田野發掘結束後,其實整體工作才完成了一半,清洗陶片、器物編號、小件繪圖、小件描述、紙質版轉電子版、土壤的取樣和浮選、相關文物保護工作、編寫報告等一系列流程全部結束,整個考古發掘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如此往複循環,這個可以說就是考古工作者的日常了。是不是和大家想像中的挖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其實大部分考古工地的大部分遺迹都是只出一些陶片,好一點的出個完整的陶器,運氣不好的挖完一個幾米深的坑啥都沒有也大有人在,每天做的基本上都是重複性工作(比如今年實習天天在太陽底下清理馬骨,清理到自己懷疑人生),干多了其實很無趣,所以考古工作者們自己也會找樂子來放鬆自己,最常見的就是飆手鏟,大家拿著自己的吃飯傢伙,在工作區外劃定一個範圍,以飛手鏟看誰飛的准來比拼,還有日常的抓小動物活動(我三年發掘的工地有蛇、蜈蚣、蜘蛛、各種小蟲子、死老鼠等等,有膽大的女生還抓方里的天牛和知了回駐地炸著吃,據說味道不錯,反正我沒吃……)、駐地群聊聚餐等等,其實都是很美好的回憶,也是我們能堅持下來很重要的潤滑劑。

(發掘完的探方用彩條布蓋上,防止下雨把方內遺迹破壞)

(高難度清理馬骨中,各個都是孫猴子)

(休息時間的飆手鏟活動,人人都是小李飛刀

寫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對考古,對田野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平時調侃自己說「考古考古,就是挖土」「考古窮三代,文保毀一生」,《未來簡史》也提到未來最不可能被替代的行業之一就是考古學,因為考古學的複雜性以及投入與回報的不平衡使得投資資金不會流入到考古學的行業,干考古真的不賺錢(哭),除非你走歪門邪道,真正願意干考古的都是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學科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的。其實只要沉下心來認真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會有滿意的收穫。考古需要大家的理解,也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看過這篇答案後大家能正確認識考古,那麼這篇答案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地質行業從業民工一名,主要從事地球化學勘探工作,屬於廣義的地質工作的一種。狹義的地質工作也做過。所以這裡主要說說地質工作吧。

廣義的地質工作分很多種,有地質勘查,地災地環,地質工程等等。而地質勘查里又有地質填圖,物化探,探礦工程等等方面。這些都是野外工作。拿我最熟悉的地勘項目來說,根據工作尺度,可以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幾類。其中預查和普查一般工作面積較大,比例尺較小,工作程度較低,主要目的一般是查清(一大片)區域內的基本地質概況,確定主要地層和構造的分布特徵,劃分基本構造單元,確定區內主要構造活動的期次,如果進行物化探工作的話還要圈定異常,提出找礦遠景區或者靶區。詳查和勘探則工作面積較小,比例尺較大,主要是根據前期結果布設工程,查清礦體主要分布特徵、計算儲量和資源量。

舉個例子,根據填圖結果和物化探成果,我發現這地方不錯,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經過前期工作也在地表見到了一定的礦化,於是我推測這個地方應該有礦,而且礦可能會比較深,所以我要在這個地方進一步開展工作。那麼該怎麼工作呢?

第一步,就是要做地質填圖,原來的結果一般都很粗糙,達不到我的要求,所以要填圖掌握基本概況。第二步,搞物化探。找到含礦地質體和構造,並且通過物探推測礦體在深部的延伸和展布情況。等到物化探結果出來了,我一看,原來異常主要是沿著斷層F3展布,而且物探異常顯示該斷層向深部有較深的延伸。此外,原來沒有見到礦化的F5也有異常,根據元素組合可能深部成礦的可能大一些。

現在怎麼辦呢?自然就是沿著F3個F5布探槽啦,挖一米寬的溝,挖到石頭為止,然後編錄、取樣、化驗,發現果然F3里礦化的品味不錯,但是F5就差點兒,先不管他了。再接下來,就該對F3布設鑽孔了,打到深處把岩石取出來,化驗一下,看看品味如何。如果是多個鑽孔,那麼就可以連礦體了。大概就是這麼個流程。

具體到野外生活,其實就很枯燥了。填圖的每天上山,定點看石頭。物探的每天上山,定點開儀器。化探的每天上山,挖土挖土挖土。時間久了人都會變成機器。


謝邀。

知乎上除了白膜勃姨之類的學問,估計也找不著什麼「學家」。不過像我這樣的從業民工還是挺多的。

作為一個古生物學專業的研究生,我的野外工作大致就是:

尋找需要的地層、找到之後開干、爬二十多度的陡坡、拉開鋼捲尺、拿羅盤測角度、刨若干個土坑、采幾十斤石頭放包里背著、辦手續過檢查站、就著榨菜吃饢、車陷到泥里大家一起下來推車、被牧羊人和他的羊兒們圍觀、村民報警說村口來了可疑分子、邊防民兵押我們到鄉政府問是不是間諜……


謝邀。

第一:只是一名地質專業學生,談不上學家。

第二:實習過,談不上工作 。

第三: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了解多一些,考古學就不太了解了。

其實我是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但剛好看見了,就說說吧。

我只簡單說說我對這三個學科的理解,僅供參考。沒有查資料。

第一: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區別

地質學主要是工作方向偏向於地質勘探,地質災害,地質工程這三個方向。即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地質災害的預防與治理,地質工程建設與施工。地質學的學術研究方向,也很多,比如大的板塊構造等。

工作地點,前兩個一般都是在野外,有時候也要下井,收集地質資料。後者主要是建築工地,現場試驗。工作時間都不固定。

古生物學是需要一定的地質學基礎作為支撐的,古生物學一方面研究生命最初起源,進化演變,未來走向,另一方面確定地層年代,進行地層對比,對找礦有重要意義。

工作地方,前者是學術性研究,後者則可以在石油,石化公司工作。工作時也要到現在採集化石資料。

第二:古生物學與考古學區別

古生物學也有研究的是古人類的,但一般以公元前一萬年為界限,再往前的生物都稱為古生物,往後的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比如說元謀人,山頂洞人等,這是古生物學;唐朝人,宋朝人,這是考古學。

