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近期債市違約頻發?


謝~邀~

經濟下行周期,企業違約率增加是正常現象,不過今年有點不同。

去年是有序違約,今年開始是無序違約。有序違約的意思是違約案例大家都有充分預期的,無序則相反,一旦違約會造成市場恐慌。為什麼有這個過渡,要從最近的鐵物資說起。去年違約的多是民企,或者是特別特別差的國企,鐵物資雖然比較差,但是好歹是鐵路物資總公司(謝謝評論區的提醒)下面的大央企,而且違約並不是特別必要。。。為什麼要違約。。。因為債轉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現在但凡是有希望債轉股的企業,可能都會先選擇違約再說。

如果在國外,一旦發生違約,債權人起訴就進入破產程序。在中國就不是,違約的山水,鐵物資還好嚎兒的呢~因為違約成本太低,只要違約能夠得到好處(債轉股),企業就會主動選擇違約。這完全就造成了違約案例的不可預測性。

看見沒有,債轉股這個事,簡直是逆向選擇的活案例啊。


推薦大家上兩個網站找公開信息,除了私募債,其他發債主體的信息都可以在這兩個網站找到,特別是財務報表和我國評級機構出的評級報告(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都有):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首頁

中國貨幣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主辦

交易所債券/公司債公告可以在以下網址查:

http://bond.sse.com.cn/fisp/index.html

巨潮資訊網

我認為有一個群體是對研究「債市違約」這個命題有重大意義的:

(1)非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

(2)地市級以上的國企(行業不限);

(3)有資格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私募債/中期票據/超短融資券;

這一類企業有共同的財務特徵:

1. 財務槓桿比例特別高(槓桿比例&>9x,對應資產負債率90%以上,作為參考,上市公司負債率一般在50%~60%)

2. 賬面貨幣資金僅能夠覆蓋20%~30%的短期有息債務(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應付票據、應付債券等)

3. 負債結構中以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超短融資券(270天或以下)為主,長期借款和中長期債券的佔比很低。

4. 負債的擔保方式主要是純信用或上級母公司擔保,極少資產抵押給金融機構;

5. 利息保障倍數 EBITDA / 利息支出小於等於1,或者接近於1;

6. 2014年和2015年有息負債呈快速增長(至少增長50%以上),而近2年的經營性凈現金流入持續為負值;

7. 有一些極端的個案(流通類或製造業客戶),短期債務餘額已經大於1年的主營業務收入。

當不良貸款大幅湧現,當民企在因為去槓桿去庫存在垂死掙扎的時候,銀行和投資者為國有企業打開了放水龍頭。儘管這種風險規避的行為無可厚非,但金融機構群體的非理性導致了債市的畸形繁榮,推高了國有企業部門的負債率。這是引起債市違約的因,其後的發展路徑:

(1)發債主體以較低成本介入的短期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造成資產/負債錯配;

(2)發債主體將超過自有業務需求的資金通過各種方式(預付款融資,如鋼企「托盤」;拆借給關聯方等)提供給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而那些企業的信用風險爆發導致發債主體代償風險加大;

(3)近期發債主體的風險集中爆發,導致其他發債主體發新債還舊債的難度突然加大,特別是超短融這一類主要用於再融資的產品,進而引發流動性風險加劇。

(4)企業發生兌付危機,引發二級市場的贖回壓力,為了應對贖回,機構不得不出售債券換取留東西,進而傳導到債券價格降低,信用利差進一步加大。

再來看看中鐵物資債務事件爆發後取消債券發行的新聞

債市遭中鐵物資黑天鵝襲擊 一周取消發行達51隻

取消發行的債券中,超八成是央企或地方國企,這些曾是債券發行市場中的「寵兒」,突然紛紛取消發行,與近期債券市場頻現的違約潮有著密切關係,尤其是上周中鐵物資發布公告暫停債券交易,引發市場對首例央企債券違約的擔憂。多位市場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指出,當前債券市場「一夜入冬」與中鐵物資「黑天鵝」事件密切相關,目前債券市場投資者普遍較為謹慎,是不少企業臨時取消債券發行的主要原因。中金公司研報稱,信用債遇冷與中鐵物資事件的發酵有著密切關係。投資者開始傾向於規避產能過剩行業或財務情況較差的國企。債券發行困難會進一步加劇企業的再融資壓力和違約風險爆發的可能性。


謝 @陸壞熊 邀,這個問題可能債券交易部門的同仁有更深刻的見解,我這邊只是說一下對宏觀以及投資方面的一些感觸,拋磚引玉:

三月的債券託管數據,隱憂不斷: 供給大增1.86萬億,其中地方債增了9300億。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銀行開始增持地方債,減持企業債、短融、中票等。這個趨勢不可能在後面扭轉:國債、地方債、政策銀行債發行壓力都非常大。

而一些重資產的企業本身負債率就高,經營現金流基本是大幅凈流出,基本上是殭屍企業,典型的有東特鋼、鐵物資、渤鋼、中煤華昱等。

總的來講今年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基調是明確的。但是這些企業其實殭屍了很久,只有短痛長痛的問題,債轉股或許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但顯然也不是主流。

而真正可怕的問題在哪裡?其實前面已經提到——今年發行地方債和國債的壓力都不小,具體可見http://zhuanlan.zhihu.com/p/20638707?refer=cnpsoon。 理財固然需要高收益產品,但當基本面惡化到違約損失不能被收益掩蓋之時,流動性風險之高,就顯而易見了。因此這邊最大的風險並非信用風險本身,因為信用風險過去可以被其他資產的收益所掩蓋,但是當這個紙牌屋倒塌的時候,流動性風險所導致的信用債整體崩塌,這是主管部門必須仔細考慮的問題了。


(非專業人士,拋磚引玉)先貼結論:這是中國債性融資走向市場化正常化的必由之路,對配置債券的各類機構來說值得重視,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必要誇大為債市藥丸、國企藥丸甚至中國藥丸。

先讓我們看看16年違約事件,以下為2016年4月18日choice上的統計:

2月14日,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超短期融資券「15山水SCP002」本息無法到期兌付,發行規模8億元。

3月8日,淄博宏達礦業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短期融資券「15宏達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涉及金額約為4.32億元。

3月17日,南京雨潤食品發行的短期融資券「15雨潤CP001」因公司未能籌措足額資金兌付本息,無法按期償付,涉及金額5億元。

3月28日,東北特鋼發行的8億元短期融資券「15東特鋼CP001」由於未能籌措到足夠的償債資金,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成為地方國企在公募債券市場上的首例違約。

4月7日,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發行規模為6億元的短期融資券「15華昱CP001」不能如期兌付,成為首家債券違約的煤炭央企。

4月11日,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公司相關債務融資工具於當日上午開始暫停交易,待相關事項確定並向投資人披露後,再申請恢復交易。

上述違約涉及金額總共約200億,其中中鐵物資一家佔了3/4強。另據說雲峰集團的債券也存在違約可能,規模可能超過百億。

目前的債券違約情況存在以下特點

1、從行業來看違約的基本都是去產能行業的部分企業違約,而不是大規模違約

違約的公司絕大部分均是煤炭、水泥、鋼鐵等大宗商品有關的產能過剩行業,這些企業本身現金流存在嚴重問題,而不是如有些人認為的生產型企業大規模發生風險。即使在過剩行業中,如海螺水泥、寶鋼等龍頭雖然面臨利潤大幅下滑,但距離現金流枯竭還有很大的距離。

2、違約金額與金融市場總規模相比不足以造成系統風險

違約金額雖然創了歷史新高,但國內債券存續規模超過50萬億,違約金額佔總規模比例非常之低。而且絕大部分債券持有在銀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手中,機構投資者背後是百萬億級別的整個金融資源在做支撐。資產上出現幾十億級別的違約,對於每年要處理上千億壞賬的超級金融機構來說,並不是什麼生死存亡的問題。

3、從最高層到各金融機構都有充分的預見

債券圈內對15年的債券大牛市已經心存警惕,而且《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主動釋放風險」和去產能調結構的政策其實已經很明確地提出了風險問題,對此金融機構不可能沒有準備,事實上進入16年債券投資者觀望心態已經日漸濃厚。誠然債券市場槓桿率較高,但目前此類可以說預料之中的違約不會真正造成市場上過大的動蕩。

大環境:打破剛兌,利率市場化

做債性資產的小夥伴們,不論是搞二級債的、做一級債承銷的,還是包裝非標的,在過去一年中大部分都對利率市場化深有體會。傳統的債性投資制度套利機會已經消亡,高收益低風險資產遍地都是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個問題展開可以寫一大篇文章),利率市場化和打破剛兌已經真的在眼前了。現在大家都擺正了心態,老老實實開始對發行人做行業分析、現金流測算,把整個投資組合風險敞口算了又算,投個標的要猶豫再三。

