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特有的歌迷文化及媒體導向在韓國流行團體的走紅過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2015.8.5 更新

Kpop 歌迷文化部分確實源自日本,有些就是學日本的,原文沒提及這點,現在補上。

突然被知乎挖墳了,原文是三年前寫的,三年間飯圈又有了很多變化,這個答案不再更新。新的變化就由其他人來寫吧。

==========原文============

這個話題很大,我只能說說我個人的想法。

一,韓國的歌迷文化包括了很多東西。現在基本默認起源於韓國90年代中後期第一批偶像組合(H.O.T , N.R.G, 神話等)出現後歌迷的各種應援方式。直到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歌迷文化。我舉幾種常見的應援方式來說下歌迷文化發揮的作用。

1.live應援。這是最早最典型的應援方式,就是在歌手表演時,台下歌迷會跟著伴奏間奏配合歌手唱副歌或喊口號。在現場數百人搖著氣球熒光棒集體斯聲裂肺的大合唱,排山倒海的聲音磅礴而來,相當有震撼力,非常能帶動氣氛。能帶動不少路人跟著一起狂喊亂舞。從側面來說,應援聲越大,說明人氣越高。人氣一高就能引起電視台廣告商媒體的注意,就有機會增加曝光率,曝光率越高,能吸引到的飯就越多。如此滾雪球一般,偶像組合走向巔峰。開始這種應援方式是自發的,到後來變為歌迷會制定好應援口號,由於這種方式的影響確實很大,到現在經濟公司甚至會介入歌迷會告知如何應援。(韓國歌迷會和經濟公司是相對獨立的,不屬於經濟公司管理,均由歌迷自己運營管理。)

2. 顏色應援。這是古老的應援方式,韓國每個流行偶像組合都有屬於自己特定的代表色,並約定俗成的不得佔用別人的顏色。不過這幾年來新團體太多,顏色被瓜分的找不出新顏色了,逐漸出現特定物品來代表顏色應援。當一大片顏色非常壯觀的出現在眼前,帶來的視覺衝擊的可不小。特別是拼盤演唱會時,代表顏色的多少也表示了歌迷人數的多少。每次也是攝影記者或者現場直播時必定要給特寫鏡頭的部分。

3. 食物,物品應援。各種包裝精美的可口食物,及奢侈品牌的服裝包包首飾等等由歌迷自己集資出錢送給偶像。其發放對象不僅僅是偶像,還包括經濟人 cody等偶像身邊的人,甚至包括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主持人,媒體等。包裝精美的袋子上貼有歌迷會的標誌,拿別人的手軟,你能不為這個組合說些好話,做一些正面的宣傳么。送的東西的數量及質量也代表了這個歌迷會的實力。既然歌迷這麼肯花錢,那如果找他們代言呢?

4. 戶外廣告應援。一般常見於新專輯發布前,或者其他新活動開始前,歌迷自發的宣傳。地鐵站招貼,橫幅,公交車廣告等方式。類似經濟公司常見的宣傳手段,但這都由歌迷會自發集資自己策劃製作自己聯繫相關人員來完成。當經濟公司宣傳不給力時,這種應援方式非常有效。

5.線上應援。這種方式隨著sns的發展在這幾年呈暴發的趨勢,形式也非常的多樣話。常見的拉票,刷屏,鈴聲下載,及和偶像在線上互動。特定節日時,微薄和推特的關鍵詞排名,熱門話題等排名靠前。關鍵詞熱門話題本就有一定的影響力,引來更多人關注參與討論,形成一個互動過程。為偶像組合擴大了知名度,及大眾的認知度。(這種算是另類的網路營銷吧)。並且每次這種互動媒體都非常注意,守著等著出新聞。一旦有新聞出來,影響力再度擴大翻倍。

6.歌迷自製視頻,偶像動漫形象,演唱會自拍的照片視頻, fanfic等。這些不算應援但是是歌迷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部分雖然不一定能吸引到電台媒體的眼球,但卻是吸引新飯最好的一個手段。不同年齡層文化背景的歌迷製作收集出的東西,通常帶有年齡層特有的特點,這些非常能戳中同年齡人的G點,因此能拉攏大量新的歌迷。

Anti。這是一個不的不提到的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是歌迷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卻是韓國娛樂圈一個特殊的存在。顧名思義,這是專門反對偶像團隊的群體,他們會針對藝人做各類傷害藝人的事。甚至包括直接的物理的人身攻擊,比如朝藝人扔東西,辱罵,下毒等。會儘力擴大藝人負面事件的影響,缺點。甚至會編造假新聞來誹謗藝人。但這類群體所做的事很容易引起爭論點,並帶動大量民眾參與爭論。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擴大藝人的知名度。但也有被anti滅掉的藝人。

以上六種常見方式疊加在一起,能不斷的幫藝人開拓新的市場,擴大影響力。

從網站運營,歌迷會獨家新聞照片視頻,歌迷會自製的會服,寫真集,歌迷會名片印製,橫幅製作,專輯代購,集資名單帳目清算等,這些全部由歌迷自發完成。

當然要保持一定的歌迷數量,藝人也得有一定的實力,好的人品,經濟公司也要大力包裝才行。

這幾年由於韓流的大量入侵,許多歌迷文化也被帶入到國內,但不少歌迷文化後來走向極端,甚至給人以「邪教」的感覺。在韓國歌迷文化是逐步建立起來的,有傳統的影響,每當歌迷文化要走入歧途時,會有很多大齡歌迷出來指正並帶入正常的軌道。國內缺乏傳統,以至於歌迷文化發展到一個奇怪的地步。

