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面對同樣的情景,人們產生的情緒各不相同?
人天生就有恐懼、害怕、嫉妒、害羞等情緒嗎?如果是天生的,那麼為什麼在面對同樣情景的時候,人們產生的情緒各不相同呢?
為什麼不同的人在面對同樣的場景時,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比如劫匪來搶劫,小強很生氣,把劫匪打跑了。小紅很害怕,把錢都給了劫匪。
因為他們是不同的人。
為什麼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面對同樣的場景,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比如劫匪來搶劫,10歲的小強很害怕,把錢給了劫匪。30歲的時候,小強很生氣,把劫匪打跑了。
因為這同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和能力有了變化。
基本情緒都是先天的,非習得的。半歲大的嬰兒就已經能辨別不同的表情(害怕、驚訝、憤怒等)。一些基本場景會引起幾乎所有人的相同反應,比如一張嬰兒笑容的照片會讓你感到開心,髒東西則令人厭惡。吼叫的猛虎令人害怕,親人的去世令人悲傷……
但同一場景對不同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小明的母親死了,對小明來說是親人去世,對路人甲來說是一個陌生人去世。我們可以預測小明會非常悲傷,而路人甲可能出於對小明的同情,也有程度較低的悲傷。
而當小明很喜歡足球隊A,小紅不喜歡足球,那當A隊與B隊比賽時進了球,小明會歡欣雀躍,小紅則無動於衷。
小明剛剛彩票中了頭獎,小紅剛剛摔了一跤。他們倆隨後又都被老闆罵了一頓,小明可能還沉浸在欣喜之中,小紅則愈發難過。
小明是樂天派,小紅則是悲觀主義者,他們都看到了半杯水。小明很開心,他認為還有半杯水。小紅則有些憂慮,她認為只有半杯水了。
情緒和一個人的當下生理喚醒水平有關係,和一個人的對某一刺激的認知評價有關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基因、生理特徵、認知習慣、行為習慣,他們對同一場景有不同的情緒,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些情緒產生的機制可以認為是寫在基因里的(可能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只要處於特定的場景,就會釋放出來。但2個人遇到同一件事,可能第一個人一點也不害怕,另一個人嚇得不行,除了每個人喜好不同外,和特定情緒被激發所需刺激量的閾值也有關係,這個閾值是可以後天調整的。如果一個人的閾值很高,那日常發生的各種事情就完全不會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但不是說任何刺激都不會產生不良情緒。
就像電影《情書》。
是最後遲到的告白,讓我再看柏原崇倚窗看書的畫面時,慟哭不已。
就像「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我曾愚蠢地以為它是那個意思。可是了解了這句話的背景後,真覺妙不可言。
就像「我還愛你,只是少了非要在一起的執著」。
初讀這句話時,覺得它肉麻無趣到了極點。可是當我放棄,非君不嫁的念頭時,突然,就覺得這句話很沉重。同樣的東西,為什麼有的人打滿分,有的人卻給了負分滾粗?因為給滿分的人,心中充滿鋪墊。
街邊的乞丐。
兒時的我會同情,會施捨一些我的零花錢給他們。但現在的我,對他們是一毛不拔。因為,我相信了一個說法:乞丐已經用乞討來的錢,蓋了別墅。所以一件事或物,是讓你害怕,感動,生氣,還是悲痛,取決於你心中有關於它的鋪墊。而這個鋪墊能讓你僅透過眼前的事物,聯想另一個更大的世界。
那個世界美好,你便歡愉。那個世界醜陋,你就會反胃。恐懼和害怕我認為不應該算作情緒,更像是人的五個先天條件反射中的防禦反射。心理學研究的心理現象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心理過程 2.注意 3.個性心理人與人主要的區別在於個性上,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影響不同,心理過程會帶有個體自己的特徵,因而形成個人不同的個性。所以對待同一情景,不同個體的感官接受的刺激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大腦的分析和綜合能力會使有機體做出不同的反映。例如對待一隻惡犬,弱小的女性會感到有很大的威脅,而虎背熊腰的大漢則會不予理睬。
與自己的心境和成長經歷有關。
和「功夫在詩外」異曲同工
六個骰子,你不停的扔,每次出來的數都不同,你說人比六個骰子複雜點不?
因為每個人對相同情境的解讀不同。解讀基於我們各自的成長背景,價值觀,近期的心理活動等等因素。我們在內在對攝入的同一情境進行了不同的信息編碼,形成在不同的故事版本,故事觸發了我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外顯成為情緒。這是系列自動化的過程,叫反應。只有我們了解了內在編寫故事的偏好,過程,我們就可能發現故事版本並不是唯一的,絕對合理的,我們才能審視自身的情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