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學如何學以致用?


《死亡詩社》里有一句台詞能回答你的問題: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

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我們生來就有滿腔激情。

醫學、法律、商業、工程學,這些都是高尚追求,是維生必要之計。

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


-

哪有那麼複雜?

文學作為一種語言藝術,與應用文寫作並不是一回事。普遍意義上,文學包含四大體裁:散文、詩歌、戲劇、小說。也就是說,一些知友的答案中所說的「應用文」並不能稱之為「文學作品」。

說到文學如何學以致用,就有必要先談談「學以致用」。學以致用大致是來源於顧炎武所說的「經世致用」之論,他主張經世、明道,對後代影響很大。當然,我們當然要承認這種思想的積極一面,但也不能否認經世思想是很容易被後人曲解的,很容易沾染功利主義的氣息。學以致用的意義在於反對空談學術,主張學術思想的歷史化,把生活中的問題回歸到學術上,這和普遍意義上說的「現實意義」或是「價值創造」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總有人搬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來說話,以此貶低文學與藝術的價值,認為其不過是經濟發展的附庸。不過這個「決定」實在來得太簡單粗暴,也只是歷史唯物主義中才有的觀點,在新馬克思主義等後續發展之中已經被否定了。文學和藝術這些上層建築,都有其自身內部發展的動力,說到頭也只是受經濟基礎的影響,談不到「決定」的層次。所以不要把學以致用都歸結到現實物質上,這個致用的範圍是很寬廣的。

其實不光是文學,藝術、歷史和哲學如何學以致用,也都可以歸到這一個問題下面,下面我們來切入正題。

文、史、哲三家構成人文科學的基礎,與自然科學不同,人文科學是無法用來直接改造世界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學以致用,更不會成為無用之學。如果說自然科學是改造世界的手段,那麼文、史、哲自誕生以來,就是被定位於用來改變人心的東西,而被它們改變的人心,將一次次的改變這個世界。

自古以來,文學記錄了人類社會的許多片段,甚至是「無意義」的片段。歷史、哲學以及自然科學大多是需要客觀立意的,而文學則不然。文學與藝術作為世上鮮有的,可以理直氣壯地帶有主觀色彩,來記錄社會進程的載體,它太重要了。

有時看到電視上一些調節糾紛的節目,就不禁想,如果主人公看過某某小說,那他一定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化解矛盾。有些事可能一輩子也經歷不了,但一個文學作品就給了你這個機會去接觸。更何況文學不但讓人們看到故事發生表面的信息,還可以讓人們走進主人公的內心,看到故事之外的one more thing,而文學作品好壞的區別,就常常在於這個one more thing的多少,這就是所謂的「發人深省」。

你可以從一本介紹民族差異的社科著作中中知道某某民族的特點、習俗,但若不直接和這個民族接觸,人們或許永遠無法深刻理解到它的精髓。但是,只要有關於這個民族的小說和詩歌,它也可以告訴你那個社會真正是什麼樣子的,即便從未謀面。

你可以從物理學教材上看到世界運行的規律,知道他比一百年前的理論進步了,但這一個進步,究竟有多大?只有文學,一百年前的文學告訴你,那時候的人們是如此愚昧,做一件事的時候是如此低下。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恍然大悟,科學真好。

你從沒有去過法國,更沒去過19世紀的法國,但你依舊會因為《悲慘世界》的故事而感動。只有文學才有如此魔力,看地圖冊、看歷史論文都不行。只有文學,才能讓你輕鬆地進入了19世紀的法國,對那個時代產生真切的感受。

相比於其他的學科,文學院的學生可以把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之前的事情,用文字,繪聲繪色地展現到每個看客的面前。你寫下的小說和詩歌,並沒有改變世界,但卻可以告訴這一個個人心,曾經還有這樣的一個世界。相比於冰冷的自然科學和歷史、哲學,文學是溫暖的,是靠近人心的,是毛茸茸的直立行走的記錄載體,這就是文學的偉大和用處。

除去文學之外,美術、音樂等等藝術作品,也在一起完成這些事情。

文學沒有意義,但文學卻可以在一個人迷茫、失落的時候,給一個人度過難關的力量。哪怕只是一個虛構的,但溫暖人心的故事,也可以拯救一個迷茫的心。文學最無用,文學也最強大。一個文學院的學生,如果可以不忘初心,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記錄社會、解人痛苦、引人向善、傳道授業、答疑解惑,這都是文學的意義。

如果你看到這裡,我想請你看看下面這首余光中先生的詩作:

你永遠賓士在輪迴的悲劇
一路揚著朝聖的長旗

他說的是哈雷彗星,除了文學,還有什麼載體可以如此記錄一顆彗星的來臨?

這就是文學的意義,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是一種意義。

感謝閱讀。


謝羅永浩邀。

幫語文老師為學文學的同學來說幾句話。

大家肯定是有用的,而且用處大到你自己難以想像的地步。

會有點長有點亂,想到哪裡寫到哪裡。

文學的致用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基礎定義里,一般說它有三個大的用處,1、是表述;2、是溝通;3、是批評。

1 表述。分為表,和述。

人創造的第一套抽象表徵的符號系統就是語言。

(有人說是繪畫,但其實不是,繪畫要經過更久的歷程,才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系統符號,事實上直到目前也仍然是不夠完整的。)

那麼語言開始的作用是述,首先是描述,很久以後文字發明了,它才是記錄。

從原始人開始,嘴巧善記的人在部落中的地位,就很快超過了力大手巧的人。具體可以參考電影《瘋狂原始人》,小夥子對岳父的取代。

不斷走向極致的表述,則成為詩歌,成為藝術。

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是指從詩歌為起點,不斷豐富,併產生小說、散文、戲劇等多類型的一類藝術。

但其實,它的基礎,是信息記錄庫,語言符號學,和文字藝術三支。

信息記錄庫就是圖書館。

信息,具有很強的不對稱特徵。不對稱的意思是,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但如果你有這個信息你就也知道了。

老子、亞里士多德、博爾赫斯,職業都是圖書館館長。

孔子、蘇格拉底,直接把圖書館裝在腦袋裡。

早先,蘇美爾人的信息記錄庫很牛,蘇美爾的文明就厲害。

唐宋時,中國的信息記錄庫龐大,中國就厲害。

現在,美國的信息記錄庫發達,美國就厲害。

一目了然。

翻譯,現在佔據了世界信息記錄庫的主流領域,也是這個原因。

語言符號學,位於哲學的尖端領域。

語言記憶術是比較早期的語言符號學。

後來,郭爾凱、索緒爾、羅蘭巴特……出現了。很多之前的知名哲學家,在他們這裡,邏輯性都變得不值一提,被徹底滅了威風。

專業學文學的同學,包括文學愛好者,應該多了解一下這些親戚們,不該只站在文學院里來談論文學,這樣才會更清楚文學是怎麼回事。

這也就是卡佛說,《當我們在談論……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2 溝通。溝通是無敵的。

