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的人海衝鋒是怎樣的?使用情況如何?

無意中看過幾個美軍對志願軍評價,有讚揚的,也有貶低的,認為志願軍就是靠人多,和日軍差了很多


題主,我們先來看看美帝的裝備

M1919A6型7.62毫米輕機槍:使用美國0.30英寸M1或M2槍彈,初速860米/秒,理論射速 (400-500)發/分,戰鬥射速120發/分,有效射程1000米。

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BAR自動步槍):口徑為7.62mm,全自動射擊時射速兩檔可調(慢:300–450 發/分鐘、快:500–650 發/分鐘)

M1919A4重機槍:中美均有裝備,但是彈藥供應美方佔優,戰鬥射速:600發/分。

M1917A1式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口徑 7.62mm、有效射程 1000m、理論射速 450~600發/min,中美均有裝備,美方彈藥供應足。

M2HB重機槍:配裝在坦克、輕型吉普、步兵戰車和飛機上,口徑.50,理論射速450~550每分鐘。通常志願軍老兵們回憶的「坦克機槍」指的就是它。

四聯裝M2重機槍:原用於防空,然而由於志願軍空軍難以對其地面部隊造成威脅,因此也常用於攻擊志願軍步兵。大口徑.50 ,火力強、彈道平穩、極遠射程,射速每分鐘1600至2000發

超級巴祖卡火箭筒請問題主,拋開美帝占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強大優勢的炮火力量,僅僅憑藉上面單兵火力,試問要多少人海才能把美軍逆推回38線??


朝鮮戰爭志願軍究竟有沒有頻繁使用人海衝鋒這種戰術?

我認為沒有。請看五次戰役我的經歷

1951年5月1日,五次戰役 我們連過了漢江 走了不遠,進了一條沒有路的 彎彎曲曲的山溝,溝低下長滿沒有發芽的樹條和枯草。連長車喜言認為士兵在這裡休息一會,敵人的飛機不會發現我們。所以他下達口令,向後傳就地休息。戰士們一個傳一個 開始就地休息了,有的戰士就地坐下,就地躺在草叢裡,不準兩人一起。在明面上一般見不到中國士兵。

不足10分鐘
突然敵人的炮彈,一排排的打過來,山溝怎樣彎曲 炮彈怎樣落地,打的我和戰士們蒙頭傳向不知所錯。上空有敵人的飛機嗎?根據我的戰鬥經驗分析,不詳不像,飛機打我們。若是飛機 決定不能炸起來
沒完沒了。是敵人打過來的炮彈嗎?那麼敵人離我們很遠,離戰場約有10多公里,連戰場上的槍聲都聽不到,又隔著多層大山,他們是怎樣發現我們的?周圍的山上 有『聯軍』派的特務指揮的嗎?我問連長,連長說:山上都是我們兄弟部隊 不會有特務,一直是個謎。

從此我軍走到哪裡,敵人的炮彈跟到哪裡。兄弟部隊也遭到像我們連隊的同一命運,等到我軍接近美軍 要近戰了 沒有兵了。

原來『聯軍;為了防止我軍近戰,不讓我軍靠近他們的步兵。他們每兩公里左右設一道炮兵陣地,連著設3-4道,每個炮陣地都準備好了大量的炮彈。當我軍步兵要靠近他們 還沒有靠近他的時候,『聯軍』就用它第一道防線的幾百門大炮和坦克炮,向我軍接近他的步兵位置,開始地毯式的面積急襲射擊(就是指揮員不喊口令,不改變射擊諸元連續打),把我軍的所在位置 用炮彈打成火海,地皮都讓它翻幾個番,等敵人的炮彈打光了、炮筒子打紅了,聯軍炮火一停,他們毀掉火炮 就往他事先準備好的第二道炮兵防線逃跑。同時『聯軍』的步兵甩掉傷員也向回跑。這時我軍部隊就衝上去了。我軍佔領了敵人的第一線防線,部隊也傷亡到70%。我軍第二梯隊又衝上來了。