而對於考古學的工作就不了解了。

……………………………………………我是分割線…………………………………………………………………………………………

有一件好玩的事情。

南京博物院的展廳里,剛進去的時候是有一個恐龍骨架,下面擺著許多恐龍蛋化石,看起來和諧美好的樣子。

然而恐龍蛋中卻混雜了幾個鴞頭貝化石(鴞頭貝很大的,化石跟恐龍蛋有幾分相似)

我們看了暗自發笑,博物館的專業人員應該都是搞考古的,他們不懂古生物,誤把鴞頭貝當成恐龍蛋,也是正常。


謝 @Yui Yoshioka 邀~既然很多答主都針對考古和古生物的野外工作做出了優秀的解答,那我就對地質學家的野外地質工作進行簡單介紹。

若討論怎樣進行野外工作,先要了解野外工作的目的。地質學家的研究對象主要分兩種: 1、地下地質狀況。2、地表地質狀況。

首先介紹第一類,即從事地下地質研究工作的地質學家的野外工作。地下地質狀況主要包括,某年代的岩石類型、岩層的沉積順序、地層接觸關係、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的類型及範圍、構造作用年代、類型及應力場等等。總之一切在地球地質歷史時期發生的地質運動(包括地震、造山、海進海退等等)都會按照時間順序被岩石記錄下來,岩石的類型、礦物成分、構造、與其他岩層的接觸關係都記錄了當年該地區的地質環境(此處應該以百萬年計數)。地質學家的工作就是根據這些證據來判斷當年的地質條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將今論古「。

然而百萬年前的岩石和地層都被深深埋藏在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地下,地質學家看不到怎麼辦呢?那麼,這就涉及到了野外工作的重要作用:追露頭、跑剖面。因為地層雖然沉積時是水平的,但是經過千萬年的地質運動,早已傾斜,那麼這些傾斜的地層總會在某個地方出露,這些暴露在外的地層就是 「露頭(outcrop)」。而地質剖面是地質學家眼裡最有價值的露頭。

地質剖面(cross section)又稱地質斷面,是沿某一方向,顯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內地質構造情況的實際切面。

知道了剖面/露頭的位置,地質學家們就不用千辛萬苦地把岩心從地底下取上來觀察,而是找到露頭進行觀察,這樣題主就會明白這些搞地質的傢伙們天天跑野外幹什麼去了。

這是露頭的示意圖,舉個小例子。原本在北京很難觀察到的地層在上海露出了,於是地質學家們就跑到上海觀測。

野外出露的剖面。橘色斜線代表傾斜的岩層,箭頭方向為從老到新的地層順序。

這是我根據野外露頭情況,按照比例尺繪製的剖面圖,記錄了從下至上共接近300米的地層。最左邊是岩石種類,最右邊是描述。這是我們在野外很常見的工作。

除了記錄剖面,很多其他的工作很多答主已經講的很清楚了,非常有幫助,那我就簡單概括一下出野外的思路(當然這個因人而異,並且取決於具體項目的任務規劃)。總的來說,在野外找到露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層位標定,即通過先前的地質資料和眼前的露頭對比,標定地層單位。這對題主來說可能比較難以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把眼前的一堆連續性的岩層按照時間順序分好,通過比對資料找到自己要研究的地層。接下來就是採集自己需要的數據和信息。這裡引入我們的地質三件寶(算上野簿就是四大寶):「 地質錘、羅盤、放大鏡 」。地質錘可以用來敲岩樣(此處對地質錘的其他花花用法不做介紹~),通常暴露在外的岩石表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風化,因此需要用鎚子敲開針對新鮮面做出觀察。羅盤主要用來測量岩層的方位、傾斜角等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地質數據。放大鏡經常被用來觀察岩石中的礦物成分。因為很多岩石中礦物結晶比較小,肉眼難以判斷,故需要藉助放大鏡來觀察。除此之外,常用的工具還有皮尺(測距離)、GPS(在地圖上標定位置)、標杆(多用來測高差)、2%鹽酸(判斷碳酸鈣含量)等等,具體取決於需要採集數據的種類。

GPS 與野外記錄本。在做一些標註性工作時,GPS 往往是很需要的,可以提供相對高精度的位置坐標。

總的來說,這類野外工作以 「 觀測 」 為主。觀,大到觀察地層接觸關係、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的類型及範圍、構造作用年代、類型及應力場等等,小到觀察具有特殊指示意義的構造體,微到觀察岩石內部的礦物成分。測,大到測量地層傾斜角度和方向、測量地層厚度、標定地層所在位置,小到估測岩石內礦物組成含量。最終把這些總結記錄在野簿上,回去再整理為報告和圖件。這些統統都是我們地質人的家常便飯。

另一類野外地質工作更偏重於地表地質狀況。主要是某一地區的地貌地質特徵的測繪和精細地質製圖。這類工作我只見習過短時間的一次,我就簡單介紹。這類地質工作並不注重地下岩石的類型、年代等等,而注重的是地貌的特徵,即山、河、湖泊的位置。地質學家需要把這些地貌單元的位置及海拔統統在地質圖上準確地繪製出來。這裡附上地質圖答主就應該明白許多。這種野外工作通常需要我們的地質家們長途跋涉很遠,一點點把未知的區域繪製在地圖上。

這類工作通常是由國家和省市地調局的工作人員來做,為了更好的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些可敬的地質家們不畏艱險,深入群山峻岭、赤壁沙漠,為後人提供出了很多寶貴的基礎地質資料,在此表達敬意!

