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圈(如日、朝、越、琉)有沒有什麼漢詩佳作?

當然人家的語言結構和漢文相差甚大,所以不免有雷人之作… 但是有反面就一定有正面,有沒有讓你感到觸動心弦的,驚艷的,或者公認文學價值很高的日本、越南、琉球或者朝鮮漢詩?

日本

朝鮮(新羅高麗朝鮮等)

越南

琉球


不請自答

幾篇個人比較喜愛的異國漢詩:

《讀鄭延平傳》

(日本 江戶)賴襄

九土茫茫誰丈夫,何圖萬火出東隅。


公卿爭下穹廬拜,節義翻歸鱗介徒。


孤島魚鹽新版籍,一家冠帶舊唐虞。

英魂千載游桑梓,可問楠公父子無?

《題不識庵擊機山圖》

(日本 江戶)賴襄


鞭聲肅肅夜渡河,曉見千兵擁大牙。


遺恨十年磨一劍,流星光底逸長蛇。

《丁巳東遊六首(其三)》

(日本 江戶)賴襄


五十三亭控海東,故關右折路歧通。


湖南草樹春雲碧,畿內峰巒夕日紅。


流峙依然此形勝,興亡已閱幾英雄。


分明攻守千年勢,著論誰追賈誼風。

《謁楠河州墳有作》

(日本 江戶)賴襄


東海大魚奮鬣尾,蹴起黑波污黼衣。


隱島風雲重慘毒,六十餘州總鬼虺。


誰將只手排妖氛,身當百萬哮喊群。


揮戈擬回虞淵日,執臿同鋤即墨雲。


關西自有男子在,東向寧為降將軍。


旋乾轉坤答值遇,洒掃輦道迎鑾輅。


論功睢陽最有力,謾稱李郭安天步。

出將入相位未班,前狼後虎事復艱。


獻策帝閽不得達,決志軍務豈生還。


且余兒輩繼微志,全家血肉殲王事。


非有南柯存舊根,偏安北闕向何地。


攝山逶迤海水碧,吾來下馬兵庫驛。


想見訣兒呼弟來戰此,刀折矢盡臣事畢。


北向再拜天日陰,七生人間滅此賊。


碧血痕化五百歲,茫茫春蕪長大麥。


君不見:君臣相圖、骨肉相吞,九葉十三世何所存。


何如忠臣孝子萃一門,萬世之下,一片石留無數英雄之淚痕。

《蒙古來》

(日本 江戶)賴襄


築海颶氣連天黑,蔽海而來者何賊。


蒙古來,來自北,東西次第期吞食。


嚇得趙家老寡婦,持此來擬男兒國。


相模太郎膽如瓮,防海將士人各力。

蒙古來,吾不怖,吾怖關東令如山。

直前斫賊不許顧,倒吾檣,登虜艦。

擒虜將,吾軍喊。

可恨東風一驅附大濤,不使羶血盡膏日本刀。

《十三夜》

(日本 戰國)上杉謙信

霜滿兵營秋氣清
,數行過雁夜三更。

越山並得能州景
,遮莫家鄉憶遠征。

雪團

(日本 室町)一休宗純

乾坤埋卻沒門關,收取即今為雪山。

狂客時來百雜碎,大千起滅剎那間。

山居僧

(日本 室町)一休宗純

無人時喜客來嗔,落花飛絮獨覺身。

正見禪師若行令,三冬枯木百花春。

辭世

(日本 室町)一休宗純

今霄拭淚涅磐堂,伎倆盡時前後忘。

誰奏還鄉真一曲,綠珠吹恨笛聲長。

《題自畫》

(日本 近代) 夏目漱石

唐詩讀罷倚欄杆,午院沉沉綠意寒。

借問春風何處有,石前幽竹石間蘭。

《南國山河》

(越南 李朝)李常傑

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

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秋懷用遺山均》

(越南 阮朝)阮綿審

夢落寒山暮雨聲,一樽倚醉坐來清。

長風摵摵迎秋至,古意茫茫入夜生。

賓客病多黃葉散,江湖計晚白鷺驚。

村南煙舍遙相約,擬買扁舟釣月明。

《吊李提督三首》其三

(朝鮮 李朝)車天輅

百戰功高七尺身,十年榆塞絕風塵。

獨乘鐵馬行千里,雙掣晴虹敵萬人。

漢鼓不鳴旗倒腳,凍雲愁色日沉淪。

西平老淚終成血,忍見歸途馬革臻。

《呈詩卷就正太史》


(琉球 第二尚氏王朝)字良美菴


詩卷雖存天地間,不曾一字落塵寰。


三千餘年法從古,八十一家文盡刪。


魚目驪珠恐相混,班香宋艷誰同攀!