我們跟在步兵第二梯隊的後面,扛著『九二步兵炮』也繼續追,天亮了我們三排掉隊,連長領著一、二排在山坡的樹林里挖掩體等候,連長派我回去聯繫,我冒著敵人的炮火去了。看到我軍 搶救傷員的擔架隊像穿梭一樣,每兩人抬著傷員向後方跑,也有的提著擔架向前跑,其中一個擔架的,見到大個傷員不抬 越過去撿小個的抬,我看到特彆氣憤。

三排的士兵 我終於聯繫上了,返回時我想,要與他們一起走目標大,會招來敵人的炮彈襲擊,很不安全。於是我把連隊的所在位置告訴他們,我自己加速順著山坡往前跑,突然發現眼前是絕壁 停不住腳步,我抓住一棵胳膊粗的小樹不放,沒有想到生長在石頭縫裡的小樹已經枯死,被我連根拔起,小樹與我一起滾到山溝里去了,興好樹頭保護了我的腦袋沒有受傷。溝低下一片全是野葡萄、野彌胡桃蔓子,像蜘蛛網一樣拉在一起。我爬起來尋找回部隊的道路,突然聽到地下樹葉嘩啦一聲,我認為是野兔子,一看離我10多米遠的樹蔓底下 漏出兩隻穿著皮鞋的大腳,我立即知道壞了,這是美國鬼子上來了,我想不死也得當俘虜,真的嚇尿了褲子,我的頭髮都像要立起來似的,怎麼辦。我聯想到當俘虜的可怕。回家沒有人權、一輩子受到歧視,不如在戰場上被敵人打死好。我急忙連滾帶爬的逃跑,逃出5-6米之後回頭一看,發現他,他也看見我,但是他沒有反應。我想,是否只是他自己?我不知道。看他的動向和表現,不像他要抓我 打我,我放心了。我立即停下,我沒有帶槍 拿出一枚手榴彈,這時我的腦袋以炸一炸的忘了拉線,用手捏著手榴彈把,就衝過去了,我大喊聲幹什麼的?!說時遲那時快衝到了他跟前。我想你要是反抗,我就用手榴彈向你頭上砸。19歲的我,站在美國大漢跟前,比他矮一個腦袋,我仰著頭看他,他被我嚇得臉色都變了,全身哆嗦,嘴裡說著,豆豆豆。我搜了他的身有沒有武器,只有一盒駱駝牌香煙。我讓他在前面走,把他帶上山,山上有一位 我軍看守10多名美國傷員的士兵,我帶著俘虜無法處理,把這位美國大兵交給他了。我邊走邊想,這是一位怕死的美國大兵,部隊打仗時他藏在那裡,部隊撤走了,把他漏下了。這位大兵假設是我,比對方高一腦袋,在周圍沒有人的地方,一定把他掐死,決不會當俘虜。

我把俘虜交給步兵之後,我繼續向前跑,回到連隊後戰士們都挖好了簡單掩體,我正走到張吉龍掩體傍邊,看到他弓著倆條腿面向上仰著在掩體里休息。這時我聽到炮彈飛行的聲音不好,我顧頭不顧腳的一頭扎到張吉龍弓著腿的空隙底下去了,敵人對我們的地毯式面積射擊開始了,打過來的空炸信管和瞬發信管炮彈,在我們前後、左右、空中爆炸開了,像要把地面翻過來似的。我對張吉龍說,擠擠等敵人的炮彈打過後我再走。張吉龍卻一動不動,反而吐長氣 打起呼嚕來了。我的頭扎在他的胯襠低下,感覺到我的脖子上熱乎乎的,用手一摸,一些糨糊似帶血絲的東西。抬頭一看,原來是 張吉龍的腦袋被炮彈皮
打兩半了,腦子流到他的胸前,通過胯襠又流到我的脖子上。敵人的炮火一停,我跑到連長那裡說,張吉龍死了,因為部隊在這裡待命有時間,連長派衛生員崔克登和一名戰士,用他自己挖的坑埋了,指導員把事先準備好的木製烈士牌,填上張吉龍的名字,插在上面算完了(多數烈士得不到這種待遇)。一位四川兵開言了,老子不應該死哎,我離開掩體撿草鋪墊,一發炮彈正落在我挖的掩體里,你們看,長方形的掩體變成圓的了。