接下來展示一下我們平常出野外時候的照片。

答主腳下踩的是白堊紀 (K) 的岩層,上部長植被的地方是第三紀冰磧物 (T) 。我們那次的野外任務就是在地圖上標註當地的 K/T 接觸邊界的分布。

這就是我們要繪製的地區的一部分。。。粉色虛線為這個邊界的大致位置。

粉圈裡是拿著三米長標杆一點點測量的隊友。。對面山上都被植被蓋住了?沒關係,用地質錘挖開找。。

在測繪哥倫比亞河岸的地貌圖。。三十多度氣溫加上太陽炙烤,妹子穿上泳衣都無心欣賞(手動滑稽)

這是在秦皇島出野外時,要進山考察。結果頭天下雨了。。帶隊老師安排大個子男生幫助其他人趟過河。水流到是不急,因為只有老師的鞋被沖跑了~

介紹了這麼多,題主也應該了解一些我們地質工作者平常出野外的狀態。既然題主有興趣,那我作為一名地質學的愛好者,有理由和義務做一些科普。此處@一下大佬 @雲舞空城 ,如需要補充或不正確的地方,敬請指正~


謝邀~考古學野路子科班畢業生路過駐足。

題主問的是野外工作,不過考古學在題主所說的幾個學科中間有點特別:因為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活動的痕迹,而今天具有良好人居條件的地方在古時候就算趕上世界自然環境周期性惡化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在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城鎮地下也可能仍有許許多多未發現的古代遺存。另外歷史上還存在城市選址變遷的情況,比如漢長安城位於今西安市西北郊,隋大興城則轉移到今西安市中心一帶,而且當今的城市規模逐漸覆蓋原來的郊區,因此在大城市建設中發現本應屬於城郊的古代墓葬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中國考古學史上非常經典的一本發掘報告《洛陽中州路》,洛陽的朋友們看到這個名字一定倍感親切,這本報告記錄的便是早年修建洛陽市東西主幹道時候大量的考古發現;平日我們專業的學生讀書、寫作所查閱的各種材料,「城北製藥廠東漢墓」、「華為軟體園晉墓」之類的字眼也屢見不鮮。總結起來,考古工作除野外考古之外的一個重要方面便是城市考古,參與其中的見聞同樣有趣。

另外補充一點~很多人印象中考古工作者都是「替盜墓賊擦屁股的」,其實不然,以城鎮為主要工作區域、一些時候也拓展到鄉村的基礎建設考古才是考古所同志們日常主要面對的問題。

接下來說下答主在城市考古中的見聞。讀書是在成都,所以在城市範圍內的幾次實訓也都只見到了成都的戰國秦漢時期遺存。

第一次觀摩的考古工地,答主在另一篇回答中曾經提到:

我的知乎回答:「很多學校都建在墓地上」是否為謠言? 坐標成都,原先有所學校,搬遷拆老教學樓的時候人們…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752652/answer/191157231?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二環內的一所學校,拆遷發現了以秦漢時期為主的墓地;記得其中一座墓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二層台(墓坑中墓主人棲身處周圍的一圈台階)上擺滿了各種陶器、銅器,其中不乏環首刀、成串的秦半兩銅錢等引人注意的東西。不過對盜墓小說中天花亂墜的內容有幻想的人真的看到考古現場恐怕要失望,非但不會有什麼殺人於無形的機關,器皿通常是破瓶爛罐、成串的銅錢鏽蝕並黏在一起;而且四川盆地的酸性土壤會讓墓主人連身完整的遺骨都剩不下,所以剩下的是什麼呢?嗯遠遠望去碼放整齊的破爛坑……

不過當然,說句老生長談的,再破再爛,它只要具有研究價值——就是考古工作者望眼欲穿的神聖寶藏啊!

成都市區內另一處戰國秦漢遺迹位於府南河(錦江)的一條小支流邊,也是拆樓蓋樓發現的,考古發掘的時候挖了很深,目測六七米的樣子,在最下層發現了近乎純黑色的土壤——古代河道淤泥,旁邊出土了戰國時期古蜀人的葬具——船棺。

考古工作通常的一條重要原則是發現文化層(有人類活動遺存的地層)之後從上到下一直挖到生土(沒有人類活動痕迹的自然堆積層)以防遺漏、事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再被什麼不可控因素搞出二次破壞,上述河道淤泥層的六七米深度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其上層位還有為數眾多的漢墓及漢代制陶工場、少量唐墓等等。發掘工地旁的小棚子里有專門的技工負責把碎陶片粘回原型,出土的船棺因為是易腐的木製品,人們在地上挖了個大坑、裡面墊上塑料布並灌滿水,把船棺泡了進去(對易腐的遺物,保持其埋藏環境的狀態)。

誒喲抱歉= =,打蚊子不小心拍到了發送按鈕,不過我也先去喘口氣,等下再繼續說~

下面繼續= =:

考古工地上有文保技工,工程隊的人負責開挖掘機揭掉沒什麼用的現代土層,有各個具體小點的負責人進行觀察、記錄,大家在總負責人的調度下有條不紊地工作,而最關鍵的是細部清理遺存的勞動力問題。以個人見聞,大城市裡通常有考古公司之類的單位與政府下屬文物部門合作,協助調集民工,有的考古公司還有經過培訓的專業民工。在挖到船棺的工地實習的時候聽到民工那邊的工頭跟人提到「當年在波羅村」——一個很有名的古蜀文化遺址,可見這些人在行業中的專業性。不過師兄曾經吐槽過考古公司調集的工人經常帶著技術有恃無恐,不管幹成什麼樣都有體制內的工錢可拿,沒他們就搞不成工作,所以經常比較懶= =。

大家印象里可能考古工作因為技術性,對參與人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所以需要科班出身的知識分子自己動手;關鍵時候是如此沒錯,但畢竟尤其基建考古結合到城鎮發展需要考慮工期,所以大眾勞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工地上的民工就和建築工地上的民工看起來沒什麼兩樣,多是面容很淳樸很接地氣的大叔大媽們,而科班出身的人就要負責好與他們交流調度、防止失誤造成破壞了。

