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經營一家琴行?

我一名大四學生,三流大學音樂學專業聲樂方向,想明年畢業之後創業開一家自己的店,琴行+培訓,但我沒有什麼精通的樂器,聲樂不精,本市聲樂的市場也非常小,光靠銷售樂器能行嗎,如果搞培訓的話,難道創業初期就要全面僱人嗎?我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屬於省會城市的衛星城,目前當地已經有幾家比較大的培訓機構和琴行了,所以,像我這種情況,怎樣才能把琴行建設好?還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感謝邀請!

關於琴行的工作內容,阿姨寫過這個回答,你在這裡大概能夠知道,琴行的工作大概是什麼樣子。

去琴行工作可以學琴嗎,要是能學的話能學到多少? - 知乎

在這裡呢,我就來說說我們琴行的事兒吧,很多朋友可能會猜想,我們是個大財團,老闆很有錢,能進很多貨。事實上,我們琴行,也應該算是大學生創業吧。我們老闆,在很多人眼裡,應該是挺另類的。你是音樂專業聲樂方向的,算是跟音樂相關,而他,是學社會學的。 剛畢業是在某大學教社會學,因為收入不理想,就想創業干點啥,想想也不會別的,就開了琴行。時間大概是2002年。

阿姨上學最窮的時候是三個人兜里湊五塊錢,買一塊效果器電池。我們老闆的窮,顯然就是另外一個級別了。他上大學的時候,是靠助學貸款讀書的,他的最後一筆助學貸款,還是07年左右,我跑腿去銀行存完的。他讀書的時候做過很多生意,怕導師批評,還用過一個假名。

雖然說是「生意」,跟現在大學生的方式還是不一樣的。他會去郵票公司批髮漂亮的郵票回來,在午晚飯的時間段,站在食堂門口賣郵票,每張郵票能賺2分錢,每次都是食堂的飯快賣完了的時候,才去買點吃的。有些同學直接用飯票買郵票,他就用這些飯票吃飯。還有一項收入比較高的生意,也跟寫信有關係,就是抄信封。沒有郵件的年代都是靠寫信交流的,一些學術性刊物跟全國的院校機構讀者等交流,都是需要大批的手寫信封,寫一個信封五分錢,他一抄就是一麻袋,通宵達旦。

北京蟬鳴的夏天,他騎著三輪車幫小賣店送啤酒;落葉入秋的清北過道里,他騎著三輪車穿衚衕賣蜂窩煤。有次一個北大老師看他騎著三輪車,就喊他,雇他搬家。聊天之間,這個小夥子讓老師驚訝不已。一個蹬三輪的居然還知道費孝通?老師詢問下發現,這是個本校社會學系的學生在半工半讀賺學費生活費。老師看愛才,就給安排了個工作,讓他帶夏令營。這下子,他終於能吃得起食堂里饞了很久的八毛錢一份的紅棗腸了。

後來他在學校附近租房子,機緣巧合認識了方仁俊老師,方老師不僅教他彈古典吉他不收一分錢學費,還偶爾帶著這個窮學生吃好吃的。中央音樂學院的「天之驕女」,可以說代表了九十年代末,國內古典吉他演奏的最高水平。陳志是中央音樂學院帶天之驕女的教授,這位方老師,就是她們的輔導老師。我的老闆沒有辜負方老師的培養,很勤奮,每天練琴十個小時。練琴多,就比較費琴弦,開銷也不小,方老師彈琴更甚,彈廢了好幾把,於是開始自己做琴。這對窮師生,有時候拮据到坐公共汽車五分錢車票都要逃票。

在他吉他彈得還不錯了之後,他開始在學校裡面給學弟學妹們帶小課,並且在清北的吉協講大班課,生活狀況改善了很多。他在水木和未名的BBS上都是兩個字母的ID,版上的人都叫他QM大叔。

畢業後,在大學裡面教書收入不理想,想到創業,又是個老實的讀書人,也不會做什麼生意。當時家裡父母已經在北京幫忙帶孩子了,他從大學辭職後就待在家,鄰居也有指指點點的問他父母:你兒子到底幹啥工作的?這大小夥子就在家閑著?他想來想去也實在是不會別的,就捉摸著,那就開個琴行吧。