---------------------

二,媒體導向 (下午說的不夠精簡,晚上要簡短的說)

我不是從事媒體的,只能大概說說這幾年我見到的和知道的。

韓國媒體相對港台媒體比較簡單,沒有狗仔隊,但是有比狗仔隊更可怕的「私生飯」

(*私生飯是極度狂熱歌迷,全方位各種跟蹤藝人,經常會做出奇特過激的事,也是韓國歌迷文化中的一部分,相對比較負面,且影響大多在藝人和資深歌迷之間,所以上面沒有說私生飯)

1.韓國媒體一般報道正面新聞比較多,負面新聞分情況報道。且韓國人比較自大,喜歡在名字前加各種亞洲最大,韓國最熱,世界級的,各種亞洲第一,韓國第一,海外第一等形容詞。但實際把同期數據拿來對比就知道80%是媒體加大宣傳加的名頭。比如「xx組合xx巡演動員x萬人,在xx國韓國xx藝人如此受歡迎是第一」。實際對比同期藝人,巡演動員或許都在10萬人以上。不知情的人很容易被這些頭銜形容詞帶的熱血起來,以為這確實是很有實力很有人氣的藝人而開始關注。

韓國人很是以歐美為榮,所以如果新聞標題有寫和歐美xx藝人合作,通常會引來比較大的反應,這時這個藝人的實力,及特長特點都會被媒體渲染的很強大,公眾也絕對相信這個藝人的實力是超越韓國一般藝人的。藝人的身價也會因此而提高。

韓國媒體少有偷拍照片直接公佈於新聞的,記者在獲取到有關藝人負面或者隱私的照片會通知其經濟公司,如果公司願意公開照片,記者就配合炒作一翻,如果公司想把新聞壓下來,就花錢買照片。

2.媒體輿論。媒體通常有一定的權威性,公眾比較信服。所以當媒體接到通稿開始說一個組合如何如何好,有什麼什麼特點。大家也就認為這個組合真就這麼好,開始去關注,當有一個反對的聲音出現時之前信服的人就會群起而攻之。(類似培養了一批水軍)在爭議中這個組合知名度擴展開了,然後可憑自己的特點吸引歌迷。

3.歌謠1位。韓國每周3大電視台+音樂台Ment,都會有固定的打歌節目。

因為是電視電台媒體所以我把這個歸到了媒體導向里。在宣傳期的藝人一般都會上這4個歌謠節目。這4個主要的歌謠節目里有3個是要排名的。排名計算規則經常在改不過一般是依據 唱片販賣數量,網路下載量,彩鈴下載量來評定。

如果打歌期間沒有當紅藝人,一首平淡的歌也可能拿1位。只要拿到一次1位,媒體就會大肆宣傳(淡季阿正愁沒有新聞可寫),並且只要拿到1位,年中年底的各大獎項都會有提名,甚至拿獎。身價名聲自然就上去了。

同樣,如果是打榜期當紅藝人扎堆,一首好歌也很可能因此而埋沒,沒拿到1位,媒體公眾是不會繼續關注的,年底頒獎也不會有提名。一個實力藝人/組合可能因此消失。所以雖然這個是每個星期都會評的1位,但是公司和藝人都相當重視。

------

韓國非常重視偶像在媒體上的形象,通常不允許出現抽煙的鏡頭,如果偷拍有抽煙的鏡頭必須馬塞克處理掉。韓國要求偶像在媒體上是積極向上健康的,媒體也一般會把偶像的新聞往這方面塑造,如果出現酒駕等負面事件,偶像會被公眾的唾沫淹死,公司不夠強大的話這個偶像就消失了。

end.


@blues.liu的答案基本上說的差不多,大體上還是不錯的。

有幾點補充:

1.現在每周的三大台加mnet打歌節目都有排名了,除了唱片銷量,網路音源下載,還有的會看油管播放,好感調查,以及最靠粉絲的實時投票和事前投票,KBS的音樂銀行放送有時也能爆掉其他項分數,又稱放送銀行。

2.並不是拿到一位就能獲得年底頒獎禮提名甚至獲獎,現在的年底頒獎禮最大的獎項還是三大包攬,或者是趙榮弼這樣的大前輩發碟,自從08年開始偶像盛世之後,基本上頒獎禮就是偶像包攬大部分,偶爾有一兩個非偶像的藝人可能是當年的歌音源爆了或是藉助綜藝,其他中規中矩拿了一位的藝人很少能得獎


支持blues的答案,說點偏題的。韓國藝人的生存環境惡劣,且不評論其市場質量。至少不像某東某章,吸毒包二奶也能東山再起,還有人洗地說不要因為藝人犯了點小錯就一棍子打死。


推薦閱讀:

演唱會曲目的編排及順序有哪些講究?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現在國搖/民謠要火?容我自私地認為有些人聽不懂好嗎?

TAG:韓國 | 流行音樂 | 韓國文化 | SuperJuni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