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籃球和足球打滿全場哪個更累?


先定義什麼是「累」,「累」不僅是一場比賽中球員的體力消耗程度,而是身體上的體力與心理上的精力的共同消耗程度

另外,也先搞清楚一點——是先有的規則,再有「累不累」;而不是先決定了「累不累」後,才反過來去制定規則足球運動員能打滿90分鐘,是因為規則規定他們必須堅持完90分鐘,撐不住也得撐;籃球運動員不打滿48分鐘,是因為按規則他們沒必要打滿48分鐘,需要休息時下場就完了。他們累或不累和他們能不能打滿整場沒有因果關係。

籃球比賽的出場時間數據受犯規次數、垃圾時間以及教練統籌安排的影響,和單場比賽的體力消耗程度完全沒有直接關係。這項運動規定教練可以隨便換人,那為什麼還要讓那幫工資幾千萬的大佬場場打滿?不說籃球了,室內足球甚至手球,只要允許任意換人,都沒有哪個隊員場場打滿全場的。但詹姆斯一個賽季場均打42分鐘,難道他某一場比賽就撐不過剩下那6分鐘?那這樣的話還用不用打加時賽了?張伯倫全盛時期還創造過場均出場時間48.5分鐘的紀錄呢。

要按出場時間來論打滿一場比賽的體力消耗程度,那也做個簡單的數據對比就行了:

單場足球比賽,比賽的總時間(從開球到終場鳴哨)不到兩個小時,有效比賽時間(球員實際控球的時間)50~55分鐘。

單場籃球比賽(特指基於NBA規則的比賽),比賽的總時間超過三個小時,有效比賽時間48分鐘。

也就是說,在有效比賽時間相差並不大,也就是比賽實際進行的時間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籃球比賽比足球比賽多出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比賽中斷時間。

再論比賽中斷時間的性質:

足球比賽中,唯一滿打滿算的「休息」時間,就是中場休息的15分鐘。而比賽90分鐘進程中的死球時間,屬於比賽的正式進程,運動員的心理、精神必須完全處在比賽進行中的狀態。定位球、犯規等導致的死球狀態里,球員的無球跑動、身體對抗不會也不能停止。

籃球比賽的死球時間,教練暫停、犯規、罰球、出界等導致停表時,比賽是完全中斷的,運動員並不需要繼續維持在比賽進行中的高度緊張狀態。而停表但運動員必須保持競技狀態的時刻,比如邊線發球,運動規定了嚴格的5秒規則以保證節奏。也就是說,一場NBA比賽從頭到尾三個多小時的過程中,運動員在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裡不需要處在競技對抗級別的精神狀態。

對於專業比賽,「累」的指標不僅僅指做幾個技術動作造成的體力消耗,它更應該考量的是運動員在身體的體力和精神力量兩個層面的消耗。足球比賽要求運動員保持兩個45分鐘的高度集中、高度緊張的競技狀態,而籃球比賽是把48分鐘的規定時間稀釋到了三個多小時里,給每個球員充分的「勞逸結合」的機會,順便給電視台足夠的廣告時間。

所以,足球為什麼不能背靠背而籃球可以?因為足球比賽要求大多數運動員以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撐完90分鐘規定時間,一場比賽下來消耗最大的不是體力,而是精力!對專業足球隊而言,以他們的體能儲備,踢兩場背靠背比賽完全不成問題(一天雙賽的紀錄都有),但對於高強度對抗比賽,一場比賽後精力的恢復遠比體力恢復困難,連續堅持兩個完整的九十分鐘的高度緊張狀態,即便最強的專業運動員也極難做到。但籃球為何可以打背靠背,因為在賽制的安排下,單場比賽里運動員的精力消耗並不大,第一天打完,第二天精神狀態基本就與第一天開球前相差無幾了。

同理,為什麼足球比賽中抽筋如此常見,也是因為足球比賽的精力消耗極其巨大,運動員精神狀態的下滑,加劇了體力的流失,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引發肌肉拉傷的結果。


足球要看打什麼位置。門將就不說了,中後衛跑動距離很衝刺跑都比較少,但身體對抗多;如果節奏快反擊多,邊後衛就可以累得像狗一樣!!!而前鋒隊友不給力就一直徘徊在越位線或回撤防守、拿球,隊友如果一直吊球就要衝刺去爭球。總之,不同位置感受完全不一樣。

籃球主要看打什麼風格的比賽。打快攻的球隊,也可以累成狗,這時高中鋒如姚明等就明顯不適合,一般不會上;如果打陣地戰,中鋒對抗多,而後衛無球跑位多。同時,主要球員持球攻擊啥的多,比較累,角色球員相對好很多。

如果一定要比賽的話,我足球一般踢邊衛,籃球一般打組織後衛,一般比賽都是上全場的。多年來比較的話,足球更累,因為我抽筋的次數要多很多,而籃球只試過決賽的時候,比分實在膠著,比賽實在激烈,最後打加時的時候差點抽筋。

總結就是:沒可比性!!實在要結論就是:單位時間一樣的話籃球累,都是全場的話足球累!!