當時還有個清華畢業的小兄弟要跟他一起開琴行,QM大叔覺沒把握,讀了名校畢業不做相關專業的工作太可惜,就好說歹說,把這個小兄弟勸走了,說我這還是前途未卜,沒做過生意也怕虧錢我先干著,能幹好我再叫你回來,咱們一起做。(後來這個清華小伙跟了羅永浩老師的團隊。)

剛開琴行的時候,沒有資金,他連助學貸款都沒還完呢,哪來的錢?所有的啟動資金都來自跟同學借的三四萬塊錢。當時北京的琴行,以琉璃廠為主,新街口南大街的馬路中間,還有個隔斷護欄。琴行沒有現在這麼多,但也有一些了。他找了一家要轉讓的商店,房東起的執照,取的名字,就叫天音琴行。前老闆要去做樂器租賃(某家跟我們琴行名字類似的租賃公司),無心經營琴行,就以當時非常貴的轉讓費坑了一下QM這個愣頭青行外人,轉讓給了他。貨的價格,比零售價都貴。

開門兩個月,店員不敢賣東西,因為進價高於市場價很多。一怒之下他跟前老闆吵了一架,讓把貨全拉走了。這樣一折騰下來,等於白交了兩個月的店租金,又蒸發了兩個月的員工工資。他說他當時壓力很大,每天一睜開眼睛,一千多塊錢的費用就沒有了。剩下了的是沒有琴的空空蕩蕩的琴行。他說他當時是看著夜裡一輛車拉走了所有的貨,連牆上的鉤子都沒給剩下,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只能再想辦法去找貨源吧,於是就聯繫了星晨吉他北京的辦事處,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星辰說,新街口區域已經有經銷商了,不給其他家貨了,接待的人員一臉嫌棄。除了星辰,還聯繫了挺多品牌,都說已經有人賣了,不給我們賣。

那時候消費者還沒有太強烈的品牌意識,所以有些便宜的練習琴,賣的還行。但是我們非常抵觸雜牌破爛,因為賣出去之後,經常的壞,根本無法面對客戶。當時客戶的來源涵蓋了當時北京各個高校,大叔賺一點微薄的學費,賣給學生的琴很便宜,就每把加十塊二十塊錢。進貨雇車運琴貴,就騎自行車七八把掛在身上,從批發商那裡蹬自行車往回背。但是這種琴,經常的音不準,老壞,大叔人老實憨厚,從不扯皮,有問題就修,不能修就換,典型的山東人傳統行為方式。雖然完美的解決了客戶的使用問題,但是,他還是覺得因為修和換耽誤了學生使用,很過意不去。壞的琴,堆了一庫房,每天的工作除了教課,就是無止境的修琴。

漸漸的,在水木版友的支持下,銷量上去了,在各大高校有了穩定的客戶群,星晨是最先像我們拋出橄欖枝的名牌琴。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會送來一大車的貨,過年之後再結賬。名牌琴一般是不給賬期的。從剛開始不給我們賣,到後來可以先款後貨,也算是一個進步。星晨的質量,真的很好,從那開始,終於不用修琴了。

隨著客戶品味的提升,我們發現需要跟上客戶的腳步。因為依然很多名牌公司不跟我們做生意,覺得我們實力不行,產品方面,就要靠調貨。但是調貨的話,貨源不穩定,有一次一個學生想要一個EPIPHONE,然後我們老闆調貨,調了一個精仿,去找供貨方退,對方耍賴皮不承認。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勵志要抓代理權,抓名品。

名牌產品技術指標非常標準,產品具有很複雜的型號,每個型號又有相應的設計,為了給客戶講清楚,能夠幫客戶選到合適的琴,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網路那時候還不是很普及,最好的方法就是啃圖冊。一本本圖冊,看了無數遍,倒背如流,翻來覆去看的角都磨圓了,比上學時的教科書看得都認真,因為心裡總翻滾著一種以前從沒有過的「不服氣」。