這時 敵人炮兵 步兵跑到他們的第二防線,又向我軍佔領他們的第一線 地毯式射擊,我軍步兵傷亡又很慘重。等到他的炮彈又打光了或是炮筒打紅了。他的火炮一停,敵人的炮兵、步兵又拚命逃跑第三線。我軍的步兵每人都相隔10多米
又衝上去了,佔領了敵人的第二線。美軍又在他的第三線,把事先準備好的大炮和炮彈又開始向我軍佔領他們的第二道防線 地毯式射擊,我軍傷亡又很慘重;這時我軍沒有力量再進攻了。所以這段戰鬥我軍又傷亡很大,停止了進攻 我軍沒有達到與敵人近戰的目的。


別的我不知道啊。。

我就說一個,1883年馬克沁重機槍被發明,這玩意理論上每分鐘能射五六百發子彈,用射速調節器調節到慢速也有每分鐘一百發。。。。。然後朝鮮戰爭是20世紀五十年代= =距離馬克沁重機槍被發明已經過了快70年了。。。

那啥又是單純的人海戰術呢,1900年的廊坊保衛戰,共打死八國聯軍62人,負傷332人。義和團、清軍、平民群眾死了兩千多人= =這是單純的人海戰術。。。陣亡比為1:32,這是一天的戰鬥。。。

還有一戰裡面的索姆河戰役,英國人7月1日一天死了6萬人,這就是密集隊形衝擊,也是人海戰術= =這也是一天的戰鬥。。。

然後朝鮮戰爭,我們就只算美軍和志願軍的陣亡人數,剩下什麼韓國,英國,衣索比亞的人不要了,就當全是朝鮮友軍打的(當然這也不可能= =),作為交換,換成美軍全是咱們打的,幾十萬人換幾萬人,這不過分吧= =咱們按照美軍自己的資料,是陣亡36516人,志願軍陣亡171687人,陣亡比1:4.7,注意朝鮮戰爭是從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打了三年多= =

那麼就簡單了,結論就只有兩個。

1.志願軍肯定不是用的簡單的人海戰術,不是簡單的兩隻手端把槍你就往上沖。

2.志願軍確實用的就是簡單的人海戰術,那為啥陣亡比實際相差並不大呢?根據義和團的理論,說明志願軍戰士法力高強,會氣功,能夠刀槍不入,陣亡的志願軍是法力不夠高強。

反正這兩條都能說明志願軍的戰鬥力極強,至於題主相信哪一條,那就看題主自己的了= =


認識這個嗎?

以下幾張圖僅供認為二戰都不用m1917了的朋友開開眼。


志願軍早就是三三制有著成熟的進攻戰術了好么。

倒是美第八集團軍為了突圍在三所里到松骨峰一線重現了國軍在塔山的壯舉。

在柳潭裡的1282高地美軍也玩了一次人海衝鋒。

很多時候,都是美軍用幾倍的兵力和火力來進攻只有一個或幾個連志願軍把守的小山頭。

誰總玩人海戰術,回去看看書不就能看的很清楚了。


長期的戰爭實踐已經證明,兔軍一向極其重視戰術總結,也是一支戰術素養極高的部隊。

兔子深知合理的戰術可以降低傷亡,能夠活著回家。土鱉打仗的特點是 靈活穿插,並結合局部的以多勝少、以強勝弱,才可以打勝仗的。

TG經典戰術——「三三制」

TG散兵隊形快速突破衝鋒 依然是很明顯的三三制.跑動中依然是三角隊形!

「三三制」的執行是TG在長期戰爭中融合眾多經驗教訓發展的一種跨時代步兵戰術,他顛覆了傳統的步兵線列推進理論。而西方的先進戰術實質上也是「三三制」的一種變種,我軍目前仍然堅持這一簡單戰術.