嘴巧的人有個能耐,他們可以跟部落中不同的人溝通,也可以跟其他部落的人溝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各個部落中最珍貴的資源「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們靠嘴,靠溝通能力弄來的,而不是靠動手打架。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翻譯。

神話傳說中的普羅米修斯,也是第一位能言的智者。他不同於粗魯的宙斯。

他們沒能成為部落的首領,卻成為了最初的引導意識形態的巫師。

今天搬家,翻出來很多以前買了,但幾乎根本沒看過的書。

《現代應用文寫作大全》

這是我剛乾上做廣告這個職業後不久買的書。在應用的範疇里,現代語文被分為以下七種:

日用文書(婚喪嫁娶,也包括情書);

策劃文書(也包括小說,小說既是策劃虛構一個故事);

經濟文書(如合同);

行政公文(見新聞聯播);

事務文書(偉大的美國獨立宣言為什麼由傑斐遜、富蘭克林他們,而不是華盛頓起草,因為富蘭克林寫得更好);

宣傳文書(如廣告、軟文);

新聞寫作(雖然卡波特是小說家,但記者才是卡波特的職業)。

上面這些,都起到很強的溝通的作用。

知乎上爭議比較少的人是王小波。與別人不同,人人都愛王小波。

為什麼會人人都愛王小波,我們等下說。

可是,王小波如果不說「你好哇,李銀河。」後面的愛情故事,是無法開始的。《綠毛水怪》的故事,我們今天也不會讀到。

由於全球化的原因,溝通是今天社會面臨的最龐大的問題之一。

問題大產生事務多。

這個事務下,有很多很多衍生職業,翻譯、編輯、律師、記者、文員、客服都是之一。

使用文字的能力,是絕大部分溝通類職業的基本功。但僅有基本功是不行的。只會運球無法上場打比賽。表演個花式還可以。

比方翻譯,為什麼施蟄存翻譯比較好,首先因為人自己文字功底好。

這就需要我們疊加其他的職業技能,疊加後可以應用。

可是,這樣講,也許我們會反感應用型寫作。

確實,應用叫人反感。沒有人喜歡被使用。

【不滿足於寫應用文的人,來接著往下看。】

下面我們不看職業,來看文藝的事情。

我們的文學院有個問題,教的是一門藝術。

學生學的,卻是文學的歷史,和比較分析。

這兩個,一個是歷史學的科目,另一個是檔案學的科目。恰恰都不是文學。

藝術是學不來的。但技術可以學習。

偏偏我們的文學院又不教技術。因為瞧不上。

更基本的原因是很多老師的技術也不怎麼樣,只好正襟危坐夸夸其談。

在我國,說到作家和作品,我們常常能聽到「天賦」、「靈感」的說法。

寫作被誤解為一種難言的,無把握的「神秘性」的能力。

這很危險。

導致我國現在,絕大部分文藝創作是業餘的,偷偷摸摸的。因為大家在集體各自搞一個神秘的事。

其實,自從科學誕生後,就排除了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神秘性。

分門別類這件事,也越來越系統化了。

在一個發達社會中,文化類讀物的社會需求量理應是很大的。

我們知道,如果你是比較厲害的文學家,你會被邀請去很多地方講課,顧城、北島、莫言,他們都常常在全世界講課。外國的就更多不說了。

他們講課,除了大學,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寫作班。

「我這個小學沒畢業的人,今天卻站在這裡來教人寫作。」顧城,80年代,在紐西蘭說。

我國現在的2013年,比不上紐西蘭的80年代。

科學有個好處,科學認為,即便當作家,也可以是個正經八百的職業。

他們認為寫作是可以傳授和習得的,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技法就能夠寫出好作品。

寫作班的課程類型一般有小說、詩歌、戲劇等,課形式主要是進行工作坊workshop討論。

在寫作班中,寫作是一門科學。這樣培養出來很多小說家,名記者,知名的廣告撰稿人。

而在大學裡,如果一個商人又回到文學院來讀個碩士、博士的,也被認為是比讀MBA更有品的事。

但不要以為歐美就一定好。科學也有個壞處。

阿根廷的作家批評《夏洛的網》是非常典型的寫作班學習模式下「生產」的小說。類似八股文。

在這種教學的過程中,其實有個麻煩,大家都有類似的閱讀經驗。都看卡爾維諾、卡佛、奧康納、塞林格、麥克尤恩。

和我國的文學愛好者一樣,歐美的文學愛好者,他們寫詩的造句經驗,寫小說的敘事經驗,一樣大都來自於閱讀。

寫作的經驗來自於閱讀。這個同樣非常危險。

我們來引用一段我正在看的阿蘭 德伯頓《幸福的建築》

「人類為了雕樑畫棟不惜扭傷了腰,為了在桌布上刺繡出動物寧肯累花了眼。他們放棄了周末的休息,不厭其煩地琢磨怎樣的廚房操作台才算合適。他們一直想像能住進雜誌上登出來的那些貴的離譜的豪宅,然後又自覺傷感,就像在大街上跟一個個迷人的陌生人擦肩而過。」

這也是優美的。不幸的是,一股作家訓練班的陳腐氣息撲面而來。

或者德伯頓本人是作家訓練班出來的,或者翻譯人是。

萬一兩個都是,就慘了。

再萬一讀者們也是,評論人也是,觀念就徹底滑入深淵,基本就沒有救了。

那是不是又應該回過頭來去找神秘?找天賦?

問題是,並不存在這種天賦異秉。

正相反。

疾病、深思、認真、逆反、自在、聯想能力等,才是某一種天賦異秉。

那麼有些人天生喜愛擺弄數字,有些人喜愛擺弄文字。

這兩個事應該分開看,這是天賦與喜好的巧遇。巧遇的地方,發生在四肢,發生在皮膚,發生在人的身體。它並不是想出來的。

必須往前走。而不是走回頭。

這個時候,藝術才開始了。

現在是半夜,世界像死了一樣。

非常好。

【上面都是胡扯,不滿足於當職業作家的人,我們下面正式進入主題。】

3 文學這個東西,它在現在的社會,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就是批評。

發牢騷不算批評。議個政不算批評。吐槽不算批評。

這裡需要我們非常廣義地來理解批評。

用語言來批評是最直接的。

批評是語言的基礎作用之一。

你沒法用數學來批評,因為數學裡面沒有罵人的公式。

你沒法用量子物理來批評,因為聽不懂。

你沒法設計一個APP應用來批評,反正我沒見過這樣的APP。

你沒法用註冊一個公司來批評,因為商業本身就是值得被批評的。

發現沒?我們能夠進行批評的唯一工具,就是語言。

我們還有一個發現,之所以上述的那些無法進行批評,是因為各行各業都是社會分工產物,

產物本身的無可奈何在於,它無法批評生出它的社會。

因為接下來要被批評的,恰恰是社會本身。

當然畫畫也能,現代藝術很多都在進行批評,但絕大部分人畫不好,專業度要求太高。

葉永青,《畫個鳥》,據說畫了N久,非常難看的,恰恰非常難畫。

第一個階段:

在以宗教為代表的倫理社會的西方古代,文學的主要作用是維繫倫理美感的紐帶。

中國的經歷類似,2000年的官學一體,同樣是維繫倫理美感的紐帶。

第二個階段:

進入商品社會後,普遍認為文學在市場中是負責提供閑情娛樂的。

娛樂的意思是,一是美,二是搞笑,三是刺激。

比如大家希望你把這個文章寫得非常有美感。

比如大家希望你能多給一些段子,因為能把生活過成段子就更好了。

比如刺激,它是一種安全範圍內的感覺。恐怖、色情、科幻、玄幻等等。

刺激並不是罵人,它們對於人來說,是安全的。不看就可以隨時合起來。

但如果你被人罵了,才等於把你的腦殼掀開了,你就算把書合上,你也是怒氣難平的。

歷經了倫理、娛樂等等嚴酷的現實,文學實際上已經飽經滄桑。

從前是大家閨秀,突然淪落風塵。風塵就風塵吧,

可是倚門賣笑又是個青春飯,現在她老了,一笑起來粉都順著臉往下掉。怎麼辦?

這裡必須再加一張圖:

阿姆斯特丹的孿生妓女姐妹花,接客50多年,「一旦有人這樣稱呼你,他們就會永遠這樣稱呼你,所以你放心去做就是了。」

她簡直是憋了一肚子火。這一肚子火要怎麼用?

在下一個階段,它在下一個階段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將是批評。

兩個捷克人的獨立精神。

伊利 曼佐Jiri Menzel拍過赫拉 巴爾Bohumil Hrabal寫過的六個小說,其中一個是有名的《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

曼佐非常佩服巴爾,他說,「我自己是拍電影的,可我認為,雖然看電影的人更多,但看書的人更聰明。」

那寫書的人就更聰明了。我們知道,電影是工業產品,沒可能你一個人完成一部電影。

但寫文章不是,寫文章是一個人以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最大的創作。

一個人。一己之力。最大的創作。很重要。

如果說寫書的人更聰明,那你要真的更聰明才行。

美國社會學家科賽爾Coser則這樣說,「他能處於一個社會中,卻又不完全屬於它。」

在整個現代社會,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非常難得的獨立的機會。

獨立。

獨立可以讓人避免盲目捲入社會體系。

整個現代社會沒有製造人的獨立。它只製造了很多東西,和孤獨。

你如果是搞建築工程,你不可能獨立,大家是協作的。

你如果是搞電影你不可能,你只能是個相對作者,大家是市場的。

你如果是做廣告的你不可能,廣告都是要服務甲方品牌的。

你如果是搞科研你不可能,你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你如果是弄數學你不可能,你都是從前一個公式過來的。

獨立的意思是,沒有前一個公式。

語言有語法,但從來沒有前一個公式。

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社會。

現在的環境並不理想。人人被梳理進某個領域,某個片區,就像戶口一樣。

專業。這個詞不但在知乎上作為大神標籤,在任何一項社會分工中也都是一個要求。

從大學開始,我們就必須進入一個個狹窄的領域,在其中深耕。

要想成為一個職業專家而不是一個半吊子,你必須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這個專業。

這是一個提高效率的好事。

但好事的反面,也必將跟著產生。

研究的同時,還有維護。就忘了這個專業誕生之前的東西。

深入的同時,還有冷漠。對非本專業的生活常識逐漸喪失。

還有一個特點,越是應用性強的學科,越使人趨於保守。

碼農、文藝學派、科學怪、廣告媒體分析家誕生了。

原因在於,被應用的不止專業,還有自己看問題的視角。

甚至有人科幻了,因此認定達芬奇會畫畫還能能跨行跨業發明那麼多東西說明他是穿越者。

真是科幻了。

古代的文人學者,因為倫理體系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維護者。

進到現代後,事實上只是用科學反思了原有體系。

因為早已習慣了倫理的原因,維護者們迅速進入了不同的分門和別類。

像你一開燈,蟑螂鑽進了櫥櫃。

包括我們今天談到的文學。

實際上,在所有專業的界限所在的地方,都是人。

人的認識。

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安排一個這樣的職位。

它遊離於任何人群,任何體制,任何職業,任何專業之外,

常常冷不丁說些罵人的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剛才講到王小波,

為什麼王小波算不上一個專業詩人,專業小說家,專業散文家,

我們根本難以界定他是一個專業的什麼人。

他只是專業罵人。

一邊愛一邊罵。

卻如此令人尊敬。

有一個位置,是靠自己去找到的。世界並無任何安排。

就是有人會質疑這個,質疑這個容易讓人夢遊的社會結構。

為什麼學文學的人會更容易來做這件事?

生活的真相可以用語言確定,語言是這些結構之間共同的橋樑。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空白,有很多文章等著人去寫。

我們現在有一句公式,叫做:「所有……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我們卻忘了,有一些事情,是必須是耍流氓才能辦成。

很多,很多,比如耍流氓這件事情本身。

昨天在小區院子里遛狗,兩個小孩打羽毛球,男孩把胳膊掄了三圈,「神龍擺尾!」

球很醜地直接斜鑽到草叢裡去了。

女孩說,「你擺個屁啊。」

XXYQ。No._076

差點忘了,羅永浩並沒有邀請我,是@聞果 邀的。我是想讓更多人點進來看,才這樣說。


曾混跡文學院四年,居然從來沒想過這問題。

身邊的同學,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這問題。

文學如何學以致用?

事實上,大家都認同「文學無用論」。

記得剛進大學時,不止一位教授在講文學史/文學理論時,很直白地說,

「我課上教的這些東西,你們願意了解就多看些書,書單我也列了,有問題也可以找我討論。如果不感興趣,也沒關係,文學鑽研全憑個人喜好,強求不來的。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一旦畢業了,以後都不會像現在這樣,這麼深入地接觸文學了,但我認為,多了解一點文學,對你們個人還是有好處的。」

只有工具書和邏輯學的教授比較傲嬌地說,「你們學我這門課,還是認真一點吧,以後多少有些用處。」也許教寫作的秦教授也說過這句話,但我們的寫作課程實在是太短了,只兩個學期。

從沒有被教授「文學必須學以致用」的觀念,也沒有主動思考過這問題。

也許和地域文化也有關係?

