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中文醫學建議還有多少是可信的?
由於我愛人懷孕,最近我們常常搜集大量的懷孕、生產的醫學知識,來指導日常的生活起居。在這個過程中,我對中國人所「製造」的健康知識越來越不敢相信。
各種聞所未聞的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做,理由是各種奇怪的什麼「有催產功效」,「回奶」,都是些什麼地方發明出來的名詞啊這?!去買電子書,發現《懷孕聖經》都有兩種版本:土特產版和英國版。英國版一板一眼,從來不提供一些莫名其妙,沒有來頭的建議,而「土特產版」則又收錄了各種莫名其妙的偏方佐料,旁門左道,看到其中這樣一段話,我瞬間覺得不敢相信這本書了:我們的人體也是一個充滿電磁場的導體,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這個導體的運轉,如太陽磁暴,雷電交加,山崩地震,日食月食等,都會影響人體的生殖細胞引起畸變,所以在這些時間都不宜受孕。
有時出於擔心,對於某些查中文說法似是而非的問題,還不得不加以德文和英文材料篩查才敢採信。今天我老婆沒事兒又查了個孕婦能不能吃燕麥——國內幾乎對於孕婦吃任何食物都會有分說,有說好的有說壞的。我大致聽了一下她對正反兩邊的說法,我猜想正面說法是合理的,於是就又查了一遍德語,又查了遍英文,才敢確信。網上哪來那麼多中文的醫學導師?天天指導人不能這樣不能那樣,除了給人添堵對他們自己有一星半點兒的好處么?
2016.07.26更新
想起之前回答過這個問題、算了一下題主的孩子應該已經出生了,所以又跑來推薦育兒的書和網站。這本書是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美國兒科學會)出的,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按年齡分類,講了0至5歲的兒童基本的健康護理的知識;第二部分按照常見疾病的器官或者疾病類型分類,講了基本癥狀、何時應該就醫、如何治療(家庭護理)、預防措施等。
這本書的缺點大概就是語言上專業性更強一些、另外裡面有些關於求醫的部分、因為兩國醫療體系不同會不太適合我們的現實情況。
這本書也有中文版。
另外美國兒科學會還有一個面向公眾的網站 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英文好一些的可以去看看、有很多科普文章、不過這個就沒有中文版了。--------下面是原文------書店裡能購買到的大部分母嬰、育兒、養生、保健書都十分坑爹!坑爹程度與封面搶眼程度呈正相關。另外請自行屏蔽「國務院津貼百歲老專家」「你不得不知道的X條XX經驗」「醫生不會告訴你的XX」「秘方」「偏方」「中醫世家XX代傳人」等詞語。(有能力的讀者可根據自己的朋友圈,自行完成詞條擴展工作)
網上搜的時候,注意文章的來源,如果涉及相關的醫院或者產品,請謹慎對待。但是,現在很多門戶網站也相當地不要face,也會直接抄網上的東西,所以不建議你直接搜索。相比來說,還是找個專業的醫生進行諮詢更為合適,如果有熟識的醫生當然更好,因為醫生還是很忙的,如果貿貿然過去找個醫生就問,人家沒有時間也沒有義務給你進行免費的諮詢。關於婦產科方面,田吉順老師出了一本書,可信度和專業程度都比網上搜要好很多,而且不貴,推薦。另外,《太醫來了》節目做得不錯,寓教於樂,閑暇的時間可以聽一下,不過如果題主想要在短時間內了解大量的相關知識的話,這條途徑可能有些慢。最後推薦一下丁香園的幾個公眾號(強烈申明無利益相關,純個人推薦),對非醫學專業人士來說比較適合閱讀的有: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也可以想像你寫出這個問題時對網上知識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特別是涉及到妻子的孕期保養和未來的寶寶的餵養等問題,這麼重大的問題卻找不到權威的回答,你的心情我想更加的複雜和迷茫。
隔行如隔山,本來大家不同行業間交流的基礎就靠信任。但信任的氛圍在國內目前的環境消失殆盡。說到食物,想到地溝油,毒奶粉;說到手機維修,想到中關村的各種組裝機山寨機;說到跟團旅行,想到雲南導遊罵人事件;說到醫療諮詢,想到各種百度的廣告推廣。我自己也很感慨,要在國內好好活下去,我們真的得在各個行業都自己成為專家么!