阿姨十年前賣琴,是翻著圖冊賣的,一概沒有現貨,因為沒錢進貨,資金有限。阿姨翻著圖冊給你講產品,看好了之後,假如預付定金20%也不行,其餘的80%,流動資金里根本拿不出來。所以,只能客戶預先支付100%,全款的情況下才能運作。有些時候滿滿信任感的小孩,拿著自己所有的零花錢和壓歲錢,一萬多,一沓,交到阿姨手上,心裡的感覺也是五味雜陳。我常常設想,假如我是壞人,怎麼辦?如果我拿了這些錢,不給他訂貨,他怎麼辦?再看看小客戶們信任的眼神,阿姨心裡滿滿的感動,就覺得哪怕要我辜負這個世界,也不忍心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

那段時間高檔琴銷量很不錯,中國區代理商們也善於觀察市場,大公司裡面,最開始注意到我們的是通利,那時候,我們可以賣一些fender的產品,和TAKAMINE了,但是馬丁依然不允許我們銷售,只壟斷在一些資歷更老的經銷商手裡。

關於馬丁,知友們認為阿姨了解的很多,銷量很大,是目前的銷量冠軍。但是在多年以前,是完全不允許我們賣的,給錢也不給貨,就是這塊的生意有人已經在做了,不允許我們去經營這個品牌。至少三次,當時通利的老闆,李敬章先生來新街口這邊拜訪經銷商,我準備了中英兩種語言的琴行介紹,擔心香港人聽不懂不懂普通話,就用極其標準的商務中英語來表達,請他允許我們銷售馬丁吉他!李先生只是笑笑,沒有應允,我的三次申請,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東邊不亮西邊亮,那時候電吉他我們賣的很好,從而拉動了效果器的銷量。同事有幾個電吉他彈的特別好,非常懂效果器,在羅蘭和DUNLOP那邊,我們琴行人送外號「新街口單塊王」。由於我的老闆是彈古典的,所以古典吉他一直銷量不錯。當時店裡彈電吉他的小夥子套著套袖坑坑坑的練掃撥,飛SOLO;我也不太練琴,專心致志的邊聽音樂邊啃各種圖冊;QM大叔不善言語,就豎著個譜架子,練卡雷巴洛。

有一次快下班了,一個貌似懂點古典的客戶進來,說話很不好聽,意思說:你們也不懂古典吉他高雅傳統的歐洲藝術。你們能有人彈下來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嗎?你們聽過真正的西班牙吉他曲嗎?你們要有人能彈下來,我就買你們這最貴的琴。坐在門口彈電吉他的小夥子有點懵,我也挺驚訝的,感覺真是什麼鳥都有。心想這人是不是有病?大叔拿起一把琴,也沒抬頭看他,默默坐下,彈了完整的一首《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一首《西班牙小夜曲》,我記得好像還彈了個巴赫。這客人有點驚訝,可能他以前一直這樣到琴行裡面挑事兒,也沒遇到過過能彈下來的人。他見我們老闆可以彈,並且彈的還很好,應該是估摸著我們會逼著他買最貴的琴,或者寒磣他一番,表情十分尷尬。而QM大叔彈完了,默默站起身把琴掛回去,只是淡淡的說:今天下班了,你要買琴的話,改天再來好好看看再買吧。

---------------------------------------

0614更新

我們就是這樣,跟喜歡的人做生意,對於挑事兒的,或者不喜歡的,就「see you next time」,出門左拐。也不爭執,也沒有爭吵,秉承一個原則就是:好聚好散,我們沒有辦法,滿足您,那一定會有其他的更合適的~~那就祝你好運!

信任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來付全款訂貨的客戶也越來越多。有一個經常訂產品的高中生,考上了某校的錄音系,第一時間就來和我們分享這個喜悅。他那時還沒開始刮鬍子,微微baby肥,像個年畫上的鯉魚娃娃,跟QM大叔說:我媽媽說我考上了這個大學,就獎勵我10萬元買設備,以後都從大叔您這裡買吧!大叔回答就說你用什麼買什麼就好。

這個「鯉魚娃娃」的家長,接著就直接把這個孩子高考的獎勵基金打到了大叔的賬上,連面都沒見過一面!!那個「鯉魚娃娃」就說:大叔,要學錄音了,設備錢,你就從我媽媽給你轉的這個錢裡面扣除就好。QM大叔經常跟我們提,說XXX的媽媽,連見我一面都沒有,怎麼就這麼多錢,就打過來了。