一緘投寄莫嫌遠,使者聲名到北山。

《龍舟競渡歌》

(琉球 第二尚氏王朝)津波古政正

石榴如火然江頭,江頭人喧競龍舟。  

銀簫琅琅出人海,旌旗彷佛朱霞流。  

白珠亂跳波激箭,後先相逐光閃電。  

郎君倚扇船傍坐,吳裝佳人臨淵羨。  

君不聞:靈均一去,令人憐湘江,江水清千年。     

楚人因之為龍船,今日龍舟徒戲顛。  

俯仰往事與今事,歸來獨吟離騷篇。


黃真伊(約1506-1544),韓國李朝中宗時期女詩人,開城名妓,松都三絕之一。別名真娘,京畿道開城人。寫過不少佳作。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四首。

就說一首我覺得不錯的。

《奉別蘇判書世讓》

  月下梧桐盡,霜中野菊黃。樓高天一尺,人醉酒千觴。

  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明朝相別後,情與碧波長。

這首就很大愛,一首別離詩寫的卻不見悲情與蒼涼,倒是惆悵中帶有從容。一個這樣的女子心胸的邊際是讓人一望無垠的。除此之外,整首詩描繪的畫面是非常唯美的,也就是意境醉人。讀下來感覺帶有冬梅的清香。

而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其調戲碧溪守的時調。

青山裡碧溪水,

莫誇易移去,

一到滄海不復還,

明月滿空山,

暫休且去若何

這首時調是黃真伊的名作,因為詩背後還有迷人的軼聞:時調中的「明月」是黃真伊的妓名,「碧溪水」則指她所喜歡的一位李朝宗室(筆名「碧溪守」:韓語「水」與「守」音同)。有一天兩人相逢窄橋,碧溪守想要躲避她,黃真伊即興作出了這首時調,將兩人的名字嵌入其中,既挑逗他也調侃他。

你想,僅僅是相遇的片刻,黃真伊就能脫口而出這麼一首朗朗上口的調侃時調,而且蘊含深意,不得不佩服她的才思敏捷,以及深厚的文學功底。

這樣的女人不談柴米油鹽,僅從藝術造詣來說是非常值得欽佩的。


謝邀

1.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為日本遣唐使,16歲來唐,20歲中進士,在華30多年,50歲阿倍仲麻呂返日,基友王維送行,告別宴上,賦詩【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阿倍仲麻呂一看,哥們兒夠意思,我也來一首,【銜命還國作】

銜命將辭國,菲才忝侍臣。

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

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

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鄰。

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

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後來聽說遇風暴船沉了,另一個基友李白淚奔了,再後來,怎麼又活了?再再後來安史之亂,再再再後來隨肅宗返京,最後老死長安,不得回國。。。

回首舉目望蒼穹,明月皎潔掛空中。

遙思故國春日野,三笠山月亦相同。

——【三笠山月歌】

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

三笠山頂上,想又皓月圓。

——【望月望鄉】

2.島田達音,為宇多天皇臣子,講解周易,兼習醫術。

乍圖君子樹,未若婕妤容。

隨扇搖枝葉,疑是風入松。

——【題扇上畫松】

晉朝澆季少淳風,七子超然不混同。

欲對琴樽終性命,何要台閣錄勛功。

生涯每寄孤雲片,世慮都忘一醉中。

若遇求賢明聖日,廟堂充滿竹林空。

——【題竹林七賢圖】

3.藤原通憲,平安時代著名學者。

煙波深里有漁父,高唱棹歌足斷腸。

唯憶一年投曉浪,不知兩鬢變秋霜。

余年生計菰蒲利,後日孫謀風水鄉。

呂太公賢誰得識,釣人何必渭流陽。

——【遊河陽賦漁父】

當然,他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信西,對,就是那個在保元之亂、平治之亂權傾朝野的藤原信西,人家和後白河天皇、平清盛、源賴朝他爹談笑風生。