我所認識的人里,也有一心鑽研文學的,但從未想過要通過文學的手段去改變什麼,更別提改變世界了,他們對於自己選擇文學研究道路,理所當然地認為,「對這方面挺有興趣」是主要動力。

前段時間關注過高我幾屆的一個學長,當時在學校里很有名的才子。

學長寫了一些劇本,在學校演出時獲得好評,又寫了些詩,好像是出了本詩集。

但要真說學長的才學對社會有什麼作用,想來的確是可以影響一些人的,但具體看來,也很微弱。或許學長自己也沒在乎過這些。

我身邊這一批學文學的,後來做老師的非常多。

高我十幾屆的學長學姐各一位,已是我們這些小後輩們的老師。

這兩位都非常有才,行事犀利而溫和,其中一位常建議我們多讀原版小說,另一位則人文氣質濃厚,

教書育人,算是自身文學素養的一種用途。

但若要看我的那些同學,無論教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的,能將自身所知的文學知識傳播給學生的,並不多。非是不想,這當中有很多原因,教書育人其實並不是個只充滿理想氣息的工作。

再往上追溯,我們的現代漢語教授,曾師從著名語法專家張斌。

現代漢語算是「比較有用」的文學了,這位張老先生幾部著作,對學術界影響蠻大,但真要說起來,這些也就是一個狹窄的文學領域裡的事。普通人都是不知道的。

研究文學者,會有將文學這美妙世界展示出來的慾望。

但很多人心知肚明,這種美妙又是很難分享的,是寂寞地存在的。

因為大部分普通人,都沒有在意過這個領域的深處。

我們那位美男子古漢語教授」五爺「,板書已成一絕。考試之嚴厲也是一絕。

五爺常費很多工夫在黑板上手書甲骨文,也給我們講其中故事,但我見他常對著那一黑板的甲骨文凝神端詳,彷彿在兀自深思,說是傳道授業,不如說是自我陶醉。

偶爾轉頭,講台下幾十學生,並無人真正明白他這份沉醉,皆是貌合神離者。

五爺好像已經習慣了這種寂寞,面上從容,如在無人之境。

他告訴過我們,他曾看管過一間資料室長達兩年,但並不無聊。他在4A大小的白紙上畫出格線,在一室沉默里抄寫資料室里的古籍,就這麼抄了兩年。

他那手字是真的漂亮,凡是被他教過的學生都忘不了。

文學到底有什麼用?我答不出來。

很久前,我想過靠寫劇本或小說,對這周圍的人造成一些影響。

畢業論文我寫了韋小寶,雖寫得倉促但答辯時被誇略有見地,足見我對武俠文學的熱愛。(笑)

但當時我未領悟到,現今大眾最熟知的一些作品,雖是由文字寫成,但很多已與文學無關。

看到有人說」筆可殺人「,那麼我覺得,首先管住自己的心,不使手中筆成為」傷人/害人之器「,待到能夠」冷眼旁觀「這世界了,再談是否能學以致用,造益他人吧。


首先,我要說一下,這裡的很多回答很好,很長,但是還是沒有搞清楚文字和文學的區別。文學是一種藝術,是一種體驗,而不是一種知識,不是一種應用性的東西。把應用文的寫作歸結於文學的實用性,這是不對的。畢竟,會寫詩歌會寫散文的人,未必會寫應用文。我之前在《你所學的專業對你思維上最大的影響是什麼?》這裡回答過問題,我覺得有助於澄清一些誤區。

文學是用來體驗的,而不是用來學習的。

我這裡簡單地從宏觀和微觀層面來說,文學的實用性到底是什麼。所謂宏觀層面,就是文學能夠給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這個社會的發展中,文學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一 宏觀層面

題主說學物理化學的科學家們至少可以殺人,可文學呢……

可是,誰說文字不能殺人?誰說文學不能殺人?

日本當時侵略中國,殖民地內就有許多宣揚皇軍佔領下的百姓生活如何如何好的文學作品。通過文學作品瓦解中國人的戰鬥力,這算不算用文學殺人?

中共當年建國前誕生的那麼多紅色作品,不僅增加了當時紅軍和共產主義支持者的信念和信心,也讓許多百姓支持中共,這又算不算間接地用文學殺人?

可以說,從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末,中共對於文學思想領域都是非常非常重視的。像是30年代創立的左聯,目的就是通過左翼作家是與中國國民黨爭取宣傳陣地,吸引廣大民眾支持其思想。

後來毛澤東1942年那場很著名的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的也是除了軍事戰線之外的另一條戰線——文化戰線的事情。

再到1953年提出的雙百方針——雖然這雙百方針後來看來更像是「引蛇出洞」,但同時也印證了中共對於文學方面的重視。

為什麼?因為文學這個東西是最能夠潛移默化人的思想和觀念的。比如奧威爾的《1984》這樣的作品,索爾仁尼琴《古格拉群島》,給社會主義國家帶來的打擊是很巨大的,這種打擊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本國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非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了解等等。再比如1988年在央視放映的紀錄片《河殤》,貌似很客觀地記錄了世界各個文明特別是歐洲文明和黃河文明的興衰,但是其中給出黃河文明必然走向衰落的結論必然影響了很多人,一年後發生了什麼,相比大家也知道。還有所謂的蘇聯政治笑話,我想,這些笑話在當年蘇聯的解體中必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甚至都能夠想像到當年的蘇聯人民、蘇聯官員是如何在飯桌上、聚會中用這些笑話進行調侃的。這些笑話其實只要簡單地改動一下就可以運用到我們國家上。

魯迅棄醫從文,要用文章救人。同樣的,文章也可以殺人,不僅可以救人,可以殺人,還可以瓦解一個國家,瓦解一個社會。

還有,為什麼歐洲把「文藝復興」稱為「文藝復興」而不稱為「文明復興」或者「科技復興」或者「歐洲復興」?因為中世紀的時候人們崇尚神學,以神為中心,人被輕視。而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受到關注,人的欲求、人的觀點受到重視。而這種重視,這種觀念的轉變,是通過「文學」和「繪畫」、「音樂」等藝術體現出來的,也是通過文藝作品影響的,進而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

梁啟超當年倡導的「小說界革命」也是這麼個道理:

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何以故?小說有不可思議之力支配人道故。

這裡的「不可思議之力」其實就是所謂「改變觀念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的力量」罷了。

無他,只是因為文藝作品是最能夠觸動人心,傳播方式最為便捷罷了——現在文學這種功能很大程度上被電影、電視劇、微博取代了。

二 微觀層面

微觀層面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我個人能夠通過文學知道些什麼?學會些什麼?然後應用些什麼?