下面說說真正的野外工作,答主參加過的兩次分別是成都新機場的基建發掘和雲南文山州漢代聚落遺址的長期發掘研究工作,與城市工作相比需要考量的東西更進一層。

考古隊在野外的安置通常需要和當地村民建立好聯繫,直接寄宿在村裡並且支付一定費用,請村民幫忙負責每天的飲食;此外鄉村中遇到自稱祖墳被考古隊刨了的刁民可能性較高,雲南的老師告訴我們曾經文山地區出土的古滇系青銅器被村裡七大姑八大爺圍追堵截,場面一度非常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接同村中處於基層體制內且具備話語權的人締結同盟就非常重要了,雲南文山的那個村子,村主任和州文管所的領導已是老朋友,當初就是他協調、力保,才讓考古發掘的成果安全撤離。答主去實習的時候也是和同事們一起寄宿在村主任大叔家的老房子里,途中還恰逢喜事,大叔兒子結婚,大家美美地沾了喜氣打了一頓秋風。有個趣事是有天文管所的所長叔嚇唬我:村主任家房子是鬼宅,你晚上沒聽見窸窸窣窣的怪動靜?我說叔你騙人呢吧啊哈哈哈,結果下了工回到住的閣樓上一看卧槽二十多口棺材,前兩天都沒注意……原來村主任家原先是賣棺材的。不過我們干考古的人通常都很唯物啊哈哈~每天幹完活回去該吃吃該睡睡,時不時還跑到棺材前面做個俯卧撐。那一個月和一幫愛喝酒的雲南爺們白天吃土晚上夜夜笙歌,累歸累,日子還是蠻快活~

下雨的話我們不上工,就在村主任家清點當地漢代王侯大墓里挖出來的土——裡面密密麻麻全是螞蟻屁股大的彩色珠子,應該是下葬的時候隨葬的編織「珠襦」,絲線朽爛了也就散得到處都是。這活兒特別考驗眼神和耐心,珠子頂多和沙礫一樣大,大家圍坐一桌、面前兩麻袋土,邊揀寶貝邊閑扯就是一天~

當時的隊伍里有幾個特殊成員,一個是和我一起睡在棺材隔壁的室友發哥,長得有點凶又有點萌、黑壯黑壯、只會說少數民族口音普通話的「假彝族」漢子,原本在昆明做按摩技師;一個是很純正的摩梭人老哥打史,閑著沒事學成都妹子講「好煩哦」調戲我們女同學,原本在麗江開店。還有一個是村主任家親戚,外號小雞雞,每天在工地上特能耍寶,帶來不少歡樂。這幾位除了雲南省考古所和文山州文管所在文山的長期項目之外常年同省所考古隊到處轉移陣地,當地博物館裡還有他們早先清理王侯大墓的帥照,他們就是考古工作中的一個特別的群體——非在編考古技工。

而除了這些因某些機緣巧合加入了考古行業、受過專門發掘技術培訓的長期專業人員之外,最廣大的基層勞動力就是具體發掘地點周邊農閑時分的農民,閑著找點事做又有外快可賺,大家也樂得幫忙。不過對於非當地人來說純正的方言很成問題,我們當時的帶隊老師是在雲南省所工作的四川人,呆得久了也就能用帶著雲南口音(比如「你到哪裡克」)的四川話和當地人基本順暢對接;而我嘛一個北方人……跟老婆婆說「婆婆把這裡的土刮一下嘛」還要旁邊的大姐姐幫忙翻譯= =,來幹活的村民里倒是有個曾經外出打工的大哥普通話還蠻溜。

村裡有個每天笑眯眯的老大爺幫我們在工地看帳篷,當我唱歌的才能被大家發現之後老大爺就經常讓我和他唱點八九十年代金曲什麼的,後來無意發現老大爺隨身帶的播錄機裡面竟然有毛家超的歌——沒錯代表作《天天嫖娼臉皮厚》的山歌王子= =,果然不到民間不知民間事啊~

最後說下成都新機場工地~和雲南的情況差不多,因為機場規劃區佔用了農村;不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依據,基建考古中建設工程方有義務幫忙負擔考古支出,於是我們遇見一大款包工頭,當地城區里每天住賓館的住宿費就這麼解決了……

所以吃住條件比雲南的正宗鄉村土菜、棺材閣樓還要舒服,而且夏天最熱的時候我們干半天歇半天,那會兒簡直爽死了……

成都新機場選址於簡陽(縣級市),規劃區地形以丘陵為主,發現大量東漢崖墓(丘陵坡地上的洞穴式墓葬,新聞已報,所以概況可以不用保密了)為工作重點,除此之外宋墓、明墓、清代寺廟遺址等等也不可忽視,否則機場一旦開工就要全面平整規劃區、剷除山丘,到時候就什麼都不剩了——這便是基建考古的一個重要的實例。

作為科班實習人員除了每天負責監察、記錄發掘情況之外,回到住處也不能太閑,事後將發掘記錄登入表格以及完善繪圖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考古發掘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最終能根據發掘記錄全面還原現場,這樣才能保證最合理、最完善地利用了不可再生的古代遺存資源,讓考古學在細節上真正落實。

最後總結~

其實考古工作又累又枯燥,在工地的生活算是苦中作樂也別有滋味,每天面對的可謂大多是殘渣碎片,當時在雲南所謂的冶煉場遺址挖了半個多月才發現了一塊疑似環首刀鑄范——冶金業的證據。當初幾次實習回來也毅然決然地說不想干考古,可思來想去,這終究是個對於喜愛的人來說值得愛的工作,況且兩年研究生生涯至少把這項技術教給了我~於是答主現在正生無可戀地等著基層文物單位的事業編最終出成績,就算這次沒進去,也許我的未來還是要同歷史、文物糾纏不清的吧~

以上~

====================================

更新:

還差個體檢、合同,答主就正式成為曾經嚮往的業內人了(?˙▽˙?)