累不累更多是主觀感受,與其問別人,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

按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都累,但種類不太一樣。兩種運動都同時包含大量有氧和無氧成分。籃球有很多小範圍對抗、急停、折返跑,無氧運動成分偏大,在場上累成狗但打完休息一天就好了。足球更多大範圍跑動,對抗的持續時間也相對更長,總體來說有氧運動成分更多,在場上一般能堅持更久,但踢完一場不休息2、3天就很難恢復回來。就長期來看,足球的消耗應該更大一些,籃球的傷病則更多是急性的。


網上抄來的, 專業運動員

足球運動員平均90分鐘12公里左右 沖剌距離9.4 % 平均血乳酸濃度賽後12毫克/升;

籃球運動員平均40分鐘5公里左右 沖剌距離3 % 平均血乳酸濃度賽後6.5毫克/升.

個人經驗 業餘運動愛好者

足球一周踢兩場無問題 籃球羽毛球天天打無問題 網球因為打得差,怎麼打都不累,打完肌肉痛

說足球可以散步的,不知道他踢的西甲還是英超,我平時踢業餘比賽,只能是撿球發球時走一下,還要裝做聽不見其他人的催促,中後衛喜歡造越位,無球時我們不停的從禁區線到中場之間往返。 籃球,羽毛球要看節奏,節奏快的時候,氣都喘不過來,但打完比賽後很少有累的感覺,20歲時有過連續打3小時籃球又去游2公里泳的歷史,現在40了每周3場羽毛球,2場足球,前年工作調動後因為場地問題,有段時間只能天天晚上7點到10點籃球,後來改跑10公里或者是2公里蛙泳 。後來迷上羽毛球,基本沒玩了。 周二2個小時的足球小場,2小時不換人的籃球,一晚上12局21分的羽毛球,10里的跑步,2公里的蛙泳,結束時都讓我充滿對明天運動的期待。

能讓我感覺到累到澡都不想洗的,只有周末1個半小時的足球大場。


相對來說我覺得足球更累一些。畢竟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首發隊員是要拼滿全場的。進攻,防守時都得不斷的跑動拉空間,做接應,擺防守陣型。歐冠這種級別的比賽里隊員一場跑個8公里到10公里很平常吧。不過具體到個人得看位置吧....比如強隊的守門員常年比較閑,不過心理壓力巨大。現在的足球裡面最累的應該是邊後衛,上的去還得回得來。整場比賽都在不斷的折返跑。後腰也很辛苦...進攻的時候負責出球,防守時第一道屏障,也是到到處跑。籃球我覺得進攻的時候把球傳開,大家多跑動反而輕鬆....一個人單打,確實要命。


上面有幾個問題提及張伯倫打過48.5分鐘的場均時間,但沒有考慮到籃球運動發展過程中的節奏和強度的變化,有些回答引用新聞提及巴特勒連續三場打滿48分鐘,但那段時間公牛教練真的在過度使用這位球員,那個新聞里巴特勒說他能打48分鐘不覺得太累,但你們看到了新聞說那是1976年來第四位能夠做到這一情況的球員嗎?我們不能以小概率來代表整體吧?

下面引用張公子之前的一篇回答:

NBA 一賽季 82 場比賽對球員來說是不是強度太大了? - 張佳瑋的回答

1961-62季,NBA全季還只有80場常規賽。張伯倫打了80場3882分鐘,場均48.5分鐘——對的,一場只有48分鐘,因為他還打了不少加時呢。

對他而言,82場簡直是毛毛雨。而且,那會兒,他還只能坐火車來往趕比賽,還不用提他老人家得臨幸生命里那兩萬名美女呢。

你覺得張伯倫天賦異稟不當人算是吧?