我覺得要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對文學的體驗多了,就不會讓我那麼容易被煽動、被感染,我會更多地去注意那些敏感辭彙敘事陷阱。比如在日常中遇到一些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新聞報道,我反而會先去排除掉那些修飾性的辭彙,然後看看這篇文章有多少是可信的、是真實的,有多少是經過修飾的、是主觀的(舉個栗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8690437/)。再比如「我希望和你在晨曦中一起醒來」無非就是「我想和你上床」的進階表達。

這點能力貌似不算什麼,不過我是覺得很重要。在我看來,這個能力比我大多數能力都重要。不然哪天被人騙了還要幫人數錢呢……


看到這個題目特別想大聲問一句: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了就能用的東西啊!但其實文學真正的用處不知比我們想像的多出多少好么。

人們通常不會問你,生物醫學工程學專業有什麼用,計算機網路工程與管理專業有什麼用,也不會問你融投資管理與應用經濟專業有什麼用,因為它們的用處太明顯了。越往發達社會走,技術與職業的分工越細緻,每一個領域分出來的版塊都需要大量優秀人才,教育體系中的專業劃分當然也越來越細。一技傍身,術業有專攻,這類實用型學問,大家深知它的現實價值,為了清晰可見的目的,學成以後可以發財變現,進入主流社會。

對比一些文科專業,法律學、偵查學、小語種專業、影視製作專業或許用處大一些,但說到文學、歷史學、哲學、政治學,拜託···大概它們在很多實用主義者眼中是一種消磨生命,你們真的以為學習了政治就可以改變政府行為嗎。甚至可能在骨子裡是有些輕視這些崇拜虛無的同學,想著,大概都是分數不夠被調劑過去的小朋友吧。

文科有時給人一種不夠腳踏實地的錯覺,這一點不禁讓我想到美國東西部學校氛圍的差異。一位叫王逅逅的同學在文章里說到美國東西部大學對比,概括下來就是東部重文,文理學院眾多,西部重理,理工科繁榮,一個是文科貴族的學術殿堂,一個是理工小孩的奮鬥工廠。

美國東部八所常春藤大學,其中的七所都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保留了那種濃濃的貴族風貌。在我去過的學校里,尤其哈佛和耶魯,建築是一派古典,學生服裝也一絲不苟,哪像加州的斯坦福,校園就在矽谷旁邊,學生穿的衣服基本都是T恤——Polo衫頂天了,若看見穿襯衫打領帶的,應該是看見了怪胎。

引述一段王逅逅文章中的話。

朋友的媽媽說,如果一個人一見面就問你:「你在哪裡上的大學?」那麼他應該是從東海岸來的。而如果一個人一見面就問你:「你是做什麼的?」他應該是從中西部或西部來的。」

東部學校除了會為學生帶來知識以外,還有許多附加值,比如人脈和圈子。在西部的學生只有獨自的奮鬥,沒什麼手到擒來的平台,因此觀念上對來自東部學生本就有些看法。

舉這個例子不是想說學文學能為人帶來人脈圈,中美大學環境根本不一樣,不能這麼比,舉這個例子是想說,人們一直以來就對學文科的人偏見頗深,看待他們彷彿是看待一群自詡精神貴族的人強裝優雅,不務實就會搞圈子,較為輕飄,或者一群理想主義者的做派,既沒有推動科技發展,也沒有改變自然環境,無用之才。

文學作為文科當中重要的一支,每每提起總是一個首當其衝的問號,文學拿來幹嘛用?狹義地說來,它確實養活了一批學者,比如聲勢浩大的「紅學」,其中甚至出現了評論、考證、索隱、創作四派,更別說眾多分支。讀《紅樓夢》的人,最早是沒有想過這也能成立一個「紅學」吧,雖然21世紀之後逐漸式微,基本上也養活了一批人,就不說另外一些文學研究專家了。

當然這一類人畢竟太少了,把文學讀成了事業,凡夫俗子恐怕沒有這個悟性和耐性,且也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文學的用處,當然也不只是幫你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上掙得八學期學分和一紙畢業文書。尤其是讀了四年中文系,我所有重要的知識都在課上偷看課外書獲得,但我深知文學對個人的用處太大,並不是分分鐘「學以致用」的用,而是留在人的性情里一絲一縷潛移默化的指引。

這麼說吧,文學就是我從小到大最可靠的知己,孤僻年紀賴以生存的支柱,無聲的收音機,零障礙交流導師,是追求樂趣的路上一旦缺失就會令自己整個人生都慘白暗淡的調色盤。我讀文學書籍不是為了要用它,而是為了求生應該。

如果說長大以後,尚有追求的人會看書看電影聽音樂會來提高自身修養,小時候的我們選擇自己興趣,完全是隨著天性按著偏好來。我從來不會強迫自己讀書,儘管讀不下去的書基於它是名著可能會作一些掙扎,大部分時候是自然選擇。

這一部分人生來較為脆弱感性,對於世界的變化,在知覺上較常人更為敏感一些,容易觸發情緒,傷春悲秋。文學是他們獲得共情的手段,看看前輩先賢遇到類似的問題都是怎麼活過來的,遇上人生中個別艱難時刻,讀書更是苦口良藥。好的文學是可以治癒人的,可以改變暴戾性情,讓人感受到人生在世是多渺小,傷心個頭。

你問,那文學到底有什麼立竿見影的用處?沒有啊。

除了群情激憤的演講稿,短時間內煽動起大眾情緒,文學大多時候簡直有點孤芳自賞的意思。如果抱著「我要用文學」這種心態去接觸文學,我覺得題主還是拉倒吧,很可能適得其反哦。無論對於微觀的個人還是宏觀的民族大局,文學這個東西,就像喝茶要喝上一年幾年才能改變體質一樣,讀書只讀一兩天,恐怕也不太會造成人生觀世界觀或者歷史上大的改變。這是個質變數變的關係。

回到個人的角度,再講講自己的經驗。小學時我特別喜歡郁達夫,讀他的文章似乎永遠都是在細雨蒙蒙的秋天。並不是因為《故都的秋》,我甚至不太喜歡這篇。而是《一個人在途上》,他寫的他兒子。

「在東車站的長廊下和女人分開以後, 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個。頻年飄泊慣的兩口兒,這一回的離散,倒也算不得甚麼特別,可是端午節那天,龍兒剛死,到這時候北京城裡難已起了秋風,但是計算起來,去兒子的死期,究竟還只有一百來天。在車座里,稍稍把意識灰復轉來的時候,自家就想起了盧騷晚年的作品;『孤獨散步者的夢想』的頭上的幾句話。

苦的時間, 的確脫煞過去的太悠徐,今年的夏季,只是悲嘆的連續。晚上上床,兩口兒,那敢提一句話?可憐這兩個迷散的靈心,在電燈滅黑的黝暗裡,所摸走的荒路,每湊集在一條線上,這路的交叉點裡,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 墓碑上只 有『龍兒之墓』的四個紅字。······記得那一天晚上他一個人和老媽子立在門口,等我 們倆去了好遠,還「爸爸!爸爸!」的叫了幾聲。啊啊,這幾聲的呼喚,是我在這世上聽到的他叫我的最後的聲音。」