終於有個我能答的了!!強答一波!!

兩位高票答主和其他答主已經介紹的很好了,我就來講點別的。

本人地質學專業,目前在美國讀書。

地質的出野外,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學生實習版本的,基本就是老師帶隊,拉到一個山頭給一個地層表一張地圖(有等高線的),好了,自己去跑吧!目的是在地圖上表明各個地層交界線和地層名稱。老師就像NPC,得使勁問才能掉下來你想要的答案。要命的是有時候使勁問他也不告訴你,一臉打死也不說的表情。有些地層的描述很相似,沒有「外援」的話我們幾乎沒對的。。。。。。。。

野外山頭兒的日常。鎚子羅盤放大鏡,野簿地圖繪圖板。(相當喜歡阿拉伯小哥的頭巾)

我們出野外是屬於「半野生」的,有幾天在野外搭帳篷。剩下的時間都是住房子(租住的人家學校的宿舍),白天出去晚上回來住。當然,按照套路住野外一定是相當「刺激」的。

營地部分照片,左下和右下的帳篷是我們的,遠處的是老師的。

我們在一個峽谷里紮營,很空曠。我們車隊停下來的時候我內心是崩潰的!!下來車發現我崩潰早了,入夜了發現我真是太天真了。。。。。。。

下了車是兩望不到邊的荒原,遍地的牛糞!!牛蹄子印跟我手一樣大!!!

這裡沒有信號(那是當然的),沒有廁所,解決個人問題都在一人高的灌木叢里,並且要回收相關垃圾,畢竟是文化人兒。晚上,當你想頂著漫天星斗出來如廁的時候一定要鼓足十萬分的勇氣爬出睡袋,因外外面太TM冷了!!!猶他州的夜晚冷到哭泣!!!睡覺一定要把能蓋的都蓋上,臉也不要放過,不然會凍得睡不著。清晨起來帳篷外米都結霜!!!

第一次住帳篷就給我這麼深的印象。

我們幾個(都是留學生,其他都是美國學生)都是第一次住野外,野營的炊爐都不會用,而且第一天剛到營地比較混亂,連熱水都沒喝上。第二天才學著用,喝上熱水吃上泡麵的時候大家都沒說話,紛紛低頭吸溜麵條喝熱水,太舒服了!我們白天吃東西都是麵包夾火腿片的簡餐,而且5月份猶他的山裡氣溫比較低,尤其是晚上(晚上氣溫會到零下),所以熱水熱面真的是對我們跑一天後最大的慰藉。(畢竟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有沒有校友!)

雖然條件艱苦了點兒,但是並不耽誤我們扯段子侃大山。晚飯過後經常幾個帳篷「隔空」聊天,興緻好的時候還唱上兩首。此處艾特某「汪峰」

沃茲基·碩德有句名言:最荒涼的地方總有最美的風景和最古老的故事

風景和地質現象真的沒得說!!美!!!(原諒我不太高的語文水平)

這裡雪山很多

說點和專業有關的

實習的第一個小項目是做出一個沉積柱狀剖面圖,跟 @Chain rule 畫的差不多(他比我們畫的專業多了!)

勘察方向是垂直地層走向的,從山谷的一邊到另一邊,大概200米的距離。

紅箭頭為勘察方向,藍線為地層分界線。

以下圖片順序是從箭頭起始點到箭頭終點。

點1

河道沉積,可以明顯看出顆粒排列的方向。

交錯層理,反映水流方向。此時沉積環境為河流相。成分為礫石和砂。

點2

這個是「hummocky"構造,屬於海相構造。說明沉積環境已從河流相轉變為海相。岩石成分為細沙粉沙一類的細小顆粒。

丘狀交錯層理(hummocky cross bedding),由一些大的寬緩波狀層系組成,外形上像隆起的圓丘狀,向四周緩傾斜。一般丘高為20~50厘米,寬為1~5米;底部與下伏泥質層呈侵蝕接觸,頂面有時可見到小型的浪成對稱波痕。是在正常的浪基面以下,風暴浪基面之上的陸棚地區,由風暴浪形成的一種重要的原生沉積構造。-------互動百科

點3

牡蠣化石層

羽狀交錯層理。

羽狀交錯層理就是岩層中,上下相鄰的兩組紋層傾斜方向相反,很像羽毛狀。它們常形成於潮汐地帶,因漲潮、落潮水流方向相反而形成的。

綜上,從點1到點3,沉積環境從河流變成了海洋,說明海平面上升,河流被海水淹沒後成為海洋的一部分。整個地層反映了一個海進序列。

我這裡說的比較籠統,「正牌兒」的還得描述岩石,成分,粒度,磨圓,膠結物等等。

如有問題,歡迎批評指正!!!

如果你很喜歡這個專業,出野外是讓人開心的過程。在勘察過程中不斷驗證,更正你所得出的結論。因為地質沒有絕對的對錯,合理即正確。

我們是地質人,我們用腳步丈量地球


目前在考古工地實習,離「能夠獨立主持發掘併科學地完成發掘報告」的考古學家還差很遠,但是大概可以強答一波。

工作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其他答主說過了,那我就主要介紹一下田野考古的具體工作流程吧。因為本科生實習多為遺迹疊壓打破現象多的聚落遺址,不會分配大墓,所以本回答主要針對聚落髮掘。

1、野外調查:收集散落在地表的遺物,如陶片、瓷片、瓦等,有的時候還要盯一盯老鄉有沒有把什麼古代的磚塊或者石碑拿去砌牆、砌灶。

2、勘探:傳統的勘探方法是探鏟(大名鼎鼎的洛陽鏟)勘探,用探鏟從地下取土,辨認土質土色,了解地下遺迹埋藏狀況。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物理勘探、化學勘探,可以作為鑽探的輔助勘探方式。