約翰-斯托克頓,185公分79公斤,普通體格的白人。十六個賽季出賽82場。1984-2003這些年,職業生涯一共缺陣22場常規賽(其中18場是35歲時做了手術要休養)。

82場對他而言根本不是問題。

以大多數NBA球員的體格,一個賽季82場不是問題,問題是比賽本身的激烈程度。所以60年代,節奏快,碰撞少,超級巨星場均打滿40分鐘跟玩兒似的。那時節奏還比現在快呢。

而如今NBA,節奏比60年代慢了,但球員里場均能打滿38分鐘的都屈指可數。

所以他們不缺打滿82場的體力:NBA球員的體力都很可怕。怕的是日益激烈和殘忍的身體對抗。這不是比賽長度的問題,而是比賽質量和濃度的問題。

打個比方就是,讓我一頓飯吃三小時,沒問題,我可以喝喝水聊聊天,坐三個小時也不怕;讓我連續三小時不停吃吮指原味雞不讓停,這就受不了了。

另外除了比賽的強度,賽季跨度和比賽的密集程度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吧。

足球聯賽和籃球聯賽的密集程度區別還挺大,討論打滿全場時一些前提也是應當計入其中考慮。

82場比賽在5個半月內完成強度太大了,48分鐘的比賽時長也強度太大了。

[翻譯團]如何修復NBA賽程:為什麼82場太多了?

[翻譯團]殘暴的5天4賽,以及NBA將如何應對

此外,這個球員在一支球隊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吧。超級巨星整場比賽要做的,在攻防兩端付出的體力消耗和一般球員的差別也很大。他要面臨更多的防守,他會有更多的對抗。

說到底,真的是關公戰秦瓊,因為影響因素太多了。

量化的數據不一定能說明問題。


職業比賽必須是足球更累啊。足球運動員一般在32-36歲退役,籃球運動員通常是35-40歲退役。

其實職業比賽是沒有籃球運動員會打完全場的,他打累就就能換下來休息好了再打,而且籃球比賽可休息的時間實在太多了,就NBA為例,單節12分鐘,每節中間休息130秒,半場休息15分鍾,各種暫停,犯規罰球時還可以趁機休息。

我們看2個小時的籃球賽,其實只是看了48分鐘的比賽和1個多小時的暫停與廣告,而看90分鍾的足球就是看90分鐘的足球,這也是足球在美帝發展不順的一個重要原因(廣告時間實在太少)。

目前排名最高的答案就能說明了,NBA經常背靠背,足球一周雙賽已是極限了,如果有球員(除門將外)能堅持兩個多月打一周雙賽,鐵人的稱號就會降臨到他頭上。退役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就個人體會,籃球更累。

打籃球總是要折返跑,就算不跑,兩個人靠在一起,也得不停卡位,實際上比跑動更消耗體力。而且籃球是全攻全守的項目,每個人都要參與攻防兩端的一切。

踢足球,由於我從小就踢一個位置——左後衛。而且是很少上前助攻的那種。所以,只要我方進攻了,我一般就在中線附近散步,相當於休息了。踢中場的應該要累一些。


如果NBA級別的籃球比賽改為全場90分鐘,分上下兩個半場,中場休息15分鐘,而比賽過程中沒有暫停,全場只能換1個人...我覺得「累」的程度可能會跟歐冠不相上下 -- 僅是可能而已。且,如果規則變成這樣,NBA比賽的模式很可能也會大變,如變為傳統的聯防-傳球-神射手模式,於是單位時間的體力消耗也就沒那麼大了。

但籃球規則不是這樣的,所以...

其實可以這麼想:世界上有兩種叫做「足球」的運動,即國際足球和美式足球前者的運動員平均體格比NBA瘦小,後者的運動員平均體格比NBA粗壯。而不論是更瘦小的國際足球,還是更粗壯的美式足球,優秀運動員的短時間速度爆發力(國際足球包括場上除守門員外的所有隊員,美式足球中特指進攻組和個別防守組中高度要求速度爆發力的位置)普遍強於NBA球員(這方面最出色的如艾佛森,僅是與最出色的足球運動員打平)。

同時,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事實:NBA可以背靠背,球員無壓力。但不論是更瘦小的國際足球,還是更粗壯的美式足球,一周雙賽都是要人命。高強度對抗的NFL,一個賽季甚至只能安排十幾場比賽。

之所以加入美式足球,是為了防止有人拿「籃球運動員更壯,身體衝撞更激烈」來說事兒。有了美式足球作為另一個參考點,NBA正好就被夾到了中間:不論是更瘦小的歐洲聯賽,還是更粗壯的NFL,都搞不定一周雙賽。那麼你一個既不是那麼快,也不是那麼壯,還能隨便就背靠背的NBA,又能拿什麼指標說事兒呢?