「三三制」在火力分布上梯層分明又相互協調,是一種完美的攻防隊形,不存在西方散兵多層推進時火力難以發揮的缺點,而每個戰鬥組的間隔都保持著合理的距離,這樣避免了在遭遇炮火覆蓋時損失過大的問題,一發105榴彈炮最多也只能打掉2個小組,就算遇到最可怕的機槍側射,也不會傷亡兩個小隊,而普通線列則要傷亡數十人之多。這也是為什麼日軍的「豬突」戰法美軍可以輕鬆的一個彈夾掃死3、4個日本兵,而極度缺乏攻堅重武器的TG仍能攻破除了「環形防衛圈」以外的所有陣地。

不過「三三制」作為一種經典戰技術也是有其重大缺點——團體間的完美配合,這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和不斷磨練。。但一些由降卒改編或者地方新組建的部隊短時間往往無法掌握這些理論,因此在部分戰役中反而也遭受了許多損失,老部隊會根據戰前偵查靈活調整隊列的距離和相應的增加火力,少數新部隊往往墨守成規,以防迫擊炮的隊列進攻擁有重型榴彈炮和航空師團協防的聯軍陣地,後果可想而知

看看這個圖就可以簡單的理解朝鮮戰場上題主的「人海戰術」了,照片的左下角,敵方直射火力的死角,可以看見一門60迫擊炮作為火力支援。相應的,照片的右下角,還有一個依託低矮的土坎構築的機槍陣地,機槍陣地右側的灌木叢中,隱蔽著一名特等射手,樹叢後,是指揮員的位置,這裡便於觀察整個戰場的情況,又隱蔽安全.

(圖片來自百度,侵刪)

以上。


更新彭德懷司令員1951年8月15日的講話,自己看看密集隊形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

首先必須承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採取密集隊形衝擊是一個客觀事實。

(講正經話,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所以無論我拿出多少資料,也沒有什麼意義,想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點,近乎於痴人說夢。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無謂的口舌,我才有意迴避了「頻繁」這個最容易引發爭論的詞語,只強調密集隊形衝擊是客觀事實。

話再說回來,有人說我貼兩張不行,得貼上十張,貼上十張,又有人會要求二十張,貼上二十張,同樣有人要求三十張……憑什麼啊?你手指一敲,就要我費心費力去給你找證據?對於這種人,只能送四個字:且去讀書。這類人在質疑或否定之前,先摸著自己良心問問,看過幾份志願軍作戰總結?幾個戰例?

不看書不學習,談什麼歷史!!!

說難聽點,有些人看到志願軍密集隊形衝擊這幾個字,就像阿Q哥聽到疤和癩一樣,一觸即跳、氣急敗壞。連事實都不敢面對,還有什麼好說的?)

其次,密集隊形衝擊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當然不是。四野名將汪洋在總結義縣攻堅戰時寫道:

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呢?

在於機械照搬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老經驗,是老革命遇到了新敵人,遇到了新問題。對付火力不強的國民黨軍,密集隊形衝擊是行之有效的戰術。但是面對火力異常猛烈的美軍,這一招就不靈了。不要說以密集隊形盡量快速進入突破口投入縱深戰鬥發展進攻,很多時候甚至連突破口都很難打開,這種情況下,密集隊形必然是徒增傷亡。

結論:戰術運用要根據敵情而定,切忌盲目照搬過去的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

歡迎關注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請打開微信搜索 cpcliusi


你以為是國軍在塔山啊?

獨立95師在軍官下帶領排成列兵線密集衝鋒,重現索姆河戰役


志願軍當然不會採用密集衝鋒這樣前一戰戰術,因為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航空兵以及陸軍的炮兵的打擊能力極強,密集隊形很容易被從空中發現之後遭到毀滅性打擊,志願軍戰士能夠活著衝到美軍和其僕從國軍隊面前,已經證明了這種誹謗的謬誤之處,要是密集隊形早都被炸死了。

而且密集衝鋒需要很多人,志願軍也維持不了那麼高負荷的補給線。


中共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已經建立起來了很成熟的散兵線戰術(即三三制)