另外,日本最早的漢詩總集是【懷風藻】,編纂者為淡海三船,自己也有詩歌傳世。

獨居窮巷側,知己在南山。

得意千年桂,同香四海蘭。

野人披薜納,朝隱忘衣冠。

制思何處所,遠在白雲端。

——【贈南山智上人】

O(∩_∩)O


金樽美酒千人血,

玉盤佳肴萬姓膏,

燭淚落時民淚落,

歌聲高處怨聲高。

——《春香傳》


借答題分享幾個鏈接

懷風藻

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waka/kaifuu/kaifuusou.htm

凌雲集

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waka/ryouun/ryouun.htm

經國集

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waka/keikoku/keikoku.htm

日本古籍匯總

http://miko.org/~uraki/kuon/furu/furu_index1.htm

站主是個遊戲宅,居然收錄得這麼全,感謝。

如果不是做研究,建議偶爾看看讀個新鮮就好了,不宜一口氣看太多,真的很膩。。。


一休和尚的漢詩,主要是禪詩和淫詩兩大方面,禪詩不怎麼出名,而且奇怪的是也經常不按格律,但是淫詩名揚天下。你們感受一下。

《秋江獨釣圖》(這首是一休詩中為數不多的小清新)

清時有味是漁舟,水宿生涯伴白鷗。

蒲葉蘆花半零落,一竿帶雨暮江秋。

《夢閨夜話》(一休最有名的艷詩)

有時江海有時山,世外道人名利間。

夜夜鴛鴦禪榻被,風流私語一身閑。

《吸美人淫水》(題目不忍直視,內容以吹牛為主,但最後一聯頗有味)

密啟自慚私語盟,風流吟罷約三生。

生身墮在畜生道,絕勝溈山戴角情。

杜牧藞苴是我徒,狂雲邪法甚難扶。

為人輕賤滅罪業,外道波旬幾失途。

臨濟兒孫不識禪,正傳真箇瞎驢邊。

雲雨三生六十劫,秋風一夜百千年。

《戀詩》

恨是草根剪又生,對花何忘約芳盟。

秋風春雨三千里,從此君恩江海情。

《淫水》(唔,你們靜靜感受就好)

夢迷上苑美人森,枕上梅花花信心。

滿口清香清淺水,黃昏月色奈新吟。

(美人森就是一休的侍妾,一休稱她為森侍者、盲女森,大部分艷詩都是寫給她的)

《美人陰有水仙花香》(這題目,人類已經阻擋不了一休大師了)

楚台應望更應攀,半夜玉床愁夢間。

花綻一莖梅樹下,凌波仙子繞腰間。

《戀法師一休自贊》(自戀狂魔一休哥)

生涯雲雨不勝愁,亂散紅絲纏腳頭。

自愧狂雲妒佳月,十年白髮一身秋。

《寄侍妾》(高能小黃詩)

遠望何須雲路梯,黃昏月色小樓西。

夢閨美妾黃金穴,不管青天白日迷。

資料來源:

PS: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一休哥是得道高僧。一休在日本禪宗的形象,大概就類似於中國的道濟和尚吧。表面上離經叛道,實際上大智若愚。


「霜滿軍營秋氣清,數行過雁月三更,越山並得能州景,遮莫家鄉憶遠征。」

作此詩時上杉謙信已是遲暮之年,語句里充滿蕭瑟之感。


最有名的應該是這首了

將東遊題壁

月性(げっしょう、文化14年9月27日(1817年11月6日) - 安政5年5月11日(1858年6月21日))

男児立志出郷関 

學若無成死不還 

埋骨豈期墳墓地 

人間到処有青山

西鄉隆盛引用過,後來毛澤東的那首也是根據這個改寫的。


提到漢詩怎能不提及平安時代的學霸道真公

道真公才華過人,精通漢文學。可是,過人的才華終究敵不過藤家的排擠,在藤原時平的陷害下,道真被貶至大宰府,就是今天九州福岡旁邊的太宰府市,別看現在福岡的繁榮,在那個時候大宰府與平安京相比,簡直是荒地啊,如此大的落差,對道真的打擊也很大。

在大宰府的第二年,重陽節又到了,道真拿出醍醐天皇在去年賞賜的御衣,看著御衣,上面還留著天皇的香味,道真心頭一陣心酸,就寫了這一首漢詩。

九月十日

菅原道真

去年今夜待清涼,秋思詩篇獨斷腸。

恩賜御衣今在此,捧持毎日拜餘香。

清涼:平安京皇宮裡的清涼殿

可以看出道真的無奈與絕望

奈良時代,藤原式家的家祖藤原宇合,在紀伊國的吉野川遊玩時,作了一首漢詩。

游吉野川

藤原宇合

芝蕙蘭蓀澤,松柏桂椿岑。

野客初披薛,朝隱蹔投簪。

忘筌陸璣海,飛繳張衡林。

清風入阮嘯,流水韻嵇琴。

天高槎路遠,河回桃源深。

山中明月夜,自得幽居心。

其中運用了很多中國的典故,如張衡、陸璣、阮籍、嵇康、《莊子》里的忘筌等。藤原宇合將清風喻作阮籍的嘯、流水喻作嵇康的琴聲。

前面描寫了吉野山的香草、貞木之多,後面用上了桃園、明月、幽居等,給人隱逸、幽雅的感覺。


看到有人提到一休和尚,我也想起了我特別喜愛的一首一休的漢詩:

住庵十日意忙忙,腳下紅絲線甚長。

他日君來如問我,魚行酒肆又淫坊。

美人云雨愛河深,樓子老禪樓上吟。

我有抱持睫吻興,意無火聚捨身心。

——摘自《狂雲集》

————————————————

很多中國人通過《一休》這部動畫認識了一休宗純和尚,但它只是描述了一休和尚生活的一小部分。

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朝分裂時期,而一休是北朝後小松天皇的皇子。當時實際掌權的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他的逼迫與主導下,後小松天皇交出三神器後退位,日本實現了南北朝合一。

很顯然,一休雖然是皇室血脈,但似乎並沒有享受過什麼優待。或許是為了保全性命,或許是為了遠離俗世紛爭,他在六歲時就被送入了安國寺,過著嚴苛的修行生活,甚至處境比庶民還要危險,畢竟他的身份特別。

一休的漢學造詣在當時的日本來說是很高的,十三歲便開始創作漢詩,一直到年老逝世更是寫了數不勝數的放浪詩句,整理成詩集《狂雲集》。

對佛法的了解並不多,個人也不敢妄言一休在佛法方面的教誨。但我想一休和尚是心懷著無邊慈悲和超脫的禪心的。他的風狂或許正是一種淡泊,他的破戒或許正是對俗世的超脫。正如本詩的「意無火聚捨身心」所體現的那種心境,分明是在縱慾歡愛、淫樂狂邪,內里卻又是瀟洒的通透、孤寂的安詳。他終究是棄絕了糾纏在自己身上的血脈的因緣,嘲笑著大部分所謂「高僧」表面清高暗裡齷齪的虛偽,用他自己的方式參透屬於他的道。他說「秋風一夜百千年」時,他自殺未遂時,他在鴉的鳴聲中大徹大悟時,或許都是懷著這樣一種從容大氣吧。

每次看到這首詩時,腦海里又蹦出《一休》大結局的畫面:一休拋開小葉子那稚拙的好意、放下對母愛的依戀、走出寺廟的蔭庇,為了追尋心中的「佛」而頭也不回地朝著前方走去。


不邀自來。

不敢妄言對日朝越球的漢詩賞析,只貼幾首個人喜愛的佳作。

由於沒有看完所有答主的答案,如有重複,還請見諒。

日本

首推五山時期(包括鎌倉時代和室町時代,該時期日本皇室式微,武家掌權,借鑒中國體制在京都、鎌倉創建了日本的「五山十剎」。)的詩僧 絕海中津(1336—1405) 與 義堂周信(1325—1388)。

首先是義堂周信的《遣悶》二首:

男兒不用哭途窮,一笑何妨發麵紅。

世事蝸牛雙角上,人生蝶夢一場中。

北山寒雨仍含雪,南浦春波已拍空。

欲買扁舟還自罷,乾坤是處亂蛇蟲。

泊船門外暫維蓬,來覓先師舊隱蹤。

禪榻空餘黃葉滿,遺題不復碧紗籠。

獼猴摘盡山山果,鶺鶆棲殘岸岸松。

好在浮圖尚如故,光分海印影重重。

接著是絕海中津的幾首:

《赤間關》

風物眼前朝暮愁,寒潮頻拍赤城頭。

怪岩奇石雲中寺,新月斜陽海上舟。

十萬義軍空寂寂,三千劍客去悠悠。

英雄骨朽干戈地,相憶倚欄看白鷗。

《多景樓》

北固高樓擁梵宮,樓前風物古今同。

千年城塹孫劉後,萬里鹽麻吳蜀通。

京口雲開春樹綠,海門潮落夕陽空。

英雄一去江山在,白髮殘僧立晚風。

《綠蔭》

綠樹林中浄似秋,更憐翠鎖水邊樓。

乘涼踏破蒼苔色,撩亂袈裟上小舟。

這二人的漢詩詩作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而且多借中國古典意象以抒胸臆。典型地,絕海中津《赤間關》中「相倚欄杆看白鷗」即是顯示出了東亞漢詩人特有的「白鷗之盟」的精神超脫。江戶時期的江村北海在《日本詩史》中曾如此評價:

絕海、義堂,世多並稱,以為敵手……偶有佳作,亦唯我邦之詩耳。較之於華人之詩,殊隔逕蹊。雖近時諸名家,以余睹之,亦唯我邦之詩,往往難免習俗。如絕海則不然也。

——————————————————————————————————————————

朝鮮

李荇

《謹次止亭再示韻》

西日依依下遠巒,倦飛禽鳥各知還。

黃鶯無語分明老,紅葯傷心一半殘。

藜杖解能扶病骨,酒杯聊為洗愁肝。

東皋舒嘯邀清影,偷得餘生分外歡。

李達(1539—1618)

《別西京》

背指孤城遠,鳴榔渡客舟。

驛亭雲日晚,江樹露蟬秋。

久滯常歸計,臨行又別愁。

隨身無長物,孤嘯看吳鉤。

白光勛(1537—1582)

《寒川灘》

寒川灘上水如藍,兩石岩西雪滿山。

明月不逢騎鶴侶,夜深鳴笛下江南。

《松月》

手持一卷蕊珠篇,讀罷松壇伴鶴眠。

驚起中宵滿身影,冷霞飛盡月流天。

《憶孤竹》

門外草如積,鏡中顏已凋。

那堪秋氣夜,復此雨聲朝。

影在時相吊,情來每獨謠。

猶憐孤枕夢,不道海山遙。

——————————————————————————————————————————

越南

黎思誠(後黎朝黎聖宗,1442——1497)

《游壺公洞》

神錐鬼鑿萬重山,虛室高窗宇宙寬。

世上功名都是夢,壺中日月不勝閑。

華陽龍去玄珠墜,碧落泉流白玉寒。

我興乘風凌絕頂,望窮雲海有無間。

阮薦(1380—1442)

《海口夜泊有感》二首

湖海年來興未闌,乾坤到處覺心寬。

眼邊春色熏人醉,枕上潮聲入夢來。

歲月無情雙鬢白,君親在念存心丹。

一生事業殊堪笑,贏得虛名落世間。

一別江湖數十年,海門今夕系吟船。

波心浩渺滄州月,樹影參差浦漵煙。

往事難尋時易過,國恩未報老堪憐。

平生獨抱先憂念,坐擁寒衾夜不眠。

往後不定期更新

參考:

1.《東亞漢詩研究》 嚴明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3年5月

2.《興感蒼涼神鬼泣,可無鐵版換紅牙——日本歷代漢詩概覽(2)》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 2011年6月 第十三卷 第二期


日本人的詩網上讀過一些,說實話,感覺平平,或者說,未有顯著超人處。

但是前段時間偶然讀到一首小絕句,卻是感到驚艷。

柬高柳參謀在台蕃龜山本營附以此詩

立馬龜山①最上頭,台蕃久戍入深秋。

西溟②落日煙波外,下瞰支那四百州。

①龜山,在台灣省宜蘭縣頭城鎮。②西溟,古代傳說西方日入處。

本詩的作者松陽野口,字伯辰,日本長崎人。他和兒子松陽寧齋都是明治時期有名的漢詩詩人。這首詩應該是他駐守台灣、入仕東京前的作品。

當時我讀完之後,第一感覺是驚艷,第二感覺卻是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驚艷是因為好,說不出是因為,——唯有最盛時的日本配上最弱時的中國,才能誘發這樣一首詩的產生。

詩很簡單,不用解釋,值得說道幾句的就是最後一句了,「下瞰支那四百州」。

這一句為什麼好呢?

一是,氣勢好,意象好,可與「兩三星火是瓜州」之句相頡頏。而星火句,古人以為「得江山之助」,則此句可謂得國勢之助。沒有一個強盛得日本,哪有如此的心態。

二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據說乃木希典有句,「踏碎支那四百州」,太露骨太叫囂,哪裡比得上平平淡淡地「下瞰」兩個字。無窮的征服,無盡的貪婪,都在那輕蔑的一眼之中了。

可我讀著是真傷心。

論地勢,台灣不會高於大陸,論距離,在宜蘭龜山也不可能看得清大陸。可就是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作者下瞰中國。能支撐他如此想像的,也就是日本上升的國勢和膨脹的野心了。