差點一手癢,想把全篇都引過來。郁達夫文中的凄凄不知為什麼,當時讓我觸動尤深。雖然那時的生活平靜安康,但心裡總有一些抹不去的隱隱細細的傷心,大概是我極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世上的夢想從來難以圓滿,太多願望要等很久以後都不一定實現。郁達夫是我陰性一面的寄託。

名人的悲傷給我的觸動在於,讓我發現世上竟有這樣的哀切,是剝離現實之外的夢境一般,給我童年的最初抹上一層涼的色彩。同樣涼的還有石評梅的《墓畔哀歌》。

「我由冬的殘夢裡驚醒,春正吻著我的睡靨低吟,晨曦照上了窗紗,望見往日令我醺醉的朝霞,我想讓丹彩的雲流,再認認我當年的顏色。披上那件綉著蛺蝶的衣裳,姍姍地走到塵網封鎖的妝台旁。呵,明鏡里照見我憔悴的枯顏,像一朵顫動在風雨中蒼白凋零的梨花。我愛,我原想追回那美麗的皎容,祭獻在你碧草如茵的墓旁,誰知道青春的殘蕾已和你一同殉葬。」

兩篇都收錄在一本中國名家散文中,其實長大以後文章標題早已消失在記憶中,只記得其中句段,我甚至是順著「春正吻著我的睡靨低吟」這句話找回去的。真的不知道當年為什麼愛這些文字愛得日思夜想,只知道所有的它們,在我從前的生活里,給我帶來最感性的情緒,也無比吸引我。性情中,透明和清涼的部分,讓我靜下來再讀一讀老舊詩書的部分,全來自這些先人的散文。

大概是怕死吧,我覺得要在文學中找到一種永恆,經過時間剝削也不被消磨的久遠。與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文筆這個詞往往被反駁得七竅流血,但他們不知道這些美好文辭在我心中,並不是孤立於思想內容而存在的縹緲文字方塊,兒時它甚至拯救過我的孤獨和偏執。尖銳的部分都在文字中打磨成了鈍,梗塞的心結在文字中化作了陳茶。

啰嗦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對於要把文學當工具的人來講,你只能在非文學的應用文領域去探索發現了,對它沒有興趣卻硬逼自己讀書,我擔心你會懷疑人生。但如果要讀一定選感興趣的類型,科幻、懸疑、言情,並不是一上來就非要搞那麼嚴肅的。

對於對文學有興趣,想更知道它還有哪些用處的人,你可以試著寫一些文章,萬一下筆如有神,未來當個作家也不是不可能,村上春樹29歲之前不也沒想過。如果寫作沒天賦,安安靜靜的讀就好了,好茶喝多了自然會有益處,就是別那麼著急。

由於先前引用的兩段都太悲傷了,以免大家誤會我是個憂鬱患者,最後附上一些小時候讀過,到現在影響依然很大的書,不乏快樂的作品。想到哪幾本就隨手打出來,適合小朋友閱讀,其實也適合成人。

《草房子》

《城南舊事》

《天藍色的彼岸》

《霧都孤兒》

《窗邊的小豆豆》

《簡愛》

《一千零一夜》

克雷洛夫、拉封丹、格林、安徒生的童話和伊索寓言

《世界名著故事集》綠色花、紅色花、藍色花、橙色花。

大概是這樣,謝謝你們終於看完了。一頁拙文莫笑。


無法學以致用!我是一隻文學家,可在知乎總是被邀請回答兩性關係!


在文學院讀書4年,並將繼續讀下去的人忍不住來回答這個問題。

由於這個問題也算和我生活息息相關,是我熱愛的專業,所以我接下來的回答極有可能充滿了感性,言辭激烈還請見諒。

初看到您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想到了楊絳先生的一句話「你的問題在於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我不知道從何跟您談起。不如就說說我剛進中文系的事情吧。

我從小還算比較愛讀書,但自從我進了大學,文學成了我的專業, 老師開了很多的書單,我讀書反而讀不進去了,變的很浮躁。我最開始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原因,後來我發現是因為自從文學作為我的專業之後,我看書過於功利。以至於我沒辦法像以前一樣享受讀書的過程。後來我慢慢的調整自己的心態,讀自己想讀的書,把書看的雜一些。後來,我又回到以前那種享受讀書的過程。

而當我拋開了要從文學中獲得什麽的想法之後,拋開一定要在書中找到顏如玉,黃金屋的想法之後,我大學四年讀完(其實遠早於畢業)我就發現我整個人變化了不少。我慢慢從自己內看自己,和別人描述中的我,我都能發現,我開始形成了自己對很多東西的看法。不會盲目地去人云亦云。我覺得這是讀書帶給我的。我不敢說我讀了很多書,我只敢說,我每天都會讀書。我很享受讀書的過程。當然,如果只是抱著要學習書中說的城府,說話之道等等,其實我覺得讀書能夠做到,看點兒金枝欲孽,甄嬛傳也能做到。就看你要的是什麽了

同樣是從書中看到的一句話是「問:什麽樣的時代是黃金時代?答:不以黃金為貴的時代就是黃金時代。」而我想說,讀書也是一樣的。當你不抱著從中獲取什麽,不迅速成長的目的來讀書的時候,我覺得書是會帶給你莫大的幫助的。

另外您提到的說「文學是否只是消遣休閑的玩物呢」 難道消遣休息就不能看做是文學的一種有用性么。讀書的時候,全然的沉浸在其中,暫時忘掉生活中的一些煩惱。這難道不是文學可能帶給人們的一種功效么。

好好讀書總會有回報。也許這種回報不能立竿見影,也並非直接了當。但它可能是長期的,是迂迴的。讀書,或者說,對生活長期的一種用心的積累,也許不能短時間地被發現,但是它真的會隨著一個人的談吐,待人接物表現出來。

最後想說閱讀是一種力量。文學是人學。


文學本就不是顯學,文學是發乎內心的學科。這種沒有正確答案的學科是無法做到常人理解的學以致用的。而學文學的目的本就不是學以致用。

是的,學文學的人不事生產,似乎也不產出奇特的作物。

但是我還是喜歡我的專業。


貼個訪談長文節選:

  • 「文學有什麼用」嗎?

文學當然沒什麼用了!我從來不避諱「文學無用論」,問題是學什麼就有用,有什麼用?學醫、學建築、學技術,固然有用。救死扶傷,營造廣廈,促進生產,改善生活,這些專業的用途是具體可靠的。文學沒有這類「物質生活」的用途,並不等於就沒有用途。人總需要精神生活吧。 文學之用在精神之用。大學裡什麼專業關照人的精神生活呢?文學!如果一定要為大學專業落實個「用途」,那麼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動物水平的。有人曾經問薩特,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薩特回答:是的,我們可以不需要文學,但世界也可以不需要人!