也正是因為此,在美國,NBA在NFL面前始終弱勢,因為很容易被人當成娘炮運動。而國際足球,也普遍被美國人當成娘炮運動,但更大的原因是美國人對肌肉棒子的無腦喜愛,以及1972年教育法案要求大學男女運動員資金支持公平,而女性無法參加美式足球運動,於是大量參與國際足球的結果。隨著美國的全民liberal化,以及拉美化,美國民眾這些年對國際足球的固有印象已經大大地改善了。

最後嘛,不正經一個:俺一位常年在專業運動員圈子裡刷人數的女性好友,自打很早以前,就只在足球運動員和羽毛球運動員等人群中狩獵了。。。


如果說題主問的是打滿一場籃球和足球隊體力的透支程度的話,明顯是足球啊。足球一周雙賽已經是對球隊板凳深度的極限考驗了,經常會導致球隊球員大面積的傷病,NBA還能經常背靠背,事實證明職業球員也能夠承受,可以發現單場比賽下來足球運動員需要更多時候恢復體力,體力透支更加嚴重,應該就是題主說說的更「累」。


足球賽前有一項熱身,30米折返跑。一般是6組,每組6次,全速。次間不休,組間休10秒。

平時打籃球的試一下,弄完你就趟地上不想起來了


足球啊!從場地大小和比賽長短來說差異已經明顯到地球和月亮了 。 。 。


我真特么給說足球基本慢跑和勻速跑的跪了。哪來的勇氣啊?就算是慢跑90分鐘,你陪女朋友逛街90分鐘都受不了的好嗎!

知道打一個反擊場上兩隊五到十名隊員要全力衝刺跑多少米嗎?不要以為自己沿著操場跑過步就能踢球了。

知道做90分鐘HIIT會要人命的嗎?

另外說籃球場地小跑動距離短的也退了吧,活塞運動一張床的場地,48分鐘不怕女朋友脫水而死啊?

事實上籃球打完全場就癱了,但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足球踢完了當時倒是沒啥事兒,第二天再來一場?教練我要退役!

所以說不管是那些強調跑動距離的和強調能不能打滿全場的,更強調爆發力、無氧比例更大的籃球和更強調耐力、有氧無氧相結合的足球對脂肪、熱量的消耗和補充方式不一樣的好嗎?跑百米的喘的比跑馬拉松的厲害,不代表他就更累啊!搞舉重的和練搏擊的能比嗎?

大家都不是一個頻道的累,怎麼比?

不在單一變數下的比較,都是耍流氓!

更:竟然還有比塊頭的!你特么在逗我?

再更:比賽和你鬧著玩是不一樣的!


總消耗足球大,儘管打滿全場很正常,但賽後恢複比較慢,所以足球賽事密度低

短期消耗籃球大,所以籃球打滿全場很難,但賽事更密集

具體的生理學原因我看到過,不過記不得詳情了,就不瞎說了


我覺得這裡拿跑動距離說事的人,就是把拳擊當做最沒對抗性比賽的流氓啊!按他們的邏輯,你媽一場世界拳王比賽也沒跑多少嘛!怎麼會累呢?足球是下半截運動,籃球是上半截運動,總是拿足球跑動多,速度快說籃球不累,跟耍流氓有區別嗎?


取決於知乎上哪個球迷更多


既然大多數人都從跑了多遠,衝刺多少,能不能背靠背來衡量,,,我就從對抗的角度入手~足球對耐力要求高,主要偏心肺能力,大家都說足球,我在這裡就不贅言了,主要說說籃球,籃球主要是對抗,爆發好,無氧居多,如果單論跑步,我可以輕鬆無氧45分鐘,但是你要我連續高強度卧推45分鐘那是不可能的。(當然你45分鐘1*1 0kg,好吧,你還是去跑步吧。。。)足球90分鐘換人少,籃球48分鐘,但換人多,休息多,4節比賽是為了看強度更高的比賽,nba職業哥幾乎不會有人打滿全場的,身體變態如詹姆斯(幾十年難得一見),在季後賽讓他打48分鐘是不可能的,無氧運動需要大量休息,一般練某個肌肉力竭後,一段時間內是根本發不上力的。籃球全場比賽,上下半場,我是pg,讓我連續突破單打4到5回,我就感覺我那個小心臟跳的呀,有一種想被征服的感覺,,,如果不休息我可以打滿全場,不過到了最後幾分鐘我感覺我明顯腿軟跟不上對面的後衛,是防守漏洞,快攻,投籃效率也會下降,而且出現各種失誤。。。背靠背嘛,尤其是大腿,第二天沒打多久就會有第一天最後幾分鐘的感覺,呼吸也會亂,籃球不像足球那樣透支心肺,正因為大量的換人,休息,高強度快節奏的比賽大量消耗你的精力(你的主力上場時間越多是不是勝算越大?),當你體能跟不上比賽節奏時,你的每一次進攻和防守都是對你極大的考驗,所以我覺得籃球更累,更容易讓你虛脫。打球基本都是半場,半場我隨便4小時以上,那種強度和全場沒得比。競技體育都會費腦至於說守門員也很費神的,我只能說你不適合球類運動,你還是去跑步吧。。。