你如果覺得這是人海戰術,那衝鋒只能像美國一樣大炮犁地三尺然後步坦結合上去收麥子了

咱們也想這麼干,但是沒錢啊,有那家底本子三年推下海了;你再看打越南後面的老山輪戰的時候炮兵火力上來再加入了輕裝甲的PLA散兵衝鋒是個什麼水平。。。上圖水印略多,湊合著看吧,重在其意


要不是你們人多,我早就贏啦!(人海戰術)

要不是我沒吃飽,我早就贏啦!(彈藥不足)

要不是隊友累贅,我早就贏啦!(南韓偽軍)

躲著算耍賴,露出頭來讓我擼!(防禦工事)

夜襲算耍賴,光明正大讓我擼!(夜間進攻)

跑起來耍賴,站著不動讓我擼!(穿插戰術)

幾個排比並非一類,我的意思是說,雖然都是不能取勝的原因,但是後面的是真實存在的原因,而第一個人海戰術是沒有的。說是人浪或許會更準確,我在書上看到志願軍絕不是很多人烏央烏央往上沖,而是有組織有間距有陣型進攻,同時發揮機動靈活特點,給人一種打不完,一波又一波,到處都是的感覺。

還有那幾個說殺人殺到手軟,心軟才談判的,你們真的是認真的嗎?我上次看到這個說法是貼吧里某人說國軍打解放軍。如果真的殺人殺到手軟,你給我解釋范佛里特彈藥量是怎麼回事?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前面提到的人浪戰術導致的「殺不完到處都是」的錯覺以及失敗的借口。


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會以為美軍彈藥不足呢?


志願軍也用「人海戰術」,不過不是」萬歲衝鋒「中拿著步槍砍刀就上充當靶子等收割的那種。

鳳凰大視野欄目的《爭雄三八線》(二)這一期節目里曾有關於「人海戰術」的介紹:

視頻連接:2012-08-14鳳凰大視野 爭雄三八線(二)

美國空降187團的老兵科爾曼日後在自己的書里,對所謂「人海戰術」的詮釋和一般人的想像完全不同:

人們常常混淆日本舊軍隊的「萬歲衝鋒」和中共軍隊的「人海戰術」。

「萬歲衝鋒」是種中世紀式的狂熱的集體衝鋒,是機槍火力「收割」日本兵時最受歡迎的舉動。

中國人在進攻時也用很多人,但士兵通常都是在黑夜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匍匐前進到扔手榴彈的位置,一聲令下,便如同下雨一般把手榴彈甩向敵群,或使用步槍及衝鋒槍邊掃射邊前進。攻下一個掩體後,再有條不紊地攻擊下一個掩體。

當在最前方攻擊的士兵傷亡,後面就有另一個去接替攻擊,如果再傷亡,下一個再去接替。如此下來,就好似有無限的人力,這就是所謂中式的「人海戰術」。

不好意思啊題主,這位大兵沒配合你!

原志願軍補兵劉興貴:

這個死了是誰代替,趕快衝上去,那相當嚴密,各記各的口號,各記各的位置,各記各的次序、各看各的信號,大信號、小信號、中信號,那是紋絲不亂。

至於現在那電視上拍的也好,那電影拍的也好,我看見就煩,在那沖啊,沖啊,誰聽得見吶,那「朝鮮戰爭」(中)我從來沒見過(那種情景)。耳朵就(是)震到鼻子都流血,耳朵早都震得聾了,誰聽見它的呢,就是眼睛看。

那個時候思想啊也就啥也沒有想,怎麼把敵人消滅了保存自己,記得這個。


韓國拍的電影還是要少看……


小學時候做過一篇閱讀理解,叫做圓木在移動。

  三年前的冬天,我送女兒去加拿大留學,來到埃德蒙頓市附近的一個叫阿爾伯特的小城。這大概是只有幾萬人口的小城吧。到達之後的第三天,房東對我說,附近「必勝客」匹薩店的老闆想請我吃飯。

    「他請我吃飯做什麼?我又不認識他。」我感到奇怪。

    房東說:「我的女兒傑恩在『必勝客』打工。也許我們這裡是個小地方,見到中國人好奇吧,總之老闆很想見您。他是一個很和藹的老頭兒,在這裡生活幾十年了,鄰里們都很喜歡他。你就去見見他吧!」