總的來說,今年的違約是大勢所致,雖然沉重但也沒那麼可怕,對很多從業的小夥伴來說,反倒應該覺得參與歷史本身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老大們老早就感覺危機了,所以提出了債轉股。另外債券違約在外國絕對不是新鮮事,要不就沒有垃圾債市場了,違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場從來默認債券不違約,連監管部門也沒有加強監管,很多債券發行的公司償債能力其實並不保證的。希望這件事能妥善處理,不要在進一步擴張。


海通的姜超一直很客觀,這次卻有點為了唱空而唱空。今年一季度傳統實體訂單大增大家都知道經濟好轉了,民生物資飛漲與大宗行情火爆源於信貸激增的刺激,供給廁改革使得總需求增加而總供給減少,無論是錢比貨多還是供需層面都支持價格上漲,從而便有了經濟增長送通脹。通脹下怎麼可能有債券牛市?

市場上需要發債券的主體,本身便是資質不行,你沒見過茅台去發行債券吧?經濟復甦通脹上漲背景下,大宗、股市表現好於債券,是基本常識。過去債券牛了多少年了,就允許做債的搶錢,炒股的就活該喝西北風?世道不同拉,該換換角色了。


歐文費雪螺旋


根據付鵬的觀點,股市撲街,資金亂竄,債券交易變得擁擠,收益下降,交易員加槓桿維持收益。

中央壓槓桿,垃圾債失去流動性,贖回壓力下拋售優質債,優質債失去流動性,拋售其他資產,其他資產失去流動性。。。


溫賊正某地仰天大笑

世珍大爺我終於要為你報仇了


欠債不還天經地義。


瀉藥!

如何評價姑且先不說,首先想想過程,其實什麼都應該明白了。

話說唐僧典當了自己的袈裟,在市場買了100萬兩白銀的債券,年化收益4%。也就是一年只有4萬兩白銀,唐僧這種官二代大土豪肯定看不上這麼一點銀子,他媽的還沒有化緣化的多,就讓孫悟空聯繫一下東海龍王敖廣,說我這100萬的債券賣給你,你只付我90萬,我給你按照年息3%算,但是說好奧不管債券以後漲跌如何都算我的,你旱澇保收,龍王一聽:

中!

這就是代持

唐僧拿著90萬白銀有去買債券,然後又同樣的方式,讓孫悟空賣給敖欽80萬兩白銀,如法炮製四海龍王。

其實唐僧雖然只有100萬兩白銀但是,持有的債券將近1000萬。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唐僧以後吃喝嫖賭抽什麼都不用愁了。可是,偏偏跌了。唐僧虧慘了

四海龍王一看慌了,要求唐僧按照當初的合同依照原價買回去,唐僧一想,我去,老子虧的內褲都沒有了,利息都付不起拿什麼買你的債券。

好!唐僧解釋說,當初和你們簽訂合同是孫猴子私自變出來的的假公章,這肯定不算。不過你們放心,我已經在我老大如來那裡報警了,他一定會抓住那破猴,還你們一個公道的。

好吧!事就是這麼個事。但是,代持這個市場空手套白狼,利益最大化呀。像唐僧這樣的太多了,剩下的都慌了,都害怕賴賬,紛紛要求退錢,債券市場去槓桿!

這就是債災。

至於如何評價:

殺頭的買賣都有人做...


覺得這個問題和「如何看待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是一個意思。債券不過一紙借條,如此經濟形勢下,違約率上升不正常嗎?


【秒懂債災】劉備買了100萬債券,持有一年利息5%,劉備嫌收益太低,就讓諸葛亮聯繫了曹操,說我這100萬債券以90萬的價格賣給你,但並不是真的賣給你,咱們說好了你曹操只是幫我持有,債券漲了跌了都算我的,你付給我的90萬,我每年按3%付你利息。曹操想了一下好像也不錯,就同意了。雙方成交,曹操90萬買了劉備的債券,這就是代持。劉備拿著這90萬又去買債券,然後再聯繫孫權幫忙代持,於是孫權出80萬買下劉備的債券。劉備拿著這80萬又去買債券,然後再聯繫袁紹……最後的結果是劉備雖然本金只有100萬,但卻實際持有了將近1000萬的債券,如果一切順利,債券到期劉備要發大財。結果最近債券價格大暴跌,曹操、孫權、袁紹都慌了,要求劉備按照當初的協議,把這些債券以原價買回去。劉備一看卧尼瑪虧慘了,就說當初和你們簽合同用的是諸葛亮私刻的假章,不算數,我已經報警抓諸葛亮了,然後曹操孫權袁紹都瘋了。事不大但引起的連鎖反應是很可怕的,因為代持市場上有很多劉備,現在一個出了事,剩下沒炸出來的也都害怕對方賴賬不認,紛紛要求退錢。等於債市去槓桿。


