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孩子打罵父母該如何管教?

孩子今年初三,16歲。他是我朋友家的孩子,小的時候還比較乖的,可能是因為三代單傳,從小父母爺爺奶奶就比較溺愛,基本上的購買慾望都會得到滿足。但是自從去年初二下半年開始父母沒有滿足他的購買要求,打罵父母。再具體說說他們今年吧。今年過年開始,他開始跟四個朋友買鞋99年的喬丹復刻,1900左右,已經買了五雙了,前幾天還要買,他父母沒答應。從那之後脾氣變得更加的暴躁,昨天就因為校服髒了被他媽媽洗了,他就打了他媽媽。他從小就很喜歡跑車了,我感覺不出意外過幾年他就會要跑車。再說一下他們家的情況,他爺爺今年70左右,42歲自考廈門大學,相當的具有魄力。他父親從小也是很吃苦耐勞,這幾年開始做點生意,家庭生活慢慢富足,結果到他這裡就開始如此。他奶奶昨天跟我說了一句話,他怎麼不死在外面,我整個人已經被震驚到無以復加了。請大家多出出主意!


題主你邀得這麼巧,昨天十歲的兒子打了我兩次,都是比較重地拍我的手臂。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試圖著手解決。方法不知是否有參考價值。

首先,在他第一次打我的當下,我和他單獨在一起,我大聲叫了,他沒有再打但是依然怒氣沖沖。第二次在車裡,爸爸在開車,他打我一下之後我和他爸爸都嚴厲制止了他,不許繼續這個行為,他在爸爸面前不敢再繼續。但是當時我們都沒有再多說什麼。

接著,我和他爸爸單獨溝通了此事。我印象中之前也有過類似情況,但是沒有重視,我們一起回憶了打人前後他的表現,共同判斷他是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情緒無法自己控制,所以在與我有分歧時拿我出氣。我們商量決定由我與他單獨解決。

然後,我在兒子心平氣和的時候找他問打我是為什麼。他告訴我當時打遊戲輸了一局,正好我催他出門,於是沒忍不住,在車裡氣還沒消,一言不合又出手。因為以前經常對孩子強調發脾氣打人是不能妥善解決問題的,所以昨天沒有再講道理,直接跟他確認這樣做是錯的,他表示知錯,並向我道歉,看著我的眼睛清晰說「媽媽對不起」,然後拉手言和。我又啰嗦一次,打人尤其是打弱小的人是不勇敢的表現。他問我,那麼勢均力敵的能不能打,或者壞人能不能打,我們展開討論了一下,但是沒有給他明確的結論,只是提醒他,因為自己打遊戲輸了而把脾氣用打人形式發泄,這種打人是絕對不可以的。

再然後,問他是不是情緒來了控制不了,他說是的,告訴他,以後有情緒時,「讓我自己呆一會」,讓情緒過去。他說只能試試看,我說好的,需要幫助你就告訴我。

最後,擁抱,「你可以做到的」,他沒出聲,我也沒逼他承諾。

之後,把情況跟他爸爸反饋了。這事告一個段落。

我們無法判斷這樣做是否足夠合理,整個過程中努力做到我們家長自己控制住情緒,給孩子時間去消化沉澱,不去要求他立刻改變,日後我們力圖做到時常關注跟進。

背景情況:

1、兒子從嬰兒期就脾氣急躁易怒,我自己也比較情緒化,雖不至於打罵但是對孩子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他的情緒控制也一直不是很好,這些年我在努力改變自己這一點,孩子也逐漸穩定。不過今年貌似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男孩子的脾氣特徵開始明顯起來,我們還在摸索。

2、我們一般不隨便對孩子進行懲罰,認為懲罰是用強權約束了他,容易在獲得自主選擇權之後反彈失控,我們希望引導他自己去判斷該做不該做,並且接受由此帶來的後果。

3、我們也是與爺爺奶奶在一起住,這些比較大的問題通常會與老人互通,大原則兩代人一致的話,我們負責定規矩和具體執行,老人參與執行和彙報情況。大原則如果與老人意見不同,則需要背著孩子先溝通好,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各執一詞。比如孩子小的時候有一次因為對爺爺出言不遜對奶奶推推搡搡,被他爸打過一頓,當時老人在場心疼不已但是一言未發(我特別感激公婆這一點),事後找我們談說不能打孩子,我們同意了之後再也沒打過他。

----


「不知禮,無以立也。」 所以說…打斷他的腿!


孩子肆意的行為已經讓最初溺愛的人感到憤怒,這個時候糟心已經不足以形容當事人的感受。

打罵父母能夠作為他一再的手段得以運用,一定是他從中獲得的好處。這個好處可能是他的情緒得以發泄,可以是他打罵後就被滿足慾望,可以是索求失敗挽回面子等等,急需要做的就是要阻止他從中獲得好處,讓他明白此舉無濟於事。

初中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本身情緒波動大,開始注重自我形象,與同伴進行各種有意識無意識的攀比,與父母更是諸多矛盾和衝突。但是呢,有個殘忍的現實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叛逆」實際上也只有1/5的青少年會經歷。緊張的家庭氛圍似乎受孩子本身的個性特徵家庭教養孩子的方式影響更大。

所以在這個年齡階段上的教育似乎不再那麼得心應手。不僅僅因為此時孩子已經習慣原來的教養方式,知道如何從溺愛他的人身上得到利益,逃避懲罰,更有可能教育方不能堅持下去,而且還存在爭相向孩子討好的可能,多人教育方中,一方的妥協,教育就失敗。教育的關鍵是教育的一方,除了有解決的決心和執行力,還必須有團結。比如,孩子的慾望和渴求通過一種大家都認可的方式獲得,達成協議,共同執行。


我第一眼以為我看錯了。

然後再看一眼我覺得……你們這些家長太失敗,慣成這樣已經不是「打兩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送去富士康待一年吧。


雖然我不怎麼喜歡變形計這個節目。但是還是帶他去參加變形計吧。


這不怪孩子,從小就要什麼給什麼,十幾年給孩子養成的習慣再想改,孩子怎麼會一下接受的了,做父母的應該先自我檢討,再怎麼著,也要給孩子轉變的時間,相信時間會改變一切


孩子到了打父母的地步通常都意味著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很大的「系統性」問題,非外人三言兩語可解決。

比如奶奶那句包含死的話就是情緒發泄只能火上澆油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真要解決還是全家求助專業的教育諮詢靠譜點。

謝邀。


我的孩子就會把他腿打斷


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討論和分析下這種購買行為的意義以及打人的錯誤性。

以理服人。


什麼樣的人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首先我覺得,要是我的孩子初三了,會出現打父母這樣的情況,那肯定是我特別大的失敗。

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肯定會很痛心,但是,該給他的愛與溫柔,一分都不會少,當然,也絕不會溺愛他慣著他。我會對他好,讓他感覺到我是愛他的,然後,我會和他好好的談一次話,循循善誘,角色換位,慢慢的讓他自己認識到錯誤。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我想,如果我是父母,我也肯定會懲罰他,如果他是男孩,就讓他自己拿著戒尺去找老爸,如果她是女孩兒,那就讓她自己拿著戒尺去找老媽。

我能接受孩子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決不能忍受孩子這麼沒有禮貌,不尊敬長輩,這是基本素養。對於每一個孩子,成人都比成才更為重要。


這類孩子都是患了巨嬰症,因為家裡的關注點都在他一人身上,這個太可怕了,我覺得如果要根治,還得從父母身上下手。


推薦閱讀:

心裡揭露會使一個人產生怎樣的變化?
快被自己親媽逼瘋了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心理醫生 | 教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