大叔以前接觸的都是丁是丁卯是卯的借貸關係:助學貸款需要提交學籍,以及戶籍證明,並且承諾在某一時間段內,還款完畢;在學校里,跟同學也借過錢,但,借錢的時候,同學也有風險意識。要求就是:借一百塊錢,也提供一百塊錢的半導體收音機和郵票作為抵押物。大叔說,沒錢的日子真難熬,曾經,勵志要追求真理和正義(90-1年,某廣場的SHIJIAN),也沒有什麼結果,這個世界沒有給他什麼答案,他也沒有改變世界。更沒有改變自己,窮還是窮。

他自己說,是來到新街口之後才真正的長大的,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社會,就一直是在學校里,即使在畢業後,也是在學校里,接觸的都是老師和學生。但是到了新街口就不一樣了,各種社會上的生意夥伴關係、供求關係、競爭關係等,席捲而來,這個社會學的畢業生,真正的開始了解到社會。

新街口有很多惡性競爭,有兩家琴行之間互相進貨,甲批給乙一批,然後甲開以低於給乙的價格低價銷售,乙吃不消了,拎著砍刀去劈甲。還有競爭關係的琴行,使壞,派個小孩去交五百塊錢定金,定一個兩三萬塊錢的琴,然後這五百塊錢也不要了,這把琴那個琴行一輩子也別想賣出去,這樣這筆資金就等於凍結了。

大叔憨厚,也不招惹什麼是非,在這群老闆裡面挺另類,其他人都扎堆打牌或者去聲色場所,叫他去大牌,他不會,叫他去過一次歌廳,其他人都覺得這個太正派的人掃他們的興,就再沒有人叫他去過。有一個北師大畢業的老闆,跟他算是好朋友,兩個人經常一起下象棋,但也是極傲慢的性格,有點瞧不起這個山東土包子。有一次街邊在剪樹,這個朋友把QM叫到身邊,說:你看見沒,剪掉的都是側枝幹,你就是新街口的側枝幹,我們,是主枝幹。下棋什麼的都好,但是串貨,給的價格就不是朋友了,比市場價格便宜10塊錢,意思是你愛拿不拿。

反觀這十萬塊錢巨款,憑空打在QM大叔的賬上,似乎引爆了他那種:曾經想做什麼,但是沒有辦法做什麼;喜歡什麼,卻沒有辦法改變什麼的——那個開關。他滿心的想法就是:他到底能做什麼!之後,也挺平淡的,這個年畫娃娃,要用什麼東西,就從這些錢裡面減掉。大叔老想這,就是能為他做點什麼。

那時候是2008奧運之前,新街口老城區為了迎奧運都要翻蓋,只要是低於一定標準的房子,都要推倒重建。當時,琴行就關門了,貨品撤回了庫房等翻蓋。庫房但是就在北京音箱廠院內。沒有店面了,也就沒什麼生意了。但是看到一堆拿著管弦樂樂隊設備的人進進出出,我就查,這院子裡面是幹嘛的?他們進進出出的地方時幹嘛的?不查不知道,一查,還挺讓人驚訝的!這個錄音棚是亞洲第一錄音棚!我聽過的磁帶居然都是這裡生產和錄製的!我就拿著查到的資料給QM大叔講,說這裡就是大百花!如何如何牛逼!

大叔說:那我就把這裡接了吧,以後XXX 畢業後,就不用去找工作了,這個棚,亞洲最好了,等他畢業了,直接就可以來這裡上班了。為了一個小孩能夠就業,就接一個三層樓的錄音棚,這個做法簡直太瘋狂。幾乎所有開錄音棚的老闆,本身就是錄音師,有的在各個大學授課,有源源不斷的學生做人才儲備,有些是在音樂圈有穩定的客源,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而我們,啥也不懂,練錄音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

雖然曾經百花無比牛逼,但是。剛接百花的時候,感受到的就是滿目瘡痍。曾經中宣部部長剪綵的大百花,淪為過歌舞廳,進去看到了很多八十年代的球燈。桌椅板凳破舊不堪,打開哪扇門都像是乘坐了時光機。