    「好吧。」我答應了。兩天後的中午,房東陪著我和女兒應邀赴宴。

    1月,正是阿爾伯特最寒冷的季節,零下二三十度,奇冷無比。出門一會兒,臉、手和腳丫子就凍得生疼。從北京來時,我們倒是買了厚厚的羽絨大衣、手套和棉皮鞋,但是,到了這裡不太管用。

    「必勝客」店離我們的住地大約有一公里遠。我建議走著去,正好讓女兒體驗一下加拿大的雪景和嚴寒。

    我們仨人,在冰雪中的小路上小心地走著,穿過冰凍的小河,一步一滑,前俯後仰。一會兒,臉上、手和腳指頭就沒感覺了。女兒看見這麼美麗潔白的冰雪世界,興奮異常,一邊走著,跑著,一邊玩著雪,還摔了幾跤,引得我們哈哈大笑。

    遠遠地就看見老闆在店門口站著,腰板挺直。老闆有70多歲了,面色紅潤,看來身體還不錯。他中等個,穿著深咖啡色的西裝,扎著深紅色的領帶,滿臉笑容,非常謙恭的樣子。

    我們打著招呼,握手的時候,我感覺到他的手指有些涼,想必他在門口等了一些時候了。他走路的樣子有點彆扭,像個小腳老太太。

    與洋人一起就餐就那麼回事兒。一人一盤匹薩餅、一個大沙拉,每個人都規規矩矩地坐著,每個人都人模人樣地端著,每個人都拿著刀叉吃著,每個人都客客氣氣地說著。老闆依然滿臉笑容,非常謙恭的樣子。

    他說,今天能見到我這樣一個中國軍人非常非常高興。他用了「非常非常」這樣的詞。

    他說,他叫約翰,原來是美國人。早年當過兵,參加過朝鮮戰爭;後來就回國了;再後來就娶了一個加拿大姑娘;再再後來就在這個小城裡開了一家「必勝客」的連鎖店,幾十年就這麼過去了。這就是他的故事,很簡單。

    我與老闆寒暄著,說著那些客套的話,說著那些與每一個洋人都可以說的,甚至是裝出來的那些話。最後,我送給他一盒中國茶葉作為答謝,他捧在手裡一再表示「非常非常」高興,「非常非常」喜歡,也「非常非常」感謝。

    一頓飯就這樣吃完了。

    回家的路上,房東告訴我,幾十年了,老闆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高興過。

    不久,女兒的一切都安頓好了,我要回北京了。臨走前的一天,我忽然接到約翰打來的電話。他說,希望能再見我一面,希望能邀請我去酒吧喝酒,如果我願意的話。

    我有些奇怪,但盛情之下,只好答應了,就當是練一把英語得了,心裡只是覺得這個洋人老闆也太盛情了,我一個過路客,值得如此這般熱情嗎?

    那天,女兒要做作業,房東也有事。於是,下午5點多鐘,我就自己去了。

    還是那樣奇冷無比的冰雪天,還是那條一步一滑的冰雪路,還是穿過那條冰凍的小河,只是天早早地就擦黑了。我老遠就看見了老約翰,還是那樣笑容滿面地在店門口的燈光下等我,還是那一身西裝,還是腰板挺直,走起路來怪怪的樣子。

    我們一起走進了「必勝客」店隔壁的一家酒吧。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了,酒吧里人不太多。我發現,人一喝酒,外語能力就提高了,一點語言障礙都沒有。

    下面是我們在酒吧里聊天的回憶記錄:約翰說:「我終於又見到您了,太高興了。50年了,我一直在等這一天。」

    我很驚訝:「我們以前並沒有見過面啊。」

    「我們見過,在朝鮮,50年前。」約翰十分肯定地說。

    「哦?」我更奇怪了。

    「50年了,我一直想再見到你們。我非常敬佩你們。」「不,也許您記錯了,那不是我。」這老頭兒怎麼啦?我更疑惑了。

    約翰說:「不,我沒記錯,那是你們。」「這……從何說起呢?」我問。約翰開始講述他畢生難忘的親身經歷———

    「那是1950年12月,很快就要過新年了。當時,我是美軍某連的一名士兵,我們已經打到離鴨綠江只有幾十公里遠的地方,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

