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解決了什麼基本需求?


Google+首先要解決的,是Google補足自身社交層短缺的基本需求。當然解決問題的手段,是將用戶的社會活動圈子化,就是跟合適的人一起做合適的事。這是每個人理性上都會覺得需要,但實踐中又常常棄之不顧的東西。看看Google+的首頁Stream,會發現,絕大部分信息都是Public,這就是喜歡有之和喜歡用之的區別。


1、針對性的與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內容分享。

2、模擬現實聊天的在線視頻聊天。


「是將用戶的社會活動圈子化,就是跟合適的人一起做合適的事。」我贊同keso這個說話。但是,如果說問g+滿足了什麼需求,還不如說是讓用戶清醒了什麼需求。從前用戶一般不會有意為之,因為他從來不知道原來circles是可以這樣建立的。但現在g+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做了。我相信用戶是願意去學習一個新的而且有意義的做法。


今天玩了一天G+,除了操作上的略顯繁瑣之外,感覺還是不錯的。

我認為G+在sns的基礎上有所升華的地方,在於把」找人、找照片「進化到了」有交流才有朋友「。現在無論是FB還是人人,多餘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噪音是最讓人頭痛的一個問題。朋友數增加的時候巨量的分享以及沒什麼營養的轉帖充斥著頁面,讓人難以看到有價值的信息。雖然在FB或者人人上面可以非常方便的找到某一個特定的人,但是並沒有能力去創造一個溝通的環境。舉個最簡單的泡妞例子來說:

我找到一個美女,希望去認識她進而有所發展,在sns上我只能先看她的blog資料、共享的一些新聞、平常的狀態變更之類的信息。很難一步到位的建立一些話題與交流。當然,泡妞的難度肯定比路上偶遇上前搭訕要簡單一些,但是這並沒有改變偶遇搭訕的這種先找人的模式。

而G+的圈子正好相反。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圈子的外擴。我可以在發布信息流的時候簡單的使用圈子的外擴,就可以跟並非自己好友的人交流思想。之前那些先找人的傳統sns模式已然不存在的情況下,更多的可能是通過跟很多人交流之後慢慢跟某個人建立好感。其實這個進程在qq最初的網路聊天室里已經進行過無數次了。絕大多數的論壇也從這個模式中或多或少有所受益。但是G+的半實名制以及圈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跟我聊天的絕對不是一條狗「,減少人之間不必要的猜疑,增加互相的信任,進而促進了交流與找到友人的效率。

另一點就是,G+在滿足用戶的需求之前,首先滿足了Google自身的需求。無論是信息搜集還是擴展用戶或者對抗商業對手,運營一個sns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Google肯定會努力的做下去,無論是否能盈利。


首先是解決 Google 自身的需求。Facebook 想做整個網路的社交平台,Google 則是在把自身的各個平台社會化。Wave 沒有社會性(只有單純的協作活動不算數),Buzz 則沒有脫離 GMail 這個上一代郵件平台的範圍。Plus 終於是能讓人看到要 Google 要把各個分散的應用都利用起來的態度了。

對於用戶來說,社交網路的小問題還很多,Plus 也在嘗試解決一些。今天在 Color Labs,Bill Nguyen 反覆強調一點是社交圈子的層次。Plus 顯然是在這方面下了功夫,所以才有圈子的概念。Bill 沒有對 Plus 做太多評價,大意是如果 Plus 的 Social Graph 跟 Facebook 相近(他認為是相近的),那就很難有存在的必要。

對於我來說,Plus 只是 Google 順利成章的一步,Google 那些應用不可能不趕上社會化步伐吧?那他們總不可能掛著 Like button 或者 Tweet button 吧?對於這些應用的用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 circle,我個人覺得,雖然社交的確有分層次的需求,Plus 的方式很「安全」,因為沒有太多革新。但這也不算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手動建立 circle 還是太過費時費力。回過頭來說,Facebook 或許永遠無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 Plus 也算是走了一步。


積极參与答題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G+現在上面主要是geek聚集地(google的東西都是這個特點,也難怪社交做不成功),比如linus。

上面的諮詢和新聞以及討論話題都比較偏geek,比如技術性的,爆料性質的,科技產品愛好者等等一類的居多,女性很少。


醫療需求。從前我們看病上醫院,谷歌走後我門看病上百度。


在天朝么?裝得一屏幕好B,就你會用VPN.


@nam goviet


推薦閱讀:

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找到用戶需求?
SEO 優化怎樣分析用戶需求,從哪些方面去提高網站轉化率與流量?
用 Node.js 做了個工資系統,我感覺不錯為什麼老闆卻覺得水平低?
當前還有哪些主流的用戶需求沒有在互聯網上得到很好的滿足?

TAG:社交網路 | 用戶需求 | 谷歌Google | Google |