真是詩人之幸運。


在西安青龍寺看到過一塊碑刻,上面是日本僧人空海的詩。

不知道詩算不算很好,但「一生一別難再見」這句給人的觸動很大。

古時遣唐交通兇險,歷經艱難來到長安修習,一朝回國,便是割捨了長安的師友和一切事物。

從此再也不能回到長安,不能與舊友相見,只留回憶作伴。

全詩:

同法同門喜遇深,空隨白霧忽歸岑。

一生一別難再見,非夢思中數數尋。

以下資料引自網路:

在整個唐代,日本和中國的交往,都是相當密切的。日本的使節、僧人、留學生等,經常冒著東海的驚濤駭浪,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從唐太宗貞觀四年(紀元630年)開始,日本總共派了十九次遣唐使。

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空海和尚,來到長安留學,與好友義操和尚,交往情深。兩年之後,空海和尚啟程回國前,寫了一首七絕,贈給義操和尚,詩云:

同法同門喜遇深,空隨白霧忽歸岑。

一生一別難再見,非夢思中數數尋。

從詩中不難看出詩人留戀不舍的悲切心情。空海和尚回國後,根據漢字中草書的特點,創製了日本文字的平假名。

此外,他還寫了一本《文鏡秘府論》,對唐詩的平仄及創作規律、格式等,作了詳盡敘述,成了日本的詩學辭典。


漢語是音調語言,我一直懷疑日本和韓國這種語言沒有音調變化的國家寫出的漢詩真的好嗎?越南在我心中是保留華夏遺存相對較多的一個國家,貼一首越南漢詩:

痛哭江南老臣卿

春風搵淚為傷情

回天力量隨流水

流水灘頭共不平

厓山敗後,曾經上書指責賈似道而遭到貶斥的陳仲微,流落到安南,仍然企望以「回天力量」反元復宋。四年後,病死在安南。臨終作詩說:「死為異國他鄉鬼,生是江南直諫臣。」

安南國王作詩哭悼說,表達了對陳仲微抗元鬥爭的同情和支持。


由於脫離語言環境,日本漢詩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語感,簡單地說就是大部分連押韻都做不到

古代日本人(特別是江戶之前的)的漢詩水準相對較好,但也就是童生~秀才水準

選一些個人比較喜歡的:

待廊下吟詠送日

菅原道真

良辰誰擲度,益者忽相尋。

逮従新蘭室,存來舊竹林。

數盃仍許酔,微詠自知音。

易失還難得,愁看欲晩陰。

代月答

菅原道真

蓂発桂香半且円,

三千世界一周天。

天廻玄鑑雲將霽,

唯是西行不左遷。

赤間關

絶海中津

風物眼前朝暮愁,

寒潮頻拍赤城頭。

怪巖奇石雲中寺,

新月斜陽海上舟。

十萬義軍空寂寂,

三千劍客去悠悠。

英雄骨朽干戈地,

相憶依欄看白鴎。

綠陰

絶海中津

綠樹林中淨似秋,

更憐翠鎖水邊樓。

乘涼踏破蒼苔色,

撩亂袈裟上小舟。

無題(賜足利義政)

後花園天皇

殘民爭採首陽薇,

處處閉廬鎖竹扉。

詩興吟酸春二月,

滿城紅綠爲誰肥。

這首詩的背景是長祿?寬正饑荒(1459~1461)期間死了茫茫多的人,當時的將軍足利義政還在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天皇便寫了一首詩勸諫(嗯這詞沒用錯)他,足利義政看到詩之後停止了興建

避亂泛舟江州湖上

足利義昭

落魄江湖暗結愁,

孤舟一夜思悠悠。

天公亦憐吾生否,

月白蘆花淺水秋。

同為戰國時代漢詩,這首比什麼「大底還他肌骨好,不塗紅粉自風流」(武田信玄)、「四十九年一睡夢,一期榮華一盃酒」(上杉謙信)強多了,的確能傳達出那種凄涼之感


大沼枕山的「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


因為申師任堂開始接觸朝鮮漢詩(不要問我為什麼 - -|||),發覺其中的佳作竟然與我國的優秀詩作不相上下,才開始汗顏自己以前的孤陋與偏見。我國詩歌文化固然興盛,但一直以一種倨傲的姿態俯視他國文化,輕視甚至無視其中優秀的文化成果是不對的。日本朝鮮漢詩整體程度是不如中國,但其中的精品真的與我們的佳作不分伯仲。希望大家能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去對待文化之間的碰撞。

舟中夜吟 樸寅亮(朝鮮)

故國三韓遠,秋風客意多。

孤舟一夜夢,月落洞庭波。

這首詩是朴寅亮身居中國,思念故鄉所作。

送人 鄭知常(朝鮮)