1、發行債券時候靠政府信用,企業運營也不是按照市場體制進行運作,現在企業經營發生問題,政府又第一時間甩包袱,如果能夠按照企業債的兌付程序進行,這個事情也算ok,依然可以看成是市場行為;但是如今不僅違約拒絕兌付而且還按照政府的監管身份出面給予不符合市場運作邏輯的絲毫不考慮投資人的解決方案,那麼這個債券違約的性質就和國債違約一樣的惡劣了,所以本質還是政府違約,而且還耍流氓。。。額,好像是同一伙人同時在那裡喊「振興東北」來著;

2、如果你東北政府是獨立運作的,也可以單獨的從邏輯體系中剝離出來,以後在債券市場上單獨對待,但問題是,東北政府作為子政府和央媽央爸也沒分家啊,這個以後讓市場面對政府信用如何自處?

3、如果政府出面給予兜底賠付倒也可以,畢竟是國資違約,或者哪怕是按照市場邏輯進行破產清算,我覺得都是合理的,畢竟也是符合市場運作邏輯的,但是目前是政府靠監管者身份要求投資方債轉股,這個就不符合市場運作邏輯了,而且關鍵是你股權也不值錢啊(2015年東北特鋼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4%,現在更是直接開始不公布財務報表了),你本身就已經資不抵債了,你還想將你的股票抵給別人用來還債,別人只會給你回復說:R U kidding me?

4、前腳國開行作為主承銷商向媒體透漏要提請一系列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符合市場邏輯的後續方案,結果後腳就又馬上站出來澄清,這天天啪啪的打臉都長繭子了吧?

5、附一舊段子:「(轉)剛才看見中科雲網的債券違約消息,跟領導說,唉,湘鄂情完蛋了. 領導說快看看,中科雲網漲停了. 啊!我很詫異,打開大智慧,果然002306漲停了,請教領導,這個是為什麼呢? 領導說,這還不明白啊,借錢終於可以不還了,屬於非經常性損益,重大利好... 」 這就是不按市場套路玩遊戲之後的必然結果,嗯,也會是必然趨勢的,嗯,市場參與方但凡聰明一點的話都知道該怎麼玩了吧?——嗯?還不知道?哦,對不起,你沒在流氓圈裡,知道也沒法玩的。。。



經濟下行壓力、去槓桿大環境下,盈利能力差、產能過剩、債務高企的企業將面臨違約風險。而中鐵物資的債券違約,有更深處的意味。違約主體從民企傳導到國企、央企,即使隱含政府信用背書,同樣存在違約風險。 剛兌被打破,從經濟的長期發展來看這未必一定是壞事。這將成為債券市場的大勢所趨,讓風險資產定價回歸風險特性,是遵循了「讓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市場原則。


我想得比較淺,還望指正。

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風險被更準確的定價了。在這一波違約之前,幾乎默認就是不違約,國企更是不會違約。很多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都因為這個預期沒有被涵蓋到債券的價格中,這就是一種形式的泡沫。

最近的違約就像是慢慢慢慢的戳破一些最脆弱的泡沫,把一些錯誤的,或者說過於樂觀的,預期拉回到一個比較客觀的水平。長久看來,是更健康的。

再看很多取消發行的企業,大概就是因為這些違約升高了融資成本所以退卻了。可以說是市場以價格手段做了選擇。對單個企業來講,融資難度增大,周轉和經營成為挑戰。對於整個市場,特別是中長期來說,是更理性的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的借貸市場利率水平的差異未能真實反應標的風險水平。

很多金融產品都存在隱性剛兌的情況。

因此一些盡調和行研往往流於形式,行業從業人員和機構的專業性並未得到體現。

從這個角度講,違約的發生對於激活金融機構活力,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有幫助噢。


實體製造業生存進一步惡化,就剩下,吃藥,上網,炒房子!


熔斷事件再次證明,愚蠢的左派思路放在任何環境都是錯的,自然聯想到其他地方有沒有類似問題。

左派的問題在於,不知有意無意永遠都不管人性,以為強制手段能改變人心,有基本規則不遵守非得手癢去干預,信用是需要保護,但那是企業自己的事情,政府無視規律強行保護企業信用,是標準的費而不惠。


推薦閱讀:

離婚率高是社會的進步嗎?
為什麼總是資本持有者僱傭勞動力提供者?

TAG:經濟 | 股票 | 中國經濟 | 債市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