3、布方:劃分發掘區,把發掘區分為若干個方形區域,稱作探方。一般來說每個探方是5×5的規格,東邊和北邊各留出一米的隔梁以便運土。

4、清除表土,並且尋找散落在表土層中的遺物。

5、刮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清除表土之後,在地面上洒水,蹲或者跪在地上用手鏟仔細地刮一遍堅硬的地面,然後根據土質土色的不同劃分遺迹。

6、發掘:一般採用二分法或四分法,先做剖面,然後根據土質土色找遺迹的邊和底。畫出剖面圖和一半的平面圖之後再做另一半。發掘過程中取得的所有遺物一律上交國。

7、採樣:取遺迹中的土樣,裝進密封編織袋,以備後期整理的時候扔進水裡浮選收集孢粉等古代植物遺存。

8、現場繪圖:畫探方四壁剖面圖和遺迹平剖面圖、位置圖,各種比例尺的圖,總有一款適合你,遲早把眼睛畫瞎。

9、填表:各種記錄表格。

10、室內整理:刷陶片,復原陶器,浮選土樣,器物繪圖,拍照做三維建模,錄入資料庫等等。

最後放一張腰酸背痛腿抽筋,一休息就躺在秸稈上的我。


瀉藥,終於被邀請不是跟字幕組有關的問題了_(:з)∠)_……

先說明一下,我不是問題這三個家裡的任何一個(笑),我是野路子(也就是民科啦)

為了挖化石而出野外的時候,如果是一個從沒去過的化石點,首先要找岩層出露好的地層,你總不能在昨天倒下的建築垃圾里找化石不是…:-D

你看這樣的剖面就很好嘛,出露的比較全了

這是濟南卧虎山水庫西頭的一處露頭

找到露頭了,首先按照各種要素對露頭進行分層(包括但不限於 顏色,岩性,是否是沉積岩……),就需要拿著捲尺測每層厚度和拿著羅盤去測產狀……

對上面的剖面測厚度……我只想說3個字……

完成上述任務後,就甩開膀子干吧!

工作ing……

魯西夏季(4到10月底_(:з)∠)_……)挖化石一定要帶上502,因為外面的氣溫高,而剛挖出來的化石還是潮濕的,如果不用502封邊,5分鐘內……

你就會失去你的寶(化)寶(石)!QAQ

當處理好挖的化石後,就要鑒定品種了。如果遇到了和挖到的其他化石不是一個化石帶的時候,就要把剖面按照產物的不同進一步的分層了。並且對化石做好編號和記錄,以便回到研究室進一步研究。

(沒有圖片)

在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垃圾要隨人帶走,我覺得這不光是野外考察的時候 就是出去遊山玩水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就要這樣表現我的素質高!

<(?????)>)……

對於有些沒有採集完但是又迫於不可抗力(如沒錢了)不得不停止的點,如果岩石容易風化要採取回填處理,

如果你挖的點是灰岩的話……那就當我沒說吧……

下面這圖可不是我回填的!是我挖完了剛想走的時候上面垮了 剛好把工作面埋了!!╭(°A°`)╮


終於碰上一個我能答的啦,開心!!!

武漢地大地質工程本科狗,就說說我的實習經歷吧

和真正的地質工作不同,我們是走以查明的路線,以教學為主。

多圖預警!!!

———————————分割線—————————

首先是裝備

地質四大件:羅盤、野簿、地質錘、放大鏡

(還有件綠色反光衣沒拍,之後有圖)

上身之後大概是這樣,咱們工人有力量?

接下來就是日常工作

爬山

涉水

排隊爬山

測產狀

還有寫野簿、畫圖、寫報告(由於涉及保密問題就不發圖了),總之就是記錄在野外看到的各種現象,然後整理成系統報告。

真正的地質工作根據目的不同會有不同側重,找礦的就要找有沒有礦脈?礦脈有多大?邊界在哪?作圖的就要把一個地區內所有地層、構造全部探明,並整理成圖和報告;做地災就要查明當地地質地形狀況,排查地災隱患,給治理建議。

總之,地質工作就是以雙腳丈量大地,給我們的生存發展提供基礎,探尋地球的歷史真相。

最後,用腳走出來的風景就是好看


地質專業野外工作三件寶,羅盤、鐵鎚、放大鏡。外加一個帆布兜。

還有一就我們專業的順口溜,最能反映地質隊員野外的工作狀態:

遠看是逃難滴、近看是要飯滴、仔細一看是搞地質勘探滴。

這個真心一點都不誇張。出野外時整天爬山、下河......

別的專業實習都是在市區里,學地質的實習幾乎都得到山溝溝里鑽玉米地。

似乎所有地質生大學時都會到 河北秦皇島吧?(北方)

放幾張照片 哈啊哈和~~~當年的手機還是那種磚頭多聲道跑馬燈24和弦語音王,請忽略畫質


謝大夫邀@天才考古工作者進行野外工作有以下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駐地 除了住宿以外,在有時候還需要可以滿足洗陶片、整理遺物這些條件。雖然一天到晚也睡不了多久就是了…

2.食物 一般來說中午在野外解決,我們在新疆出野外的時候,都是帶水、饢、榨菜、火腿腸、蔬果(西紅柿、黃瓜)

3.儀器 野外調查的話…探鏟、全站儀、無人機、照相機,都有可能會讓你背上。

4.服裝 野外衝鋒衣,登靴躍田梯。布鞋踏無痕,馬甲裹汗人。

最後說一句:出野外,安全第一。要膽大心細、吃苦耐勞。


簡單的說分成兩個部分:1)傳統的經典地質學工作,採集數據和標本;2)結合DGPS數據,無人機掃曲,建立高精度三維模型。然後路搞定收工。


巢湖地質實習


這個時候不得不祭出大招了,頭戴草帽防晒,手拿地質錘採集岩石,草帽上掛著小本本用來畫地質圖,四十℃長衣長袖為了不被草劃傷!(圖片是本人,就是這麼帥)