雨歇長堤草色多,送君南浦動悲歌。

大同江水何時盡,別淚年年添綠波。

這一首為名篇,長堤南浦意象在唐詩宋詞中也很常見。

宿金壤縣 高兆基(朝鮮)

鳥語霜林曉,風驚客榻眠。

檐殘半窺月,人在一涯天。

落葉埋歸路,寒枝罥宿煙。

江東行未盡,秋盡水川邊。

這一首個人非常喜歡。「風驚」,「半窺月」,「一涯天」,「罥宿煙」,文字的運用非常精妙。

途中憶癸娘 劉希慶(朝鮮)

一別佳人隔楚雲,客中心續轉紛紛。

青鳥不來音信斷,碧梧涼雨不堪聞。

望南家吟 ???? 李奎報

南家富東家貧 南家歌舞東家哭

?????? ???????

歌舞何最樂 賓客盈堂酒萬斛

????? ???????

哭聲何最悲 寒廚七日無煙綠

????? ???????

東家之子望南家 大嚼一聲如裂竹

??????? ???????

君不見石將軍日擁紅粧醉金谷

?????????????

不若首山餓夫淸名千古獨

???????????

這一首是類似於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佳作。末兩句的石將軍是我們的石崇與他的金谷園,首陽山的伯夷叔齊兩個典故。

有時間再增加補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huang liu

鏈接:越南(越南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中國人)的? - huang liu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越南太監李常傑,為反對王安石變法打進南寧大屠殺。寫出了著名南國山河詩。

https://pic1.zhimg.com/2f1c53bcb8fed90f911c3379982f6d64_b.jpg&" dw="412" dh="325" w="412">

越南抗宋民族英雄:李常傑

李常傑的討宋檄文,伐宋露布

伐宋露布_百度百科

「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今聞宋主昏庸,不循聖范,聽安石貪邪之計,作青苗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凃地,而資其肥己之謀。蓋萬民資賦於天,忽落那要離之毒,在上固宜,可憫從前,切莫須言。本職奉國王命,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濤,有分土,無分民之意。要掃腥穢之污濁,歌堯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將拯濟,檄文到日,用廣聞知。切自思量,莫懷震怖。」

這篇文誥的主要意思是譴責宋朝的皇帝昏庸,王安石變法誤國,大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的黑暗統治之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甚至想吃一頓飽飯都難。因此,大越統帥李常傑指揮光輝燦爛的大越軍隊,要掃清大宋天空的陰霾,給大宋人民一個堯天舜日的幸福生活。所以,大宋的人民不要害怕,打開大門歡迎大越軍隊。

李朝末年,政治腐敗,外戚陳氏篡權建立陳朝。此時,宋朝已破,蒙元興起。蒙軍善騎射,兇狠頑強,席捲歐亞,建立橫跨大陸的元帝國。1257年,元使來越南威脅恫嚇,要求投降,被拒。1258年,元將兀良哈台率騎兵三萬從雲南沿紅河來犯,在平厲原被陳國峻的大象軍阻擋。騎兵對象兵,毫無優勢。雙方又在袈蘆,東步等地纏鬥多日,元軍糧草用盡,人困馬乏,只好灰溜溜撤回雲南。 1284年,元將脫歡,索都,烏瑪爾領水陸大軍50萬,氣勢洶洶來攻。陸路從諒山南進,海路先取越南南方占城再北進,南北夾攻。敵我懸殊,陳軍放棄京城,轉入野戰,從各地廣泛徵兵,並從底層迅速提拔一批能幹的將領。百姓紛紛堅壁清野。朝廷甚至下了這樣的命令:各郡縣在敵人來功時先應抵抗,實在不行時,「准於向山澤逃竄,但不得迎降」。陳國峻寫下越南史上有名的《檄將士文》:「紀信以身代死而脫高帝,豫讓吞炭而復主仇,申蒯斷臂而赴國難...自古忠臣義士,以身殉國,何代無之?...蒙韃乃不共戴天之仇,...倒戈迎降,空拳受敵,平虜之後,萬事遺羞,尚何面目立於天地覆載之間哉?故欲汝等明知余心,因筆以檄雲。」群情激昂,軍士皆在手臂上刺「殺韃」二字,以示誓死決心。索都從占城北進,陳軍扼義安以北之狹隘,元軍久攻不下,糧草耗盡,只得乘船北上,去與脫歡會合。陳軍在海陽附近海面截擊,宋朝流亡將領趙忠等請求從征,令部下著衣如宋軍接敵。元軍一見,以為宋朝已經復國,並從背後派援軍來,頓時個個驚詫,亂作一團。陳軍趁機猛攻大勝,元軍死傷無數,連連戰敗,撤往天長海口。索都陣亡。陳軍士氣大振,轉攻脫歡一路。時值盛夏,酷熱難耐,南國瘴氣遍地,脫歡軍中疫癘無數,不得不撤。元軍在回撤路上到處遭到叢林中埋伏的零星襲擊,脫歡鑽到銅管里,讓士兵輪流抬著,這才躲過流矢,狼狽逃過邊界。隨行護衛的元將李恆`李獾皆中箭而亡.

