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影響來看,2016 年我國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什麼?
可以具體分析一下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每個人或者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觀測角度。站在我們新經濟100人的角度來看,2016年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是2016年10月發布的《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原文說:
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以下簡稱「三權」)分置並行,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
這個意見最重要的一點是,明確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
中國上一次具有重大影響的土地政策,是家庭聯產承包制。我們曾經採訪過小崗村當年按下手印的嚴金昌。他回憶當年:
當時實在沒辦法,被生活逼迫啊,干一天活拿幾分錢,一年一人分200斤糧食,哪夠呢?
小崗村有115人,800多畝土地,決定包產304畝,平均分配給20戶人家。村民白天黑夜都在幹活,月亮上來了看著光就下田。
家庭聯產承包制經過這些年,已經不合時宜了。
一方面,小農經濟的方式生產,技術含量低、專業性不強,產量低。
另一方面,大量 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原有土地拋荒或者轉租給鄰居、親戚種植。從人群結構來看,現在散戶種地的都是60後、70後,80後就不種了,90後就更別談了。
一定數量的土地集中在部分專業農戶、企業手裡,進行規模化、現代化的生產,是中國農業必由之路。不過,障礙首先在於中國土地政策的不明朗。
按照規定,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然後承包權給農民。很長時間農民是沒法靠土地變現的,除了種田以外。並且,也不能進行抵押。後來,出現了農民將承包的土地轉給種糧大戶,按照畝數和年份收取租金。勢頭不可擋。
以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天河鄉河西村為例,村子裡包地50畝以上的農戶有20來戶。只有幾畝地的散戶只佔不到40%,全都是年紀大了沒法外出打工的,種地也只能供自家口糧。其他稍微年輕一點的都外出務工了。
規模經營的優勢,可以用一組數字來說明。2013年,農業部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摸底調查,
我國目前共有種糧大戶68.2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0.28%;
經營耕地面積1.34億畝,佔全國耕地面積的7.3%。
這些種糧大戶的糧食產量達1492億斤,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2.7%。
調查顯示,我國種糧大戶糧食平均畝產486公斤,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3公斤。
種田大戶拿到的是經營權。但是,在很長時間裡,國家對經營權的態度並不明朗,沒有相關的、比較完善的產權保護法律的,就是中央政策出台,跟農戶簽流轉協議,村民大會通過,到農經站備案,協議是非格式合同。後來,有些地方做試點,比如成都就是經營權證,市農委給你蓋章確認:一旦證件從我這裡流轉給你了,我就不能輕易拿回來。
農業是一個長期投入的事,如果是經濟作物的話,可能前四五年都是純投入期。如果經營權沒有保障的話,很容易虧得血本無歸。並且,沒有確權的話也不能進行抵押融資,難以繼續擴大規模。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本世紀以來土地政策,可以看到2013年以後國家對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態度逐漸明朗起來(看答案末尾附錄)。
目前國家推行的規模經營是以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為主。2015年,農業部經管總站對34萬家庭農產進行統計分析。
經營土地面積5191.4萬畝,其中耕地4310.9萬畝,平均每個家庭農場經營耕地125畝。土地來源里,承包的879.3萬畝,佔20.4%,流轉經營的3186.9萬畝,佔73.9%,其他方式的244.7萬畝,佔5.7%。
注意,2013年農業部摸底調查的數據是,承包農戶平均經營耕地面積是7.5畝。
至於這個政策的影響,也要幾年後看出來。唯有確權之後,資本才能湧進農業產業鏈的上游——生產。資本的進入,會推動中國農業技術水平、人才數量的發展。無論是美國的規模化路徑,還是以色列日本的集約化路徑,都離不開這些。
推薦閱讀我們曾經做過的報道,了解一下中國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正發生著什麼
下一座金礦:在希望的田野上
錯過了電商,錯過了O2O,不懂AI的你,再不要錯過農業了
附錄:
- 2002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 2005年1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係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 2009年2月,1號文件《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流轉服務組織,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溝通、法規諮詢、價格評估、合同簽訂、糾紛調處等服務。
- 2013年1月,1號文件《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
- 2014年1月,1號文件《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
- 2015年2月,1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產,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充分發揮縣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流轉服務平台作用,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 2016年1月,1號文件《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擴大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推進試點。截至2月整省確權試點省份已達22個。
- 2016年3月,《關於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授權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縣(市、區)、天津市薊縣等59個縣(市、區)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
- 2016年10月,《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指出始終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根本地位,嚴格保護農戶承包權,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逐步完善「三權」關係。