我們質疑他,背水一戰,值不值得?琴行沒站穩腳跟呢,要不要這麼冒險去接錄音棚?!其他的琴行老闆一致認為,他是在作死。

------------------------------------------------------------------------

6.15

零幾年阿姨大學畢業,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在琴行上班,本來考研是想考北大,機緣巧合認識了大叔。考研失利後,就是找工作。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傻逼,投簡歷都找五百強的市場總監或者總經理助理之類的職務,剛畢業的學生,還真是能力渣野心大。有些跟自己能力資歷相當的工作,也不願意去,當時候個隸屬於共青團的一個機構,主要工作是負責書市和青少年出版物的,要我了,月薪是八百塊,這麼點薪水,還不夠租房子的呢,但是給解決北京戶口,我覺得這戶口也沒啥用,不要也罷。每天主要工作就是投簡歷和跑面試。半年多花了七八萬塊錢,吃喝玩樂,買好吃的好玩的,旅遊,閑逛,工作卻沒找到。我看得上的,不要我;看不上的,也不想去。

當時跟大叔說好了,有面試我就去,沒事就在琴行呆著,算上班。規定別人是早上九點上班,允許我十一點到,但是我能下午四點出現,就不錯了。大叔拿我也沒脾氣,因為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就能完成別人一天甚至幾天的銷量。銷售也沒什麼技巧,就是跟學生們有共同語言,認真和對客戶負責的態度,贏得了很多客戶的信任。經常有小孩自己買琴很滿意,然後給我帶來整個班的他們同學,又其他同學,把整個學校的孩子都叫來找我買東西。

當然也有很不尊重銷售人員的低素質客戶群。有一次一個中財的妹紙父親去世了,心情很糟糕,說不想在宿舍里,想出來散散心,就來找我了。我們在店裡看書,聊天,進來了一個滿身酒氣的中年人,說給兒子買個馬丁琴。那個女孩想起剛剛去世的父親,眼圈紅了,說了一句:我也想要爸爸。。。 。。。 然後就哭了。那個中年人是個傻逼,說了一句:「你管我叫爸爸,我也給你買。來叫!我給你刷卡買。 」那個女孩蹲在地上,哭到抽搐,當時店裡只有我倆女生,我想假如我是個彪形大漢,可能會抄起一把刀,就去捅了他!我也哭了,喊著跟他說:我們今天不營業了,你趕緊走。

06(或07)年店鋪翻蓋的時候,就等於暫時沒琴行了,都搬到了庫房裡面。我也就繼續投簡歷。一直以來,來自父母的壓力就很大,在別的回答里我寫過,父母都是副教授級別的高級工程師。在國企裡面工作,家屬區是「幹部樓」,我同學家長都是父母的同事,長輩們上班是同事,下班就是鄰居。我家住五樓,從一樓開始數,清北浙同濟等名校畢業的叔叔阿姨,都有。還有兩位,是院士。我的同學學習都很厲害,就我偏科嚴重,數理化墊底。工作了以後,那些幹部家裡的孩子,有些讀完博士後做了學術,有些是五百強名企裡面的金白領,而我,在新街口賣吉他。

這對長輩來說是很張不開嘴的一件事,鄰居問你家姑娘在北京幹啥呢?我爸媽說「賣吉他」,還真張不開口。我同學在北京的,有北航畢業的在航天部做技術的,有北郵畢業在諾基亞做主管的,有清華畢業的在聯想工作名片上印著「大中華區」頭銜的,有跟我一樣語言類專業的混外交部的,而我,真的就是在賣吉他。

在父母和我談過一次話後,我很生氣,很不服氣,想要通過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來證明自己。然後,目標瞄準了兩家企業,一家是賓士,一家是花旗。幾輪面試過的異常順利,從筆試到面試一路綠燈。簡歷我沒有認真寫,但是也費了一點心思。我把賓士的職位要求,寫成了職務描述,投給了花旗,反之,花旗那邊收到的是賓士的描述。我也想不清楚,為啥是我面試所向披靡,因為競爭者不乏工作經驗豐富的海歸和高學歷。或許是做了兩三年一線銷售鍛鍊出的溝通和解決問題能力,要優於學習生活環境單一的其他競爭者吧。後來選了花旗銀行,入職後,據說當時兩家分行的行長,都爭著要我,職位是項目顧問。於是,開始了人模狗樣的金融工作,制服的做工很好,每天零食是14塊錢的標準,出入全是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廳,自助餐就有龍蝦。周末參與各種活動,打高爾夫,參加酒會,穿晚禮服,燈紅酒綠。