1287年,元朝再發精兵30萬,這次隨帶精心準備的大量糧草器械,仍由脫歡領軍,沿紅河,諒山,白藤江分3路大舉進攻。其中白藤江水路由烏瑪爾率領,隨行大批運糧船隻。但烏輕敵冒進,兵船太快,運糧船拋在後頭。陳軍在陳國秀等領導下立刻抄其後路,繳獲了運糧船隊。烏軍前方雖佔領了升龍(河內),但是斷了糧,又逢鄉間堅壁清野,只好原路經白藤江撤退。陳國秀指揮部下從森林中砍來柚木`格木,削尖頂端,布設在白藤江下游滿是暗礁的谷湍瀨一帶。元軍中了尖頂木樁陣之伏,大敗,沉船400多艘,烏被俘。這就是第二次白藤江大捷。元軍余路見勢不妙,紛紛回撤,一路上到處被陷阱`毒箭殺傷。脫歡本人腿上也中了一箭。諒山附近上百里到處血跡斑斑,人馬屍首狼籍。元朝有人寫詩悲嘆:「刀光劍影心膽寒,鑼鼓喧天兩鬢斑」「老兵飽嘗征戰味,聽說南征愁滿面」...。 強大的蒙元三征越南,就這樣徹底地失敗了。越南人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陳國秀,建陳公廟,每年農曆8月20祭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huang liu

鏈接:越南(越南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中國人)的? - huang liu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越南對抗中國的漫畫:宋元明清,日本法國美國都被越南打敗了。

https://pic3.zhimg.com/6443e1bad1f09a5de02d2557ac2b5dbe_b.jpg&" dw="600" dh="387" w="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443e1bad1f09a5de02d2557ac2b5dbe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6443e1bad1f09a5de02d2557ac2b5dbe_r.jpg&">

秦始皇,矮子和波爾布特

https://pic2.zhimg.com/006ac8d14339c41ac5fbe59d2d8869bd_b.jpg&" dw="500" dh="690" w="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06ac8d14339c41ac5fbe59d2d8869bd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2.zhimg.com/006ac8d14339c41ac5fbe59d2d8869bd_r.jpg&">

最後來個越南女模黎氏梅,在中國南沙群島附近打出字幅,寫的是李朝時代李常傑《南國山河》詩的前兩句:"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宋越熙寧之戰時,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李常傑為鼓舞越軍士氣寫了這首詩。此詩現在專門運用在對中國抗議的各種場合,當年「戰勝中國」的遺迹,李太祖廟,還劍湖,都成了每次對中國抗議的必經之地。https://pic3.zhimg.com/1397498877b32570e8c28a154dedf40a_b.jpg&" dw="526" dh="584" w="5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397498877b32570e8c28a154dedf40a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1397498877b32570e8c28a154dedf40a_r.jpg&">

說實話,任何一個越南人看了這些歷史,這種強大的心理優勢,順天應人獲取獨立對抗中國的傳說,都會感到自信滿滿。。。有點像俄羅斯打敗了波蘭土耳其,拿破崙希特勒那種感覺。幾篇平吳大告這樣的文章也很有力量,深得中國古文的精髓。任何一個中國人看了這些,潛意識也會感到某種勵志,說起來都是自己有點心虛的。


高句麗瑠璃王

《黃鳥歌》

翩翩黃鳥,

雌雄相依。

念我之獨,

誰其與歸。


豈能無有西鄉隆盛的偶成

幾經心酸志始堅

丈夫玉碎恥磚全

一家遺事人知否

不為兒孫買美田


推薦閱讀:

日本的「合掌結構村落」有何特別之處?哪裡還有這樣的村落可以探訪?
為什麼日本很多錢湯的浴池都會有富士山的畫像?
日本人為什麼鍾愛爵士樂,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TAG:日本文化 | 文化 | 文學 | 詩歌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