#土地政策逐漸明朗# 集體用地流轉問題,70年住宅到期自動免費續期問題。
#二孩問題#
#司法改革#2016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12月5日,《「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正式發布,《規劃》中提出12項約束性指標。
你注意兩個數字:
「十三五」期間,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累計下降18%;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0%以上。
我個人覺得最為重要的政策是:「放開計劃生育政策,允許生二孩。」 這是2016年最為重要的一項公共政策。
「我們把計劃生育堅持30年」,是鄧爺爺在1980年說的,到「雙獨可生二胎」的政策頒布差不多就是30年。既避開了人口增長的高峰期,又能及時剎車而保證國家發展。當時制定這項政策的智囊團的勇氣和眼光,是讓人佩服的。
但是到了現在,也就2010年以後,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耗殆盡。
2015年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表明,中國16至59歲勞動年齡段人口在2014年進一步減少了371萬人,降幅相比2013年的244萬人進一步擴大。現在的中國在年齡結構上,與日本在上世紀80-90年代所經歷的狀況相似,中國在勞動年齡人口總數見頂開始回落之際,經濟也開始減速。
現在中國人口問題看似不顯眼,但再過20年到30年,這將是非常非常大的問題,等到負增長再扭轉,會是千難萬難的事情,我們看看西歐諸國就知道了。經濟發達,社會化民主程度高,福利待遇好,但這對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的長期發展來說,是有隱患的。而我在CMU讀書的時候,我們教授就很明確地和我說:「控制人口增長或者遏制其增長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他當時的原話還是:「Human being is not just a consumer, but also a producer.」 那是2009年,我當時還沉浸在計劃生育的思維中,和他進行了大量的辯論。
我們回到主題,逐步開放二胎的政策好,那麼到底好在哪裡,我從四個方面來說說。
1. 是解決計劃生育期間造成男女比例失調的重要途徑。部分父母的「選擇性生育」造成了現狀,如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則能極大減少這個問題的出現。
2. 80後這一代的知識財富,需要更多的人口來承載。經過了30年多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家庭已經形成了培養優質後代的思想,獨生子佔用了全家所有的教育資源。這就導致新生代的80,90後,在國際勞動力市場中極具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這一代人可以說是經歷了中國的兩個時代,在20世紀從老一輩身上獲得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又從信息爆炸的21世紀獲取了更多的知識,這會使得這一代人培養出人才的比例更高。
3. 緩解人口老齡化,之前我們也說過,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對社會保障體制的財務可持續性產生直接衝擊。開放二胎政策則能緩解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趕英超美」,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人口可不行。多養一個孩子,短期來看是負擔,長期來看卻是復興的希望。
4. 對於社會的穩定也特別重要,「失獨」足以摧毀一個家庭,而受到過分寵溺的獨生子,同樣是一個不安定因素。
最後總結下從宏觀經濟來看,人口紅利的消失在創業上可以做這麼幾個事情:
1. 人口數下降,外加貨幣超發,導致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所以企業服務、生產力工具以及高效運營相關領域的創業(比如Teambition、Tower、GrowingIO、北森),將會給企業和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價值;
2. 消費升級、養老、自動化家居會成為未來逐漸開始火熱起來的行業,在這些領域開始爆發一些口碑很好的公司;而人口密集型的行業開始 consolidate 成為僅有的幾個寡頭競爭性行業,甚至不少人口密集的企業開始遷出到其他欠發達國家(比如泰國、越南等);
3. 最後一點,和創業無關,但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房價在未來80、70年人逐漸達到不惑之年時(50、60後死去,而80、90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的時候),房屋的供給量會開始迅速超過需求(即使一線城市),這樣就導致會開始出現各類被囤積的房屋開始被出手;如果政策控制不當,可能出現房價的斷崖式下跌。
監察委的試點以及不原將來的設立。
殲20服役,兩艘航母開工。
加強外匯管制
全面營改增,取消營業稅,標誌著營改增全面結束,130萬以上豪華車加收百分之十的稅、開放二胎
個人覺得是國家重新把經濟的中心放在實體經濟,抑制脫實向虛的勢頭。
營改增 我是認真的
凡涉及到土地的問題在哪裡都是最重要的!!
凡涉及到土地的問題在哪裡都是最重要的!!
凡涉及到土地的問題在哪裡都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從古至今,從中到外,無不如是!!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自改革開放以來,對民辦教育行業最大利好。社會資本將會進入教育行業,而教育行業基本不受經濟波動影響,先收學費再教學,現金流極好。可以關注一下未來的盈利性民辦教育板塊,會出現金牛和獨角獸。
醫保卡全國範圍內使用。
這個似乎還沒實行,但是看樣子也快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公開徵求意見稿)》中第六十八條第三款之規定——「在出版物、信息網路中刊載民族、宗教的歧視、侮辱內容」
顯然是開放二胎,對於社會逐漸老齡化帶來的全面隱患,開放二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30年後社會的壓力,但事實上現在育齡女性生育二胎的意願不強烈,開放二胎也讓女性社會生存的各種問題更加凸顯,希望有相應輔助二胎推行的政策出台,人口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啊
環境稅法的通過,排污費改為環境稅,使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從收費脫離出來,可以真正有精力和時間開展環境監管和環境執法,對企業守法經營會有較大的影響。
如果不放開二孩,幾十年以後,養老金缺口太大,很容易社會經濟崩盤。
大家都說了,放開二胎,地產調控,說到底還是人的社會,大家需求資源的地方,調控,供給不足的,調控。
供給側嘛!讓老百姓住的起房
放開二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朴槿惠被捕?
※俄羅斯還能撐多久?
※香港選舉委員會內的四大界別與立法會的功能界別是同一概念嗎?
※國民黨到底有多強?(認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