    「北朝鮮的冬天太可怕了,山裡的風非常大,夾著大雪,整天下個不停,整個世界都被凍住了,我們只有待在屋裡才能活下來。」

    「一天晚上,我們的連隊住在一個叫××××的小山村裡(他說了一個很奇怪的地名,我沒記住)。寒冷凍得我怎麼也睡不著。我剛剛躺下一會兒,突然,屋外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

    「我從窗口向外看去,天上有照明彈,前方有你們的中國士兵在衝鋒,他們一群一群地從樹林里衝出來,他們在樹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長時間,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您知道什麼是原木嗎?log,log,原木,僵硬的,unprocessed wood,被採伐成一節一節的木頭。」約翰不斷地在重複著。

    「小山村的前面有條小河,十多米寬,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經被我們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著水汽在緩緩地流淌;你們的中國士兵正在淌水過河;上岸後,他們的兩條褲腿很快就被凍住了,他們跑得很慢,因為他們的褲腿被凍住了不能彎曲。我們的火力很猛,他們的火力很弱,而且沒有炮火掩護,槍好像也被凍住了。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約翰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他接著說———

    「我們的火力很猛,我們有坦克、大炮,我們用卡賓槍、機關槍和大炮向他們射擊,他們一個一個像原木一樣地倒下,可他們總是不斷地又有人沖向前、衝過河;然後,他們一個一個地又像原木一樣地倒下,然後他們又不斷地有人沖向前、衝過河;炮火中,你們的士兵仍然在衝鋒。我們的火力很強,但無法阻止他們,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不斷地涌過河,衝上岸,撲向我們。小河裡,河岸上,躺滿了一片一片的屍體,那些屍體像滿地的原木一樣橫七豎八著,是僵硬的……」

    「凍得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驟然破碎了,大地在震動,河水在跳躍,硝煙染黑了白色的世界。雪夜中,火光一片,槍聲一片,喊聲一片,血光一片;空氣中也瀰漫著硝煙的味道,冰雪在燃燒,河水紅了,潔白的冰雪也紅了……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我被約翰不斷重複的這句話驚呆了,也被他說的這種場景驚呆了。約翰的眼神發直,手在顫抖,兩眼緊緊地盯著我,一張僵硬扭曲的臉。

    約翰說不下去了,他低下了頭。好一會兒,他抬起頭,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我。須臾,他喝了一大口酒,說,「那天晚上,我被那個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的場面驚呆了,被那些不畏死亡的士兵的靈魂震撼了,這,太可怕了。」稍停片刻,約翰說:「我當時就知道,這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爭。」

    約翰告訴我,後來,他們被包圍了,再後來,他們就逃出去了,只逃出來十幾個人,逃到了幾十公里之外的冰雪世界中去了。他說:「那天晚上,我凍掉了7個腳指頭。」

我這才明白他走路時,為什麼一副怪怪的樣子。

    他說,後來,他被送到了東京,再後來,他被送回了美國,再再後來,他來到了加拿大……


中朝軍隊130萬人海衝鋒打贏了200多萬人的聯合國軍……查德啊,大海沖銀河啊?


近現代戰爭史上唯一想得到的人海戰術就是日軍的萬歲衝鋒。


我是來質疑這個問題下的用戶 ople/ba531841ab0d5c29213ec13042775e2a 同學的答案的,按照何同學的說法,他有一個巨牛逼的博士生同學研究朝鮮戰爭得出來一個很驚人的結論。我不知道這個結論是否正確啊,因為在下剛好也喜歡研究這段歷史,關於這段歷史的書籍也看了不少,我就想請教何同學,他的那個博士生同學探究朝鮮戰爭的文獻出自何方,請給出能證明你所說觀點的論據,如果你拿不出來文獻資料,僅憑你一張嘴和一個所謂的「博士生」同學,我有理由懷疑你在信口胡扯,污衊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我這邊可是有一堆資料可以打你臉的,其中不少你美爹的資料。別的不說了,希望何同學儘快拿出文獻來和我辯論。