我只是跟你很有同感吐槽一下,我自己也在手機維修的問題上被當地的數碼城坑得半死。花錢花時間得不到好的服務的感覺真的非常非常糟糕。另外你是在網上找中文醫學知識,我是在網上找各種文獻,還真是不翻出去就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前面一段時間大家對百度的吐槽也是可以看出,和你有同感的人千千萬。
好了,吐槽完了。針對你要的醫學諮詢,我推薦一個好大夫在線網站。裡面的醫生都是實名制註冊維護,問題都是自己在回答。註冊的時候網站會給醫師所在的科室打電話核實,因此醫生的信息可信度很高。對於大牛我不敢保證,但是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兒科醫生,我用我的人格保證我是天天自己在上面給提問的家長們解答疑惑。雖然我發現大部分的問題是家長在醫院就診後來這個網站找醫生確認自己有沒有被坑被醫生黑,我也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給他們答疑解惑。
這個網站對於醫師回答問題是適當收費的。這樣才能維持醫患的互動和交流,我想沒有一位科班出身的醫師有精力永遠免費回答問題。網上那些免費回答醫學問題的我想題主已經見過很多了,質量如何不需要我來評價~~~ 花錢買服務,免費無好貨,是我自己出身社會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個道理。
上面可以找到各個大醫院的婦產科專家和年輕醫生,題主可以就自己的問題得到答案以及看醫生寫的各種答疑科普文章。丁香園這個網站也很棒,伴隨了我十年的成長。但它主要面向醫師的,其實不屬於醫患交流領域,專業性太強,我認為對題主幫助不大。
祝寶寶健康成長。以後需要兒科健康保健諮詢也可以聯繫我。需要的我好大夫在線網址可以私信。
祝好!連知乎都有廣告,更不提什麼百度知道,還有那些莫明其妙的醫學論壇……
你要是細心點,就會發現,基本沒有什麼是能吃的
基本都不可信,同意排名第一的建議,下載APP丁香媽咪,這個軟體還是比較靠譜的,或者諮詢婦產科醫生
不要信網上好吧,網上找專業的東西?中國知網上有的文獻都不可靠。
迄今為止我聽說孕婦不能吃的食物,只有山楂。其他的愛吃啥就吃啥得了提供給你6個專家,他們的書和網路言說正確率達到99%,而且每個人都是實踐派。飲食營養方面:范志紅寶寶健康:李璞、崔玉濤,國外專家西爾斯親子教育:喬艷坤、李躍兒
我懷孕時候也比較過很多此類書籍,國內出的,簡單易懂兼具科學嚴謹,強烈推薦
《只有醫生知道》,一共出了一和二兩本,作者張羽是協和的婦產科教授,內容是通過一個個她從醫經驗和故事的娓娓道來,科普婦產科的知識。這兩本書讀起來故事性很強,我是先買了一,二出來後馬上就買了,兩本都是一口氣連夜看完的。而且這兩本書,不光科普了很多醫學知識,作者不留痕迹地講述了醫生看病,處理病人的工作狀態和態度。至於和醫生溝通的技巧,書中也有提到。
另外,DK出版社的書都很不錯
這本書也是我當年買的別瞎想了,等你看的東西多了你會發現什麼都不能吃什麼都不能做。
學術上講,大部分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獻甚至一部分SCI數據可信度都不夠「可靠」。
當然,這裡的「可信度」指的數據的學術可信度,標準稍高。為何不去醫院?還有,教科書才是真愛。
運動相關醫學知識可參考:運動醫學 - 知乎專欄,僅作科普用途,不做診斷、治療依據。
不要看知乎上那些給丁香xx投稿的專欄什麼的,為了稿費,那些寫手什麼都做的出來。
有這個小錢錢和心,為啥不親自去醫院呢?
買教材最靠譜
這個……中國互聯網上莫名其妙的各種磚家穴者已經見怪不怪了,直接找醫生諮詢,以及圖書館查找專業的學術書籍才是王道吧
我實例:我爺爺醫生開具的出院診斷,腦血管硬化,我以此為關鍵詞,尋找涉及該關鍵詞的藥品,然後逐一篩選,最後選用,維生素E加喜得鎮,目前我爺爺狀態很好。每個人的篩選方式不同,尋找的路徑不同,得到的結果不一樣,信息從多到少,最後選擇一倆。
我關心的是,那孕婦到底能不能吃燕麥呢?俗稱燕麥滑胎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