甭合計了,肯定是足球累啊。

1,場地大。

2,換人限制,而且換完了不能再上場。

3,經常見到大爺打籃球全場,很少見大爺踢足球全場。


你們確定在禁區跟這種逆天的塊頭搶籃板卡位被單打和跑10公里比起來是前者輕鬆?

----------------------------------------------------------------------------------------------------------------------------

隨便再放幾張圖吧,打過籃球(尤其內線)的自己知道,每次這樣的「摔跤」都覺得好酸suang。

一般在野隊裡面最多的就是自己湊幾個對上對面湊幾個。這種野隊最凄涼的莫過於4v4半場的時候對面有個火花級別的中鋒而自己這邊最多有個只有身高沒體重沒技術的蓮弟。更凄慘的是說不定自己這邊還有好幾個鍵盤MVP,3秒區進不去、中投投不進、擋拆擋不住呀么拆不開、自己運球3步丟,問他為什麼這樣?一般結論都是xx沒有保護好籃板,xx沒有給他拆開位置,xx沒有在他有位置的時候給傳球。

對於這樣一下午5個小時打完的0籃板0助攻0得分的人,我只想說,把球給我,我媽叫我回家吃飯了。

ps:下面評論區裡面

請恕我物理沒學好,請萬能的知乎告訴我,質量難道跟重量不是線性關係????

------------------------------------------------------------------------------------------------------------------------

再鑒於還要拿賽程說,那好吧,我們來掰扯掰扯。nba一年常規賽82場比賽,一個隊一周是4場左右,一場標準時間48分鐘。當中當然有中場休息和暫停休。說籃球比賽多的,怎麼不說籃球就48分鐘?籃球本來也就相當於足球一場的一半時間,為什麼?nba大把大把碾壓普通人的怪物級身體,比賽當中還鮮有打滿48分鐘。看看打兩個加時都已經動作變形得不行了,那才多久的比賽時間?如果隊員妥妥的身體還有充沛體力,多比幾分鐘有什麼問題,多比幾十分鐘可以得到多少廣告展示的時間多少商業價值?只能說明籃球的消耗實在是巨大,連這種牲口級的身體也不會想多打那麼幾分鐘的!

而且nba的前鋒線鍛煉身體的時候我記得卧推都一般100公斤起中鋒更高,當然奧胖火花這種野獸300多快400磅想想也是.....

哪怕組織後衛這種很多時候都是急停、折返這種無氧運動,還需要衝到內線和裡面比自己高几十公分的壯漢硬碰硬來身體對抗。

籃球絕大多數都是很激烈的身體對抗和無氧運動,這些運動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增加肌肉的疲勞程度。雖然籃球打完確實可以比足球快速恢復,但是當天的肌肉疲勞程度明顯要遠遠的高於足球。


不知道樓主指的是哪種類型籃球足球的對比,如果是職業的,那麼估計是足球比較累。

但是業餘的話,就不好說了。不知道樓主足球踢什麼位置,我個人比較喜歡打籃球,以前在學校偶爾也踢踢足球,基本以後衛跟守門員為主,守門員根本不累,甚至很無聊,所以你看諾伊爾開創了門衛這一新位置;後衛的話,看個人風格,我們同學那幫人,基本沒幾個人安安分分踢後衛的,老喜歡前插(當然我們是業餘中的業餘水平,專註於防守不利於提升對妹子的吸引力)所以,在我個人感受中,足球體能消耗一般般;反而是籃球打全場,學校學生比賽,十分耗體力,因為學生比賽戰術簡單,抓下籃板往前一傳,隊中有個跑得快的後衛或者前鋒就可以,陣地落得很少,落陣地往往是因為快攻跑太多,沒體力了,需要緩緩……


推薦閱讀:

所有集體球類項目中,戰術複雜精密程度該怎麼排行?
奧神老闆李蘇去世,球隊會解散嗎?如果球隊解散,球員們能夠加入 CBA 球隊嗎?
凱利歐文憑藉什麼有了自己簽名鞋?

TAG:足球 | 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