還有ople/5ad303681190dc0ae3d297b50a47899f 同學的答案,拿志願軍總數和美軍比,實在不敢苟同,這位同學理論水平之低竟然不知道朝鮮戰爭時期美軍是依託在聯合國軍的框架下進行戰爭,單獨拿出來美軍和志願軍比,實在是不把其他16個國家放在眼裡。我這裡拿李同學的數據進行反駁,李說志願軍最多時候在朝130萬,我這裡數據聯合國軍最多時候在朝93萬,這還不包括直接受聯合國軍指揮的60萬韓軍,志願軍作為攻擊的一方,在兵力差距如此的情況下,不知道這「人海」二字從何說起。

6.23更新,何同學給了一些據說是博士生的參考文獻的資料,

我因為沒看過這些,孤陋寡聞,我先試著在亞馬遜上搜了一下這幾個英文單詞,

抱歉沒找到任何相關的東西,也可能是國內亞馬遜不給力?還是這些參考書籍(各種士兵的回憶錄)都太重要了不讓對外銷售,我作為一名業餘歷史愛好者,我覺得連找都找不到的所謂「士兵回憶錄」這種帶有很嚴重個人傾向的書籍,是不具備參考價值的,同理,如果這種回憶錄也算的話,我國內也可以給你找到N本一樣的回憶錄,寫的也更精彩多了,是不是也可以當作史料來反駁你?哦你肯定有要說國內出版都經過嚴格審查,不可信。

還有維基百科

抱歉美國「博士生」提出一個觀點,參考文獻就是這鳥樣的嗎?

拿出來文獻證明你說的「美國人殺中國人殺到手軟才不得不同意談判」,別隨便給我扯了幾個英文單詞就當作聖經一樣說這都是對的你們都是錯的,知乎上多的是可以對你這種信口胡扯的人打臉。

我貼出一些參考書籍,戰爭各方第三方的都有。

一、日本版的

日本人眼裡的朝鮮戰爭 作者: [日]陸戰史研究普及會(日本官方的戰爭研究機構)編 高培等譯校 

二、美國版的

朝鮮戰爭內幕 作者: [美]I·F·斯通

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作者:[美] 約瑟夫·古爾登(美國知名政治作家) 著

漫長的戰鬥——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作者: [美]約翰·托蘭(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著 孟慶龍 杜繼東等譯 

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衝突和朝鮮戰爭 作者: [美]約翰·斯帕尼爾(
耶魯大學博士 )

三、中國版的

朝鮮戰爭中的美國與中國 作者: 趙學功著 

朝鮮戰爭決策內幕 作者: 齊德學著 

血火三千里:朝鮮戰爭 作者: 丁偉著 

四、韓國版的

一個韓國上將眼中的朝鮮戰爭 作者:白善燁(朝鮮戰爭韓軍高級將領)著


並沒有

但在戰場上倖存的聯合國軍士兵卻確實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志願軍,這是怎麼回事呢?是因為中國軍隊真正善用常用的是迂迴包抄,分割穿插的戰術,雖然戰場上投入的兵力與聯合國軍差不多,但總可以在合圍殲滅階段聚集優勢兵力,在短期內集中大量兵力在一個點,所以在這個點的聯合國守軍看來,志願軍確實就是漫山遍野的,這些士兵不可能看到整個戰場全局,自然會產生志願軍常用人海戰術的感覺。

其實內戰中的國軍也有類似的感覺,從而向上的回復都會說敵人太多,而軍官為了掩蓋自己的指揮無能,也再向上回復說敵人太多,於是基層和軍官都這麼說敵人太多,志願軍喜歡用人海戰術的謠言就傳開了,最終還是為了掩蓋國軍和美軍的無能罷了,這種無能不是武器裝備上的,而是組織度,輕步兵部隊策略能力和士氣上的無能。


這到底是在黑美國工業,還是黑范弗里特?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