上張加班時候拍的制服照。

琴行那邊翻蓋完了之後,可以說是生意很冷淡了一些,我走了之後,對銷量有點影響,但是無大礙。開銷卻變大了,大叔不按套路出牌,接了一個亞洲第一的錄音棚,經常是關著門。沒有客源,不懂錄音,就當個排練室先用著。原有的珍貴設備,不會用,很多還是壞的。後來買的東西由於資金有限,檔次也不夠。進了一套擴聲的系統,就把棚先當成了倉庫。每天白花花的人民幣,就這樣一天幾千的蒸發著。

------------------------------------------------------------------------------------------------------------------------

阿姨去吃飯,有空來更新。

下午剛把五月天的租賃設備單捋順,6月19號演出。同事又搬了一大車音箱,發了一堆快遞。

最近阿姨的回答不多,見諒!感謝朋友們的厚愛!


別的不知道、

樂器銷售一定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

囤貨需要錢、鋪貨需要錢、談代理需要更多錢、


謝腰.

找到當地最大/最集中/最多的音樂票友圈, 不管是網上還線下. 找到他們, 了解他們的需要.

準備足夠的資金, 因為開店需要養好長時間.

多作一些線下活動.

.


路過幫題主一答,雖然我沒有開過琴行,而且也沒有像題主一樣學音樂的履歷,但是我可以適當的發表一些看法,不喜勿噴。

首先,先確定你所在城市是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或者是一線。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具體來確定你業務的最終目標和今後所經營業務的範圍。

無論做什麼事情,銷售的主體是人,這個人包括:你自身當老闆和顧客,針對什麼樣的顧客就銷售什麼樣的產品,針對什麼樣的顧客就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所以你在糾結,主要收入來源是培訓還是樂器銷售。但眾所周知,任何商品的利潤優勢是根據你的顧客需求量及消費對象水平和產品提供程度所決定的,就拿樂器來說,利潤雖然不是很多產品中很出眾的,但是也夠養家糊口,因為你的銷售對象是高端的用戶,當然不比珠寶,首飾,香水這些奢侈品。

另外,你所在城市的銷售用戶是否能消費起那些高檔樂器決定了你是進行培訓,還是以銷售樂器收入來源為主。

如果題主在一二線城市的話,房租可能很貴。但鑒於你說到用家裡的房屋來進行商品售賣,這裡可以暫不考慮。所以便可以根據當地樂器培訓行業的平均水平來進行業務擬定。

然後題主又說到自己在一個省會城市的縣級市,而且周圍有一些大琴行,所以不妨做大琴行沒有的優勢,而且還要確定你賣的產品是什麼?鋼琴?有沒有這麼多流動資金?吉他?有沒有相關的貨源或者品牌知識?二胡?受眾群體太小,而且去的很多都是那些民族聲樂專賣店。古箏?亦然…小提琴?和鋼琴一樣你有沒有教學優勢,而且縣城市學的人一定很少。

綜上,加上電商對傳統實體店的衝擊,而且琴行的售後微不足道,就算有,也必須提高價格這塊短板,於是就出現這麼一種情況---很多琴行都賣高利潤的雜牌琴,靠教學拉一幫小學生然後交學費賣琴的方式殘喘至今,這裡要關係到一個人口基數的問題,來培訓的人多了,你的學費得低,但是一方面加大了你琴行的宣傳力度,何樂而不為?

finally.,最後的問題,琴行如何開起來。

如果旁邊有大學或者中學社團,不要忘了社長,合作共贏是最重要滴,當然包括你以前的大學,你可以靠這些積累人脈,並開淘寶店,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祝成功!


偶然翻到你的問題,回答你一下吧!

我就是開琴行的,目前規模不算大。學員三百多人,年銷售鋼琴兩百台左右。

我覺得你得先考慮清楚你會什麼?會教學,會銷售,會管理?如果什麼都不會那就不要亂想了,老老實實的去琴行里學一學再說吧。

還有在創業初期,切記一定要壓縮成本,除非你家裡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否則你很難經營下去!