謝邀。

我想應該是帶上帳篷,棉衣被,野外工具以及炊具,最好還有小人書或者女朋友吧


地質,爬山


謝邀。非古生物,地質,考古學生,生物學生一枚,跟老師跑過幾次野外。其他專業業不了解,我們跑野外主要是採集形態學,生態學數據以及採集樣本。

我們跑野外一般是這樣的,老師選好具體地點(一開始會查文獻或是問卷調查等方法確定研究地點),定好時間後召集人馬,帶上測量儀器,開車一早(一般五六點)出發。到了目的地一般是中午,先在最近的一個縣城找個賓館放下行李,隨便吃點東西後帶儀器開車到山下。之後就得背著大包小包的各種儀器爬山,到了採樣地點就各自分工做各自的活。一般第一天不會做大量採集,主要是找好精確的位置。到5點多鐘時收工下山回賓館。一般回到賓館吃完飯後還得對採集的樣品做初步的處理(有些是採集時就處理的),還有分類測量等,做完都過了十二點了,然後洗澡睡覺。

第二天早上7點吃了早餐買些乾糧出發,到達昨天找好的地方(這時一般近中午了)吃點乾糧後進行大量測量採集。到了五點多又收工回賓館繼續測量。 一個地方大概去四五天把該測的都測完了,然後換下一個地方。


好希望自己是一枚考古工作者

老公曾經地質工作者一枚

白天翻山敲石頭採樣

晚上整理野簿數據計劃路線團隊交流感情

回來蹲實驗室等結果

早年比較艱苦

隨著經濟科技的發達這幾年便捷了很多

但還是少不了遇險情

錘鍊出車技和野外生活技能

如今都運用於帶我出去旅行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學專業碩士馬上入學,地大本科,先佔個坑,想好再說


去年暑假,我們幾個人跑到美國西部的懷俄明州參加他們舉行的田野考古活動,有三個地點,每個地點十天,總共三十天。

先說一下懷俄明的概況吧,懷俄明屬於典型的美國西部(典型到隨便拉出一個地方就能拍西部片),地廣人稀,地貌多是草原荒漠。氣候也不太靈光(如果不說惡劣的話),夏天早晚溫差大,早上像冬天,中午像夏天,經常搞出9-30°C的天氣。

大致風景就這樣(水印是我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懷俄明州冬季極為漫長,降水也少,並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故沒有產生過農業。直到歐洲人來,為本地帶來的也是工礦業,而不是農業,故而本地的考古遺存均是狩獵採集者的遺存。

本次我們要進行發掘的都是遺存,總共有三個地點,包括岩棚遺址(就是那種小的山洞,古人會在裡面棲息),猛獁象獵殺遺迹,以及對一個開闊區域進行調查,十天一個地點,總共三十天。

埃爾姆岩棚遺址(ElmShelter)

6月13日,開始進行第一次為期十天的考古項目。

我們去的地點是埃爾姆岩棚,位於懷俄明州北部比格霍恩山(big horn mountain)中,距離拉勒米有7個小時的車程。

宿營點在一個山谷中,山谷中有一條小溪,名曰畫石溪(paint rock creek),水質清澈,環境優美。

第一天到達後,主要的工作就是搭好自己的帳篷,借著幫助大家搭一些公用帳篷,例如廚房的搭帳篷,以及廁所。這一點老美還是想的十分周到的,廚房、廁所、淋浴室都有帶著,雖然均十分簡陋。接下來就是吃晚飯,睡覺。

第二天正式上遺址,但並沒有正式發掘,而是要進行預清理。所謂預清理就是要把遺址上去年發掘完成後覆蓋在上面的沙包、塑料布、木板和土清理掉,之所以覆蓋這些東西是為了防止這個遺址被好事的盜墓者發現。

這裡先要介紹一下整個遺址的情況。和營地一樣,遺址位於比格霍恩山的山谷中。所謂「岩棚」就是指一個峭壁向內凹的地方,形成一個「半洞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遮風擋雨。

遺址的總面積不大,只有九個平方米,事實上也只是屬於一個採樣。相對於國內遺址動輒數萬平方米甚至數平方公里的規模,實在是小的可憐。

前面說過,懷俄明州一直沒有發展出農業,而美洲又無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可供馴化,所以當地的印第安人一直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就技術水平而言,幾乎一直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三大標誌:農業、陶器和磨製石器,一個都沒有,他們最精緻的手工產品就是用石頭打制出的矛頭和箭頭。

既然就這樣的發展水平,也就不可能指望有什麼考古遺迹遺留下來,這也導致這裡與國內迥異的發掘方法。

通常來說,按國內的標準,發掘必須按照地層進行,發掘完一個地層里的所有遺迹,再對下一個地層進行發掘,這樣可以保證對出土遺迹遺物有比較準確的時間認識(因為同一地層中出土的東西總是同一時期的)。而在這裡則是按照深度進行發掘的,一次發掘五厘米,這樣就會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地層不是平行的呢?那你豈不是同時會挖到兩個時期的東西,進而搞混了么?

不過在美國,這也不是完全沒道理。因為沒有遺迹,所以地層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同時,由於探方的面積很小,只有一平方米,一次發掘五厘米深,所以地層上誤差不會太大。同時對於遺物年代的測量也並不是按照傳統的地層學和類型學方法確定的,而是簡單粗暴的用碳十四解決。當然這顯然是不適用於中國的了。

除了發掘不按照地層以外,其它方面都給人感覺這次發掘工作處處都十分細緻,例如所有大於二厘米的人工製品和骨骼都需要採集,並記錄其角度、傾斜度,然後再用全站儀測出具體位置。挖出來的土壤均要進行篩選,以尋找更小的遺物。

總共參與發掘的人有21人,其中我們學生十八人。今年只發掘五個平方,具體工作時每個平方由兩個人負責,一個人發掘,一個人記錄,一次發掘0.25平方米5厘米厚的一個土層,之後輪換。其餘不參與發掘的人則進行篩選、清洗之類的工作。