我們不能遇事就問有什麼用,那樣太功利了。人生之高貴,恰在於「無用之用」。學文學的意義,就在一種無用之用。如果問我學文學有什麼用,我可以告訴他,學文學可以讓你活得自由有尊嚴、豐富而有想像力、智慧而有創造力,總之,活得像個人。

  • 衣食無憂者,可以高談自由與尊嚴,那些準備進入社會的孩子們呢?他們自食其力比自由重要,尊重社會選擇比個人尊嚴重要。

  對於職業培訓與職業選擇來說,文學教育的確沒什麼用。 其實我從根本上懷疑文學教育可能是職業教育。中國高校,從 「985」「211」學校到地方師範院校,都有中文系,七八百個中文系都教文學,而且都把文學當職業教育來教,這就有問題了。學文學當作家嗎?有幾個學文 學專業的人成為專業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文學肯定不是直接對應職業的專業,我估計學醫學成為文學家,比學文學的成為文學家,成功率更高。千萬別把文學教育當作職業教育。世界一流的文學家中,許多是學醫的,魯迅、郭沫若、余華、渡邊淳一、契訶夫、毛姆、柯南道爾,還不算出身醫學世家的福樓拜、川端康成、馬 爾克斯……但有幾位是學文學的?想當作家,用不著去大學學文學。

  • 文學教育難以成為職業教育。如果學文學不能通向職業,還學文學幹什麼?或者說,文學教育的意義何在?大學文科不如理科,人文不如社會科 學,最熱的是經濟專業,大學專業優劣,取決於職業或就業條件優劣。大學文學教育,除了培養文學教師與研究者外,作為職業教育的文學教育空間非常有限。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大學專業對應職業,二是大學教育等於職業教育。首先,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注意到,越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大學專業與就業職業的對口率就越低,香港只有百分之六,上海不到百分之二十。大學培養的是人的綜合素質,而不是某一方面的職業技能。文學是人的素質培養的重要部分。現代社會人們受教育水平越高,大學的職業教育的意義就越小其次,大學教育不同於職業教育。如果我們把大學都辦成職業教育學院,文學就沒有容身之地了。中文系可以改為秘書系,文學教學可以改為應用文教學。這些年讓人困惑的是,高等教育一邊「大學化」,30年前的「學院」,現在幾乎都改成「大學」了;另一方面,「大學」又都 按職業「學院」經營,「就業率」成為大學教育的指標。如果讓職業就業引導專業,文學自然走投無路了。梅貽琦先生在《大學一解》 中也強調通識教育,以《大學》為其通識教育理念的基本思想,通識教育培養的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均有了解會通「通才」。大學教育在塑造人, 不在塑造職業人。

  • 中文系教文學史與文學理論,忽略了文學本身,真正的文學存在於作品之中,難道中文系學生只閱讀小說詩歌就可以了嗎?

  只讀作品是不夠的,但作品的閱讀與分析應該是文學教育的主體。博爾赫斯曾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教了20年文學,他拒絕給學生開參考書目,不讓學生讀 文學史或文學理論。他認為文學只活在作品中,他要求學生大量地讀原著,從中獲得精神涵養和具體的幸福感,美是能使人幸福的。文學像美麗的風景、愛情、食物 的美味一樣,只有體驗,才能得到。

還有一點也值得注意,大學文學教育不僅忽略了文學作品本身,而且,大學所教的文學作品,與當下學生日常閱讀的文學作品嚴重錯位。學生自發閱讀的作品, 大多是通俗小說網路文學,他們的文學趣味是這類作品培養的。中文系的同學中,不乏沒有通讀過四大名著的,沒有讀過《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或《堂吉訶 德》的。文學經典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大學文學教育如果不能引導學生髮現文學經典的魅力,培養高雅文學的趣味,文學作為專業教育就是失敗的。

  • 作為專業的文學教育,難道就是為了培養高雅趣味嗎?

  培養高雅趣味是內在精神修養的方式,是所謂「有教養的人」的基本素質。作為專業的文學教育,關鍵在養成領悟文學經典的能力,並通過這種能力,將文學經典蘊含的精神內化為人格的內容。文學教育是完美人格教養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部分。

  • 這樣說,文學教育已經從專業教育進入素質教育了?

  的確如此,文學教養不僅是某一個專業必須的,而且是一位有教養人及其高貴的生活必須的。文學讓人體驗到人與這個世界的最根本的關係,人與自然是協調一致的,真實與想像尚未分離,文學的世界是審美的世界,是被概念與事務固化物化之前稍瞬即逝又生機勃勃的、充滿感性榮光的世界。文學是感性審美的,也是道德崇高的,它能使人高尚勇敢,富於同情心與正義感,洞察力與敏銳的思想。養成完美的人格,文學教養必不可少。

  • 文學教育作為專業教育,可能僅限於中文系或外文系,但作為素質教育,則與整個大學教育各個專業相關。您認為所有專業的學生,都有必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文學教育嗎?

  當然,只不過在目前的大學教育體制內,這還是一種「奢望」。大學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養完人,即韋伯所說的「有學養的人」。文學修養構成 「學養」的必要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內容。古典時代人文與科學是統一的,對人的認識與對自然的認識通向同一真理,即關於世界的真理。啟蒙運動之後,人文與科學分離並最終分裂,兩種文化各有各自的領域、各自的內在組織模式、各自的體制和各自的知識領域。兩種文化有時還可能共存於同一個人身上,但大多數情況下,在個人身上,兩種文化已經徹底分裂了。一個人可能擁有高深的科學知識,但個人品味卻很低俗。這是現代大學教育製造的人格分裂。

  • 也就是說,科學與人文教育的分裂造成受教育的人的人格分裂?

  是的。大學裡遊走著許多「知識動物」。他們不僅造成大學的精神荒蕪,也造成個人生活的痛苦。他們感受不到生活與世界的美和豐富性,他們的個人精神世界 狹隘陰暗,他們在精神上已經不再是活著的人。他們聽不到優美的聲音,看不到令人沉醉的景象,繁花似錦的春天草地無法讓人感動,月光照臨的大海泛著水母的磷 光,也不會讓人感到神秘。當人對世界的豐富細膩失去感受力的時候,人便會陷入孤獨與絕望。那是危險而痛苦的。人的豐富的情感生活是靠文學培養的,文學修養 的缺失,會使人的精神生活枯涸,會使20歲的青年比80歲的老人在精神上還要頹喪絕望。我又想起薩特的話,像咒語一樣:這個世界可以不需要文學,也可以不需要人。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嘛……這種問題一不小心就答成雞湯了。

晚明的時候書坊很發達,應制書,通俗小說,實用類書籍,大批大批印,買的人也很多。後來書坊做大了,有的書坊主或編輯成為了一代名媛(劃掉)名流,在科考的士子群眾中間,甚至官場上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同時由於通俗小說的流行,書坊出的書籍口味逐漸大眾化,生產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這就是所謂的文化權力下移。文化權力的下移又導致了思想的解放,心學和顧、黃、王三大家的思想才能廣泛傳播。文學形式和文學理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社會。所以研究文學理論的人儘管看似是在翻枯燥的故紙堆,事實上他們可能是社會真正的先行者。

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人文系的老師喜歡告訴你「君子不器」,文學本身不是用來「用」的,現在社會發展太快了,花幾年學會的技能和方法,可能等到畢業就被革新,只有文學藝術是永恆的。學習文學創作的人可以輕易進入另一個世界,就好像時空比別人多了一個維度,這種感覺非常神奇。敏感,共情和自省,是文學帶給人的巨大價值。拉馬丁說,「在一生中未做過一次詩人的人是悲哀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謝 @硝鎂鹽 邀。


神曲、巨人傳、堂吉訶德、十日談、莎士比亞戲劇......這些中世紀照亮了人文曙光的文藝復興文學著作有沒有用?