如果想快速賺錢,遠離琴行。

如果想過的安穩,那你要踏踏實實的從腳下做起!


琴行經營管理必看的五大微信公眾號

樂器商業網: 內容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主要分享行業經營管理的各種乾貨和心得,涉及琴行管理、行業動態、教育新聞、人物採訪、樂器知識和家長動態等,重視行業的科研成果和政策變化,善於利用教學案例客觀地從各個方面探討琴行經營和銷售的方法,內容的原創度較高,在行業中的具有較高的關注度。 推薦星級:

琴行經營: 內容主要依託線下琴行商學院的開展和報刊《琴行經營報》,多以琴行個體案例深入探討琴行在招生、管理、銷售、教學、活動策劃等方面的內容。商學院的創辦時間長達6年,內容的積累非常豐富,琴行經營公眾號的內容常與線下月刊同步。 推薦星級:

幫你教: 幫你教本身不是做內容的,他們是做琴行管理系統,不過他們會做一些客戶採訪,請一些行業大咖來講自己對藝術教育的看法,還有自己經營管理的理念,整體上講的還是挺不錯的,值得借鑒參考。 推薦星級:

琴行內參: 每天定期推送原創文章,專註於琴行經營領域,能夠針對琴行經營所面臨的問題,向琴行經營者精準推送琴行、老師、學生、員工的管理方法,通過實際的案例分析,為琴行提供提高招生率、學生續費率、教師管理的理論方法,為琴行活動提供獨到的策劃意見和資源分享。後續的琴行採訪內容和視頻內容值得期待。 推薦星級:


琴行如何才能經營好呢?讓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琴行所處的地理位置必須要好,什麼叫好位置?就是店面要在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周邊可以是居民區,也可以是小學校附近(也可以離學校不是很近,但是學生上學、放學必定會經過的位置)。居民區,必定有學生,小學校附近嘛,如果學生和家長覺得還不錯,也會過來的。

其次,就是師資,琴行面對的可能只是普通的初學者或者業餘愛好者,老師必須要有一定基礎。比如最簡單的,琴譜五線譜、簡譜能熟練的看吧,還有就是對節奏一定要有認知。那些考級考很高的那些老師,一般要麼是學校的音樂老師,要麼就是一些教育示範機構的老師,這些老師,一般都是喜歡自己去學生家裡授課的,不會去琴行帶課,而且,說實話,這些老師會有點與社會脫節,就是不太容易接受、明白一些東西,就彷彿在自己的世界裡,普通琴行是請不來的。老師最好是比較穩定的。

之後就是樂器,樂器不一定要很有名氣的品牌,但是必須音色音準要好,哪怕舊了,音色音準必須好。現在好些藝術類學校鋼琴什麼的也都是舊的,但是都定期去調音的。

開業前期琴行一定要有些互動,比如老師可以帶著學生或者老師們自己去參加一些演奏表演什麼的,也是有吸引力的。

最後琴行老師、生源都確保了,那琴行就需要好好管理了,最好用智能琴行管理系統,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琴行管理系統,完美課程、keymi琴行智能管理系統,兩款都不錯

(因為都有免費版),但是keymi琴行管理系統是永久免費的,但是完美課程進階版要錢的。。。所以,覺得,有免費的就用免費的吧。而且keymi琴行管理經常有比賽什麼的,也能讓我的學生通過比賽交流到演奏的技巧,也能讓老師、參賽者之間有默契,還能結交更多的朋友。嗯。。。不錯的樣子

後期的話,只要確保老師流失率很低,學生嘛,對老師都有個熟悉到習慣到依賴的過程(上班族也是啊),假如老師走了,必定也會帶走一定的學生,所以,希望對老師不要太嚴苛。

以上,就是我對琴行經營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選秀毀了音樂產業嗎?
MIC男團為什麼火不起來?
如何評價孫燕姿的專輯《Start》?
本人想出專輯,想走音樂這條路,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或建議?
中國音樂產業要建立有效的版稅體系,讓音樂人終生獲得收入,其現實障礙是什麼?

TAG:音樂 | 音樂教育 | 音樂產業 | 培訓 | 琴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