在採集的物品當中,最多的是石片,就是人們在打制石器的時候敲下來的石片。偶爾有人能發掘出一個完整的箭頭,總能引起一陣騷動,畢竟箭頭在那裡已經屬於精美的文物了。

總得來說,發掘十分辛苦,每天都是一身土。由於美國人工昂貴,所以事事都需要親力親為,不像國內有民工技工的幫助,也算是一大挑戰了。

露個臉吧 ( ̄▽ ̄)~*

詹姆士遺址(James Site)

第二個遺址,是位於比格霍恩山東側的一個叫「牆上之洞」(hole in the wall)的地方,遺址本身被稱為詹姆士遺址。

從拉勒米到這個遺址點需要四個半小時,我們大約在下午兩點左右到達這個遺址,由於這次問協作Meddy借了帳篷,便不再和別人住一起了。

我們的營地看著風景優美,有草地,有樹林。看似是個好地方。不過么,其實么蟲子也喜歡這種地方啊。那裡一天的各種時段盛行各種蟲子,而且都樂忠於吸血大業。在那裡,殺蟲劑幾乎是必備用品,差不多每天都得噴噴。

搭好帳篷我們便去參觀了一個叫做「野牛跳崖處」(bison jump)的地方,這是一個古人獵殺北美野牛的地方。古人利用野牛視力不太好的特點,把它們成群驅趕到懸崖邊上,然後後面的野牛往前一擠,前面的野牛就咕嚕咕嚕摔下懸崖了,接著差不多整個部落冬天的食物就不用發愁了。

第二天,全隊的人分成了兩組,一組進行調查,一組進行發掘。第一天我是做調查的。這一天的調查比較簡單(當然對我也不是太簡單),就是在一片相對空曠的地方,大家排成一排,間隔十米,然後尋找地面上有沒有留下的打制石片,如果石片比較多,就插一面旗子。

不過雖然那裡看起來是平的,但實際上卻暗藏一人多高的深溝,進出溝壑,只能走牛踩出來的小路。況且由於每個人路線有規定,顯然不能繞路,有時只能靠別人幫忙才能爬出溝了。

整個早上,我們大概走了四五英里路,不曉得爬了多少次溝,終於調查完了這個地區一半的區域,下一半就留給明天的人調查了。

下午我們去看了兩個遺址,一個是十九世紀末淘金人留下的遺址,另一個是古代印第安人留下的石圈。

第三天大家輪換,我就進行了發掘。這個詹姆士遺址之前並沒有進行過發掘,所以這次的發掘具有探查性質,做得比較粗糙一些,直到到達文化層的時候才逐漸轉為精細的發掘。具體工作和上回差不多,就是挖的時候力氣大一些,沒有太大不同。

之後又進行了一次調查,在遺址附近的一座山上。這裡的山都十分糟糕,沒有台階不說,四面都是懸崖峭壁,頂部卻往往是個平面,古人有時會跑到山上來活動,並留下一些遺存。登起山來,一腳深一腳淺,有時不得不手腳並用才上的去。

除了這次和前面那次,其它時候就都是發掘了。雖然試掘面積不大,但是還是有一些有意思的發現。我們發現了一個2200年前的篝火遺迹,遺迹中有圍成圈的大石頭,碳灰,還有扔的四處都是的野牛骨頭。大約兩千兩百年前,有人在這裡享受了烤全牛宴了吧。

費特曼遺址

同樣是四天的休息,周一,我們又開始了最後一個十天的考古。這次我們發掘的遺址在道格拉斯市附近,被稱為皮埃爾遺址,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費特曼遺址。

這個遺址發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在這裡發掘了大量猛獁象的遺骨以及一些石器,於是人們懷疑這是一處猛獁象獵殺遺址。由於人類在進入北美洲僅僅400到1000年左右,猛獁象即由於氣候變暖和人類的獵殺而宣告滅亡,故此類遺址非常少,在整個北美洲只有15個。時代也頗為早,估計在13000年前左右,人類剛剛來到美洲的時候。

這個遺址距離拉勒米不遠,約兩個半小時車程。我們露營的地方就位於皮埃爾河旁邊,遺址距離露營地僅一百餘米。

這次與之前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需要進行水選,所謂水選,就是將一筐泥土放到篩網上,然後用水沖,把泥土都沖成泥漿流掉,留下不能被水溶解的東西留在篩網上。

進行水選,渾身被水弄濕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再進行這項活動之前,我們就被提醒一定要穿短褲和涼鞋。不過結局依然是一身爛泥。

為了徹底弄清人類與這些猛獁象遺骨的關係,本次發掘要求非常精細,所有發掘出的物品都要採集並進行記錄。之所以要進行水選,也是為了能夠儘可能多的採集到東西。主要出土的東西以細小的紅赭石、木炭一類居多。這些紅赭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可能是印第安人用的顏料,用以塗在皮膚上的。

雖然這些小東西很多,但是大件的遺物就很少,最初Todd教授希望我們能夠找到一些克洛維斯文化時期(北美洲的第一個考古學文化,所謂考古學文化指在同一個時間有同樣特點的一組遺物和遺迹的綜合體)的箭頭,不過最終並沒有人找到,只是出土了一些石片之類。

由於發掘要求精細,所以挖了十天,也就挖下去四十幾厘米,不過基本上已經到達更新世的地層。

最後大家都挖到一個層面,在第十天的上午收工。據說四天後還會有另外的人來發掘這一個遺址,可惜我們就沒有時間參加了。


推薦閱讀:

這是哪個國家的器具,圖案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杭州良渚發現世界最早水壩有何意義?
如何看待評價何新先生的著作《希臘偽史考》?
為什麼漢唐皇帝都有文臣武將和功臣名臣陪葬,而到了明清時期卻沒有一個大臣陪葬皇帝陵園呢?

TAG:考古 | 地質學 | 古生物學 | 地球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