愛彌兒、老實人、中國孤兒、修女、費加羅的婚禮......這些滌盪人心的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著作有沒有用?

金瓶梅、紅樓夢、人間喜劇、悲慘世界......這些總結了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文學著作有沒有用?

狂人日記、阿Q正傳、女神、青春、劉半農詩......這些驚醒國人迷濛睡眼的五四文學著作有沒有用?

............

哪種偉大的思想不是以文學為載體的?


在國外,文學屬於藝術類學科的一種,我覺得這樣的劃分很科學。音樂,舞蹈,美術,文學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帶給人美的享受。文學最大的功能可能就在於此,所以當市場上出現太多迎合一些人惡俗趣味的文學作品時,人們感到失望。歸結其原因是因為這些東西讓人無法感覺到「美」。

「美」的概念在這裡很寬泛,可以是讓你心情愉悅,也可以是讓你內心震撼,獲得一次洗禮。也可以是幫助你看清一些困惑迷茫,總之分類有很多。就我個人學習文學來說,文學最大的功用是給你一種重新看社會的方式。閱讀文章和文體寫作是最基礎實用的文學功能,但是文學無異於給讀者搭建了一個文學世界,通過這個平台了解世界。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不無諷刺的說「文人的世界」,或許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文學標籤。

PS:文學可以提供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不過再開闊一些視野可以感覺到,其他學科也有自己的風采。融會貫通擺脫狹窄的標籤或許才是需要努力的。


This... "stuff"? Oh... ok. I see, you think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you. You go to your closet and you select out, oh I don"t know, that lumpy blue sweater, for instance, because you"re trying to tell the world that you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 to care about what you put on your back. But what you don"t know is that sweater is not just blue, it"s not turquoise… it"s actually cerulean. You"re also blindly unaware of the fact that in 2002, Oscar De La Renta did a collection of cerulean gowns. And then I think it was Yves St Laurent, wasn"t it, who showed cerulean military jackets? And then cerulean quickly showed up in the collections of eight different designers.

And then it, uh, filtered down through the department storesand then trickled on down into some tragic Casual Corner and then trickled on down into some tragic Casual Corner where you, no doubt, fished it out of some clearance bin.

However, that blue represents millions of dollars and it"s sort of comical how you think that you"ve made a choice that exempts you from the fashion industry when, in fact you"re wearing a sweater that was selected for you by the people in this room…

——The Devil Wears Prada


你還是個文學院的學生啊,靜下心來多看幾本書,就不會問出這種問題了。

別管你們老師教你什麼,那些理論早在人類思維的初期就已經成型了,後面都是扯淡。你要是沒打算換專業,那就看書。

再說了,世界才不需要我們改造。

某位寫小說的不是說了么,只要你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搞不砸的。

說的就是我們。咱就別想著改造社會,別給人家科學家添亂了行不?


先謝謝提問者首先肯定了文學是有用的前提下提問何以致用?

就以上回答中我作一下補充。

第一,要弄懂文學如何學?

第二,文學何以致用?

第三,文學的學以致用。

以下僅討論漢語言文學的學以致用。

首先,文學如何學不在此明細講。再者。文學定義用。請參照如下。

文學何為?—

最後以論語來解說文學的學以致用。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詩》是除去上古文學中最早的文學範本。在這裡孔子提出:興、觀、群、怨。

:抒發感情。如:寫日記,工作日誌,個人簡歷,情書等等。

日記(抒發個人情感,有利於分析自我性格。不忘事。)

工作紀錄(有利於月結年終報告等。分析自我利弊。)

個人簡歷(便於他人了解你知道你的行為邏輯)

:自己可以撰寫觀察報告,行文報告,新聞等。通過閱讀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分析論文,回答問題,排憂解難等以聚集夥伴。

:意見、批評、建議等。

以上。想詳細了解的話請評論。我以後回來在細聊。

我先寫作業了。拜拜。


記得高中畢業散夥飯時,語文老師語重心長對我說過這麼一席話,「我看得出來你是因為喜歡語文而學語文,希望你今後能繼續保持這份熱情。不要覺得她沒用,語文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現在你還小沒體現出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你會發現她對你整個人的精神和氣質都有很大影響。」 大概這樣。

這些話一直都記得,雖然題主問的是文學,但想著語文跟文學有那麼些聯繫,所以也沒細想太多便有感而發了。所以,我想即便不去刻意使用,文學這種東西也可以默默影響人,包括一個人的見地,性格,待人接物的態度,選擇事物的導向等等。


文學專業的就業面其實很廣,就專業而言,有報社、出版社、雜誌社、文秘等文字工作。如果有可能的話,你也可以繼續考研考博,畢業後進高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至於工資就不太好說了,因為不知道你是哪個地方的朋友,和你想在什麼地方工作,所以不好說。不過一般正規單位的編輯、記者等工資待遇還都是不錯的,當然如果要能成為高校老師或研究人員那就更好了,不僅待遇高,而且社會地位也高。


那個長答案真的好牛逼啊,我再來畫蛇添足一下。

不要小看文學,這是在操作人的精神層面的東西。

控制了人的精神,你就控制了人的全部。

想想各種宗教組織吧,這是多大的產業啊!

你不會忽悠,不能控制住人家的精神,你這宗教能活下去嗎?

而所有的藝術,都是在操作人的精神層面,這東西要是玩的好了,呼風喚雨都不是夢啊!

好吧,大部分人到不了這個層次,那退後一步說,文學仍然是有用的,因為你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著它。

很多人自稱不善表達,為什麼?文學水平不夠啊,辭彙量太少,不會運用語言,缺乏溝通技巧。

一說文學能力,都覺得是寫小說作詩的時候才用的,其實不是。

讓你準確描述一件事情,一個物體,你能夠確保精確描述,不會出現歧義,這個就很不容易了。

語言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所以更需要熟練掌握語言。


推薦閱讀: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